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1篇
第1期
2017年3月6日
德育工作专题会简报
2017年3月6日中午一点,我校召开了本学期德育工作第一次专题会议,会议由陈朝晖校长主持。与会人员有学校全体教师。
会议着力于学校德育工作发展,与会人员积极发言,为我校德育工作建言献策,在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做出肯定的同时,多渠道多角度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建议和意见。陈朝晖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要求: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加大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同时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
二、抓好常规管理。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养成教育落实中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好班级德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同时要重视学校常规管理,做到常规常抓,常抓常新,抓好落实。
三、学校德育工作应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廉政教育等问题,做好廉政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德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本次会议,让我们明确下一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寻求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德育工作会再上一个台阶。
附图片:
牛大场镇清石小学
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2篇
简报
第一期
祁家庙乡开展“三送三问三提高
两密切一推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0月24日
积极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部署活动
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3篇
城东区老干部局编2013年2月4日“两节”期间城东区采取多种形式慰问老干部 “两节”之际,区委、区政府精心组织、安排,对东区所管理的省、市、区老干部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慰问。区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慰问活动。
走访慰问。2013年2月1日,区四大班子领导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队分四个组慰问了东区8名正县级离退休老干部,区委书记薛建华等同志亲切地握住老干部的手,问寒问暖,送上新年祝福,代表区四大班子向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及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老干部们十分感谢领导利用中午时间来看望表示将继续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东区的和谐发展发挥余热。老干部们还对东区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城东区的拆迁工作。 分片召开座谈会慰问。2013年1月11日至20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曹香兰带领老干部局全体工作人员按省、市企业离休老干部居住集中地召开了迎新春座谈会10次,了解他们的全面情况,并发放了慰问金、挂历、台历。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对常年卧床不起
和近期住院的老干部及遗属普遍进行了一次探望。
通过邮寄贺年卡、发放慰问信、慰问金、打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慰问。向离退休老干部发放慰问信300多封、慰问金11万元;向外地居住的离退休老干部邮寄了贺年卡,通过电话了解了老干部的基本情况,表达了组织对离退休老干部的关心。
抄报:省、市老干局,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
薛书记、曹部长。
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4篇
简报
第一期
祁家庙乡开展“三送三问三提高
两密切一推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0月24日
积极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部署活动
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5篇
华亭县东华学区王毓功
今天上午倾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蓝建教授的《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复式教学发展与创新>>报告,让我更明晰的理解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边远农村学校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我认为: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性,它依据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地理环境,村落的相对距离,特别是为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解决儿童上学远的困难,使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逐年下降,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布局调整的极端化,进城务工子女增加等原因,使农村边远小学学生数量下降,小规模学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边远山区,只有竭力办好复式教学,才能使更多的因为偏远而不能接受结教育的孩子直接享受教育机会的眷顾,这样才更加真实的体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
则更大程度、更有效的解决传统复式教学中诸多弊端,使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质的飞跃,量的变化。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传统复式
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几十年来,“动静搭配”复式教学模式在农村边远学校根深蒂固。人们研究的着力点仅局限于“分动”与“分静”的活动效率研究,一个班级的动(教师直接教学),和另一个班级的“静”(学生自主为主的间接教学)成为人们认识不可逾越的藩篱,导致传统复式教学中无法解决教学活动中超注意力极限干扰,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的教学控制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环境建设年简报第一期范文第6篇
华亭县东华学区王毓功
今天上午倾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蓝建教授的《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复式教学发展与创新>>报告,让我更明晰的理解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边远农村学校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我认为: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性,它依据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地理环境,村落的相对距离,特别是为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解决儿童上学远的困难,使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逐年下降,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布局调整的极端化,进城务工子女增加等原因,使农村边远小学学生数量下降,小规模学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边远山区,只有竭力办好复式教学,才能使更多的因为偏远而不能接受结教育的孩子直接享受教育机会的眷顾,这样才更加真实的体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
则更大程度、更有效的解决传统复式教学中诸多弊端,使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质的飞跃,量的变化。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传统复式
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几十年来,“动静搭配”复式教学模式在农村边远学校根深蒂固。人们研究的着力点仅局限于“分动”与“分静”的活动效率研究,一个班级的动(教师直接教学),和另一个班级的“静”(学生自主为主的间接教学)成为人们认识不可逾越的藩篱,导致传统复式教学中无法解决教学活动中超注意力极限干扰,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的教学控制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