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数学教案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6篇)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类推迁移,通过体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7+426 + 480-(32+324)

[( + ) ]20-[4-( - )]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23- +

2.请你用 、1、、、、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2篇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2/518+3/518的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因此列出的算式要先算乘法。算式(2/5+3/5)18的思路是,先求出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的米数,这正是在算式里加括号的目的。所以,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类似上面的那些体会,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曾经有过。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再次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是认知的需要。而且,获得这些体会并不困难。第二个收获是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不但相互印证解答正确,还为理解运算律创造了具体的背景。

在教学运算顺序时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看着列出并计算的两道综合算式,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的体会成为十分清楚的数学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看到两者的相同,使它们和谐结合,从而对运算顺序形成更具概括性的认识。

比较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是感受运算律的存在,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是引导简便运算。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单元计算分数连乘,把各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约分,已经在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本单元着重体会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处理好三点:首先是观察、讲述两种解法的联系,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把其中一道综合算式改写成另一道综合算式,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表述。然后是回忆分数连乘,让学生感受以前的计算已经应用了乘法的另两条运算律。如1/41/39/10,交叉约分时应用了乘法结合律,只是没有写出1/4(1/39/10);又如2/31/53/4,约分时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只是2/33/41/5这个过程没有写出来。最后才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即分数乘法也存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律也能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例1仅作些引导,要通过练习才能掌握。和整数、小数范围内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相比,这里的计算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隐蔽,如6/57/6-1/56/7。这是一道两数之积减两数之商的题,似乎与运算律对不上号。如果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就显露出两个乘法算式有相同的因数,具备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必要条件。二是易混,如44/5+4/54。粗糙地看这道计算题,它的两道除法算式似乎很有联系,稍不留心就陷入简算误区。只有细心地把分数除法变成乘法,才会明白这道题不适宜应用分配律。本单元教材设计简便运算的练习题,注意了这两个特点。另外,还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混合编排,如第92页第2题。让学生设计各道题的算法,是培养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思路灵活、反应灵敏的一种训练。

二、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

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它们都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说它们稍复杂,是因为还分别含有其他的数量关系,有多种解法。就例2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员总人数减男运动员人数得女运动员人数列出算式45-455/9;也可以根据女运动员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1-5/9)列出算式45(1-5/9)。再说例3,可以根据去年班级数加今年比去年多的班级数得今年的班级数列出算式24+241/4;也可以根据今年的班级数是去年的(1+1/4)列出算式24(1+1/4)。教学这两道例题,教材里只出现前一种解法。因为这种解法的数量关系,是实际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已经掌握,容易寻找。而且,这些数量关系还是列方程解答其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在以后的教学直至初中数学里经常应用。至于后一种解法,发展了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从一个已知的分率联想了其他的分率。如果学生能够独立想到,并且喜欢这样列式,应该是允许的。教材不出现后一种解法,不把它教给学生,是着眼今后,突出重点,减轻负担。

两道例题都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例2已经画出了表示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数的线段,学生在线段上表示男运动员占5/9的时候,会想到线段的另一部分表示的是女运动员人数,从而得到先算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的思路。例3已经画出表示去年班级数的线段,要求学生继续画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从中体会今年班级数比去年多1/4的含义,看清今年班级数与去年班级数之间的关系,想到可以先算今年增加了几个班。教材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其目的不仅是帮助理解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还要积累画线段图的体会和经验。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十六里的习题时,若有需要,能主动地通过画图帮助思考。为此,要加强画线段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理解,先画出表示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和表示去年班级数的线段,才能继续表示男运动员人数和今年的班级数。这是分析男运动员占5/9以及今年班级数比去年增加1/4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得出的画图思路。其次让学生理解,男运动员是运动员总人数的一部分,可以表示在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图上。而今年的班级数与去年的班级数之间是比较关系,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各画一条线段表示它们。最后让学生看着画成的线段图,复述实际问题的题意,从中获得解题思路,体会线段图是表示数量关系的手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分数混合运算》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3篇

1.通过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知识与方法, 能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提高计算能力。

2.在复习交流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能自觉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少计算失误, 提高正确率。

3.能正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树立“在错误中反思、学习和成长”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 课件展示

1.说一说四则运算指的是哪四种运算?

2.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填空。 (1) 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 () 是第一级运算, () 是第二级运算。 (2) 分数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是按 () 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 分数混合运算中含两级运算的, 是按先算 () , 后算 () 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 分数混合运算中含有括号的, 要先算 () 里面的, 再算 () 外面的。 (5) 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 () 的。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回顾整理, 通过老师引领学生及时地进行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也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考, 激发探究的欲望, 顺势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复习旧知, 练习尝试

1.大家先来做口算。

2.用递等式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 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评议错误, 归纳学法

1.选取有代表性学生的错误在黑板上板演, 全班集体分析评议。

2.指出:虽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不复杂, 同学们都掌握了运算顺序和各种简算的方法, 但从统计情况看, 正确率却并不高。那么同学们在计算中还存在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3.将各种错误归类并对应板书:抄错数字或符号、顺序错误、计算失误、约分出错、通分出错、格式书写错误等。

4.小组内讨论避免上述错误的方法。

5.学生说后, 师生共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法:即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主要是看数字符号抄错没有;二想主要是想运算顺序错了没有;三算主要是计算失误、约分或者通分出错没有;四查就是要选择好检验方法 (重算、倒推等) , 检查应贯穿计算过程的始终。此外, 还要注意书写。

6.按照刚才总结的步骤, 教师课件展示以上两题的正确过程及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练习后, 就组织学生集体分析错题的“症状”, 相当于“会诊”。这样, 不仅让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 改正了错误, 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避免再出类似错误的方法, 达到“防脖”的效果。

四、相互竞赛, 练习提高

1.针对性练习。

(1) 完成后先独立检查, 再同桌交换检查。

(2) 订正答案, 统计正确率, 对学生仍然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

2.拓展性练习。

请你来当列车调度员, 算式列车

请你添加 () 或[], 使列车按以下线路行驶:

(1) (+) 站→ (×) 站→ (÷) 站→ (-) 站

(2) (÷) 站→ (×) 站→ (-) 站→ (+) 站

(3) (+) 站→ (-) 站→ (×) 站→ (÷) 站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让学生纠错后带着自己总结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法再做巩固, 以加深印象。

五、回顾全课, 总结升华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3.学生充分发言后, 教师总结升华:其实什么事, 只要认真去做, 就一定能做好;另外, 犯了错误不要紧, 关键要正确对待, 认真分析总结,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做题如此, 做人亦是如此。

六、善于反思, 完善自我

分数混合运算 第4篇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利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126×4÷18 324÷16×9 125+(12÷2)×14

2、你们能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从左往右依次进行;即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那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扫除障碍,为学习后续新知做铺垫)

3、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探求新知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呈现数学书上第56页情境图,提出问题。这是淘气班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2、摄影组有多少人?航模组有多少人?摄影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摄影组比航模组少多少人?三个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质疑的能力)3、我们先一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板书问题)4、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道问题好吗?5、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呢?其他同学仔细听他的想法和你的是否一样?

6、如果大家在分析问题时遇到麻烦,找不到数量关系,或者比较那么懂的时候,可以请我们的老朋友线段图来帮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交流,探索,汇报倾听的基础上,使只是更加整体化,而且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激励,更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共同解决问题。

7、思考:题里直接告诉我们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没有)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写出来。(航模小组=摄影小组×3/4)

摄影小组的有多少人怎么算呢?(摄影小组=气象小组×1/3)

气象组有12人,摄影组是气象组的,航模组是摄影组的,首先要计算摄影组的人数,算航模组的人数,

8、你能把刚才的分析过程列一个综合算式吗?

9、一生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练习本上做

10、能说说你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11、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12、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乘法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有乘法,从左往右一依次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整数除法的运算顺序是否一样呢?

13、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的内容学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14、谁来汇报你们的结果?

15、一生上黑板讲解,集体订正

三、精彩总结巩固练习

通过刚才的自学探讨,谁能把上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说呢?生说师板书并用彩色粉笔写出来,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懂得了分数连乘,可以一次约分计算,而遇到分数除法,应当先转化为分数乘法,然后按分数乘法一次约分计算,要注意约分后的数要写在相应数的对应位置,认真约分,正确计算。

1、独立完成问题情境中的两题。

2、完成书56页的试一试以及数学书57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请8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3、自编两题含有四种运算的计算题,编好后同桌交换完成

4、完成书57页的数学应用2—4题。(写出等量关系式或画图后再解答)

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四、拓展提升走进生活

今年的3月份,某中学的一位老师发生重大事故,听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纷纷拿出了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这个老师。这时有三个小朋友也参加这个活动中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出示有关问题信息:

(1)小亮捐了12元。

(2)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3)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

问题:小新捐了多少元?

五、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①气象小组有12人。

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 。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

摄影小组:12× =4(人)

航模小组:12× ×

=4×

=3(人)

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第5篇

教材第24页的内容和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教学目标:

1.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初步构建分数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秋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

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问题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师:这是一道“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理解题意,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1)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的(这里的表示的不是数量,而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这里的是辆吗?如果不是那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是,汽车怎么可能出现辆。

生:增加了,是指第二天增加的成交量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师:对。这里的是一个分率,它的单位“1”是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表示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多了第一天成交量的。

2.画图表示第二天的成交量。

学生理解题意后可试着描述,师生共同画出图形。

在画图时注意分析:

(1)确定单位“1”后先画单位“1”,即第一天的成交量。

(2)再画第二天的成交量,可以提问第二天的成交量线段画的比第一天的长还是短,为什么(因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所以线段要比第一天的长)。长出的这段要画多长(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线段的)。

(3)然后分析示意图中每部分表示的意义。

第2条线段中,和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线段相对的这段表示它和第一天成交量相等,多出来的这段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的成交量,也就是第一天成交量的。

3.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自己列式,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路,再汇报。

可能会有两种意见:(1)先求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2)先求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这两种意见教师都给予肯定。

生1:我是先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辆,50=10(辆),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1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50。

生2:我是从图中看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50=60(辆)。列成综合算式是50(1+)。

4.回顾反思。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和交流这道题的解决过程和方法。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找出单位“1”的量,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3)根据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理解题意后再完成。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理解“体积大约增加”是增加谁的,从而找到单位“1”解决问题。

3.完成习题:学校新购进足球30个,购进排球的数量比足球少,学校购进排球多少个?

这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

五、拓展提升

1.阳阳期中考试数学得了96分,语文的分数比数学低,阳阳的数学和语文一共得了多少分?

96+96(1-)=184(分)

2.商场某品牌衣服进价240元,加价后销售,元旦促销,再降价销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240(1+)(1-)=225(元)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1.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3题。

2.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6题。

观察情境图,了解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在小组里交流后回答。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第6篇

本学期,学生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后就已经将分数四则运算全部学习完了。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习惯方面的培养。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借助具体情境,(出示例3)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汇报,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我首先请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当学生提到要注意计算的运算顺序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接着,再请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答,当学生说到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联系。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了两种运算。”整个新课环节,我不是通过单纯地说教,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

2、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掌握运算顺序,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精心设计练习。“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拓展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在实际解题中,分数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

二、老师要讲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对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相关文章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精选7篇)婚礼安排表 第1篇婚礼准备及婚礼日程安排表■婚礼筹备计划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2.确定婚礼预算...

1
2025-09-22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精选3篇)昙花静静开随笔 第1篇小学生作文:昙花开了正文:国庆节的晚上,我照例去看昙花是否开了.这次惊奇地发现昙花开...

1
2025-09-2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精选10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第1篇第7周周练1、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迫不...

1
2025-09-22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14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第1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一名来重庆...

1
2025-09-22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第1篇晚会主题:待定( 备选:old if not wild we are young fear...

1
2025-09-22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精选14篇)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1篇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经河北省十...

1
2025-09-22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精选14篇)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第1篇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3x23x2x2...

1
2025-09-22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精选8篇)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第1篇无愧我心 人可以欺骗一切,但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池还要澄明清澈...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