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确诊宫内单胎妊娠, 自愿要求施人流术的孕妇519例, 分为2组, 一组为观察组:258例, 另一组为对照组:261例。2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均无显著差异, 孕龄均为42~70d, 无心血管疾病及过敏史, 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观察组258例患者给予术前宣教,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常规暴露宫颈, 消毒宫颈后, 用1%利多卡因宫颈外口上方4点及8点处分别刺入0.5cm, 抽吸无回血后, 各注射2.5m L;然后用2%利多卡因棉棒置宫颈内口, 2min后取出棉棒, 施术。对照组无任何麻醉药物情况下, 给予术前宣教, 心理疗法, 常规操作施术。
1.3 镇痛效果判断
显效:术中完全无痛, 能坦然回答问题。血压、脉搏、呼吸均无变化;有效:下腹稍有腹胀痛感, 可以忍受, 血压、脉搏、呼吸均无变化;无效:疼痛不能忍受, 呻吟、出汗或有血压下降、脉搏、呼吸的改变。
1.4 宫颈松弛效果判断
松弛:宫颈口能一次性顺利通过6.5号宫颈扩张器;略松弛:宫颈口能一次性通过5.5号宫颈扩张器;不松弛:宫颈口不能一次性通过5.0号宫颈扩张器, 甚至坚硬, 需小号宫颈扩张器依次逐号扩张宫颈口。
1.5 统计学处理
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术前、术后的宫腔深度, 出血量
观察组术前宫腔平均9.67cm, 术后平均8.2cm;对照组术前宫腔平均9.81cm, 术后平均8.0cm。2组术前、术后的宫腔深度比较无明显差异, 说明用药对子宫收缩无影响。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2.2 2组的镇痛效果
观察组258例中, 显效175例, 有效83例, 无人流综合症发生;对照组261例中, 显效12例, 有效51例, 无效198例。出现人流综合症29例, 其中3例重症, 血压低、心率慢、面色苍白;26例轻症, 出冷汗、恶心、呕吐。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相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2组宫颈松弛效果、术中操作、吸出绒毛的状态
观察组258例中, 松弛者160例, 略松弛者98例, 不松弛者0例;258例均可顺利扩宫至所用吸头号大0.5~1号, 负压均在350~400mm Hg。吸出绒毛检查:236例为一块完整妊娠囊, 清晰可见。妊娠囊被吸入吸管的瞬间, 手臂震荡感强烈, 22例绒毛被吸成二部分。对照组261例中, 松弛者15例, 略松弛者48例, 不松弛者198例, 除63例宫颈松弛、略松弛操作同观察组, 余198例因疼痛扩宫困难, 选择吸头较观察组中小1号, 负压略大, 400~500mm Hg。吸出绒毛检查:261例中112例为一块完整妊娠囊, 清晰可见。149例绒毛被吸成二或三部分。妊娠囊被吸入吸管的瞬间, 手臂震荡感不如观察组强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子宫颈松弛效果、扩宫、吸出绒毛的状态等方面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语
3.1 子宫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支配
人工流产时, 牵拉扩张宫颈口、负压吸引子宫内膜时对宫颈、宫壁的刺激, 令受术者感到疼痛。严重者引起人流综合症。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生理上的伤害, 而且易造成心理伤害。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止痛。该药作用较快, 易于穿透组织, 进入组织后1~3min显效, 作用时间1.5~2.0h。人流术前利多卡因麻醉子宫颈, 不仅减轻了牵拉、扩张宫颈、吸引所带来的痛苦, 几乎完全阻断痛觉来源。该药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使受术者心理及生理的伤害都降到最低程度。
3.2 麻醉使宫颈口松弛, 便于扩张宫颈, 甚至无需扩宫
吸引时可选择与孕周对应的合适的吸头;吸管窗口大小合适、恰恰及时吸出一块完整妊娠囊, 绒毛易于辨认, 利于术者判断吸宫干净。
而绒毛被吸成二或三部分者, 术者需花费精力分析是否吸宫干净, 有无残留、漏吸。麻醉便于手术操作及判断吸宫结果。避免了残留、漏吸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避免因宫颈坚韧, 强行扩宫造成子宫颈裂伤、宫壁损伤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质量。术中略低的负压吸引还可避免宫腔血液和内膜碎片随负压被吸入腹腔, 日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3.3 由于利多卡因有轻微扩张血管的作用, 所以用药时推注速度要慢, 切勿注入血管, 防止血压下降
禁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癫痫大发作、肝功能不全等病人不宜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前使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的手术镇痛效果、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519例人工流产患者, 观察组258例, 对照组261例, 观察组手术前利多卡因宫颈麻醉, 对照组按常规操作, 不用麻醉药。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效果、术中操作、吸出绒毛的状态与对照组相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 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手术易于操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镇痛,宫颈松弛,术中操作,吸出绒毛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贾秀丹.宫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3) :63.
[2] 许树民, 王亚军, 李瑞娟.利多卡因在吸宫术中镇痛的作用[J].河北医药, 2009, 12 (31) :3269.
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1 采出水处理工艺
目前比较常见的采出水处理方式包含回注、微波以及外排这三个方面, 膜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进行水处理时, 需要参考的工艺包含化学处理工艺、颗粒填料过滤等[1], 这些传统技术可以分离油, 起到重力分离的效果,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却不能保证悬浮物、粒径的处理质量。采出水处理模式主要使用的工艺包含膜分离处理技术、横向超流率处理技术以及横向微量流过滤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 可以有效缓解含有量比较大的污水处理压力, 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2 低渗透油藏采出水处理工艺
低渗透油藏采出石油处理工艺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工作模式, 下文将从低渗透采出水特殊性、设备适应性优选问题、处理工艺这三个角度出发, 对如何提升低渗透油藏采出水处理质量进行阐述。
2.1低渗透采出水特殊性
在低渗透标准当中比较关键的两个指标, 分别包含标准状态下悬浮物量以及颗粒粒径大小这链各个方面。不同国家的情况不同, 所以不同国家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也不同[2]。针对低渗透油田来说, 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 标准比较严格。国内部分低渗透油田采取的行业标准要更加严格一些, 特别是低渗透油田悬浮物、颗粒粒径这两个方面。低渗透采出水存在的特殊性特点, 决定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对低渗透采出水的关注程度, 才能保证油田工作的正常开采。
2.2设备适应性优选问题
在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处理时, 要将注水处理工艺以及关键的采油污水处理工作流程等相互结合, 根据过滤的发展情况, 选择最高效的过滤技术。从当前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 常见的过滤流程一般包含了预过滤、经过滤等。只有完全经过这两道工序的处理, 才能保证过滤工作的正常开展, 提升水质量。目前比较常见且使用效率比较好的过滤器是核桃过滤器以及双滤过滤器这两种形式。核桃过滤器在使用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对过滤材料进行彻底清洗, 而双滤料过滤器工作的最大优势以及特点, 就是滤料的厚度比常规过滤条件更好, 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设备[3]。
通过总结当前废水处理工作流程以及实际工作过程发现, 在处理含油量较大的废水时, 可以按照粗粒化罐的形式来处理, 之后结合压力出油罐, 保证工作开展效率。还可以让废水先经过核桃壳过滤器, 将所有的废水过滤到pall中心进行过滤, 经过缓冲罐后再进入到注水系统当中。目前核桃壳过滤器在使用时最大的功效就是从根本上减少悬浮物以及各种油类物质, 并且经实际使用验证, 这种处理方式的最高利用效率可以达到97%, 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提升整体开采质量。
2.3处理工艺
从上文提到的不同问题来看, 在处理低渗透油田水时, 需要综合各种施工工艺以及相应的压力过滤处理技术, 结合精细化的过滤处理技术, 全面实现采油废水处理优化, 提升废水处理质量, 还可以提升处理效果。在预处理方面, 主要通过核桃过滤器进行处理[4], 有时也会使用双高速过滤器进行处理。精过滤的工作模式是通过pall中心进行过滤, 结合pall Flood Coand高压桶式处理方式。通过该处理技术来实现回注, 效果比较明显。
3 结语
油田开发质量关乎国家综合国力, 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方式。低渗透油田虽然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一种油田形式, 并且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但是在废水处理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油田工作效率。废水不单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的有机物, 而且还有可能含有高矿化度、含油或者是各种悬浮物等, 影响水质。所以需要通过水处理技术对水进行处理。目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包含二级水处理、三级水处理, 情况比较理想时, 可以做到一级水处理, 从自然除油到精过滤, 利用各种形式来提升水处理质量。只有保证水质, 才能保证用水的健康性, 所以上述工作环节也是比较符合当前国内环境保护以及国内社会发展需求的, 可以让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目前国内许多油田都已经开始大范围的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所以必须通过废水处理技术等, 改善水质。以当前油田采出水回注率的情况为基础, 结合国内外先进处理经验以及处理方式, 对采油废水在低渗透油田注水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采油废水,低渗透油田,注水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 杨健彬.浅析采油废水用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17:116-117.
[2] 刘炀, 刘丽丽.采油废水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处理中应用工艺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04:154+145.
[3] 葛俊伸, 衣雪松, 于水利, 孙楠.超滤技术在中国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 2012, 06:46-50.
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 随机选择门诊早孕妇女要求人流术, 无手术禁忌证者200例作为观察组, 妊娠时间为6~8周, 平均年龄27岁 (19~42岁) , 并选择相同孕周, 相同条件早孕妇女, 采用传统方法, 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流术者200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复方萘普生栓为非甾体抗炎药 (由内蒙古津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其主要成分为萘普生0.4g, 乙烯雌酚400mg, 和缩宫素2U, 手术前30min将1枚药栓塞入肛门深2cm处, 经直肠溶解吸收后, 常规进行手术。充分暴露宫颈, 探触宫颈软硬程度, 探测宫口松弛程度。
1.3 观察项目及标准
1.3.1 镇痛效果显效者:诉无疼痛, 情绪稳定;有效者:诉轻微疼痛, 表情稍痛苦;无效者:诉明显腹痛, 手术配合欠佳。
1.3.2 宫口扩张程度不同
效佳;首根扩宫棒为6.5号无阻力轻松进入, 且宫颈管质软;有效:首根扩宫棒为5.5号进入稍感阻力, 逐步增加扩宫棒号勉强扩张至7.5号;无效:3.5号以下扩宫棒进入过紧。
1.3.3 术中出血量, 以量杯测量。
1.3.4 人工流产综合征诊断标准
(1) 在人工流产术中心率降至60次/min, 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 (2) 伴有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及出冷汗者; (3) 术中血压降至10.7/8.0Kpa以下。
2 结果
2.1 2组镇痛效果评价
观察组:镇痛显效和有效者175例, 占87.5%;对照组镇痛显效和有效者共25例, 占12.5%.观察组有明显镇痛效果, P<0.01。
2.2 2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
宫颈扩张困难者2例占1%, 对照组198例, 占99%, 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1。
2.3 2组出血量比较
出血量>30mL者, 观察组23例占15.3%, 对照组22例, 占16.1%。2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
2.4 2组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3例, 占1.5%, 对照组70例, 占35%, 2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1。
3 讨论
复方萘普生栓为非甾体抗炎药, 能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降低子宫痛觉神经未梢对刺激的敏感性起到镇痛, 抗炎作用。本文中早孕妇女用此栓宫颈软化, 宫口扩张程度满意, 大多数无痛感, 效果较好。
在基层计划生育门诊, 因计划外怀孕, 人工流产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但是就诊者中因经济条件限制, 或医院麻醉条件限制, 有一部分早孕妇女承担不起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术手术费用, 而复方萘普生栓价格低廉, 应用方便, 安全, 通过直肠吸收, 可防术前感染, 易于被手术者接受。不适为一种简便, 安全, 基层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有效的辅助药品, 具有切实可行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复方萘普生栓用于门诊早孕妇女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的评价。方法 统计近年本站200例门诊人流者, 术前30min肛门塞入复方萘普生栓镇痛作用作为观察组, 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流术者200例作为对照组, 将2组对照观察疗效。结果 2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 2组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萘普生栓用于人流术, 镇痛效果确切, 可减少受术者痛苦, 减少人流综合证的发生, 且使用方法简便, 安全, 是基层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有效的辅助药品, 具有基层推广价值。
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20例作为调查成员,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分成不同护理组,对照组60例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34例、26例,年龄段36~70岁,平均(59.3±1.3) 岁;疾病史1~12年,平均(6.4±0.4)年;实验组60例中, 男性、女性患者分别35例、25例,年龄段37~71岁,平均(59.4±1.4)岁;疾病史1~13年,平均(6.5±0.5)年。 120例患者的疾病分型、男女例数、疾病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给予判定。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后接受患者的基础护理,如:充分了解患者疾病,耐心讲解疾病知识;根据病情制定饮食方案,提高机体营养,预防病情恶化;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包括:1门诊的健康教育。 患者进入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时,门诊人员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了解患者资料,如:身体现状、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保健知识掌握度等,为患者建立临床档案。 同时, 还向患者讲解关于糖尿病的相关内容[2];2住院的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并叮嘱其随时阅读,便于初步了解糖尿病知识。 并且,还借助各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如:多媒体健康教育大课堂讲座、小组教育、一对一讲解等,帮助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该疾病。 另外,为更好地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护理人员还利用病房巡视、闲暇时间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方法。 向患者讲解日常不良的饮食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并为其制定合理、营养的饮食方案,提高机体营养,预防疾病恶化;3出院的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认真、详细的讲解院外需注意的相关事项,叮嘱其按时检测血糖指标,按时回院复诊。 此外,还设立相应的电话咨询,为患者提供服务[3]。 同时, 安排专科教育护士按时组织患者、患者家属宣讲糖尿病知识,或通过电话随访授课等方式宣讲,促使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知识,增强疾病治疗信心。
1.3评定项目
1.3.1血糖指标标准:于临床护理前、护理后监测患者空腹状态血糖及饭后2 h血糖指标,以评定变化情况。
1.3.2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标准:护理干预后将所制定的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让患者自行填写,随后回收、统计总分,即:总分在90分以上,为完全掌握糖尿病知识、依从疾病治疗;总分在60分以上,为基本掌握糖尿病知识、基本依从治疗;总分在60分以下,为未掌握糖尿病知识、不依从疾病治疗。
1.4统计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行文中数据的统计处理,其中,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后实施 χ2检验;血糖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后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血糖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 饭后2 h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疾病知识掌握度分析
结果表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临床疾病治疗依从性分析
结果表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疾病治疗依从性有区别,χ2=5.175,P=0.023,包括:实验组依从57例,不依从3例,依从性为95.0%;对照组依从49例,不依从11例,依从性为81.7%。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代谢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将加大脏器损伤度,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需开展积极、 有效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改善高血糖症状,加快病症恢复进度。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手段,主要通过对糖尿病知识的讲解,引导患者积极、主动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生活、饮食方式。 然而, 诸多报告则显示,我国当前针对糖尿病患者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和预定目标存在巨大差异,包括:1缺乏明确、 阶段性的健康教育目标;2临床健康教育期间仅限于形式,致使患者出院后无法自我控制血糖水平。 该院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 以门诊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主,便于患者出院后得到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 同时,通过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可从某种程度上调动患者、患者家属积极性,消除负性情绪,增强疾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糖指标。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由该护理模式后,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干预后的血糖指标上来看,实验组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程健康教育可于糖尿病患者中获得显著成效,符合研究报告[4]。
综上,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作用突出,可提高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值得学习。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20例作为调查成员,按入院编号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统计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作用突出,可提高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值得学习。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 余锁霖.强化干预教育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33-34.
[3] 朱振燕,周燕.健康宣教对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5):764-765.
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正常组、变异体组、缺铁性贫血组分别选取10名正常人(无糖尿病、贫血等疾病的健康人)、血红蛋白变异体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静脉采全血6 m L,平均分为两份,加入抗凝剂EDTA,制成血液样本,于4°C环境下保存。见表1。
1.2对象的纳入标准
血红蛋白变异体组病例纳入标准:临床检查中Hb A1c结果与血糖结果不符,经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后确认存在血红蛋白变异体的病例。缺铁性贫血组病例纳入标准:根据临床血液学依据[2] 。正常组纳入标准:经全面检查后,排除糖尿病,贫血等的健康人。
1.3仪器和试剂
毛细管蛋白电泳仪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各自配套试剂。
1.4原理
毛细管电泳法原理:在碱性缓冲液及高电压环境下,由于血红蛋白不同组分所携带电荷数差异的存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其泳动速率也存在差异,因而可以完成不同组分的分离,并予以测定[3] 。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原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由于糖化后的血红蛋白所带电荷数的差异,测量其在波长为440 nm时的吸收情况,通过软件进行测定和计算,从而完成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4] 。
1.5方法
1无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比较:取正常组样本分为两组,分别用毛细管电泳法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记录其结果,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2糖化血红蛋白变异体对两种方法的影响选取变异组的样本血,分为两组,分别编号。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对两组样本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记录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样本委托上海伯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血红蛋白基因测序,得出变异体类型。3缺铁性贫血对两种方法的影响选取缺铁性贫血组的样本血,分为两组,并予以编号。采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对两组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血清学检查,记录数据
1.6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P>0.05,t<2.101,认为两种检测方法在无干扰因素情况下测得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相关性良好,见表2。
2.2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伯乐A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得的Hb A1c结果与实际血糖值不符,而毛细管电泳法测得结果与血糖值基本一致。变异体类型主要为Hb E、Hb J-Bangkok、Hb New York、Hb G-Taipei和Hb F,见表3。
2.3缺铁性贫血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见表4、表5。3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基化的血红蛋白,因其生成量取决于血糖浓度,与进食等因素无关,故临床上通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反映糖尿病治疗情况和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指测定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占总的血红蛋白的比例,正常人糖血红蛋白约占4%~6%,>6.5%基本可以确定为糖尿病患者,因为较血糖检测稳定,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有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层析法、电泳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最经典的检测方法之一。该次研究用毛细管电泳法与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其原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做对比,比较二者相关性以及得出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变异体组的有关结果显示,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结果与实际血糖结果一致,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结果不一致。故在变异体存在的情况下,毛细管电泳法的优势性显而易见,这与某研究表明的电泳法可以分离绝大部分血红蛋白变异体相一致[5] ;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不能提示血红蛋白变异体,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变异体糖化率和正常血红蛋白糖化率的一致性。而后者结果的偏差很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缺铁性贫血(IDA)的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缺铁性贫血组血清铁含量明显减少,总铁结合力明显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加,IDA使得Hb A1c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经补铁治疗后,结果均下降。但伯乐D10检测仪仅可显示糖化值的变化,无法确定是否有缺铁性贫血病史;毛细管电泳仪可得出Hb A2值,目前Hb A2的临界值为2.25%,可以根据其结果对IDA进行筛查。并且,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过程中,毛细管电泳法对环境条件、温湿度、p H的要求均低于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且操作性更强,可重复操作,样本用量较小。
综上所述,毛细管电泳法具有精确性高,操作性强,受干扰因素少的优势,更加符合现代医疗的要求。与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相比,毛细管电泳法在缺铁性贫血或糖化血红蛋白变异等存在的情况下,对诊断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提示变异体存在与否以及其类型,提示是否有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诊断准确性更高,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效率与精确度,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 分析用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毛细管电泳法的性能,并与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正常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和血红蛋白变异者各10名,每人静脉采集全血6 m L,加入抗凝剂制成标本,为正常组、缺铁性贫血组和变异体组,每组血液标本平均分为两份,分别用毛细管电泳仪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1在无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毛细管电泳法和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相关性良好,其含量分别为(5.55±0.54)%和(5.53±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01,P>0.05)。2糖化血红蛋白变异体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在变异体存在的情况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毛细管电泳法的结果与血糖结果相符,具体结果见表2、表3。3缺铁性贫血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响缺铁性贫血可使糖化值升高,具体结果见表4。结论 毛细管电泳法与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应用条件较简单,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高,前者不受变异体干扰,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且能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存在与否,适合应用到临床的诊断检查中。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毛细管电泳法,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宏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7,2(6):10-11.
[2] 邓家栋.临床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86.
[3] 李卿,刘文彬,金中淦,等.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分析性能评估[J].检验医学,2015,30(2):181-182.
[4] 杨兴萍.美国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83-2684.
会计准则用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各个行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的模式下,制造行业的兴起进一步又带动了我国焊接技术的广泛应用。焊接技术经过自身的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被应用在电子、航空、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也有效、快速推动更多的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对我国当前焊接生产现状以及焊接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为焊接的关键技术进行调研,并进一步对石油化工钢管道焊接工艺进行详细了解,也为焊接技術的发展提供经验,最后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的焊接技术发展的状态对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有效促进焊接技术的快速发展。
【键词】焊接技术;现状;技术发展
引言:
焊接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是否会出现窘境,值得我们深思,那么,焊接技术以后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焊接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结合会推动焊接技术自动化、安全化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1、我国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概述
1.1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现在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质量、环保等各种问题的条件越来越高,在化工石油钢管道的焊接处理中,也需要不断提高焊接要求,以满足化工石油生产的需要。钢管道的焊接工艺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改革,目前已经达到了焊接技术的自动化使用,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不单单有效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步伐,而且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并且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焊接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当前我国的焊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全面、详细的研究。
1.2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特点
焊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技术,目前,在石油化工钢管道焊接中已经引入了现代科技,促进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目前,焊接技术已经不仅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还广泛应用在家电、海洋工程、机车、特种设备、桥梁、冶金、煤炭、航空航天甚至核能及电站等行业中,在广泛的应用中,显露着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业不断的促进着焊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
2、焊接方法与工艺
(一) 目前常用的高效焊接方法
2.1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就是利用气体当做电弧的媒介,并对焊接区域和电弧焊用气体来保护,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气体作为保护焊的气体,就能够把气体保护焊分为两大种:⑴ 非熔化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⑵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2.2 电阻焊
电阻焊是用两电极来把焊件压紧,加以电流,加热电流,将焊件接触面以及焊件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一直到塑性状态或者融化,然后将焊件之间结合的一种焊接方式,这类焊接方式一般应用与电器电子、航空等行业中。
2.3螺柱焊接
螺柱焊接根据焊接的不同主要分为拉弧式和储能式,这两两个焊接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采用单面焊接的方式。螺柱焊接并不用穿孔的工序,因此采用螺柱焊接的方式焊接的材料既不漏气也不会漏水,也不需要再次对焊接面处理加工,减轻了一定的工序,操作技术性较强。
2.4 磁控焊接
磁控焊接技术是最近几年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高效焊接技术,磁控焊接采用的是对外加磁场进行对焊接的质量的控制。这类焊接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投入成本低、效益大、且操作简单,磁控焊接也凭借着缺陷极少的优势在焊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焊接工艺
对不同的焊体、不同的焊接方式有不同的焊接工艺,这里就对石油化工合金钢管道的焊接进行具体分析:
2.2.1 坡口焊接
坡口处的焊接首先要用砂轮机对钢管要打磨,打磨后要用不锈钢丝刷进行清理、着色实验,并且还要用四氯化碳或者丙酮对坡口处在焊接前进行再一次清理。在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错变量小于0.5mm。
2.2.2 焊接的环境要求
焊接的过程要求在在清洁、无风的环境中实施,最好应该搭设装有焊接平台的工棚中进行,且工棚中的环境温度必须要高于5℃。
2.2.3 焊接工艺措施
(1)焊接过程中,要使用99.99%以上纯度的的氩气作为气体保护焊的内保护气体,且必须要保持到第三层焊接。
(2)在坡口处应该采用引弧板来进行工艺的处理。
(3)最大程度上加快焊接速度,尽量使用短弧焊避免横向开会摆动。且处于多层焊的阶段时时,层与层之间的层间温度都不应该高于100℃。
(4)采用氩弧焊,处于打底后,或者是手弧焊的底层焊好后,就应该对焊接口着色打磨,及时清理焊口,仔细检查。
(5)对于石油化工钢管道的焊接一般在焊接前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也不需要热处理。
2.2.4焊后检查
(1)焊接后的每一处焊口都需要进行后期的着色、然后再仔细检查。
(2)检查要根据环缝总数的25%进行X光拍片,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检测。
(3)所有检查均按ASMEB31.3规范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
3、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焊接材料的产量已经处于最高位置,然而在焊接产品的质量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在焊接技术的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①焊接材料的处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体系和技术,如筛选、检验焊接原材料、处理焊接材料的混合均匀度等。②焊条药皮密实度较差;③在对生产车间的环境治理方面采用敞开式生产方式,而国外采用密闭的方式来进行熔炼焊剂工作,这样就有效控制了焊接的外部环境,降低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焊接技术的发展,要着重对质量提高方面做出一定的研究,培养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扩散焊接知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效促进焊接工艺的发展,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利用新型技术人员,努力研发焊接新方法、设备等一切有利于提高焊接施工技术物件,促进焊接技术自动化发展,为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并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焊接技术的快速革新发展,促进可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焊接技术进入数字化、自动化时代,将又一次革新焊接技术的发展浪潮。对于焊接技术的发下,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焊接技术、方法、设备等,进一步促进焊接机械化、安全化、自动化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焊接技术,提高在焊接工艺方面的国际地位,有效推动制造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平,黄永平,肖延江.论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2,(1).
[2] 李晓延,武传松,李午申.中国焊接制造领域学科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6).
[3] 李孟良,王海强.自动焊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
[4]魏世金等.浅谈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J].石油工程建设,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