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精选5篇)

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第1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测试整体分析 本次二年级月考试题,从整体上看是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内容主要来自书上,题目难易适中,题量适宜,与以往相比试卷难度、题量相差不多,是一份比较优秀的测试题,本次试题具体体现在:

1、重考查基础

本次试题有基础题、阅读、习作三大部分设计,大部分是考察学生平常积累的知识,尤其注重了检测学生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标精神。整张试卷基础题占75分,都是书本上的,这要求学生掌握书本,阅读分占15分,在阅读训练中,主要考查学生基本阅读,比较直接。

2、重生活习作

本次习作测试15分,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卷面反映的作文水平来看,多数同学习作一般,少数同学还得了高分。由于是低年级,学生还不会驾驭语言,还不会用词和标点符号,以后要加强。

二、学生成绩分析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学生卷面清楚,字迹工整。本次考试参与学生23人,均分为:44.43分,及格人数有4个,合格率17%,测试成绩70分以上的有1人。

三、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 1.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虽然有些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大部分同学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较差。作文,综合考查学生的用词、造句、段落划分,布局谋篇的能力,但少数学生仍然把握不住着重点,缺乏细节描写,围绕同一主题,合理选择素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今后在教学当中改进的措施:

1、今后多进行训练,平时多说,多练,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是要加强平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加强练习,让学生在会的基础上不出漏。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分析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

4、重视积累运用的口语交际及实践活动,平时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多写,多练,重视作文的批改及讲解,平时多积累一些优美的句子及典型事例,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要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

6、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五、取得的成绩

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这一招是我在当学生时学到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对付考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其实,这恰恰是背道而驰。诚然,老师给学生压力会让学生一时三刻认真学习,但其他时间呢?老师总不可能一直陪在学生身边吧。而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却会长时间地影响着他,甚至会受用一生。

再次要夯实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夯实基础知识,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才是二年级的学生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不能忽视。我会定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阶段性检测,查漏补缺。打个比喻,语文就是一棵树,最底下一层是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等等,和一些文学常识,最后就是阅读与写作,写作当中又包括文章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等等,这些知识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学习。阅读与写作在考试中又占有大部分的比例,所以我们要着重攻破这两大块。

但不管怎样,都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既轻松,进步又快,所以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陪学生快乐度过的。作为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是幸福的。在课堂上,我是个老师,但下课之后,或举行活动中,我会跟学生打成一片。

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第2篇

暨阳高级中学2008-20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英语学科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田永清 校对:张燕

第Ⅰ卷(选择题 三部分 共85分)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二卷交回。

第一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B。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A. It’s raining.B. It’s cloudy. C. It’s sunny.

2. 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

A. Lucy.B. Alice. C. Richard.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man’s sister. B. A film. C. An acto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 In Room 340. B. In Room 314. C. In Room 223.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n office. C. At home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

A.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 B. To look after her sister.

C. To find a new job.

7. 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

A. Two months. B. Five months.C. Seven months.

8. 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most with the baby?

A. Holding him. B. Playing with him.C. Feeding hi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wa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 A problem with traffic rules.

C. A suggestion for city planning.

10.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A. Limiting the use of cars. B. Encouraging people to walk.

C. Warning drivers of air pollution.

1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the man’s idea?

A. It’s interesting. B. It’s worth trying. C. It’s impractica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How long will the man probably stay in New Zealand?

A. One week. B. Two weeks. C. Three weeks.

13. 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give to the man?

A. Go to New Zealand after Christmas. B. Book his flight as soon as possible.

C. Save more money for his trip.

14.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flights to New Zealand at Christmas time?

A. They require early booking. B. They can be twice as expensive.

C. They are on special offer.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y did Jane call Mike?

A. To ask him to meet her. B. To tell him about Tom. C. To borrow his car.

16. Where will Jane be in about one hour?

A. At Mike’s place. B. At the airport. C. At a garage.

1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ne has just learned to drive. B. Jane’s car is in bad condition.

C. Mike will go to the airpor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did the speaker 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 week before?

A. Write a short story. B. Prepare for the lesson.

C. Learn more about the writer

19. Why does the speaker ask the questions?

A. To check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B. To draw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reading skills.

C. To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father-son relationships.

20. What will the students do in 10 minutes?

A. Ask more questions. B. Discuss in groups. C. Give their answer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Teaching as a career _____ to many people because of the long holidays.

A. attractsB. calls C. appealsD. pulls

22. European football is played in over 80 countries, ________ it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orld.

A. making B. makes C. made D. to make

23. Mr. Thomas, a director from MS Company wants to see you. _______ he come in

or wait outside?

A. Will B. Would C. Shall D. Dare

24. I have been studying computer for several years and I still ________.

A. have B. do C. have been D. am

25. The newly published book, which refers _______ basic English grammar, is

______only for beginners.

A. as; meant B. for; intended C. to; planned D. to; intended

26. When he was there, he ___ go to that coffee shop at the corner after work every day.

A. would B. should C. had better D. might

27. He left the place, _______never ________back again.

A. determined; to comeB. being determined; to come

C. determined; coming D. determining; coming

28. The invention of spaceships makes ______ human beings to travel to the moon.

A. that possible for B. that possible of

C. it possible for D. it possible of

29. You _____ not get my support if you do such a thing.

A. shall B. must C. shouldD. dare

30. They must have stayed at home last night, ________ they?

A. mustn’t B. can’tC. haven’t D. didn’t

31. --- I’d like a table for six.

--- Sorry, sir, but we don’t have any table _____ right now.

A. unable B. suitableC. comfortable D. available

32. Come and see me whenever _____.

A. you are convenient B. you will be convenient

C. it is convenient to youD. 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you

33. The manager recommended he ________ a plane in order to get there in time for the

二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第3篇

一、对教材的理解

从广义来说, 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学生三维的发展落到实处, 即要让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 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熟悉所学, 掌握一定的方法, 感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八年级语文下册, 其主导思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把学习当成一次旅行, 在旅行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泛舟科学的海洋, 采集民风民俗, 漫步古代诗苑可以说, 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 散发着芳香, 让人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 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语文教材把思想融入了每一篇文章、每一道习题中, 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更与这个信息日渐增多的社会紧密相关。

二、对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1.对于现代文, 采用单元教学法,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单元目标、了解各篇课文的目标和相互联系, 然后选择一两篇能体现单元思想或是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来讲, 其他课文作为辅助来学习。比如第一单元是写“人生成长道路上影响你最大的人”, 我就选择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重点讲, 引导学生学习文学大师抒发情感的方法, 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悟出爱祖国、爱师长、爱朋友是这两篇文章带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从而明确人生奋斗的意义, 表达自己的关爱与温情。之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其他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感受苦难造就人生, 《托尔斯泰》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再塑生命》感受浓浓的爱及其产生的巨大力量。

2.对于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教师范读后学生大声读, 获得初步的印象, 再结合注释疏通文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重点实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 使学生对文章的原、译文都比较熟悉, 基本达到背诵的程度。之后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受到震撼、情感受到陶冶, 真正实现学习文言文的价值。

如本册第六单元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行路难》等。这些诗文, 都有非常积极的思想意义、非常精美的语言。常规教学之后, 我安排了两个课时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思想性分析, 解决了原先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 柳宗元被贬之后抑郁的实质。 (2) “与民同乐”是与百姓一起喝喝酒、逛逛山吗? (3) 李白、岑参的自信、积极心理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 其实体现了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 不过需用一些课外知识或历史知识加以佐证。

当然, 对古诗文的教学, 我不仅注重文中传递的思想, 更注重在理解赏析字句的基础上去让学生感悟艺术美所带来的思想震撼。如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我这样引导学生赏析杜诗的炼字:“卷”写出了风的迅猛, 体现了茅草的动态, 若换成“吹”, 则表现不出风的力度, 若换成“掀”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由此得出动词的使用传神的结论。“铁”写出了棉被很凉、很硬, 体现了天气的寒冷, 从色泽看, 棉被很旧、很脏, 也许只有一床, 无法拆洗, 可见家境贫寒, 真实地体现出安史之乱给百姓生活上带来的灾难, 得出名词鲜活的特点。此后, 学生又分析了“长夜”“天下寒士”等, 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沉郁顿挫的文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综合性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这部分,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领到新书时整体看一遍, 根据情况作相应的统筹安排。

本册第一单元是“献给母亲的歌”, 鉴于许多学生不懂感恩、不懂回报的表现, 我结合这个活动教材, 重新确定了一个主题“让母爱的种子发芽”, 想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母爱、懂得感恩。我提前两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作品、格言、事迹, 排演歌颂母爱的小品, 制作一件送给母亲的礼物, 回家和母亲聊天等。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八节那天, 邀请六位家长参与, 活动流程是感受母爱倾听母亲触摸母亲感谢母亲。在“触摸母亲”这个亲子互动游戏中, 母亲都能准确摸出自己孩子的手, 而有三个孩子却辨别不出自己母亲的手, 很多学生流泪了。这次活动之后, 学生似乎突然长大了, 班级的管理也顺畅了许多。

第二单元为“寻觅春天的足迹”, 我布置学生坚持写一个月的观察体验日记, 同时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家长一起去踏青、春游、搜集有关春天的作品, 和家长一起创作一张以“春天在这里”为主题的手抄报, 随后开展同主题班会, 学生的听说读写、绘画设计等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第三单元是“科海泛舟”, 我带领学生去图书馆看科技类作品, 指定范围、书目让学生自主选看, 又抓住我校承担全国机器人大赛山西省赛区赛事的契机, 让学生去看比赛, 了解相关知识, 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同时结合所学的五篇文章, 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兴一利必会生一弊, 引导学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第四单元是“到民间采风去”, 第六单元是“背起行囊走四方”。我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了“家乡素描”与“乡土发现”两个方面展开活动, 并确定以“走进家乡, 了解家乡”为主题。让学生回家后了解: (1) 家乡的民间俗语、谚语、民谣、笑话; (2) 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节日习俗; (3) 家乡名人。我又结合近年来中考题中出现的与风俗有关的内容加以引导, 如中考现代文阅读《晋祠》《清凉圣地五台山》等, 启发学生广泛调查、搜集、采访,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然后布置作文“我家乡的______节”。要求综合运用叙述、描写, 抒情等表达方式, 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 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五单元为“古诗苑漫步”。我从开学初就要求学生们每天复习两首诗, 这样, 半个学期恰好可以把小学的八十首和初中已经学过的诗词复习一遍。所以, 到第五单元及课外必背古诗词学完后, 恰好是期中考试前的复习阶段。我开展了一次“清风吟诵”的主题活动, 并让学生每人办一张主题为“古诗苑漫步”的手抄报, 挑出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

近年来, 在综合性学习这一方面, 中考考查的分值逐年增多, 其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活动策划类 (包括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形式等) , 二是语言综合运用类 (包括讲述故事、口语交际、观点辩论、依例写话等) , 三是理解运用类 (包括阐述观点、发表见解、拟标题、改对联、堆选图标等) , 四是配伍类。总之, 考试内容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注重语言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活性。

4.在名著阅读方面, 我注重三个年级的整体思路。入学初, 就将这三年中需要学生阅读的书目罗列出来, 贴在教室中。一部分是必读的, 如教材上要求的;一部分是选读的, 要求学生在升入初三前将所需阅读的书目尽量全部读完, 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也有层次要求。第一学期要求学生摘录原著中的精彩片段或对话。第二学期着重于一些故事情节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第三学期试着让学生评析书中的人物或事件、语言风格等, 同时阅读与作品相关的一些评论。第四学期锻炼学生的速读能力和读后压缩故事的能力, 倡导阅读多种形式的作品, 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力争将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0字左右。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第4篇

一、基础知识。

1、碧绿闭幕完璧归赵毕竟铜墙铁壁

清正廉洁浮想联翩舌绽莲花怜悯连续

据理力争聚精会神拒之千里声色俱厉

3、qiǎnghuòjiàng

hèqiǎnghé

4、DBAC5、A6、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力量的源泉

书是智慧的翅膀书是生活的方向盘

6、写到相关诗句即可。

7、(1)略

(2)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作的生本报告。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4)爸爸说,小甜病了,他知道。(意思对了即可)

(5)形象铭刻心上。

9、略(词语恰当即可)

二、阅读理解。

1、摧残希望果断风平浪静

2、(1)烟波浩淼波涛滚滚风大浪急白发苍苍涕泪交流

(2)略

3、不慎:疏忽、不小心。

无奈:没有办法,无计可施。

4、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和和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

5、(1)因为他想起了老人慈祥与和善的眼神;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驱使他这样想的。

(2)因为船长对于孩子的信任感到惭愧;他救了孩子的身体,孩子救赎了他的心灵。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评卷 第5篇

出卷人:花伦生 审核人:胡文生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piě zuǐ jūn fá kǒng bù chè dǐ chōu yē sǒng jiān

()()()()()()

二、补足词语:(4分)

鱼()而()()然()敬 精()简()专心()()三:查字典知识运用。(5分)

1、如果你不认识 “鼎”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

2、“缘”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缘”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缘故;②因为,为了;③缘分;④沿着;顺着;⑤边。“无缘无故”应取第()种解释。

3、“幽”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它的笔画顺序是()。

四:将以下作家所在国家和作品用线连起来。(5分)

哥伦比亚 马克吐温 《百年孤独》 俄国 笛福 《凡卡》

丹麦 马尔克斯 《卖火柴的小女孩》 英国 契科夫 《鲁滨逊漂流记》 美国 安徒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修改病句)

(2)守信是一项财富,(。)(3)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缩句)

(4)妈妈推开门走了进来。(仿写一个连动句)

(5)凡卡在信中对爷爷说:“亲爱的爷爷,老爷们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喂!老头,走开,我要过去。(请用文明礼貌语)

六:填空。(17分)

1.《凡卡》这篇文章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将()、()和()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凡卡给爷爷写信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凡卡在城里过得很苦,而在乡下的日子(),这样形成了鲜明的();诉苦时以“乐”相衬,更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漂流记》梗概中的内容是按()顺序写的,作者抓住了()()()()()几个主要情节加以概括介绍,表现了鲁滨孙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燕子()了,有再()的时候;杨柳()了,有再()的时候;桃花()了,有再()的时候。

5、明日复明日,(。)我生待明日,(。)

6、千门万户曈曈日,(。)

七、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10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ēn pè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她赶紧擦着(zhuó zháo)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1、在短文的括号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节选部分选自()写的《 》。我们还读过他的作品有《 》,他被誉为()。(2分)

3、节选部分写小女孩擦着火柴后,分别看到了()和()的幻境。(2分)

4、朗读节选部分第二自然段时应该注意()(1分)A 语速慢、声调高、急切、充满希望 B 语速较快、声调低沉、迟缓无力 C 语速慢、声调低沉、迟缓、可怜

5、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小女孩幸福吗?写下自己的理由和感受。(3分)

(二)母亲(11分)

两年前夏季的一天,我和十几个同学聚在朋友的小房里看电视、听歌曲、打扑克,边玩边聊,十分高兴。正说的热闹,传来了一声声微弱的音阶错位似的声音:“卖„韭„菜„”不是那种简短有力的吆喝,而更象一种不抱任何奢望的乞讨,在众多有韵有板的专职小贩中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和谐。正在甩扑克的小东不耐烦了:“这卖韭菜的,没吃饭,绵羊似的。”众人一片哄笑。哄笑中我看见了从窗前像那颤颤的声音一样缓缓行过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我清晰地看见了她花白的头发,流着汗水的脸,那干裂的嘴唇。我的心一阵撕扯,我怎么能够相信,那是我的母亲。

母亲没有看见我,我走到窗前,望着母亲佝偻远去的背影,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母亲不会骑车,就推着自行车在后架上带着一筐韭菜,在那样毒烈的阳光下,用她微弱的声音换取我的学费、生活费。而在那片哄笑中,在同学的不解中,我没有勇气承认那卑微的劳动者、那憔悴的老妇人是我的母亲。

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个下午,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在那个午后的阳光下流下的汗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和谐: 卑微:

2、请你用“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2分)

3、母亲在毒烈的阳光下卖韭菜,是因为什么?(3分)

4、从此,“我”沉默了,奋发了,原因是什么?(3分)

八、习作:(30分)

相关文章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精选16篇)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第1篇这个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的几分姿态,让世界变得更...

1
2025-09-22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精选12篇)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第1篇(一) 观念老化, 信息意识淡薄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较快...

1
2025-09-22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精选7篇)高三数学30分 第1篇1、对于英语中的记叙文来说,全文讲一个故事,只讲故事。一般在A篇,如果短,就当看小说一样看...

1
2025-09-22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精选6篇)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第1篇甲公司3月10日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1
2025-09-22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精选13篇)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第1篇听过一个故事:外国有一个老人,死了儿子,她非常伤心,从早哭到晚。她去问神父...

1
2025-09-22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精选4篇)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第1篇谢谢你老师初中作文800字九月的天气已微带凉意,我与同学有说有笑的来...

1
2025-09-22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精选13篇)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第1篇甲方(征用土地方): 负责人: 负责人身份证: 联系电话:住所地: 通...

1
2025-09-22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精选14篇)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第1篇尊敬的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慎重考虑,以及与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们、上一...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