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小学写景作文(精选6篇)
傍晚小学写景作文 第1篇
云,很常见。可有谁细心的
傍晚,快落山的太阳把活泼的云照的橘红橘红,好像熟透了的大橘子的颜色。变化着的云,有的像机智聪明的小白兔,有的像一只忠心耿耿的看家犬,还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你看东边那一片巨大的云,好象是玉帝的天宫。一阶阶“汉白玉石阶”,“金碧辉煌的宫殿”,“美丽的花园”,“精美的壁画”,全让云
云,真是一个可爱又顽皮的孩子。
【篇五:黄昏
黄昏来临了。
太阳收敛起了金色的翅膀,一头扎进村头那条明净的小河里,顿时天地之间披上了金黄的轻纱。路上的行人、车辆以及屹立在远处的楼房,都镀上了一层金似的,闪着金色的光辉;天际也抹上了一层红光,像羞红少女的脸蛋。这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
瞧,那一湾温文尔雅的小河水,多么像一条反射着金光的光带。水面上偶尔漾起一圈圈的小圆晕,那肯定又是顽皮的小鱼儿在水中游戏玩耍。漂浮在水面的野莲花开放了,那细小的花蕊依稀可辨。它多像一个头戴黄帽,身穿绿裙的小姑娘啊!真可以和睡莲公主比美了。小河边,几个妇女在洗衣服,一圈圈的水纹向河中心扩散开去。恰好,几片杨树叶子落在水面上,水波推着树叶往前移动,真像一只只小船行驶在水面上。别有一番情趣!
小河边还长着许多牵牛花。这一丛,那儿一簇,淡红的、紫红的……似乎正在叶从中吹小喇叭呢!一阵微风吹过,牵牛花有的晃动着腰肢,有的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不知从哪来的夜来香开放了,沁人心脾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夜幕渐渐地拉开。灯光似繁星搬的亮开了,天上的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凝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傍晚小学写景作文 第2篇
女儿家在锦州的女儿河畔,距离笔架山的白沙湾海滨,驱车20分钟的路程。白天太热,我们选在傍晚去海滨,女儿也告诉我们,海水经过白天的暴晒,傍晚海水很温暖,也没有了烈日炎炎,最适合洗海澡了。因为女儿临时有事,我跟妻快到下午的五点钟,我们就出发了。
一会儿的时间,我们便到了白沙湾海滨浴场,这里已经有很多游人了,而且还有陆陆续续的大车小辆的,在往这里赶,车位已经很难找了。海滨的沙滩上,很多游人扎起了帐篷,看来要在这里过夜了。女儿曾经说过,近年来,盛夏的锦州市民,很多人都是晚上休闲,到海边游玩,并在那里过夜,享受生活的美好。
来到白沙湾海滨浴场,眼前的情景,跟我去年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先是浴场已经初步建成了,外围已经围栏上了海堤,使得浴场内的海浪比较平稳,适合游泳和洗澡了;再就是沙滩上建起了许多服务设施,什么超市、淋浴房、大拍档、一串串供休息用的桌登和躺椅,还有许多娱乐场所,等等。
此时,太阳西下,烈日失去了白天的威猛,柔和多了。远远的海面上,灰蒙蒙的,水蒸气形成的雾气,搅得海面上的天空也是灰蒙蒙的,形成了海天一体,望不到海的深处和天的高远,更给人一种神秘、深远和博大的感觉。
迫不及待地扑向了
沙滩很细,偶尔有一些贝壳,按摩着你的脚心。越往大海的深处,海底越光滑,还有一层薄薄的、细细的、滑滑的海泥包裹着你的两脚,很是舒服。累了,在海滩上躺会儿,把玩着贝壳,把身体用沙子埋起来,很是惬意。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太阳躲了起来,海滩也热闹了起来,许多游人都在海滩上,支起了烧烤炉子,烧烤的烟气四处弥漫起来,没有海风,烟雾迟迟吹不走,有些呛人。虽然不环保,不卫生,但却给傍晚的海滨增添了许多情调。那种家人、友人在一起边烧烤边小酌的温馨的情调,很是让人羡慕和向往。
娱乐场所也开始了各种活动,两组沙滩
孩子们此时是最无暇、最天真快乐的时候了,一个个拿着
傍晚的海滨,也是浪漫和多情的。几乎盈满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白天弥漫在空中的雾气已经消散。此时,海上升起的明月,格外地亮。月光下的海面,似乎涂上了一层粉黛,又似乎流动的、灰色而细腻的乳。微微涌起的海浪,如同轻纱覆盖着的少女的胸部,羞涩而又充满着跳跃的活力。月光洒向海面,波光粼粼,给人无限遐想。大海,用她那多情的胸怀,拥抱着那些热爱她、热爱生活的人们。
一对儿情侣手牵着手,在月光下、在沙滩上漫步,一串串爱的足印,轻轻地伸向了遥远。大海在为他们祝福,月亮在幸福地享受着爱的成因,把一条条金色的丝线披在了他们的身上。傍晚的海滨,此时,都被大海的真情所包容。
眼前的一幕幕多情而感人的场面,让我想起了曾经一个女孩儿,跟我说过的一席话。女孩说,她一生最喜欢大海了,而且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自己相爱的人,一起去看海,手牵着手,在沙滩上漫步,说着悄悄的情话。她虽然看过大海,但是,她的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此时,眼前的一幕幕情景,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她的心情和她的愿望了。在此,我也默默地、真心地祝福她,能够找到自己的所爱,实现她的美好的愿望。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教学策略 第3篇
一、借一双“慧眼”
世界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想要发现美, 就需要学会观察。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并不太了解“观察”和“看”的区别, 虽然每天都在看, 但基本上是无目的、随意的看, 不注意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及变化, 更谈不上认识景物的本质和特点, 凭这种浮光掠影的印象, 当然是写不出景的。那么, 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眼中有物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在作文之初, 首先要确定写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前先进行思考, 即要选取哪一处景物, 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这一景物, 采用什么方式观察。为此, 在作文前, 我安排了一次“春游校园”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队, 边走边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 边讨论边记录, 每位小组成员确定一处景物观察并写作。
2.眼中有景
想要进行写景作文, 首先要选定景物, 然后仔细观察这一景物, 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 还包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身体接触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多个感官的作用, 才能全面认识这一景物。于是, 我让选择同一处景物的学生组队观察, 例如, 观察树的一组学生围着树仔细观察, 有的用脚步丈量距离, 有的用手指敲敲树干, 有的用耳朵去听听声音, 有的用脚轻踢从地下钻出来的树根, 有的模仿树的形状做出造型。通过对选定景物的细心观察, 学生对景物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3.眼中有序
如何才能有条理地将观察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呢?这需要把握一个“序”字。针对本次习作“选一处景物, 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的要求, 笔者把学生选定景物的观察素材整理出来, 并着重展开“序”的讨论, 即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在哪里突出重点等。
4.眼中有神
林语堂曾说:“人有人趣, 物有物趣, 自然景物有天趣。”这里的趣就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标志, 即特征和个性。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在写作时才能与众不同, 才能传神动人。笔者在进行课堂练习时, 将事先拍摄下来的景物制成幻灯片, 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如景物的形状像什么, 接触时有什么感觉, 它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的内容广泛,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思考时加入联想与想象, 意在打通景与情的界限, 让景物活起来。
二、磨一面“明镜”
记得张化万老师曾说过一句幽默且富有哲理的话:“眼高手低固然不行, 但眼不高也不行。为了帮助学生练眼力, 我们可以赏析教材中写景的句段、篇章, 打磨一面鉴赏的明镜。”在这里, 我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
附上《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进入天山, 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 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太阳下, 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 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 浪花往上抛, 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 却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 饮马溪边, 你骑在马上, 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 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 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1.磨“镜”第一步:抓景物
这段话共有五个句子, 我让学生在默读后思考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思考和交流之后, 学生得出结论, 即这五句话分别写了作者的行踪、雪峰、雪水、洄水涡、饮马溪。我向学生提问这些景物都是围绕什么写的, 一阵思考之后, 学生发现这段话描写了天山之水, 即有了雪峰才会有雪水, 有了雪水才会有饮马溪。至此, 学生明白了写“水”可以从源头开始, 并且, 与之相关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和写作的对象。
2.磨“镜”第二步:理顺序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天山”, 请学生把作者观察到的景物添加上去, 并注上景物的名称。在一名学生添加的过程中, 其他学生给他作指导:“往下!往下!”原来, 他们早就发现了作者的表达顺序, 即从上到下。接着, 我又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经过讨论, 学生发现观察一处景物时, 不仅要有顺序, 还要选择合适的顺序, 就像描写水, 因为水来自峰顶并顺流而下, 所以要从上到下进行描写。
3.磨“镜”第三步:观神韵
关于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所见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写雪峰, 把雪峰比作白缎, 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朵, 整个雪峰像一块绣花的白缎;写雪水, 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 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 又写出了它的光亮, 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 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那么美, 那么讨人喜爱。然后我做了总结:“让景物传神的方法有很多, 合理的拟人和联想都是此类方法的运用, 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增加景物的神韵。”
三、指一条“材”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脑中无物, 即没有素材的积累, 要想让他们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因此, 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就是积累大量的素材, 尤其是写景类的文章, 由于小学生所学不多, 生活经验和体验也较少, 因此, 积累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为他们指一条生“材”之道很有必要。
1.材料之来源
第一,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景物, 只要留心观察, 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 捕捉一枝一叶, 并细心体会, 就会有鲜活的材料跃入视野。第二, 写作素材来源于阅读。积累素材, 除了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外, 还可从阅读中获取间接经验, 阅读他人的文章, 在阅读中启迪思维, 发挥想象, 从而生成自己的素材。
2.材料之序列
积累的材料包括字、词、句、段、篇, 如何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 这是需要序列的, 从词语到成语、谚语、歇后语, 从现代佳句到经典古诗词, 从段落到篇章, 从描写对象的一统化到分门别类, 从单纯绘景到景情交融甚至景情理合一……我们需要在新的序列不断派生的过程中, 在脑海中构建素材大厦, 从地基开始, 如建设高楼大厦般将材料排序组合。
3.材料之存储
怎样帮助学生存储材料呢?顺于口、熟于心是存储材料的第一步, 无论词语还是句子, 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我采用了造句的方法, 为了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材料, 我组织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校园风光, 让他们尽量多地造句来帮助记忆并存储材料。同时, 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帮助他们积累材料。另外, 我还指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 鼓励他们写观察笔记, 以此存储素材。
傍晚小学写景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作文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同类作文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景类作文是小学作文常写的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感受自然之趣。写景文章也可称为写景物文章,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通篇都写景物(或主要写景物),这类文章客观反映某一景物的状态、特点、作用;一种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思想感情,叫“借景抒情” 那么如何写好小学写景类作文呢?
一、理顺序,清条理
写景作文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才能使文章思路清晰。通常来说,写景顺序主要有四种:空间顺序,按地点变换写景,按景物空间位置归类、条理清楚的记叙,以了解景物不同空间的各自特点;时间顺序,写作时,注意运用表示时间的过渡词语、句、段,这样才能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此外,还可以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和景物的类别。四种写景顺序的运用不能教条,要根据文章的特点与写景的内容合理选择,既可以一种顺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写景顺序,使文章的写景条理清晰。
二、情与景,巧交织
写景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同样只有蕴含作者情感的景才会有活力。因此,在写作中,要注意情与景的交织。景,是作者所描述的客观事物,它是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情,指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产生的思想感情,是景在作者心灵上引起的触动。只有做到情景交融,才能使写景文章既体现出自然之趣,又情趣盎然。例如这段写景的文字“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这个片段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等展开描写,在展示自然美景之际,作者又通过呆立不动、走来走去、缓缓地、美丽的等词语表现出自然的恬静,作者对恬静、美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抓特点,绘神韵
只有抓住景物特点,才能传神地描绘出景物神韵。景色特点包括景色的姿态特点、色彩特点、静动态特点等,在写作写景类文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景物特点,并且抓住特点绘出景物的神韵。
1、抓住景物的形状特点绘景。每一种景物都具有自身特点,抓住景物的形状特点有助于小学生把握景物的外在特點,培养小学生细致观察能力。例如 下列片段:“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段描写对象是云,如何表现云呢?作者正是抓住云的形状特点,写出了云丰富的形态,突出云的多姿多彩。
2、抓住景物的色彩特点绘景。大自然是神奇的,色彩便是其神奇特点之一,如果擅于抓住色彩加以绘景,能够表现出自然的色彩美。如下列片段:“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个片段描写的对象仍然是云,不同的写景角度表现出的感觉不同,这个片段重点抓住云的色彩特点,在动态中呈现出云绚丽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云的多变多彩;
3、抓住景物的声响特点绘景。不同的景物给人的美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能够善于抓住景物最给人震撼的特点,引导小学生写景的话,就能够充分展示出景物的美。
四、用修辞,增文采
修辞是我国语言文化发展的精华,在写景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把握景物特点,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它能够将景物写的生动形象;拟人,则将景物当作人来写,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排比,能够起到铺排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达气势;对比,通过将相对的景物进行比照,在比较中突出景物的个性特点等。
写景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写作技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善于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小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安排好写作顺序,凸显清晰的思路,情景相生,抓景物的特点,善于运用修辞增添文章的文采,增强文章表现力。
傍晚的天空写景作文 第5篇
我在这个平凡的晚上,却看到了不平凡的景色。记得那是散步回来的时候,我被眼前出现的这一幕给惊呆了。
天空蓝蓝的,现在正是日月同辉的时候。太阳的余晖映着月亮的淡淡的光影,使天空五彩缤纷,异彩纷呈。前面的颜色是乳白,不知是谁把牛奶洒上了天空,白色的.上面是天蓝色,与白色映衬在一起,水乳交融。天蓝色像一把扇子,紧紧地插在了白色上。紧紧地依偎着天蓝色的是海蓝色,它的面积几乎又大了一倍,可能是在海水的反射下,天空好像也有一丝丝的浪花。浪花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等待腾飞的卧龙。紧紧贴着海蓝的是深蓝色,深蓝色上似乎有顽皮的孩子们留下了脚印,深深地刻在了天空上。接着是比海还要辽阔的深黑色,深黑色发出黑色的光,挡住了正在迁徙的鸟儿们。这几种颜色多么像钢琴中流淌出来的曲目,时而清脆,时而低沉,时而激烈,时而舒缓。
夏天的傍晚400字写景作文 第6篇
进了大门,走了一小会,便看到了一池荷花。有的荷花躲在圆盘似的荷叶后面,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荷花正落落大方地张开那如同朝霞一样的花瓣,给人们欣赏;有的荷花实在是太害羞了,竟然收起了花瓣,弯下腰,生怕被别人看到。突然,一阵凉风吹来,荷花一边跳着舞,一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这时,小动物们等不下去了,在池塘里开启了音乐会。歌手青蛙“呱呱”地唱着歌。水里的小鱼欢快地游动着,似乎在为青蛙伴舞呢!小虾也不停地拍拍自己的爪子,似乎在为青蛙敲打着节拍。人们在大树下一边观赏着荷花,一边乘凉,还听着免费的音乐会。
夜渐渐深了,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荷花似乎看不惯这幅安静的景象,便三三两两地开放了。从远处看,只看到一片粉色的海洋。走进一看,有的荷花完全开放了,露出了绿色的小莲蓬;有的荷花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优雅地舞动着身姿;有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