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自90年隆师毕业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教学。山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合校并点前老师都是任年级全课,甚至复式班。但农村人的质朴,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坚持下来,并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
记得刚毕业那年我被分到虎道小学教教四年级。这是一个活泼的班级,学生们爱唱爱跳,但班中有一位学生总是沉默少语,且时来时不来。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都住在山上看山,他每天要往返十多里山路独自一人来上学。了解到这种情况我就利用星期天到他家中。山里的景色是那么的美,云雾缭绕,绿树成荫,花香鸟语,但长期住在那里的寂寞是令人恐惧的。他的父母都不善言谈,对孩子也不知怎么教育。看到这种情况,我便动员他的父母让孩子住在村中的亲戚家,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经过多次劝说,并到他的亲戚家做工作,终于安置好了孩子。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并时常留孩子在学校吃饭。孩子渐渐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两年后我调离了那所学校。许多年后的一个傍晚,家里来了一位小伙子,他激动地喊着老师,我却一时认不出。他说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在做木材生意,因为路过附近,特意绕过来的。他非常感谢我对他的教育,让他没有辍学,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是是知识让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才让他有胆量承包了很大的一片山林。他说他和他的同学都非常想念老师,他们都保存着我们当年的合影,有许多同学还一直保留着当年的作文本。望着眼前这个健康、阳光的小伙子是啊,我的心中暖暖的。是啊,老师的点滴努力,便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
农村孩子接触外面的机会少,但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多。用树叶学数学,用石子摆拼音字母,课间的随意玩耍便是小练笔的的好素材。小溪边、树林里、山坡上时常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随意无忧的嬉笑声。后来在孩子们的来信中和他们偶然相见的闲谈中学生都说那是他们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看似形散的教学实则有严格的原则。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严师出高徒”的古训。无论学习习惯还是日常行为习惯我对他们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每接一个班我都先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及如何谦让、友善的与人交往的良好交往品质。我希望我对他们习惯的养成能让他们终生受益。
合校并点后我被调到到中心小学工作。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管理模式教学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不同。我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教学教法,并定期开家长会和家长沟通以做好学生的住宿问题。三年级的学生由家长的包吃包住到独立生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打饭、如何作息、如何保护自己,便成了三年级老师的必修课,老师还要学会察言观色,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自己生病了自己却不知道。我们班有两位特别的学生,由于体弱家长很是溺爱。我便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他们及全班学生如何适应在集体宿舍的生活中。我先引导他们一周住宿一次,然后逐步增多。半年后那位女生便能与其他同学一样住宿了,而那位男生在被家长强制住宿一周后便不来上学了。家长反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甚至说是因为老师管理太严,要求老师多夸奖,多表扬。其实我一直都在鼓励这位学生,而这次我断然拒绝了家长的要求,并严厉批评了他,指出孩子之所以这样责任在家长。静下心来后我又多次与家长沟通,指出“娇儿多败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配合。现在孩子上五年级了,已经能独立住宿,并能接受一些批评了,家长见了也。
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2篇
一、让英语生活化
长期以来,小学构筑了以听说为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离开了课堂,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语言的交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s. wang.”这是我在开学初第一节英语课上的“就职演说”。当我说完这段话后,我发现下面几十个孩子都瞪大眼睛看着我,看来他们还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
我接着又说:“各位同学,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但既然我们学了英语,所以,如果你们叫我Ms Zhang’的话,我会更加高兴。”话音刚落,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Ms Zhang”的叫声。 接下来,我开始教学第一节课的内容:“Hello”!“Hi”!“Goodbye”! “Bye-bye”。孩子们兴趣都很高,学会后都争先恐后地向“邻居”打招呼,说再见。等孩子们都会说这几个简单的单词后,我让他们说说这几个单词分别用在什么时候,什么人之间。孩子们都回答得很好。我趁热打铁,要求孩子们在生活中用上这些英语,有什么想用却不知道怎么用的可以问老师。孩子们都爽快地答应了。正在这时,下课响了,还没等我说“Bye-bye”,孩子们早已齐声说出“Goodbye,Ms Wang”。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每次碰见我都会热情地用英语跟我打招呼,“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这些单词便很轻松地被孩子们掌握了。看来,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也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光彩。
二、宽 容 的 魅 力
今天,我们学习Unit 3 My favourite things。课前我叫孩子们带来一些道具:soft toys,key-rings,stamps。为了更好地使他们掌握新的单词及句型,我采取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合一的操练模式。
我设计了二人合作猜猜看的游戏:一方把自己所带物品藏起来问对方:What do I have?How many...do I have?对方猜着回答:You have...就在这时,我注意到教室的角落,**同学正低下头,两只手在抽屉里摆弄着什么。“这孩子真是的,总是开小差。怪不得英语总学不好,现又在”我心里嘀咕着。
他这一举一动实在与其他同学的高涨热情存在极大的反差,眼看我自认为上得不错的游戏活动课就要被这一不协调举动破坏了,我心里马上一火:立刻下去把抽屉里面的东西拽出来,狠狠地批评他一顿,看他还玩不玩?我正想动手,又犹豫起来:难道那么美好的局面非要被破坏不可?狠狠批评他,既中断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活动,又浪费了其他同学表现的大好时机,这不是因噎废食吗?于是,我忍了又忍,终于把那股怒火吞了回去。我从容不迫地走到他身边,面带笑容轻声地问:“**同学,what do you have?what are you doing here?” 他对我的突然到来来感到惊诧,马上愣住了,紧张兮兮地望着我,等着我的处置。我往他抽屉里一看,原来他在画画,画我们上英语课的情形。画得虽然不是很逼真,但也可一眼认出来。于是我引导他回答:“I have a picture.Iam drawing a picture.” 我把这幅画拿在手上,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有些神秘地介绍给孩子们:“Class, **同学has a special thing. Do you know what is it? 让我们一起来问**同学吧?”
全班同学都好奇地说:“What do you have?”
出乎我意料,平时金口难开的**同学竟然脱口而出:“I have a picture。”
只教一遍就会说了。 “Very good!”我连连称赞道。
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3篇
育
故
事
卢 丽 红
我的教育故事
作为一名非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课堂纪律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件着实令我头疼的事情。面对课堂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真的是有种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感觉。以至于杂乱的课堂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进行。于是我渐渐的开始思考如何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逐步摸索,我越来越发现表扬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批评的作用!面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而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后来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特别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上课爱做小动作,成为了老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集体背诵所学内容,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动作,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可以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有带课本,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起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跟读,但因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知道此时的他已经尽力。于是在诵读结束后,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老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同时我让他选择了一部他喜欢的动画片答应播放作为了对他努力表现的奖励,而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让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师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哪个班没有理解能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同步,行动也不如别人敏捷,他们受到了伙伴们的冷落和挖苦。他们成了班级中的灰色人群,有些孩子还相当自卑。这是一群更需要爱的孩子,如何看待他们呢。我对这些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老师眼中最可爱的孩子”。这句平实的话,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传递着快乐、慈爱,让孩子感觉是生活在大家的关爱中,更加地热爱班级这个集体,更加地充满了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4篇
在学习 亿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让学生学会读数,亿有多少位数?亿后面的数怎么读?怎么写出来?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引导,指名学生回答数的读法。学生说:“老师,这么多数不是知道怎么读,亿有九位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看小黑板,把一个数为:1983387700的数用竖线分好四位,四位,这样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也空间让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叫一个学生来读这个数,学生一看,马上就会读数了,其它的学生也一样慢慢的理解,然后教学生怎么写好这个数,有一部分学生也能够写出来,很不错,于是在小黑板出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提问:三亿怎么写,三千五百亿怎么么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第二;学生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把大写的写成小写的,把小写的写成大写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读写,如:五千零二十六亿八千五百万零九十,写作:( ) 。三千七百五十亿六千三百万六千零九十。写作:( )然后用数位线标出来,有亿级、万级、个级。这样让学生一看非常清楚,也非常容易理解。
第三;巩固练习,练习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所以出一些相关的练习来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上黑板做,集体来纠正,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有用。 最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先必须讲清楚例题,然后针出现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练习来巩固好基础知识。我在这次教学中发现有些课本上的知识,必须讲清楚、讲透,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课本上的知识,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这方面也非常的重要,不要缺少的。这样学生才能学好。
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5篇
回过头再想想我们的教育有时真是会走极端,小组合作大家都小组合作,大家说小组合作效果不好,就都不用;探究学习风流行时,大家都去自主探索,不论年段和实际情况
自从出现“赏识教育”,课堂里老师都是表扬,很少纠偏,好像你一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你就没有赏识他,没有平等对待学生,蹲得不够“低”,你的课堂就是传统的,你没有转变教学思想,太落伍了!
我想我们还真的得反思自己:看问题是否客观?是否辩证?是否简单化了?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万能的,有利就有弊!有时候我们还真得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走“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客观理性!教无定法,只要是合适的,有效的都是好方法。不是流行的就是最好.
沙滩小学:孙万亮
2012年9月12日
小学语文教学小故事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这些词,别说学生没见过,就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只是在算命先生的口中听过,充其量有个模糊的认识吧。明天就要上这个“读读背背”,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这一连串拗口的毫不相干的词儿给背下来。学生怎么办呢?让他们也像我一样死记硬背吗?他们会有兴趣吗?这也许不行吧。我反复地琢磨着,何不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今晚回去找个好办法来背?孔子不是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也许我认为特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呢。
第二天上课,我让学生从自己的属相说起,然后请学生讲十二生肖故事,最后由我讲解十二时辰。接下来就该学生背诵。多难背呀,我都替他们着急。
“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班的小诸葛吴帆举起了手,“子鼠‟老鼠的儿子;丑牛‟长得很丑的牛;老虎是兽中之王,攻击其他动物常赢寅虎‟;卯兔‟兔子长毛;辰龙‟大演员,巳蛇‟四条蛇;午马‟五匹马”
真没想到,他竟把这些枯燥的词用谐音或扩词的办法变得生动而有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彭诚说:“老师,我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串联成一段话,孙猴子家有一些鸡,一只虚弱的狗和一头害羞的猪。”
孩子们用他们的方法互相启发,没费多少力气便会背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了。这堂课真真切切地再一次提醒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感知、认识,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沙滩小学:孙万亮
2011年9月18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时候学生们向我们提出一个难题,而我们一时答不出来,可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很尴尬,但最让我们难堪的还是自己内心的虚伪所造成的。
记得一次,我在给我们班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的时候,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问我:“孙老师,你知道怎样利用大树的年轮来辨别南北么?”我一下子被她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之间陷入于尴尬之中,因为我们这儿根本没有树墩,平时我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这类事,但是处于老师的虚荣心,又迫使我小声对她说:“现在我很忙,以后再说吧。”这时下课铃响了,她用一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离开教室。过了几天,我早就把这件事忘了,但是这位女同学却没有忘记,她再一次来到我的面前问起了这个问题,我这时候才焦急地去翻书查找,并告诉她:“观察一棵树桩,年轮宽面是南方。”那位女同学吃惊了,睁着大大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望着我,好象还有一肚子的疑问。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接着说:“因为森林中空地的北部边缘青草较茂密。树桩断面的年轮,一般南面间隔大,北面间隔小。”听了我的解释她非常满意,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临走时,她微笑的对我说:“谢谢你,孙老师。”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课堂内外,学生提出一个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平稳的心态,及时去解决问题,不能遏制学生。
沙滩小学:孙万亮
2011年9月18日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1场及时雨,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化、呆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干枯的心田得到了滋润,生命的绿洲中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作为1名亲历新课改的教师正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磨练,收获着喜悦,也收获了遗憾,因为语文教学本身是“有缺憾的艺术”。自己觉得有些教学细节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有时连起码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都无法做到。正是对细节的忽略、不重视,才导致了种种不完美。“教学细节” 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
回味着1个个教学细节,我1次次地扪心自问,我能够时时刻刻直面这比“刮毒”还痛的心理过程吗?我能始终站在阳光下,沐浴着爱与温暖,沐浴着新课程与新理念,将内心的余毒1点1点地排挤出去吗?
真愿,穿越这1次次对细节的追问,我们能迎来1片更为明亮、更为洁净的心灵晴空!
沙滩小学:孙万亮
2011年9月18日
语文教学小故事
今年我刚接触小学生,发现小学生和初中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开学这几天,我就发现了较多情况,现就我认为较普遍和典型的一件事给大家说说。
前天上语文课时,张博渊同学没有认真听讲,我当时就很生气的批评了他,他平时是个比较可爱、听话的学生,可能是我批评的重了,他满含热泪却没哭出来。同学们都开始笑话他了,这时他的眼泪流了下来。
下课我回到办公室,开始反思:张博渊同学是一个成绩一般,有时会受到同学的嘲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被当“猴子耍”的人,由此 我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融入大家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谈话,要让他学会和同学们接触,学会正视自己,学会接纳和宽容自己身边的人,并且多交朋友,要善于扬长避短,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快乐,并要找到和别人的共同点,找到和别人在一起的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发扬光大。
在这几天的语文课堂中,我欣喜的发现,同桌不再举报他了,大家的矛头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的指向他了,可见,他已经融入了大家了,已经学会了和别人接触了,这是多么令我高兴的呀!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的。
沙滩小学:孙万亮
2011年9月18日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小学班主任范文第6篇
小组讨论
每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使我在思考到: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他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要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