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精选8篇)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 纳入标准: (1) 病情分级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2) 年龄特征1~12岁, 性别不限。 (3) 患儿依从性好, 严格控制饮食, 病程>3个月, 治疗时间长于2个月。 (4) 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30例中, 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2~10岁, 平均 (5.50±1.13) 岁, 病程1~12月, 平均 (4.67±1.94) 月。对照组30例中, 其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1~9岁, 平均 (5.73±1.70) 岁, 病程1~13个月, 平均 (4.30±1.82) 个月。上述一般人口学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类似。

1.2 治疗方法

两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1) 优质限蛋白饮食, 每日蛋白摄入量0.2~0.8 g/ (kgd) 。 (2) 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 (3) 去除所有可能造成肾功能暂时降低的因素。 (4) 积极纠正贫血。 (5) 注意休息, 避免过劳, 不用对肾脏有毒性药物, 防止感冒、感染。两组疗程均为30 d。

1.3 护理方法

治疗组在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 具体措施包括:

1.3.1 创造舒适环境

确保患儿生理舒适, 生理舒适指身体的感觉, 完善病房内的设施, 控制室温为24~25℃, 湿度50%左右。24 h热水供应, 规范探访、陪护制度和作息制度, 使病区清洁、明亮、舒适, 有利于治疗。

1.3.2 心理舒适干预

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关怀的语言、谦和的姿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其获得满足感、安全感;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使用抚慰、意向转移等心理护理方法;以真诚的态度劝解患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患儿家属恐惧不安的心理。

1.3.3 加强社会干预

在做好患儿心理舒适护理的同时, 向患儿家属说明配合患儿康复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尽可能地为患儿提供经济和精神支持, 使患儿感到被尊重、支持和理解, 有助于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 促进其身心康复。

1.3.4 并发症护理

护士要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 及时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 利用音乐、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活动时, 根据身体状态, 适当活动, 可促进肠蠕动, 增加体力, 促进康复。

1.4 疗效标准

(1) 显效: (1)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2) 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 (3) 血肌酐降低≥20%;以上 (1) 项必备, (2) 、 (3) 具备一项即可判定。 (2) 有效: (1) 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2) 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 (3) 血肌酐降低≥10%;以上 (1) 项必备 (2) 、 (3) 具备一项即可判定。 (3) 无效: (1)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 血肌酐增加;以上 (1) 项必备, (2) 、 (3) 具备一项即可判定[1]。

1.5 统计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9.5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观察,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0.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肾功能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后, 两组肾功能指标 (SCr、BUN、CysC) 都有明显下降 (P<0.05)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30 g/L, 高脂血症以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 前两项最为典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肾综可由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以及继发感染、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肾病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 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 症状表现非常广泛, 并且与许多非尿毒症的症状有交叉。在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时候, 患儿的皮肤主要表现为肤色苍白萎黄、发黑、尿素随汗、瘙痒等症状表现。

肾病综合征是一个很比较复杂的疾病, 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找到肾病综合征的病发原因, 及早做好肾病综合征的鉴别与诊断才可以进行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在治疗中要合理进行, 首先患儿在进行药物治疗时, 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药。慢性病患儿, 尽可能不用肾毒性药物。其次须根据肾功能调节药物剂量, 使用有可能造成肾毒性的药物之前, 最好能先检查肾功能。对曾经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过敏或非过敏性的不良反应, 需保留记录, 以备医生参考[2]。一般地说, 在严密监测尿液和肾功能指标的前提下, 必需的治疗仍是可以进行的。建议患儿在有经验的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舒适护理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心理, 生理, 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 精神轻松, 情绪稳定, 内分泌调节平稳, 使患儿多种生物节律由于舒适护理而达平衡和谐。在具体应用中, 还要应注意饮食上忌生冷寒凉之物, 过酸过咸之品, 勿食膏粱厚味, 以防伤胃败肾, 保证足够热量;避风寒暑湿外袭, 适应季节变化;能活动者, 要适当注意活动, 劳逸结合, 保持气血流通[3]。蛋白质的进食量以0.6 g/ (kgd) 为宜, 有大量蛋白尿者, 每丢失1 g尿蛋白, 可额外补充1.5 g蛋白质。当血肌酐超过440 umol/L时,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 以不超过30 g为好。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 将会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 体质下降, 效果并不好[4]。研究显示, 经过观察,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0.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治疗后, 两组肾功能指标 (SCr、BUN、CysC都有明显下降 (P<0.05)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在护理中, 要求护士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 利用专业知识, 技术技巧, 更科学、专业利用各种得到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也使护士角色由单纯执行医嘱, 转向教育、预防、实施治疗等全方位护理的有才能、更实用的护士。

综上, 舒适护理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 也有利于治疗,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 包括创造舒适环境、心理舒适干预、心理干预与并发症护理。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0.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治疗后, 两组肾功能指标 (SCr、BUN、CysC) 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P<0.05)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适护理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 也有利于治疗,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肾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 , 2011, 20 (1) :15-16.

[2]汪宁, 刘青云, 彭代银, 等.桃仁通络降浊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1 (3) :63-64.

[3]黄庆元.肾病综合征疗效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关系 (附63例分析) [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7, 3 (4) :186-188.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第2篇

【关键词】 来氟米特;泼尼松;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78-0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表现主要为水肿、高脂血症、低血浆白蛋白、大量蛋白尿 ,患者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产生足量糖皮质激素依赖症,而如果下调糖皮质激素给药剂量,患者病情容易复发,甚至可出现激素抵抗,导致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时患者即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若该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则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目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等,然而这些药物不仅价格昂贵,且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故临床推广应用受限。笔者在为难治性腎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4.6±7.6)岁,病程1~24个月,平均病程为(14.6±4.6)个月。患者为应用泼尼松1mg/(kg·d)治疗8周以上,且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患者接受泼尼松单药治疗,但疗效不理想。排除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对治疗药物过敏等患者。患者血肌酐为45~133μmol /L,平均(86±15)μmol /L,血浆白蛋白15~30g /L,平均(23±5)g /L。60例患者均行肾穿刺检测,病理结果示:系膜增生IgA肾小球肾炎11例,膜性肾病24例,局灶节段性硬化6例,微小病变15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50mg/d来氟米特口服,连用3d,后以20mg/d连用30d,之后调节给药剂量为10mg/d并加以维持。同时给予患者0.75mg/(kg·d)泼尼松治疗,在用药8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减少给药剂量。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针剂冲击疗法,每月1次,每月1g,总用药量达6g;激素用量1.0 mg/(kg·d),服用8周后适当减少给药剂量。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24h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内出现转氨酶升高2例,胃肠道反应5例,粒细胞减少2例。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升高5例,胃肠反应6例,脱发2例,粒细胞减少4例;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给予升白、保肝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不良反应均未对患者继续治疗造成影响。

3 讨论

在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性药物等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的背景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提高。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利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大,故而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来氟米特属于新型的异恶唑类免疫抑制剂[2],具有抗增殖活性作用,在过去多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炎[3]。现阶段该药物在其他疾病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抑制络氨酸激酶的活性,促使细胞黏附程度减少,可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与趋化过程;②抑制嘧啶的合

成,对淋巴结细胞增殖及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阻断患者体内抗体合成及分泌过程,来氟米特进入人体后,可转换成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嘧啶合成的关键酶活性物质,故而可对细胞DNA及RNA合成过程加以抑制,促使已活化淋巴细胞在G1期停止。③抗炎作用:来氟米特可抑制核因子JB的激活,激活对炎症的免疫活性,从而实现抗炎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同时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可促使激素用量大幅降低,缩短激素的递减时间[4],能够减少患者因长期服用激素所致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的冲击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颜颜,陆清.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9(33):759-761.

[2]唐珊珊.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9(10):6740-6741.

[3]张凤山,赵阴环,孙袖,等.来氟米特治疗31例狼疮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4):282-284.

[4]王美玲,张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7(5):103-105.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第3篇

关键词:Cs A,糖皮质激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儿科较为常见且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糖皮质激素常是临床首选治疗药物[1],但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常出现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临床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2]。RNS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nephrotic syndrome,SRNS):足量激素治疗8周仍不能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nephrotic syndrome,SDNS):激素减量或停用后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frequent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FRNS):激素治疗治愈后6个月内复发≥2次,或治愈后12个月内复发≥3次[3]。患儿常因为长时间激素治疗出现很多并发症,使患儿生活质量下降[4]。因此,如何提高RNS治疗临床效率,改善其预后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5]。本院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了36例儿童RNS,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RNS患儿36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5~14岁,平均(7.6±2.4)岁,病程3~80个月。患儿均符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肾脏病学组定义的难治性肾病诊断标准[5],排除其他类型的肾病综合征。36例患儿在药物治疗前均进行肾活检,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7例;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MCN)15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l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8例;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MGN)6例。按不同临床类型将患儿分为三组,其中SRNS组13例,激素依赖组SDNS组13例,FRNS组10例;按不同病理类型分为四组,MSPGN组7例,MCN组15例,FSGS组8例,MGN组6例;按不同总胆固醇浓度分为两组,总胆固醇≥9.0 mmol/L组,总胆固醇<9.0 mmol/L组。

1.2治疗方案36例患儿均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方案。Cs A(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 mg/粒)初始剂量为4~8 mg/(kg·d),空腹口服,2次/d。7 d后监测体内的血药浓度,最低血药浓度需要维持在100~150μg/L。诱导期给予患儿用药6个月,然后每2~4周减少25%的药量,当药量减至1.0~2.5 mg/(kg·d)时维持治疗6~24个月,具体维持时间按照患儿临床症状和药效情况。在给予Cs A同时加用泼尼松(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片)1.5 mg/(kg·d),每日早餐后口服,连续服用8周后,根据患儿病情减至最小剂量5 mg/d,维持治疗。同时需预防激素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保护胃黏膜、防止胃出血、控制血压、抗凝、预防骨质疏松等[6]。向患儿家属交代治疗的相关事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儿家属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3 观察指标

药物治疗期间定期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及定期监测Cs A的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临床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监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肝功能:白蛋白、谷丙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

1.4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缓解(CR):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蛋白(-),24 h尿蛋白<0.2 g,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部分缓解(PR):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24 h尿蛋白<50 mg/kg;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尿蛋白≥+++,24 h尿蛋白≥50 mg/kg,肝肾功能无改变,甚至恶化;复发: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儿再次出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白尿水平较之前升高≥5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患儿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时间均超过半年,平均(11.4±7.5)个月。CR 20例(55.56%),PR 10例(27.78%),无效6例(16.67%)。2.2观察指标比较患儿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总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肾功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临床类型患儿治疗效果及达到CR时间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儿的CR率、P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达到CR所需的时间上比较,SRNS组较SDNS、FRNS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SRNS组比较,P<0.05

2.4 不同病理类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不同病理类型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不同总胆固醇水平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胆固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CR、P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 患儿不良反应

患儿不良反应主要有肝、肾功能异常16例(44.44%)、新发高血压10例(27.78%)、多毛8例(22.22%)及齿龈增生7例(19.44%)等。给予保肝治疗、降压治疗等对症治疗,适当减少Cs A剂量或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患儿均坚持按疗程完成治疗。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没有非常满意的方案[7]。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是临床疗效较为肯定的方案[8]。环孢素A(Cs A)属于强效、高选择性免疫抑制剂,为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多用于器官移植治疗中[9],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的治疗[10]。本研究表明三组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的时间均超过半年,完全缓解率(CR)达55.56%,部分缓解率(PR)27.78%,无效率16.67%。CSA不同于其他的免疫抑制剂的优点主要是能够选择性、特异性的作用于T淋巴细胞[10],并且并不抑制造血细胞的功能[11],同时对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的RNS,甚至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RNS仍有明显治疗作用[12]。此外,Cs A还可以通过收缩肾脏血管,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减少肾血流量,从而减少尿蛋白[13]。

国外有研究报道[14],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可明显降低激素依赖型和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对激素的依赖程度,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量,降低复发率[15];可显著缓解肾上腺皮质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的临床症状[16]。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后,患儿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明显降低,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还显示,Cs A对不同临床类型的RNS治疗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达到CR所需时间SRNS组所用时间较SDNS、FRNS组时间长,这可能是因为Cs A治疗RNS的临床疗效与患儿机体以往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程度相关[17]。有学者认为,肾活检病理类型与Cs 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MCN和MSPGN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最高,MGN次之,FSGS最低[18]。本临床疗效观察中,不同病理类型的RNS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的CR率、PR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因为临床选择的病例数少,有待今后增加样本进一步观察研究,但也提示如果单用激素治疗MGN和FSGS患儿效果不佳时,考虑加用Cs A能缓解临床症状,减低尿蛋白。国外研究认为Cs A亲脂性极强,与血浆中胆固醇较易结合[19],因此可明显降低RNS伴高血脂患儿的治疗活性和毒性,建议高胆固醇患儿,为达到缓解肾病及降血脂的目的,可增加Cs A药量以提高疗效[20]。本研究中,在血药浓度相同情况下,血胆固醇≥9.0 mmol/L患儿的缓解率较血胆固醇<9.0 mmol/L患儿的缓解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在Cs A的治疗中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即可,不宜长时间大量应用,避免增加Cs A的毒副性作用。本研究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联合Cs A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肾功能异常、多毛、高血压、齿龈增生等,经对症治疗、减少药量后均明显改善。提示给予Cs A 4~8 mg/(kg·d),连续用药6个月后,逐渐减少药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因本研究并未重复再一次进行患儿肾活检,所以无法确定出现药物导致的肾毒性。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探索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我科共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7例, 均为我院住院门诊病例, 男20例, 女27例, 年龄19~58岁, 平均35.5岁, 疗程4~9个月, 均经常规剂量和疗程的强的松治疗效果不佳。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活检示膜性肾病2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 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0例,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10例,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例。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25例, 对照组22例, 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强的松逐渐减量, 加用来氟米特50mg/d3d后, 改为20mg/d维持治疗, 氯吡格雷25mg, 2次/d, 强的松减至30mg/d后维持治疗, 疗程6个月。对照组给予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小剂量维持, 疗程6个月, 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月检查尿常规、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统计学方法: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验验及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6个月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 (1)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24h尿蛋白<0.3g, 肾功能正常; (2) 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24h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 肾功能好转; (3) 无效:临床症状有或无改善, 尿蛋白排出量减少 (<50%) 。

2 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 占40%;部分缓解8例, 占32%;无效7例, 占28%;总缓解率72%。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 占23%;部分缓解6例, 占27%;无效11例, 占50%, 总缓解率50%。2组比较, 治疗组总缓解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皮疹2例, 一过性转氨酶增高3例, 腹泻2例, 均反应轻微, 一般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来氟米特是异口恶唑的化合物, 是一种新型相对低毒的免疫调节剂, 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早期 (G1期) , 口服吸收后在肠壁和肝脏内通过打开异口恶唑环快速转化为活性代谢物A771726。A771726主要分布在肝、肾和皮肤组织, 具有抑制细胞黏附和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通过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影响DNA和RNA合成, 减少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它使增生活跃的细胞 (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受抑制, 但对正常的细胞无影响, 它也使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数量及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数量减少, 能抑制蛋白尿, 便尿蛋白恢复正常水平[1]。氯吡格雷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结合, 随后抑制纤维蛋白与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也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 凝血酶等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能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与来氟米特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的观察初步显示, 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可以试行用来氟米特联合氟吡格雷联合治疗, 可以减少激素剂量、疗程, 短期观察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当然由于观察病例数尚少, 观察时间尚短, 需进一步扩大病例进行多中心、多系统的研究。

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频繁发作激素依赖或耐药病例的总称。肾上腺皮质激素常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线药物, 然而对部分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不敏感的患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借鉴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 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可以试行用来氟米特联合氟吡格雷联合治疗, 可以减少激素剂量、疗程, 短期观察未见严重毒副作用。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氟米特与氟吡格雷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进展分析 第5篇

1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仍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几十年, 其主要通过基因调控途径与非基因调控途径发挥作用, 基因调控途径低剂量有效, 呈剂量依赖;非基因调控途径大剂量起效, 起效快, 是冲击治疗的主要机制, 被广泛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2]。然而, 对于RNS常规的激素疗法常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近年来甲基强的松龙 (MP) 冲击疗法 (PT) 越来越多被用于临床。

2 环磷酰胺 (CTX) 冲击治疗

环磷酰胺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 它能使细胞的DNA双链断裂, 并且能与RNA及蛋白质结合, 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 它还可以抑制B细胞及T细胞功能。近几年来, 不少学者使用CTX冲击疗法治疗RNS获得良好疗效。该药副作用有出性腺损害、血性膀胱炎、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 孙嫱等[3]认为在选用CTX时需考虑其药物不良反应, 只有对频繁复发的患儿, 应用CTX治疗利大于弊。

3 环孢素A (Cs A)

Cs A是一种选择性较高的免疫抑制剂, 其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 阻止其释放细胞因子, 使病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及分子屏障得以恢复, 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简珊等[4]回顾性分析Cs A联合泼尼松治疗27例儿童RNS, 结果完全缓解15例, 部分缓解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88.9%, 认为Cs A联合泼尼松治疗RNA安全有效。虽然Cs A不失为治疗RNS的一种有效药物之一, 但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此药物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 并且应用此药治疗缓解后容易复发, 且其具有毒副作用特别是肾毒性, 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 他克莫司 (FK506)

FK506可与细胞性蛋白质 (FKBPl2) 相结合形成FKBPl2-他克莫司复合物, 专一性地结合以及抑制T细胞神经钙蛋白的活性, 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T辅助细胞依赖B细胞的增生作用。FK506在用于治疗RNS上与环孢素A的疗效相当, 能减少SDNS的复发率, 已经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 FK506和Cs A分子结构不同, 但它们有类似的作用机制。目前在RNS的治疗中尚没有证据表明FK506比环孢素A有更好的疗效。FK506也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1型糖尿病等, 由于FK506在用于治疗RNS上, 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其疗效与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探讨。

5 来氟米特 (LEF)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 其可选择性抑制核苷酸代谢, 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抗体形成, 还可以抑制蛋白络氨酸激酶及NF-κB的活性, 从而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沈琪等[5]认为LEF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其疗效并不优于其他免疫抑制剂。

6 霉酚酯酸 (MMF)

MMF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 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能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细胞、无肝肾毒性和骨髓抑制副作用等特点, 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霉酚酸酯口服后能在体内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霉酚酸。MMF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疗效相当, 但其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肝脏、肾脏、骨髓毒性均低。但由于霉酚酸酯价格较贵, 停药后同样存在复发情况, 目前多数医师主张它主要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 不耐受的频繁复发的肾脏患者。

7 抗凝治疗

RNS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高粘滞血症, 而激素及利尿剂等药物的应用, 常加重此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常用低分子肝素 (LMWH) 抗凝辅助治疗, LMWH在发挥抗凝、抗栓作用, 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同时, 可阻止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并可通过抗炎及调节细胞增殖作用, 抑制系膜细胞增生, 防止基底膜增厚, 恢复基底膜的阴离子电荷屏障, 改善肾脏病理变化, 进而利尿、消肿, 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8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药治法中, 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降脂为基本原则遣方用药, 从而提高RNS的完全缓解率、降低复发率, 减少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然而中医辨证治疗复杂多变, 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大多为各学者的经验之谈, 这对后来学者来说是个较难掌握的治疗过程,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其标准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

9 其他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RNS的治疗外, 其他药物的治疗也在临床中受到重视, 如雷公藤多苷、长春新碱等, 另外还有一些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正在或即将用于临床如西罗莫司、白细胞黏附蛋白抗体等, 这些药物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 且药物不良反应小,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其治疗上总结出较为成功的治疗经验, 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检索近年来的文献资料, 介绍其治疗进展。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华, 郝锦丽, 任静, 等.肾病综合征患儿频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 (5) :369-371.

[2]郭英, 唐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51) :55.

[3]孙嫱, 沈颖.MeTa分析评价环磷酰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 2006, 3 (44) :199-201.

[4]简珊, 何艳燕, 宋红梅, 等.环孢素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 (4) :330-333.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第6篇

关键词:激素,环磷酰胺冲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一般患者具有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少于30 g/L) 和大量蛋白尿 (24 h蛋白尿超过3.5 g) 就可确诊, 该病采用正规激素治疗后, 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同时停药较困难, 容易复发, 患者难以接受[1]。本院对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就诊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在本院就诊的70 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探讨对象, 所有患者血浆白蛋白均<30 g/L且其24 h尿蛋白含量>3.5 g。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5 例, 女14 例, 男21 例; 年龄15~59 岁, 平均 (30.1±3.6) 岁; 病程2 个月~4 年, 平均 (2.5±0.9) 年;激素抵抗者11 例、激素依赖者16 例、频繁复发者8 例。研究组患者35 例, 女18 例, 男17 例;年龄18~60 岁, 平均 (33.2±4.8) 岁; 病程3 个月~4 年, 平均 (2.8±0.7) 年;激素抵抗者15 例、激素依赖者14 例、频繁复发者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长以及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激素治疗:给予醋酸泼尼松片 (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207) 口服治疗, 用法为1 次/d, 每次用量40~60 mg, 待患者定情稳定后逐步减量。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 (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1212) 口服治疗, 用法用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0~1.5 mg, 分3 次服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 (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H14023686) 冲击治疗, 用法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 mg环磷酰胺加入2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

1.3 临床效果评价

所有患者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及无缓解;其中①完全缓解指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少于0.15 g, 生化指标均完全恢复正常, 水肿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尿蛋白为 (+) ~ (++) , 各项生活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水肿症状好转;③无缓解:尿蛋白、各项生化指标及水肿等临床症状未见恢复或较前加重。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患者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汇总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9% (1/35) 和17.1% (6/35)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糖升高1 例、 轻度胃肠道不适1 例, 不良反应为发生率为5.7%;对照组患中血糖升高2 例、呼吸道感染3 例、轻度胃肠道不适3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20, P =0.0404) 。

3 讨论

目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还未有完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临床上多采用激素类药物以及细胞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辅以抗凝和降脂治疗[2]。此外, 临床医生在治疗难治性综合征时对于选取的药物种类、用量、用药时间以及治疗方案等尚未统一, 所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依旧是临床学者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难治性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起到治疗作用, 但是部分患者特别是激素抵抗型、激素依赖型以及反复发作型患者在给予激素治疗时, 临床效果较不理想, 不易被患者所接受[3]。环磷酰胺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周期药物, 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 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抑制细胞增殖, 以及非特异性的杀伤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进而抑制其向免疫细胞的转化。文献报道,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具有协同作用, 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两者的不良反应[4,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激素对照组。

综上所述,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可有效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且安全有效, 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艳英.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 2013.

[2]李成杰.肾康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虚血瘀夹湿证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3.

[3]吕奇.温肾活血化湿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学院, 2014.

[4]吉雅菲.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4) :167-168.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观察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 其中男22例, 女8例, 年龄19~32岁, 平均 (21.2±3.7) 岁。其中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药复发7例, 糖皮质激素行8~12周治疗效果不佳13例, 环磷酰胺及糖皮质激素治愈复发取氟米特或环孢霉素加用治疗无效10例。均经病理确诊。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应用他克莫司, 剂量为0.05 mg/ (kg·d) , 分两次在餐后2 h口服, 7 d后检测血药浓度, 维持在5~8 ng/ml, 依据情况再调整。强的松给予或减至0.05 mg/ (kg·d) , 清晨顿服, 并取低分子肝素钙针进行抗凝, 依据水肿程度取双氢克尿塞或安体舒通口服, 高血脂者取辛伐他汀或立普妥应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对尿素、24 h尿蛋白定量 (UP) 、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白蛋白 (ALB) 检测。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肾功能稳定, 水肿消失, 血浆白蛋白>35 g/L, 尿蛋白<0.3 g/24 h;部分缓解:肾功能稳定, 水肿消失, 血浆白蛋白>30 g/L, 尿蛋白0.3~3.5 g/24 h;无效:肾功能恶化或伴水肿, 血浆白蛋白<30 g/L, 尿蛋白>3.5 g/24 h;复发:肾功能恶化或伴水肿, 血浆白蛋白<30 g/L, 尿蛋白>3.5 g/24 h。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选取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 治疗后, 完全缓解15例, 占30%;部分缓解9例, 占30%;无效6例, 占20%, 临床总有效率为80% (24/30) , 无明显不良反应。相较治疗前, 治疗后12周ALB、胆固醇、尿蛋白、尿素、甘油三酯均有改善, 其中以ALB、胆固醇、尿蛋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 是以激素依赖和耐药、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常以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用或单用为首选用药, 在针对原发病治疗时, 首先为激素, 应用大剂量实施冲击治疗, 可对酶的活性迅速完全抑制, 并使激素特异性受体达饱和状态, 激素最大效应在短时间内可发挥[2,3]。此外, 相较常规剂量, 激素大剂量应用利尿效应及免疫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故可在常规剂量治疗无效的RNS患者中应用。有研究显示, 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可使RNS尿蛋白降低, 血白蛋白浓度提高,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可发挥强力抑制免疫效果, 且具抗炎成效, 或因免疫活性细胞所含有的激素受体在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应用时有超常量反应。有研究示, 激素用药在临床的持续时间与效果有一定相关性, 在RNS病发初期, 采用泼尼松行2~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治疗, 结果示, 泼尼松较长时间的应用, 可使RNS缓解后1~2年间复发的危险性降低, 复发危险性和泼尼松使用时间为反向线关系[4]。同时, 也可采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应用大剂量环碗酰胺, 对免疫耐受有诱导作用, 使相当长时间内动物对各种特异抗原不发生反应, 可能成为环磷酞胺冲击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理论基础。

糖皮质激素一直是临床一线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药物, 有文献[5]指出, 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保护肾功能或诱导缓解效果均不明显, 故目前以激素与环胞霉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为应用方向。但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病例通常有激素依赖性, 应用上述方案, 预后不理想, 取他克莫司与小剂量口服激素联用, 效果较为理想[6]。

他可莫司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由1979年在日本于筑波地区土壤中含有的链霉素株发酵产物中分离而来, 与环孢素A均为钙调神经素抑制剂。其通过结合磷酸钙调神经素内源性受体成复合物, 对胞浆内分布的磷酸酶钙调神经素所具有的活性进行抑制, 使白细胞介素2的转录阻断, T淋巴细胞活性受抑, 促使较环孢素A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发挥, 相较环孢素A, 效力高50~100倍。环孢素A长期使用, 可引发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肾毒性等副作用, 但在用药剂量上, 他克莫司较环孢素A小, 使肾毒性减轻, 为肾功能恢复提供了条件。也有报道指出, 心脏移植患者取他克莫司应用, 可降低抗内皮组织抗体, 且肾毒性居更低水平, 免疫抑制效果较强, 在控制高血压、改善代谢异常、缓解肾间质纤维化上, 优势显著[7,8]。

本次选取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例, 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后, 临床总有效率为80%。他克莫司临床常见的副作用为代谢异常、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免疫抑制、贫血、血压升高、感染等, 本次尚未出现上述副作用, 且相较治疗前, 治疗后12周ALB、胆固醇、尿蛋白、尿素、甘油三酯均有改善, 其中以ALB、胆固醇、尿蛋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他克莫司与低剂量激素联合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 效果理想, 安全, 副作用少, 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对保障患者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 采用他克莫司治疗, 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 完全缓解15例, 占30%;部分缓解9例, 占30%;无效6例, 占20%, 临床总有效率为80%, 无明显不良反应。相较治疗前, 治疗后的ALB、胆固醇、尿蛋白、尿素、甘油三酯均有改善, 其中以ALB、胆固醇、尿蛋白改善幅度更为显著,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他克莫司与低剂量激素联合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 效果理想, 安全, 副作用少, 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对保障患者预后, 提高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他克莫司,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李青.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J].当代医学, 2014, 21 (1) :159.

[2]兰娜.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5) :13-14.

[3]张霞, 杨濛, 郭庆寅.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1, 26 (9) :1130-1131.

[4]张宏文, 丁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 (5) :373-374.

[5]周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4) :968-969.

[6]马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 13 (6) :551-552.

[7]王红霞.难治性肾病综合症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3, 6 (2) :89.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第8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9例, 中男27例, 女22例, 年龄17~62岁, 平均 (37.4±14.5) 岁, 病程4个月~2年。以上患者均符合《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1]中制定的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继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及肾淀粉样变性病等。在49例患者中, 应用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后产生药物抵抗, 治疗8周以上, 仍然不能缓解的患者, 有35例;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或者减量后产生依赖, 2周内又复发, 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缓解后, 半年内复发2次以上或者1年内复发3次以上的患者, 有14例。

1.2 肾活检情况

对49例患者均行肾活检, 其中膜性肾病4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 中毒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例,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11例,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给予口服来氟米特50 mg/d, 共3 d, 以后以20 mg/d口服维持, 同时口服强的松30 mg/d, 疗程为3个月, 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末、2月末、3月末检测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 (ALT) 、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含量 (ALB) 、血肌酐 (Scr) 。

1.5 疗效判定标准[2]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0.3 g, 血清白蛋白大于30 g/L, 肾功能正常。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1.5 g, 血清白蛋白较前显著升高, 肾功能正常或显著好转。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24 h尿蛋白定量较前下降50%以上, 但仍大于1.5 g/24 h, 血清白蛋白较前升高, 但仍小于30 g/L,

肾功能稳定。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仍为肾病综合征或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未达到治疗前的一半, 肾功能无变化或恶化, 尿红细胞上升超过治疗前15%。

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显著缓解+部分缓解)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末、2月末、3月末检测指标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评定结果

49例患者治疗中, 一般显效时间在第5周左右, 治疗第3月末时完全缓解12例, 占24.4%;显著缓解19例, 占44.1%;部分缓解12例, 占27.9%;无效6例, 占13.9%。总有效率为87.8% (43/49) 。

2.2 指标检测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末、2月末、3月末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 (ALT) 、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含量 (ALB) 、血肌酐 (Scr) 检测结果,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讨论

在应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细胞毒药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是其副作用也很多, 如严重感染、骨髓和性腺抑制、骨质疏松、 致癌等不良反应, 致使部分患者依从性差, 无法接受治疗, 常常导致此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3]。在本文中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观察其疗效。

来氟米特是一种免疫抑制剂[4], 它可以抑制炎性细胞附着于内皮, 抑制淋巴细胞和B细胞增殖, 还可抑制白介素-2, 抑制尿苷的生物合成, 抑制免疫刺激细胞活素的产生及促进免疫抑制性细胞活素的产生;影响DNA和RNA合成, 减少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它使增生活跃的细胞受抑制, 但对正常的细胞无影响。它也使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数量及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数量减少, 能抑制蛋白尿, 使尿蛋白恢复正常水平。

在本文中, 采用来氟米特和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总有效率为87.8% (43/49) , 在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含量方面, 与治疗前比较, 效果显著。说明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 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9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49例患者均给予口服来氟米特50mg/d, 共3d, 以后以20mg/d口服维持, 同时口服强的松30mg/d, 疗程为3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末、2月末、3月末检测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 (ALT)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含量 (ALB) 、血肌酐 (Scr) 。并在疗程结束后, 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9例患者治疗, 治疗第3月末时完全缓解12例, 占24.4%;显著缓解19例, 占44.1%;部分缓解12例, 占27.9%;无效6例, 占13.9%。总有效率为87.8% (43/49) 。治疗后第1月末、2月末、3月末的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 (P<0.01) ;治疗后第1月末、2月末、3月末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均高于治疗前 (P<0.01) 。结论采用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来氟米特,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陈裕盛, 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4 (6) :355-357.

[2]金南惠, 冯兵.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西部医学, 2009, 21 (6) :964-965.

[3]杨福燕.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12) :1068-1069.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