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8
1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职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使男生从一入学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本文对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高职护理 男生 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男护士的需求,顺应这种趋势各大医科院校在护理学专业都相应增加了对男生的招收。然而护理在传统观念上似乎就是女性的专业,男性护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得到许多人的理解,因而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心理上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男生从一入学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文对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高就业率和低报考率对男生学习护理专业具有心理影响

在各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医学部的老师通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边是各大医院抢着要男护士,一边的现实情况是学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男生寥寥无几,早已被抢光。

随着医院越来越青睐男护士,这些年来,每当高考前期,会有各种各样的宣传希望男生填报护理专业,但效果一般。例如,从2005年至今,武科大城市学院护理专业每年招收的男生不超过15人。到大一新生转专业的时间,尽管医学部是该校就业情况较好的学院,申请转入护理专业的学生有50余人,但男生为零。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学习护理专业的男生会遭遇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专业的认同感会逐渐下降。

1.2对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认识明显不到位

虽然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来开展各项心理干预工作,但对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认识明显不到位。这些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在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心理问题。护理专业学生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性,护理专业的男生作为“弱势”人群,成天生活在女生之中,加之传统观念护理工作是女性干的,他们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及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男生绝对要大、要复杂得多,如来自同学、社会等传统观念的歧视,甚至嘲笑。

1.3男性护理学生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据一些研究的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显示,所有男生学习动力均是出于个人、家庭和就业压力。和其他专业男生及本专业女生相比,除了硬性规定参加的活动外,男护生参加集体活动大多不积极。他们认为活动本身吸引力不强,内容枯燥、形式主义严重,没有结合男护生的实际需要。但在综合测评、评优评干、入党、奖助学金评定等涉及个人实际利益时,又很在意并积极参与。这就造成了男护生个人实用主义色彩严重,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2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对策

2.1对护理专业男生更多的关注

利用学校社团和社会媒体,对护理专业男生更多的关注。例如,《常州晚报》就曾经向市民读者全面展示了护理专业男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用生动的图文传递了护理专业男生“男子汉也能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心路历程、不懈追求和坚定决心。

2.2在专业教学安排更多的细节关注

在专业学习中,利用一些实例,例如目前美国的男护士已经占到了护士人群的20%~30%,坚定了他们对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信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男性从事护理事业也是很有前途的,有挑战性的,给学生介绍一些获得卓越成绩的男性护理,如2003年获得第39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的中国藏族男性护理——巴桑邓珠的光荣事迹。通过这些方式树立学生对于男性从事护理事业的信心。

2.3让学生了解男性护理的长处

男性在担任繁重体力劳动时具有生理和体力上的上风。碰到突发事件时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男性的稳重果敢能给人以充分的信任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男性护理更轻易获得患者的信赖,在护患沟通中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护理是一项集脑力、体力于一身的高压力性职业,需长期倒班,工作量大,又要确保不出差错事故,尤其在急诊,外科手术室,精神科等科室,更是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果敢有力,当机立断等特制,男性护理的加进无疑会使临床护理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优质高效。

男性护理非常受男患者的欢迎。据调查,男患者比女患者更愿意接受男性护理的护理,男性护理在给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进行导尿、备皮等操纵时会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尴尬情形,所以在涉及隐私的操纵中,男病人可以欣然接受男性护理的护理。这对于心理护理的深度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外,有利于护理团队发展。 护理队伍成员的单一性别现象,使公众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很轻易使人们将护理看成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也使得人们将护理职员看成是弱势群体,女性护理工作者也可能由于长期得不到来自异性的职业认同而使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男性的加进必然会改变以女性为主的护理工作方式和习惯,有利于建立平衡健康高效的护理团队。

随着高等护理教育招收护理专业男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情绪稳定、外向等人格特征的塑造对培养合格的身心健康的男性护理人才将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瑜.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0(8).

[2]刘琳琳. 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培养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

【作者简介】

杨秀兰,女,1979年出生,汉族,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工作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分析研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反应蛋白含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包含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活活力、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其康复状况,提高肢体和语言功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XIA Jieting,LUO Bichang,LI Qiy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 (14):103-106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Foshan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4.025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属于缺血性卒中疾病的总称,多为突发性发病,往往开始于一侧上肢,此后几个小时或2 d内,其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会牵涉到侧肢体其余部分[1-2]。早期发病会有部分预兆,如患者眼前变黑,几秒后恢复,并合并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呕吐、恶心等症状,此类症状均为颅内微小血栓或血流量降低干扰到视网膜动脉。一旦发生脑梗死疾病,患者身体和心理均会受到较大痛苦,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和其家庭也需承受相应经济压力,而日常生活避免患者脑梗死疾病的关键则在于主动预防,但若已患脑梗死疾病,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近年来,本院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到脑梗死患者中,其效果明显,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均接受MRI、CT方式检查,满足《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内脑梗死疾病判定标准[3];(2)NIHSS评分均为8~25分;(3)均无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4)均愿意接受此次诊治。排除标准:(1)以往存在痴呆史者;(2)认知功能重度障碍、完全性失语、四肢瘫痪者;(3)合并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4)病情恶化,发生出血或梗死者;(5)短暂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6)不愿配合此次治疗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患者体征,加强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抗感染、抗凝,以及脱水利尿剂、泌尿系统预防感染,必要时可吸入氧气,若患者血压较高则给予降压处理。其呼吸道需保持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定时拍背翻身,避免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研究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心理护理。脑梗死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少数患者无法适应,一时间无法接受生活方式的变化,心理容易发生抑郁、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各护理人员需加强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认真倾听其诉求,并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协助和鼓励患者,加强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信赖,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告知患者家属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和患者家属仪器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体位护理。疾病早期阶段需加强体位护理,可降低肌肉痉挛和伸屈。脑梗死患者主要为侧卧,避免仰卧位。为改善其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疮,需每间隔2 h更换一次体位[4-6]。侧卧时,避免压迫到患侧肢体,把患肢放在前伸位,前臂为外旋状况。患侧卧位时,可加大患侧感觉输入,对治疗存在有利作用。(3)早期锻炼肢体功能。直至体征稳定后则给予肢体康复锻炼,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介绍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让其可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每天按摩患肢软组织,并告知其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和其家属按摩方法。针对无法下床活动者,指导患者在床上被动训练患肢,直至可自行坐起则可。肌力恢复后,可指导自主运动,如穿衣、洗脸、伸屈肢体等。达到步行训练后,协助其步行锻炼。(4)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指导患者龇牙、噘嘴、鼓腮等动作,可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逐步加大吐字量,并循序渐进,鼓励其主动用语言交流,并增加看电视、听广播等训练,坚持多锻炼、多开口,并可适当性给予相应奖励。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用本院自主设计脑梗死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判定护理满意度,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并计算总满意度,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用SF-36量表判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状况,包含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活活力、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良好。护理前后抽取其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后分離血清,测定其CRP指标。并用NIHSS量表判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68岁,平均(55.6±10.3)岁;病程1~6 d,平均(2.5±0.5)d;梗死位置:14例基底节结部位,10例枕叶,8例颞叶,5例小脑,3例多部位病变。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7~69岁,平均(55.8±10.1)岁;病程1~7 d,平均(2.6±0.6)d;梗死位置:15例基底节结部位,9例枕叶,8例颞叶,6例小脑,2例多部位病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23 5,P=0.002 9),见表1。

2.3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活活力、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上来看,笔者认为诱发此疾病的因素多为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造成血小板聚集在粥样斑块位置,局部形成血栓,阻塞脑供血,进而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出现梗死性坏死等状况[7-8]。脑梗死疾病往往发生肌无力、恶心呕吐、眩晕、偏瘫失语等主要症状,特别是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对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有较大影响[9]。因此,临床在治疗时,建议给予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促进其早期恢复生活和工作状态。

笔者按照目前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现临床较多医护工作人员均主导脑梗死患者疾病早期阶段需绝对卧床休养,避免病情持续恶化。从总体上来看,此观点具有一定偏颇性。同时,个人认为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状况之间存在密切性关系,因各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为脑梗死使脑组织局部出现不可逆损害,从而损害脑组织[10-13]。临床来看,控制脑梗死疾病持续发展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也更好。患者在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下,度过危险期后,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积极引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尽量调动脑部残余细胞功能,发挥亚神经代偿功能,促进脑组织重建,降低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14-15]。本研究结果中也探讨了SF-36评分,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对比,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器官损伤必然合并炎症反应,脑梗死后人体脑组织发生炎症状况,和其神经功能预后状况存在密切性联系[16-17]。从康复医学角度上来看,若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较大[18-20]。本研究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后,其神经功能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此也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指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医护人员给予不间断、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并确保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有效改善其关节和肌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况,且和未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对照组对比,有明显改善,表明和常规护理对比,更具优势性。而C反应蛋白指标的降低,意味着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对疾病预后存在有利作用。早期护理可促进建立脑侧支循环,促进健侧脑细胞和病灶附近组织重组代偿,进而降低炎症反应。学者袁莉等[21]在2015年一篇报道中分组讨论60例脑梗死患者,从考核其NIHSS、ADL评分以及满意度上均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可应用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其康复状况,提高肢体和语言功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燕,顾艳荭,金小红,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1):3911-3913.

[2]恒群.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药,2016,20(9):1803-180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王文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43-144.

[4]赵快乐,赵体玉,李岩,等.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用于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0):1340-1345.

[5]从金霞.术中改良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91-93.

[6]王芝靜,贾汝福,孙杰,等.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体位安置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9):4288-4292.

[7]张冬冬,武剑,张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2):90-93.

[8]孙振芳,于格,高媛,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3):140-141.

[9]关久利,许艳玲.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32-133.

[10]张建芬,蒋为,周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47-148.

[11]郭春玲,刘继霞,段岭焕.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4164-4166.

[12]李晓杰.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6):1041-1043.

[13]孟晓旭,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44-447.

[14]邹丹,张红军.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3):272-273.

[15]盛素琴,宋振华.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8):2288-2290.

[16]李贯绯,李丽,牛晓立,等.脑白质病变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1-4.

[17]邝丽辉,罗爱清,温衍辉.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预后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96-99.

[18]刘云平.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920-921.

[19]陈瑞芳,罗勇,汶海琪,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81-85.

[20]夏楠,任彩丽,王红星,等.脑梗死急性期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4):396-401.

[21]袁莉,胡国荣,陈丽丽,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871-873.

(收稿日期:2018-02-08) (本文编辑:张爽)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探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体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病人家属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通过对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教育;教育者;学习者

基层医院病人医学知识缺乏,在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教育者(护士)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习者(病人及病人家属)怎么学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健康教育工作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我院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介绍如下:

1 教育者也就是护士

履行教育职责的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且要具备心理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等。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健康教育交谈技能,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传播要让受传者对该知识能消化与吸收,而不仅仅是告知“是什么”,且要说明“为什么”指导“应该怎么做”。

2 学习者

病人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心理准备、学习方式、学习反馈都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2.1 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完成的,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因人、因时、因地、因需灵活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内既完成了护理任务,又进行了健康教育。

2.2 建立良好的人际交流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关键,通过与患者以及家属互动,护士才能掌握病人最基本信息和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正确的教育计划,更好的实施教育计划,因此护士掌握好护患关系技巧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第一印象,消除陌生感,建立信任感。

2.2.1 交谈技巧

谈话的技巧关键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运用听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向教育对象提供个人需要的健康知识。护士讲话的语速不要太快,吐字清晰。谈话的内容明确,突出重点。避免使用生僻的医学术语。适当停顿,给对方以提问和思考的机会。注意观察,及时取得反馈。

2.2.2 倾听技巧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对某些问题的想法及产生的根源,制定出准确的教育计划,为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2.3 提问技巧????提问是交流中获取信息,加深了解的重要手段。一个问题的问法,常常比问什么更重要。有技巧的发问,可以使回答者作出清楚、完整而真实的回答,从而获得所期望的信息。

2.3.1 封闭式提问

“你知道乙肝的传播途径吗?”“你明天下午能不能来听预防艾滋病的讲座?”这种提问方式,要求对方作出简短而确切的答复。如“知道”或“不知道”,“能”或“不能”,“好”或“不好”,也可用于名称、地点、数量等一类的问题。

2.3.2 开放式提问

“对如何监测血糖,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这类问题给回答者以思考的余地,病人可以说出自己的感觉、认识、态度和意识,有利于病人真实的反映情况,是获取反馈信息的良好方式,适用于谈话开始和交谈活动继续进行下去的场合。

2.3.3 探索式提问

“你为什么不按照医生讲的方法做呢?”针对回答者对封闭式、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寻求更深层次的信息。适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场合。

2.4 反馈技巧

是指对谈话对象表达出来的情感或言行作出恰当的反应。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可使谈话进一步深入,也可使对方得到激励和指导。常用的反馈方法:

2.4.1 肯定性反馈

对谈话对方的正确言行表示赞同和支持。在交谈时,适时地插入这样一些话:“对”、“是的”、“很好”,能使对方感到愉快,受到鼓舞而易于接受。除了语言外,还可用点头、微笑的给予肯定。

2.4.2 否定性反馈

对谈话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否定性意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首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力求心理上的接近;二是用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

2.5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指以动作、语态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该技巧运用得当,可成为人际交流的润滑剂。

2.5.1 体语

包括手势、姿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和眼睛运动。健康教育最常用的体语是标记动作,即手语,对有沟通障碍的病人,可直接训练其利用手语进行健康交谈。

2.5.2 空间效应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拒绝回答的权力,使病人认识到医院里有属于他们的个人领域、物品和隐私权;容许病人在个人领域方面拥有决策权;对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活动的操作给予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关注病人的隐私和需要。

2.5.3 触摸

运用触摸技巧时注意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 知识灌输技巧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护理健康教育收到确实的效果。

3.1 教育方法

可以从聊天或从简单生活起居开始,从而引起病人的注意,而后引入正题。每次教育的时间不要过长,20-30分钟为宜,内容不可太多,应分多次针对性进行教育,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口头讲解,健康教育图文卡片、板报、健康宣传小册子,还有电视录像宣传等使健康教育生动、活泼、方便病人记忆。

3.2? 内容要有针对性并细节化

护士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确定针对护理问题的健康内容,且指导性教育要细节化,在执行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监管。

4 技能示范与训练

以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活动的能力叫“技能”。进行示范和技能训练的要点如下:

4.1 选择适宜的场所,示范时用的材料和器材应尽量是学习者可就地取材的用具。

4.2 简要说明示范的内容,主要强调技能训练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4.3 先完整地演示一遍操作过程,然后分步骤边作边讲解,速度不要过快,讲清每一个要领。 使每一个学习者都有练习机会,让学习者跟随模仿,及时给予指導和帮助。

5 小结

健康教育的实施体现了护士的知识价值,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它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而且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有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健康教育还具有减少医疗纠纷的潜在功能。通过对患者有计划的教育,给以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需要的满足,能相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它是一项投入少、效益大的保健措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就业观、价值取向、特点和影响因素,发现和总结护理本科生就业观念中的潜在问题,纠正其不良就业观念,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指导护理本科毕业生成功就业。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医学院全日制在读护理本科生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了解到护理本科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影响就业的主导因素以及对就业前景的看法。结论:面对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护理本科生应积极调整心态,把握好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之间关系的平衡,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协助护理本科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积极提供就业知识,纠正护理本科生的不良就业观,为护理本科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规划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就业意向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往医学高等院校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变,使许多护理本科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变得十分迷茫和困惑,本文着重探讨赣州市护理本科生就业观、价值取向、特点和影响因素,发现和总结护理本科生就业观念方面的潜在问题,为制定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策,纠正其不良就业观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为学生做好就业前的相应准备,指导护理本科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在校的护理本科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记名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深入访谈重点选取2009级16名本科毕业生(实习护生),并作出比较详细的个案访谈记录,最后将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调查方法

自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从护理本科生的基本资料、本科护生的就业意向、影响本科护生就业的主导因素、就业前景、就业指导5个部分。选取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就读的护理本科生100人进行调查,其中2011级21人,2010级63人,2009级毕业班学生16人。问卷采用单项选择不记名方式填写。

3. 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均建立EXCELL数据库,采用IBM SPSS V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表1)

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 (n=100)

2. 影响护理本科生就业的主导因素(表2)

影响护理本科生就业的主导因素(n=100)

3. 就业信息的来源(表3)

就业信息的来源(n=100)

4.对于就业前景的看法(表4)

对于就业前景的看法(n=100)

三、讨论

1. 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

在就业意向方面,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二级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一般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高,工作相对稳定并有较好的专业发展前景,护理本科生中仅有极少数愿意去一般社区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这与个人对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理解有很大关系,有些护理本科生认为一般社区机构护理的体系还不健全,不能实现个人价值;此外,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影响护理本科生到社区就业的因素中也占有一定比重[1],护理本科生在实际工作体验与工作期望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关。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护理本科生的就业意向呈多元化的趋势,考研深造、考公务员等均占一定的构成比,只有极少数护理本科生是根据个人兴趣及社会需求来决定就业意向。

2. 影响护理本科生就业的主导因素

调查显示,57%的护理本科生视将来工作的工资、福利待遇为主导因素,比较注重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成为吸引护理本科生就业的主导因素,有25%的护理本科生选择了工作的稳定性为主导因素,为了稳定的工作适当放宽工资、福利待遇的标准,可能与传统的“铁饭碗”、“终身制”思想有较大的相关性。

3.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的获取

由表3可以看出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上,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占了53%,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新兴的网络媒体占了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20%,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构成比只占8%的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成为了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获取的次要渠道,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往届毕业的学长、校友及亲朋好友提供的就业信息占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15%,成为了护理本科生就业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

4.护理本科生就业前景

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均认为,近年来的就业前景没有以前好,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相对于其他专业,护理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但其中存在现实原因,就是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开始比较晚,就整个专业来说护理本科生比较少,经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迅速发展,护理本科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无疑会使这一就业优势逐渐消失。

5.就业指导及相关建议

5.1 学生方面

护理本科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准确定位,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清晰地评估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拓宽就业思路,个性化地择业,把握好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之间关系的平衡,以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就业心态去面对就业,从而顺利地开启人生新的职业生涯。

5.2 学校方面

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导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2],让护理本科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积极提供就业知识,提出择业建议,纠正护理本科生的不良就业观,为护理本科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规划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

由于绝大部分的护理本科生的就业信息来源于学校的校园招聘会及学校就业部门提供的信息,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举办多种形式就业指导座谈及招聘会,并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站为护理本科生提供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信息,让护理本科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得到全程的就业指导,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共赢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春玉,金胜姬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

[2]肖池平.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3—74.

作者简介:温超(1986-03),女,汉族,江西赣州,大学本科,助教,赣南医学院;肖殿民(1985-01),男,汉族,江西赣州,大学本科,讲师,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与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样本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诊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干预组,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护理总疗效为94.29%,高于参照组的71.4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大,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将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能起到良好的感染防控作用,值得进一步推荐。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个性化护理;感染防控

小儿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病,患儿症状主要为臀部、足底或手部出现丘疹与疱疹,病情进展后,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例如肺水肿[1]、心肌炎等。小儿手足口病可经呼吸道、唾液传播,传染性强,院内治疗期间极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除了对此类患儿采取积极的治疗外,还应重视感染防控工作。本院对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及健康教育后,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儿均证实为小儿手足口病,入组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分为两组,各35例,参照组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9岁,均值(4.06±2.85)岁。干预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8岁,均值(4.15±2.60)岁。两组资料比较后接近,满足研究要求(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儿穿着柔软且宽松的衣物,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做好清洁卫生;为防止患儿抓挠导致皮疹破溃使感染进一步加重,需对患儿的指甲定期修剪,必要时可包裹其双手;若患儿臀部有皮疹,一方面要做好臀部清洁工作,维持其清洁及干燥;另一方面还需及时清理其排泄物;若疱疹破溃,需给予甲紫软膏1%涂抹;减少患儿与外界的接触,适当隔离,及时消毒使用过的物品;每日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为防止口腔疱疹细菌感染导致继发性感染,在患儿每日进食后,可给予温水漱口,维持口腔清洁;若患儿口腔糜烂,可遵医给予金霉素,积极防治感染。若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可指导多饮水,若体温超过38.5℃,需正确遵照医嘱给予退烧剂。

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①心理指导:患儿年龄小,治疗依从性低,外加自制力差,因此治疗时极易闹情绪。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的情绪表现、性格特征,通过得当的方式与其沟通,减少患儿的陌生感与排斥感,使其能够充分信任护理人员,遵从护理人员的指示。②发热护理:患儿体温升高的表现主要为中等发热与低热,在开展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适当增加饮水量,若未出現特殊情况,可不予特殊干预;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若监测结果显示体温>38.5℃,应遵医采取物理降温或给予药物降温,③饮食指导:受发热症状、口腔疱疹等因素的影响,患儿常常食欲不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以半流质、易消化,或柔软流质且清淡等食物为主,禁止提供刺激性食物。了解患儿的饮食喜好,尽量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满足其饮食要求。④健康教育:强化疾病宣传教育,将手足口病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注意事宜告知家属,嘱咐家属做好疾病预防措施;告知家属将家庭卫生工作落实到位,避免病菌滋生,提供营养支持,使患儿免疫力增强。

1.3效果评价(观察)

参考《小儿内科学》[2]评价护理效果,护理5d后症状消失且体温恢复正常为痊愈;护理一周后症状接近消失,并且体温正常为有效;护理一周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

观察两组皮疹消退时间与痊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处理数据,( ±s)表示计量结果,t检验,[n(%)]表示计数结果,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

参照组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疗效为71.43%;干预组上述指标依次为28例,5例与2例,总疗效为94.29%。参照组护理总疗效低于干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指标分析

干预组皮疹消退时间为(3.12±1.42)d,痊愈时间为(7.03±1.29)d;参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78±2.73)d、(11.65±2.19)d。干预组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因病毒导致的,一旦儿童感染病毒,诱发手足口病,且治疗不及时,便有可能引起中枢系统病变,还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发育。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还可能损害到患儿的心脏及脑部,因此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病情进展,一旦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嗜睡[3]、剧烈头痛等症状,需及时报予医生诊治。

研究结果提示,参照组总疗效不甚理想,症状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均大于干预组,P<0.05,提示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护理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能增强康复效果,促进恢复。个性化护理属于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在充分了解服务对象护理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能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表面到深层,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与细致化。健康教育是评估医护工作效果的关键指标,开展健康教育,能不断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逐渐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治疗配合度。

总之,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能增强感染防控效果,加快康复速度,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黄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38-140.

[2]郭丽红.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144-146.

[3]覃芳华.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18-119.

作者简介:

邓体琴,女,汉族,出生年月:1988.11.15,职称:护师,学历:本科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將5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成护理路径组与一般护理组,一般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路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语一般护理组患者(P<0.01),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小于一般护理组患者(24.0%)(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76.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人类第4位死亡原因,目前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此病,且我国居民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到全球的3成[1]。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频繁入院,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慢阻肺患者疾病迁延不愈,病情发展将导致患者出现肺癌、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一些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而该病发展至终末期则具有较高的死亡率[3]。本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较好,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路径组与一般护理组。护理路径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7.83±9.27岁,病程3年-8年;一般护理组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8.13±8.89岁,病程3年-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差异存在(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②病程≥3年者;③无精神障碍史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②意识障碍、昏迷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一般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及对症护理等措施,护理路径组患者接受:①成立护理路径专家小组,负责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细分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②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异常,及时进行汇报;③每天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痰液的性质及颜色的变化;④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⑤定期进行雾化排痰,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以及皮肤护理,避免出现感染发生;⑥当患者对疾病或身体的不适状态产生疑惑时,需要护士耐心地解释,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及热情的笑容获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

1.3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为(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19.0版本,计量资料用 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百分比进行描述,应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仅出现1例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一般护理组中出现2例呼吸衰竭、3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气胸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经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一般护理组中有6例不满意的患者,总满意度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肺部通气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不利于患者的预后[4]。本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经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0.01),研究结果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为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各项护理服务,配合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加快患者的恢复。干预后,护理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研究结果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科学有效,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健康,且患者感受到自身的恢复,树立了充分的信心,提高了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对护理服务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较为满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唐平静,罗玉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15):106-109.

[2]陈林,况九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肌钙蛋白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8):1538-1540.

[3]方森,陈燕,朱正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不同病程分期康复治疗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11):1697-1699.

[4]牛宏涛,杨汀,王辰.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1-4.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