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俄语语言教学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俄语语言教学范文(精选12篇)

俄语语言教学 第1篇

语言作为一个有规则的符号系统,其内部结构是庞杂严密的,所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但儿童却能在出生后短短几年内获得语言,其速度是惊人的,是其它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不可比拟的。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把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以此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就是在此方面的一次浅尝。希望能运用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为俄语词汇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有关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

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家探讨的热点和重点。长期以来几代学者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并由此产生了多种理论学派和理论假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强调后天学习因素的外因论,二是强调先天因素的内在论,三是认知相互作用论,四是社会相互作用论。

外因论强调外部因素对语言习得的作用,认为环境给出语言供模仿,模仿得到强化而重复,重复导致语言习惯的养成;内在论注重内在语言机制的作用,强调语言才能的天赋性,对语言环境的作用几乎不予考虑;认知论不否定内在机制的作用,不过,内在机制是由一些“发现方法”或“操作原则”构成,这些方法或原则帮助发现语言的规则体系;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语言环境的作用,赞成语言习得能力的先天性,但这种能力却是可以分离的,由一组机制构成,这些机制与语言环境的某些特征相互作用,产生最佳习得效果,促进语言的发展。

可以看出,心理语言学界对儿童语言获得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最初的环境决定论(语言能力完全是后天的,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到先天论(语言能力完全是天生的)到介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论(儿童具有某中组织经验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是天生的,但只有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挥),此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并逐渐走向综合,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被大家所公认的语言获得理论。

值得重视的是,各种理论假设都有其合理的成分,我们要把各种理论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灵活把握,得出我们自己对儿童语言获得问题的观点以及促进语言发展的有效做法。

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对俄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可以单独用来构成句子或话语的最小单位。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衡量一个俄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词汇量的大小和词汇运用的熟练程度。但是学习词汇之难使许多学习者产生了对俄语学习的畏惧感和厌恶感,甚至有些学生放弃了俄语学习。因此,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

第一,儿童的词汇是在不断的语言运用中掌握的,而不是父母孤立地教给儿童的。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词汇的出现必然体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具有一定的用法和结构,换言之,在交际过程中,词汇和语法知识总是综合运用的。在词汇教学中,一般教师也不应孤立地讲解词的音、形、义,而是在语言实践中结合词的用法教词汇,即词汇教学与句子、篇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教学。词的意义和用法只有在句子中、在上下文中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综合教学有利于学习者尽快形成语言能力。

第二,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中,父母和周围的人会经常反复地向儿童讲述某件事情或重复、补充儿童的话语,在不断的重复和强化中,儿童习得了越来越多的词语。在俄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也同样应注意到重复和扩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前面学过的单词,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它们反复出现;同一单词会与不同的词汇相搭配,从而给予学习者对该词汇的不断强化,以帮助学习者记忆和学会运用该词。

第三,儿童对母语词汇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当时当地的语境。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不应一见俄语单词就直接给出汉语意思,也不应孤立地教单词或让学习者孤立地记单词,因为这不利于学习者理解词义和学习单词。教师应会根据上下文来教单词,使这个生词多次出现,让学习者大胆猜测。如果没有上下文,教师可自己描述情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对于那些词汇意义比较丰富的单词,例如,“”一词的用法十分灵活,教师在讲解时可给出不同的语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学会运用。对于日常生活中直观易见的单词,教师可采取直接手段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O K H O。”一词时就可直接指出该事物。这种直接讲解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直接用俄语思维。

三、结语

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对俄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在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该理论对俄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注意自身教学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大限度地使理论为教学实际服务。

摘要:本文简述了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的四种假说,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儿童母语习得对俄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外因论,内在论,认知相互作用论,社会相互作用论,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俄语语言国情学发展新趋势略说 第2篇

俄语语言国情学发展新趋势略说

近年来俄语语言国情学研究明显出现两个趋势--语言文化学趋势和跨文化交际学趋势.在这两个研究新趋势中,出现了各种理论和代表人物.本文尝试对两个趋势中的`主要理论流派做较为系统的介绍.

作 者:刘宏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俄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RUSSIAN TEACHING 年,卷(期): 24(4) 分类号:H35 关键词:语言国情学   语言文化学   跨文化交际学  

俄语语言教学 第3篇

俄罗斯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创作了《天鹅湖》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画就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列宾等俄罗斯文化名人都在世界文艺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另外,俄罗斯优美独特的建筑也是令人神往。俄罗斯建筑艺术深受早期蒙古鞑靼人和东正教的影响,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拜占庭教堂的建筑艺术对俄罗斯正教会产生了极大影响,高大华丽的葱顶色彩丰富艳丽,其中圣索菲亚大堂成了俄罗斯正教教堂建筑的楷模;同时,红场、克里姆林宫、冬宫和圣瓦西里教堂都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俄语有着很长的历史,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使用基里尔字母,与很多的东欧语种有着亲缘关系,其中与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极为接近,在口语上与波兰语等众多斯拉夫语言都有互通之处。俄语作为两亿多人的母语或第二语言,广泛使用于俄罗斯联邦和世界上多个国家,尤其是独联体各国。另外在苏联各加盟国,比如中亚五国和东欧各国也有大量的俄语人口,在我国部分地区也生活着以俄语为母语的俄罗斯族。同时,俄语是联合国和多个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与俄罗斯贸易往来活跃,俄语在该地区的經济文化交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地区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也相应较多,同时,在当地生活的俄罗斯人也很多,日常生活中俄语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俄语发音与我们熟知的汉语或英语区别很大,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单词音节多、语速快、语调丰富。俄语语音中的软硬辅音、清浊辅音,还有代表性的“P”大舌音(也就是常说的颤舌音)都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另外,俄语语法在入门时也让我们头痛不已。比如代词“我”,在作主语时的“我”是“я”,作宾语时是“меня”,在“给我”中是“мне”,在“关于我”中是“обо мне”……可见俄语语法最大的特点是形式的变化:名词分阴、阳、中性,具有单复数的12个格;动词有时体态,其中还有各种特殊形式,而我们的母语中几乎没有太多变化的形式。

中俄关系融洽,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就第一个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时期,中俄关系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俄罗斯联邦横跨欧亚大陆,物产丰富。俄罗斯是我国石油和矿产资源进口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中国的经济具有天然互补性。同时,俄罗斯资源丰富、土地辽阔、文化深厚,尤其是能源和科技方面在国际领先,这些都是中国需要的。现在中俄两国关系发展良好,中俄经济贸易分别侧重轻工业和重工业,存在着互补、互助、互相交流的性质,俄语国家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俄语专业的学生就业除了传统的纯翻译方向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了政府部门、大型国家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和各种俄罗斯的企业和单位,同时在国际组织就职也是新的就业选择。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俄语生很容易找到为俄罗斯访华商团做“随身翻译”的机会,特别是有留俄经历的学生,他们的收入也较高。我国俄语教学完善,读研究生深造也是很多俄语学生的选择。

正如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所说的那样,俄语是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语言。И чудесный мир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вас ждёт.(俄罗斯文化的奇妙世界等待着你们!)

俄语语言的社会属性浅析 第4篇

关键词:社会,词汇,社会文化

黑龙江张玉侠

语言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 是一种社会活动。人类语言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一、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与社会是共变的, 这是社会语言“共变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语言学是处于语言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民族学结合处的交叉学科。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以及不同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陈原先生在论及这个问题时指出:“语言是个变数, 社会是另一个变数。两个变数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互相变化, 这就是共变。”借鉴语言与社会共变论, 从社会属性角度分析俄语语言的变化特点, 能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二、词汇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为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词汇的变化表现的特别明显, 反映也特别敏锐。具有悠久历史的俄罗斯语言, 由于时代潮流的推进, 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 社会风尚的变化, 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影响, 大量新词, 外来词不断涌现, 使俄语词汇得到不断的充实。

1991年, 当时的苏联解体, 俄罗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语言的变化。为了消除苏维埃意识形态及大量具有苏维埃化的事物, 城市更换了名称。原来的加盟共和国都成为独立国家, 所有这些国家的国名去掉了原国名中的Советская和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两个限定语。如原来的РСФСР更为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 原来的城市Лениград改为Санг-Петербург, 甚至连街道, 广场名字也要随时更改, 以减少原来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表面上看, 这是词汇聚合体的替换, 其实质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制度变革在语言中的反映。1985—1991年间, 当时的苏联实行了全面的改革, 与此相关的词大量出现。如:перестройка, гласность, каммерческий, директор....今天俄罗斯经济生活中一个关键词语是“市场经济”—рыночнаяэкономика, 引出了社会经济用语的大变化。рынок, бизнес, конкуренция, налог等成为最常用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词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词:рыночник, антирыночник, нерыночный, 等等。

三、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 外来词大量涌入

吸收外来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 语言发生接触, 相互影响不断增加。加之前苏联解体, 俄罗斯实行“全盘西化”的政治经济政策, 人们放弃过去统一刻板的语言方式, 追求西方新词、新语, 导致外来词大量涌入。近年, 外来词发展很快, 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97年出版的《Новыйврусскойлексике》一书统计表明, 在这之前的几百年来外来词只占总量的7.5%。而据最新资料统计, 最近十几年外来词词汇猛增到10%。

信息技术是当今的时代特征, 计算机术语进入俄语, 几乎占据最新外来词的半壁江山。如диск (硬盘) , юзер (用户) , ноутбук (笔记本电脑) , интернет (互联网) , 等等。文化、科技以及生活方面的外来词也很多。如:пейджер (BP机) , людомання (嗜赌症) , 而且部分词汇直接通过音译引入, 如:сэкэнд (二手货) , сэндвид (三明治) , клон (克隆) 。还有一些词语表示的事物是俄罗斯原先没有的, 俄语很自然地使用借词方法, 如:хот-дог (英hotdog) “热狗”, гунфу“功夫”, ушу“武术”, 等等。

四、语言中包含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反映文化。语言自身一方面是文化现象,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文化现象又与语言重合, 并包含在其中。我们运用俄语交流时, 一定要注意其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文化因素, 以免产生误解。

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首先表现在词汇层面上。俄语中有像траурподногтем (指甲下的污垢) , родитьсявсорочке (生来有福) , блокодныйхлеб (围困时期的面包) 等词语。要了解它们, 须有相应的国情文化知识:俄国服丧时穿黑色的衣服;俄国民间相信裹着胎衣生下的孩子走运;列宁格勒遭围困时, 每日发125克黑麦加向日葵渣、麦麸做成的绿色面包。分析这些词语、句子时, 不能不考虑背景知识。

综上所述, 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发展促进了语言词汇的发展, 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词汇、新语言, 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达与沟通,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2000.

[2]韩红.俄语语言中语言与社会的共变现象及文化解读.俄语语言文学研, 2002, 2.

[3]王仰正.社会变迁与俄语语言的变化.俄语语言文化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俄语语言教学 第5篇

一、季元龙

个人介绍:季元龙,男,1951年出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7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1989年赴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工作简历:

1975年至今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任教; 曾担任过俄语系实践课教研室主任一职; 教学课程:

低年级俄语实践课、听力课、泛读课;高年级俄语实践课、报刊阅读课;研究生俄语词汇学、俄语语言国情学等。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国情学以及教学法的研究 科研项目:

2002年俄语语言国情学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项目立项 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教材:

《新编俄语教程》;《俄语写作课》;《俄语语言国情学》等。论文:

《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俄语语言国情学》;《俄罗斯诗歌中的纪念碑情结》;《俄语测试刍议》;《评1991年全国高考俄语试卷》;

《俄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若干形式》;《专业俄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关于“世界”与“和平”》;《九十年代报刊俄语构词的新趋向》;《俄语词汇释义的若干手段》;《俄语成语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俄语中含те,де外来词读法小议》;《俄语理论语义学的研究原则,对象及其方法——阿普列观点评述》。科研与教学奖励:1997年获得学校“育才”奖。

陆永昌

个人介绍:195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65年进入泰州师范(后更名为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师范毕业后,弃笔从戎,军旅生活使一个普通战斗员变成一个基层指挥员,之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后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工作简历:

1972 年至今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师;

1982年至1986年曾在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工作;

1991年至1993年受国家教委委派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翻译系任教;回国后继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历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高年级教研室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系办公室主任。

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被聘为教授。现任俄语系翻译教研室主任。课程教学:

先后从事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苏俄文学史、名著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中国翻译理论、苏俄翻译理论、俄汉文学翻译理论等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俄罗斯文学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俄汉文学翻译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快乐家庭教育》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译著:

《雪地寻踪》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森林报 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陶爱苏译); 《森林报 冬》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朱玥晗、杨晨译); 《森林报 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沈尧译); 《森林报 夏》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张琪、朱巧玲译)《白夜》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白夜》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赌徒白夜》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赌徒 白夜》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赌徒》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白夜》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帕纳耶娃回忆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鲸群离去》漓江出版社(1997);

《天质女人阶梯》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与达曼华译)《狗的日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愿您的孩子幸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列宁的一生》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女性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与达曼华译); 《创世纪的案件》沈阳出版社(1988);

《阿勃拉莫夫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合译); 编写的工具书:

《苏联文学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与廖鸿钧等三人合编); 《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译林出版社(1991,与朱威烈等四人合编); 《青年文学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 《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 代表性论文:

1.翻译学研究与世界民族文化的融合——作为一门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载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第12次世界大会论文集:《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第五卷); 2.坚持翻译科学认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载《城市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东方文库》一书第30卷);

3.别出心裁 魅力永恒——读苏联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安徽人民出版社, 载《森林报 秋》、《森林报 冬》、《森林报 春》、《森林报 夏》(2010);

4.关于语义与翻译,《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2); 5.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载《现代人文中国思想 中国学术》一书); 6.翻译与翻译教学反思,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载《俄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一书);

7.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载《人文教育文明 价值 传统》);

8.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译林》(2006.3);

9.从“dragon”与“龙”的翻译说起,《中华读书报》(2006-4-5); 10.俄语音韵修辞汉译初探,重庆出版社(2005,载《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探索》一书);

11.走出翻译的误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12.跨文化无障碍——翻译研究之方向,《上海翻译》S1期(2005); 13.陨落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俄罗斯抒情诗人叶赛宁的悲剧,《译林》(2005.5);

14.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思考,《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15.永恒的泪 不尽的愁——读鲍·瓦西里耶夫的短篇小说《展品&„„》,《名作欣赏》(2003-3-1);

16.翻译 时代 文化——翻译进程思考,《译林》(2004.2); 17.翻译与时代,《中华读书报》(2003.10.15);

18.先进文化代表与文学概论课的设置,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0,载《学习与研究》;

19.真实自然、情浓意深——读叶赛宁短篇小说《白水湖畔》,《名作欣赏》(2003.2);

20.译文要“译”,翻译要“翻”——谈俄中翻译教学,《第六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3.4,台湾淡江大学); 21.力求在翻译教材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载《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22.俄罗斯诗人曼、曼德尔施塔姆悲惨的命运,《译林》(2003.1); 23.探索、迷茫与变体——从俄罗斯作家利巴托夫的创作看苏联文学的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

24.新一代的父与子的冲突——读谢·叶辛的中篇小说《摹仿者》,《名作欣赏》(2000.6);

25.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外国语》(2000.5); 26.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新构想,《第四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6,台湾淡江大学);

27.论诗人勃洛克晚期的信念,《译林》(1999.5);

28.蕴藉的诗意 辛辣的讽刺——谈陀氏早期小说《白夜》及其它,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载《白夜》一书);

29.文学翻译,再现原汁原味的过程,《中华读书报》(1999.8.4); 30.“白银时代热”及其他,《文汇报》”文艺百家"栏(1999.5.8); 31.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文汇报》文艺百家理论版(1998.12.18); 32.高尔基是自杀身亡的吗?《译林》(1997.6);

33.人性的悲剧 人性的呼唤——《鲸群离去》及其它,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载《鲸群离去》一书);

34.生活习俗的牺牲品——从马雅可夫斯基的绝命书看诗人死因,《福建外语》(1997.1);

35.试论鲁迅在俄、苏的影响,《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辑,1996);

36.以情动人,以情取胜——读普里斯塔夫金的小说,《名作欣赏》(1995.6);

37.从俄罗斯电影看俄罗斯人的观念变化,《国际观察》(1995.6); 38.论马雅可夫斯基的最后悲剧,《名作欣赏》(1995.5); 39.利用电视录像进行“文学概论”教学的实例与体会,《外语电化教学》(1995.3);

40.我眼中的俄罗斯教育,《国际观察》(1995.2)科研与教学奖励:

1.《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

2.《俄汉文学翻译概论》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教材三等奖(2010);

3.《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

4.《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8);

5.《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7);

6.《论文学翻译标准的动态“内涵”》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

许宏

个人介绍:许宏,女,博士(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副主任,校二级学科骨干。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年1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年借调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工作一年; 1999年10月由国家公派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10月毕业,获哲学博士(语文学)学位;

2005年8月进入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8年12月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

现为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上外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从教以来一直承担俄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兴趣:语用学、语义学。主要科研成果

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6部;

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中国俄语教学》、«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за рубежом»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3项; 2008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富通学术科研论文奖;

俄语“女性”观念的语言文化学研究 第6篇

关键词:俄语;女性观念;语言文化学;研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言世界图景相关理论成为相关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焦点,并在研究中表明语言知识、文化以及传统等因素是影响语言世界图景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在语言文化学研究中,观念作为精神本质的具体体现,能够将人对世界的民族文化所做出的认知进行反映,其中,“女性”观念作为一种主要的思想观念,在俄罗斯相关研究领域中涉及较早,为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注入了动力之源,针对该课题展开研究,能够将俄语语言文化以及俄罗斯人民的内心世界更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观念以及“女性”观念

谈及观念,首先需要明确何为世界图景,其反映的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知理念,而观念的形成则都到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便是语言。语言是客观世界的一面镜子,能够将世界的现实呈现在人们面前,进而形成属于个体的世界图景,并展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性特点,而语言对世界的反映则是受到语言所隶属的民族文化、民族心智以及世界观的影响。

在文化领域中,“女性”文化作为一种主要观念,是基于社会性别定型下所形成的社会角色,在语言文化学中能够借助语言中的诸多内容明确女性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特征、社会所给予女性的看法等。而在欧洲中心主义话语中,真正的人指的是具备与男性起源相关的品质,即男性代表着所有好的品质,而女性气质则成为了“坏”品质的代言人,诸如懦弱、被动等,从中凸显出对女性的偏见。

二、俄语“女性”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在语言文化中,成语作为观念的表征之一,能够将一个民族的社会性别定型系统进行充分彰显,比如在俄罗斯,基于男性角色下,相应的伴随语都是以正面为主,诸如俄语中的时代骄子以及志同道合之人等;而女性的好的、优秀的品质大多数都源自于男性,比如用以形容女人的俄语成语男人般的智慧以及女中豪杰等。不论是在俄语还是在汉语中,对于形容女性的成语以及谚语等,否定含义的词汇语言远多于肯定层面的词汇,比较典型的形象与品质诸如新娘、寡妇以及母亲等,而在性格品质方面常用的词汇为毒辣、放荡、唠叨、任性以及灾祸等,负面语义色彩凸显。

(一)女性的负面形象

在语言中,性别失衡状态存在历史悠久,而唯一能够给出的比较客观的解释为“父权制社会”,在俄语与汉语中,这一制度直接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观念等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在俄语中,从教堂的原罪概念中衍生出了“魔鬼”形象,并用以形容女性,而在汉文化中,因宗教的不同使得女性与魔鬼没有产生直接的关联性,但是,诸如红颜祸水等形象与之意思相近,都是将女性,尤其是女性中长相出众的美女认作的危险与祸害之源。

在社会舆论下,展现出了性别歧视,在俄语的诸多成语中都表现出了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经常都处于男性的统治之下,同时,在俄语中,关于女性智力方面的语言,通常都含有讽刺性的语言色彩,认为女性智力要低于男性。从家庭角度出发,在俄语中,对于伴侣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展现出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在俄语中诸如在伴侣的选择上以及婚姻的成功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语言词汇,如同警句忠告一般,如:娶个老婆丑、活到九十九;娶妻在德不在色等。

(二)女性的正面影响

在俄语中,关于女性正面形象的词汇并不多,而集中表现在母亲这一形象上,比如在俄语中将母职认为是女性的天职,母亲永远都是充满着温情的,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母亲是主要的被歌颂对象的女性群体。在俄罗斯,圣母是保护者,所以关于母亲形象的词汇几乎不存在女性定型特征,诸如愿意争吵、唠叨等。而在汉文化中,后母做为另一种母亲的形象,在很多词汇中都表现出了对这一形象的否定,虽然与事实并非一定相符合,比较经典的诸如最毒莫过后娘心等。

三、总结

综上,本文针对俄语“女性”观念的语言文化学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观念与女性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俄语与汉语进行对比,针对其中的女性观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俄语中女性的正面与负面形象进行了具体剖析,从中可以看出在俄语中”女性“观念的相关语言词汇大部分都具有着贬义甚至讽刺的色彩,唯独母亲这一女性形象除外,这也更好的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进而将独属于这一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进行了展现,为更好的走进俄罗斯人民的内心世界提供了途径,同时也能够为更好的了解俄语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红.“女性”观念在俄汉成语中的语言文化学特点[J].文教资料,2015,08:45-46.

[2]李艳春,邓丽娟.“мужчина”的俄汉语言释义对比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0:52-56.

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变化 第7篇

本文从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词汇变化 , 修辞特征, 口语化的融入来揭示现代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变化。

一、词汇方面的变化

1、引用外来词

在报刊语言中外来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这使文章内容更为生动, 醒目, 突出重点的作用。如:Однако её приятие явно не обошлось без лоббистских усилийсамо оЛебедя. Зомбиутелевизора等。外国领导人或知名人士多为音译构成外来词在文章中使用。如:ВизитДжордажаБушав Китай.

最近报纸媒体上有时直接使用英语原词, 这会使读者不会产生歧义。如:SMS-сообщения (手机短信) , машиныhand—madeкласса (手工制造的高级轿车) , жилплощадьde luxe (豪华性住房) 等。

除了这些 还使用大 量的杂外 来语词, 例如:Оматче“IBMDeep Blue—Каспоров”Огонекписалнераз. (关于计算机深蓝—卡斯帕罗夫间的比赛, 《星火》杂志已多次写过。) Rambleтелесеть (漫步电视网) ;On-lineинформац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торговойсистемы (俄罗斯贸易系统在线消息) 等。

2、缩略词不断出现

当前俄文报纸语言中除了运用约定俗成的缩略词, 也有时自造新缩略词。如:ПФР—пенсионныйфондРоссии (俄罗斯退休基金)

Е.П.—ЕгоПревосходительство (阁下)

СМИ—средствамассовойинформации (大众宣传媒体)

ЕГЭ—едины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экзамен (国家统一考试)

有时缩略词又派生出相关的新词:

ОМОН (特种警察) —омоновец

3、旧词涌现

报刊词汇中有一股“旧词”回归的潮流, 其中主要是宗教词汇, 如:молебен (祈祷) , Христос (基督教) , священнослужитель ( 神职人员 ) , православие (东正教) , воцерковленный (积极参加教会活动的) , поститься (吃斋) , покаяние (忏悔) , аскеза (禁欲的生活) 等。

一些旧词被用作报刊杂志的名称, 如“Книжнаялавка” ;商报“Коммерсать”

二、修辞特征上的变化

1、词汇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政治报刊语言中具有评价意味的词都具有贬义性。俄罗斯学者Терентьевл.В也指出:“社会政治环境、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使报刊政论的评价性质改变, 导致报纸语言词汇体系的变化, 首先便是具有褒义评价性的报纸用词使用大大受限, 退出积极词语的行列。”如:

Сохранитьнетронутой криминальнуюпр иватиз ацию , равн окакг аран тиро ватьнеприкосновенность двупреступникам—экс през иден там— этор авно силь носамопровозглашениюстраны—криминальнойбанановейреслубликой. (СР, 24, 03, 01)

还有一些常使用的评价性意义的词汇:деструктивыесилы ( 破坏性的 力量 ) , приверженцыуличнойдемократии ( 庸俗低级 的民主政 治的追随 者 ) , паразитическиесоциальныепрослойки ( 社会的寄生阶层) , новорусскоеворобньё (贪婪的俄罗斯新人们) 等。

如:реформатор,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элита等都不再具有强烈褒贬评价色彩, 表现出模糊, 不明确的特点。在思想的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 俄罗斯社会涌现出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报纸, 社会政治词语的附加评价色彩不再取决于官方统一的思想体系, 而是取决于说话人的政治观点和世界观。在俄罗斯共产党等左翼力量的报刊中仍然在继续苏联时期的使用特点, 如:

Напл атнет еЗем ляво зможентол ькобандитский, грязныйкапитализм. Тольковолчьизаконы. (СР.17.03.01)

2、口语成分的修辞功能

报刊中大量使用活泼的日常口语词汇, 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 表达出作者对人或事物的讽刺, 蔑视的态度, 还可以表现诙谐、幽默的风格。如:

▲Это горо дска язпе кмрп чка , необорудованная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открывающимисядверями.

▲Итутбах : Россия...правопреемницапрежнегоСоюза.

▲Новстремлении Ельчинакнезависимомукурсу многиеушлыеполитикивкупе сабсолютнымбольшинством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республикничего, кромесамоцель, неувидели.

▲Сла вабог у, чтоес тьро ссий скийпарламент.

三、口语体的融入 (口语成分在报章中的体现)

1、口语体融入到报刊政论语体的现象很常见。例如在政论性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句子:Почеммэргорода? (市长值多少钱?) Почем为口语词汇, 书面语表达为Сколькостоитмэргорода?

并使用口语词汇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博得他们的好感, 取得他们的信任, 以达到沟通和感染之目的, 现代俄罗斯报刊大量使用口语词汇, 赋予作品以日常口语格调以吸引读者。如:

Вовремяпрошлойвойны этизаводики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либесперебойно. Наэтотразфедералыих аккуратноподрывают. (?МК?)

Второйдушегубтакперенервничал иззаслучившегося, чтонедожилдо ареста (?МК?)

2、在新的时期报刊政论语中大量的使用方言、俗语词。如 :

АБы (俗) =лишьбы

Инетолькоа быпродать, азаключаяподобныеконтракты. (应该不只是卖, 而应该同时签合同。)

Покуда (俗) =пока

АСтепаншин пусть прыкает покудакновойсвоейделжности—хозяина (而斯捷帕申呢, 那目前让他去争取新职位—当一把手吧。)

使用行话和俗语, 会给读者带来亲和力。

Конечно, приятнонахалявупроехаться. Ноздравомыслящиелюдипонимают, чтобесплатныхпирожковнебывает. (из ?Новойгородскойгазеты?)

Садистыразминулисьсмилицей буквальновтриминуты (?МК?)

3、报刊语言中黑话屡见不鲜, 例如:

Крышевание ?бомбил? пополняетбандитскиеобщаки. (向个体出租车司机征收“保护费”来充实土匪的“公共基金”。)

在政治界中也能常听到黑话, 如:

НаместеАлександраСергеевича ябыДантеса ?заказал?. (假如我是普希金, 我就会雇人把丹特斯杀掉。)

Премьерпрошелпроверкуна вшивость. (总理已经经受了考验)

4、引用口语化标题。常把某人话语中的一部分以借用、复制的形式引入标题中, 这些标题醒目、生动、马上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刺激他的阅读欲望, 因而受到政论工作者的青睐。当前, 俄罗斯报纸标题口语化趋势已非常明显, 在各主要报纸上比比皆是:“Халявынебудет!” (газ?НеофициальнаяМосква?) , “Даздравствуетгорошок!” (газ?Аргументыифакты?) , “Статистика—хитраядама”, “Головамуки ” , “Неу жтос овес тьза грыз ла ? ” ( изгазеты?СоветскойРоссии?)

由此可见, 与以往相比, 现今报刊政论语体改变了很多, 最典型的是大量的口语体的融入。除此之外还有语言语义, 使用词汇的情感色彩等发生等反面变化居多。这使报刊政论语体更与读者亲切地接触, 表现力加强富有感染力, 使报刊贴近生活。并且能发现语体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和消解。

参考文献

[1]白春仁, 周圣著.《俄语语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

[2]张会森著.《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

[3]颜志科.《现代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基本特征》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徐晓丹.《现代俄语报刊政论语体语言的新特点》载《科技信息》

[5]赵洁、李雅君.《俄语报刊政论语言的词汇体系变化》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6]孙汉军.《报刊语言的变化》载《中国俄语教学》.2000年第8期

[7]杨可.《俄文报刊标题语言的变异用法》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二期

[8]郑捷.《俄语口语成分向报章语体的渗透及其修辞功能》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李英男.《苏联解体后的俄语新变化》载《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3期

俄语翻译中的语言意识问题 第8篇

一、俄语语言意识发展特点

语音意识产生属于人类社会之中循环意识不断进步的重要结果。因此,人们对语言的应用与发展不断进行总结,结合人们思维形式以及思维能力等的深入探讨,从而能够获得从整个劳动体系上升成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的形式。

世界上语言种类多样,不同语言结构之间彼此存在差异性,但是仍然表现出一种盘根错节的复杂结构关系。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掌握语言中的精髓,才能够为未来语言学习提供方便,因此,就需要把握好俄语语言意识发展中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一种语言意识之中拥有三个层面,第一,主观意识通过创造性活动的实践;第二,创造性活动客观环境的需要;第三,思维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主体的综合体现。

二、俄语语言意识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充分展现民族历史发展历程,这一点集中表现在词汇层面。语言与词汇的发展与演变都在面向人们展现具有民族性的发展路径。语言意识主要是指通过借助词汇、固化语素以及篇章等语言手段,形成于外化的意识形象的统称。语言意识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意识以语言国情文化。

1. 语音意识

语音意识主要是从字母的角度出发,通过学习字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探究俄语、汉语发音之间存在的异同。同时,关注俄语发音以及词语含义之间的关系。例如人名THM以及TOM,其中的O以及H就是相同的元音,同时,在发出O的时候,嘴型则大于H,又因为各个要比弟弟大,所以,TOM为哥哥。

2. 词汇意识

语言必须在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应用的功能,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发挥作用。基于语言意识角度出发,分析劳动主体在具体劳动行为中的不同思维意识的流程,语言意识在劳动之中也就是一个思维主体需要表现的主体形式,通常情况下,语言意识之中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主观思维的创造性应用,劳动改造过程中对客观环境的需要以及思维与劳动主体综合性过程。

在俄语语言意识发展的过程中,词汇意识同样十分重要,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词汇彼此之间形成的关联,并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之中形成词汇联想场,这种方式有助于词汇进行存储与提取。例如:Больницы(医院)、сестра(护士)、профессор(教授)等放在一起的同时,也能够对这个词的含义进行准确的判断,由此可以发现语义的重要性。

3. 语法意识

语法意义需要我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对比俄语语法以及汉语语法之间的差异性。俄语语法之中存在的部分结构属于汉语并不具有的,例如无人称句以及不定式句。

例如:Снежныйпокровполныйпуть意为:雪盖满道路。上述为俄语人称动词,主要应用在无人称用法之上,但是汉语译文之中的“雪”就是主语。

4. 修辞意识

修辞意识则能够促使俄语翻译更加地道。与汉语相一致,俄语之中的一个意思也能够同时使用几个词来表示。例如:глаза(眼睛)、OKO(眼睛),修辞学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具体包括了修辞手段方面的综合运用,有别于语体词语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5. 语言国情文化知识意识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与民族思维之间也是彼此相连。中国社会之中具有贬义含义的词汇,在俄语之中则可以是善意和乐观的。

总之,翻译属于转换的过程,具体是指通过准确与通顺的翻译,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其他语言的过程。在此阶段,我们需要知道转换之中的要点,更加应当了解艺术性需要。开展翻译时,本身更加应当具有一定翻译技巧。

三、翻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意识与能力

翻译本身是一门艺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掌握翻译的各类技巧,例如可以做“加减法”等。追求意似,修辞求似。除此之外,也应当充分了解语言的间接性特征、主义句式以及外来词等各项翻译工作。将一门语言之中的词汇与含义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之中词汇意义相同的对应词,就被称为意译。直译则强调的是根据一个词以及语素进行的翻译。但是,因为不同民族以及国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势必会存在无法翻译的事物,此时就需要采取音译法进行翻译。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更加应当注意词语方面的搭配与色彩,分析搭配能力以及使用习惯,尽可能避免硬译与曲译。

当前,俄语语言意识研究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在文化知识方面成功交流的空间。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两国文化理解与沟通方面的水平提升。俄语教师需要在常规教学中,关注对语言、词汇的文化背景的传递,帮助学生理解俄文之中的差异性与隔阂。语言意识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翻译工作将会更加有效与精准,忠实于原文且应当确保原作之中的风格保留。与此同时,通过翻译学习,掌握不同翻译理论类型与技巧同样十分必要。

翻译教学之中拥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并与语言意识之间尚未产生紧密的联系,如果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俄语翻译的问题。因此,应当从几个方面提高翻译能力。首先,翻译意识集中体现在了民族思维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上,属于民族思维之中的精华,更加体现在了民族语言世界图景方面。语音意识同时也能够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词汇意识是不造成理解歧义的保障。通过语法意识则能够确保翻译出正确句子。语言国情文化知识意识也十分必要,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更加不同。翻译需要与语言意识之间密切关联,两者则能够彼此影响。其次,语言意识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翻译才能够更加准确。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并应用到俄语翻译之中。通过借助语言意识理论进一步指导翻译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俄语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意识相关问题,具体陈述了关于语言意识方面的内容,另外也包括了翻译问题,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翻译作为俄语教学活动之中的重要形式,语言意识问题指导着俄语教学以及学习内容。俄语翻译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直接输入与输出外语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兴趣,才能够形成语感。总之,探究俄语翻译过程中语言意识问题对发展俄语教学十分重要。

摘要:语言意识充分表现出了民族思维与表现手段的差异性,可以说是民族思维呈现的核心与精华。本研究从俄语语言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并对语言意识在俄语翻译方面的关系为分析,探究其重要性。翻译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俄语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在俄语方面具有十分优秀的基本功。最后,需要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形成语言意识能力。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未来俄语翻译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俄语翻译,语言意识,学生

参考文献

[1]姚佳.论《围城》俄译本中熟语文化信息的等效传达与翻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杨超.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俄语口译文化意象的传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许高渝,赵秋野,贾旭杰,杜桂枝.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黄忠廉,白文昌.俄汉双向全译实践教程[J].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1A).

俄语语言意识空间词联想场分析 第9篇

关键词:空间词,语言意识,联想场

一、引言

空间是人们认知的基础, 而人类对空间的认知必然会反映在语言之中, 语言的表达会因民族性而各具特色。语言的空间是人日常的、朴素的、直接的认识, 它基于最简单的概念结构, 是在对世界的感知行为中、在人与周围现实进行最简单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语言意识作为研究民族文化特点的科学手段, 为空间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俄罗斯, 语言意识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已被加里佩林等学者提出, 到80年代对于它的研究流行开来并逐步发展成为热点问题。俄罗斯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言意识作了全面分析。尤其到90年代初, 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成为了莫斯科心理语言学流派的中心问题。他们给语言意识下的定义是:“借助于语言单位 (词、词组、句子和文章) 及联想场表述和表现出来的意识形式的总和” (Э.Тарасов2000:26)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不仅以语言意识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也将它作为研究民族文化特点的手段。《联想词典》是联想实验的成果之一, 通过刺激词的联想场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世界图景片段,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该民族的价值观及文化定型。

二、俄语空间词联想场分析

对于空间词一直以来也没有准确的定义。根据《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郭绍虞, 1979) 本文将认为空间词是指方位词和处所词。方位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 而处所词则是表示地方、地点、处所的词。依据此定义, 我们从《俄罗斯联想词典》 (Ю.Н.Караулов1994—1996) 中提取了前75个核心词:дом (家) 、лес (森林) 、дорога (道路) 、мир (世界) 、море (大海) 5个空间词。其联想场如表1:

以乌费姆采娃在《俄罗斯和美国中学生的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 (Н.В.Уфимцева, 2005) 中对联想场的语义划分为依据, 本文将联想场分为一般描述 (общееописание) 、具体事物 (конкретныепредмедыиперсонали) 、情感态度 (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еотношение) 、社会功能 (социальнаяроль) 四组语义类别。根据这四个语义范畴, 本文对дом (家) 、лес (森林) 、дорога (道路) 、мир (世界) 、море (大海) 5个空间词的联想场进行统计并统计出各语义词类所占比例, 见表2。

如表1、表2所见, 在5个刺激词的联想场中, 除дорога (道路) 一词外, 一般描述语义类别在各个刺激词的联想场中的比例是最高的。而社会功能这一语义类别在дом (家) 、мир (世界) 、море (大海) 3个词联想场中为零, 在лес (森林) 一词中仅占4.2%。

家 (дом) 是在各个民族中都非常重要的处所之一。通过表2可知, 俄罗斯人对“家”更多的是性质评价, 主要有“大的” (большой) 、“暖和的” (тепло) 、“高的” (высокий) 。其次, 俄罗斯人对“家”是其他相关事物的联想, 如“房舍” (хата) 、“别墅” (дача) 。表示情感态度的反应词也在联想场中占有一定比例, “亲近的” (родной) 、“家庭” (семья) 都是一些积极的态度。

俄罗斯民族对森林 (лес) 怀有浓厚的感情。一般描述和具体事务语义类别的反应词在联想场中均占有很大比例, 前者主要有“绿色的” (зеленый) 、“茂密的” (дремучий) 。后者主要有“空气” (воздух) 、“草” (трава) 。俄罗斯人也较重视森林的社会功能, 如“休息” (отдых) , 这恰恰反映了俄罗斯的地貌特点和俄罗斯人的行为习惯。

在道路 (дорога) 的反应词联想场中, 社会功能语义类别的词汇占有最高比例。说明俄罗斯人更重视“道路”的功能。如“回家的道路”、“通向地狱的道路”等。

表示一般描述和具体事务语义类别的反应词在“道路” (дорога) 和“大海” (море) 俄语联想场中均占有很大比例。在“道路” (дорога) 的联想场中, 表示前者的有“巨大的” (огромный) 、“美好的” (прекрасный) , 表示后者的有“地球” (шар) 、“音乐” (музыки) ;在“大海” (море) 的联想场中, 表示前者的有“Синее” (蓝色的) 、“теплое” (温暖的) “океон” (海洋) 、“река” (河流) 、“солнце” (太阳) 等积极词汇。

三、结论

通过分析俄罗斯人空间词的联想场, 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 这与俄罗斯地理、宗教及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这是空间词生成发展的原因。同时, 根据空间词的联想场, 可以建构空间词的语义网络, 通过与汉语空间词联想网络对比, 可以更好地指导俄语空间词的教学。这是空间词教学的路标。

参考文献

[1]徐英平.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06.

[2]赵秋野.试论语言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J].外语学刊, 2003 (3) .

[3]赵秋野.俄罗斯语言意识核心词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1) .

[4]КАРАУЛОВЮН, СорокинЮА.Русскийассоциативныйсловарь[М].М, 1996.

[5]УФИМЦЕВАНВ.Языковоесознаниеиобразмираславян[C]//Языковоесознаниеиобразмира.Подред.УФИМЦЕВАНВM, 2000, 207-217.

[6]УФИМЦЕВАНВ.Этнокультурнаяспецификаформированияязыковогосознаниярусскихиамериканцеввшкольномвозрасте[D].М, 2005.

俄语语言教学 第10篇

俄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广泛, 是国际事务的通用语言之一, 我国与通行俄语的国家地缘相接, 交往密切, 在21世纪, 中俄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加兄弟关系, 并互设了文化年, 充分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战略地位, 中俄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友好合作, 因此如何搞好我国的俄语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正进行新课改的实施阶段, 新教材的主题活动, 创设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以师生的教学互动代替以往的填鸭式教学, 不再是教师的独唱。因此, 在教学中, 既注重俄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 又要培养学生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好的俄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

一、注重基础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高中要在初中俄语教学基础上继续重视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 已达到课标中的要求。

首先, 对刚入高中的学生进行字母读音的纠正, 力求学生的发音达到标准,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的朗读课文, 对于读音不准的学生, 教师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并坚持每天早上听录音跟读, 模仿语音、语调, 经过半学期的训练, 学生达到流利的朗读课文的标准。

其次、注意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学生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 才能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 词汇和语法是学习外语的基础, 词汇教学中, 侧重强化近义词、同义词的区别, 并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 可以通过构词法, 同根词法来掌握词。语法的教学要根据内部的结构、特点来教学。语法教学中要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的方法, 讲练结合, 反复实践, 以促进学生的掌握。

二、注重口语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要实行精讲多练的原则, 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更多的交际环境, 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物演示、分角色表演等。通过多种语境的表达方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加强阅读理解训练,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语言材料的操作能力, 活用语言材料的创造能力。

1、充分运用课文, 进行强化阅读训练。

课文是学生阅读的第一手材料, 课文中生词量适当, 积极词汇多, 句式结构标准, 所以阅读应以课文为主, 每一篇课文通常用一节课的时间做阅读训练。

首先, 给学生10分钟阅读和理解课文, 查字典, 并给学生简单解释疑难句式。

第二步:让学生结合课文回答5---10个问题。培养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尽快捕捉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通常用10分钟来完成这项训练。

第三步:做判断句子与短文内容是否相符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编写判断题, 以此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应变能力, 记忆能力。

第四步: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概括课文的大意, 让学生简短的说出主要内容, 或改写课文, 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操作能力和活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2、适当增加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可以选编生动活泼的短文故事, 来进行阅读选择和回答问题, 长期坚持练习, 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 教师应立足教材, 深挖教材, 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通过艰苦而持久的训练, 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完善和提高, 为学生以后步入高等院校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为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俄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培养?注重基础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注重口语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强阅读理解训练,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语言材料的操作能力, 活用语言材料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基本技能技巧,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材料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论俄语成语对俄语语法教学的渗透 第11篇

关键词:成语 教学 词法 句法

【中图分类号】G633.45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Д. С. Лихачев)院士曾经说过,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浓缩表现。对于研究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来说,俄语成语是最现成的、最形象的、最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

俄语成语不同于汉语中的“成语”,古时,俄语“成语”一词称为“Крылатые слова”,后来俄语成语广义化,把谚语、俗语、习语、名言、格言等都归入成语之列,以“Фразелогизм”取代,作为成语的统称。通过对俄语成语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俄罗斯的风土民俗,同时将俄语成语引入俄语教学,也会使俄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俄语属于屈折语,词形变化十分丰富,一个词往往就有多种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俄语语法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生动的俄罗斯成语,有利于学生在了解俄罗斯文化和生活的同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上,有很多俄语成语形象鲜明地体现在俄语语法整个体系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援引一些例子从俄语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分析俄语成语对俄语语法的渗透。

1.詞法方面

词法(морфология)研究词类,包括研究词的构成、词形变化以及表达各种语法意义的方法。

①副词比较级在一些常见的谚语中得到应用,例如:

В гостях хорошо, а дома лучше.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увидеть, 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 百闻不如一见。

Тише едешь – дальше будешь. 宁静致远。

Рыба ищет, где глубже, а человек – где лучше. 人往高处走,鱼往深处游。

Лучше поздно, чем никогда. 晚到总比不到好。

②否定语气词ни的用法中,可以翻译为“一点也不(没有)”,表示否定意义。

带有语气词ни的成语或谚语有:

Ни рыба ни мясо 不三不四 ни жив ни мёртв 不死不活

Ни пуха ни пнра 祝满载而归 ни слуху ни духу 杳无音信

Ни туда ни сюда 进退两难

③另外,名词五格形式可以体现在一些成语中,例如:

Первый блин комом.万事开头难

Черпать решетом воду 竹篮打水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 一箭双雕

Мет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 对牛弹琴

名词二格形式在一些成语中可以体现:

Гром среди ясного неба 晴天霹雳

Среди белого дня 光天化日

Нет дыма без огня无风不起浪

2.句法方面

句法(синтаксис)研究词组和句子,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以及各种句子的类型。

①动词命令式是说话人表示命令、请求、建议、劝告等意义的动词形式。带有命令式的成语结构在祈使句中常见:

Век живи, век учись. 活到老,学到老。

Куй железо, пока горячо. 趁热打铁。

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 量体裁衣。

Верь глазам, а не ушам.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

②带有成语性的比较短语有时在句子中常见:

Время летит как стрела. 光阴似箭

Он сидит как на иголках. 如坐针毡

Дело идёт как по маслу. 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

Дождь идёт как из ведра. 大雨如注

Всё видно как на ладони. 一切了如指掌

③有很多包含数词词组的成语,例如:

Один в поле не воин. 独木不成林

Два сапога пара. 一丘之貉

Бог любит троищу. 事必有三

Как свои пять пальцев. 了如指掌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 九重天

Семь бед, один ответ. 一不做,二不休。

④泛指人称句是指主要成分所表示的行为主体可能是任何人的单部句。泛指人称句多见于谚语和格言中。例如:

Слезами горю не поможешь. 哭无济于事

Что посеешь, то и пожнёш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С кем поведёшься, от того и наберёшьс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Поживёшь подольше, узнаёшь побольше. 经一事,长一智。

另外,在谚语中常见从句前置的情况。例如:

Где счастье, там и радость. 哪儿有幸福,那儿就有欢乐。

Куда иголка, туда и нитка. 形影不离。

Откуда ветер, оттуда и дождь. 无风不起浪。

кто не работает, тот не ест. 不劳者不得食。

以上列举出一些俄语成语在俄语语法教学中的使用,教师应该根据语法材料的性质、教学阶段和学生的俄语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将俄语成语的学习和研究与学习俄语词汇学、修辞学、俄罗斯文学、国情学联系起来,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霖贤.俄语成语略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

2. 杨洁. 俄语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第5期.

3. 刘宏. 论俄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研究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

浅析俄语同音词在语言中的运用 第12篇

二、俄语同音词在语言中的运用

随着语言的发展, 俄语中同音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使用范围愈加广泛, 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也涉及诗歌、小说、笑话、谜语、谚语、俗语、标题、广告等多种体裁。

(一) 俄语同音词在语言运用中的消极效用

1. 俄语同音词易引起歧义

同音词有时被称作“病”词, 因为相同的表达形式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导致在使用同音词的过程中, 可能会引起语言歧义, 造成理解的偏差, 从而影响言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个句子意义含糊不清, 让人觉得模棱两可, 不确定是在谈论什么。экипаж (轻便马车) 与экипаж (机组, 全体乘务员) 是一组同音词。句中的Экипаж可能是指马车:马车的状态很好;也可能是指机组:机组的状态很好。

句中вожу可能是водить (领导, 引导) 的第一人称变位形式, 也可能是возить (拉, 载, 运送) 的第一人称变位形式, 说话者究竟是“引导了参观”还是“运送了参观团”呢?因此, 同音词使这句话产生歧义, 让受话者不清楚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2. 俄语同音词易造成误译

对于翻译工作而言, 将俄语中的同音词译为汉语或其他语言也有一定难度, 一旦词意选择错误, 则容易造成误译。例如:

原译:我和她攀谈起来, 她回答我的问话时毫不胆怯, 就像见过光明的大姑娘。

校正:我和她攀谈起来, 她回答我的问话时毫不胆怯, 就像见过世面的大姑娘。

所以, 为避免对同音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 必要时也可使用相关词典。

(二) 俄语同音词在语言运用中的积极效用

由于同音词的意义大相径庭, 彼此之间毫无关联, 在篇章或交谈中, 借助上下文大多可以排除同音关系造成的歧义。而且, 同音异义词使用得当, 可使语言更为新颖、生动, 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 同音词虽然存在一定的消极效用, 但它们的积极效用在俄语语言运用中更为突出。本文尝试将其积极效用概括为增强韵律、幽默讽刺、生动形象及简洁醒目四个效用。

1. 增强韵律的效用

俄语同音词用于诗歌中做诗的韵脚, 起押韵作用, 可使诗文朗读起来抑扬顿挫, 悦耳动听。例如:

原诗使用了同音词прав—прав, 第一行中的прав是名词права (权利) 复数第二格形式, 而第二行中的прав是形容词правый (无过错的) 的阳性短尾形式。这一组同音词的使用增强了这两行诗的音律效果。

2. 幽默讽刺的效用

俄语同音词常被运用于笑话中, 起双关作用, 制造出特有的喜剧或讽刺效果。

俄语同音词运用在谚语、俗语、格言当中, 能够赋予其特有的风趣和幽默特征。

例1中前半部分“поддождем (在雨里, 冒雨) ”与后半部分的“подождем (等一等) ”构成同音现象;例2中前半部分“есть (是) ”与后半部分的“есть (吃) ”构成一对同音词。同音词的使用, 不仅使这个谚语显得幽默风趣, 而且使得语言简练, 寓意深刻。

同音词常用于谜语中, 可作单纯的文字游戏, 赋予谜语一定的幽默色彩。例如:

第一句指的是среда (星期三) , 第二句指的是среда (环境) , 这两个词构成一对同音词。利用谜底的同音关系制造谜语, 具有一定的幽默效果。

3. 生动形象的效用

俄语同音词用于小说中, 可使语言生动形象。例如:

(有人有东西吃, 他们有时还吃不下。有的人吃得下, 就是没有东西吃。我们这儿有东西吃, 而且还有餐具, 这么说, 我们该感谢上帝了!)

есть (吃) 和есть (有) 是一对同音词, 这段文字使用了8个есть, 语言生动, 富有表现力, 读起来朗朗上口。

俄语同音词用于诗歌中, 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 同时也是塑造形象和语言情景的一种手段。例如:

4. 简洁醒目的效用

同音词用于标语、口号中, 结构简明, 语言生动。

同音词用于广告中, 非常醒目、语言简练, 表达生动有力。例如:

同音词用于报刊标题中, 言简意赅, 使文章更具吸引力。例如:

三、结论

同音词和同音现象是俄语词汇学习中的难点, 由于同音词具有发音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的特点, 在使用同音词过程中容易引起歧义或理解偏差, 对语言表达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然而相比之下, 使用得当的俄语同音词在语言中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因此, 为避免句子引起歧义, 应当充分联系上下文, 根据具体情境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摘要:同音词是俄语词汇学中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 广泛运用于诗歌、小说、谚语、笑话、标语等多种体裁中。本文具体分析俄语同音词在语言中的运用, 一方面, 由于容易导致语言歧义, 俄语同音词在语言运用中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效用;另一方面, 俄语同音词又对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有一定的积极效用。深入了解并掌握同音词的用法, 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俄语词汇, 有效避免同音词的误用或歧义,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俄语各种文体语言的领会力和欣赏力。

关键词:俄语,同音异义,消极,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1]Валгина Н.С., Розенталь Д.Э., Фомина М.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M]. Москва, 2002.

[2]Рахманова Л.И., Суздальцева В.Н.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Лексика.Фразеология.Морфология: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M]. Москва, 1997.

[3]Розенталь Д.Э., Голуб И.Б., Теленкова М.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M]. Москва, 2010.

[4]马家骅.新时代俄语通论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杨杰.俄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6]费俊慧.浅析俄语词汇中的同音异议现象[A].王仰正, 王永.语言·文化·交际[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48-154.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1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