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精选8篇)
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第1篇
《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绘本特点。
2.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真挚;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会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编故事(练习说话); 【重难点】
1、重点: 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难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并在此过程中领悟母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绘本::
1、最近看过哪些绘本? 真是爱看书的孩子!
倪老师请来了一些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如果你认识,请大声说出他的名字。他是-------,来自——《 》
这一类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绘本。你知道绘本有什么特点?绘本以精美的绘画为主,并配有少量文字。是呀,所以小朋友们都爱看绘本。倪老师也很喜欢看呢。
2、阅读绘本,倪老师有两大法宝,今天就送给二年(3)班的小朋友!(出示 ppt:看、想)小眼睛 仔细看 看文字,看画面,小脑袋积极想,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神奇的绘本故事世界。带着两样法宝我们出发吧!
3、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个和兔子有关的故事 [PPT:封面]瞧,这是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看封面,你能知道些什么? 题目: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什么是逃家?(这是一只想离开家的淘气的小兔子)(贴板书题目)
作者:这本图画书是玛格丽特写的,克雷门·赫德画的,他们都是美国人。这本书一出版,全美国的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它。中国的黄迺毓教授把这个故事翻译成了中文,让我们中国的孩子们都看得懂。
画面---主人公:图上画了什么?用一两句完整话说一说(蓝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丛中,小兔和兔妈妈正在亲热地聊天,会聊些什么呀?(贴上小兔徽章—加入兔子家族)让我们也进入兔子家族,来听故事吧!)
二、师生互动,阅读故事:(走进绘本,变身穿越)
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小兔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被妈妈追上了,你还逃不逃?为什么要逃?为什么想离开家?(A、你和故事中的小兔子一样淘气,都想逃。B、„„)
一个逃,一个找,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开始了„„
(一)老师讲述小兔子和妈妈的第一次变化:小鳟鱼---捕鱼人;
1.你逃到哪儿去了?小兔子,你来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学生读——指导学生读“”里的话。(2-3)
(评:多淘气的小兔子!真是活泼可爱的小兔!)2.师:“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贴句式)指导看图:妈妈要变成捕鱼的人,赶紧找来捕鱼工具。3.哇!变彩图啦:快用上法宝---仔细看!看到了什么?
小兔变成了一条小鳟鱼,在清澈的小溪里,开心的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拿着长长的鱼竿在钓小鱼,咦?你还发现什么了?为什么妈妈为什么不用鱼钩?而用一根红萝卜作诱饵呢?(还是妈妈最了解自己的小宝贝!妈妈可舍不得伤害到自己的小宝贝)
兔妈妈要快点儿找到自己的小宝贝,又不能伤害到他,真是用心良苦的妈妈。你喜欢这兔妈妈吗? 她让你想起---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一定也是特别了解,会照顾你的,特别细心的,)
大家用上法宝—仔细看了,注意到细节,多有趣!多快乐呀!
(二)讲述小兔的另一次变化,猜一猜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1.小兔子们,还变吗? 又要变了!小兔在哪儿?(PPT)
“ 我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兔妈妈又要想什么办法,才能找到自己的小宝贝呀?快想想办法。(注意引导学生办法不能太残忍,妈妈可舍不得伤害自己的小宝贝呢,有没有更温柔一点的办法?)(贴:小花)
(鼓励各种想法:蜜蜂、蝴蝶、园丁、绿叶、阳光)贴黑板条
你们发现了吗?刚才兔妈妈们想到变成的事物都是和小花有联系的)板书
当有孩子说到园丁,引导园丁会给小花浇水---真让人感动!妈妈总不忘照顾自己的宝贝。
2.阅读绘本时,想一想,猜一猜可真有趣啊!
绘本故事里,小兔子还会想变成什么?兔妈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找到它?
(轻轻捧起书,在书中寻找答案和快乐吧!提示任务
1、读懂故事,2、找出最喜欢或最感动你的画面。)
(三)师生对读、谈话,呈现故事内容:
1、看完了? 故事都读懂了吗?,快速翻书,说一说:当小兔想变成小鳟鱼,兔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当小兔变成—— 是不是发现你们刚才有些想法,正好和绘本作者一模一样呀?而且有些想法比书中更有创意!
2、小兔子们,你最喜欢书中哪个想法或画面?最让你感动?(1)、石头——爬山的人
出示彩图:聊聊哪儿让你感动呢?
兔妈妈,你背着登山绳,拄者着登山杖,要去哪儿呀?兔妈妈,你的大背包里放着什么呢?(红萝卜,找到小兔时可以给他吃。)好陡的坡,好高的山哟!兔妈妈,你的年龄大了,还背着这么重的包,爬山一定很吃力吧?别爬了。兔妈妈,你看满山的大石头,爬山时很容易被石头绊倒、磕破,还是别爬那么高了吧?为什么还要往上爬?
是呀,兔妈妈不怕山高路远,就为了找到她的孩子。
你愿意读兔妈妈的话吗?倪老师和你配合读。(2)、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
聊聊哪儿让你感动呢?兔妈妈,你练过走钢索吗?,这钢索又细又长,而且距离地面那么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下来!多危险呀!快别当走钢索的人了。再说,空中飞人会在空中飞来飞去,你要在这危险的钢索上等多久才会遇到呢?你为什么要冒着危险走钢索呀?
是呀!为了遇到到她的小宝贝,妈妈什么危险都不怕!她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危险的钢索!小兔子们,有没有被妈妈的举动所感动呢?谁还愿意来读读这段话。
师读小兔的话,女生读兔妈妈的话。(绿-红)
奇妙的想象让故事变的多有意思呀。绘本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对话和有趣的画面。
(3)小鸟---大树
谁也喜欢这一幅?谁还有补充?
三、阅读感受,句式练说。
1、故事中,无论小兔子怎么变,兔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找到她的宝贝。小兔子,你还会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找他呢?
不着急?我们也用这样的对话,来玩一场捉迷藏游戏。倪老师有温馨提示:
1、用上阅读法宝—“想”。尽量不和故事书里重复,有新想法的更棒!
2、把最精彩的想法记录在爱心卡上)
(生写完后反馈)你愿意分享你的想法吗?----孩子们,你们阅读绘本不仅仔细看、积极想、还能动手写(板书)下自己编的故事,真了不起。
四、提升主题,拓展延伸:
1、故事中的小兔子并不是真的想离家出走,他总是说“如果、如果”。它呀,只不过是想知道他的妈妈有多爱它。所以,这是一场“爱的捉迷藏”游戏。(ppt)在这游戏中,小兔子和你们一样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于是他说——
生读:天哪,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师读:来根红萝卜吧!
采访: 小兔子,你这时为什么不跑了?(累了,愿意回家,家温暖、安全,爱你的妈妈总有办法找到你。)
为什么愿意待在这里?(有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是最温暖)
故事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把它捧在胸前。回想整本书的内容————这时呀,我们的心里会觉得„„„„暖暖的,温馨。
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第2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一观察、二想象、三感受的阅读方法,学习绘本。
2、能依据图片进行合理想象与思考。
3、会用“如果„„就„„”进行仿写、续写故事。教学重、难点:
1、观察图片,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用“如果„„就„„”进行仿写、续写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谁?最爱你的人谁?可是这却有一只小兔,想要离开妈妈。这节课我们来读这个故事。出示封面《逃家小兔》
2、作者介绍
3、问题:这只调皮的小兔子,是怎么逃离妈妈的呢?最后他成功了吗?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二、师生一起讲故事
1、课件黑白图——当然这肯定是那只小兔和妈妈啦,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会说些什么呢?请你用来讲一讲故事的开头。
生:讲故事
师:(鼓励)你的想法和作者真是不谋而合,你也是一为天才作家哟!
出示文本,生齐读。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2、第一次变化(鱼):
一看:小兔变成了什么?妈妈呢?谁来说一说,小兔和妈妈发生了什么事?(依照彩图)
二想:咦为什么妈妈用一根红萝卜作为诱饵呢?
三感受:你感到小兔是什么样的,妈妈呢?(顽皮;爱护孩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齐读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zūn)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3、第二次变化(石头)
一看:调皮的小兔怎么跑到高山上啦?妈妈呢?谁来说一说,小兔和妈妈又发生了什么?他们又会说什么?
二想:妈妈都带了什么工具,他的背包里会有什么呢? 三感受:你感到受了什么?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4、(花)小兔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课件出示图,看小兔跑到哪里?花园里,猜猜他要变成什么?
课件出示:如果(),我就(),妈妈也在变,谁来猜一猜?
用这样的句式说:如果(),我就(),你们说得太好了!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妈妈变成了园丁,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5、(鸟)还想看吗? 咦!小兔怎么长翅膀了?它要变成什么?(黑白图)(不要文字)用这样的句式怎么说?如果(),我就()。
呀!小兔子要飞走啦!妈妈怎么办?
出示黑白图,看图说话:如果(),我就()。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竟然跟作者写得一样。你们瞧,在广阔的田野里,妈妈变成了一棵妈妈树,她就这样站着,等着,张开着双臂,搂住向她飞来的小兔。
6、哎呀,妈妈还是会找到我!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课件:如果你变成(),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要变成()。
7、大家的想法真可爱,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请小作家给插图配字,哪位小作家说得与书上一样,(可贴画奖励)好吗? [设计意图]:采用猜测阅读,进行语言表达和想象训练。
8、猜一猜:故事的结尾,小兔成功了吗?
三、升华故事情感(学生闭眼聆听)
1、回顾故事环节,感受母爱
出示连环图(小兔变变变,妈妈变变变),唯一不变的是——妈妈的爱(板书“妈妈的爱”)
2、配乐朗读儿童诗。《妈妈的吻》
让我们把故事变成小诗,永远记住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在朗读和创编中,理清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母爱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写作训练
师:这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关于《逃家小兔》这个绘本,关于《逃家小兔》这个故事集才刚刚开始,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添加画面,不断丰富文字,我相信,《逃家小兔》一定会成为人生旅途上不断温暖我们心灵的大书!
1、写作范例,展示
2、仿写
3、好书推荐:同样温暖我们心灵的,亲情绘本5本。
板书设计:
逃家小兔
永远不变的是----(妈妈的爱)
学生习作: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泥土,躲在你的脚下,让你看不到我。如果你变成泥土,我就变成蚯蚓,给你松土,让你能自由呼吸。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蜜蜂,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蜜蜂,我就变成蜂窝,采完蜂蜜你还是会回到我的怀抱里。
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第3篇
1.师生共读, 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 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激起阅读的欲望。
2.引导学生学会用阅读文字、观察插图、想象情节、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绘本, 培养孩子看、听、想、说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以一带多的发展性阅读方式, 形成班级图书漂流。
教学准备
课件、贴图、绘本。
教学过程
小朋友, 你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几个有关动物的谜语, 怎么样?
小小姑娘满身黑, 秋去江南春来归, 从小立志除害虫, 身带剪刀满天飞。 (燕子)
小时穿黑衣, 长大披绿袍, 庄稼的朋友, 捉虫顶呱呱。 (青蛙)
头戴大红帽, 身披五彩衣, 好像小闹钟, 清早催人起。 (公鸡)
耳朵长, 尾巴短, 只吃菜, 不吃饭。 (兔子)
一、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 你们看!
1.封面、封底。
这是书的封面, 封面就像图书的第一道门, 会读书的孩子绝不会错过一本书的封面, 孩子们, 你从封面上发现了什么?你能猜想一下故事会讲些什么吗?
小朋友你们瞧, 这是书的封底, 这红红的底啊, 就是书的封底。
2.蝴蝶页。
看老师把书拿好, 轻轻地翻过去。翻书的时候咱们要小心翼翼地翻阅, 因为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咦, 什么都没有?其实这就是图书的第二道门, 是书的环衬, 叫做蝴蝶页, 淡淡的黄色好象在告诉我们, 这一定是个温馨有趣的故事。
3.扉页。
快点儿进入故事吧!啊?还没进入。别急, 这是第三道大门叫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这里不仅有故事的名字, 还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故事是一位叫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女作家写的, 书里的画是一位叫克雷门赫德的画家画的。瞧, 这位就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她为我们这些小读者写了100多本童书。而这位克雷门赫德还为《月亮, 晚安》《大象和小甲虫》等绘本画过插图。他们都是美国人, 所以他们的名字特别长。同时我们中国小朋友要想看懂这本书, 多亏了一位叫黄遒毓的叔叔为我们翻译。
让我们注意看、认真听, 下面真的进入故事啦!
二、读文赏图, 激发兴趣
1.故事开场。
师:从前有一只小兔子, 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 它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 ”妈妈说, “我就要去追你, 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师:就这样妈妈和小兔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2.第一次变。
师:“如果你来追我, ”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 游得远远的。”你看, 小兔子变成了什么?这条小鱼全身是白色的, 背鳍是黑色的, 他叫小鳟鱼。 (板贴:小鳟鱼)
师:为了追上小兔, 妈妈也开始变了哦!“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 ”妈妈说, “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板贴:捕鱼人)
出示彩图:瞧, 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 小兔变成了小鳟鱼, 开心地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 穿着黑色的大雨鞋, 站在冰冷的水里, 抛出了那么长的鱼线。用什么在钓呢?这可是小兔的最爱呀, 你说小兔会上钩吗?哈哈, 我们继续看
3.第二次变。
师:“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 ”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 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 ”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 爬到高山去找你。”
彩图:好陡的山, 好高的山呦!小兔子灵巧地爬到了山顶, 变成了大石头。 (板贴:大石头) 为了找寻小兔, 妈妈变成了登山人。 (板贴:登山人) 可是妈妈的年龄好像有点大了, 身体也有些笨重, 走路一定很吃力的, 爬山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爬山的时候会被石头绊倒, 磕破!) 是呀, 她正冒着危险爬山去追小兔呢!
4.第三次变。
师:可是小兔更带劲了, 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看小兔跑到了花园, 课件出示:“如果你变成 (爬山的人) , ”小兔说, “我就 ( ) 。”仔细观察插图, 说说他要变成什么?指名说话, 被你猜对了奖励你读一读。谁再来当当小兔。
妈妈也在变, 谁来说一说?看来你是个会观察的人, 我们把照顾花园里花草树木的人叫做园丁。老师读:“如果你变成 (小花) , ”妈妈说, “我就 ( ) 。”
你们看, 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 躲进了花园里。 (板贴:小花) 你们能找到他吗?妈妈变成了园丁, (板贴:园丁) 他来花园里扛着锄头, 挎着篮子, 来给小花?是啊, 妈妈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 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5.回顾三次变化, 体验句式。
师:故事真好听呀, 想不想像老师这样有模有样地读读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呢?咱们来分角色朗读故事吧!先请两个朗读最棒的小朋友和老师来个示范, 读读第一段对话。红色的话是小兔说的, 请你读。绿色的话是妈妈说的, 请你读。老师读兰色的话。你们也想读吗?这样吧!咱们三个小朋友合作, 组长给大家分好角色, 马上练习这3段话。
三、角色体验, 想象说话
这时, 故事中的小兔可就着急了, 他说:哎呀, 妈妈还是会找到我!我得想出更好的主意来。如果你是小兔, 你会变成什么?来帮小兔想一个更好的变法吧!现在老师要给你们施上魔法, 现在你们就是机灵的小兔了。让我们把眼睛闭起来, 想一想, 当你睁眼睛的时候, 把你的好主意告诉大家。喔唷, 还真机灵呢, 哪只小兔先来说一说。
四、听读故事, 体验交流
1.续讲剩下的四次变化。
师:大家的想法真可爱, 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告诉你们吧, 故事中的小兔还变成了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和可爱的小男孩呢!教师随机板贴这4幅图。那妈妈又是怎么把小兔子追回来的呢?仔细听, 老师继续讲这个故事。
2.考验倾听, 智力抢答。
当古灵精怪的小兔子想尽各种方法, 想要逃离妈妈的怀抱, 聪明的兔妈妈却一定有一个很妙的方法追上小兔。咱们玩个智力抢答游戏, 说说妈妈都变成了什么!
如果小兔变成 ( ) , 妈妈就变成 ( ) 。
小鸟大树
帆船风
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
小男孩妈妈
3.体验7次变化, 课中操。
交流板书:边交流, 边画箭头。让我们起立, 轻松一下, 一起来玩玩有趣地捉迷藏吧!看着黑板老师说, 大家来做做动作!我们开始变了哦!
小兔变成小鳟鱼游啊游, 妈妈变成捕鱼人钓小鱼;
小兔变成大石头不准动, 妈妈变成登山人爬呀爬;
小兔变成小花躲起来, 妈妈变成园丁来照顾;
小兔变成小鸟飞呀飞, 妈妈变成大树等着他;
小兔变成帆船飘呀飘, 妈妈变成大风吹呀吹;
小兔变成空中飞人飞起来, 妈妈变成走钢丝的人摇摇晃晃地走。
小兔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妈妈变成妈妈抱住他!
4.猜故事结尾。
妈妈抱着男孩, 说着悄悄话!你猜他们在说什么?你觉得小兔还会继续逃离妈妈的怀抱吗?让我们来看故事的结尾吧!
你们看,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 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 小兔和兔妈妈在树洞里开心地吃着萝卜。不管小兔变成什么, 妈妈总是能用最温柔的办法, 让小兔回到它的身边, 于是小兔又变回了小兔, 兔妈妈也仍然是小兔的妈妈。
5.再读彩图, 诗歌熏陶。
多么有趣的一本书呀!是不是还没过瘾, 还想看呀?这本书里有许多漂亮的插图, 咱们看书不仅要看文字, 更要看看插图, 因为图中还可能藏着许多秘密呢!老师把故事编成了一首诗歌, 咱们再次一边欣赏, 一边听老师朗诵这首《永远的妈妈》。
出示老师改编的儿童诗:
永远的妈妈
如果我是一条小鱼, 跳进凉凉的小溪, 妈妈就是一个渔夫, 抛下鱼饵等着我;
如果我是一块石头, 在高高的山崖上, 妈妈就是一个登山人, 爬上山顶找到我;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 藏在一个花园里, 妈妈就是辛勤的园丁, 会在花园里照料我;
如果我是一只鸟儿, 从她身边飞过, 妈妈就是一棵大树, 等着我到枝头做窝;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 扬着帆, 离开家, 妈妈就是风, 吹着我, 吹向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 在高空荡秋千, 妈妈就是走钢丝的人, 穿过空气, 走到我身边;
如果我是调皮的小男孩, 蹦呀, 跳呀跑回家, 妈妈就是我的妈妈, 张开双臂抱住我;
哦, 妈妈, 不如我就待在你的怀里, 不再逃跑, 因为我知道, 你是多么地爱我哩!
6.初步交流体会。
看完这个故事, 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啊?为什么喜欢?
老师, 我不但喜欢聪明调皮的小兔, 更欣赏兔妈妈为了孩子不怕辛苦, 在背后默默守护孩子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大家谈得真不错, 看来小朋友们的小脑袋里都已经有自己的体会了。咱们看书就应该这样, 除了仔细地看、认真地想, 更应该学会用心体会, 这样的话, 你的收获会比别人更多!
五、绘本读吧, 课外延伸阅读
1.推荐妈妈系列绘本。
老师这里还有几本有趣的绘本想介绍给大家:《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 你好吗》《我讨厌妈妈》《妈妈心妈妈树》。它们都是关于妈妈的故事, 想看吗?
2.自己阅读绘本方法指导。
在看书之前, 老师想悄悄地告诉大家:看绘本的时候静悄悄地看,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你可以轻轻地问问同学, 其实还可以仔细地看看图画想一想, 猜一猜。因为绘本中的图画也是会讲故事的哦!
3.总结展望。
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第4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激起阅读的欲望。
2.引导学生学会用阅读文字、观察插图、想象情节、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绘本,培养孩子看、听、想、说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以一带多的发展性阅读方式,形成班级图书漂流。
教学准备
课件、贴图、绘本。
教学过程
小朋友,你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几个有关动物的谜语,怎么样?
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燕子)
小时穿黑衣,长大披绿袍,庄稼的朋友,捉虫顶呱呱。(青蛙)
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公鸡)
耳朵长, 尾巴短, 只吃菜, 不吃饭。(兔子)
一、 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你们看!
1.封面、封底。
这是书的封面,封面就像图书的第一道门,会读书的孩子绝不会错过一本书的封面,孩子们,你从封面上发现了什么?你能猜想一下故事会讲些什么吗?
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书的封底,这红红的底啊,就是书的封底。
2.蝴蝶页。
看老师把书拿好,轻轻地翻过去。翻书的时候咱们要小心翼翼地翻阅,因为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咦,什么都没有?其实这就是图书的第二道门,是书的环衬,叫做蝴蝶页,淡淡的黄色好象在告诉我们,这一定是个温馨有趣的故事。
3.扉页。
快点儿进入故事吧!啊?还没进入。别急,这是第三道大门叫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这里不仅有故事的名字,还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故事是一位叫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女作家写的,书里的画是一位叫克雷门·赫德的画家画的。瞧,这位就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她为我们这些小读者写了100多本童书。而这位克雷门·赫德还为《月亮,晚安》《大象和小甲虫》等绘本画过插图。他们都是美国人,所以他们的名字特别长。同时我们中国小朋友要想看懂这本书,多亏了一位叫黄遒毓的叔叔为我们翻译。
让我们注意看、认真听,下面真的进入故事啦!
二、 读文赏图,激发兴趣
1.故事开场。
师: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师:就这样妈妈和小兔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2.第一次变。
师:“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你看,小兔子变成了什么?这条小鱼全身是白色的,背鳍是黑色的,他叫小鳟鱼。(板贴:小鳟鱼)
师:为了追上小兔,妈妈也开始变了哦!“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板贴:捕鱼人)
出示彩图:瞧,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开心地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抛出了那么长的鱼线。用什么在钓呢?这可是小兔的最爱呀,你说小兔会上钩吗?哈哈,我们继续看……
3.第二次变。
师: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彩图:好陡的山,好高的山呦!小兔子灵巧地爬到了山顶,变成了——大石头。(板贴:大石头)为了找寻小兔,妈妈变成了登山人。(板贴:登山人)可是妈妈的年龄好像有点大了,身体也有些笨重,走路一定很吃力的,爬山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爬山的时候会被石头绊倒,磕破!……)是呀,她正冒着危险爬山去追小兔呢!
4.第三次变。
师:可是小兔更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看小兔跑到了花园,课件出示:“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 ),”小兔说,“我就()。”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他要变成什么?指名说话,被你猜对了奖励你读一读。谁再来当当小兔。
妈妈也在变,谁来说一说?看来你是个会观察的人,我们把照顾花园里花草树木的人叫做园丁。老师读:“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 )。”
你们看,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板贴:小花)你们能找到他吗?妈妈变成了园丁,(板贴:园丁)他来花园里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是啊,妈妈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5.回顾三次变化,体验句式。
师:故事真好听呀,想不想像老师这样有模有样地读读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呢?咱们来分角色朗读故事吧!先请两个朗读最棒的小朋友和老师来个示范,读读第一段对话。红色的话是小兔说的,请你读。绿色的话是妈妈说的,请你读。老师读兰色的话。你们也想读吗?这样吧!咱们三个小朋友合作,组长给大家分好角色,马上练习这3段话。
三、 角色体验,想象说话
这时,故事中的小兔可就着急了,他说:哎呀,妈妈还是会找到我!我得想出更好的主意来。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来帮小兔想一个更好的变法吧!现在老师要给你们施上魔法,现在你们就是机灵的小兔了。让我们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当你睁眼睛的时候,把你的好主意告诉大家。喔唷,还真机灵呢,哪只小兔先来说一说。
四、 听读故事,体验交流
1.续讲剩下的四次变化。
师:大家的想法真可爱,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告诉你们吧,故事中的小兔还变成了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和可爱的小男孩呢!教师随机板贴这4幅图。那妈妈又是怎么把小兔子追回来的呢?仔细听,老师继续讲这个故事。
2.考验倾听,智力抢答。
当古灵精怪的小兔子想尽各种方法,想要逃离妈妈的怀抱,聪明的兔妈妈却一定有一个很妙的方法追上小兔。咱们玩个智力抢答游戏,说说妈妈都变成了什么!
如果小兔变成(),妈妈就变成( )。
小鸟 大树
帆船 风
空中飞人 走钢索的人
小男孩 妈妈
3.体验7次变化,课中操。
交流板书:边交流,边画箭头。让我们起立,轻松一下,一起来玩玩有趣地捉迷藏吧!看着黑板老师说,大家来做做动作!我们开始变了哦!
小兔变成小鳟鱼游啊游,妈妈变成捕鱼人钓小鱼;
小兔变成大石头不准动,妈妈变成登山人爬呀爬;
小兔变成小花躲起来,妈妈变成园丁来照顾;
小兔变成小鸟飞呀飞,妈妈变成大树等着他;
小兔变成帆船飘呀飘,妈妈变成大风吹呀吹;
小兔变成空中飞人飞起来,妈妈变成走钢丝的人摇摇晃晃地走。
小兔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变成妈妈抱住他!
4.猜故事结尾。
妈妈抱着男孩,说着悄悄话!你猜他们在说什么?你觉得小兔还会继续逃离妈妈的怀抱吗?让我们来看故事的结尾吧!
你们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小兔和兔妈妈在树洞里开心地吃着萝卜。不管小兔变成什么,妈妈总是能用最温柔的办法,让小兔回到它的身边,于是小兔又变回了小兔,兔妈妈也仍然是小兔的妈妈。
5.再读彩图,诗歌熏陶。
多么有趣的一本书呀!是不是还没过瘾,还想看呀?这本书里有许多漂亮的插图,咱们看书不仅要看文字,更要看看插图,因为图中还可能藏着许多秘密呢!老师把故事编成了一首诗歌,咱们再次一边欣赏,一边听老师朗诵这首《永远的妈妈》。
出示老师改编的儿童诗:
永远的妈妈
如果我是一条小鱼,跳进凉凉的小溪,妈妈就是一个渔夫,抛下鱼饵等着我;
如果我是一块石头,在高高的山崖上,妈妈就是一个登山人,爬上山顶找到我;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藏在一个花园里,妈妈就是辛勤的园丁,会在花园里照料我;
如果我是一只鸟儿,从她身边飞过,妈妈就是一棵大树,等着我到枝头做窝;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扬着帆,离开家,妈妈就是风,吹着我,吹向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在高空荡秋千,妈妈就是走钢丝的人,穿过空气,走到我身边;
如果我是调皮的小男孩,蹦呀,跳呀跑回家,妈妈就是我的妈妈,张开双臂抱住我;
哦,妈妈,不如我就待在你的怀里,不再逃跑,因为我知道,你是多么地爱我哩!
6.初步交流体会。
看完这个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啊?为什么喜欢?
老师,我不但喜欢聪明调皮的小兔,更欣赏兔妈妈为了孩子不怕辛苦,在背后默默守护孩子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大家谈得真不错,看来小朋友们的小脑袋里都已经有自己的体会了。咱们看书就应该这样,除了仔细地看、认真地想,更应该学会用心体会,这样的话,你的收获会比别人更多!
五、 绘本读吧,课外延伸阅读
1.推荐妈妈系列绘本。
老师这里还有几本有趣的绘本想介绍给大家:《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你好吗》《我讨厌妈妈》《妈妈心妈妈树》。它们都是关于妈妈的故事,想看吗?
2.自己阅读绘本方法指导。
在看书之前,老师想悄悄地告诉大家:看绘本的时候静悄悄地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轻轻地问问同学,其实还可以仔细地看看图画想一想,猜一猜。因为绘本中的图画也是会讲故事的哦!
3.总结展望。
不知不觉,下课的零声已经响起了。没看完的故事,我们可以去课外看,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让这些有趣的绘本像小帆船一样在我们班级中漂流起来。等我们看完了这些书,再来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的交流会好吗?
绘本《逃家小兔》教案 第5篇
(一)活动目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创编。
2、掌握句型“如果„„就„„”,丰富词语: 逃家。
3、能深刻的感受母子间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FLASH 课件、相应的故事图片。
(三)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为什么要叫“逃家小兔” 呢? 听完故事以后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师:故事好听吗?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故事叫“” 呢? 幼A: 因为小兔子一直想要逃跑。
幼B: 小兔子想要离开自己地家。师: 原来故事里讲的就是一只一直想要逃跑、离开家的小兔子,所以我们给它个名字叫“逃家小兔”。那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呢? 最后它有没有逃走呢?(幼儿自由回答)
幼A: 小兔觉得外面好玩所以想要逃走,但是最后它没有逃走成功。
幼B: 我认为小兔要逃走是因为遇到了不开心地事情才逃走的„„
你们有没有也和小兔子一样想过要逃跑、离开自己的家呢?
幼A: 我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因为爸爸妈妈对我很好。
幼B: 我也没有离开过家,虽然有时爸爸妈妈会骂我,但是都是因为我不乖„ „师: 我们小朋友虽然有时候调皮惹爸爸妈妈不开心,但是他们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因为爸爸妈妈爱你们。
3、演示课件讲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师: 小兔一直想逃跑,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的? 妈妈又是用什么方法不让小 兔子逃走呢?
师: 我们现在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讲述故事。
师: 小兔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 妈妈听后是怎么说的呢?(掌握重点句型“如果„„就„„”。)
幼A: 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鳟鱼逃走,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它。
幼B: 如果小兔想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就变成爬山的人去找它。幼C: 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去花园里找它„„
师: 小兔子和兔妈妈的话里都有一个好听的词,刚才小朋友在回答的时候说到了,那就是“如果„„就„„”,我们能不能用这个好听的词也来说一句话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来举例进行引导)
幼A: 如果我拿到五角星妈妈就会开心的笑。
幼B: 如果天气冷了我们就要多穿些衣服„„、讨论: 那妈妈为什么会想方设法不让小兔逃跑呢? 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互相讨论一下。幼A: 因为妈妈不想让小兔离开自己的家。
幼B: 因为妈妈爱小兔,想要在身边保护小兔。
师: 妈妈师因为爱小兔,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小朋友的妈妈也爱小朋友一样,其实小朋友的妈妈也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会帮助你们很多事情,是不是呀?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自己的妈妈,喜不喜欢自己的家啊?(幼: 喜欢。)
4、创编小兔和妈妈的对话。
师: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兔,你会怎么逃家? 兔妈妈又会用什么方法阻止小兔逃家? 请相邻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和兔妈妈来想一想,说一说,要是能把“如果„„就„„” 这个好听的词语也放进去,那就更好了。
幼儿相互对话进行创编。(请创编的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幼A&B: 妈妈,我要逃走了,我要变成天上的白云飘的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天上的白云我就要变成蓝天,飘向我的怀抱。
幼C&D: 妈妈,我要逃走了,我要变成小汽车开的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汽车我就变成开车的人开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尝试复述故事《》。师: 小朋友真动脑筋,说出了这么多好听的方法。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来讲一讲呢? 现在我们就一边看着动画一边来讲。
5、游戏: 你追我逃
师: 小朋友的故事讲得真好,那你们还想不想把故事表演出来?教师做兔妈妈,幼儿做小兔,进行角色表演。现在老师来扮演兔妈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小兔,然后把故事中的内容表演出来。
(活动结束后,我们小朋友还可以自己相互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也可以把你们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表演)
附:故事《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绘本阅读教案 第6篇
设计理念:
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阅读的指导思想:
1、尊重儿童读书的主体性。儿童是阅读的主体,不同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体验。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决不要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
2、关注量的积累,引导博览群书。没有量的积累,即使篇篇是精品,孩子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修养。新课程要求低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为不少于五万字,因此,要大力提倡博览,提倡广读书、读整本书、读整套书,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3、立体育人,提升精神境界。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并复述完整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重难点:
1、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2、难点: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阅读准备:
1、兔妈妈和兔宝宝的头饰。
2、图书和课件。
3、句式卡片。
板书设计:
逃家小兔
如果你(),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要变成()。
永远不变的是----(妈妈的爱)
阅读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亲爱的孩子们,世界上最美的故事是童话!童话里的世界最精彩!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童话故事,它来自一本图画书,想不想听?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精彩的世界吧!(课件:童话世界)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我抓住这点,引出今天的绘本内容,一开始,学生兴致就很高,课堂气氛较好。
二、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
1、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一只小兔子和它的妈妈在家门口的草丛里聊天呢!它们在说什么呢?
2、翻下去就进入了故事的第二道大门——环衬:哦?什么都没有吗?哦,不是的,这是一个淡黄色的蝴蝶页,淡淡的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一定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喽!
3、快点儿进入故事吧!啊?还没进入。别急,这是第三道大门叫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文/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图/克雷门·赫德,译/黄毓,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4、啊,这只可爱的小兔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喽!看,它静静的蹲在地上,望着远方,一定在想:我想离开家,可是我要逃到哪儿去呢?你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那就注意看,认真听,下面真的进入故事啦!
[设计意图]:绘本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喜欢阅读绘本。从而大量的阅读,从中获益。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绘本,会读绘本。上课伊始,我便向学生介绍了封面、环衬、扉页这三个内容。介绍理论知识会比较的枯燥。于是,我就用自己的一些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进入故事的第二道大门——环衬等等”再加上我手上实物的演示,学生的注意力相当的集中。
三、师生一起讲故事
1、课件黑白图: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2、出示彩图:瞧,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开心的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抛出了那么长的鱼线在钓小鱼,咦?为什么妈妈用一根红萝卜作为诱饵呢?(知子莫如母啊!)
3、顽皮的小兔又变了!
课件出示黑白图:“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彩图:好陡的山,好高的山呦!小兔子灵巧的爬到了山顶,妈妈的年龄好像很大了,身体也有些笨重,走路一定很吃力的,它正冒着危险爬山去追小兔呢!爬山的会被石头绊倒,磕破!
4、小兔可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课件出示图,看小兔跑到哪里?花园里,猜猜他要变成什么?指名说话
课件出示:如果(),我就(),5、妈妈也在变,谁来猜一猜?
用这样的句式说:如果(),我就(),6、你们比玛格丽特还聪明,说得太好了,奖励大家一张彩图: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妈妈变成了园丁,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7、还想看吗? 咦!小兔子怎么长翅膀了?它要变成什么?(黑白图)(不要文字)
用这样的句式怎么说?如果(),我就(),8、呀!小兔子要飞走啦!妈妈怎么办?
出示黑白图,看图说话:如果(),我就()。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竟然跟作者写得一样。再奖励一张彩图:你们瞧,在广阔的田野里,妈妈变成了一棵妈妈树,她就这样站着,等着,张开着双臂,搂住向她飞来的小兔。
9、哎呀,妈妈还是会找到我!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如果你(),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
我就要变成()。
10、大家的想法真可爱,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有一个条件,只让看图,不看内容,行吗?请小作家给插图配字,哪位小作家说得与书上一样,我们给他鼓掌三下,好吗?
[设计意图]:采用猜测阅读,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想象思维训练。
四、想象编写儿童诗。
1、让我们把故事变成小诗,永远记住妈妈的爱。
出示老师改编的儿童诗:
永远的妈妈
如果我是一条小鱼,跳进凉凉的小溪,妈妈就是一个渔夫,抛下鱼饵等着我;
如果我是一块石头,在高高的山崖上,妈妈就是一个登山人,爬上山顶找到我;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藏在一个花园里,妈妈就是辛勤的园丁,会在花园里发现我;
如果我是一只鸟儿,从她身边飞过,妈妈就是一棵大树,等着我到枝头做窝;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扬着帆,离开家,妈妈就是风,吹着我,吹向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在高空荡秋千,妈妈就是走钢丝的人,穿过空气,走到我身边。
……
[设计意图]:在朗读和创编中,理清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母爱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谈读后体会
1、你喜欢这个故事么?最喜欢里面的谁啊?结合图画说说吧。
2、总结,提升主题:
(1)小兔为什么变来变去的?妈妈为什么也变来变去的?每次都能抓到小兔?(小兔变来变去,想离开家,离开妈妈,想长大。妈妈爱小兔,所以变来变去,一路追随。)
(2)故事中的小兔和妈妈都在变,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呀?(妈妈的爱)
师:是呀!妈妈不怕山高路远,不顾危险,一路追随!这就是伟大的母爱!现在,你觉得《逃家小兔》是告诉我们什么呢?板书:母爱
(3)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不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兔子吗?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离家,但无论你走的多远,哪怕海角天涯,永远走不出妈妈爱的怀抱!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背孟郊的《游子吟》。
3、放歌曲: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心甘情愿》、《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交流,点出本书的主题“永远不变的伟大母爱!”通过诗、歌曲等不同形式的展示,让孩子感受普天下所有母亲最无私的爱。
六、阅读拓展,展示学生藏书,激发创作欲望推荐其他图画书
孩子们,像这样美妙的图画书还有很多很多!瞧,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石头汤》等等,光听书的名字,都那么诱人,你们想看么?那可以到网上购书,还可以去书店买。
逃家小兔绘本教案 第7篇
《逃家小兔》绘本教案 诸城市明诚学校 陈炳菊
一、猜谜激趣
1、师:孩子们,今天早上妈妈送你上学前都跟你说聊了什么?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兔妈妈和小兔子也在聊天,他们可能聊些什么?(出示封面,引导学生观察)从绘本的封面中,你还能看出些什么?
二、阅读封面,了解作者
(出示封面)从绘本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图:克雷门。赫德 译:黄迺毓 讲述: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兔妈妈和兔宝宝住在草丛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兔妈妈可爱自己的孩子了,就像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样,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宝宝。
三、指导阅读
1、(图1)可是有一天,小兔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2、师:小兔子们,你们为什么想逃跑?你们想逃到哪儿去呀?(生交流,指名回答)
3、这可急坏了兔妈妈,兔妈妈听了以后会怎么办呢?(指名回答)
4、想知道兔妈妈是怎么办的吗?请仔细看、认真听。看看谁的想法和书上的兔妈妈一样?
5、师:“如果你跑了,”他的妈妈说道,“我一定会追上你,因为你永远是我的小兔子。”
6、小兔小兔,妈妈追来了,它会怎么办呢?(出示图)看看,猜猜看小兔变成了什么?
“如果你追上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条鱼儿,跳进凉凉的小溪,从你身边游开。”
自己练习读一读。(自由练习读句子)谁来读一读?
师:终于能离开妈妈自由地玩耍了,小兔此时心情会是怎样的?能开心地读读吗?除了开心,小兔还会有什么心情?你能再读读吗?(跟着老师一起读,做做这只调皮的小白兔)
7、哎呀,这下子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聪明的孩子,快快来帮帮兔妈妈吧!
生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黑白图)师:“如果你变成一条凉凉小溪中的鱼儿,”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一个渔夫,我会抛下鱼饵等着你。”渔夫图与彩色图有什么不一样?(看渔夫图彩色图)师:仔细看看这幅有趣的图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兔妈妈的穿着、她的钓饵------
8、师:你觉得兔妈妈能抓住变成小鱼的小兔吗?为什么呢?(出示彩图)(用萝卜系在绳子上捕鱼)为什么用胡萝卜?是的,妈妈知道小兔永远最爱吃的都是胡萝卜,用胡萝卜一定能把小兔这条鱼钓上来,多聪明的妈妈呀!
9、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细心的妈妈将萝卜系在绳子上,没有用鱼钩,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用鱼钩呢?对呀,妈妈想得多周到的,它多爱小兔呀,不能让小兔受一顶点伤害!多么细致而周到的母爱呀!
四、继续阅读全书
1、小兔不甘心就此跟兔妈妈回家,它又变着法子想逃走了。小兔共变了几次?
分别变成什么?请小朋友一边听老师把故事讲完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师讲故事)
2、小兔分别变成了什么?妈妈又是怎么变的呢?(小兔子变成了大石头,妈妈变成了爬山的人。)老师这样讲是不是更清楚具体呢?(出示:小兔说:“我要变成大石头。”妈妈说:“那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我们看看妈妈身上背的行李和绳子,拄的拐杖,妈妈做好了长途跋涉,挑战危险的准备,他的意志多坚定呀!孩子们你们想想看,妈妈会遇到哪些危险呢?妈妈会害怕吗?为什么不害怕?对呀,因为当妈妈遇到这些危险的时间,小兔也在面临这这些危险,兔妈妈担心小兔还来不及呢哪会顾及自己呀!多么伟大的母爱呀!
3、顽皮的小兔还要逃,(出示:小兔说:“我要变成小花。”妈妈说:“那我就变成园丁,还是会找到你。”)知道“园丁”是干什么的?呀,那么多小花,妈妈能一眼认出小兔吗?你真聪明!即使认不出也没关系,妈妈会用全部的爱来浇灌这些花朵,妈妈为小兔做的这些事就缘于对小兔的——爱!多么无私的母爱呀!
4.哎,不懂事的小兔呀还要变,它又变成了什么呢?妈妈又变成了什么呢?(飞鸟,大树;小帆船,风;空中飞人,走钢索的人,多么勇敢的母爱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
五、提升阅读体会,得出主题。
1、最终小兔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小朋友来说说这副图上画了什么?(是呀,妈妈的怀抱才是最温暖的地方)
现在的小兔还想逃家吗?出示:天哪!我不如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反复朗读)我们来看看小兔的妈妈怎样?奖给它一个红萝卜。看看画面上,在小兔的家里,小兔子和妈妈多幸福,多温馨呀!你想对这只小兔或者兔妈妈说些什么?
2、这只逃家的小兔终于还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看来,无论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有多高,哪怕是跑到天涯海角,孩子永远也跑不出妈妈的关爱。即使将来长大了,离开了妈妈的身边,也永远离不开紧紧相随的母爱!
六、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1、小朋友,你知道妈妈有多爱你吗?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爱(幻灯片出示妈妈们照顾孩子们的图片)。
二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第8篇
一、以导为主,激趣引入
绘本阅读不像语文课那样有着严谨的框架和规范的要求,相对语文课文其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广,结构也多样复杂。从哪个角度去读、怎样读,都没有规定。因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绘本。我从封面到环衬再到扉页的顺序逐步引入。封面上的图画往往就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内容,所以从讨论封面图画开始,我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封面上有什么?什么叫逃家?猜猜小兔子和兔子妈妈在聊些什么?封面的颜色给你怎样的感觉?在扉页上你能读到些什么?扉页上的这只小兔抬着头,它在想什么呢?你想知道这只小兔子要逃到哪里去吗?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入,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绘本的结构,知道了封面、环衬和扉页是什么,无需大量讲解。学生们同样也在这样的顺序中渐渐进入这个故事,了解这个故事。
二、以情入景,由扶到放
在正式进入正文的学习后,我用生动的语言娓娓叙述,让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故事中。《逃家小兔》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由两幅黑白图加一幅彩图这样的方式间隔呈现。通篇围绕“如果……我就……”的句式展开。小兔子和兔子妈妈就在这样的对话中,展开了“你藏我找”的游戏。而在这本书的彩图部分却没有任何文字的描写,大部分学生在读到这几页时,可能只是粗略地看一下。所以,此时教师的适时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以第一幅彩图为例。
师:瞧,这是在哪里呢?
生: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
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它在干吗?
生: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开心地游着。
师:那它的妈妈呢?仔细看看,它变成了什么?
生:妈妈变成了捕鱼的人。
师:她的身上都有些什么装备?它脚上穿着什么?身上背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生:它穿着长长的雨鞋,背着红色的鱼篓,拿着渔网和钓鱼竿。
师:妈妈正在干吗呢?
生:妈妈在钓小兔子呢!
师:妈妈是用什么做鱼饵的?
生:是用胡萝卜。
师: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做鱼饵呢?
生:因为小兔子最喜欢吃胡萝卜。
师:是呀,真是知子莫如母啊!有谁比妈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呢?
通过各种问题的导入,学生学会了抓住图片中的细节,不仅拓宽了思维,激发了想象力,最重要的是逐渐挖掘出图片隐藏的深刻含义。通过对话的引导,我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当小作者,用“如果……我就……”的句式,将故事叙述完整。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很多时候,学生就是故事中的逃家小兔,小兔的体会就是学生的体会。在文本的最后一段,我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兔子,离开家想去哪里?要去干吗?”从而引出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想要自由。想要脱离父母的束缚。想要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等。此时的学生,俨然变成了绘本中的那只小兔子,我又适时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只小兔子,你会变成什么?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呢?”让已经进入角色的学生续编故事,他们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如果……我就……”句式简单,内容却能千变万化。通过指导,学生们很快融会贯通,用“如果……我就……”的句式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
结尾处,在回答小兔子最后为什么又回到家这个问题时,虽然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但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不离不弃,也说明这堂课的重点学生已经掌握,对母爱的体会非常深刻,这节课的目标达到了。
绘本阅读赋予了课堂教学一个新的面貌,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了鲜活的生机。那一本本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的绘本,教师引领学生们飞翔在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别样乐趣。当绘本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时,绘本阅读成为学生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