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范文(精选10篇)
玻璃酸钠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男性26例, 女性44例, 其中双膝OA患者16例, 单膝OA患者54例, 平均年龄56岁。
7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推荐的膝OA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检查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上下楼梯时疼痛, 走平路不疼痛轻微, 关节活动摩擦感较轻, 负重位X线检查关节间隙正常;中度:走路及关节活动时疼痛, 关节活动时有摩擦感, 但关节活动度正常负重位X线检查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边缘轻度增生;重度: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 有时有休息痛, 关节活动度受限, 关节活动时有明显摩擦感, 负重位X线检查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边缘增生明显, 软骨下骨有囊性变。本组70例中, 轻度16例, 中度40例, 重度14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膝关节微屈, 常规碘酊和75%乙醇消毒, 先用5 ml注射器从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穿刺进入关节腔, 抽吸无血, 轴尽关节积液, 保留此针头, 接上SH注射液 (商品名:施沛特,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 ml缓慢注入, 拔针, 无菌纱布覆盖后屈伸膝关节数次, 使药物均匀分布到关节腔的各个部位。一周注射1次, 5次为一个疗程。注射后2 d内尽量减少活动, SH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的同时, 停用各种口服药物及局部物理治疗。
1.3 疗效分析
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SH治疗后, 根据步行能力、上下楼梯、蹲起、运动时痛、关节肿等指标进行评价, 并综合关节活动摩擦感、髌石研磨试验将结果分为缓解、显效、有效、无效。缓解:运动时疼痛消失, 关节无肿胀, 膑风研磨试验阴性;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关节无肿胀, 步行能力提高, 髌骨研磨试验疼痛减轻;有效:运动时疼痛减轻, 但上下楼梯仍有疼痛, 关节可有肿胀但减轻, 髌骨研磨试验疼痛稍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减轻。
2 结果
70例患者中, 3例膝OA接受第一次治疗后, 当晚注射关节出现红肿、疼痛加重, 一例出现全身发关而退出治疗。余66例完成5次治疗66例患者中, 治疗后缓解18例, 显效28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缓解率为27%, 总有效率为82%。显效时间以开始治疗2周后明显, 四周后达高峰。见表1。
按OA病情严重程度分组, 轻、中、重度治疗效果见表2。结果显示轻、中度OA治疗有效主明显高于重度组。
治疗结束后, 随访时间3个月至6个月48例, 无复发;6个月至1年36例, 2例关节痛复发;20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 病情处于稳定。
3讨论
关节腔内给予外源性的SH进行补充疗法, 可通过以下机制作用:①提高关节滑液中SH的含量, 合其在软骨表面和滑膜表面积聚, 重新形成已破坏、流失;②改善了病理情况下滑液的生物功能发挥其对关节和软组织的保护和润滑作用, 消除因关节动力产生摩擦所引起的疼痛;③覆盖和保护痛觉感觉器, 同时与某些痛觉递质结合而缓解疼痛;④SH可与已释放于滑液中的糖蛋白结合, 阻止该物质参与炎症过程, 同时SH进入软骨基质, 与糖蛋白形成聚集物, 有利于软骨操作的修复;⑤抑制白细胞移动及趋化作用, 减少滑膜通透性, 增加高分子玻璃酸生成, 减少关节内渗液。
4注意事项
①常规拍摄X片严格掌握适应症;②注射部位消毒要严格, 部位要准确, 避免注入滑膜、韧带等软组织内引起患者疼痛加重和反复穿刺引起感染;③入前抽尽关节积液, 注入后伸屈膝关节数次, 使药物均匀分布于软骨和滑膜面, 向关节腔内注射时应无疼痛及阻力感;④注射后2d内要多休息, 避免膝关节过多承重而导致一过性疼痛和肿胀加重。
实践证明, SH不良反应较少, 生物相容性可靠, 无毒,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OA见效快, 效果好, 特别是对病程短, 轻、中度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是目前治疗膝OA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黄少弼, 肖征宇, 刘建平, 等.透明质酸治疗骨关节病的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 1997, 36 (4) :261.
[2]凌沛学, 贺艳丽.玻璃酸钠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生化药物杂志, ., 1998, 19 (4) :200-205.
玻璃酸钠 第2篇
【关键词】玻璃酸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VAS疼痛评分;LKSS生活功能评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odium hyalu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82 cas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 from May 2010to 2015 during Ju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tudy, received the knee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and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VAS pain score, LKSS life function ratings situ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 VAS pain score: after treatment (1.32 ± 0.39)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4.37 ± 1.23) points, (t = 8.323, p = 0.012);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satisfaction rate was 85.0%. Conclusion: The sodium hyaluronat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sodium hyaluronate; Knee; VAS pain scores; LKSS life function scores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04-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为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此病也被称作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或者是老年性膝关节炎,属于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1]。此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活动功能受到限制、膝关节周围疼痛、肿胀,临床上治疗此疾病常采取将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方法。为探究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期为KOA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本文对玻璃酸钠治疗KOA效果进行验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本院就诊的KOA患者,住院时间在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共纳入82例,患者的膝关节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周围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经临床诊断后均被确诊为KOA患者,与美国风湿协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2],且符合Kellgren-Lawrence 分级标准0级-I级标准[3],在此之前未接受过玻璃酸钠经关节腔注射治疗和关节镜治疗。将同时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排除:肝疾病、脑疾病、心脏疾病、肾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异常关节炎。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最大77岁,最小49岁,平均年龄为(62.8±7.4)岁;最短病程为2个月,最长病程3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5±0.4)年,分期0级48例,I级34例。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公司生产, 2ml:20mg),每次2ml,1次/周,一个疗程注射五次。注射药物的时候病人处于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并在膝关节髌骨下侧进行穿刺,如果出现了关节积液,应该及时的抽吸干净方可进行注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膝关节注射治疗前后要对病人的相关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在治疗后的三个月内对病人进行随访随诊,对比两组患者疗效、VAS疼痛评分[4]及治疗满意度;疗效评价标准[5],治愈: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功能也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肿胀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重;采用自制量表进行满意度评价,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统计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比例即为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vas评分评分比较应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4.37±1.23)分;治疗后,患者vas评分(1.32±0.3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3,p=0.012)。82例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87.5%;68例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含非常满意29例),满意率85.0%。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其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膝盖痛、红肿等[6],部分患者有积液、肿胀的症状,此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严重者会发展至关节畸形,甚至残废。临床治疗应遵循延缓软骨破坏、改善症状、推迟或者避免接受置换术的原则[7]。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KOA的主要疗法。玻璃酸钠属于一种高分子粘多糖[8],其主要功能时润滑保护[9],作用机制是在病理情况下降低浓度和分子量,随后注射到软骨表面,对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起到润滑作用,加速關节活动功能的康复,该方法属于一种高效的局部辅助治疗方法[10]。
本研究采用玻璃酸钠注射,结果表明相比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较好,提示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叶蕻芝, 李西海, 吴明霞. 揉膝推髌点穴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 707-709.
[2]陆艳红, 石晓兵. 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6): 81-84.
[3]Kellegren J H, Lawrence J S.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osteoarthritis[J]. Ann Rheum Dis, 1957, 16(4): 494-501.
[4]包飞, 张燕, 吴志宏, 等.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软骨磁共振 T2 图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13, 33(3): 193-197.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202-1206.
[6]申延清, 刘风霞, 曹红, 等.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1, 15(9): 1643-1646.
[7]张军锋, 刘桂芬, 张爱莲, 等. 影响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 VAS 评分的因素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5): 642-643.
[8]赵勇, 秦伟凯, 顾力军, 等. 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骨伤, 2012, 28(5): 360-363.
[9]刘福水, 郭长青, 张义, 等. 针刀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4): 999-1003.
玻璃酸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第3篇
讨论
玻璃酸钠也称透明质酸钠, 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己酸组成的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一种黏多糖, 无种族特异性。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在1997年经过美国FDA批准作为新方法用于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手段[1]。在病损的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有润滑和缓冲作用, 减少了关节活动阻力, 改善了关节功能。但该药品说明书中有“个别患者注射局部可有一过性疼痛肿胀或发热感, 偶有皮疹、瘙痒症状, 极少出现休克、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因此, 在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前, 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且注射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药品,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此药物过敏, 避免以后再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玻璃酸钠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分析膝关节疼痛度,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6个星期后的膝关节疼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腔;玻璃酸钠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19-02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中老年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就是骨性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的关节疼痛非常的明显,发展到后期会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以及关节畸形,常规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采用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但是临床疗效都不显著,当下临床研究治疗中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和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38岁-68岁,平均年龄为42.2±3.4岁,病程为3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9±2.1个月。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37岁-67岁,平均年龄为42.3±2.5岁,病程为3个月-1.9年,平均病程为8±2.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都经过临床体征、症状检查,都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首次采用口服400mg塞来西布片,后期每次200mg,每天两次,连续治疗三个星期。观察组患者采取仰卧位,患处膝盖屈曲成直角,采用碘伏进行消毒,依据无菌操作下膝关节髌骨中央外侧缘下关节腔穿刺手术,如果患者有积液,要抽吸干净,注射25mg玻璃酸钠,拔针后,将针眼进行消毒。指导患者被动屈伸膝关节30次左右,方可以利于玻璃酸钠可以均匀的覆盖在膝关节的表面,每个星期一次,三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6个星期。
1.4疗效判定及评价标准
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方法【1】来判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没有疼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分-3分,中度疼痛为4分-7分,剧烈疼痛为8分-10分。依据膝关节评分标准【2】,对患者手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差。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計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记录方式为( ±s),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分析膝关节疼痛度,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6个星期后的膝关节疼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骨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就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多数是由于过度负重、意外损伤、骨质过度增生所导致的,临床特点是活动受到限制,关节僵硬、疼痛,更有甚者会导致行走困难以及关节畸形。
玻璃酸钠是一种线形粘多糖,在机体关节中,由滑膜B细胞分泌出来,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滑液的只要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关节液的润滑能力和粘稠性,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软骨的再生和愈合,缓解关节的疼痛,抑制免疫损害【3】。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6个星期后的膝关节疼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俊,王微,徐军平.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10,33(8):773—774.
[2] 刘天柏。邓斌.静滴骨瓜提取物并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曲安奈德治疗系骨性关节炎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0,35(4):265-266.
玻璃酸钠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与影像学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40 例,男性11 例,女性29 例;平均为(47.1±4.0) 岁。纳入标准:外伤的软骨损伤纳入主要结合病史及体征,MRI考虑为膝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纳入标准[3]:a)成年男性或者女性;b)临床上诊断骨关节炎至少3个月以上;c)大部分时间有膝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小于30 min;d)主动运动时有骨擦音。所有膝关节软骨损伤均经过关节镜下探查确认,镜下确认损伤程度按照Outerbridge分度在Ⅱ~Ⅳ度。排除标准:a)急性感染或者急性损伤;b)3个月内使用生长因子、烷化剂、免疫抑制剂等;c)1周内关节腔注入药物;d)4周内口服甾体类药物。
1.2 适应证及分组
1.2.1 微骨折术的手术适应证[4]
一般认为微骨折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髁及胫骨平台负重区全层软骨缺损或者髌骨和股骨滑车接触面全层软骨缺损。对于运动强度大的患者适用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及运动能力要求低的患者,可以大于此面积。outbridge分度[5]。Ⅰ度:关节软骨变软或者起泡;Ⅱ度:关节软骨表面出现裂纹,裂纹直径小于1 cm;Ⅲ度:关节软骨表面出现裂纹且裂隙直径大于1 cm;Ⅳ度:关节软骨糜烂,软骨下骨外露。Tegner运动评级[6],优:全部或者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Tegner运动评级为4级以上;良: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者明显进步,Tegner运动评级为3~4级;差:和治疗前比,症状和功能无明显改善。
1.2.2 分组及统计
术后8周,对40 例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进行比较,两组间进行比较。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术后8周同时运用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
1.3 治疗方法[7]
a)麻醉成功后,常规膝关节入路,关节镜下先用刮匙清理软骨的壁修整成与缺损处暴露的软骨下骨垂直,以使修复后形成的血凝块可以更稳固地附着缺损处。b)用刨削刀、射频刀、刮匙等器械镜下清理软骨缺损区域软骨下骨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残留软骨组织。c)关节镜下利用微骨折锥在软骨缺损区域垂直打孔,并造成每个孔周围的多条骨折线,用微骨折锥制作周边带有微骨折线的孔时,要按照先外周后中央的顺序依次进行。d)微骨折孔的间距尽量小,约2~3 mm,以相邻孔间不穿透为度,孔深约3~4 mm,以见到脂肪滴或有孔中渗血为度。e)打孔完毕,将关节内的关节灌洗液逐渐放出,减少关节灌洗液对微骨折孔的压力,可见有血液从微骨折孔中溢出,表明该微骨折孔合格。但有些部位的软骨下骨的硬化或退变严重,即使在局部有了4 mm深度的微骨折孔,在放出灌洗液后并无孔中血液溢出,此时应该将微骨折孔加深到5~7 mm,多数情况下即可看到微骨折孔中有血液溢出。f)反复冲洗关节腔,清除关节内残留的碎屑。g)微骨折术进行完毕后,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玻璃酸钠用量20 mg。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必要时被动锻炼机训练,循序渐进,术后6周部分负重,以后完全负重。
2 结 果
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术后第8周,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Tegner运动评级,其中优15 例,良20 例,差5 例,优良率87.5%。
3 讨 论
3.1 微骨折术适应证及进展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在关节镜下使用特殊的手锥,在裸露的骨面上造成微型骨折,使骨髓成分溢出,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微创治疗方法。影响微骨折因素有多种[8]:a)年龄,有学者认为年龄大于65 岁后行微骨折术由于术后功能训练受到影响而视为相对禁忌。Steadman等[9]认为年龄不是一个特别的禁忌。b)软骨缺损面积,损伤面积一直是微骨折术较争议的内容之一。有学者报道损伤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治疗效果优于面积大于4 cm2。本研究,无论损伤面积大小,均采用微骨折术,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c)术后功能训练,关节镜手术功能训练尤为重要。Ioannidis等[10]对关节镜后微骨折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通过对关节的被动训练治疗效果优于没有采用被动训练的软骨损伤患者。d)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另外发现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有无合并滑膜皱襞都可能影响疗效等等。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微骨折术逐步被应用到肩关节和髋关节,踝关节等。Salata等[11]认为肩关节微骨折术可以应用到小的肱骨头软骨损伤患者中。MeGill等[12]认为髋关节微骨折术可以应用到损伤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距骨的软骨面损伤也广泛应用微骨折术。
3.2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修复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修复和重建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方法有关节镜下冲洗、软骨清理形成、自体或者异体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等。这些方法对缓解疼痛或者减轻症状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具备操作简单、临床随访疗效满意、器械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13]。微骨折术是骨髓刺激方法之一,其修复的原理是通过微骨折使缺损区含有松质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纤维素血凝块所填充;并使局部骨组织释放生长因子-β,刺激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移到血凝块中,以对软骨的形成和修复起到局部调节作用。局部损伤刺激产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增殖并分化成软骨细胞,从而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学研究表明,微骨折术除了增加修复组织的容量填充缺损外,在早期还促进修复组织Ⅱ型胶原纤维mRNA的表达,增加修复组织的Ⅱ型胶原纤维的形成。Steadman等[14]报道采用微骨折术治疗72 例孤立性全层软骨损伤,平均随访11年,80%功能明显改善。国内有学者报道采用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总有效率为85.7%,并且安全性高[4]。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学者认为玻璃酸钠具有润滑关节、营养软骨、抗感染、创伤愈合等多重生理功能[15]。软骨损伤时,玻璃酸钠在关节内发生代谢异常,浓度明显降低、软骨发生降解和破坏。同时润滑作用也相应降低,使软骨弹性降低,加剧损伤。因此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可直接提高玻璃酸钠的绝对含量,发挥其在软骨基质代谢中的作用。同时能够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本课题利用微骨折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通过治疗效果,分析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关节镜下进行微骨折术不仅可以完成软骨损伤的处理,而且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手术中注射玻璃酸钠又能很好的巩固其作用,原因在于玻璃酸钠具备良好的生理屏障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软骨创面;可降低血液与关节滑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和IL-6的水平,从而抑制免疫损害,缓解疾病。将两种方法联用,起到优势互补作用,而且具有设备和消耗品小、不需要昂贵的细胞培养、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医疗费用小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P<0.05);并且手术后Lysholm评分明显提高,取得满意的效果。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满意。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microfracture,MF)联合玻璃酸钠(hyaluronic acid,HA)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其中外伤导致的软骨损伤9例,骨关节炎(退变)导致的软骨损伤31例。对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缺损面积0.5-9 cm2,平均3.3 cm2;术后立即注射玻璃酸钠20 mg,术后第1周,第2周均注射HA 20 mg;术后8周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采用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差异(P<0.05)。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后Tegner运动评级优15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87.5%。结论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操作方便,方法简单。不管是退变的膝关节软骨损伤还是外伤的软骨损伤,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
玻璃酸钠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2007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3]和卫计委 (原卫生部) 2002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采用Proc Plan程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5例。治疗组男11例, 女14例, 年龄59~75岁, 平均年龄67.5岁;对照组男10例, 女15例, 年龄59~73岁, 平均年龄6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解毒消瘀膏 (本院院内制剂, 批号:20130402) 行膝关节局部外敷, 3 d后揭掉膏药并用温水洗净贴敷处, 1次/周, 2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1 d后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 (商品名:佰备, 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643, 规格:2.5 ml∶25 mg) 关节腔注射, 25 mg/次, 1次/周, 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剂量及用法同上。
1.3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 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VAS评分[5]:反映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缓解情况。 (3) WOMAC评分[6]:反映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4)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经过6周的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V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25, P>0.05)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t=14.071、8.677, P<0.01) , 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3.735, P<0.01) 。见表2。
2.3 WOMAC总分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65, P>0.05) ;治疗后两组WOMAC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t=14.202、11.596, P<0.01) , 且治疗组WOMAC总分低于对照组 (t=3.302, P<0.01)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1;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 bP>0.05, cP<0.0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1;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 bP>0.05, cP<0.01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3~12个月, 平均随访6个月,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无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敷药局部皮肤瘙痒, 洗净药膏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7]。手术治疗因为其创伤、并发症及费用原因, 常常不作为首选治疗, 因此, 目前骨关节炎多数患者仍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单一的保守治疗, 常常因为药物及方法自身的局限性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发挥, 因此两种或者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陆续出现,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玻璃酸钠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高分子粘多糖, 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 是软骨基质的成份之一。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 它可渗入并覆盖和保护关节软骨表面, 结合关节表面的糖蛋白, 抑制软骨变性变化, 改善关节液性状, 从而达到关节润滑, 减少关节面摩擦, 促进软骨修复, 延缓关节退变的作用[8]。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已经被公认。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增加关节软骨细胞活性, 并清除关节内的氧自由基, 逐渐恢复软骨细胞分泌玻璃酸钠的功能, 还能抑制溶酶体酶的活性, 因而具有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疼痛的效应[9,10]。
解毒消瘀膏为本院院内制剂, 以十味中药按一定比例调配, 制为粉剂, 经与蜂蜜调和而成, 具有行气活血、止痛逐瘀、通经活络、通利关节、清热除湿、祛风止痹的功效。以解毒消瘀膏外敷于患处, 通过药物渗透作用经皮肤吸收直达病灶, 具有良好的止痛及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
需要强调注意的是, 玻璃酸钠注射及解毒消瘀膏外用均在关节局部, 需注意使用顺序, 避免药膏污染注射针孔引起感染并发症。作者的经验是药膏洗净后1 d注射玻璃酸钠, 并且注意局部彻底消毒。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缓解情况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佳, 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 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联合解毒消瘀膏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 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此研究周期较短, 样本量较少, 尚需要进行大样本长周期随访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解毒消瘀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局部外敷解毒消瘀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 (WOMAC) 总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优于对照组88.0% (P<0.05)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 (2.18±1.25) 分VS (3.56±1.36) 分]及WOMAC总分[ (22.58±11.07) 分VS (32.76±10.73) 分]均较治疗前VAS评分[ (6.45±0.86) 分VS (6.51±1.02) 分]及WOMAC总分[ (65.78±10.43) 分VS (66.54±9.85) 分]明显降低 (P<0.01) , 且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解毒消瘀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良好。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解毒消瘀膏
参考文献
[1]熊南山, 李建海, 黄念芳, 等.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 (3) :221-224.
[2]徐汝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等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8) :54-56.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年版)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 36 (1) :2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49-353.
[5]王维山, 史晨辉, 李长俊, 等.透明质酸钠与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4) :548.
[6]解纪惠, 崔丽芹, 刘梅珍.利湿祛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88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 2010, 32 (12) :1776.
[7]叶娣.骨关节炎诊治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 3 (5) :254-257.
[8]李奇, 王磊, 郭青川, 等.改良式功能牵伸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障碍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72 (12) :62-63.
[9]胡培兴, 郑慷, 李瑾, 等.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 33 (6) :904-905.
玻璃酸钠 第7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ss诊断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标准, 作者自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门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中选48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30例, 年龄最大78岁, 最小53岁, 平均年龄65.3岁;左侧20例, 右侧26例, 双侧2例;病程最长8年, 最短5个月, 平均病程2.2年。参照Legusue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估法, 按膝关节受累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轻度组:膝关节活动时疼痛、无或有压痛, 关节不肿或轻度肿胀, 可步行和上下楼梯;中度组:膝关节休息和活动时均痛, 有压痛, 上下楼梯及下蹲站起时困难, 关节肿胀;重度组:膝关节休息和活动时痛, 屈伸困难, 不能久站, 行走和下蹲, 上下楼困难, 关节肿胀明显。轻度组22例, 中度组18例, 重度组6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膝关节屈曲, 常规膝部皮肤消毒后, 选用髌骨下内或外侧入路, 5#注射器向中、向下倾斜穿刺进入关节腔内, 如有关节积液抽取干净, 回抽无血后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 (阿尔治) 1支, 拔针后以无菌敷料覆盖。注射玻璃酸钠时务必将药物注入关节腔内, 穿刺针要避免伤及关节软骨。注射后应嘱患者屈伸膝关节数次, 使药物均匀涂布于软骨表面, 每周关节腔注射1次, 连续5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采取门诊随访, 按标准由患者对膝关节功能作自我评价, 将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定作比较, 按优、良、可、差四级作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 膝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 关节不肿胀;良:疼痛明显减轻,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关节轻微肿胀;可:疼痛减轻, 关节活动范围增加, 关节稍有肿胀;差: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6~8个月随访, 优30例, 良13例, 可2例, 差3例。总有效率93.75%, 优良率89.6%。
3 讨论
玻璃酸钠 (透明质酸钠的衍生物) 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机制:透明质酸钠是关节滑液和关节软骨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源补充玻璃酸钠改善关节腔钠液体环境, 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1) 玻璃酸钠黏附于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表面, 形成对细菌、毒素、免疫复合物等的侵入起保护性屏障作用; (2) 可润滑及缓冲关节应力从而保护软骨, 维持软骨基质完整性; (3) 调整滑膜的通透性, 恢复滑膜吸收功能使肿胀减退; (4) 营养关节软骨, 利于软骨修复; (5) 抑制炎性反应, 缓解疼痛, 另外高分子质量的玻璃酸钠构象可与疼痛受体或某些致痛物质结合亦能消除疼痛; (6) 抑制肽类致痛物质产生, 并能覆盖和保护痛觉感受器, 抑制滑膜及滑膜下的痛觉感受器及痛觉纤维的兴奋性, 迅速而持久缓解关节疼痛, 抑制软骨破坏, 加速软骨代谢稳定和修复关节软骨, 因此补充外源性玻璃酸钠, 恢复滑液的润滑功能, 促进软骨修复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从而打破疾病的恶性循环[3]。
4 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腔内注射, 可以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 改善膝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 (阿尔治) 治疗膝关节骨性。方法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 随访疗效, 优30例, 良13例, 可2例, 差3例。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药物。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参考文献
[1]Balazs EA, Bloom GA, Swann DA.Fine structure and glycosam in inogly cancontent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articular cartilage[J].Fed Proc, 1966, 25 (6) :1813-1816.
[2]凌沛学.透明质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37-141.
玻璃酸钠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63岁, 男25例, 女39例,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2例。入选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 按X线检查结果分级[1];根据X线检查结果分级, 单侧38例, 双侧26例。病程7~123个月, 平均4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Ⅰ组关节冲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术者戴帽子、口罩及消毒手套。常规碘伏、酒精消毒, 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分别在髌骨外上、内下行膝关节穿刺, 放置18号硬膜外穿刺针并接输液管, 一个与输液瓶内冲洗液相通, 另一个接无菌弯盘放置于低处。也可行髌骨内上、外下穿刺方法。关节冲洗液采用乳酸林格试液, 每瓶500 m L, 最后一瓶加庆大24万单位, 总量2000 m L, 到最后500 m L时速度减慢, 让冲洗液充分发挥作用。目的是将变性关节夜, 脱落碎屑、小的游离体及纤维素等冲洗干净。冲洗毕注入曲安耐德注射液1 m L+玻璃酸钠25 mg, 以后每周注射1次玻璃酸钠共5次。Ⅱ组直接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 每周1次, 共5次。用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本次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结果如表2所示。膝关节患者性别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X线分析情况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发检验, 年龄、病程的比较采用体检验, 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3],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 治疗后1、3、6个月, Ⅰ组评分均高于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标准[5]。
2.1 对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性别、年龄 (岁) 、病程 (月) 、X线分级, 男女:0级Ⅰ级、Ⅱ级、Ⅲ级;关节活动度与关节肿胀、积液、股四头肌萎缩做效果评估[6]。
2.2 对表2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膝关节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疗效对比, Ⅰ组 (88.25±10.28) 、 (86.92±10.01) 、 (84.33±10.94) ;Ⅱ组 (70.36±10.46) 、 (66.04±10.02) 、 (60.53±9.03) 。经过关节冲洗治疗, 不仅能调整滑液渗透压, 补充钾、钠、钙、镁等电解质, 而且增加了软骨的营养成分, 从而修复酸化关节液, 进而起到消肿、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两组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1、3、6个月两组间比较, 骨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显示[7], 通过临床重复测量方法判定, 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关节液的组成和功能受损与关节疼痛的产生密切相关。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余男性。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软骨基质的破坏, 对于早中期的关节病变, 采用膝关节冲洗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8]。关节冲洗可将脱落的软骨碎屑及关节内游离体的一部分冲出关节腔, 玻璃酸钠注射使髌骨周围的滑膜折叠撤离关节软骨的非接触区, 通过几个疗程的治疗, 达到缓解滑膜折叠引起的疼痛效果。冲洗可以充分引流出这些变性的滑液, 通过关节冲洗还可以调整滑液渗透压, 补充钾、钠、钙、镁等电解质, 不仅增加对软骨的营养, 还有利于修复酸化关节液。从而起到消肿、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并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延缓疾病进程。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 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和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均能缓解关节疼痛, 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但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远远优于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并且关节冲洗方法简便痛苦小, 易于开展, 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膝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为32例。Ⅰ组为在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 Ⅱ组为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经重复测量方法分析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不同时点评分比较:治疗后1、3、6个月, Ⅰ组评分高于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冲洗后应用玻璃酸钠和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 改善膝关节功能, 但关节冲洗的近中期疗效优于直接注射玻璃酸钠。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冲洗,玻璃酸钠注射
参考文献
[1]陈百成, 张静.骨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
[2]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50-152.
[3]凌云, 王延海, 欧阳国荣.关节镜术后应用止痛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11, 23 (4) :6-8.
[4]惠祁华.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例临床小结[J].中医正骨, 1999, 11 (1) :17
[5]阮文礼, 张帆, 李志军.关节镜下中药关节镜下中药灌注冲洗及髓腔减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J].中医正骨, 2006, 18 (7) :55.
[6]汪利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 2011, 23 (9) :3-5.
[7]汪俊红, 柴喜平, 王承祥.自拟骨痹痛消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6 (11) :94-95
玻璃酸钠 第9篇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 膝关节腔
方法:各期膝关节炎患者43例,随机氛围两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主要为关节边缘增生和关节面的硬化,是一种使关节软骨退化变形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变,我国医学认为中老年人年老体衰、体质下降、肝肾虚衰是本病的内因,而风寒湿邪流注关节或外伤后血瘀阻络是本病的外因。在临床上目前缺乏比较理想的方法,我尝试用玻璃酸钠注射液配合滋补肝肾、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现介绍如下:
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配合益肝肾、补气活血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与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一周一次,2ml/次,连用5周为一疗程。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玻璃酸钠注射膝关节腔内注射,配合煎服益肝肾补气活血中药后,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该治疗方法优于单用西药玻璃酸钠注射液。
一、诊断标准:根据“使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大于38岁);
2、 关节疼痛多表现为下楼疼痛或下楼时痛甚;
3、 检查时刻发现关节摩擦音或有压痛;
4、 有关节肿胀或关节积液或活动受限;
5、X线检查时可发现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边缘骨气增生,骨赘形成等;
二、临床资料
共观察病例43例,均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年龄38-78岁,男性20例,女性23例,其中3例关节镜术后,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余年,病性严重程度方面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有可比性。
三、治疗方法
治疗组:膝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配合内服中药滋补肝肾,一起活血。药物组成:独活、寄生、秦艽、熟地、生地、当归、杜仲、怀牛膝、川牛膝、鸡血藤、千年健、伸筋草、海桐皮、桃仁,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30分钟后服用.
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一次2ml,5次为一疗程。
四、治疗效果
两组随访一年半,对照组20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一年后复发者为半数,治疗组23例全部显效,有效率100%,跟踪一年半尚未发现复发病例,两组对照治疗组远优于对照组。(p<0.01)
五、实验结论
玻璃酸钠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0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0~65岁,平均(53.35±8.37)岁。无明显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证。研究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4.33±9.57)岁。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制订的中国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原行膝关节镜等有创性治疗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孕期或哺乳期妇女。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膝关节屈曲90°,选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外或内侧关节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针刺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l,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
1.2.2痛点处理
研究组采用TENS治疗痛点,每周5次,每次20 min,2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复方倍他米松1 ml痛点注射,每周治疗前检查,有痛点则继续注射,最多注射治疗4次。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尺(VAS)评分:在尺的一面中心刻有数字的10 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最剧烈的疼痛”(10分)。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本人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4周、3个月时的VAS评分。
1.3.2副作用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疼痛及皮肤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1)优:疼痛完全消失,膝关节伸屈功能基本正常;(2)良:疼痛明显减轻,上下楼梯轻度疼痛;(3)无效:疼痛缓解不到25%,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的VAS评分
两组VAS评分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15.597,aP<0.01;t=22.791,bP<0.01;t=26.177,cP<0.01;t=26.270,dP<0.01;t=17.040,eP<0.01;t=20.852,fP<0.01;t=25.976,gP<0.01;t=25.633,hP<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3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见表2。
2.3 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骨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或退行性骨关节病,是指由年龄老化、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及创伤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关节软骨破坏或变性产生的关节炎性病变。其发病与年龄、遗传、外伤和肥胖等因素有关[3]。膝关节的退变是一个系统的退变,不单是骨组织的增生退变,而且还有滑液分泌的减少,韧带系统、肌肉系统、神经支配系统等的整体退行性变化,其中膝关节骨与软骨的退变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高级周围滑膜和软组织损伤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因[4]。膝骨关节炎发病原因是软骨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质酸以及聚氨基葡萄糖产生的短链蛋白多糖聚合物从胶原网状结构上逸出,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丧失强度,并引起软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影响整个关节结构,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5]。近年来,膝关节腔内注射关节软骨保护剂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玻璃酸钠是常用的关节软骨保护剂,在关节腔内起到减轻摩擦、缓解应力、保护软骨润滑和营养关节的作用,修复已破坏的生理屏障,防止软骨基质进一步丢失,增强关节腔内流变学状态,抑制炎性介质的扩散,从而缓解关节疼痛[6,7,8]。
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镇痛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1)闸门控制学说;(2)内源性镇痛系统和体液学说;(3)类固醇和5-HT;(4)神经机制。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除上述因素外,还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减轻局部缺血,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的病理产物的清除,减轻软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果[9]。
本研究证实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很多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受到明显限制,使用过量可发生类固醇诱导的骨关节病,且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本能的抗拒,不愿意多次使用,如疗程不够,则对后期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TENS应用则无明显的禁忌证,有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骨密度及维持骨结构,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减少纤维化形成的作用[10],可反复多次使用,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因此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泛的特点,是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n=40)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痛点注射,n=40),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3个月的VAS值、疗效评定及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
参考文献
[1]罗芳,许长洪,王恩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改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5,46(9):184-185.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10(27):793-796.
[3]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3-554.
[4]张鹍.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11.
[5]Jahn M,Baynes JW,Spiteller JL.Viscosupplementation:a new concept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J].J Rheu-matol Suppl,1993,(39):3.
[6]冯静.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2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5):141.
[7]王亚丽.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21-122.
[8]谭月鸣,房勇平.中药外洗配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现代医院,2010,10(12):62-63.
[9]南登崑,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