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1篇
得分 一. 填空题(5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以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据计量认证相关标准和技术考核规范对申请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的 等进行审核。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整套文件,通常包括
。
3.“意见和解释”与“检测结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编制检测报告时,必须把这两者明显地区别开来。“检测结果”是检测所得的客观结果,而“意见和解释”是对检测结果做出的
,是做出意见和解释的人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做出的一种含有主观成分在内的判断和评价。
4.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内部审核计划应涉及 ,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5.实验室的 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
6.某些情况下, 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值的极限,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这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说明(5.10),即被认为符合要求。
7.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 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8.抽样是实验室检测活动的一部分,正确的成功的抽样给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抽样的最重要指标是 ,在某些情况下(如法庭科学分析)因其可获得性原因,可能不具备代表性
9.本中心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要求,编制了规范实验室管理的(第3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经主任办公会议审核同意,现予以颁布,颁布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从 起实施。 10. 本中心质量方针: 二.问答题(50分) 1.试述检测人员的职责(限检测人员做) 2. 试述样品受理员职责(限样品室人员做)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2篇
新干县疾控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按照《江西省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3年)》要求,始终坚持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与实施县政府“民生工程”结合起来,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疾控服务能力建设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中心主要领导负总责任,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确保各项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本中心一年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4人(包括县皮防所6人),至2012年5月底,有正式职工3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7.5%(包括中级12人,初级16人),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专业人员16人,占53.3%。房屋建筑面积达1750 m,业务用房1200 m,实验室620 m,占总建筑面积35.4%,达到了县级标准。我中心主要承担全县传染病监测和控制;规划免疫;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和重大灾害防疫;健康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鉴定和卫生学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爱国卫生技术指导等。多年来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
2
22以人为本, 诚实守信,准确高效,努力为在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疾控服务。
二、才人和队伍建设
目前我中心已具有本科学历人员有4人(不包括县皮防所),完成任务达50%(任务数8人),按照省疾控中心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疾控能力培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积极组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医学教育和疾控能力专业培训,参加培训率达100%,考试合格率100%。同时,每年派出专业骨干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达300多人次。并已规划检验人员的培训安排,按要求完成了疾控中心主任的培训,逐渐提高了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开展了对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参训率达100%。
三、仪器设备及检验能力
经中央和省级疾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及我中心自筹资金的投入,目前我中心仪器品目数已达47类(标准48类),实际装备77台,实际装备仪器率达97.9%。至目前止,我中心实际已具备开展检验检测项目101项(标准116项),达到县级基本检验能力项87.1%,并已通过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证的评审。
四、疾控服务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疾控能力建设,我中心疾控能力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相继建立健全疾控内部机构和运行机制。目前,根据工作实际设有办公室、流行病科、计划免疫科、结防科、卫生监测科、检验科、性艾科、卫生应急科等8个科室。已基本具备对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中毒及生物化学恐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具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导和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卫生检验诊断和预防控制能力;能有重点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的综合防治工作,规范和强化免疫规划服务,能基本满足政府和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和需要。
五、困难和不足
经过努力,我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由于本级财政对疾控能力建设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公益事业,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繁重且责任大,专业人员明显偏少,而编制人数相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三是专业技术职称名额设定比例不合理,严重挫伤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忱。
因此,建议县财政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疾控经费投入,减免新干县疾控中心的疾控服务性收入的政府调剂资金,以弥补我们的经费不足;建议县编委适当增加疾控编制人数,增加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在额定的专业技术职称名额之外,允许单位可根据工作实际自行增加部分专业技术职称(尤其是中级职称)名额,以缓和和化解目前因职称评定而造成的矛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调动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扎实工作作风来推动疾控服务能力建设上新台阶,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新干县疾控中心
年6月26日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3篇
国家计委、卫生部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债西部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建设启动会议文件之一 二○○二年九月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每一个建设项目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发挥资金最大的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是指经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会同卫生厅(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论证确定,依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正式批准立项,并被国家计委、卫生部列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计划的项目。
二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条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的范围包括省级和部分地(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四条 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用房以及部分基本设备的采购。
1、业务用房 原则上依照业务用房标准、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安排建设。
2、基本设备只安排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备品目和规格要求由国家计委和卫生部确定。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规规定由省计委、卫生厅组织进行。
三 项目前期准备及文件
第五条 凡纳入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计划的项目,由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国家计委、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用地按国家相关规定由地方政府无偿划拨提供。 第七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装备要符合以下要求:
1、选址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并远离污染源;
2、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区域应分开;
3、业务工作区域内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应分开;
4、业务科室的结构布局应符合工作流程;人流物流分开;符合卫生学要求;
5、通讯、给排水、供暖、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6、应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7、污水、污物处理及废气排放设施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8、应配备开展工作必须的基本设备;
第八条 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九条 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组织专家论证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审批。 第十条 文件内容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
1、项目背景;
2、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
3、建设条件及地址;
4、建设规模及方案;
5、项目设备配置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6、环境保护及卫生安全措施;
7、项目组织管理;
8、项目实施进度;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综合效益分析;
11、结论。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
1、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报告;
2、方案设计说明;
3、方案设计图纸(装订规格:A3 或A4纸型);
4、建设项目所在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认文件;
5、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书。
初步设计及概算文件包括:
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报批报告;
2、初步设计说明;
3、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初步设计图纸(装订规格:A3或A4纸型);
4、建设项目所在地规划、市政、消防、环保、卫生、人防等部门确认件;
5、建设项目总投资组成汇总表、编制说明及概算书;
6、建设项目具体负责人岗位资格证书(复印件)。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报所在地有关部门审查。
第十二条 经审批的工程设计文件(含方案设计)不得擅自更改。确因功能需要变更设计的项目,需报请原审批部门批准。
四 项目招投标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的监理、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选定必须依法进行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和标底,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评标由建设单位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计划、卫生和建设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标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擅自转包或违法分包的,可依法取消中标资格。
五 工程监理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
第十八条 应通过招标选择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机构承担工程监理任务。
六 工程质量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要在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工程保修等阶段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招标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评定。
七 工程投资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和卫生厅(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一起,认真做好地方和单位配套资金的筹集工作,保证配套资金按计划足额到位。 第二十四条 要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程设计、工程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等阶段投资控制工作。
第二十五条 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超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10%的建设项目,需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六条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得擅自变更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改变使用功能以及出现其它未经报批的重大变更所引起的投资变化。在批准的建设工期内,不可抗拒的因素增加投资超过建设项目预留动态投资引起的投资变化,可向原批准单位申请调整投资。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建设项目的工程竣工决算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八 工程进度
第二十八条 认真制定建设项目总体及分阶段工程进度计划,保证建设项目的供暖、供电、污物处理、通讯等配套辅助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九 项目管理人员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应取得地方工程管理部门核发的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方可承担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要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投资、工程进度、生产安全等负责并严格监督。
十 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建成后,需由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其它有关文件,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其它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及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厅、建设委员会等)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卫生厅(局)提交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第三十二条 全部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卫生厅(局)需向国家计委、卫生部提交总结报告。
十一 后评估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经一年正式运行后,应进行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四条 后评估工作由国家计委、卫生部或其委托单位组织实施。评估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需提交建设项目后评估工作报告。 十二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严重不合理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或责任事故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卫生厅(局)要定期对疾控机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国家计委、卫生部将适时组成检查组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进行抽查,以确保建成一批符合标准、高质量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4篇
(一)各类专用教室的数量标准
一、初中(12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多媒体教室、卫生室。
二、小学Ⅰ类标准(11室):
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可与其他室兼用、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45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三、小学Ⅱ类标准(7室):
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4轨以上的小学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二)各专用教室的内部设施及布局标准:
一、初中理、化、生仪器室:
1、仪器橱40个以上,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化学仪器室要有通风排气装置。
2、仪器种类和数量,按照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的一类配备,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最低标准。
3、上墙制度有:1.仪器室管理制度。2.仪器借用制度。3.仪器损坏赔偿制度。4.危险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化学仪器室)
4、教师或学生自制的教具,也要在仪器室内设专门的仪器橱陈列摆放。
二、初中理、化、生准备室:
每室要有实验准备台(至少1个)和仪器橱(至少1个,放常用仪器),其中化学准备室还要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风橱,准备台上要有防腐胶垫。准备室应有足够的维修工具(中学实验室常用工具)。
需要上墙内容:1.实验教师岗位职责。2.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三、初中理、化、生实验室:
每室实验桌凳25套以上,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其中物理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化学实验室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气橱,防护屏,水源到桌,实验桌、讲台上铺设防腐胶垫。生物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有供水池,每桌设局部光源。
需要上墙内容:
1.学生实验守则。2.实验室管理制度。3.张贴科学家名人肖像,与教学有关的挂图、资料或激励学生探究科学的警句
四、小学仪器室(含准备室):
1、Ⅰ类小学:仪器橱12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Ⅱ类小学:仪器橱8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准备室应有足够的维修工具(小学木工、金工、塑料工具箱)。
2、仪器种类和数量,按照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最低标准。
3、仪器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仪器室管理制度。2.仪器借用制度。3.仪器损坏赔偿制度。4.实验教师岗位职责。5.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无论是中学仪器室还是小学仪器室,都要加强管理,仪器摆放要整齐、合理、科学、存取方便,无尘土,仪器分类要明确,要有编号和橱目标签,仪器室内要放有仪器维修工具,要有仪器维修记录。化学仪器要设有危险品专用柜,要设两把锁,双人管理,要有危险品存取记录,化学药品瓶标签有防腐措施。有总帐(后勤),明细帐(仪器室),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五、小学实验室:
Ⅰ类小学:实验桌凳24套以上,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水源到桌,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小学:实验桌凳12套以上,电源到讲台,有公共水源,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小学实验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学生实验守则。2.实验室管理制度。3.张贴科学家名人肖像,与教学有关的挂图、资料或激励学生探究科学的警句。
需要强调:(1)以上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为了教学方便,应互相连通。 (2)实验室要有灭火器、沙袋和排风扇。化学实验室应有防护屏。
(3)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要有记录单,即:要有三单: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3天,分组实验提前1周);实验原始记录单(作实验当天);学生实验报告单(作实验当天)。报告单要有教师批改批语和日期。
(4)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学器材的使用也要有记录,即:两单: 器材使用通知单(提前3天); 器材使用记录单(使用的当天) (4)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要有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包括演示、分组实验开出率、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各项课外科技小组活动情况)、实验教学考核情况(包括制度、计划、总结、试题、成绩等)档案材料。
以上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六、图书室、阅览室
1、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图书室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中学:12个班,181平米;18个班,261平米;24个班,340平米;30个班,420平米。小学:12个班,120平米;18个班,170平米;24个班,220平米;30个班,270平米。
2、图书室、阅览室要进行适当的整修(油漆、粉刷等),体现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思想。形成借阅合一的格局,做到布局合理,装饰美观,环境优雅,方便实用,赏心悦目。
3、阅览室要有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各达标中学学生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为1:10;小学学生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为1:12;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教师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座位与人数比最低要求1:3。
4、图书室、阅览室有足量的书架、报架、刊架、手推车等。
5、图书室、阅览室五防(防火、防潮、防尘、防盗和防虫)设施齐全。
6、图书室、阅览室要配有消毒柜、空调或排气扇。
7、有条件的学校要上电子阅览室。
8、图书数量初中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40册。
县城小学、中心小学: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25册。 其它小学: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20册。
每种图书的复本原则上不超过5册,每年生均图书经费初中生均不少于4元,小学生均不少于2元。
9、图书要优先装备教育部和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图书,要有一定数量的工具书,小学150种以上,初中200种以上。图书质量要符合要求,做到无盗版书,无黄色淫秽和非法出版物。要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新图书。
10、图书的管理,要建有:总帐、总括帐、个别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中小学图书要按《中图法》分类上架,并标有明显的分类标签,每本图书上要贴有书标并正确标出索书号。
11、图书的使用,为了方便师生借阅,中小学图书室要建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目录的形式可使用: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或张贴式目录。师生借阅时要有详细的记录。借阅记录,要按学期师生分别装订,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12、图书室需要上墙制度有:(1)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3)图书借阅制度(含学生、教师)。(4)图书损坏赔偿制度。(5)借阅方式及借阅时间。
13、阅览室需要上墙的内容有:(1)阅览室管理制度。(2)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警句。同时,阅览室可考虑放置一些展牌或成果。展牌可介绍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小技巧等,成果可以是学生摘抄的好词佳句,师生读后的所思所想,校报、校刊或学校自编的校本课程等等,能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七、计算机教室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计算机教室的科学管理工作,软件容量达到《河北省现代技术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
各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备课专用机,高中20台以上,初中10台以上,小学6台以上(以上指12个教学班,规模较大的学校相应增加)。
1、做好防火、防水、防盗、防鼠害、防事故、防病毒等工作,确保计算机教室安全运行。每天进行卫生清扫,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
2、要有学生上机使用记录、计算机设备日运行及设备维修维护记录,这些记录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4、需要上墙内容有:1.计算机教室规章制度。2.现代教育技术图片或激励学生的标语。
八、多媒体教室
按照河北省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科学管理工作。
1、按照迎查要求,学校要建有与教学规模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室,初中班室比例达到6:1。小学班室比例达到9:1。
2、配置要求:一般应有主控台、多媒体投影机(注意不是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电动幕、音响、中控系统、录像机、VCD(或DVD)、UPS电源、软件等。
3、多媒体教室一切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完好能用。
4、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要填写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表。记录表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5、需要上墙内容:1.多媒体教室学生守则。2.现代教育技术图片或激励学生的标语。
九、劳技、音乐、美术器材室:
1、装备仪器橱、劳技8个以上、音乐2个以上、美术2个以上。
2、按照各类标准配齐教学器材。仪器存放科学、分类明确、编号准确,取用方便。
3、音乐有五线谱黑板、钢琴(或风琴)、合唱台、资料柜等,美术有标准静物台、写生灯、窗帘、画架、画板、展柜等,劳技室要有工作台、劳动工具、器材柜、活动用工具及材料等。
4、各室布置要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墙壁可张贴国歌图片,音乐家图片、乐理知识挂图、美术知识挂图等,也可悬挂一些民族乐器,营造艺术氛围。
5、在室内摆放师生的美术作品、教师的三字一画、手工制作等成果。
6、各种帐目齐全,建立总帐,明细帐及器材目录表,帐目相符、帐物相符做到。有器材借用记录,器材维修记录,器材报废、丢失记录等档案材料,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7、上墙内容:工作人员职责,器材借用制度,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
十、少先队活动室
1、活动室前面正上方要有“队徽”、有呼号“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有鼓架、号架、旗架。配齐鼓号、大中小队旗等且都要摆放在架上。
3、在醒目位置张贴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少先队队史、入队誓词等。
4、室内悬挂学校少先队组织机构,并入框上墙。
5、上墙内容:
少先队室管理制度、少先队活动原则、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中队辅导员职责等。宣传挂图、英雄人物画像及思想教育的格言、语录等也要上墙。
十一、体育器材室
1、按标准配齐体育器材
2、有器材存放架及存放台,数量要求满足各种器材存放需要,器材摆放整齐有序,便于使用。器材使用率达到100%。
3、各种帐目齐全,建立总帐,明细帐及器材目录表。有器材借用记录、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项达标情况统计表、教学计划、运动会比赛成绩等档案材料,档案材料都要按学期装订成册,分类存放在档案盒内备查。档案期限至少从04年下学期至今。
4、上墙内容:体育器材保管制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教学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器材借用制度、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可张贴有关体育运动的图片、资料、广播体操挂图等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十二、卫生室:
1.橱柜2个(一个器材柜,一个药品柜),有常用药品、消毒灯器、视力表、污物箱等。
2、办公桌1个,诊床1个。
3、上墙内容:中小学卫生人员职责范围、卫生室操作规程等制度。
4、灯光视力表、卫生挂图等上墙,体现出卫生室的特点。
实验仪器配备要求
小学、初中各科教学仪器设备按河北省2007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初中和县城小学、中心小学按Ⅰ类标准配备;农村其他小学按Ⅱ类标准配备。各科仪器的到位率不低于95%,完好率99%以上,利用率达95%以上。
1、初中各科每套(按4轨)仪器设备 物理:162种,1445件,教学挂图4套。
化学:164种,3282件,教学挂图6套,药品58种。 生物:236种,2482件,教学挂图7套。 音乐:34种,145件。
体育:16个班及以下必备:60种,860件。 1723个班必备:60种,1110件。 24个班及以上必备:60种,1156件。 美术:49种,196件。
劳技:按目录根据教学内容选配。 卫生:37种,401件。 电教:37种,476件。
2、小学各科每套(4轨)仪器设备
自然:Ⅰ类标准:142种,1333件,教学挂图3套,药品7种。
Ⅱ类标准:139种,879件,教学挂图2套,药品7种。农村小学教学点,仪器种类不可少,但件数根据需要可适当少一些。
音乐:Ⅰ类:34种,128件。
Ⅱ类:25种,99件。
体育:Ⅰ类:7个班及以下必备:57种,785件。 811个班必备:57种,819件。 12个班必备:59种,1048件。 1323个班必备:59种,1284件。
Ⅱ类:7个班及以下必备:41种,391件。 811个班必备:41种,518件。 12个班必备:41种,605件。 1323个班必备:41种,826件。 美术:Ⅰ类:35种,188件。
Ⅱ类:25种,148件。 劳技:可选配二至三个种类。 卫生:Ⅰ类:37种,40件。
Ⅱ类:25种,28件。 电教:Ⅰ类:17种,294件。
Ⅱ类:11种,135件。
(二)各类专用教室的配备标准
县城初中和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Ⅰ类标准配备,乡镇初中和农村其他小学按Ⅱ类标准配备。
1、中小学各类专用教室数量要求: ⑴初中Ⅰ类标准(12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50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⑵初中Ⅱ类标准(9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卫生室(电化教室可与其他室兼用)。6轨以上的初中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⑶小学Ⅰ类标准(11室):
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电化教室(卫生室可与其他室兼用、各专用教室是按4轨,班容量45人的标准设计的,规模较大或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酌情增减。)。
⑷小学Ⅱ类标准(7室):
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和科技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4轨以上的小学相应增加实验用房套数。
2、各专用教室的内部设施(按一套计):
⑴初中理、化、生仪器室:仪器橱合计40个以上,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化学仪器室要有通风排气装置。
理、化、生准备室:每室要有实验准备台(至少1个)和仪器橱(至少1个,放常用仪器),其中化学准备室还要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风橱,准备台上要有防腐胶垫。
理、化、生实验室:每室实验桌凳25套以上,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其中物理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化学实验室有通风排气装置,有通气橱,防护屏,水源到桌,实验桌、讲台上铺设防腐胶垫。生物实验室电源到实验桌、讲台,有供水池,每桌设局部光源。
其他各专用室按“普九”手册标准配备。 ⑵小学
仪器室(含准备室):
Ⅰ类:仪器橱12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仪器橱8个以上,准备台1个(铺防腐胶垫),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实验室:
Ⅰ类:实验桌凳24套以上,电源到实验桌、讲台,室内电源要有总闸,电线应暗线铺设,有安全保护装置,水源到桌,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Ⅱ类:实验桌凳12套以上,电源到讲台,有公共水源,有窗帘,有防火、防危、防盗措施。 其他各专用室按“普九”手册标准配备。
(三)图书配备标准
县城初中: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40册。 其他初中: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30册。
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Ⅰ类配备,生均图书25册。 农村完小和高小:按Ⅱ类配备,生均图书20册。 其他小学:按Ⅲ类配备,生均图书15册。
每种图书的复本原则上不超过5册,每年生均图书经费不少于2元。
二、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
1、健全领导机构
各学校要建立如下领导小组: ⑴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⑵教育技术装备领导小组 ⑶信息技术领导小组 ⑷信息技术研究小组 ⑸实验教学领导小组 ⑹实验教学研究小组 各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切实抓好设备和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和使用,做好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研工作。各小组要装框上墙(教导处)。
2、各种管理制度
各专用教室要张贴如下制度: ⑴仪器室
a、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b、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c、教学仪器赔偿制度 ⑵准备室
a、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b、实验项目及进度表 ⑶实验室
a、实验室管理制度 b、学生实验守则 ⑷校园网中心控制室 a、校园网管理制度 b、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⑸计算机教室
a、微机室管理制度 b、微机室使用规则 ⑹语音室
a、语音室管理制度 b、语音室使用规则 ⑺课件制作室
课件制作室管理制度 ⑻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⑼图书室
a、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b、图书管理工作制度 c、图书借阅制度 d、图书损坏赔偿制度 ⑽阅览室
阅览室管理制度
各室专职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制度执行,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把各专用教室及设备管理和使用好。
3、专用教室及器材的管理
中小学各室制度齐全并悬挂或张贴上墙,仪器摆放整齐、合理、科学、存取方便,无尘土,分类明确,有编号和橱目标签,有仪器维修工具和维修记录,设有危险品专用库、柜,有危险品存取记录,化学药品瓶标签有防腐措施。有总帐(后勤),明细帐(仪器室),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图书管理工作 图书的管理要建有:
总帐、总括帐、个别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中小学图书要按《中图法》分类上架,并标有明显的分类标签,每本图书上要贴有书标并正确标出索书号。
三、“普九”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
1、教学仪器的使用
中小学教学仪器在使用时必须做到: 各种手续记录齐全: ⑴借用手续有记录。
⑵使用仪器要有三单: 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3天,分组实验提前1周); 实验原始记录单(作实验当天);学生实验报告单(作实验当天)。报告单要有教师批改批语。
2、教学器材的使用 ⑴借用手续有记录。 ⑵课堂教学使用要有:
器材使用通知单(提前3天);器材使用记录单(使用的当天)
3、图书的使用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5篇
1 目前油田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实验课时量严重不足, 无法保证理论知识有效巩固目前石油工程专业的《油田化学》课程的课时只有60学时, 其中油田化学实验课时只有8个学时, 学生可现实操作的只有8个, 其他2个综合性实验是有兴趣的学生自己预约实验, 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设计操作。而实际上目前涉及油田化学的实验有六大部分, 共计21个实验, 因此, 如何制定出最优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全面。
(2) 面临大量化学试剂的严重污染和安全问题油田化学实验所用的化学试剂, 涉及的特别是有机化合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毒性或者腐蚀性, 废弃化学药品, 不仅会腐蚀实验室的的水管线, 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化学水污染。钻井液实验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和水泥浆, 废弃物体系非常复杂, 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且具有一定的粘度和固相物质。因此, 如何解决油田化学实验室化学试剂的污染问题, 同时又能获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成本逐渐加大油田化学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和试剂成本较高, 特别是一些专有材料, 比较昂贵, 油田化学的实验材料费, 一般是学校财政拨款和实验室运行经费, 经费有限, 审批有一定的过程。办学成本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也是实验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化学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和大量的实验试剂, 耗费相当大, 因此, 如何降低油田化学的实验成本, 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油田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建设
设想的实验体系为三个层次, 第一:设计典型虚拟仿真实验, 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型鉴别虚拟实验、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虚拟实验、土酸酸液的配制虚拟实验、胍胶压裂液配制虚拟实验。第二:动画型虚拟仿真实验;主要包括化学驱油过程虚拟实验, 化学堵水剂过程虚拟实验等目前无法实现完全可操作的网络虚拟实验, 采用实验过程动画化, 这类实验采用两种方式来完成, 一种是先期教学过程中供学生演示的动态实验, 一种是拍摄每个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供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的整个流程。第三:集成第三方优势虚拟仿真实验, 针对油田化学领域, 目前本校无法做到完全虚拟实验, 比如钻井液完井液性能评价虚拟实验, 水泥浆性能评价虚拟实验, 污水絮凝剂评价实验等可以借鉴目前国内石油相关院校及其他院校的成熟实验资源。
3 油田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功能与特色
(1) 预习实验和复习实验的功能传统实验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跟着设定好的实验步骤做, 缺乏主观能动性, 课前应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特别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 从而提高实验的效果。但纯文字的预习理解加大了预习的难度, 如果预习能边看文字材料, 边在电脑上操作虚拟仿真实验, 甚至在关键步骤还能够通过互动亲手点击操作, 对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步骤、自然而然理解油田化学实验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2]。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学生能通过油田化学的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验操作, 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内容, 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实验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实验系统具有很强的识别功能, 操作如果出现错误, 系统会提示错误, 只有修改正确后才会停止提示, 也不用担心设备损坏, 在这种环境下实验, 既能建立学生的创新空间, 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可进行危险性高, 成本高的实验油田化学中的部分危险性实验, 可以通过电脑虚拟环境直观展示实验过程, 利用计算机模拟出可展现宏观和微观的实验变化过程, 可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透过现象看本质, 能直观、安全地进行平时实验室无法做的危险性、不可逆、微观的、抽象的实验操作。比如钻井液性能评价中需要测试钻井液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流变性, 在现实实验中高温和高压环境具有大的危险性, 如果把该实验集成在油田化学虚拟仿真平台上, 学生可以安全的, 甚至反复的操作该实验, 达到身临其境的模拟效果, 理解更加深刻。
(4) 虚拟实验设计应具有步骤模式和纠错功能实验可以设计成按照完成上一个步骤, 才可以点击下一个步骤的模式进行, 只有上一步操作正确, 才能进行下一步实验, 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具体的实验步骤, 而且能使学生很快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3]。另外虚拟实验中设计引入纠错功能, 若某个步骤操作失误, 系统就会提醒操作错误, 而且可以提示, 错误的操作步骤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醒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 引入错误结果, 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验的过程, 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摘要: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可实现多次重复、安全环保、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的特点。论文分析了油田化学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构建了实验教学体系, 讨论了油田化学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功能与特色。
关键词:油田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组织管理,建设设想
参考文献
[1] 李家明.仿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 2011, (6) :65-68.
[2] 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12) :5-8.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范文第6篇
但由于化工原理实验对操作要求较高, 学生往往由于没有相关操作的知识和经验, 没有了解或掌握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会误操。从而损坏设备, 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另外, 大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的实验过程漫长, 实验耗材使用量较大, 实验所需能耗较高。为减少实验时间, 控制耗材使用量及能耗开支。往往采取减少实验组数的方法来解决, 但这往往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数据的对比分析及处理往往差强人意。而仿真实验中数据为系统内建的数据库, 当模拟操作完成后, 系统将可马上得出相关数据, 并进行分析。学生实地实验时可以选取其中几组数据进行实地验证。实验向仿真实验与实地实验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目前化工原理实验较为常见的实验为:离心泵特征曲线的测定,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传热系数的测定, 传热过程强化实验,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流化床实验, 板式塔及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的测定, 干燥实验, 板式塔精馏实验, 超临界萃取实验, 反应精馏与萃取精馏实验, 膜分离与离子交换分离实验, 综合分离技术应用实验等等。这些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会出现设备损毁, 甚至引发泄漏、起火、爆炸等等相关安全事故。
另外, 化工原理实验中往往出现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象。机械的按实验指导老师的示范操作。既不能真正理解实验还往往导致误操作。而仿真实验操作可加强学生对操作程序和方法的感性体验, 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相反可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和纠正错误, 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和处理事故的能力。由此可见, 在化工原理实验中引入仿真实验, 有利于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而所谓的基于Web的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室就是以计算机Web网络为硬件基础, 将虚拟仪器通过计算机Web网络连接起来, 以实现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按照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建立虚拟的化工原理实验环境, 运用各种虚拟化工原理实验仪器仪表、设备, 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
1 基于Web的化工原理仿真实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2]
(1) 实验的自主性与交互性:在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室上进行实验与传统实地现场的区别, 那就是仿真实验的模式是不固定的、是动态的, 同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
(2) 实验的开放性:网上仿真化工原理实验室通过Web网络系统向学生开放, 学生可自由地进出实验系统。其开放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资源开放。二是网上仿真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 实验者也可随意地增加网上仿真实验室的各种“化工原理实验相关的库”, 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3) 实验资源共享:仿真实验加宽了化工原理实验的时空观, 同时, 网上仿真实验室的化工原理实验相关的虚拟仪器仪表和其它实验设备可实现网络共享, 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减少购置费用。
2 基于Web化工原理仿真实验的研究内容[3]
基于Web化工原理仿真实验, 是以Web网络为硬件基础的采用虚拟现实及仿真技术设计的一个网络虚拟现实化工原理实验仿真实验室。其包含内容:
(1) 将模拟化工原理实验室场景, 完成虚拟场景的三维建模、各个仪器的建模。
(2) 提供交互界面, 包含浏览实验相关信息、实验场景浏览模式选择、实验数据曲线面版以及实验场景的反馈。
(3) 通过Web网络提供实验数据层, 数据层将动态控制虚拟场景的变换以及数据的输出, 将用户的输入数据纳入化工原理实验数学模型, 完成演算、处理, 生成数据曲线、图表等等, 并反馈出来。
3 基于Web化工原理仿真实验的研究目标
仿真实验室的本质特征在于利用其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等等, 增强使用者感性认识、培养使用者动手能力、提高效率、避免发生事故和节约耗材和能耗等。从而让化工原理实验向实验绿色化、现代化、科学化等方面发展。在实地实验之前, 让使用者熟悉实验, 从而减少实地实验中, 实验的失误率以及相关消耗等等, 最终达到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依靠遍及校园的校内网络, 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 实现网络版的实验结构和动态表现。既能够提供教学信息资源, 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具有更多的支配权, 而且能够将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教材, 甚至对因设备、场地等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能够“身历其境”地感受实验过程中的生动性和丰富性。[4]
摘要:化工原理实验由于其实验的工程特性, 对于实验的预习和模拟操作有较高要求。基于Web的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室以目前普遍使用的Web为基础, 以互联网+的思想为指导, 以计算机Web网络实时仿真为核心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的满足其要求。
关键词:Web,化工原理,仿真
参考文献
[1] 陈寅生, 刘建奇.化工原理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J].纺织教育, 2011, 26:329-331.
[2] 李贤英, 刘建奇.基于WEB的《化工原理实验》开放式虚拟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3:143-145.
[3] 周成纲.基于Web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平台设计[J].科技广场, 2013, 3, 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