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8
1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 价值链会计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会计报告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及企业本身决策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而不只是反映决策结果。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谭劲松等,2000)。会计信息占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经济决策的质量,进而对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和进一步采取行动的基础,有利于有效协调与整合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总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理性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力。

然而,由于现实中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常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会引起严重的经济后果,导致投资决策失败和经济资源无效配置,增加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企业无法有效融资而生产停顿甚至破产。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过高的盈余管理导致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和财务造假突出。由于误导性陈述、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等问题,20022006年间中国证监会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共下达了264次处罚通知书,涉及186家企业。而同期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也不过1 500家左右,被处罚公司数量超过了上市公司总数的10%。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社会交易费用高昂、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难以有效融资,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甚至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失真的负面影响会越加严重,会计失真问题引起了政府、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要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认真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最大范围内和最大程度上防止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和市场发展服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由公司供给,使之具有部分私人物品属性。然而,由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使之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会计信息的双重属性,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国家会计管制体系、社会中介机构治理,以及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柏子敏,2007)。与之相对应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诱因也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学者们运用会计学、制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产权、会计准则制定、独立审计等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谭劲松等,2000;张晖,2006;崔刚,2009)。

(一)会计制度和准则本身不够完善

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兼顾诸方利益,成为博弈各方自愿遵守的社会契约。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制定都欠缺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虽然近些年《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断得以制订和修订,但由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使得会计人员无法有效应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情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

(二)会计监督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实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由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执行。由于众多原因,许多企业不愿受内部控制的约束,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控制体系,内部审计部门是为企业服务的,因受到内部干扰,其监督职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外部审计独立性虽强,但亦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而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失真的审计报告。此外,国家监督机构众多、财政监督、会计监督和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难以统一,无法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市场经济各行为主体利益冲突

市场经济中有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等与企业相关的各个主体。由于具有各自的经济特征和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各方在经济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利益冲突。与其他主体相比而言,经营者即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处境相对特殊。经营者直接负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会计信息优势。然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者仅会提供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信息。尽管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许多会计信息应当予以披露,但在正常情况下管理者只会提供利己的会计信息,从而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四)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和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在一线从事具体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驾驭和处理复杂多变的会计业务;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因受到外部、内部等因素的影响,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一些会计从业人员难以按照会计道德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价值链会计推动会计信息化

自1985年价值链概念提出以来,价值链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日益丰富完善。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协作策略,价值链管理扩大了企业资源管理的范畴,不再仅局限于企业本身,而是着眼于企业所处的整个价值链,通过优化跨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获取最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但会计管理则并未形成与管理领域发展相适应的态势,以记账、算账和报账为中心的传统会计流程和模式仍普遍存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批评。随着价值链研究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90年代会计领域也开始应用价值链工具来分析和整合会计流程。阎达五(2003)以价值管理为中心,以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借助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拓展会计管理对象的外延范围,构建以价值链为载体、以事中实时控制为核心、融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于一体的价值链会计。他认为,“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为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价值链会计有助于促进会计管理理论的创新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杨纪琬两位教授认为,会计管理是宏观价值管理和微观价值管理联系的纽带;企业财会部门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部门和价值管理的汇集点。由此,价值链会计成为价值链管理理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融合点。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快速和准确地反映整个价值链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價值链会计拓宽了传统会计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创新。用创新的会计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活动,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价值链会计可以对企业信息流进行实时控制

在核心企业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建立网络价值联盟的环境中,基于企业纵向价值链与横向价值链交错形成的网络,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方法,价值链会计可以及时快速地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平稳有效运行,最终实现价值链价值增值。通过实施控制机制,价值链会计可以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价值链会计有利于协调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

价值链会计的对象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涉及的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张华伦等,2006)。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旨在疏通信息传递通道,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协调和优化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决策而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綦好东等,2004)。作为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手段,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围绕价值链进行搜集、加工各种价值信息,为企业管理当局优化业务流程和实现价值增值决策而服务。这些信息通常包括上游价值创造者(供货商)和下游价值接收者(客户)的价值信息,甚至包括竞争者同行企业的价值信息。通过更广泛的会计控制领域,价值链会计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

(四)价值链会计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期,相关单位对会计信息化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认为引进会计电算化、MRP和ERP等软件系统即可提供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各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会计管理软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要。会计软件必须和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起来加以应用,才能满足会计信息高标准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AIS)发展初期与业务管理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供应链管理(SCM)阶段,作为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的子系统,它已经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模式,在价值链管理环境下与相关业务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整合。实施价值链会计管理可以使会计业务和企业联盟其它业务实现有机的系统集成和一体化。价值链会计理论体系架构的实施和完善,将会促进价值链管理理论在会计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由此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实施价值链会计的主要措施

目前,价值链会计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客观研究的成果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价值链会计服务的特定对象是实施了价值链管理的企业。以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只有少数企业实施了价值链管理,多数企业的价值链管理观念淡薄,如严重的部门主义倾向、价值链结构的松散与断裂和忽视对整体价值链的审视和分析等。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紧紧把握好价值链会计的实时评价与反映这一核心的职能和内涵,从现实需求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让实施价值链管理的企业真正运用上价值链会计的研究成果,才能发挥价值链会计的优势,从而防止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一)合理使用价值链会计相关信息

在价值链会计管理背景下,按照既定的价值链业务活动流程和权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和电子技术,财会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从采购、仓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所有环节的实时数据,财会人员的传统工作量得以大大减轻,此时要求财会人员转移工作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相关财会数据的分析和监控上来,进而提出科学的分析结论,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撑。

(二)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

不管是在企业之间还是在企业内部,由于多层级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各市场主体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此,理清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十分重要。委托方可以根据经济行为的结果,为代理人确定一个合理的报酬方案。在这个方案下,代理人和委托人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效用。这样,双方在经济利益上就有了一致性基础,使得责权利分明,为价值链会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会计理论的新发展,价值链会计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不仅要为财会人员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财会人员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此外,《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对职业诚信道德的具体要求和体现。财会人员应培养自己依法理财和秉公办事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在财会人员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的前提下,价值链会计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柏子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理性思考:一般框架分析[J].经济问题,.2007(1).

[2] 谭劲松,丘步晖,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0(6).

[3] 吴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及其提高质量的措施[J].南北桥,2009(5).

[4] 崔刚.浅谈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经贸,2009(18.)

[5] 阎达五,李勇.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开创会计理论研究新局面建立“价值链会计”的新思考[J].财会月刊,2003(3).

[6] 张华伦,董红果,冯田军.价值链会计框架下的价值链基础预算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7] 綦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J].会计研究,2004(2).

[8] 戴玮炜,王正军.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浅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9] 王文.價值链会计的定位问题研究预测[J].市场论坛,2008(7).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理论研究热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同样是会计学界的关注点。研究表明,充分、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控制逆向选择及限制道德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对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

一、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一)国外研究由于公司治理研究复杂性,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也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确保资本供给者可以得到其理应得到的投资回报(Fama Jensen,1983;林毅夫,1995;Shleifer and Vishny,1997)。根据法马和詹森(Fama and Jensen,1983)的论述,公司治理研究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人问题”。早期的有关公司的文献,包括伯利和米恩斯(Bede and means,1932),以及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论述,主要地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公司治理的焦点在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一致。林毅夫等(1995)则指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安排。他们认为通常人们所关注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司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控制或外部治理。因而他们是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界定公司治理,同时内外两个角度的中心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与绩效的监督与控制。而斯雷佛和维什尼(ShleiferandVishny,1997)则认为公司治理要处理的是公司的资本供给者确保自己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途径问题。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把股东利益置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借款人、国家、董事会、经理、工人等)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CochranandWartick,1988;布莱尔,1995;费方域,1996a;张维迎,1998a)。科克伦和沃提克(Cochran and Wartick,1998)認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高级管理人员、股东、董事会和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产生的诸多特定的问题。布莱尔(1995)则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探讨公司治理的含义。狭义地说,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则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企业不同的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系列问题。

(二)国内研究费方域(1996)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关系合同,是一套制度安排,其给出公司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框架,对公司目标、总的原则、遇到情况时的决策方法、谁拥有剩余决策权和剩余索取权等定下规则,用于代表和服务于出资者(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主要内容是设计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机制。张维迎(1998)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这样一种解决股份公司内部各种代理问题的机制。它规定着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关系,特别是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合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从而影响企业家和资本家的关系。由此可知,第一种观点注重于所有者(一般情况下即为股东)的利益,重点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第二种观点把股东放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同的位置上来探讨公司治理。笔者认为,资本的存在是公司建立与生存的首要前提,让资本、资源以公司的形式积聚运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而且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有独特的作用,如股东的监督作用对公司治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应首先对SiT,的利益给予特别关注,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确立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相对中心或相对主导地位,另外也应考虑到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管理层、国家法律、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这样一种关系,兼顾到各方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的内涵应是在保护好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与股东相互联系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会计信息质量内涵的界定

(一)国外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经济组织利益冲突的一种回应。理论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与会计规范的产生如影相随,两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推进的情形。国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很多,但以美国的会计学家和会计职业团体的成果更为突出。美国对财务会计信息特征的系统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论会计原则》(A Statement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ASOAP)。其后,有1940年Paton和Littleton所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duction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A Statement of Accounting Theory,ASOBAT),1970年AIC-PA发表的《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APB StatementsNO.4)以及1973年Tmeblood Committee发表的《会计的目标》(The Objective of Accounting,Trueblood Report)等重要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都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94年AICPA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和2003年SEC发表的《员工报告》则是FASB发布《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后两个最新的研究报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代表了新时代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发展方向,特别是SEC的《员工报告2003》。2001年11月,安然事件等系列财务丑闻的集中爆发导致了2002年7月《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根据该法案第108条第4小节的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进行了研究,发表了SEC《员工报告2003》。在梳理美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后,该报告提出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导向。在“目标导向准则制定的组成部分”中指出,准则制定者面临的挑战并非在会计信息应当相关、可靠和可比上达成一致,而是如何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权衡。该报告还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个目标既包括对交易要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也包括披露要清晰、透明。因此,这也构成了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美国也有大量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典型的有:Morton(1974)主要就APB第4号所提出的首要目标——相关性与可理解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相关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于有用性而言二者均不可或缺。因此,不管会计信息对决策模型如何相关,财务披露可理解性的任何障碍都会降低APB第4号公告的效用目标。最早对F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则数Joyce等(1982),他们邀请APB和FASB的26名前成员就SFAS No.2进行评估,其研究重点是评估政策制定者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配适当措施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特定的会计政策问题当中,这些富有经验的政策制定者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意味着什么上存在较大分歧。不仅如此,他们在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上同样存在明显差异。由于Joyce等忽视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层次结构的重要性,而将所有的质量特征罗列在一起,让被调查者进行重要性排序,难免其结论会受到被调查者固有偏见的影响。Hudack和McAllister(1994)通过观察FASB第117号准则公告涉及首要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FASB并非總能一致地强调(牺牲)某一质量属性。但将准则分类之后,再就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考察后发现,FASB在披露准则中倾向于更多地提及相关性。针对美国FASB《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列示的会计质量层次结构及不同决策用户集团各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必然存在差异的声明,Kennedy等(1995)同时对报表编制者、审计师和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了分析性层次结构程序问卷调查,结果证实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不同决策用户集团而呈现差异的结论。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层次,同一用户集团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差异。

(二)国内研究 国内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为中心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主的阶段。本文主要针对第二阶段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进行梳理。方红星(1994)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规范体系的核心环节。在论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欧盟“第4号令”、德国、日本的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内容,他提出了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技术性等具体特征。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96年葛家澍教授在其主笔的《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中指出,公开、公正和平等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对财务会计实行规范的必要性和所依据的真实与公正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的”。因此,他尤其推崇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展开研究,并试图建立起“来自于财务会计实务,高于会计实务,反过来又可指导会计实务的一套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而且它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因此,葛家澍教授对作为概念框架枢纽的会计信息特征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他从财务会计的目标出发,探讨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指出,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表的首要目标,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可靠性意味着: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有科学的程序作为运算标准。可靠性接近真实性,但要达到完全的真实和绝对的客观,事实上不可能,而且,可靠性还包含公允性,即不偏不倚。相关性则是与决策相关的属性。相关性是财务会计信息至关重要的质量。如果对决策无关或对决策不能有所帮助,这种信息也是无用的。所谓相关性,通常是指“信息具有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并保证及时提供”。此外,他认为,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除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主要质量外还有可比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和效益成本(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以及重要性等质量要求。此外,他还强调了充分披露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后,葛家澍教授认为,试图模仿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用“决策有用性”的思路来确立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未必恰当。原因在于,在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形成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不是完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同样,企业的财务会计也不是以不知名的各类投资者为服务对象。

葛家澍(1997)在论述其对基本会计准则总体框架的看法时提出,“信息质量特征”一词不如“一般原则”通俗易懂,建议用“一般原则”代替国外通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论及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取舍时,葛家澍认为,“可靠性应当最受报表编制者和准则制定机构关注”。而可靠性应包括可核实、如实反映、公允和充分披露待具体特征。“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缺一不可,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葛家澍,1999),可靠性的全部内容应包括可核实、如实反映、公允和充分披露。此外,还提到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透明度等质量特性。葛家澍与刘峰(2003)在分析推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构建。

葛家澍与刘峰的观点与葛家澍(1996)的观点及主要质量属性的内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里可靠性作为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公允性的重要性被可靠性所替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图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这使其结论更为合理,并显示出相当的动态性特征。魏涛和陆正飞(2003)提出,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他们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在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个人投资者专业判断能力较弱,外部保障机制比较乏力的现实情况下,整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并强调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保护,进而以此为基础设计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以美国为甚。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成果。Bushman and Smith(2001)对2000年以前的财务会计信息和公司治理关系的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很好评述。Bushman and Smith(2001)从传统的代理视角出发,认为公司控制机制是使管理者行为符合股东利益的方式。控制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如管理者激励计划,董事会监督和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机制,如外部股东或债权人监督,公司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的竞争,外部管理者劳动力市场和保护外部股东被公司内部人侵害的证券法法律。他们认为,财务会计信息是公司会计的产品,是经审计过后外部报告系统,是关于公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数量化数据。财务会计系统提供了公司控制机制的直接输入,且通过传递包括在股价中的信息提供了对公司控制机制的间接输入。在会计上的治理

研究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为财务会计系统缓和由于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减轻为确保投资机会实现而导致的稀缺人力和财力资本的大幅度波动而提供证据。Bushman and Smith发现,美国在研究公司治理过程中公开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角色时,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管理激励契约上,对管理者报酬的强调导致了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开上市公司中报酬契约中的大面积应用,且运用股东——代理模型对可得到的业绩评价和最优报酬契约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和预测取得成功。

美国有关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文献,特别是自“安然”事件发生以来,这个领域的研究首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关注宏观环境中的治理角色等,研究主要是调查治理是否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率相关,总的来说证据是相互矛盾的。如Beasley(1996)和Dechow,Sloan和Sweeney(2000)发现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较高与会计舞弊发生率较低是相关的,但AgrawalandChad-ha(2003)没有发现证据支持这种猜测。Agrawal and Chadha(2003)进一步表明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中有财务专家的公司中盈余重述的可能性较低。第二类研究关注治理的单方面与公司的更多常规财务报告实践之间的关系,如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如有证据表明非正常应计制和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之间负相关(Klein,2002)及有财务背景董事的出席和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Xie,Davidson andDadlt,2001).Felo,Krishnamurthyand SoHefi(2003)检验了两个审计委员会特征(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和规模)与AIMR分数(他们用它作为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代替)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审计委员的规模和委员会中财务专家的存在与AIMR分数之间正相关。第三类论文关注公司治理的特别方面与盈余的市场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Vafeas(2000)检验了盈余信息,用盈余一回报联系代替,是否随着服务于董事会的外部董事比例及董事会规模而变化。他发现小规模董事会公司的盈余被市场参与者期望提供更多信息量,然而没发现有证据表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是相关的。Teoh and Wong(1993)发现证据表明被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高于那些被非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他们解释这种证据表明高质量审计人员与更可靠财务报告是相关的(就如投资者所期望的)。

(二)国内研究国内关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类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司治理与会计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分析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关系。如石本仁(2002)认为,会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一方面,财务会计和审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为监督合约条款的实施,保障合约的有效运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潘琰和辛清泉(200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性分配是企业治理的效率所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产权博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质量本身又受到了这种产权博弈结果的影响。然后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治理结构优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提供建议。林钟高和吴利娟(2004)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为公司治理提供重要信息的来源,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治理能够有效运作;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才能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市场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类是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期找到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路和方法。如:刘立国和杜莹(2003)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此外,如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因此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杜兴强和温日光(2007)以盈余管理程度的反向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志,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采纳“泊松回歸”分析方法,对公司治理的六个层面(包括股权集中度、高层管理当局薪酬、最终控制人性质、高层管理人员数量、高层管理当局持股比例、公司治理中的会议频次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经验研究。作者发现,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越高、独立董事越多、监事会会议开得越多,其会计信息质量越好;领取报酬的董事越多、董事会会议开得越多却会导致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差;国家控股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较非国家控股的公司要好。此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提供了证据:股权集中并不一定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加强董事会的工作效率可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独立董事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者还发现,涉及监事会方面的统计结果均不显著,这可能意味着公司治理中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建议应加强监事会机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

四、小结

通过前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可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外相关文献颇为丰富,这为深入研究我国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奠定了很好的思考背景与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所用方法的多样同样为我们深入研究我国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已经提及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互动机理的研究有大量的实证数据进行支持,而国内相关研究虽有深入的分析,但已有文献大多属于规范分析,或者对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介绍,或者在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由于缺乏实证调查数据的支持,按照上述思路形成的观点难以取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编辑 刘 姗)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理论界主要聚焦于内控有效性、政治关联、高管性质和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文章在对国内外前沿文献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针对自身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和会计理论的发展情况,对会计信息质量从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一步展开研究。

关键词:会计信息;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由公有制计划经济逐步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扩展,企业会计信息受到广泛的重视。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意义在于深化理论界对财务会计框架的认识、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和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完善。鉴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指导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

二、会计信息的界定

在各类会计教材中,会计信息常被定义为“通过会计核算实际记录或科学预测,反映会计主体过去、现在、将来有关资金运动状况的各种可为人们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杜兴强等(2008)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会计信息概念,除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报告内容外,还包含了财务报表附注、企业公告、审计意见等信息。本文认为应该从会计信息需求上来界定会计信息的范围,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能够对其决策产生重要性影响的信息应该被归入会计信息的范畴。

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会计信息质量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还会对资本市场的有效配置产生宏观层面的影响,鉴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下面总结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信息质量

现代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规范性来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也是管理当局自身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

在SOX法案颁布后,国外不少学者采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大部分学者得出的结果支持内部控制有效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论断。Doyle等(2007)指出会计信息质量的低下与公司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关系归结于公司整体层面的披露体系不完善。Goh等(2011)以美国萨班斯法案中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为样本,考察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认为这些公司所具有的稳健性较差。

国内学者也十分关注两者之间的關联性,并且在探讨其关系时加入其它影响因素,深化理论基础。刘启亮等(2013)在探究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时,加入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结构对二者的影响,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会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受到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限制。王运陈等(2015)加入对公司产权性质的分析,得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质量提升的作用更加显著。郝东洋、韩颖(2018)认为在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背景会计专业独董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负面影响大大弱化,侧面说明内部控有效性发挥替代性信息治理作用。

(二)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政治关联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讨论,国内外理论界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会受到政府更多的监管,因此其提供的会计质量较高。二是政治关联关系会影响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关系可以替代市场的信息机制,反而会使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质量的要求降低。

国内外主流思想对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持负面观点。Hope等(2017)研究中央18号文出台后,政治关联董事数量减少,削弱企业的政治关联关系,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还表明非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显著于国有企业。后续学者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检验也都得出了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的结论(宋理升、王爱国,2014;张兴亮、夏成才,2015)。

但是也有学者认同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atta等(2014)以委内瑞拉工业公司为样本验证,认为政治关联公司的会计质量高的原因在于与政府官员或执政党存在关联从而降低了征收风险,进而提升了会计质量。吴克平、于富生(2013)认为在制度环境良好的东部地区,政治关联对会计质量的影响被弱化,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为维护声誉不敢损害会计信息质量。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前认为政治关联对会计质量具有提升作用的论文,主要是从制度背景出发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提醒学者在探究政治关联关系对企业的作用时,不能只考虑负面影响,也应该结合当地、本国的经济体制、法律与监管环境来讨论。另一方面也有启发作用,利用政治关联关系促进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企业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可能会通过影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等方面作用于会计信息质量。目前对于高管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主要以高层梯队理论为基础,承认高管异质性和个人偏好特征在会计政策选择、公司战略制定上起到关键作用。

有的学者的研究是从高管的专业能力视角出发。如Li等(2010)通过考察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来说明高管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财务负责人专业能力不足的企业,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邱昱芳等(2010)进一步将衡量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其中财务负责人的工作经验对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影响。

也有学者从高管权力的角度研究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刘启亮等(2013)关注高管集权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进而再由内部控制延伸到会计信息质量层面。何凡等(2015)认为如果公司不具备对CEO权力的有效控制手段,则权力越大会计信息质量恶化越严重。徐飞(2017)是基于CFO的独立性视角,指出CFO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CFO离职事件会削弱独立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效应。

概括来说,目前对于企业高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企业CEO和CFO的探讨上。目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CFO的经验、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CEO的权力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根据前文所述,本文总结的近年来学术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控制、政治关联、高管专业性与权力集中度等方面。

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中,国内外文献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这个结论上达成一致。但是考虑到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的因素较多,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与信息质量关系时,应该深入考虑公司内部治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国内外主流观点认为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违反制度、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逃避或减轻政府部门的处罚。近年来有学者认识到出于声誉的考虑,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反而更有动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该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出发,提出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对于我国政治和经济紧密结合的特殊环境,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分析政治关联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

高管专业性和权力大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研究,是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提出的。目前主要研究的是CFO的专业性和CEO的权力集中程度。笔者认为日后的研究除了把握高管的专业性、权力性之外,还可以融入高管的人际关系,包括与政府的联系和与其他企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杜兴强,赵景文,等.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Doyle J T, Ge W, Mcvay S.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7,82(05):1141-1170.

[3]Goh B W, Li D. 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86(03):975-1005.

[4]刘启亮,罗乐,张雅曼,陈汉文.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01):15-23.

[5]王运陈,李明,唐曼萍.产权性质、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15(04):97-106.

[6]郝东洋,韩颖.事务所背景独董、内部控制环境与会计信息透明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5):162-171+177.

[7]Hope O K, Yue H, Zhong Q. Do Politically Connected Directors Affect Accounting Quality?Evidence from China’s Anti-Corruption Campaign(Rule 18)[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7.

[8]宋理升,王爱国.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9(03):40-49.

[9]李国民,高松.政治关联、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J].经济经纬,2015,32(06):126-131.

[10]Batta G E, Heredia R, Weidenmier M.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Under High Expropriation Risk[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 23(04):485-517.

[11]吴克平,于富生.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会计信息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1):116-124.

[12]Li C, Sun L, Ettredge M. Financial executive qualifications, financial executive turnover, and adverse SOX 404 opinion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10, 50(01):90-110.

[13]邱昱芳,賈宁,吴少凡.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专项调查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1(04):61-67.

[14]刘启亮,罗乐,张雅曼,陈汉文.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01):15-23.

[15]何凡,张欣哲,郑珺.CEO权力、CFO背景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05):108-116.

[16]徐飞.CFO独立性、离职事件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02):256-264.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具体分析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方案。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相关制度,建立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些都能对会计人员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同时还应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增强其会计基础工作能力,并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与评价和奖惩,以提高其积极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对策;提高

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对会计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工作积极性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要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就要从会计人员出发,建立相关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企业的一部分,积极为企业服务。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可以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认真阅读和理解相关会计法规。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使会计人员掌握最先进的会计操作技巧,如加强会计信息化。同时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也十分重要,应在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其成为技术过硬,思想觉悟够高的会计人员。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实施换岗制度,使会计人员了解更多的工作流程,以便于其在会计运算时从实际出发,提高其业务处理综合能力。

2.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相关制度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很多业务无法可依,会计信息混乱。因此必须及时颁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会计法的内容应包括对会计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的规定。同时,通过法律法规,使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化,真实化,实现资源共享,也激发会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对企业的相关业务核算流程以及企业成本的计算方式进行规定,这样企业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按照会计法等规定,将会计信息核算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对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度可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结果作为检验标准。会计信息制度制定后要求企业人员严格执行,明确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应负的责任,对不符合标准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以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法律意识。

3.建立會计内部监督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建立会计内部监督制度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通过互相监督,企业会计人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同时,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责任。当然要加强会计监督制度,首先会计人员应充分了解会计法相关信息,正确理解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具有判断经济业务合法性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其监督水平。同时,可在企业内部建立稽核检查组,增强会计内部监督的力度。对于一些落后的监督方法要及时淘汰,会计监督要求督察人员也要与时俱进,提高监督的时效性。将原始凭证的监督、财务信息的监管作为工作核心,进一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4.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核算能力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能力,也是其工作的核心。做好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提高核算能力对会计人员来说十分重要。换言之,只有会计人员做好相关本职工作,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才有基础,反之则无从谈起。 现代社会,会计基础工作环节薄弱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会计人员核算能力的提高。应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细节。培养会计人员的良好习惯,使会计人员认真对待每一个核算环节,从根本上提高其会计核算能力。

5.建立会计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其积极性

企业应建立会计人员的考核制度,建立信息监督和反馈系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并根据具其工作状况给与相应的奖励,这样有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将评估落实到个人,使企业会计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会计人员。企业的奖惩制度要以公平为前提,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对会计人员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

6.总结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掌控者,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建立相关制度,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化,从而促进其真实性的提高。当然我们要看到我国会计相关制度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奕.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监督管理的必要性[J].甘肃科技纵横,2008,

[2]苏慧玲.会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J].山西科技,2006(7)

[3]姜晓鹏.谈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财务会计行为[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会计稳健性与产权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产权保护是会计稳健性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稳健会计信息在界定产权性质、反映产权流动方面,以及调整、平衡主体利益,维护产权经济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稳健的会计信息具有治理功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产权价值增值。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产权保护;价值增值

会计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为了实现产权会计目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稳健的会计信息与产权保护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稳健会计信息对产权起重要保护作用。

一、界定产权性质,反映产权流动

(一)界定产权性质

界定产权是产权保护的先决条件。会计对产权性质的界定是一种经济行为,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产权没有形成经营能力时,对财产所有权进行界定,目的是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二是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各项权能分离或让渡情况的界定,确认和计量各种产权在企业中的流转和变化,并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和监督产权主体在财产所有权实现过程中所拥有的财产权益的增减变动。

产权性质的界定,涉及到确认产权关系。确认须要解决产权归属于何种会计要素,即首先要对该产权进行会计要素定位;然后进行会计计量。在会计确认问题上,对是否能够确认,何时进行确认,应贯彻稳健性要求。进行会计计量时,要正确地确定产权的价值,要求产权主体如实反映,“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一稳健性要求不仅仅是产权持有人的意愿,同时也是各受让方和标的企业的意愿。

(二)反映产权价值运动

一个经济单位的产权价值运动过程及其结果,须依赖会计的全面、系统、恰当和及时的反映与控制。会计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就在于它所进行的反映与控制贯穿于产权价值运动的全过程,在对产权收益实现的确认、计量、考核、披露及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的产权交易。任何资金运动,都是权利的交易,都可表现为产权的流动。会计对经济交易过程中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本质上是对产权形态的变化、产权价值运动过程的反映。

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让渡,目的是交易当事人获得未来的收益流。产权价值运动是一种资本运营行为,受让双方的管理层必须进行周密的考察、预测和决策。对产权价值运动的会计反映,需要运用会计凭证的设计、账簿的登记等程序,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稳健原则,对产权流动过程中的收益不多计,对损失不少计,恰当地反映产权流动过程中的风险。产权流动决策中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包括投资价值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制定招商计划书等,所使用的会计信息应是稳健可靠的。

产权交易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不同,其特殊性在于,产权交易的对象是企业,企业是一个综合体。产权流动,产权的定价是转让方的关键。产权定价的基础是企业的经营及其财务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这些都基于会计信息,而稳健的会计信息对转、受让双方都是有利的。作为投资者的受让方,通过获得转让方的会计信息,再运用自身会计功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交易风险,是否参与竞价,同时决策在竞价中可以接受该产权的最高限度的价格。对转让方来说,稳健的会计信息使其掌握转让价格的最低限度。

二、平衡主体利益,协调产权关系

利益相关者产权理论认为,经营者、股东、债权人等对企业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都可以看作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利益相关者应该一起分享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应该在利益相关者之中进行分配。

各产权主体以自己独特的投入作为企业的一个利益相关主体,由于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各产权主体对稳健的会计信息有不同的取向。

经营者。经营者的业绩、待遇和报酬通常与利润密切相关,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贯彻稳健性原则意味着不低估损失和费用,不高估资产和利润,这显然不利于经营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为它直接影响了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和经济利益。

股东。多报利润或多计价值对股东来说,比少报少计更为危险。因为亏损或破产的后果比获利的后果更为严重。企业贯彻稳健性,通过低估企业资产、高估负债,使企业所报告的净资产是保守金额,使股东投入的资本保全更加可靠,这种做法对所有者无疑是有利的。但股东并不总是偏爱稳健会计信息,稳健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低报资产与利润,可能使股权投资者错误地低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低估企业价值,从而可能错过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债权人。稳健会计信息,使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资产质量提高,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趋向保守,那么由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偿债能力指标更加可靠,债权人从资产上得到的贷款保证变大,可能产生的抵押收入增加,这显然对债权人是有利的。

契约作为规制企业产权经济关系与社会产权经济关系的手段,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建构人际关系、平抑冲突、消弭差异的最佳手段之一。契约不仅仅是从事市场交易的方式,而且通过契约可以创造不同形式的经济组织和权力结构。稳健会计信息成为促进高效率的和约机制。稳健性是对公司业绩的理想计量,因为它对利得有更严格的确认标准,从而可以限制有关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减轻企业和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代理冲突。稳健性被看作是在契约各方之间解决代理冲突的一个重要的缔约手段。一方面,促进债权和约的签订,避免企业高报资产并因此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促进经理层薪酬和约的签订,避免经理层虚报利润而损害股东的利益。

稳健性是利益相关者博弈、平衡的结果。需要兼顾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及其他产权主体利益的问题。也就是说, 稳健性原则在这里起到一个平衡器的作用, 它既要求不能使所有者权益受到损害, 又要保护债权人及其他产权主体的权益。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保护产权、均衡会计信息各产权主体利益的一个极好示范。

三、发挥治理功能,维护产权经济关系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公司治理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手段与工具。高质量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与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稳健会计信息是一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治理功能。如能够优化管理层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高管对他们自身和其他利益体的机会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稳健性的这些有利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契约方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报酬、有限责任及有限时间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根据企业相关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以制约其他利益主体,防止企业利益受到侵害,从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主要体现了公司治理机制和效果。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帮助公众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活动。

另外,会计稳健性会带来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会计稳健性能够捕捉到管理层和市场吸收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由于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董事会可能会作出一些调整以弥补二者的信息缺口;即使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外部投资者与公司高层管理者之间也会有信息获取差异, 外部投资者可能会对稳健性不同的会计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以盈余稳健性为代表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进行治理机制选择的重要因素。

四、降低代理成本,实现产权价值增值

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稳健的会计业绩衡量体系能够增强会计信息在内部治理中的作用,并降低内部代理成本。

(一)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产权制度下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经营者经常高估收益和资产。稳健会计信息可以预防经营者多报收益与资产,少报费用或负债。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减少经营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经营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从而约束和限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实施足够的惩罚时,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二)降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

如果公司控制权掌握在大股东手中,则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成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小股东与大股东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同样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备的特点,作为代理人的大股东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控制权谋取私利,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从而导致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的代理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是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而不是职业经理侵害外部股东利益。在大多数国家,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是非常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非常普遍。当控股股东恶意掠夺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时,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约束和限制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外部中小股东利益,以体现市场公平。

五、减轻信息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稳健会计信息能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逐步得到缓解。高质量的或有好消息的公司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向市场传递其业绩优良的“信号”,使其与那些较次公司区别开来,吸引投资者进行买卖交易,促进资本市场的流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债权人会对债务人作一些限制要求,并且随着企业债务比例的上升,债权人的限制条件就越严格。当企业的债务比例较高时,债权人的风险就会增大,就更有动力去约束企业的行为,债权人就越倾向于要求债务人采用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稳健的会计政策能够缓解财务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资产或收益的高估行为,使债权人能及时发现债务人的财务风险,因此债权人通常会要求债务人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保持稳健。这一要求,通常会反映到利率的高低上。

企业融资成本会计稳健性与更低的债务成本相关。会计稳健性对于减轻债券持有人和股东之间的冲突及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二级债券市场中,借款人的会计稳健性降低了其对应的贷款交易的买卖差价。这意味着更稳健的财务报告降低了与债务协议相关的信息成本,并提高了二级市场交易的效率。

公司可以通过增加信息稳健度使其传递的信号更为准确、可靠,减少外部投资者的估计风险,从而降低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较高的会计信息稳健度能够提高股票的市场流动性,从而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或增加对企业股票的需求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道扬. 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04(2):8-15.

[2] Eucken,walter. The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History and Theory in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Rea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53.

[3] 张宏亮.会计稳健性的形成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基于契约视角的一项理论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15.

[4] 陆正飞.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最近研究回顾[J].中国会计评论,2007(1):113-127.

[5] Kwon,Y.K,Newman and Y.S.Suh .The demand fo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for management control[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1,6(1):29-51.

[6] Diamond,D.W. Optimal release of information by firms[J].Journal of Finance, 1985,40(4):1071-1094.

[7] Ahmed,A.S,M.Stanford Harris. 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 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2,77(4):867-890.

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产权制度模糊

所有权与经营权所有者发生利益冲突是企业管理问题的重中之重。利益的冲突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会计信息双方不一致。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 领导人出于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过分看重经济利益, 而出现会计信息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二) 会计内部管理系统不健全

完整而优良的管理制度的缺失, 使得会计内部系统性和纪律性不强, 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 会计信息不对称

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 是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最旺盛的人群。一旦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接受不到正确的会计信息, 有可能会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进而影响企业发展。但高层管理者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有时会刻意隐藏对公司具有不好影响的经济数据。

会计内部管理系统的不对称性就体现在, 在合并和编制财务报表, 等招募的过程中人为改变会计信息, 使得出现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不良现象。

(四) 会计有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企业管理者和领导人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决策会立足于本企业的发展状况, 处理方案也会因企业而异灵活制定。但由于一些发展规模比较小、权力高度集中的小企业, 滥用职权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合格, 影响制约企业发展。

(五)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

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 企业在对不确定性事务进行评判时, 可以尽量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但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对于信息的处理,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运用了错误的会计信息进行评判, 评判错误而影响企业发展的现象不可避免。

(六) 信息内容种类匮乏

想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做出正确预测, 企业管理者和, 领导者就必须全面了解与企业发展有关的各种经济数据。这不仅要求数据的数量, 也要求数据的种类和丰富程度。但是在分析许多企业的财务报告时可以发现的是, 许多企业的财务报告都会在已经发生过的经济事件上倾注大量的精力, 但是却往往将非财务类型的信息忽略脑后。但这种类型的信息影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会计信息内容不全面就表现在, 影响企业发展的非财务信息, 在企业报表中很少甚至不曾出现。

(七) 会计信息更新传递速度慢

及时有效、高速快捷完成会计信息的传递更新是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举个例子,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每年一次进行公布, 信息的更新传递速度很慢。因此企业经济制度的监管者,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 很难对企业的经济生产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一) 大力寻找外部环境支持

在国家层面, 企业要寻求国家关于企业会计信息的政策支持;在企业整体层面, 企业要充分吸收不同的优良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经验,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从企业内部层面,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信息管理者都要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环境, 使信息管理的意识深入人心, 为企业信息管理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 加强会计内部管理系统建设

改良审计方法, 增强审计工作的真实性。注重审计过程, 严格审核审计人员资质。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系统建设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在建立健全企业发展制度的前提下建立监督制度, 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场全面深刻的改革, 这是从宏观角度而言;二是加强对会计部门内部管理的监督, 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 这是从微观角度而言。

(三) 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企业唯有重视“诚信”二字,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与时俱进丰富其内涵, 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时, 一方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基本会计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优秀的职业道德。

(四) 健全相应法规政策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敦促国家出台更加详细有效的法规政策;国家应当与时俱进, 完善法规政策, 为企业发展助力。

(五)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专业素养, 做到诚信工作。通过加强教育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从已知的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事例中可以发现, 大多数会计人员是实施者和操作者。因此企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

(六) 丰富企业信息数据类型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 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 因此要重视知识资源。会计信息今后要多加关注非经济指标, 并以之为依据, 给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指导预测。企业领导者管理者需要广泛涉猎多种类型的经济数据, 避免单一化倾向。

(七) 加强有关部门监督

加强有关部门监督, 例如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为了保证财务审计的真实性, 要将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系统和加强社会政府监督两个措施并举。

定期管理有关单位资料, 优化事务所组织结构。安排制定管理工作依据实际盈亏, 严肃打击做假账行为。

三、总结

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问题有很多, 因此本文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对策方面做出了详尽解释。为了提高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要注重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企业领导人需要通过企业会计信息来做出适合本公司的战略决策, 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摘要: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 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评价业绩, 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 能否正确处理财务信息关系着企业的未来。本文主要研究会计信息, 分析当前企业会计信息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袁铭江, 王晓云.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J].品牌, 2015 (1) :82-83.

[2] 李浩.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河南科技, 2014 (2) :2450.

相关文章
公关部活动策划书范文

公关部活动策划书范文

公关部活动策划书范文第1篇公关部活动策划书范文第2篇一、情况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

1
2025-09-23
广告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广告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广告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一、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1、认真完成办公常规工作,做好公司、上级部门、各服务中心的文件、报告的接收、呈送、...

1
2025-09-23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1篇1.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对象是(B.企业特殊的交易和事项)。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

1
2025-09-23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第1篇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把党支部建在民生项目上2012年腊月廿三,北京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在市场上置办年货的广外街...

4
2025-09-22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第1篇一、学院概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

1
2025-09-22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第1篇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公...

1
2025-09-22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第1篇感恩教师作文800字高中一:你是一名老师,但在学的心目中,你是我们最铁的朋友。初次见面,你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1
2025-09-22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物流;虚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大学创新基金科研项目(编号:SHUCX092098) 《基于...

2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