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保;污染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受到了雾霾的困扰,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化工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要通过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化工企业所产生的破坏环境的东西加以处理,首先从材料方面就要选择环保材料、使企业建立起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工企业像环保的模式去发展。
1、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现今的社会当中,化工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企业的环保问题成为普通百姓非常关心的话题后,在化工企业中所排放的各种废物如何进行处理都是百姓们所关心的,所以加强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民生问题;其次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对环境问题可以很好的处理,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很好途径。而对于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只有将自己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等问题更好的处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一起从环保出发,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加的迅速。
2、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现状
2.1企业的领导者对于环保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我们国家,在化工企业当中环保还没有作为企业的重点,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一些已经开展的企业也是在近期才开始的,因此一些化工企业的领导在心里对于环保工作对一个国家和企业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所以对安全环保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外一些企业的业主们通常只是一味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再加上环保意识不强烈,在这样的化工企业当中对于环保管理并没有具体章程,这样整个公司上下对此并不重视,只是走走形式的有一些环保的措施,企业没有将现代化的环保出来处理技术运用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也就是没有形成环保意识,这样环境保护在企业中增加了其负面效应,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实际上是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2不合理建筑节能产品的运用
现代一些企业盲目追求低能耗的建筑,所以大量的打着低能耗的幌子的产品就这样产生了,一些化工企业通过生产此类建筑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却没有计算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之间能否达成所预期的效果,有浪费资源的现象。在生产此类产品的同时,所消耗的资源已经远远大于产品所能达到的作用了。
3、如何加强化工企业中的环保管理
3.1提升化工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想要一个企业对环保工作进行重视,首先就要使企业的企业领导对对环保重视,在加强环保工作时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投入之后短期之内却很难看到明显的回报,此项投入更多的是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体现出来。在通常的状况下,一个企业的领导就是企业这艘大船的舵手,企业能否改变之前的做法继续将短期的利润作为企业的重点,这样的做法的后果就是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的,还是改变做法,支持环保而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这些的最终决定者都是企业的领导来决定。因此,只有化工企业的领导对环保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化工企业才能将环保工作做的更好。
3.2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环保
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不仅仅要发展经济,同时也不能将保护环境抛之脑后。在改进环境方面上,首先要考虑的是通过提升科技水平的方式使经济发展对环境不会产生破坏,同时将科技创造出来的先进环保成果可以变成促使经济可以继续增长的先进的生产力,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同时将环境技术体系更加规范、是环保产业快速持续的发展,同时对之前并不规范的环保产业市场进行规范,破除地方同部门直接原有的门槛,参考其它行业的先进经验,对于没有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不允许进入市场,环保部门要积极推动环保所运用的设施要同其它的商品一样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环保体系一定可以逐步建立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环保产业运行体系,相信体系的良好运营就是環保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那一天。
3.3构建起一套绿色环保管理模式
在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当中,不仅仅是需要企业形成非常全面的环保管理意识,同时要让化工企业的每一个人都重视对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客观条件作为整个环保工作的出发点,针对不同的企业都可以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中心需求,同时将节能考虑进去,再将如今发展和应用都非常广泛的信息处理融入其中,企业在环境保护的设备、人才等等的投入方面,都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样在化工企业中才能建立起环保的良好氛围。同时针对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上,追求将经济效益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3.4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
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想要真正的实现,一套严密的管理机制是不能缺少的,特别要说的是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在这个时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环保部门可以对化工企业所做的环境保护工作其日常的工作监管当中,这样在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模式上无非是将现场检、舆论监管测两个方面都融入了其中,我们要将环保这个概念深深的植入到化工企业的所有工作和生产环节当中,这样使得整个化工企业在做任何一道工序的时候都会融入环保的概念。其次是建立起完整的整治制度,针对违反环保制度的,经检查发现后针对问题进行专项的整治,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治计划,同时同环境监测部门相互配合,这样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为日后的整治结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这样一旦化工企业有超标排放、污染严重等现象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同时反馈给监察部门,之后对于违反规定的化工企业予以一定的处罚。
3.5把好工艺选择和设备订货关
目前来看,对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环保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还没有衡量标准和规范,可以说环保市场还比较乱,尤其是现在化工企业所使用的环保设备并不是为其专门制作的,生产环保设备的厂家为了使自己的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宣传的时候往往夸大其产品的效果,而且会有行贿的行为。综上所述,化工企业所要做的就是了解企业的自身特点,有目的进行一些市场调查,这样做的目的是从价格、运行成本、技术含量、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来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如果涉及到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以向专门的环保机构进行咨询。最后,可以用公开招标这种方式,来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工艺和环保设备。
4、结语
从近几年的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同时也是同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化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不得不将环保作为整个发展的基础,每一步研究都紧扣环保,同时企业要将环保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当中,时刻将环境保护加入企业的重要管理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可以共同进步,实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树星,闫小林.既有居住建筑计量采暖系统改造的能效探讨[J].山西建筑,2010,(01)
[2]姚远.对几种绿色环保型墙体保温绝热材料的介绍.现代商贸工业,2007(10)
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探索实现住宅建筑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低,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当前住宅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笔者讨论了住宅建筑环保节能的策略。
【关键词】住宅建筑 环保节能
引言
传统住宅产业属常规技术基础产业,它本身存在高资源消耗、低性能的特点。我国能源结构性紧缺,一次能源生产量的75%以上是煤,城乡每年大规模的房屋建设以及住宅的照明、采暖和空调耗能的迅速增加更加重了能源及环境压力。大量的采煤燃煤还会毁坏地表、破坏臭氧层,并带来森林减少、土地沙漠化、自然灾害等。因此,住宅建筑环保节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是指用太阳能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为建筑物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太阳能的利用分为光热、光电和光化学几种途径,其中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即利用太阳能给建筑物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
l、太刚能供暖
太阳能用于建筑物供暖有两种方式: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和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是太阳能采暖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通过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使建筑物在冬季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赋予的热量,以达到采暖的目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是使用常规能源,利用水泵或风机等动力设备,将热水或热空气从太阳能集热器输送到储热器或采暖房间内,系统中的各部分均可控制而达到需要的室温。
2、太阳能热水器
用太阳能加热低于100℃的低温热水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当前太阳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竞争力、产业化发展最快的领域。太阳能热水器在住宅中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也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平均节煤150kg,节电450kWh,减排二氧化碳100kg。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应用水资源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保节能住宅小区的建设就是以自始至终贯彻环境保护为原则,并在合理应用水资源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l、水的回用
缺水是世界性问题,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天津、大连等均已成为缺水地区,节水是缓解缺水较为现实的办法。而水的回用是最有效的节水途径,是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的回用包括建筑中水回用,雨水回用及景观水循环三部分。
(1)建筑中水回用
建筑中水是指建筑小区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如淋浴排水,浴洗排水,洗衣排水,冷凝水等,经适当的处理后,回用于建筑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水源。根据资料表明,在家居生活当中,我们所需要的洁净用水仅约为44%,其中包括饮用水3%,洗碗用水6%,洗澡漱口等卫生用水为35%;而56%的其它用水可用中水代替,其包括卫生间用水33%,浇花3%,洗衣12%,洗车2%,清洁6%。
(2)雨水回用
主要适用于中国南方雨水充足地区,雨水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消毒,即可作为杂用水水源用于绿化、洗地等。是最经济的杂用水水源,但雨水回用需要设置大型储水池以调节水量,因此储水池的选址最好能配合小区规划来完成,尽可能建于地下,既可以减少占地,又可以减少对人的污染。
(3)景观水循环与净化
对于许多没有天然水体和自然流水的小区,若要营造人工水体景观其水源是个重要问题,要根据小区水资源条件选择自来水、中水、雨水、江河水等。景观水净化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处理,另一种是生物处理。物理处理是采用循环过滤的方式对水体净化;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的目的。采用何种净化方式,必须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景观水循环一般结合水景作动力循环,景观水循环是有效的节水措施,能大量减少水的流失,但水循环必然带来动力消耗,因此,景观设计必须与节水节能相结合,以降低运行费用。
2、节水的措施
合理的室内给水管网设计及节水产品的应用是节水的主要措施,它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还减少排污量,所谓“节水减污”在环保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量使用节水产品。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短缺,节水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1年中国建设部已规定禁止使用冲水量大于9升/次的座厕,推荐使月6升的座厕。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洁具品牌都有6升/次的座厕生产,个别品牌已开发出有两种冲洗水量供选择的3—6升/次的座厕。今年六月建设部继续发布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该标准对节水型水嘴、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淋浴器、家用洗衣机等产品进行了定义,并提出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三、使用环保健康、节能型材料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卫生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基本上应具备以下主要特色: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它化合物,不得用铅、铬等金属及其它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四、减少施工过程的能耗
在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减少施工过程的能耗。譬如,尽量使用当地的建筑产品;装修的一次到位,避免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设备间的定位要考虑方便设备安装等。
住宅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提供给市场前应该是一种完整的产品。目前,提供毛坯房的做法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也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住宅的二次装修不仅造成质量隐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也不利于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提供成品住宅,实现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已经成为住宅市场新趋势。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是评价绿色生态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的功能区间分布尽可能完善合理,是一次性装修到位的首要条件。合理的装修标准定位,装修设计是减少用户二次装修的基础。实施一次装修到位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和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可以得到装修成本近一半的实惠,并使装修的质量得到保障。
结语
总之,住宅建筑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住宅的隔热保温、增强自然的采光通风、利用遮阳设施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另外还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循环使用等方面来实现住宅节能。
参考文献:
[1]王长贵,郑瑞澄编.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焦青太.当今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状况[J]。
建筑节能,2007(8):59—62.
[3]张雄,张永娟编著.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以及技术具有重组的发展空间。论文对建筑节能的理念进行探究,从环保节能的维护材料、建筑屋面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玻璃幕墙角度对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节能环保材料;建筑节能;应用
建筑节能包括了建筑物本身的环保节能,还包括了外围结构隔热保温的性能,他那个建筑门窗、幕墙等多种因素有重要联系。社会广泛关注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 在进行建筑工程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环保节能的技术与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
1 建筑节能的理念
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主要是在建筑过程中利用具有环保节能、利废特征的材料与工艺,实现提升建筑功能的目的。源和环保的特点。在国内建筑行业技术应用不断得到发展的当下,建筑环保节能的标准同时也随之提升。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效果降低能耗,实现对居住着环境的改善。在建筑节能过程中,加强环保节能材料的开发, 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加强建筑节能的效率,对于新世纪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 建筑节能中环保材料以及技术研究
2.1 环保节能的维护材料及技术应用
在建筑建筑建材之中,墙体材料比例为70%,建筑物的能耗超过1/2来源于墙体,墙体材料主要包括了复合板材、加气混凝土、空心砖、粘土砖等。就保温隔热材料而言,当前的产品结构变化较大,隔热保温材料中,泡沫塑料应用比例逐年提升,其中尤其以矿物纤维的材料增速最为明显,这些材料按照有机和无机分类,有机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薄膜绝热板等;无机材料分为泡沫混凝土、玻璃棉、石绵等。
超过65%的建筑节能都主要是通过维护材料以及结构得以实现。当前,在大型的公共建筑物中,外围维护的构造主要是由面积较大的玻璃幕墙组成的,因此多使用的是隔热保温性能良好、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具有较高透光率的玻璃材料,例如背景火车南站的屋顶就使用了太阳能光电板,保持了6700㎡的面积,在采光面积中所占比例超过了50%,实现了320KW的发电量。运用这一玻璃屋顶,在白天时能有效提升建筑物采光范圍,对自然光进行利用实现节能省电的目的,另外,运用太阳能的光电板,能为建筑的电气设备提供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据分析,国内的民用建筑外围护的节能材料使用范围不广,目前正朝着保温、轻质型的复合材料方面进行发展。
2.2 建筑屋面的隔热保温
作为外围维护的重要构成部分,实现建筑节能时加强屋面的隔热保温环节必不可少。当前主要利用的是倒置类型屋面,这一屋面主要是节能为主的新型防水保温类型。在科技不断发展以及材料科学获得重大突破的当前,新型的聚苯乙烯等材料性能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为倒置类型的屋面的广泛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倒置类型屋面将传统的屋面中防水层以及保温层位置互换,在防水层前面进行保温层施工有效提升了屋面的隔热保温性,在夏季有效将室外的热气隔绝,在此基础上在建筑表层涂上节能涂料,实现了空调耗能的大幅度降低。
另外,部分城市当前对屋面的种植技术加强研究,提升屋面的绿化率,通过这一途径较少建筑能源消耗。例如,某地区在改造旧危房的建筑工程中利用屋面绿化技术,减少夏季室内空调制冷过程的能源消耗,而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有效吸收CO2的排,提升了建筑周围的空气清新度,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调节城市气候,达到城市美化目的。
2.3 节能门窗、玻璃幕墙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是主要的流行趋势,是建筑热能传导以及交换的重要结构。根据统计,建筑门窗损失热能的比例在能量损失总量中比例高于27%,利用门窗的缝隙能耗量高于总能耗的25%,门窗和幕墙能耗量为墙体损失的6倍至8倍。加强门窗以及玻璃幕墙的能源利用,能实现40%的建筑节能目标。
建筑主要使用的新型玻璃材料包括Low-E光化、真空、热反射以及中空类型玻璃。在进行门窗材料的改进同时加强隔热保温技术的应用,将风能、太阳、热能的高效利用与节能技术结合开发门窗材料,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2008年奥运会馆的主题建筑建设过程中,利用了新型节能的幕墙以及节能材料,提升了建筑环保节能以及舒适程度。某科学中心在实现度自然光最大程度利用,并满足室内安全等级的基础上,外立面使用玻璃、铝板幕墙,幕墙使用的是Low-E高透性能玻璃,整体使用的是SC=0.4的遮阳系数、K=1.95Wm2·K的传热系数、35%以上光透率材质的玻璃;建筑中庭主要利用彩釉玻璃,外窗则使用了高于0.3遮阳系数、2.90 W/m2·K的传热系数类型的踱膜玻璃,最终实现60%能源的节约比例。
2.4 其他节能技术的应用探究
作为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的能源,太能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物之中,在利用太阳能进行节能时,主要是从应用光电以及热水体系一体化方面进行应用。与太阳能同时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了热泵技术,包括地源、水源热泵技术。例如,地源热泵技术主要是对地下的地热资源进行利用,在冷水机组进行循环运作过程中,实现低温向高温转变,为建筑供应制冷、供热以及热水的能源,其在实现包括电能在内的高品位能的少量消耗的基础上,获得明显增多的热能,COP参数值还可以能够超过5.0,是重点发展的节能环保的效制冷供暖技术。
另外,建筑节能中应用到的技术还包括了回收利用雨水技术、三维敷设制冷供暖技术、风电光电互补发电技术、光导管的自然采光技术等,都对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起到了促进提升作用。
3 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以及技术具有重组的发展空间。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建筑节能的重点工作,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有效实现能源节约降低能耗的目的,提升建筑在构造以及使用中的合理性以及完美程度。
参考文献
[1] 蔚鹏飞.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导,2008(12).
[2] 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胡小媛.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3).
[4] 宋毅.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及节能材料[J].国外建材科技,2008(6).
[5] 刘洪涛.几种常见的外墙保温形式及材料[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1(8).
作者简介:马颖(1982-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保节能;原则;措施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徒然走在了改革的前沿,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倡导渗透在每个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我国建筑依然存在高能耗的现状,过度追求奢华、不注重环保实用的建筑设计大有存在,对现有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及对新建筑设计的环保节能要求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研究尝试探讨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契合,探讨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措施以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
2 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契合
我国建筑设计面临严峻的资源过度消耗,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亿平方米安的建筑面积,水泥、钢筋等资源消耗产生的垃圾数以忆计,这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居民对于建筑舒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的建筑设计造成浪费、污染提供了平台,人工化的照明、通风等居民需求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危机同样不可轻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居民对住房要求的提高,建筑耗材将会进一步增加,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恶化。我国是一个土地、水等资源匮乏的国家,过多的强调人的生活需求而忽略资源、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带来严重影响。这就使得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产生了契合点。环保节能政策符合我国对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是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一种有效技术,运用在建筑方面就是突出建筑、人与自然 三方面的和谐统一,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突出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无污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最终降低废弃物的形成,在综合改进传统建筑设计模式和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建筑环保节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国建筑环保节能实施时间并不长,加之建筑设计在环保节能方面是一个系统功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五个方面。建筑环保节能标准要求过低,且存在标准推行北方快南方慢的状态,尤其是中小城市,环保节能的建筑设计以及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理念并没有规模化的贯彻实施;环保节能监管不严。监管部门对于违规的相关部门或建筑商在处罚力度上比较松散,一些交付验收的建筑对于环保节能环节比较轻视,原因在于监管尚未形成合力;建筑环保节能的氛围并有形成,无论是执法部门还是建筑部门,缺乏对于环保节能紧迫感的认识,缺乏对环保节能建筑的宣传;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撑,但目前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仅有少数地区出台了地方性建筑环保节能法规,但面对市场,缺乏配套的政策扶持,节能环保建筑依然难以推进。
4 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原则
面对建筑能耗过大的现状以及建筑环保节能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了解和把握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原则至关重要,它是科学指导推进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总体要求。
建筑设计环保节能要把握高效资源利用率原则。环保节能的理念就是突出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以降低非可再生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恶化影响。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的建筑所需的土地、水、建材等相关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资源替代非可再生能源。要把握污染最小化原则。建筑环保节能强调的就是在突出建筑使用性的同时达到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要考虑多种要素。比如建筑要尽量减少对土地、水和空气的污染,就地取材,减少耗材运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多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材,达到对建材的后续综合利用;要把握基于生活适应性的生态环境和谐原则。建筑生活适应性突出的是人的需求,但人的生活环境离不开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有利于实现人的生活适应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环保节能应充分考虑到建筑、人以及自然的整体生态和谐;要把握可持续性、推广性原则。
5 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措施
建筑的环保节能是在保证室内较较舒适的韩静基础上,提高对通风、采暖、供水、照明等供应的能源利用率。它的设计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节能效果,更不能以环保节能未有阻碍建筑的其他必备功能,诸如消防、景观等。
5.1 环保节能技术层面措施
5.1.1 优化建筑朝向设计。建筑设计应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建筑环保技能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室内热工环境。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土地、商业价值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忽略了阳光的利用效率,造成了建筑室内热工环境差等问题。阳光不仅对居民健康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环保节能也十分有意义。因此,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学习和掌握日照原理的应用,合理的依据季节段、阳光照射度等因素确定建筑的朝向以及窗口的开窗度。例如在冬至后,由于阳光照射角度低,室内接受阳光面积会比夏天多,因此在设计上应充分把握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像图来确定阳光照射时间,提高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在保证阳光采纳充足的情况下减少建筑东向和北向的铠装面积,以保证热量耗损降低,稳定室内热环境。
5.1.2 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度。建筑设计在水资源、风资源、太阳能、地热能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应高度重视。对于水资源可以通过雨水收集与应用等装置设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度。室内水资源装置应充分考虑饮食用水、洗浴用水、厕所用水等环节的可综合利用性,减低水资源消耗的直接性;高层建筑应加大安装太阳能接受装置,其转化的能量可以供洗浴、做饭、照明等使用。
因此设计者对建筑通风设计意识要强,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室内的热工环境;加强建筑环保节能法律法规认知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控制建筑构造的节能设计。
5.1.3 优化建筑构造设计。建筑构造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建筑组成部门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还需在营造舒适度与环保节能上下功夫。室内构造设计利用物理光学原理将屋顶设计为连续“W”状态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屋顶透明天窗可采用双层玻璃,形成饱温、采光为一体的能源利用装置;将输水管道安置在室内楼板内侧,可以达到冬天靠热水散热取暖,夏天靠凉水降温的效果。控制建筑总体表面积设计,表面积越小、耗能越少,因此多选用长轴在东西方向的长方体构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耗能损失增加2.5%,因此,对体形系数要做到优化控制,将其控制在0.30以下为益。
5.2 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的监管层面
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监管,建筑环保节能政策的制定有利于引导建筑设计在环保节能上形成创新发展动力,而环保节能监督与处罚则对督促建筑行业加强环保节能意识,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行业监管部门一方面应根据环保节能现有标准,结合市场研究进展及时完善节能细节标准,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发展性,形成引导合力,另一方面行业监管权责要明晰,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情况,加强监管人员环保节能监督意识,提高执法严格程度,以规范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行为。
作者简介:周园,女,硕士,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5篇
2、加强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研究
4、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运用探讨
5、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6、探究绿色环保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7、概论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绿色环保趋势
8、关于绿色环保性的建筑装饰材料应用及创新性分析
9、绿色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10、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1、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2、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13、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
14、中原经济区建筑绿色化发展研究
15、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16、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价值
17、探析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18、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19、建筑装饰施工中绿色节能环保装饰材料策略分析
20、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
21、环保工程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分析
22、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23、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节能设计
24、绿色健康环保型建筑材料发展分析
25、建筑装饰节能绿色环保材料的施工方案思考
26、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研讨
27、浅析绿色健康环保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
28、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材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29、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的应用
30、建筑室内装修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
31、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和分析
32、试析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作中的应用
33、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研究
34、浅谈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35、绿色环保理念在环保工程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36、在大数据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37、探析绿色环保理念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38、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39、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40、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
41、绿色环保装饰材料在大型商场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42、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实践
43、建筑装饰领域绿色建筑装饰理念的运用实践探微
44、节能环保绿色材料在建筑装饰中应用研究
45、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46、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
47、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48、浅谈绿色建筑最新进展的推进
49、基于全球建筑业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环保型建筑材料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具身认知运动的发展,幼儿的具身学习愈发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世界经典学前教育方案的分析发现,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主要有三点:材料、环境、教师。本研究从材料种类、层次与结构的多样化,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教育活动环境的灵动性以及教师的儿童视角来探析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具身学习;材料;环境;儿童视角
【作者简介】卢静(1993-),女,江西上饶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陈世联(1968-),男,重庆人,重慶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与身体无关,只与大脑加工过程有关,学习是发生在“脖颈”以上的[1]。伴随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具身认知运动的蓬勃发展,身体与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了充分检验[2],具身学习应运而生。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其学习与发展无不体现着“整体性”,是一种全身参与的学习活动。因此,幼儿是典型的具身学习者。如何促动如此独特的个体进行具身学习?纵观国内外几种经典的学前教育方案,如意大利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能够自己教自己,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并追随儿童;美国高宽课程方案创设了一个适宜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投放大量的材料,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原则;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打造独特而难以复制的育人环境,认为环境是“第三位教师”,教师需做到“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德国华德福教育倡导为孩子提供一个有机、环保的生态环境,材料多来源于自然,教师需等待儿童成长;我国安吉游戏创设的环境兼具挑战性、生成性与灵动性,多使用低结构材料,教师需“管住手、闭上嘴、睁开眼、竖起耳”,以便发现儿童。可以看出,这些经典的学前教育方案分别从材料、环境、教师三大角度入手,为幼儿量身定制了一个促动其具身学习的场域,使其自主、自动、自发、自由、自我地利用身体部位、重视身体感受进行个性化学习。因此,本文主要从多样化的材料、灵动的环境、教师的儿童视角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为更好地促动幼儿具身学习探寻出相应路径。
一、基于多样化材料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3]儿童在不断操作、探索材料的过程之中获得直接经验以及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里的“材料”是指幼儿教育者提供给幼儿学习、活动的所有环境物质,包括社会和自然中一切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物品材料[4]。幼儿与材料互动时,不仅发挥了材料的娱乐性与教育性,更达成了幼儿的具身学习。
(一)材料种类多样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5]我国学者虞永平指出:“对幼儿来说,很多情况下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6]因此,教师必须提供丰富的、种类多样的材料以促动幼儿具身学习。
深圳教育幼儿园将每一间教室打造成异质学习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供给幼儿种类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其自由地选择和使用。如机械建构中心的木工区,提供了木板、木块、凿子等多样化材料,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不断制作与创造,充分体现出身体参与学习的重要价值。浙江安吉的幼儿园投放丰富的自然材料,将竹子“化身”为梯子、秋千、桌椅、茅舍等,将木材筑成大型积木、平衡木、跷跷板等,将沙土资源、水利资源建成沙池、水池、泥池等,为幼儿的具身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山东利津第二实验幼儿园将全园分为24个游戏区域,如建构区、民俗区、攀爬区、交通区、野战区、福娃亭游戏区等,各区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材料,如民俗区有钉子、锤子、木桌等材料。当几位幼儿手脚并用使劲推动石碾时,学会了合作,提升了认知能力,促进了动作发展,达成了具身学习。
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种类上的多样化,而不是数量上的多样化,正如蒙台梭利所认为的,过多的材料将难以被孩子选择并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7]。教师应依据“现时、现地、现人”,并满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要求“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8],为具身学习者重视并利用身体感受与部位建构知识创造机会。
(二)材料层次多样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9]教师供给材料时,需思考幼儿之间的差异,使材料显示出相应的层次性,即具有不同的难度,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具身学习需求。如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可为同一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模仿范例进行制作,能力一般的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利用半成品进行创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可充分利用原材料进行想象与创造[10]。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手是智力的工具,我们给予手的工作要多于心智的工作[11]。在一次亲子活动中,教师投放了大小不一的夹子、完整的一次性纸杯,以及杯身被剪开、类似“小章鱼”的纸杯。在操作过程中,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就会用小夹子夹住纸杯的杯底,发展一般的幼儿就会用夹子夹住杯口或者“小章鱼”的脚,发展较弱的幼儿则只能用大夹子夹杯口。在区域活动时,教师为美工区提供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图案,以此锻炼幼儿沿轮廓剪纸的能力,包括画有枫叶等复杂图案的纸张、画有方形等简单图案的纸张、无任何图案的纸张或纸条等。精细动作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可选择不同难度的材料。在生活区,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层次多样的纽扣,如牛角形纽扣、有机玻璃纽扣、搭扣、暗扣等,让幼儿自行选择、自由练习、自主挑战。又如利津二幼攀爬区中的自制滑梯,利用废旧铁管、木板、绳索三种材料组合而成,将滑梯分割为难易度不同的三部分:楼梯、滑梯、绳索墙。不论幼儿从哪一部分进入,都有可能到达滑梯顶部平台,具有极强的挑战性与层次性。运动能力较好、富有挑战性的幼儿可选择从绳索墙爬至滑梯顶部平台,甚至借助滑梯两边的扶手进行攀爬,其他幼儿可选择从废旧铁管制成的楼梯走至滑梯上方。一切依据幼儿自身能力不同而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促进幼儿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三)材料结构多样化
根据材料的结构化程度,幼儿园材料大致分为高结构化材料、低结构化材料和非结构化材料。目标明确、玩法固定的材料为高结构化材料。如幼儿使用一支笔和一张纸对教师的范画进行模仿;幼儿运用篮球练习投篮等。低结构化材料指的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材料进行简单设计,但不限定玩法[12],较为典型的为积木、雪花片等。幼儿可利用材料建构不同造型,但主要是促进其空间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等。非结构化材料指的是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没有预定目标,也没有设计玩法[13]。如废旧报纸,幼儿可根据自身喜好进行玩耍:跳房子、掷沙包、踢球等。
我国学者华爱华提出:“对游戲材料进行低结构开放投放,将会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高结构投放,将诱导幼儿个别化作业活动,材料控制幼儿(除规则游戏材料)。”[14]最适宜的情形是幼儿控制材料并与材料“对话”,这样幼儿才能重视身体及身体感受进行个性化认知与发展。因此,教师投放的材料应偏向于低结构或非结构。正如安吉游戏,材料多为低结构,如木板、木块、梯子等。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境:一幼儿用他小小的身躯将一块长长的木板斜靠在木箱上,其他幼儿缓慢从容地走过木板;当此幼儿又搬来两块长木板时,其他幼儿便从木板上轻盈地滑下……正是材料的低结构性,幼儿才能玩出不同花样,才能促动其自主、自发的具身学习,让其通过身体感知世界。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好的玩物应符合“有变化、可活动、小孩子玩了不容易生厌,可以引起爱情,可以刺激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质料优美、构造坚固不易损坏,能洗涤而颜色不变、形象不丑陋、足以抒发美感”[15]等条件。因此,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材料时,也应考虑以上内容,做到既满足幼儿兴趣,又有利于学习与发展。
二、打造灵动的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环境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这与幼儿的思维特征有关:儿童在看待事物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事物合不合理或对不对,而是可不可爱、喜不喜欢,说明儿童的思维偏重感性[16]。因此,身体、大脑和环境被视为认知的重要部分,全身性的学习与环境密不可分。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第二条路径便是打造灵动的环境。
(一)设施设备具有灵动性
设施设备是开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之一,也为幼儿利用身体感知世界、进行具身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具体包括基础设施,如办公楼、厨房等;以及基本设备,如课桌椅、教玩具等。日本熊本幼儿园(Daichi Kindergarten)中庭的屋顶是用电动开关控制的,若适逢下雨,教师就会把屋顶打开,地面上会形成一个小水潭,孩子们便可赤脚在水潭间玩耍嬉戏;天气冷的时候,孩子们还可以溜冰。意大利瑞吉欧戴安娜学校(Diana School)开阔的阶梯式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很好地进行建构材料的搭建,同时能够随时进行调整、变化。西班牙格拉纳达教育中心(Granada Educational Center)将空间、光线和色彩结合在一起,随着一天中光线的变化,透过彩色玻璃照射到室内的色彩也随之变化;韩国首尔“俄罗斯方块”幼儿园(Dobong-gu Kindergarten)使用彩色玻璃作为设计元素,一方面增添了采光度,另一方面引导孩子们去体验色彩的变换,营造了一种童趣。可以说,彩色玻璃营造了一个灵动的环境。奥地利贡特拉姆斯多夫幼儿园(Guntramsdorf Kindergarten)的多功能厅与健身房之间的分隔墙根据需求可以被打开,既可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也可随时分开举办,使得活动空间更加灵活、多变。
正是设施设备具有灵动性,才造就了利用身体进行学习的机会。灵动的设施设备可以是富于变化的楼梯、彩色玻璃、电动屋顶,也可以是带轮子的桌椅、室内滑梯、高矮不同的门等,以充分帮助幼儿主动利用身体参与活动、获取经验。
(二)空间布局具有灵动性
材料生成环境,灵动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第一,教室之间无明确界限。如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Fuji Kindergarten),各教室之间未明确隔断,教师和孩子们通过利用可移动的墙柜组合,既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又可随时扩大活动范围。日本熊本幼儿园(Daichi Kindergarten)的室内也是无界限的,仅用木质橱柜便可打造一个临时教室。这些设计已经彻底改变了建筑和教室的传统束缚,尽可能消除孩子之间的差异感,让每一位不同的个体都能感受到同等的关注。另外,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在开放的空间内不受约束地走动、玩耍、交流,亦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第二,室内与室外贯通。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Fuji Kindergarten)没有室内外界限,幼儿可从室外随意奔跑至室内,可谓是一所无“禁区”的幼儿园。正因如此,灵动地增加了幼儿的具身学习机会。第三,室外布局追求自然、生态。我国学者刘晓东认为“儿童是自然之子”,即儿童的内在和外在都是不断进化的产物。南非米德兰花园蒙台梭利学校(Keystone Montessori School)的室外环境布满了绿树、青草、鲜花,好似一座“友好的花园”,在阳光的照射下,孩子们在树荫下游玩、嬉戏、奔跑,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真实的自然世界。越南胡志明市农场幼儿园(Farming Kindergarten)的室外屋顶铺有草坪,种植了大量植物和蔬菜,幼儿既能自在地奔跑、游戏,又能通过身体感官来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到劳作活动之中。日本大阪幼儿园(KM Kindergarten)的室外庭院到处都是天然的草坪和树木,连楼梯都铺上了草坪,因此也加深了整个幼儿园的自然味道。我国北京花花草草幼儿园的室外种植了大量花草,包括紫丁香、连翘、紫藤、郁金香、冬青、鸢尾花、金银花、满墙的爬山虎以及孩子们最喜欢的桑葚树等。幼儿通过五官、手脚、躯干等身体部位体验自然之美、感受生态之友好,将内化的具身学习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紧密融合。
(三)教育活动环境具有灵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7]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环境也应该是灵动的。
首先,集体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应是灵动的,即教师每开展一次教学活动,就应该对这次活动的环境做出相应调整[18]。如大班社会领域活动“一元钱能干什么”[19],两位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师甲为幼儿提供了一元钱人民币、记录用纸笔、捐款箱等材料,桌椅的摆放类似小学课堂;而教师乙准备了一元钱人民币、货币规划记录板、捐款箱、银行、学习用品与玩具等材料,桌椅进行了分区摆放,且室内留出大片供幼儿活动的区域。从实际效果看,教师乙提供的材料与打造的环境对幼儿的活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由此可见,教师甲的活动环境不具备灵动性,幼儿只能依靠大脑进行学习,学习发生在“脖颈”以上;而教师乙打造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自发计划、自主到活动区实施计划、自觉分享与汇报计划,实则为幼儿的具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游戏活动环境同样需具有灵动性。安吉的幼儿园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戏区域、多样的游戏材料,但游戏开展的平台怎么建、建在哪里、怎么用这个平台及选择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都是幼儿自主、自发的。再如,利津二幼的东攀爬区有一面促进幼儿攀爬的大型木制攀爬器,安装了攀岩石、轮胎、滑梯、攀爬网、攀爬绳、木梯六种材料,幼儿可灵活选取攀爬材料与方式。华德福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包括大量的自然材料,如石头、树木、果实以及沙坑、滑梯、秋千等,幼儿可自由操作材料、自由开展户外游戏。
再次,运动活动环境也需具备灵动性。重庆西南医院幼儿园利用园内操场、楼道、假山、走廊、墙体、树木等各种环境,按照不同年龄班级、不同楼层的特点打造了凸显健康的班级环境文化和楼层运用文化标识,创设了“攀岩、平衡、跳跃、投掷、悬垂、钻爬、翻滚”七大户外26个单项项目的运动中心,可以让不同的孩子以及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运动发展阶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路线。利津二幼的户外道路由12种材质组成,富有创意地将轮胎、木桩、玻璃球等材料打造成环绕全园的多材质道路,幼儿可在沙土路钻爬翻滚、在鹅卵石路赤足奔跑、在轮胎路嬉戏跳跃……虽然是小小的道路,但组合之后,使得园中的运动活动环境也具备了一定的灵动性,促进了幼儿的具身学习。
最后,生活活动环境的灵动性。日本大阪幼儿园(KM Kindergarten)、日本奈良幼儿园(NFB Kindergarten)的洗手间设置在朝南的位置,并通过大面积的透明窗户,让洗手间充满阳光。这种更开放、更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不因害怕黑暗和阴冷而不敢去洗手间,使得生活活动环境更加灵动与温馨。
作为具身的学习环境,幼儿的主动参与是学习环境构建的关键[20]。通过讨论、亲身实践、探索等活动,幼儿不仅获得了参与创设环境的权利,而且还掌握了主动探索学习的权利。因此,不论是室内外的环境,还是不同功用的环境,都应注重幼儿的自主、自动参与,从而更好地利用身体及身体感受进行学习。
三、教师要有兒童视角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觉察到应该重视儿童本身,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世界。“儿童视角”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教师若要促动儿童的具身学习,便要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关注于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
一方面,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在瑞吉欧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把儿童视为主动的、有能力的、顽强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而不是预先定义好的、脆弱的、需要帮助的和无能为力的儿童[21]。“两匹小马的诞生”发生在意大利瑞吉欧戴安娜学校(Diana School),两名四岁大的小女孩想让黏土制成的小马站立起来,她们不断将黏土搓成条以作支撑,但未能成功。教师敏锐地抓住了这样的教育契机,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另一个活动主题“椅子和桥梁的稳定性”,以帮助孩子解决平衡和不稳定的问题。正因为教师具有儿童视角,才看懂了、读懂了儿童的动手操作、动脑探究,才明白了、尊重了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又如,某一幼儿园的教师发现幼儿近期喜欢观察泥土中的蚯蚓,于是教师便从泥土中挖了很多蚯蚓,准备开展有关蚯蚓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为每位幼儿分发了一条蚯蚓,请孩子们自由探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孩子说:“我知道蚯蚓是软软的!因为我摸了摸我的小蚯蚓。”“老师,蚯蚓是咸咸的!我刚才尝了一口。”……幼儿在此次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观察、触摸、品尝、闻味道、实验等方式探索蚯蚓的特性,活动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利用大脑参与思考,更是借助于身体部位与身体感受来建构自己对于蚯蚓的直接经验,充分彰显具身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会收到这一效果呢?原因就在于教师具有儿童视角: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与需求、抓住教育契机、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强调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22],实现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另一方面,反映在材料环境中。蒙台梭利提道:“儿童与成人是社会的两个不同部分,彼此应相互合作、交流、扶持……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进化,还只是绕着成人的希望打转。因此,当我们建立此社会时,儿童一直被我们所遗忘。正因如此,人类的进化只能比喻为一条腿的进化。”[23]陶行知也曾说:“要承认幼儿是活的,要按照幼儿的心理进行,要根据幼儿需要的力量为转移。”[24]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儿童,承认儿童的重要性,从儿童视角来看待环境材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附属幼儿园(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基于儿童视角,对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了精心设计与打造,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如为避免孩子随意打开抽屉、壁橱等用具,幼儿园为其安装了儿童安全锁扣;使用儿童家具,所有尖锐、锋利处都包上了儿童家具防护角。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环境是有秩序、有吸引力、有生命的,如教具、教具柜尺寸是适合幼儿的身体大小的;自然角中的植物是常绿常青的,且贴有对应标签,便于幼儿识别;生活区的水果是干净清爽的,可以让孩子自主品尝。日本茨城县幼儿园(Doaishari Kindergarten)用低矮的布置来保障幼儿的具身学习,如低矮的木结构空间、低矮的窗台、圆柱形迷你卫生间等,符合幼儿学习、活动的需要。教师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提供并打造利于具身学习的材料与环境,将幼儿看做一位真正的、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人”,关注其所见、所闻、所想、所为。
教师应当从儿童的角度来对待儿童,关注到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真正促动其具身学习。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36(04):104-114.
[2] Paco Calvo,Toni Gomila.Handbook of Cognitive Science:An Embodied Approach[M].San Diego:Elsevier Ltd,2008:355-372.
[3] 姜惠萍.让“问题”不再是问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究[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4(06):24-27.
[4][5][7][12][19] 陈世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5,35,52,44-45,58.
[6] 虞永平.物质材料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06(01).
[8][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1.
[10][13][14]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51,251,251-252.
[11] [意]瑪利娅·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万信琼,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16-121.
[15] 陈鹤琴.儿童玩具组报告[J].新教育,1924(05).
[16] 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6.
[18] 陈世联,申毅.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9):21-24.
[20] 肖菊梅,李如密.从“离身”到“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的新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1):56-60.
[21] [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莉亚经验(第3版)[M]. 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3.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3] 简楚瑛.学前教育课程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
[24]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75-186.
通讯作者:卢静,lujing1888@qq.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