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1篇

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10.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桃花

1.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5.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花的诗句(带花字)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3.天地寂寥山再歇,几时修得到梅花。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 头。

李清照《一剪梅》

9.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1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1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甫《春夜喜雨》

19.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2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钱钟书翻译研究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从电影《饮食男女》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

4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45 西方文化视域中《简爱》刍议

46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47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48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49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50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51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52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53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 5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5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56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 57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58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59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60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61 论英语谚语翻译

62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63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

64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65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66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67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6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69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 70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71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72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73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 7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75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7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77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78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7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8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81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82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3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84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85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6 从功能对等论看中餐菜单的英译

87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8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8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9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9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2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3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94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 9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96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7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9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9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00 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01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2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03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104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105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06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07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108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09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110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111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12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113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14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115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6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117 通过《蝇王》看人性

11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1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20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21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22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23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2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5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26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27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128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9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0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1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2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33 文化视角下探析刘半农翻译观的嬗变---从《小说大观》到《新青年》

134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35 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秀拉》 136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137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38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39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14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141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142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43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14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4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146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47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148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49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

150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51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152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

153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54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155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56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 157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158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159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60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161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62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63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64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 16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66 中西酒文化比较

167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68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9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170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171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172 论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74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75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 17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7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178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79 《小王子》的存在主义维度分析

180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81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18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83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184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185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86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87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88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89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190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91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19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9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94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95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9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97 O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in Beloved 198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3篇

红色是最初的颜色,它在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是最早被命名的颜色。 血与生命

在古老的年代,人们用特别美丽或强悍的动物的血来给新生儿洗浴,也用它来浇淋新婚夫妇,使动物的活力转移到人的身上。罗马角斗士从死去的对手的伤口里饮血,以汲取对方的力量。希腊人让血流向坟墓,给阴间的死者以力量。血,尤其是新鲜的人血被赋予了各种功用,它能医治最严重的疾病。传说中,埃及的一个法老为了治愈麻风病要喝150年犹太小孩的血,于是犹太人逃出了埃及。

欧洲的民间巫术曾尝试用黑色羊毛线盒黑色的布带来驱邪除病。人们给小孩戴上红色小帽,使其免受魔鬼的注视和其他恶意目光的伤害。 战争的颜色

红色是古罗马战神马尔斯的颜色。红色是战争的颜色,再次展示了颜色的文化意义。直到19世纪末,红色仍为士兵制服用色,象征着军队的强大。只是到了使用步枪的时候,士兵的制服才开始用伪装色。 中国传统意义

古代中国,红色是幸运色,是财富的象征,可以祛病辟邪。在中国戏剧里,红脸关公是人们敬奉的圣人,是忠义的代表。 天神之色

红色不仅代表战神而且还代表火星,尤指古罗马最伟大的天堂之主朱庇特。在基督受难日,神职人员的法袍、圣坛台布和布道坛的装饰都是红色的,它们让人忆起受难的基督和殉教者纪念日。基督教认为,红色代表基督的热忱。 男性的力量

红色是一种男性的色彩,这一点表现在多种意义上。红色象征男性的力量、活跃和进攻性。在埃及的壁画中,女性都画着黄色的皮肤,而男性被画着红色的皮肤。 有钱人的颜色

古代埃及,红色是一种昂贵的颜色。据说当时社会十分流行将脸颊、嘴唇和指甲涂成红色,法老的女儿就用红色化妆。为了能提取一点点紫红色的颜料,常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奴隶们要收集千万个紫螺,把它们捣碎,煮成汤汁。

古罗马,作为一种特殊的颜色,红色的命运也大致相同,只有极少富人能用得起这种昂贵的色料。红色最初只出现于最高元老院,最高元老常常身穿一件红色斗袍,后来一些富人开始效仿,并且逐渐流行起来。 在中世纪早期,只有纯正的颜色才被认为是漂亮的,因此纯正的颜色是社会地位和特权的象征。富人用纯正的颜色,穷人用不纯正的颜色。因为把不纯正的天然染料滤清变纯的过程相当困难,所以纯色染料的价格十分昂贵。图中黎世留是路易十三的首相,他担任这个职位达18年之久,直到1642年逝世。画中的黎世留身穿红色长袍,着力突出其挺拔的形象,渲染他的身份和权威。 旗帜的颜色

红色作为胜利者的象征在武器和旗帜上得以充分地体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77个国家的旗帜带有红色,其中21面旗帜以红色作为底色。这种现象并不是意味着国家的政权都是革命的,红色更多的是一种团结民众的象征。

红色旗帜因象征着战士的鲜血而一再地出现在历史中,1792年法国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把它解释为自由的旗帜。1834年里昂的缫丝工人起义,红色的自由旗帜成为工人运动的旗帜。1907年的俄国革命使工人运动的红色旗帜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 总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红色对身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红色能直接刺激交感神经,使身体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但是人们已经注意到,身体对颜色的反应并不能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在最初的激动状态之后,身体的各种功能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显然,人可以适应极度的色彩刺激。

红色是热烈、运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能刺激肌肉的机能并使血液循环加快。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常常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含义。另外,红色也长用来作为“警告”、“危险”、“静止”、“防火”等标志的底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志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便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

大红色特别醒目,一般用在提醒人们注意的事物上,比如红旗、红牌;浅红色比较温柔、稚嫩,一般用于新房的布置、孩童衣饰的底色;深红色一般可以作衬托,有比较深沉热烈的感觉。

特征:生命力,激情,积极,热诚,温暖,警告,危险。

橙色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令人联想到温暖的、成熟的、舒适的、愉快的感觉,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 愉快、有趣

橙色是光与热的组合,所以它令人感觉舒适。它的光度不像黄色那么刺眼,没有肮脏及混沌的效果,只是不如黄色鲜亮;橙色的温度不像红色那么闷热,它明朗而温暖,是令精神和身体都感觉愉悦的理想颜色。 佛教中的色彩

佛教中橙色代表彻悟,这是佛教思想中人类的最高境界,因此橙色也是佛教的象征色。僧人的长袍为橙色,由一整块未经缝补的布片构成,一只袖子空着。橙色的金鱼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象征:彻悟。 安全的色彩

修路工人、街道清洁工、垃圾工的服装都是橙色,橙色由于引人注目而起到保护作用。修路机器和垃圾车同样是橙色的,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常常涂有橙色的条纹。 总结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橙色悄悄混入黑色或白色,会变成一种稳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混入较多的黑色,就成为一种烧焦的颜色;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来一种甜腻的感觉。

橙色明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也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为喜庆的颜色,同时也可作为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橙色可作餐厅的布置色,据说在餐厅里多用橙色可以增加食欲。 橙色与浅绿色、浅蓝色相配,可以构成最明亮、最欢乐的色彩。橙色与淡黄色相配有一种很舒服的过渡感。橙色一般不能与紫色或深蓝色相配,这将给人一种不干净、晦涩的感觉。由于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

橙色是繁荣与骄傲的象征,是自然的颜色。由于它代表着力量、智慧、震撼、光辉、知识和性能力,橙色也被奉承神圣的颜色。橙色是活泼的催化剂,给神经和血液以力量。橙色也敏感、同情、自助及助人、不确定和天真有关。

特征:活泼,健康,安慰,放松,成熟,饱满,温暖,快乐。

黑色

有些理论认为,黑色不是一种独立的颜色,对这种理论性问题的理论性答案是:黑色是一种非色彩的颜色,而且,与黑色相关的象征意义是其他任何一种颜色都无法替代的。 结束、死亡

一切物质结束时均为黑色:腐烂的肉食黑色的,腐朽的植物、坏死的牙齿都会变成黑色。中世纪所有可拍的疾病都收“黑色的””黑死病“、“黑天花斑”、“黑色死亡”。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昏暗的、敌视生命的、否定并消灭生命的地下世界冥界,哈迪斯(Hades)是统治这个地下世界的神,代表死亡。冥界是黑暗的,暗无天日的,是人死后灵魂的停留处,在这里他们将留下自己的幽灵或是影子。古希腊的哈迪斯体现了生命的对立面的原则,象征着永恒的夜晚、死亡,同时还有令所有生命死亡的冬季。 哀悼的颜色

在基督教的色彩象征意义中,代表死亡的颜色有好几种:黑色是为尘世间的死亡而悲哀的颜色,灰色代表上帝最后的审判,白色是复活的颜色。因此丧服是黑色的,而死者的衣服是白色的,因为要让他们复活。 不幸的色彩

黑色的动物是不吉祥的。过去迷信的人害怕黑色的猫,尤其是当黑猫从左边跑过去的时候。黑色的母牛是灾祸来临的先兆。还有老年妇女,因为老年妇女总穿着黑色的衣服。“乌鸦”和“倒霉鸟”均是不吉祥的化身,木炭焦油也是让人倒霉的东西。 没有风险的优雅

黑色为优雅的色彩,这一点在保守的男士时装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优雅的西服、晚礼服和燕尾服都是黑色的。夏奈尔于1930年设计出“黑色短装”,它代替了长度及地的丝制黑裙。从此女式时装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分类:长裙与短裙。用于隆重场合的裙子如结婚礼服、晚礼服仍然保留它们的长度,一切其他的裙子都变短了。“黑色短服”至今适用于所有的正规场合。

非洲美丽的颜色

黑色在非洲有着另一种意义:最美丽的色彩。在非洲国家的旗帜和国徽上,黑色是代表民族的颜色。黑色象征着独立自主的国家新生自我意识。非洲象征自由的标志时“黑色之星”,红色的星则是共产主义的象征。赞比亚国徽上黑色的波形线代表维多利亚瀑布。 高科技的颜色

20世纪70年代的设计时尚是将物品设计为黑色的,使其有经久耐用的感觉。与高科技有关的设计,黑色是绝对的色彩:笔记本电脑、立体声设备、照相机、手机、电视机等。与产品技术的严格和精密相配,黑色显得十分适合、 总结

西方人过去认为,黑色是死亡、悲痛与阴间的象征,但现在一种流行的说法却认为看见黑猫是好运气的征兆。在印度教中,黑色代表时间,同时又是破坏女神迦利的象征。黑色在埃及人眼中,代表再生与复苏。

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的特点,室内装饰、生活用品和服饰设计大多是用黑色来传达高贵的品质。黑色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 特征:恐怖,黑暗,不安,罪恶。

黄色

黄色有一种自我膨胀的热量,散发着温柔的魅力,它是如此引人注目,如此令人欢快,它比任何一种颜色更具扩散性。 太阳与乐观

人们把对太阳的经验加以普遍化变为黄色的象征效果。太阳光并不是黄色的,但是,当我们谈到太阳时,最先想到的还是这种颜色,原因就在于阳光能给人们带来温暖,纯洁的白色光线却让我们感觉寒冷。乐观主义者有阳光般的性情,黄色是他们的象征色。 黄金财富的象征

古埃及是一个富有的国家,许多重要的埃及文物都是黄金制成的,譬如首饰、护身符以及法老的灵柩。罗马黄金蕴藏量较少,只能通过占领伊比利亚半岛使自己拥有更多的黄金。西班牙统治者通过血腥的战争征服了南美,使自己拥有无以计数财富。南美的印加人并没有将黄金当成一种货币,而是将其视为独一无二的神和国王的象征。

19世纪,在北美洲掀起一场“淘金热”,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淘金者,与此同时,人们在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伯利亚也发现了金矿。 佛教的色彩

黄色在佛教中象征谦卑,和尚穿的袈裟的颜色即是由黄色、橙色与藏红色组成。 受社会排斥色

中世纪时,黄色是识别所有受社会排斥的人群的颜色。1445年汉堡的一则关于服装的规定中指出,娼妓必须戴黄色披风;在梅兰,娼妓的鞋必须配黄色的鞋带,那些非婚生育的妇女也必须穿黄色的衣服将她们的耻辱公之于众。

在基督教历史上,异教徒受处决时会被挂上黄色的十字架,犯下过失的人必须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以黄色的布片,受歧视者居住的房门上也被涂以黄色。基督教徒曾宣布黄色为犹太人的色彩。到20世纪,纳粹分子曾强迫犹太人佩戴黄色六角星标志。 帝王之色

中国一向自称为“中心之帝国”,皇帝的居住地被视为世界的中心,黄色也是代表皇者之尊的色彩。古代中国人把黄色作为“帝王之色”,只有至高无上的皇帝才能穿这种颜色的衣服。中国的传说中有一位与上帝等同的皇帝,他创造了人类文化的起源,人们尊称他为“黄帝”。 警示的色彩

由于黄色是色彩里面最高、最醒目的颜色,它也成为国际通用的警示色彩。黄底黑字是有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的标志。

黄色还有一个警告作用:每一个足球迷都知道裁判员向球员出示黄牌意味着什么,这里准确地应用了黄色的警告作用。下一个级别便是红色,意味着勒令退场。

如果一艘船上升起黄色旗则表示穿上爆发了流行病,不允许任何人下船也不能上船。 总结

黄色代表了心理学上自我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尤其受这样一种人喜爱:他们寻求变动的、自由的关系,他们以一种自我心理期望的方式消除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紧张情绪,以便能使其内心得到成长和发展。他们需要一种自我内心中所期望的兴奋和对生活热情的盼望,以使自己不至于陷入失望沮丧的疲惫中,而比较鲜明的黄色增加了欢快、满意的感觉。

黄色和橙色及红色组合在一起是令人愉快、体现生命的喜悦、外向的色调、黄色和蓝色及粉红色等不明艳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时是代表友好的色彩。黄色在黑色和紫色的衬托下可以表达到力量的无限扩大。黄色与绿色相配显得最为高雅。深黄色与黑色相配,会使人感到晦涩,垃圾箱的颜色常常这样搭配。

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它是骄傲的色彩。 特征:财富,权力,骄傲,警告。

绿色

绿色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生命、希望、坚定性、意志力,同时也给人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大自然的颜色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绿色可以赋予了各种概念以与大自然相关的意义。人们形容森林为大城市“绿色的肺”,危险的原始森林为“绿色的地域”。绿色象征整个大自然,也象征感情生活。绿色还代表凯特尔人的“祝福岛”,据说人死后灵魂可以穿过迷雾到那里栖息。“绿色化妆品”则暗示其成分产自天然。 生命的颜色

如果赋予万物生命的绿色没有了,那么将会是什么样?如果在一个漫长的冬季之后,草坪和原野都不再变绿,或者一个极为炎热的夏天,阳光将所有的一切毫不怜惜地烤焦、烧毁。绿色消失了,生命也就不复存在。古老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纯粹的绿色重新覆盖大地时,人类的生存才有保障,于是绿色就在许多民族中成了生命和生存的象征。 神的颜色

绿色是古埃及奥西里斯神的颜色,奥西里斯神的皮肤是绿色的,他的;另一个名字是“伟大的绿色之神”。 毒药的颜色

绿色是有毒及变质的颜色。几乎所有的绿色油漆、油彩、水彩和强力纺织品染料均含有绿铜屑和砷。生产和加工这些绿色染料会危害健康,而且它们在加工后仍然有毒。 拿破仑最喜爱绿色,却给他带来了厄运。他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的房间是用绿色壁纸裱糊的。几年前法国科学家对拿破仑尸体的残存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以弄清他是否确属自然死亡。研究发现,他的头发和指甲中含有大量的砷。不过他并不是被他的卫兵毒死的,在圣赫勒拿岛潮湿的气候下,砷从墙纸、家具的材料和绿色的皮革中释放出来,因此拿破仑很可能死于慢性砷中毒。 代表“可以通过”

交通信号灯在当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灯代表“通行”。建筑物里的绿色标志牌是可以自由通行的说明。 总结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用来传达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机械设备也是刷成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常用绿色标志医疗用品。手术服也是绿色的。除了对外科医生的眼睛起到镇静作用以外,绿色手术服的优点还在于可以使血液的颜色显得深而不过与刺眼。

绿色中渗入黄色为黄绿色,它单纯、年轻。绿色中渗入蓝色为蓝绿色,她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野田。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配有一种和谐、安静的感觉。绿色与白色相配,显得很年轻。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美丽、大方。绿色与浅红色相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深绿色与深红色及及紫红色相配会有杂乱、不洁之感。

色彩理论家认为,绿色是原色素蓝色和黄色的一个中和,但心理学家认为,绿色是一种决定性的基本颜色,确切地说,是生存本能的颜色,同时也代表着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绿色对人的情绪的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坚定性、意志力,同时代表宁静与和谐。

特征: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生命,宽容,大度。

白色

白色是一种色彩吗?不是在物理学意义上不是。在物理学中,白色的意义不是一种色彩:一个棱镜可将无色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紫色六种光。白色是所有光谱的总和。 神的白色

在欧洲,宙斯的化身是白色的公牛,圣灵表现为白色的鸽子,耶稣是白色的羔羊。在印度,白色的牛是光明的化身。在中国,白色的鹭鸶和朱鹭是象征不朽的神圣的鸟。 完美、理想、美好

所有积极的东西都被加入白色的象征意义中。美好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有许多种比喻形式,比如白色对黑色,白天对夜晚。 初始及复活

在基督教里,白色是复活的色彩,复活者皆身着白色衣服出现在上帝面前,复活的耶稣在画中也总是身穿亮白色的衣服。 死者与幽灵

给死者穿的衣服为白色,因为据说穿上白衣服他们就会复活。给死者用的花和蜡烛也是白色的。电影《哈利波特》中,几个白色的幽灵在霍格沃茨学院四处游荡。 智慧

基督教的天使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白袍巫师比灰袍巫师更具有智慧。在英语中,“白色”(white)和“智慧”(wisdom)这两个词如此相近的发音也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婚礼

婚礼时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更形象地说明彩色的象征性语言的内在力量:新郎穿着黑衣服,以表明忠实于局支配地位的角色关系,表示他作出决定是坚定不移的,不可更改的(直到死亡把他们分开);新娘则以白色作为她衣服的标志色,表明放弃在此之前的无邪和纯洁,从现在开始无条件地遵守指定的角色定位。 总结

白色代表纯洁、童贞与超然,当然也象征“死亡的苍白”,东方人的丧服就是白色的。西藏人认为,白色代表位于世界中心的圣山须弥山的颜色,象征精神的升华。 特征:明亮,纯粹,洁净,坦诚,寒冷,严峻。

蓝色

蓝色是“神奇”的颜色,童话的颜色,谜一样的、梦幻的、冥想的颜色。蓝色是宁静的、完整的,使人产生永恒的、生命的、轮回的感觉。 无边际的颜色

蓝天、大海,都给人以浩渺无垠的感觉。当你从忙忙碌碌的奔波中解脱出来,躺在夏天的草地上,仰望蓝天,朵朵白云如羊羔班飘在蔚蓝的天空中,令人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 神之色

古希腊与古罗马人则认为蓝色象征爱情之神维纳斯。 作为早期母权宗教的颜色,蓝色用来装饰基督教圣母玛利亚的外衣,并由此引申出蓝色的象征意义:宁静、忠诚和传统。

在古代埃及,深蓝色代表水,是赋予生命的尼罗河河神的颜色,他看管着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源,被称为“尼罗河源头的守护神”。古埃及许多护身符都是蓝绿色的。这个时期蓝色带有某种神秘性,人们认为蓝色中有某种奇异的祛病驱邪的力量。在一些特殊的庆典中,法老们头戴蓝色的头盔,以证明自己来自天神的派遣。

在印度,千奇百怪的神灵要么是蓝色的脑袋,要么是蓝色的皮肤。画成蓝色的大象在这个国度被看成是超凡脱俗、达到最高境界的圣物。蓝色在印度人的思维中式创造性的世界规则的核心,胡说最初创造世界的物质是一束蓝色的光。天神们生活在天上,蓝色是围绕在他们四周的颜色。当神变成人形时,他们有时会用蓝色的皮肤作为其来自上天的标志,例如印度的克利须那神。 蓝色长筒袜

最初“蓝色长筒袜”是指探警,后来这个词被用来讽刺“有学问的才女”,她们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生活:孩子、厨房、教堂,对化妆盒打扮也不感兴趣。

这种说法与1750年左右产生于伦敦。当时伦敦有一群上流社会的男女模仿巴黎的风尚在家里举办沙龙,以文会友,谈论文艺。植物学家本杰明斯帝林费利特常常参加女作家利莎贝丝蒙塔固女士所办的沙龙,在这种聚会上他没有穿绅士们通常穿的黑袜子,而是蓝色绒线袜。黑色袜子用来搭配体面的礼服,它用精美的蚕丝手工缝制而成,价格非常昂贵。而蓝色袜子是用羊毛做的,穿蓝袜子的人,通常不穿礼服。朴素的蓝色羊毛袜成了这种沙龙的象征:在这个聚会上有光彩的不是人的财富和服饰,而是人 教养。 总结

蓝色容易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一些联想:被动、安静、遥远、矜持、寒冷、潮湿、光滑、整洁、索然无味、谨慎、天空、大海、思念、远方、梦幻、犹豫、思索等。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高科技、高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蓝色是IT业的代表色,著名企业IBN公司就被人称作“蓝色巨人”,同时蓝色也代表犹豫,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常运用在文学作品或强调感性诉求的商业广告中。

蓝色的用途很广,蓝色可以安定情绪,天蓝色常用在医院、卫生设备的装饰上,或者夏日的衣饰、窗帘上等。一般的绘画及各类饰品也离不开蓝色。不同的蓝色与白色相配,表现出明朗、清爽与洁净。蓝色雨黄色相配,对比度大,较为明快。大块的蓝色一般不与绿色相配,它们常常互相渗入,变成蓝绿色、湖蓝色或青色,这是令人陶醉的颜色。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庄重、老成、有修养。深蓝色一般不能与深红色、紫红色、深棕色及黑色相配,因为这样既无对比度,也不明快度,有一种脏兮兮、乱糟糟的感觉。 特征:永恒,美丽,文静,理智,安详,洁净。

紫色

紫色常常令人联想到昏暗、深刻、看不透、柔软细腻、开始腐烂的甜美、令人陶醉的小调音乐、魔术、神秘主义、内向、密语、悲伤、面具、禁止、亲密的。 普紫色的秘密

古代的紫色染料产自于紫螺,用这种紫螺制造出来的紫色会因明度、彩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被称为“普紫色”。紫螺是一种海螺,褐白条的外壳上有很粗的刺,还有一条管状的突起物,看上去像条尾巴,动物学家称之为“刺螺”或“条螺”。最著名的普紫染料产地是土瑞斯和西顿,现在那里的海滩上还堆着几米高的螺壳,它们是从前制造普紫色染料时留下来的。

为获取普紫色染料并不用整只的螺,而只需要它分泌在鳃管内壁上的无色的粘液。粘液包含了普紫色染料的初级成分,古代人以为那就是螺的血液。人们把螺收集在大锅中,让它们腐烂,以产生更多的粘液。这期间螺因腐烂而散发出极臭的气体,生产这种染料的城市也因而“臭名昭著”。螺腐烂后加入水和盐,然后用火煮十天。这期间它们散发的臭味会越来越重,但随着水的蒸发,染料被萃取出来,100升的液体中可以萃取5升的染料。这时的颜色是黄色,只有放在阳光下晒干后紫色才会显现。普紫色非常耐光,它就是通过光照产生的。因此在色彩不容易持久的年代,普紫色特别适合作为象征永恒的色彩。 权力的色彩

古代用于对上帝表示敬意的颜色也是统治者专用的色彩,穿紫色是比穿金色更高级的一种特权。在古罗马,只有皇帝、皇后和皇位继承人才有穿普紫色披风的权利。大臣和高官只能在长袍上装饰普紫色镶边,否则会被处以死刑。

在紫色染料只能用“紫螺”制造的时代,紫色一直是代表权力的色彩。在伦敦的威斯特民斯特修道院放有一把椅子,自从1308年以来所有的英国女王和国王都是坐在这把椅子上接受加冕,椅子扶手上铺盖着紫色的天鹅绒。同时,所有的英国王冠上都衬有紫色的天鹅绒。 主教的色彩

宗教里的紫色也源于普紫色的象征意义,这种代表世俗权力的色彩在教会中被解释为象征永恒及公正。

紫色是神学的传统色彩。在教士们还穿长袍的年代,每个学科都有其专用的色彩。在普鲁士的大学里,神学家穿紫色,法学家穿深红色,医学家穿浅红色。 紫色的魔法

紫色是魔法的、巫术的和神秘主义的颜色,巫师的外套常常是紫色的。紫色结合了感性与智慧、情感与理智、热爱与放弃。在印度,紫色象征着轮回。 最后的尝试

“淡紫色最后的尝试”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指最后的性欲望。淡紫色是经白色淡化的紫色,被视为老处女的色彩。它在从前代表未结婚的女性,这些女性年老色衰,但她们还愿意穿年轻女孩子的粉嫩色彩,意思是说:“我虽已老大不小,但尚待字闺中。” 总结

紫色由代表力量及权力的红色与代表神圣及智慧的蓝色混合而成,因而是最神秘的颜色。紫色有助于冥想修炼者集中意念,并提高知觉层次。同时在西方,紫色又代表悲伤与服丧。 紫色象征敏感、变化、准备随时被吸引。紫色越深,越显呆板、严格,并导向强烈的神秘主义。明亮的紫色则比较容易刺激、引导人们的注意力。

有关紫色的联想:昏暗、深刻、看不透、柔软细腻、性的诱惑、令人陶醉的小调音乐、魔术、神秘主义、内向、秘密、悲伤、面具、禁止、可疑。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倾向,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收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很少以紫色为主色。

紫色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质,构成了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极感。与黄色不同,紫色不能容纳许多色彩,但它可以容纳许多淡化的层次。一个暗的纯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会成为一种十分优美、柔和的色彩。随着白色的不断加入,产生出许多层次淡紫色,而每一层次的淡紫色,都显得那样柔美、动人。

紫色美丽而又神秘,给人深刻的印象。他既富有威胁性,又富有鼓舞性。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彩,紫色可以表现孤独与献身,紫红色能够表现神圣的爱与精神,这就是紫色的表现价值。 特征:美丽,神秘,威胁,鼓舞,虔诚。

灰色

灰色是没有个性的色彩,在灰色中完美的白色受到了玷污,黑色的力量被破坏。灰色常常代表中等、平庸。 不幸的色彩

灰色是代表一切毁掉生命欢乐的不幸的色彩。忧虑的人,脸色是惨淡的。灰色是一种微弱的色彩,象征默默的痛苦。现代西方的葬礼上,只有死者最亲近的家庭成员穿黑色,与死者关系不那么亲近的人则穿灰色。 压抑的色彩 雨、雾、十一月份无雪的寒冷都与灰色有关。情绪低落的人容易在雨天收到灰色天气的影响更加抑郁。“灰色时期”的转义在今天仍然被人们使用着:“灰色的工作日”即使阳光灿烂也显得混沌和无聊。不友好的天气的颜色被普遍化为令人压抑的色彩,给人以拒绝、有棱角及寒冷的感觉。

工业时代男性时装的标准色

19世纪英国开始了它的世界统治,其领域包括海洋、殖民地、工业及男式时装。给服装类别定调子的不再是宫廷文化,而是工场主,他们的服装就像他们的经营一样平实。于是男式服装丢弃了闪光的面料、褶裥、色彩,显得朴实、干练、低调。夏季的西服典范色为温和的浅灰色,冬季为温和的深灰色。 总结

灰色在象征学上引申为矛盾的感情:灰色有感情但是逃避着一切事物。灰色的苍白和抑郁体现了原始的寂静,与紫色形成抽象的相反,紫色代表了原始的运动。

灰色在某种程度上与变老,变得苍白和枯萎有关。一种颜色如果有意地用于掩饰、遮盖等方面,那么它的消极意义便处在了主要位置上。喜欢灰色的人,就像戴了童话中烟灰色的隐身帽一样隐藏起自己,让别人无法看见,无论如何“不想坦白”。

灰色又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属于中间色,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远流行的颜色。许多高科技产品,尤其是金属材质的,几乎都采用灰色来传达高级、技术精密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搭配其他色彩,才不会因过于单

一、沉闷,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觉。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4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钱钟书翻译研究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

从电影《饮食男女》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3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

4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45 西方文化视域中《简爱》刍议

46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47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48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49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50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51 成功智力理论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启示 52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53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 5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5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56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 57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58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59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60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61 论英语谚语翻译

62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 63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

64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65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66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67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

6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69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 70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

71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72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73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 7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75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7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77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78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7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80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81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82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3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84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85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6 从功能对等论看中餐菜单的英译

87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8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8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90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 9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2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3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94 从语域角度分析《瓶中信》中书信的语言特色 9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96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7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9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9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00 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101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2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03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104 用合作原则分析男性广告语的诉求 105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06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07 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个案研究 108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09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110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111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12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113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14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115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6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117 通过《蝇王》看人性

11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1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20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21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22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23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2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5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26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27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128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9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0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1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32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33 文化视角下探析刘半农翻译观的嬗变---从《小说大观》到《新青年》

134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 135 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秀拉》 136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137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138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39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14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141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142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143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144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4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146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47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148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49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

150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51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152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

153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54 如何用英语作精彩演讲 155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56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 157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158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159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60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161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62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63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64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 16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66 中西酒文化比较

167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68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9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170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171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 172 论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74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75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 17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7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178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79 《小王子》的存在主义维度分析

180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81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18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83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184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185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86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87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88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89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190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91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19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9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94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95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9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97 O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in Beloved 198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5篇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花木象征的意义范文第6篇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起初是一部名为《现有的海》的长篇小说第四部分的结尾,因为博得友人的一致赞美,故事又相对独立,因此单独发表。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海明威带来了1953年度的普利策奖金以及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原文全文仅两万余字,海明威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细致平实的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个年迈的老人的一次撼动人心的“海上搏斗”:这个孤独的渔夫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但他仍然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经过两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但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却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费尽力气,用掉了所有可以用的工具,仍然没有办法与鲨鱼对抗,鱼肉被凶恶的鲨鱼群瓜分得一干二净。最终老人只把一副空的大鱼骨架拖回了岸边。

海明威用失败的结局衬托出老人的悲剧色彩和不屈的硬汉精神,采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命运的斗争、生存与毁灭的价值的探讨,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映射。

本文接下来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及一些物象的象征寓意的分析,浅谈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所要表达的内涵。

(一)《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最主要塑造的就是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个形象,这是一个经验丰富、意志顽强的渔夫,是作者一生的创作中“硬汉形象”的高度升华和总结,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贫穷和不走运使他不像传统的英雄那样伟大光鲜,他生活拮据,并且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过一条鱼。但他没有放弃过希望,一次又一次充满信心地踏上出海的征程,并且总想着要去到远一点的地方,到没有人探索过的海域捕一条大鱼回来,证明自己仍然强健有力。

捕鱼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并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谋生之道,作为一个渔夫,他

1 感到去捕鱼就是自己的使命,也是人生的价值,因此捕到鱼就是渔夫尊严的证明。圣地亚哥说“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①,于是他不断投入到与大海的搏斗之中,即使已经年迈苍老,渐渐力不从心,仍然缅怀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追逐着理想。这是他性格中固执的一点,他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老去。此外,他还有些逞强。他与小男孩每天都要扯一套谎话,以至于小男孩都已经无法辨别他们对话中提到的物品究竟是否存在。老人虚构黄米饭,虚构渔网,也是为了维持他的自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硬汉”的“风度”不仅从老人与鱼的斗智斗勇上反映,从他的生活状态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与海上的鱼搏斗了三天三夜之后,老人最终疲倦而归,只带回一架空空的鱼骨。他失败了,但他却没有被打败,只要他还没有屈服,他就不承认自己被打败。“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给打败”②这句话突出地表达了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即不向命运低头,无论被如何摧毁,受到何种不公,仍然永不服输,顽强拼搏。虽然老人在这次捕鱼的行动中失败了,他却是生命的英雄,这种不屈的精神是永恒的,积极的,象征着作者在当时那个混乱不安的时代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以及人类对命运的抗争精神。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老人的曲折命运也隐喻着作者本身。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身心都遭受战争的摧残。老人的那份沧桑、衰弱正是海明威经历战争后饱受创伤的状态。而那之后海明威连续十年都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作品,甚至引起过评论家的一致批评,许多人认为他已经文思枯竭、江郎才尽。这正是那个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的老人。感同身为渔夫却捕不上鱼的不堪,海明威也决心要写出一部“最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完成这部小说后,海明威说“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批评意见”③,足见他是在用这部作品重获文学创作的尊严。

小说中多次写到老人由于老迈在捕鱼过程中的不甘。例如文中曾细致地描写了老人左手抽筋,表现了老人体能上受到的限制老人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强壮,并且他也不断意识到这一点。“我恨抽筋,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背叛行为。”④他急切地呼唤甚至责备自己的左手,以求它能在大鱼开始有所行动之前恢复知觉。经过一天多的对峙,老人几乎没有休息,他觉得自己还能熬夜,但是理智却告诉他应该睡一会觉。在后来与大鱼的搏斗中,他已经“感到头晕,恶心,看不大清

2 楚东西”⑤,他不断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懂的怎样忍受痛苦”⑥。这个过程不仅是老人与大鱼在对抗,同时也是老人与自己的老迈在对抗。海明威早年在战争中受过许多肉体上的创伤,这些伤处在他的晚年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海明威和小说中的老人一样,自尊心很强,因此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年弱体衰。

年老是一股不可抗力,如同小说中的深不可测的大海、凶猛残暴的鲨鱼,在它们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与它们拼搏,结局几乎是注定的。面对这最大的“摧残”,“老人”走到了他的骄傲允许走到的最后一刻。《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他完成了这部“人生总结”之后,1961年海明威自杀而亡。

即使自然法则可以毁灭海明威,然而精神却是无法被摧毁的。海明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意志,传达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孤独地拼搏,在自然与时间等巨大的力量中努力维持人类的尊严。海明威已经看到死亡之于尊严是没有影响的,并且在他看来,死是美丽的、壮阔的如同那条美丽的大马林鱼,因此他对死也许并不畏惧。

(二)《老人与海》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 (1)大海

不难看出,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搏斗场,是每个人的人生舞台。这个场所深不见底,仁慈又凶猛,既如女性一般阴柔,也是“黑色的”“黑暗的”,象征着变幻莫测、包容万象的势力。在这个舞台上,有着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也有着与老人争夺鱼肉的鲨鱼那样的残暴不公的强权者。在海上不断地航行,就如同生命在流逝一般。不断地得到,又再失去,最终回到如同青春时代般的活力饱满的状态,又再次踏上征途。

(2)鲨鱼

鲨鱼象征着一切凶恶的势力、破坏性的力量,他们掠夺成性,不考虑公正或应得,只凭借自身的力量去摧残对手,抢夺猎物。他们嗅到血腥就会趋之若鹜,当那条臭迹变得很宽的时候,“它们竟然不用到处来回搜索这臭迹。它们并肩笔直地朝小帆船游来。”足见它们的贪婪和狡猾。鲨鱼的力量是凶残的,从而更衬

3

⑦托出与之殊死拼搏的老人的顽强。

另外,在小说结尾处,有一个旅行者和侍者错将马林鱼的鱼骨当成鲨鱼的鱼骨,把好不容易从鲨鱼嘴中夺回来的鱼骨当成了罪魁祸首的骨头,这显然是一种嘲讽。嘲讽世人对老人用尽全力拼搏的战斗的无知,不仅混淆是非,反而还赞叹起了破坏者。

(3)马林鱼

马林鱼的象征意义是丰富的。它象征着目标、理想、追求,又象征着对手、劲敌;在孤独的海上,老人常常与大鱼对话,他爱这条大鱼,因此这条鱼又象征着朋友、尊敬者;最后这条鱼的鱼骨被带回来,渔夫们惊讶地测量它的长度,对老人升起一丝敬意,又表明这条鱼象征着成功、辉煌与光荣。虽然最后,老人并没有把鱼完整地带回来,这份光荣也就打了折扣,被世人所误解。

老人与马林鱼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他赞美这条鱼,赞美它的机智、它的坚持、它对痛苦的忍耐。在老人看来,马林鱼就和自己一样,他们的搏斗中有相当一大段时间是在互相僵持。“他选择的是呆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轨迹。我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如今我跟它给拴在一起了。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你现在觉得痛了吧,鱼。我也是如此。”⑧他一边与鱼僵持,一边判断着鱼的状态,这时他便站在鱼的角度思考,思考它的感受,猜测它会走的方向,并不断地认同、尊敬这条鱼。另一方面,在表达对鱼的赞美的同时,老人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非要杀死它不可。“我要跟你奉陪到死。”“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⑨丝毫没有放手的意味。在他与鱼拼搏的白热化阶段,他差点萌生了就这样让鱼把自己害死得了的想法,然而又马上提醒自己应该清醒过来,要懂得忍受痛苦,“或者像一条鱼那样”。他非常尊敬这条鱼,但是征服它才是老人的最终目的,是老人的生存价值,因此他们的敌对是必然的,对目标、成功的追求也是必然的。然而老人对待鱼的态度告诉我们也应该赞美对手、尊敬对手、把对手当成朋友。因为它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狮子

小说中有数次提到了狮子这个物象。狮子象征着青春、激情与力量。第一次是老人和小男孩谈论起棒球时顺便提到的,老人说“我像你这个年纪,就在一条

4

⑾去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这说明狮子是老人在盛年时见过的,狮子使老人回想起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候,那时他充满了激情与雄心。后来在海上,老人孤独地与大鱼作漫长的对峙,这时他更加需要勇气与力量。老人想,“但愿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就是借狮子来鼓励自己,使疲惫不堪的自己重新获得精神支持。因为老人想要回到充满力量的青春年代,想要证明自己还未老去。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提到了狮子。“老人正梦见狮子” ⒀他回到岸边,回到有小男孩帮助、有其他渔人们刮目相看的岸上,也代表着他的青春的回归。然而他带着满身创伤,甚至说“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⒁老人还能再次恢复体力出海打渔吗?这是个未知数,然而他正梦见狮子。小说结尾用狮子再次点明主题:他的希望永不破灭,他的精神永不被摧毁。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还有许多象征意义,比如小男孩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小说中老人的几次劫难象征着基督耶稣的受难等等。《老人与海》是一部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情节上扣人心弦、情感上震撼人心的作品,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部作品背后更深的审美价值和作者的意识表达也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它超越时空带给人们的启发和研究价值,使这部作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典。

注释:

①: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69页 ②:同上 第122页

③:《海明威谈创作》 三联书店 1985年 141-142页

④: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80页 ⑤⑥:同上 第112-113页 ⑦:同上 第132页

⑧:同上,分别摘自69页,75页 ⑨:同上 第71页 ⑩:同上 第112页

5

⑿⑾:同上 第41页 ⑿:同上 第85页 ⒀:同上 第146页 ⒁:同上 第145页

参考文献:

蔡凤鸣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霍明杰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第4期

侯晓艳 《试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宜宾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

贾文宇 《浅论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 吴劳 《<老人与海>的多层次涵义》 《老人与海》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