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早期国内海洋石油平台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安全系数较大,尽管已进入后服役期,但由于海上生产需要,使得一些海洋石油平台在达到原设计寿命后还有继续利用的价值。在对国内外海上安全监管法规和国外工程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出适应于国内海洋老龄石油平台以安全延寿评价为核心的后服役期安全监管体系,对保障我国海洋油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 老龄 安全延寿评价 安全监管 结构安全
1 引言
海洋平台长期工作在十分复杂和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受到冲刷、腐蚀、构件损伤变形、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平台结构抗力衰减以及安全环保方面的隐患。与陆地油气开发相比,海洋油气开发在服役期内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安全监管体系。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造的最早的海洋石油平台陆续进入后服役期,超期服役海洋平台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海洋油气安全监管中的一个新课题。因此有必要在吸收国内外海洋油气安全监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开发的特点,提出适合中国实际的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安全监管体系。2 国内海洋石油平台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国内海洋老龄石油平台主要分布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在渤海海域,国内第一个海洋平台埕北油田平台于2005年达到设计使用寿命,目前仍处于生产中,已超期服役8年,此外,大约有数10座海洋石油平台将于2010年开始陆续进入超期服役阶段;在南海海域,涠洲10-3平台也于2008年进入超期服役阶段。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将进入超期服役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国内对海洋平台设计寿命范围内的安全监管已经有了明确的法规依据,如《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0号)第五条指出非煤矿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九)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中对安全现状评价提出了明确的定义。但是国内对海洋老龄石油平台的超期服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安全监管法规要求。
3 以安全延寿评价为中心的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安全监管体系
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起步晚,一开始便借鉴吸收国外海洋油气发展的经验,安全监管体系较为成熟,随着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安全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安全评价已经贯穿于海洋石油开发的各个阶段:如在预先可行性研究阶段须开展初步风险识别;在可行性研究(ODP)阶段须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在设计阶段须开展初步危险辨识、危险与可操作性风险、量化风险评估等;在施工建造阶段须开展作业风险评估和投产前安全分析;在生产阶段须定期开展现状评价等等。但目前海洋石油安全监管体系中并没有对其废弃阶段的安全监管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油气开发不同阶段安全监管的研究,本文提出将安全延寿评价纳入到海洋油气开发工程中。该方案将安全延寿评价和废弃/拆除风险分析报告纳入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安全评价系统,涵括了整个海洋石油开发的各个阶段,形成了海洋油气开发系统完整的安全监管体系。
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安全监管体系的内容包括结构检测、安全延寿评价和延寿办理手续三方面。
3.1 结构检测
为了完成平台结构延寿评估,需要的检测资料至少应包括:
(1)对平台结构进行全面地检验(包括直升机甲板结构)。特别应注意飞溅区内船舶或漂浮物对结构的碰撞损坏、因腐蚀引起损坏、重大改造部位及历次检验所发现的损坏修理部位;
(2)检查甲板、通道、梯道、栏杆、梯口和升降口等的安全设施;
(3)检查平台群的连接栈桥的结构及其保护栏杆;
(4)对水下结构,包括导管架、隔水套管、立管和立管卡以及靠船构件和登船平台等,采用水下录像或其它适宜的手段进行一般性的水下检验;对某些有代表性的区域,例如高应力节点、高应力杆件区域以及曾发生过损坏修理的区域,或曾做过改装、改造的区域以及飞溅区等进行重点检查,检验前对这些重点区域应进行表面清洁,注意检验有无明显的腐蚀、机械损坏和变形等;此外,在检验时还应注意在过去的检验中发现的异常区域。
(5)检查导管架和平台结构的重要受力节点(包括水上、水下结构及飞溅区的节点),如发现裂纹应扩大检验范围;
(6)对导管架和平台的主要结构件,特别是高应力杆件及其它严重腐蚀构件进行测厚检验;
(7)检查结构上附着海生物情况,并按不同水深测量其附着厚度;
(8)测量海床冲刷、桩腿倾斜和平台沉降等情况,包括因冲刷或淤积造成平台位置水深的变化等。
3.2 结构安全延寿评价
结构安全延寿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平台结构的强度和性能变化进行结构校核。结构校核可以采用设计水平分析、极限强度分析以及基于裂纹损伤的断裂力学分析等方法。海洋平台的结构安全延寿评价应采用确定性的方法。结合《关于海上固定设施结构完整性管理的推荐作法》,结构安全延寿评价的内容和技术,结构安全延寿评价的方法包括简化的方法、设计水平法、极限强度法以及替代性方法,逐步挖掘海洋老龄石油平台的冗余度。进一步细化后,海上平台结构延寿评价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需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3.2.1平台结构损伤的模型修正
模型修正至少需要考虑平台的现状检测要求、平台的结构图纸变更、平台功能的荷载的变更等。平台寿命预测可采用木桶原理,找出影响平台结构寿命的最薄弱环节,比如结构腐蚀余量、结构疲劳寿命以及牺牲阳极块的保护寿命。
3.2.2安全延寿评价方法
平台延寿评价首先从平台设计水平分析出发,设计水平分析包括平台静力分析、平台动力及地震分析,平台疲劳分析。若设计水平分析不能通过,需要进行极限强度分析,在保证平台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挖掘平台的冗余度。
3.2.3汇总得出平台年限
在充分考虑平台的所有损伤,腐蚀余量,冲刷余量等对平台结构不利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水平分析可以得出平台的年限为N,通过阴极保护计算得出平台的年限为M,取M、N中较小者,即可得出平台的年限。若平台年限不满足平台预期的使用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改造或者其他补救措施如对平台进行加固、降低平台使用载荷等,延长平台服役年限。
3.3 延寿办理手续
为了和现行海洋平台安全监管能够充分的衔接,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应在检测的基础上,由具有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海洋石油安全评价”资质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安全延寿评价,再由第三方发证检验机构发证。
4 结论
安全延寿评价目前已在国内多个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开始实施。通过延寿评价,可掌握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准确的性能状态,这是一种已被证明是适用于我国海洋石油生产实际的海上石油平台结构的安全监管方式,有效地填补了海洋老龄石油平台超期服役的安全监管空白,但建立以安全延寿评价为核心的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安全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在现有监管法规体系中尽快明确安全延寿评价在后服役期平台中的地位,对超期服役老龄海洋石油平台提出明确的安全延寿评价要求,以保障海洋老龄石油平台超期服役过程中海上生产作业的安全。
(2)海洋老龄石油平台的超期服役属于海洋油气安全生产中的新课题,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一个明确的安全延寿评价的检测要求和安全延寿评价的标准,以便于尽快落实。
(3)将安全延寿评价引入海洋石油平台超期服役的安全监管,对服役后期平台开展结构检测、安全延寿评价可以为海洋油气生产的安全提供保障,获得准确的海洋平台的结构现状状态参数和科学的评价结论,同时为政府部门的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4)对海洋老龄石油平台开展安全延寿评价受到原始设计资料,结构现状资料,评价方法等的影响,为了准确评价海洋老龄石油平台的结构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安全延寿评价方法的研究;同时为了获取完整准确的平台结构资料,建议从设计阶段开始即采用结构完整性管理方法管理新建平台。
参考文献
[1] NTL-2003-G16. Four-phase Programme[S]. U.S. MineralsManagement Service,2003
[2] API RP 2A.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lanning,designingand constructing fixed offshore platform – work forcedesign[S].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3] J.Kallaby,G.Lee,C.Crawford,et al. 现有平台的结构评估[C]//OTC7483,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 Proceeding,May 1994
[4] HSE. A Guide to the Offshore Installations(SAFETYCASE) Regulations[S]. 2005
[5]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关于海上固定设施结构完整性管理的推荐作法[S].APIRPSM,2007
[6] K.A.Digre,W.F.Krieger,D.Wisch,et al. APIWSD 2A,Draft 第 17 章,现有平台的评估[C]// Proceeding ofBOSS’94 Conference,July 1994
[7] 欧进萍,段忠东. 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介绍了清洁生产在“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中的内涵意义,指出了潜江市兴隆灌区在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宣传与农业环保技术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实施农业生态环保项目,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美丽田园”等建议。
关键词 清洁生产;问题;对策;兴隆灌区;潜江市
Key words Cleaner prod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Xinglong irrigation area; Qianjiang City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满足我国北方需水要求的战略性工程,是调整水资源空间布局,解决我国北方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一项跨流域大规模调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1]。为切实解决因调水影响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的问题,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兴建了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和引江济汉两大工程。两大工程主体项目坐落在湖北潜江市境内,给潜江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几年来,潜江市以“两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兴隆河灌区(兴隆河水利生态)景观带和兴隆水利枢纽景区开发,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打造以“美丽乡村、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
1 清洁生产
1.1 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技术,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改善农业产品的安全性,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减少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清洁生产”定义为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3]。
1.2 推进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4]。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迫切任务;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可以改变传统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大量外部物质投入的生产方式,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可以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污染,减少农业自身污染物排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可以通过资源梯级利用,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生产体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值潜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兴隆灌区推进清洁生产,可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降低水体富营养水平,确保农业灌溉水质量达标,从而保证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兴隆灌区清洁生产现状及问题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面积2 004 km2,现有耕地面积7.21万hm2,是国家和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油料、优质棉花、优质蔬菜、优质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兴隆灌区是潜江市三大灌区之一,覆盖面积最大,辖15个镇、管理区、办事处,现有耕地面积4.99万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69.3%,是全国“虾稻连作”发源地,全省“虾稻共作”核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2012年粮食产量32.54万t,占全市总产的72.0%,其中水稻产量2501万t,占全市总产79.6%;皮棉总产3.42万t,占全市总产量71.22%;油菜籽产量7.43万t,占全市总产量72.98%;蔬菜产量31.45万t,占全市总产量60.73%;生猪出栏80.98万头,占全市年出栏量75.5%;家禽出笼1 202.1万只,占全市出笼量67.5%;水产品产量8.8万t,占全市水产品总量87.4%[5]。优势农产品的高产稳产保障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但依赖于资源高强度开发、生产要求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的直接结果也不容忽视。
2.1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压力大 根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沈根祥等的研究结果,潜江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对全市23个镇(区、处)畜禽粪便负荷进行了预警分析,潜江兴隆灌区15个镇(区、处)中,畜禽粪便负荷预警值为Ⅰ级的有10个,达到Ⅱ级威胁的有5个,占全市预警值达到Ⅱ级威胁乡镇数的5/6[6]。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重,压力大。
2.2 清洁生产示范覆盖范围小 2012年,潜江市农业局和积玉口镇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共同建设借粮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示范区,通过推广“两清”(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两减”(减量用药、减量施肥)、“两治”(规模化养殖治理、农业环境综合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畜禽养殖小区综合治理、水产健康养殖等试验示范36项,建成户用沼气池100余处,建成中小型沼气池10处,推广“虾稻共作”1 000 hm2,落实发酵床1.5万m2,对借粮湖及周边生态环境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对全市而言,示范面积小,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2.3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试点范围偏小 2012年,潜江市在借粮湖周边的古城村、宝湾村等6个村组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试点,当年回收塑料袋19.4万个,玻璃瓶4 800余个。2014年扩大到积玉口镇、高石碑镇、王场镇等5个区镇,20个村,预计回收废弃包装物将达到40万个以上,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项目支持,资金投入偏少,试点回收范围偏小,试点回收的村只占全市的6%。
2.4 农村劳动力支撑不足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中老年人及妇女,尽管他们熟练掌握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清洁生产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差,难以担当起实施、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清洁田园的重任。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清洁生产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态环保意识 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让农民认识治理农业清洁生产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意义,了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清洁生产技术要领,增强农民自觉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要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地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多层次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7]。
3.2 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要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深入开展测土地配方施肥、精准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要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绿色植保防控,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施用量。要全面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科学设置回收网点,抓好无害化处理。要大力发展畜禽清洁养殖,科学配制饲料,规范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大力开展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推进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利用。要切实开展养殖水域环境监测,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减少污染排放。要开展农田氮磷拦截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建设生态拦截沟、生物浮床等,吸附降解农田排水中的营养元素,改善净化水质,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在办好积玉口镇借粮湖周边清洁生产示范区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兴隆河流域开展清洁田园,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抓好兴隆河流域河道整治,抓好河渠疏挖,确保水畅其流。要抓好河渠、湖泊外来入侵生物,重点是水花生、水葫芦的治理,降低水体富营养水平,减少农业灌溉水污染。
3.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美丽田园”建设 要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示范、美丽田园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强化其推广清洁生产,建设清洁田园的意识,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的主阵地[8]。重点抓好原野蔬菜、瑞旭种植等蔬菜产业园的清洁生产示范,办成一批具有带动力的先进典型,并以此为依托,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样板村、样板点和样板基地,从而带动一批,推动一片,辐射一方。
3.4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监管体系 要高度重视农业环保工作,在抓好工业减排、城市污染治理的同时,大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当地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绩效考核。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队伍,落实工作经费,建立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对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到产品准出进行全过程控制,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杜耘,王学雷,蔡述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0(6):477-482.
[2] 王勇,张昌楠,陈阳.农业清洁生产浅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7,27(4):50-52.
[3] 段然,王刚,孙岩,等.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94-499.
[4] 孙继成,关故章,袁著安,等.潜江市畜禽粪便排放时空分布与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576-5578.
[5] 潜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潜江调查队.潜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孙继成,关故章,何家海,等.潜江市农田畜禽养殖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预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115-117.
[7] 李伟华,袁仲,张慎举.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84-10786.
[8] 秦延春,许忠裕,廖晓璐.广西玉林市以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田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852,881.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以及技术具有重组的发展空间。论文对建筑节能的理念进行探究,从环保节能的维护材料、建筑屋面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玻璃幕墙角度对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节能环保材料;建筑节能;应用
建筑节能包括了建筑物本身的环保节能,还包括了外围结构隔热保温的性能,他那个建筑门窗、幕墙等多种因素有重要联系。社会广泛关注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 在进行建筑工程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环保节能的技术与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
1 建筑节能的理念
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主要是在建筑过程中利用具有环保节能、利废特征的材料与工艺,实现提升建筑功能的目的。源和环保的特点。在国内建筑行业技术应用不断得到发展的当下,建筑环保节能的标准同时也随之提升。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效果降低能耗,实现对居住着环境的改善。在建筑节能过程中,加强环保节能材料的开发, 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加强建筑节能的效率,对于新世纪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 建筑节能中环保材料以及技术研究
2.1 环保节能的维护材料及技术应用
在建筑建筑建材之中,墙体材料比例为70%,建筑物的能耗超过1/2来源于墙体,墙体材料主要包括了复合板材、加气混凝土、空心砖、粘土砖等。就保温隔热材料而言,当前的产品结构变化较大,隔热保温材料中,泡沫塑料应用比例逐年提升,其中尤其以矿物纤维的材料增速最为明显,这些材料按照有机和无机分类,有机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薄膜绝热板等;无机材料分为泡沫混凝土、玻璃棉、石绵等。
超过65%的建筑节能都主要是通过维护材料以及结构得以实现。当前,在大型的公共建筑物中,外围维护的构造主要是由面积较大的玻璃幕墙组成的,因此多使用的是隔热保温性能良好、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具有较高透光率的玻璃材料,例如背景火车南站的屋顶就使用了太阳能光电板,保持了6700㎡的面积,在采光面积中所占比例超过了50%,实现了320KW的发电量。运用这一玻璃屋顶,在白天时能有效提升建筑物采光范圍,对自然光进行利用实现节能省电的目的,另外,运用太阳能的光电板,能为建筑的电气设备提供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据分析,国内的民用建筑外围护的节能材料使用范围不广,目前正朝着保温、轻质型的复合材料方面进行发展。
2.2 建筑屋面的隔热保温
作为外围维护的重要构成部分,实现建筑节能时加强屋面的隔热保温环节必不可少。当前主要利用的是倒置类型屋面,这一屋面主要是节能为主的新型防水保温类型。在科技不断发展以及材料科学获得重大突破的当前,新型的聚苯乙烯等材料性能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为倒置类型的屋面的广泛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倒置类型屋面将传统的屋面中防水层以及保温层位置互换,在防水层前面进行保温层施工有效提升了屋面的隔热保温性,在夏季有效将室外的热气隔绝,在此基础上在建筑表层涂上节能涂料,实现了空调耗能的大幅度降低。
另外,部分城市当前对屋面的种植技术加强研究,提升屋面的绿化率,通过这一途径较少建筑能源消耗。例如,某地区在改造旧危房的建筑工程中利用屋面绿化技术,减少夏季室内空调制冷过程的能源消耗,而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有效吸收CO2的排,提升了建筑周围的空气清新度,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调节城市气候,达到城市美化目的。
2.3 节能门窗、玻璃幕墙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是主要的流行趋势,是建筑热能传导以及交换的重要结构。根据统计,建筑门窗损失热能的比例在能量损失总量中比例高于27%,利用门窗的缝隙能耗量高于总能耗的25%,门窗和幕墙能耗量为墙体损失的6倍至8倍。加强门窗以及玻璃幕墙的能源利用,能实现40%的建筑节能目标。
建筑主要使用的新型玻璃材料包括Low-E光化、真空、热反射以及中空类型玻璃。在进行门窗材料的改进同时加强隔热保温技术的应用,将风能、太阳、热能的高效利用与节能技术结合开发门窗材料,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2008年奥运会馆的主题建筑建设过程中,利用了新型节能的幕墙以及节能材料,提升了建筑环保节能以及舒适程度。某科学中心在实现度自然光最大程度利用,并满足室内安全等级的基础上,外立面使用玻璃、铝板幕墙,幕墙使用的是Low-E高透性能玻璃,整体使用的是SC=0.4的遮阳系数、K=1.95Wm2·K的传热系数、35%以上光透率材质的玻璃;建筑中庭主要利用彩釉玻璃,外窗则使用了高于0.3遮阳系数、2.90 W/m2·K的传热系数类型的踱膜玻璃,最终实现60%能源的节约比例。
2.4 其他节能技术的应用探究
作为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的能源,太能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物之中,在利用太阳能进行节能时,主要是从应用光电以及热水体系一体化方面进行应用。与太阳能同时受到重视的,还包括了热泵技术,包括地源、水源热泵技术。例如,地源热泵技术主要是对地下的地热资源进行利用,在冷水机组进行循环运作过程中,实现低温向高温转变,为建筑供应制冷、供热以及热水的能源,其在实现包括电能在内的高品位能的少量消耗的基础上,获得明显增多的热能,COP参数值还可以能够超过5.0,是重点发展的节能环保的效制冷供暖技术。
另外,建筑节能中应用到的技术还包括了回收利用雨水技术、三维敷设制冷供暖技术、风电光电互补发电技术、光导管的自然采光技术等,都对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起到了促进提升作用。
3 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以及技术具有重组的发展空间。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建筑节能的重点工作,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有效实现能源节约降低能耗的目的,提升建筑在构造以及使用中的合理性以及完美程度。
参考文献
[1] 蔚鹏飞.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导,2008(12).
[2] 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胡小媛.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3).
[4] 宋毅.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及节能材料[J].国外建材科技,2008(6).
[5] 刘洪涛.几种常见的外墙保温形式及材料[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1(8).
作者简介:马颖(1982-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保档案管理在环保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环保问题也日益严重,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制度的严格化和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找到正确的环保档案管理效率的工作方法,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真正落实档案管理的工作。
关键词: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管理效率;工作方法。
引言
环境保护档案是对环保过程中工作情况的记录和现场真实情况的反映,可以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最真实的数据。同时环境保护档案是国家环保事业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环境保护管理的有效纽带。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工业、农业、畜牧业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冲击,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不断增加,所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尤为重要。环境保护档管理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档案在环保在持续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升环保档案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要,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工作制度,努力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的工作方法也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只有提升了环保档案管理效率的工作方法,才可以使环保事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一、环境保护档案管理重大的意义
(一)环保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和材料,环保档案具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可提供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部门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探讨出更加有效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一方面一些企业通过研究环保档案管理的数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另一方面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通过对数据的参考讨论,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效率。
(二)环保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环保档案是对环境的变化和数据进行实时的记录,分析研究和总结出许多的准确数据记录在案。通过不断的重复记录和分析,查看以往的一些数据,分析现有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工作方案的创新,环境保护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数据不断的分析和揣摩,预测出接下来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工作重心进行调整,可以更加有力的环境保护做出有效的举措。
(三) 环保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環保档案记录了大量的参考数据,环保档案管理对数据进行了整合和分析,现如今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急,大量的专业人员通过对环保档案管理数据分析,及时有效地对环境保护提出创新的提案,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所以环保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二、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效率需要提高
(一)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不够严谨
根据现如今的环境保护工作来看,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够严谨。主要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条例不够完整,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对收集来的数据和资料,出现不完整不全面的现象,从而出现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二)环保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够强
环保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在实际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环境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强,许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第二环境档案管理人员在新旧工作者的交替中老一批的工作人员不能完整的将工作要求和收集的资料数据一一传达。第三许多的环境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综上所述,就导致了环境档案管理效率不够高。
(三)环境保护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科技水平十分先进。许多的环境保护档案工作人员依旧使用着传统的档案信息归纳方式,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依旧进行着用手抄写信息档案的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信息的准确记载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环境保护档案的信息量巨大,每天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导致疲劳工作,所以很难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提升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效率的工作方法。
(一)努力提升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中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是重中之重,提升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迫在眉睫,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工作重点的介绍,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充分的认识到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对社会贡献。同时领导班子一定要身先士卒,在工作中冲在前面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让其他的工作人员感受到工作的重要性和档案管理数据的严谨。还要满足档案管理人员的硬件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带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到表现好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由内而外的提升工作人员对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的认识。
(二)环保管理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如果想实现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目标,就必须创建严格的管理制度,让环保管理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将工作完成。根据规范管理制度,严格的要求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一言一行,确保在工作中做到严格谨慎,对搜集来的有效数据做到规范处理,记录在案。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档案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
在环保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材料内容多样杂乱无序,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环保部门必须加强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定期的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按时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抽查。在加强对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同时,更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工作人员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环保部门要拿出资金用于培养环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让他们自身本领过硬,才能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环保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提高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如今已是信息化时代,环保档案管理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新型的信息时代网络系统。加强办公区域的硬件设施,将传统的办公设备转变成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和打印机设备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科技设备对环境保护档案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网络信息化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并且加强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基层的工作人员可以迅速的将数据和信息传送到专业的研究人员手上,还能更加快速的接收到下一步指令。利用这样先进的信息化模式,不仅节省了纸张等资源,同时提高了工作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当代的时代主题,现如今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其中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是人们研究环境的重要依据,这时提高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提升环保档案工作的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在提升环保档案管理效率中更要找对方法和对策,充分利用好的工作方法,不断的提升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环境保护管理档案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专业的研究人员对环境第一信息掌握就更加全面,更加快速,及时地预测出环境的变化,对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真正落实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推动我国环保事业迅速发展,共创人类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苗占全.环保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陕西档案,2021(04):59.
[2]张文芝.云南生态环保档案管理利用的研究与思考[J].云南档案,2021(04):47-49+53.
[3]王征.环保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0(14):121+128.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热锅炉 节能环保 环保技术
1 概述供热锅炉管理
1.1供热锅炉热负荷的计算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采暖设计热负荷是选择设备的依据,对于供热锅炉热负荷的计算,主要计算供热范围内的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如果供热锅炉热负荷偏高,将对供热锅炉产生直接的影响,锅炉、水泵、风机及管道的选用也会偏大,将会影响锅炉的选择,加大供暖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计算供热锅炉热负荷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即体积指标法、面积指标法和数学统计法。但是部分计算供热锅炉热负荷的计算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体积、面积指标法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单体建筑的热负荷。数学通缉犯相对来说较为科学,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算出供热锅炉的热负荷,也就是可以计算出整个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因此,在供热锅炉热负荷的计算中往往采用数学统计法。
1.2供热锅炉的锅炉炉型
在供热锅炉的锅炉炉型方面,应根据《标准》选用锅炉,具体说来,根据新《标准》(JGJ26-95)的规定,对供热锅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供热锅炉运行方面,提出锅炉运行效率为80%的基本要求。但是供热锅炉的选用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城市对供热锅炉的设计不尽相同,只有在设计工作中严格按新《标准》的要求选择供热锅炉,才能实现供热锅炉节能环保运行。
1.3供热锅炉的容量和台数
供热锅炉的容量和台数,也是供热锅炉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供热锅炉管理中,对于备用锅炉的设置有一定的要求,采暖锅炉房一般不设置备用锅炉,但在实际设计中对于备用锅炉的设计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很多锅炉的设计都配有备用锅炉,备用锅炉的设置不一定能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这样做既加大了投资,又增加了占地面积,不利于供热锅炉的节能。另外根据对北方温度延时数的相关数据显示,在锅炉供暖期间,供热锅炉并不是在整个锅炉运行过程中都是满负荷运行的,只在2%~5%的时间内是满负荷运行的,由此可见,备用锅炉的设置大可不必。
2 影响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因素
2.1严控供热锅炉排烟的温度
供热锅炉的节能应严控供热锅炉排烟的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热损失之一,为促进供热锅炉的节能,应减少排烟热损失。具体说来,排烟热损失是由于排烟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温度造成的。严控供热锅炉排烟的温度,使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不是排烟温度越低越好,太低的排烟温度势必要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加大了供热锅炉运行的成本;也不是指排烟温度越高越好,排烟温度过高会增加通风阻力,增加引风机的电耗,也无法起到供热锅炉的节能的效果。为了使供热锅炉的温度适宜,应严格控制供热锅炉排烟的温度,根据排烟热损失和尾部受热面的金属耗量与烟气露点等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2.2降低供热锅炉炉渣含碳量
降低供热锅炉炉渣含碳量,是供热锅炉节能措施的有效措施。降低供热锅炉炉渣含碳量,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燃煤水分。燃煤水分将对供热锅炉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煤粒度过大也不利于供热锅炉环保,往往还会造成煤炭燃烧不完全。应充分燃烧供热锅炉内的煤,发挥燃煤对锅炉运行的重要性。二是锅炉运行参数调整不合理,造成燃烧不完全,燃煤还没有完全燃烧就已被排出炉膛,加之煤风配比不合适,都不利于供热锅炉节能。应调整运行参数,合理配比煤风,以降低炉渣含碳量。三是炉膛温度过低。炉膛温度过低使得供热锅炉无法节能运行。
2.3控制锅炉体外表面温度
炉体外表面温度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锅炉的散热损失。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造成锅炉热能的流失,对锅炉热能造成了浪费。在锅炉炉体外表温度方面,锅炉散热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锅炉的容量相对表面积的大小,锅炉容量的相对表面积越大,则加大了供热锅炉的热能的输出。二是锅炉的外壁温度。对锅炉的外壁温度而言,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对供热锅炉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外壁相对面积越大,外壁温度越高,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也越大。应控制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以降低散热损失。
2.4提高供热锅炉热效率
在锅炉供热中锅炉节能措施中,热效率是锅炉的综合指标,提高供热锅炉热效率,也有利于促进供热锅炉的节能。在影响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因素中,锅炉作为一个能源转换设备,热效率指标体现了锅炉的综合系能,对供热锅炉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供热锅炉的热效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炉膛设计不合理、司炉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高和锅炉超负荷运行后对锅炉的检修不及时等造成的。要提高供热锅炉热效率,应合理设计锅炉炉膛,提高司炉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及时检修供热锅炉,以达到供热锅炉节能的目的。
3 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技术
3.1及时监控供热锅炉的运行
及时监控供热锅炉的运行,不仅提高了供热锅炉的运行效率,对于供热锅炉的环保也不容小觑。及时监控供热锅炉的运行,对于不同的锅炉房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分散的锅炉房应安装仪表进行检查,集中锅炉房应装配微机实行监控。监控锅炉的运行,对锅炉房管理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在监控供热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根据室外气温条件,计算供热指标,及时了解供热锅炉的运行情况。二是确定供热量、耗煤量、供回水温度的时间,充分掌握供热锅炉的温度时间。三是司炉工应按供热指标规定进行额定供热和按需调节。
3.2设置分层给煤装置实现节煤
设置分层给煤装置实现节煤,也是实现供热锅炉环保的有效措施。在煤装置上,减少燃煤量,可以利用分层给煤装置实现节煤。目前在锅炉上多采用重力位移式分层给煤装置,使进入煤斗的煤在粒度上均匀化,再经过分层装置的筛分,使煤在进炉时根据大、中、小不同粒径合理进行煤层分布,可显著改善燃烧状况,降低炉灰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和锅炉出力。几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采用此项措施后,锅炉燃烧效率一般提高8%~15%,锅炉含碳量降至8%~15%,炉膛温度提高100℃~150℃,大量节约了采暖用煤。
3.3改变锅炉鼓、引风机调节方式
改变锅炉鼓、引风机调节方式,是实现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重要环节。锅炉鼓、引风机节电采用变频调速。鼓、引风机传统的调节方式是通过调节风门档板开度来控制风量,并不节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后,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改变电源的频率,进而调整鼓、引风机的转速,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由于锅炉在整个供暖期内95~98%的时间因为非满负荷运行,因此采用此项技术,可使锅炉鼓、引风机节电35%~40%。重视供暖锅炉节能,可降低能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改变锅炉鼓、引风机调节方式,不但提高了供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还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使节能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要想尽可能的提高锅炉热效率,除了应掌握好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更多采用先进技术外,还要求运行人员勤观察,多动手、常动脑。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自己的运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英华.锅炉及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问题[J].安徽建筑,2011(1).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结合现代企业实际,讨论借助于内部网络平台,大力开展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推行,大力建设经济实用的内部网络平台,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剂管理良方,也为网络建设者提供了一个开发空间。
[关键词]内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块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各种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展示和沟通平台,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协调和约束平台。
一、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意义
推行以内网建设为主体的信息化平台,其核心目的是为加强企业管理;尤其是推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效益最大化。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和方法,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和结果。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要想得到很好的落实就必须借助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由内部网络建设所实现的信息化平台为其提供切实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同时也为网络建设提供了开发空间和目标引导,为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提供了机会,甚至自身管理的理念和约束。
内网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相互作用是企业管理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有机整合,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为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也为开发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平台。国家GB/T标准体系的实现是现代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而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恰好能碰撞出这一结果。
二、内网建设
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企业的平台,首先要构建一套适合于本企业规模的内部网络系统。它不仅要有坚实的硬件基础建设,更要有实用的软件支撑。
(一)内网构建模式
以一个1000人规模的化工企业为例,其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约120人。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由多台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的网络系统,一般可采用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
(二)内网构建技术
1.硬件技术
服务器的选择技术;交换机的选择技术;网络线路选择技术;终端客户机选择技术等。
2.软件技术
系统运行软件选用技术;系统杀毒软件选用技术;应用软件的选用则可以不必受太多的传统观念和技术的约束,不单单选用某一品牌或者大牌产品,而忽略了它的实际应用性能。一般应用软件应包括视频监视系统、OA系统和ERP软件。
3.视频监视技术
磁盘录像机技术;摄像头技术等。
4.OA技术
自动办公系统的应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如用友致远A6系统,相关企业可以借鉴。OA的应用一定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不能没有目的和不系统的建设流程,否则会成为流程的奴隶。
5.ERP技术
ERP软件管理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现代大型企业的运作提供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力支撑。而一般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应用还在初级阶段,国外大公司的软件用不起,国内小公司的软件质量又让人担忧。有句名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阐述的正是这种担忧。本文以一家1000人的中型企业应用用友ERP-U8为案例,结合公司的自我开发和管理,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ERP软件以模块化推荐为线索,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推行。
(1)进销存模块
包括财务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和大宗物料管理系统。这一步大约需要1年到2年的时间。
(2)固定资产模块
在以上模块推行正常3个月后,就可以考虑推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其推行期应在3-6月。
(3)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可以考虑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同步推行,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4)预算管理模块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公司可以考虑,其管理细节较多,需要6-12月的推行和试用期。
(5)生产管理模块
此模块的推进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设施和监测情况,在具备了现场DCS或PLC控制的前提下,来适时推进,时间段可根据企业情况来确定。
(6)项目管理模块
在投资发展期的企业,可以考虑来上此模块,对公司的技改、研发、资本性等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推行期应在6-12个月。
(7)决策支持模块
当上述模块都能正常运行后,企业运营管理的所需信息已基本具备,
可以考虑来上一套决策支持模块,来指导公司的生产经营,推行期在6个月左右。
三、管理平台
1.管理标准平台
包括生产管理平台(预算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能源管理平台,环保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职业健康管理平台,计量监测管理平台,质量检验管理平台等)、营销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技术创新管理平台、战略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平台、组织管理平台、会议管理平台、工程管理平台、保卫管理平台、公共关系管理平台、流程管理平台、表单(记录)管理平台等。
2.技术标准平台
包括原料技术标准管理平台、中间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平台、产品技术标准管理平台等。
3.工作标准平台
包括组织工作标准管理平台、岗位工作标准管理平台等。
四、监视平台
1.生产现场监视平台
2.重大危险源点监视平台
3.主要交通路口和界墙监视平台
五、存在问题
1.各个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很关键,比如大宗物料和ERP的技术接口必须要协调两家软件公司来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2.技术人员的配备至关重要,系统的软硬件维护需要真正懂技术的人员,企业必须做好准备。
3.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机结合,需要即懂技术,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实施中,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大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的手段。如何协调好,是关键步骤。
4.高层的深刻认知和强烈的推行力,是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的动力之源。如果企业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推行此方案难度很大。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解决协调好以上诸多问题。
六、结束语
中国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创新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本文所给出的一个成功小范例,可以在中小型企业推行,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和信息化平台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东生,《现代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牛鱼龙,《EDI知识与应用》,海天出版社.
[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GB/T15496-2003、GB/T15497-2003、GB/T15498-2003).
[4]《用友ERP-U8系统应用手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