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阐述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试题库建设研究

4、民族特色健美操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5、浅谈汉语国际教育的线上课堂

6、汉语国际教育微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7、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综合课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研究

8、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教学对策

10、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

11、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优化问题探究

1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择业与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1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多元能力培养探索

14、课堂实训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成果导向改革思考

16、论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课程师资素质培养

17、多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18、汉语国际教育与汉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19、汉语国际教育中阅读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20、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对汉语教学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和利用

21、汉语国际教育境外发展探究

2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2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性教学法研究

24、“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产教融合

25、云南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策略

26、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7、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

28、问卷调查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分析

2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3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探索

31、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效益分析

32、反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汉语国际教育线上教学的利与弊

33、新文科语境下汉语国际教育课探究

34、“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泰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策略

35、全球化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3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思考

3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的实现路径

38、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

39、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践课程的创新性研究

40、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词汇教学技巧研究

41、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日本汉语教科书词汇研究

42、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4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44、汉语国际教育中修辞教学原则探究

45、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的博物馆合作需求

46、汉服艺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47、浅析跨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口语教学

48、“互联网+”时代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49、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冲突问题研究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王焕玲(1972- ),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写作教学。(河南南阳473004)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基础牢固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当今社会对有突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

目前,关于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社会人才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非常明确,旨在培养有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都必须与之紧密联系,各门课程都要不同程度地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背景下应如何调整、改革以寻求适应,又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本文即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审视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意见。

一、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评判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但是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还是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很少有学校会注重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课时数少,不能引起任课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任课教师往往忽略实践教学环节。总体来说,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在认识上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未能精心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精心设计课程实践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同时,以学生能力的提升带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优化。

二、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一)加强词汇积累,提高文字分析能力

要学好古代汉语,最关键的问题是掌握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只有具备一定的古汉语词汇量,才能顺利阅读古代的文献和典籍。对学生来说,学习古代汉语最难掌握的便是词汇,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常用词汇的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就会发生以今律古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汉字和词义发展脉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其对古汉语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整理出一个词的本义、常用引申义,并且举出例证,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计入平时成绩。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别: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通过查阅工具书还是能够分辨出汉字的造字意图,推出词的本义,而汉字本身又与汉文化关系密切,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汉字中可以折射出汉民族的文化印迹。例如“盥”字,甲骨文为一会意字,一人伸出双手洗手,下面的盘子用来接水,因而其本义为“以水手承水冲洗”,现代汉语的“盥洗室”一词中的“盥”还保留着此义。由此义又可以引申出“洗涤、除、浇灌、洗涤用的器皿”等义。通过这种梳理,学生会对该词的词义体系有了非常清晰和完整的认知。学生在了解了该词的意义来源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盥”字与古代的饮食习惯手抓饭的渊源关系,以及上古的“盘”与现代的“盘”的具体区别,另外还引发出了“筷子”一词的来源。

这样要求学生每天查找一个古汉语词语,梳理其词义发展脉络,挖掘其中蕴含的汉文化意蕴。日积月累,当学生将这种要求变成了一种习惯,也将掌握很多常用词的词义,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词汇基础,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同时也加深了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认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文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由于电脑的大面积普及,键盘打字已经代替了手写,再加上网络上的不规范用字现象的误导,使得许多学生现在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差,有些学生现在甚至提笔忘字,更遑论熟知汉字的字义了。因此,通过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加强学生学习汉字、词汇的热情,从而掌握更多的汉语词语,夯实自己的语言文字基础。例如,我们通过对“义”字的分析,了解到现代汉语的“正义”和“义父”“义齿”中的“义”的确切含义分别为“符合正义和道德规范、名义上的、假的”,而这些义项又都来源于“义”的本义屠宰祭祀用的牛羊,这样举一反三,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基础,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文本阅读,提升分析表达能力

古代汉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并提高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及从事其他工作的语文修养”。要学好古代汉语,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还要大量阅读古代文言文,特别是先秦时期的优秀散文,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讲授太多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之初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布置给学生,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文言文,最好是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比如左传、战国策、国语、诸子百家之类的文章,定期安排学生分小组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讲述自己阅读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优秀的古代散文有的讲述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如《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晋灵公不君》等;也有的包含了深厚丰富的哲理和道德意蕴,例如韩非子的《说难》、庄子的《运斤成风》《世说新语》的名士风流故事等。学生为了读懂这些文章,需要独自利用工具书解决文章的字词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讲解和分析,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独立发现语言问题、解决语言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大大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宽度和广度;而且读书交流会这种方式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再只是课堂内容的接受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同学们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

我们现在学习的古文,基本上是古人注释的文章,并不是古代文章的原貌,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能够辨识竖排版的、没有标点符号的繁体古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給学生布置一定篇目,要求其每周提交一篇作业,要求能够标点并翻译。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给古文标注句读的能力,大大提高其古文阅读和分析的水平。

(三)注重论文写作,培养创新思辨能力

创新思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文字工作,其中一部分会走上教师岗位,因此古代汉语课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一两篇学生中学时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指出中学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中学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现今社会上流行词语的词义和历史发展脉络,或者寻找当今社会上众多的古代文言文丛书的注释弊端,尝试独立写作专业科研小论文。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也是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的一次再认识过程和深化过程,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会使他们对以往学过的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将课本知识成功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四)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实践认知能力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又影响着社会生活。古代汉语课程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将课程内容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才会焕发出课程的生命力。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也应走出课堂,关注当下现实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语言问题。例如时下网络流行的“孩纸”“桑心”“内个”“童鞋”等词语,其实属于古代汉语的通假现象,网民们为了方便快捷、求新求奇,故意舍弃本字不用而使用同音假借字,形成了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通假字的理论和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古代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还承载了厚重的汉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大街小巷,去发现广告招牌、店铺招牌上的繁体字误用现象,如“理发店”写成“理發店”、“山谷”写成“山榖”等;另外,有些有特色的店铺名字起得古色古香,如玉器店的店铺名称往往与“玉”字有关,如“璇玑阁”“玲珑轩”等,这些店名是否能够表现出丰厚的玉文化,是否适合店铺的位置、大小和产品类型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汉字的来源以及汉字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这种做法能够使古代汉语更好地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

三、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为保证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正确实施,必须调整古代汉语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时设置,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古代汉语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并且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制定科学的实践性教学大纲。为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教师要对每一环节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另外,教师应事先安排好学生的必读篇目、古文(白文)的篇目,开学之初公布,学期中间进行监督和检查,期末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深自身的古汉语修养,不断进行科研,及时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高屋建瓴,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

3、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

4、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5、融合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发展路径探析

6、关于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如何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7、浅谈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关联性

8、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分析

9、独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建议

10、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11、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教育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探析

12、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13、关于汉语言文学与中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14、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5、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6、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研究

17、新形式下的学生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相关措施

18、信息技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优化探析

19、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思路分析

20、有效激发中职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21、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与建设探索

22、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改革探索

23、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24、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

25、对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重新审视

26、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27、试论中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28、新形势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探寻

29、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思考与研究

30、职业教育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探究

31、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2、关于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问卷调查报告

33、职高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34、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分析

35、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措施探讨

36、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7、三本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学生文学素养养成教育

38、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汉语语感层次调查分析

39、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创作能力培养探究

40、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分析

41、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及学生才情培养

42、有效激发中职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分析

44、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45、汉语言文学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析

46、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模块实训模式刍议

47、浅谈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48、网络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

49、地方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娄烦话代词词尾“家”的用法

3、《庐山远公话》中的“将”

4、唐传奇词缀与其口语化特征查考

5、清末民初北京话的语法特点

6、近代汉语“好不X”式内部语义类型研究

7、《云麓漫钞》名词的语料学价值初探

8、“被××”族新词探析

9、论《南総里见八犬传》受到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

10、近代汉语的特殊“把”字句研究综述

11、汉语史上“麽”作假设标记历时小考

12、《景德传灯录》中问人的疑问代词研究

13、“右件”“前件”“上件”考

14、读《〈汉语大词典〉商补》

15、近代汉语语音演变研究综述

16、浅析第一人称代词“身”的来源及其消亡原因

17、《古尊宿语录》中的几个助词考察

18、试论词缀“阿”的发展和演变

19、明清白话小说副词研究述评

20、白编《近代汉语词典》“J”组词小校(上)

21、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综述

22、从《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的研究特色看王锳的治学观

23、《近代汉语词典》释义补正

24、《近代汉语大词典》部分词语释义、立目商榷

25、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的重要成果

26、现代汉语“属性词”内部分类探讨

27、明清西北地区宝卷方言词例释

28、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29、《老乞大》《朴通事》中存在“有+VP”句吗?

30、从“长相厮守”谈“厮”的词缀用法

31、《钦定巴勒布纪略》四字格成语研究

32、“诵读”义动词“念”“读”“诵”的历时演变研究

33、《水浒传》“VP得NP”结构考察

34、中学语文教师与训诂学

35、在学科体系的宏大背景下论语词之当合不当分

36、“好+×”与“好不+×”的异同

37、《二刻拍案惊奇》词语考释三则

38、“义男”与“家生子”

39、“洗护”类动词共时表现及历时演变

40、《百喻经》中“于”的用法研究

41、《新编醉翁谈录》俗语词和行业词选释

42、略论修辞对近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43、禅宗语录词汇研究综述

44、试论中古近代汉语对汉语国际教学的意义

45、明清俗语辞书中的民俗

46、明清汉语文献常用词研究述评

47、一部特色鲜明功力独到的扩展型专书词典

48、“三言二拍“里的宁波方言形同义异词释证

49、由《红楼梦》《歧路灯》看18世纪汉语“动+将+补”结构的变化

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跨文化下的中国文化选择——推崇汉语国际教育

3、浅谈如何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华文化素养

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

5、汉语国际教育的终极目标与本土化

6、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专项人才培养

7、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探索

9、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

10、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教学策略

11、失去传统,何来底气?没有特色,焉能出新!

1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

1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习实践的困境与对策

14、“汉语国际教育”多人谈

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分析与研究

16、语言生活视角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17、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初探

18、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19、民族歌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国书法及其内涵的文化教学与传播

21、文化因素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

22、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文化教学

23、浅谈东盟视角下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4、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的博物馆合作需求

25、体验文化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26、地方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7、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28、浅谈文化教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地位与影响

2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探索

30、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研究

31、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质量之对策分析

3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微格教学的实效性探索

3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探索

34、“互联网+”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探究

35、信息技术驱动的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与反思

36、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模式探析

38、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

39、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的简要评估

40、试论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41、汉语国际教育中交际文化的内涵

42、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43、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出版的优化策略研究

44、邹议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

45、泰国文化中的部分典型代表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发

4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究

47、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48、“金庸热”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49、以终身教育理念推进开放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