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精选6篇)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1篇
公务员考试申论常考公文文体的含义及写作范文
通知用于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的一种公文。通知具有广泛性、周知性、时致性。
通知的特点: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
2、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
3、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一般可分为五种:
一是指示性通知。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二是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领导机关用批转、转发的方式发布某些法规,要求下级贯彻执行。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以及沟通情况,指导工作。
三是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
四是会议通知。用于对上级或平级。五是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
通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在写正文之前,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在名称后加冒号,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一页的最下方。
(3)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如已在标题中写了机关名称和时间,这里可以省略不写。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格式内容】
1、标题的写法有三种:
①“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
②“关于XXX的通告”。
③“XXX关于XXX的通告”。
④“XXX的通告”。
2、原由。
主要阐述发布公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
3、通告事项。
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 1 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4、结语。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
通报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通常按内容性质把通报分为三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三.通报的结构
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
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王××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此 2 外,有少数通报的标题是在文种前冠以机关单位名称,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也有的通报标题只有文种名称。
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
报告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报送文件、报告查询事宜时所写的汇报性文件。
在机关中,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重要工作,一般都要向上级机关写报告,用以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工作的设想,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送、报批文件,回答上级查询的问题等,有时也使用报告。
报告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类:
1.呈报报告
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为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综合报告用来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例如《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专题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迅速及时的特点,例如《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叫作呈转报告,例如林业部《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
用于答复上级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称作回复报告。回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事项用函作答即可,例如××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
二、报告的主要特点
1.汇报性。凡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一般都是将做过的事情报告给上级,让上级掌握基本情况,以利于心中有数或对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这是报告同请示的根本区别。这一特征决定了报告一般事后行文。2.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这项工作是 3 怎样做的,有些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等,所以在行文上一般都用叙述的笔法,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陈述其事,而不是象请示那样祈使、请求。陈述性是报告区别于请示的又一大特点。
三、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领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
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事由就是报告所针对的问题,也就是报告的内容;文种即“报告”。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就是受文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
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呈转性报告则会提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的要求。
4.落款
正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在报告的写作中,经常犯的毛病是:事实不具体,言之无物;表述不清晰,缺乏对材料的认真组织与安排;综合性报告常犯堆砌材料的毛病,重点不突出;例行报告往往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来;有时在报告中带请示内容;请示性报告,所报请审批意见,有的缺乏可行性。这些常犯的毛病,在写作时应注意避免。公务员考试中报告的种类及写作模板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文种,是陈述性上行文。
二、报告的种类
报告的种类及写法有:
1.工作报告
下级单位就单一阶段工作情况向上级单位汇报所写的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
(1)综合性报告:对某一工作的各方面情况及下阶段的打算进行如实地汇报,以便上级了解,是一种有广度的报告。
(2)专题性报告:向上级报告某一特定情况时使用,内容单一有针对性,是一种有深度的报告。
工作报告正文的大致构成是:①基本情况;②主要成绩;③经验教训;④存在问题。结束语可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
2.情况报告
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及时反馈工作的进展,工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动向。写作时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反映典型的事件。
3.建议报告
行文单位就某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如果内容可行,上级机关往往批转给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也叫呈转性报告。结尾可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4.答复报告
上级单位询问某一项工作的执行结果时,下级单位根据询问的内容给 4 予答复的报告。
三、报告的写作模板
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
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意见设想不能省去。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主体可分为部分加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获得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是一种在新闻领域和机关应用文领域中都可采用的常用文体,也就是说,它是新闻和应用文的两栖文体。不过,有些在机关之间流通的调查报告,可以没有新闻性。而在报刊广播上发表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新闻性。
调查报告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也可以叫做“新闻调查”。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较强的针对性
必定是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为了进一步得到它的详情、真相,认识它的性质,才需要有人专门对它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机关提供报告。可见,调查报告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
例如,高考是农村青年的一条重要出路,可是我国教育现状还比较落后,考生众多而录取人数有限,于是造成了大量的高考落榜生,他们不甘心重新被捆绑在土地上,可是又找不到出路在哪里,这就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专门就此作了充分调查,写出了题为《独木桥下的思索——关于农村高考青年的报告》。还有,由于正规本专科的录取人数有限,于是又有了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方式,各校纷纷举办自学考试辅导班、脱产成人教育班等等,这些办学方式的效果如何,学生能否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被培养成材?也有人对此作了调查并写出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这显然都是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写作实例。
2.材料丰富翔实
调查报告需要列举大量的相关事例、统计数字和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见。例如《女性化老龄化值得重视——西安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两个问题》1990年10月16日《陕西日报》。一文,关于小学教师老龄化和女性化就列举了下面这些事实和数据:
以莲湖区师资情况为例,这个区共有区办小学42所,教师1250人,其中40岁以上的占63.2 %,5 45岁以上的占42%,而30岁以下的仅占17.2%,许多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7、48岁。教师的严重老龄化已成为突出问题。
据调查,到1993年,莲湖区各小学将有526名骨干教师退休,占现有教师总数的42%,如不及时补充,断层的局面将会接踵而至。
教师队伍的性别倾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莲湖区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较大的领导岗位上,男性也仅占26.6%,许多学校除体育教师外都为女性。男教师较多的青年路小学、丰禾路小学、西电二小也只有八、九人,占教师总数的17%-20%,一般学校只有四、五人,而五星街小学仅有一名男教师。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列举事实,这使调查报告具有一种“事实胜于雄辩”的强大说服力。
3.提供规律性认识
调查报告确切地说应该叫调查研究报告,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和报告,更在于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提供给读者。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就概括了若干组提高农民增收的规律性认识:育市场、调结构、重品牌、创名优;
一是“壮龙头”,二是“建基地”;
“一品带动”、“一业带动”、几块经济高地凸起的经济格局。
这些规律性认识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又是大量事实的理论归宿点。只列举种种现象,而缺少理论归纳的调查报告是肤浅的。
一、调查报告的类型
(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以新近的此类调查报告为例: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穷山今日皆文章——广东梅州市山区开发工作考略》,1999年12月23日发表的《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以及同日发表的《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几篇调查报告分别从农村山区开发、大型企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介绍了几家成功的经验。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 6 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调查报告样式。1999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政府决策岂能朝令夕改——浙江温岭市一市场建成后开业受阻》,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三)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显示了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还是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对这些新生事物,究竟应该肯定,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对新生事物,调查报告的最终意见可以是肯定性的,例如198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在对被人称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市场进行调查以后,认为它为科技、教育、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对一些新生事物目前的状况,也可以持一种质疑或探讨的态度,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社会调查《个人住房贷款缘何发展缓慢》,所调查的个人住房贷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它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原因在哪里?作者揭露了形成障碍的几个因素。
(四)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形式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
1.单标题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如《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就是这样的标题,其中“一个富裕居委会”是调查对象,“财务”是调查课题,“调查”显示文体是调查报告。这样写的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还有种种写法,不再一一例举。
2.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
(二)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的开头: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亚达)是一家以生产钟表为主的大型企业,1987年成立于深圳。在经济特区这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上,该公司坚持不懈地实施名牌战略,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钟表行业后来居上。历经十二年的艰苦创业,飞亚达由一个钟表小厂发展为总资产逾八亿元,年创利润八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同行的翘楚。
这个开头把飞亚达公司发展情况和主要成绩作了概括的介绍,提纲挈领,统率全文。
2.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关于北京市家用缝纫机销售情况的调查》一文的开头就是这样的:
为了增强计划性,加强对家用缝纫机的经营,更好地掌握市场销售动态,我们采取了走访经营单位与分析历史资料的办法,对北京市家用缝纫机历年销售情况以及当前社会保有量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认为北京市场除上海缝纫机供不应求以外,其它牌号缝纫机销售在北京市已趋于饱和。
这个开头包括目的、方法、范围和结论等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属于交代式的开头。3.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例如《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调查》的开头:
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正在我国农村迅速突起。它一出现,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经营方式对我国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化有哪些作用?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扶持其发展?我们就这些问题进 8 行了调查,并同10个县(市)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形成了一些共识。
还有《明晰产权起**——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的开头:
企业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明晰产权,本来是件好事。可太原市一家集体企业却因为明晰产权被所在区政府部门强行接管,陷于瘫痪。该企业把区政府两个部门告上法庭,至今已一年多时间,早就超过了审结期限,可法院却迟迟不判决。
前一段入笔先提问,后一段是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接暴露问题,都属于问题式写法。
(三)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1.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的主体就是这样的形态。它由四个部分构成:“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根本”,“把握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市场竞争,加强联合与协作”,“遵循价值规律,推进农业‘四化’”。这四个部分是由标题所显示的基本观点贯穿起来的。
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例如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别从原因、措施、启示三个方面着眼,写了三个大的层次。其中原因又概括为五条,启示也概括为三条,又形成大层次下的若干小层次。
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
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199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栏目发表的《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别写了这样几层内容:12月6日15时35分,记者在北京站东侧出站口遇到第一个卖发票的人;过马路前,又遇到四五个卖发票的小伙子;过马路后,被一个穿棕色皮衣的卖发票者拦住纠缠难以脱身;在站前丁字路口东北侧又遇到几个卖发票的男女。这种有清晰过程的写法,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四)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 9 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例如《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的结尾:
邯钢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邯钢的作法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这样的结尾,提供了清醒的理性认识。
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的结尾:
记者随后又转了几个地方,16时10分从北京站前离开。在这40分钟里,碰见了大约20名卖发票的不法人员。听口音他们大都是外地人。从言谈举止可以感觉到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在广场、路口维持秩序的公安、保安人员不少,也许是司空见惯了吧,记者没有看到他们出面制止这种不法行为。
对发票非法交易的现象,到底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作者指出这一问题,相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199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专题调查《人情消费,让人如何承受你!》就写了一个建议性的结尾:
在人情消费已成为一种风气的情况下,制止大操大办单靠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如喝喜酒,往往是通知范围大了人们反感,范围小了没接到通知的人也有意见。遏制人情消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社会新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倡新事新办,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节日期间,报纸、电台、电视台可举办专题栏目、节目进行宣传,文化部门应挑选一批优秀的影片(主要是婚丧嫁娶新事新办方面的)在各乡镇、村巡回播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其次要制定社会规范。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红白喜事。建立约束机制,对人情消费进行引导、规范、管理。三是严格稽查。对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直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提出了三条建议来解决人情消费的严重问题,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总结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 10 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或概括出来的结论,以便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事务文书,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其特点是:评论性、过程性、实践性。
写作要求:
突出重点、突出个性、实事求是
(一)总结的标题
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
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
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3.结 11 尾
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三)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
2.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
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3.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阐述“函的效力”时强调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1期《泛议“函”的使用与写作》)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 12 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作用
“函”有下列三方面的作用:
(一)相互商洽工作。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二)询问和答复问题。如天津市民政局向民政部门询问的“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问题”的问题以及民政部对此问题的答复,都是用“函”的形式。
(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如《民政部关于请安排每年生产三百辆火葬运尸专用车的函》就是为向国家计划委员会请求批准而发的。
四、函的分类。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五、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 13 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商)”、“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五、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函”的写法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写“函”。
(二“)函”的内容必须专
一、集中。
一般来说,一个函件以讲清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为宜。(三)“函”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四)“函”的写法以陈述为主,只要把商洽的工作,询问和答复的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宜写清楚就行。
(五)发“函”都是有求于对方的,或商洽工作,或询问题,或请求批准。因此,要求“函”的语言要求朴实,语气要恳切,态度要谦逊。
(六)“函”的结尾,一般常用“即请函复”、“特此函达”、“此复”等惯用语,有时也不用。
公告党和国家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等使用的一种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公告因其告知的范围更广,包括国内外的一切人士,所以它的发布人多为党和国 14 家、政府的高级机关、涉及国内国际事务的管理机关以及它们授权的发言人等。
公告可适用于宣布国家机关的人员和职务变更,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病情、去世消息,重大科技实验、重大事项等。依据上述内容,可将公告分为人事任免公告、领导人重大活动及情况公告、重大科技实验公告和重大事项公告等。
2.写作要点
公告由标题、正文和签署三部分组成:
(1)标题
公告的标题应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齐全,且三部分通常不能有所省略。如果发文机关为授权机关,还要在标题中写明“授权”字样,这时标题中三部分的顺序可以稍作变动。
(2)正文
公告的正文通常不很长,多由告知内容和结束语构成。告知内容如属纯知照性的,只需写明事实即可;如属对被告知一方有所要求的公告,要在正文中写明有关要求。正文结束时,有时要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结束语。
(3)签署发文机关和日期。公告是告知重大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正文不能写得冗长,不必要的叙述、议论和说明必须去 掉。文字应朴实庄重、鲜明准确。发文机关名称一般要用全称,属几个机关共同发文的,可用习惯的简称。政府机关的公告有时可将签署中的发文机关省略、日期移至标题之下标示。
会议纪要
作为常用的公文文体之一,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可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类似于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作出反映;还可以发给平级有关机关,类似公函,使对方知晓,沟通情况。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概括了会议纪要写作的三大写作要点,供考生查阅。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 15 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3.忠实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会议记录必然依据会议的实际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或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当中,感到有的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述评.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其基本特点是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
述评介乎新闻与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来看,述往往多于评,但它的重点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述评的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不但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还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新闻评论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都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新闻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
2、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述评这种评论体裁的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不能把它划定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框。这些体裁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它们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
3、评述结合并不意味着评和述在篇幅或比重上相等,它主要表现在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具备两者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以评为主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这就是说,述评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因此,就一篇评论来说,评多于述,或述多于评都是常见的现象,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已经包含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4、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依据,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易于被人们所理解。述评的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5、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都服务于观点,或者说受观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接触大量的事实和各种背景材料,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述评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实和材料都罗列出来。运用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概括地叙述,哪些情况用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述评的类型
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选题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的述评,按它们的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工作述评 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须的信息,而且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作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2、形势述评 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形势的述评。它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一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定阶段的形势。这类述评的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 17 要引起群众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读者开阔眼界,提高认识。
3、事件述评 这类述评是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述评的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不但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还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新闻评论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都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新闻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
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述评这种评论体裁的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不能把它划定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框。这些体裁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它们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依据,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即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易于被人们所理解。述评的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都服务于观点,或者说受观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接触大量的事实和各种背景材料,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写作述评的常见问题
(一)评述结合不当
评述结合并不意味着评和述在篇幅或比重上相等,它主要表现在兼有新闻 18 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具备两者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以评为主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这就是说,述评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因此,就一篇评论来说,评多于述,或述多于评都是常见的现象,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已经包含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二)材料罗列过多在述评中切不可把所有的事实和材料都罗列出来,这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运用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概括地叙述,哪些情况用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计划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计划主要用于对未来的工作任务预先拟定目标,设想步骤、方法等,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
计划根据内容分,有生产计划、工作计划、教学计划、财务计划、学习计划、科研计划等;还有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和个人计划等,这里主要介绍党正机关的行政工作计划。
2、写作要点:
计划这一文体结构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计划的标题应包括制发单位、时间限断语、事由和文种类别(计划)四部分,一般四者要齐全。事由要标明是“工作计划”,还是“生产计划”或其它计划;时间限断语是计划适用的时限范围。但有时因制订者认为计划的执行范围仅在本单位,已很明显,在标题中将其省略;比较规范的计划仍要标明制文单位。
(2)正文
计划的正文,一般先扼要说明制订该计划的缘由、根据,对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作些分析,说明完成该计划的必要与可能性。其次是计划的具体内容,即在多长时间完成哪些任务,并设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等。最后是结尾语,提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做出简短号召。
(3)签署制文单位、日期。
高级机关制定的计划,也有在正文后不另署制文单位和制文日期的,此时制文单位名称应于标题,制文日期往往在标题下括号内注明。计划的正文通常采用分条列述式,结尾语视情况决定其长短与去留。事先认真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切实可行是计划写作的主要之点。
请示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 19 高发文机关规格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
(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结构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要 20 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
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应该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二、写作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决定作为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的应用文体之一。
一、决定的特点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需要多级向下行文或者直接下达给人民群众的决定是没有主送单位的,逐级向下行文有主送单位;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决定的缘由,然后是决定的事项,最后是此项决定执行的要求。语言以说明为主,主要是阐明政策,提出要求。
二、决定的写作范文
1.标题。《××××关于××××的决定》。
2.决定的原因和目的。如:目前„„,(事实依据)。根据„„,(理论依据),为了„„(目的主旨),现决定„„(意图主旨)。具体„„如下:„„
3.决定的内容。对具体事项做出安排的决定要写清安排的步骤。
4.希望与要求。
5.加盖公章,注明日期。
命令(令)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和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根据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 21 其委员长、国务院及其总理、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首长,可以发布命令。国务院各部部长也可以发布命令(令)。命令(令)虽然往往以领导人个人名义发布,但体现的不是个人的要求,而是权力机关的意志。
命令(令)属于上级机关主动下发的指挥性公文,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下级机关必须严肃对待,坚决执行。
命令(令)是下行文,是上级领导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布的一种带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文件。命令(令)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制性,一经发布,下级机关就要坚持服从和执行。
2.命令(令)的分类
命令(令)主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和惩戒令等几种。
(1)发布令。发布令,是用以发布各种法规或规章的命令。过去常见的发布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自1988年国务院决定,以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行政法规,常见的发布令又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行政令
行政令是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县以上人民政府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文件。
(3)嘉奖令和惩戒令。这是宣布奖励和惩戒事宜时使用的公文。
3.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起草命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第二,态度要鲜明。
第三,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气要肯定。
第四,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命令的格式如下:
结构分标题、发文号、正文和落款四部分。行政令还带有附件。
第一部分标题。命令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一是由发令机关名称、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的命令》。
二是文种前面冠以发令机关全称或领导人职务构成。如《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等。
三是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第二部分发文号。命令(令)的发文号不同于一般公文的发文号,它不是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而是只标顺序号。并且按某发令机关或某发令人在该届任期内所发的命令(令)流水编序号,直至换届再重新编号。
第三部分正文。命令(令)的类别不同,对正文的写法要求也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公布令适用于公布法律、重要行政法规。
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命令(令)公布的对象,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全称;②公布某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即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机关或会议;③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时间 和施行起始期。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独自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根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
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范文]倡议书
全校师生: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产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给国家造成了庞大的财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倡议全校师生 捐款捐物来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分钱,一件衣”,钱物有价,情义无价,贵在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尽己所能,热情地伸出友谊的双手,为灾区人民做出贡献,愿意捐款的师生请到学生会办公室联系。
学生会 年 月 日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2篇
(一)笔试科目
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全省各级招聘工作主管部门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二)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14年8月24日上午8:00-9:30《职业能力测试》;10:00-12:00《申论》。
笔试地点:池州市区。
(三)笔试成绩
笔试后,按《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5:5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资格审查、体检人员,若最后一名出现笔试成绩并列,按《职业能力测试》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招聘程序
招聘工作按照个人报名、笔试、资格审查、体检、公示、签约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7月28日-8月5日,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个人网上报名、缴费。报考岗位所在地县(区)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报名人员资格进行初审。
(二)8月24日上午,全省统一组织笔试。我市笔试考场设在池州市城区。
(三)10月20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考生的笔试成绩,对拟聘用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体检、复核、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被聘人员,由各聘用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
报名
(一)报名方式和时间
本次招聘的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考人员提交报名申请的统一时间为2014年7月28 日9:00至8月3日16:00。
(二)网上报名
报考人员登录进行报名,签署“招聘诚信承诺书”,填写《安徽省2014年基层特定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报名资格审查表》,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尺寸为295×413像素,大小20-100kb),并提供有效通讯方式。报考者所填写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凡因弄虚作假等原因致使报考资格与报考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给予取消相应环节资格等处理。
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并须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报名和参加考试。
(三)报名确认
报考人员于报名后至8月4日16:00前可随时登录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不能再报;未通过审查的,在8月4日16:00之前完善信息后可以再报。
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于8月5日16:00前按现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和要求在网上缴纳笔试考试费用,即完成报名确认,逾期视为自行放弃。完成报名确认后,于8月20日8时至8月22日从该网站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这部分人员报名后,先实行网上确认和缴费。8月23日至8月25日期间,到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减免笔试费用手续。办理减免手续时,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应提供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证明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人员,应提供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扶贫机构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上述人员还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家庭所属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等)。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3篇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合理配置国有资产,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 (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和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是指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 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具体包括:
(1)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
(2) 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3)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
(4) 接受捐赠等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并遵循下列原则:
(1)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2)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3) 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 协调、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并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资产配置
第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 应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并遵循下列原则:
(1) 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相适应。
(2) 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3) 调剂、租赁、购置相结合。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 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 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 从严控制, 合理配置。
财政部门对要求配置的资产, 能通过调剂、租赁解决的, 不得重新购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 由本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级财力状况等制定。
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1) 在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存量资产的质量、结构和分布情况, 依照本级资产配置标准提出下一年度拟购置资产的品目、型号、主要性能指标和数量, 测算经费额度,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2) 财政部门根据本级资产配置原则、配置标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进行审批。
(3) 经财政部门批准后,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 并在上报年度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 作为财政部门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未经财政部门批准,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部门预算和单位经费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资产配置的, 应当提出资产购置申请,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条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 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 财政部门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用上级补助资金购置资产的, 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批后, 由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上级补助资金项目明确有设备购置的, 不再审批, 由购置单位登记入账后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对上级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入账, 并在年终资产统计报告中披露。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的资产,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 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配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 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三章资产使用
第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 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 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所占有、使用的实物资产进行清查, 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十六条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 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得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
本办法施行前, 行政单位已经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 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 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 不得对外出租、出借。
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 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后,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 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由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 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或者担保等。
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 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或者备案。
第十九条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收益, 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缴入财政专户或者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益,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
第二十条对行政事业单位超标准配置、利用率低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 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剂使用或者处置;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 由主管部门在系统内调剂使用,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监督管理,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四章资产处置
第二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 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 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包括:
(1) 闲置资产。
(2) 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 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3) 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4) 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5) 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6) 因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资产。
(7)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 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 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处置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的审批权限, 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 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招标投标、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处置。
第二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出售、置换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大型仪器、设备等, 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核准或者备案。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的价格, 不得低于经核准或者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当处置价格低于经核准或者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时, 应当暂停处置, 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置。
第二十六条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 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经批准后处置。未经批准, 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 并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二十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 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 编制清册,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处置等手续。
第二十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缴入财政专户或者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活动的监督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并逐步实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处置。
第五章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三十条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
(1) 取得没有原始价格凭证资产的。
(2) 出售、置换国有资产的。
(3) 合并、分立、清算的。
(4) 将国有资产整体或者部分租赁给非国有单位的。
(5) 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
(6)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涉及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或者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第三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1) 经批准, 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整体或者部分无偿划转的。
(2) 行政事业单位的下属单位之间合并或者无偿划转资产的。
(3) 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 报经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三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 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核准;其他国有资产评估项目, 由行政事业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备案。
实行核准制或者备案制的具体办法, 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1) 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资产清查的。
(2) 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3)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4) 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5) 年度终了时,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进行资产清查的。
(6) 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也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第三十四条除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资产清查外,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 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实施;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 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并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 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调处
第三十六条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国有资产权属关系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产权登记, 并由财政部门核发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2) 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3) 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
(4) 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出租、出借资产情况,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情况。
(5) 需要登记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行政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 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 应当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 应当办理产权注销登记。
第三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 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 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调解, 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 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有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及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并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后, 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 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 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四十一条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 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实施动态管理、监督。
第四十二条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 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 并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1)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2) 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3) 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第四十四条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依据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在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者审核、批准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事项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予以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不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办理审批事项的。
(2) 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贿赂的。
(3) 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 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4篇
安徽2012年高考英语试题与2011和2010卷相比,试题设计依然沿用以前的风格,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难易适中、教育内涵丰富。紧扣《考试说明》,词汇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完形填空中体现较为明显。听力难度不大;单项填空难度中等;阅读理解梯度明显,D篇难度较大;任务型读写比往年难度降低;书面表达要求提高,但是话题学生熟悉,有话可说。总之,安徽2012英语试题设计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见活。区分度良好,无偏题、怪题。2013高考备考要抓住词汇教学,足够的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作为语言学科适当的记忆十分必要。日常的备考训练的题型尽可能的回归到听写、翻译、造句、写作、背诵、一句多译、英英解释、填空、词形转换等基础题型,加大阅读量,扎实推进,做实做细。
答案
第一部分
答案见全国卷(新课标版)听力答案
第二部分
第一节
21~25 ACABD 26~30 DBCAB
31~35 DBACD
第二节
36~40 ADBAC 41~45 ACDCC
46~50 BCDAB 51~55 BCACB
第三部分
56~60 AADCA 61~65 CCDDC
66~70 BBDAB 71~75 ADCDB
第四部分
第一节
76. Manners/manners/Behavio(u)r/behavio(u)r
77. Greeting 78. Bowing 79. Muslism/Muslem
80. entrance/door 81. lunch 82. Britain/England/UK 83. introducing 84. with
85. abroad/about/around/worldwide
第二节
One possible version: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Welcome to our school!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a choice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It was not an easy choice for me to make.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ough, I decided on science as my main subject of study.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science graduates are in greater demand than arts ones in China. Second, the science major can help me achieve my childhood dream of becoming a scientist. Third, my parents wish me to study science at college because they believe I will have a brighter future as a science student. Last but not least, my physics teacher is my role model, whose influence on me had a lot to do with my decision.
It is for these reasons that I finally made up my choice.
Thanks!
解析
第二部分
第一节
21. A。考查冠词。science“科学”是不可数名词,不用冠词;第二空因为可数名词单数factory后面有作定语的介词短语,考生会误选the,但是根据one day提示知道表示类别,用不定冠词。
22. C。考查交际用语。对别人提出的帮助委婉拒绝,但是仍然表示感谢。
23. A。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关键是对句子的结构理解,本题是as... as...比较级结构,由对于学习而言“理解能力”是重要的得出A正确。vital 至关重要的;available可得到的,可利用的;specific 明确的,特殊的;similar 相似的。
24. B。考查非谓语动词。在知道remember和forget跟动名词表示动作已发生,跟动不定式表示动作将要发生的基础上,注意并列连词后forget跟不定式,所以选B,表示记得“要锁门”,忘了“要关灯”。
25. D。考查介词短语搭配。for life意思是“终身”。
26. D。考查动词时态。尽管现在完成进行时是高级时态,但是本题后面they can提示排除A和C,over the past five hours是完成时标志。
27. B。考查名词性从句。题干偏长造成题目偏难,前面说明“智力极限在出生时就确定了”是一般情况,后面的转折分句中depend on提示用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
28. C。考查动词短语。go on 继续;get through 通过,接通;pay off 赚回,得到好处,收到效果,口语中意思是“得到预料的结果,获得成功”,不用被动语态;end up 结束。
29. A。考查定语从句。根据题干逗号排除不作连词的B和D项。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有“正如、像”的意思,而which没有此意。根据从句的完成时态看出是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30. B。考查非谓语动词。根据后面的句子的主语Philip说的话推出是“被问及”,排除A和C。状语从句的省略用“连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等”,“连词+不定式”相当于名词,一般不作状语。
31. D。考查虚拟语气。前面已交代“不想到纽约”的事实,再根据wouldn’t be看出是虚拟语气,所以if从句用were to live。
32. B。考查交际用语。“没有几个会成为你真正的朋友”表明持反对态度。
33. A。考查主谓一致和时态。易受复数名词chains的影响而误选B。根据句意和结构可知主语是Walmart。主语Walmart是第三人称单数,句子叙述的是目前存在的一般情况。故选A。
34. C。考查副词。
35. D。考查时态和语态。根据it与decorate的动宾关系知道用被动语态,排除B和C。再由only to be told“未想到被告知……”, 看出是正在装修,所以阅览室不能使用,因此用过去进行时被动语态。
第二节
文章大意:文章介绍作者刚在芝加哥定居的时候,感觉这个城市并不是那么友好。一次,因为身体原因要去医院做全身检查,由于对这个城市陌生,也没有私家车,只有乘公交。由于乘了反方向的车,作者感到很无助。此时,一个陌生人主动帮助,让作者感受到人间处处有温暖。
36. A。根据后面had to go to hospital得出是“身体问题”,physical“身体的”。
37. D。根据被修饰词examination和前面的到医院的提示知道是“全面检查”。thorough“彻底的,完全的”。
38. B。根据后面的face搭配和上一段去医院的事实知道是“挑战”。challenge“挑战”。
39. A。根据转折词but和前面的small challeng知道选wrong,短语go wrong“出错”。
40. C。根据第一段的settled in Chicago看出已经在芝加哥了,所以应该是“了解”。
41. A。由plenty of time与后面的going to be late看出是让步关系,although“虽然,尽管,可是”。
42. C。后面as从句说明原因,坐错了车,迟到是“显而易见的”。
43. D。由前面had mistakenly boardered a bus看出“反方向”符合题意。
44. C。根据“站在人行道”知道已经“下车”,get off“从……下来,离开”。
45. C。最后一段的a passerby提示看出“陌生人”。
46. B。一个不相识的路人反而不走了,让我感到“惊讶”。
47. C。作者当时的处境并没有明显的危险、紧张或者激动,所以一个陌生人是想知道对方是否有什么问题,用Are you OK表示“你还好吧”。
48. D。作者解释了自己当时的“处境,状况”,situation符合题意。excuse借口;motivation 动机。
49. A。根据副词back的提示得出appointment正确。此处to my appointment的意思是“我的赴约”,因为在西方see a doctor通常要预约。
50. B。根据从句“别人愿意帮助”知道是“感激”。
51. B。作者正在思考的时候发生的事情,then 那时,thus“因此”表示因果关系。
52. C。从后面的to get in看出是wave“挥手”示意。
53. A。offer a lift 用车送,让某人搭便车。根据horn排除C。
54. C。根据上文作者叙述的事情看出路人给予他的“好意”。kindness意思是“仁慈;好意;友好的行为”。
55. B。纵观全文是希望作者在遇到困难时要“坚信”凡事皆有可能。faith信仰,信念,相信。
第三部分
A篇文章大意:文章主要介绍三个鞋类收藏室和一个鞋类图书馆。
56. A。细节理解题。根据Room 1的from queens and presidents to pop stars and actors!
57. A。主旨大意题。根据四个栏目的内容看出四个栏目的主题都是鞋子。
58. D。细节理解题。根据The Footwear Library的researchers come here to look up Information...可知。
59. C。推断写作目的。根据第一段的开头看出是广告类文章。通过介绍来达到吸引更多的游客的写作目的。
B篇文章大意:颜色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文化价值和个人经历,也受到身体对色反应的影响。大家以后选择颜色要认真考虑了。
60. A。细节理解题。第二段首句“主要取决于文化价值”是主题句,接着以Muslims为例说明。
61. C。推理判断题。根据第四段首句“红色激起人们的食欲”,similarly和“吸引眼球”提示知道商业网站用红色就是“激起人们的购买欲”。
62.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五段“蓝色使人没有胃口”,“要是想少吃,一些人建议用蓝色的盘子会有用”。
63. D。主旨大意题。纵观全文是关于颜色的意义和功能,以green, red, blue等不同颜色的作用阐述了颜色的文化意义。
C篇文章大意:芙烈达?卡萝是一位知名的墨西哥女画家。从7岁起就经历小儿麻痹症带来的痛苦,但是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自学绘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她的作品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最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她的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
64. D。词义推断题。根据“似乎在她那个时代的艺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后的“悲哀的是”推断是与以前相反的情况,所以是现在比她当时更知名。big name 名人,大名鼎鼎(的人),知名(人士)。
65.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her back was broken in several places in a schoolbus accident.和nothing was able to cure the terrible pain in her back.。
66. 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可知。
67. B。观点态度题。第一段最后一句的sadly,最后一段的第一个词Unfortunately表明是“同情”。
D篇文章大意:本文主要介绍夏威夷岛上的一家风筝工厂在生产风筝的同时,也给孩子们提供风筝课程。用于教学的风筝和上课期间做的风筝是不一样的。制作和放飞风筝的乐趣未必一定来自大风筝,甚至是结构最简单的风筝也一样能给人带来快乐。
68. 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Their designs are Hawaiian themes created by Daphne.可知。
69. A。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第二句“这种风筝和课堂上做出的风筝的不同在于它是双线控制的”。
70. B。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Even the simplest structure can work。
71. A。主旨大意题。文章的第一段只是起着铺垫的作用,重点是在后面的内容,介绍一家风筝工厂。
E篇文章大意:未来科技会给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72. 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通过对粒子编程来改变衣服的颜色和款式”选D。
73. C。推理判断题。以牛奶为例说明芯片包含有关牛奶的信息,根据最后一句“食品杂货店的每一种食品都有这样的芯片”推断出“每种食品都带有电子信息”。
74. 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五段cars drive themselves“汽车可以自行行驶”。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5篇
22014年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考试科目
1.文秘类(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学、秘书学四个专业)
2.财会类(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
3.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
4.电子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四个专业)
5.机械类(包含机械工程、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三个专业)
6.土木类(包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三个专业)
7.建筑类(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8.地质类(包含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三个专业)
9.水利类(包含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两个专业)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 第6篇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的发展理念。A和平B稳定 C共享 D法治
2.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而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
A加强党的领导B全面 C从严D民主集中制
3.每年的5月12日不仅是护士节,还是我国的___日。A学习雷锋B防灾减害C禁毒D国耻
4.在2016年3月的人机大战中,可以学习并模仿人类下棋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以4:1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这也代表着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工智能的出现及其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 A.改变了人类对意识的能动活动活动 B.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C.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峰峰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内容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人民政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 A.进行政治协商,制定国家法律 B.检查政府工作,任免政府领导人
C.开展政治协商,进行民主监督,实行参政议政
6.2015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去”的是: A.去产能B去短板C去库存D去杠杆
7.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源配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
8.党的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13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它们是: A.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储备量倍增 B.外汇储备量和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D.进出口贸易额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9.“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下列不属于全球经济治理三驾马车的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贸组织 D.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10.《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 年。A.1 B.2 C.3 D.5
11.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停止执行。
B.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即使当事人未主动询问,行政机关也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C.一般程序中,处罚告知后,当事人有权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质疑和申辩,行政部门可以因此加重处罚。
D.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可以撤销。
12.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前,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关键是: A.依法行政 B.公开公正 C.转变政府职能 D.全民守法
1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要实现。A.民主立法、公开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驶的是: A.解释法律 B.公布法律
C.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5.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的发展法治的。
A.教育和预测作用 B.引领和强制作用 C.指引和教育作用 D.引领和规范作用
16.2016年2月17日安徽省省长李锦斌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创新新型三个强省,即经济强省、文化强省、。A.科技强省 B.农业强省 C.政治强省 D.生态强省
17.2016年4月总书记来安徽考察期间,视察了中国科技大学,肯定了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科教基地城市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成都 D.西安
18.安徽于公元1667年建省,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这里“皖”的意思是: A.公正 B.美好 C.高尚 D.富饶
19.下列文学作品按时代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离骚》 《史记》 《文心雕龙》 《岳阳楼记》 B.《史记》 《离骚》 《岳阳楼记》 《文心雕龙》 C.《离骚》 《文心雕龙》 《史记》 《岳阳楼记》 D.《离骚》 《史记》 《岳阳楼记》 《文心雕龙》
20.中国旅游的标志是: A.马踏匈奴 B.马踏飞燕 C.秦兵马俑 D.昭陵六骏 21.关于文房四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毛笔中的狼毫用的其实是黄鼠狼的毛,而非凶猛的狼。B.人工墨历史悠久,甲骨文时代即已出现。
C.宣纸过百年乃至千年依然光洁如新,可谓纸寿千年。D.中国四大名砚的砚石各自具体风格独特的石品。
22.动物世界奇趣多多,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蜻蜓点水,并不是蜻蜓闲来无事在戏水,而是在产卵。B.海马生儿育女非常奇特,它是由雄性海马育儿的。
C.树袋熊又叫考拉,熊科,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桉树上。D.海豹和人类一样用肺呼吸,但它可以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不呼吸。
23.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龙卷风风是大气中最激烈的漩涡 现象,破坏力很强 B.日晕或月晕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 C.绚烂的极光是星球高 纬 地区上空的大规模 放电现象 D.温室效应会带来滑坡、暴风雪以及海啸等很多灾害后果。
24.关于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多好朋友
B.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微生物 C.微生物很小,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得到 D.青霉素的发现是微生物的重大贡献。
25.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扫描仪 B.键盘C.打印机D.鼠标
26.在Windows7中,不可以按____的方式排列图标。A.类型B.大小C.修改时间D.属性
27.在word2010状态下,打开了Mydoc.docx文档,若要把编辑后的文档以及文件名“Mydoc.docx”存盘,则应执行“文件”选项卡的____命令。
28.在Excel2010的编辑状态下打开一个工作薄文件,对其未作任何修改。稍后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刚打开的工作薄文件被关闭,其他已经打开的Excel文件正常工作。B.所有打开的工作薄文件均被关闭,Excel应用程序仍在运行。C.部分打开的工作薄文件被关闭,Excel应用程序仍在运行。D.所有打开的工作薄文件均被关闭,Excel应用程序退出运行。
29.佝偻病的多发群体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因是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0.北斗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列关于北斗星导航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斗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并已覆盖全球。
B.北斗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研制发出的第三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北斗星导航系统精密授时,定位精准,兼具军用和民用功能。D.北斗星导航系统与GPS在定位效果上已没有差异 31.优米健身中心的会员都报了瑜伽班,有的报了瑜伽班的会员喜欢拉丁舞,但是没有一个报了拉丁舞班的会员喜欢游泳。由此可以推出:
A.有的报了瑜伽班的会员喜欢游泳。B.有的喜欢游泳的会员没有报瑜伽班。C.有的报了瑜伽班的会员不喜欢拉丁舞。D.所有报了拉丁舞班的会员都报了瑜伽班。
32.研究显示,一些睡眠不足的儿童容易发胖。专家认为,学龄前儿童一天的睡眠以11至12小时为佳。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1008名5岁大的儿童参与了调查,这些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11个半小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11个小时的儿童与睡眠能达到11个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胖。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研究肥胖儿童的过程中发现,肥胖儿童通常多吃自己喜欢的的食物。B.针对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让其大脑发出指令,多吃点食物进行补偿。C.某市关于学龄前儿童超重情况的调查显示,多数超重儿童每天的睡眠在12小时左右。D.美味而高能量的食物唾手可得,是导致睡眠不足儿童发胖的重要外在因素。
33.在对一项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草场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科学家发现,在过去的25年中,随着大气和肥料中氮的减少,草场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反弹”现象。这表明,在严格的排放政策实施后,草场完全能够从氮污染中“满血复活”。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在实验的全部草场中,除酸性最强的土壤外,其他草场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B.研究者发现,定期割草来去除草场上的生物质,可以从生态系统中去除多余氮。C.过量的氮会破坏臭氧层,引发酸雨、损害土质,破坏草场的生物多样性。D.采取更严格的排放政策后,草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程度目前还难以确定。
34.每逢传统佳节,由于购物需求的增加,部分商品的物价会出现上涨情形。在某次购物的过程中,小赵、小李、小张各自发表了以下看法: 小赵:如果猪肉价格上涨,牛肉价格也会上涨。小李:如果牛肉价格上涨,牛奶的价格也会上涨。小张:如果牛奶的价格上涨,面包的价格也会上涨。
假设小赵、小李、小张所说都是正确的,且只有两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由此可以推出: A.牛奶和牛肉的价格会上涨 B.猪肉和牛奶的价格会上涨 C.牛奶和面包的价格会上涨 D.牛肉和面包的价格会上涨
35.中东呼吸综合征于2012年在中东发展并逐步传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恐慌和担忧。科学家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虽然通过空气传播,但并没有像“非典”那样的高感染率和传播率,传播速度也相对较慢,只有预防得到,疫情便能得到一定的控制。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与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接触过得人员,经隔离后均未发现异常。B.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死亡率高于“非典”的10%,达到37%。
C.“非典”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同属于一个β冠状病毒,且均属C亚型。D.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烈性病毒,该病毒不可能大面积传播
36.钱学森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梅贻琦先生的话可以推出:
A.物质条件足够好也可以成为大学的名片。B.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兴办大学是极为重要的。
C.北大、清华招生的“掐尖战”违背“大师”之谓,枉为“大学”。D.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无可复制的办学风格。
37.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最近发一则通知:除非你在调休之前提交申请,否则按旷工处理。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通知不同? A.只有在调休之前提交申请才不会按旷工处理。B.如果在调休事前提交申请,就不会按旷工处理。C.如果没有按旷工处理,那么在调休之前就提交了申请。D.如果没有在调休事前提交申请,那么就按旷工处理。
38.某大学的学生数在八年前增加了近一万人,但考试违纪率却较八年前有明显下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该大学学生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较八年前有明显的提升。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该校加强了二级学院对学生考试纪律教育,提高学生对遵守考试纪律重要性的认识。B.目前该大学对考试管理的力度较八年前有明显加强。C.考试违纪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违反了考试规定。D.由于违纪学生受到处分,使得其他学生不敢违反考试纪律
39.国内没有转基因大豆种子,即使有国外转基因大豆品种,但黑龙江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转基因大豆品种对温度、光照等特定要求,种植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不会提高产量,反而会降低产量甚至绝产。由于我国允许进口转基因大豆,所以市场上存在转基因大豆属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某地出现转基因大豆,就得出某地必然种植转基因大豆的结论。由此可以推出: A.若某地种植转基因大豆,就可以得到该地会出现转基因大豆的结论。B.目前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在我国必定无法种植。
C.我国需要研发适宜黑龙江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转基因作物。
D.国外转基因大豆品种如若在黑龙江种植会导致一些当地的种植户颗粒无收。
40.通过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传统社会里,人们的生活相对封闭,婚姻家庭也相对保守稳定。如今,社交软件让诱惑增多,它满足了人们对理想亲密关系的投射——符号化的交流避免了现实见面的尴尬,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在开放的、没有时空限制的、自由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随意发布自己的言论,大胆地讨论感情,还通过模拟社区扮演夫妻等。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人们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建立网络社交圈子,同时也容易给情感出轨埋下祸根。所以有专家指出:“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会变为婚姻的新杀手”。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述的是:
A.“互联网+”时代,社交软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人的情感发展起着潜在的引导作用。
B.社交软件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搭建了一个平台,成为不少人婚姻情感出轨的导火线。C.夫妻之所以离婚,他们本身的关系是存在危机的,社交软件只是增加了关系破裂的可能性,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D.维护婚姻的稳定不是要取消社交软件,而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
41.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现场控制的是: A.某校元旦晚会负责人在晚会结束后,立即将工作人员集中进行工作总结。B.为确保活动能够按其顺利开展,策划员在活动开展前,对现场布置进行认真检查。C.某高校教师在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
D.为确保演出效果,话剧团将彩排录像发给专家审阅,以便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42.弓弩效应,是指工作的紧张和工余的轻松要相互调节,有节奏地进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最能体现弓弩效应的是:
A.年中临近,需加班加点,过后就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B.为了迎接“三.八节”,我们单位组织职工参加集体爬山活动。
C.吴兵是个敬业的网络游戏设计师,但他对登山、下围棋等活动也十分着迷。D.某大学,为了激发老师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在春季到来时候就举办各种活动。
43.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侵占罪定义的是: A.张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拾获乘客李某遗忘在车上的1万元后拒不退还。B.胡某在海边游玩时,见到了几个非常奇特的贝壳。
C.田某出差期间,将他的电脑交邻居王某保管,王某保管不当,致使电脑被盗。D.华某在逛珠宝店时,趁店员不备,用假宝石换了该店价值12万元的真宝石。
44.文化冲击,是指生活于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因生活习惯、语言或风俗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或心理上的压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文化冲击的是:
A.某渔民家庭从渔船搬迁至城里的安置小区居住,半年过后才适应小区生活。B.某企业派遣员工到国外企业学习,但员工们感到很难适应外企的生产和管理理念。C.某留学生对所在大学的授课方式难以接受,认为其过于自由,缺乏条理性和规范性。D.张某从原来单独的办公室搬到两人一起的办公室,他一时不能适应。
45.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社交焦虑特征的是:
A.在班级举办的演讲活动中,江浩总是显得十分不自在,甚至怯场。B.谈一阳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也不愿意和人说话。
C.在公共场所,不少人低头玩手机、打电话、发微信、拍照片,成了真正的“低头族”。D.在聚会和其他的各个场合,;李皖晨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生怕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
46.政治表达,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诉求。公民以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治表达的是:
A.某公司员工因不满工资待遇,在公司门口静坐以表达抗议与不满。
B.所谓教授针对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问题,联名写了一封建议书给政府,引起高度重视。C.某公民认为法院判决不公而多次上访,希望另外指定法院重新审判案件。D.某村民认为县政府征地违法,与征地人员发生暴力冲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47.动物利他行为,是指动物以降低自身的适合度为代价,来提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适合度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后代生存能力的总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动物利他行为的是: A.杜鹃不会筑巢,也不哺育雏鸟,但它们会为后代寻找其他鸟类的巣以及养父母,即寄主。B.雌螳螂在“新婚之夜”就会将“夫君”吃掉,而雄螳螂明知结果,却依然“义无反顾”。C.小鸟找到食物时,不管多少,都会一边采食一边发出声音来邀请同伴分享食物。D.草原犬鼠是一种群居动物,在发现天敌时,犬鼠会发出警报声。
48.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不属于狮羊效应的是: A.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B.公司每年都会花重金去招聘项目经理,而对于业务员的招聘就会简单许多。C.甲队队员实力一般,并没有明星球员,但却打败了另一支拥有明星球员的球队。D.平海队一直战绩平平,自从去年换了主帅之后,就一路挺进总决赛,更是有望夺冠。
49.社会焦点效应,是指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焦点效应的是:
A.小王今天穿了一件新T恤去上学,他以为同学们都会关注他,所以走起路来很别扭。B.小李是篮球队主力,又帅,走到哪里都是女孩子们热捧的对象,大家都叫他“男神”。C.小赵从小就是个孤儿,所以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从来不敢主动和女孩子搭讪。D.小敏以前不修边幅,最近却喜欢上化妆了,出门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家都猜测她是不是恋爱了。
50.皮格马利翁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不符合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A.张经理在单位是个德高望重的领导,他在交办一项任务时,喜欢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张经理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B.小李非常讨厌同事小王,一天听到小王说公司附近新开的一家饭店很好吃,小李子啊心理上就产生了抗拒,觉得那家店一定不好吃。
C.小彭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跟她关系好的同事都说不好看,下班后,她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D.小王的偶像是周杰伦,自从看到周杰伦在采访中说他觉得篮球是最酷的运动之后,也开始爱上了打篮球。
三、英语部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Reading Comprehension(15)Directions: There are two passages in the part.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iv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You shoul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Passage 1 Narcolepsy is a neurological disorder whose main symptom is excessive, overriding sleepiness.A victim can fall asleep anytime, anywhere, even in the most circumstances.And there is no cure.“Having narcolepsy,” says Bill, “is like always being as sleepy as a normal person might be after staying awake three days.” It is estimated that a quarter million Americans have narcolepsy, mostly undiagnosed.This is because, in a physical exam,a doctor may not find anything wrong with a narcoleptic person.It may take years, and visits to several doctors, before a narcoleptic discovers the name of his problem.Researchers now believe that the disease is triggered by a chemical imbalance in the part of the brain that controls wakefulness.Initial symptoms may also include a sudden loss if muscle tone brought on by an intense emotion--anything from anger to laughter.Some narcoleptics hallucinate or develop sleep paralysis, which is the feeling during the lighter stages of sleep of being completely unable to move or talk.The prognosis for a patient with narcolepsy isn’t good.Narcoleptics have the disease all their lives, and many cannot hold down a job or lead a normal life.Some narcoleptics take daily doses of prescribed drugs like Dexedrine--”uppers”--to stay awake lone enough to function.The problem of narcolepsy is being studied now, and someday there may be a cure.But current sufferers must endure an existence, that is, as one woman said, “like walking through glue.”
51.The autho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_____.A.narcolepsy is a serious disease with no cure now B.narcolepsy is hilarious C.narcolepsy is mostly undiagnosed D.narcoleptics are common people who like sleeping 52.All of the following symptoms of narcolepsy are true EXCEPT_____.A.a sudden loss of muscle tone B.an intense emotion of anger or laughter C.a feeling of being unable to move or talk D.excessive sleepiness 5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Paralysis caused by narcolepsy happens during lighter stages of sleep.B.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is not known.C.Through a physical exam, a doctor may find something wrong with a patient with narcolepsy.D.There is no way to diagnose the disease.54.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The prognosis for a patient with narcolepsy isn’t good”(Para 2)is explained by the author____.A.in the previous sentence B.neither A and B C.both A and B D.in the next sentence 55.As used in the passage, the best definition of “walking through glue”(Pare.2)is a feeling of____.A.curiosity B.great difficulty C.anxiety D.strangeness
Passage 2 There’s no doubt that nanotechnology promises so much for civilization.However, all new technologies have their teething problems, And with nanotechnology, society often gets the wrong idea about its capabilities.Numerous science-fiction books and movies have raised people’s fears about nanotechnology---with scenarios such as inserting little nano-robots into your body that monitor everything you do without you realizing it,or self-replicating nano-robots that eventually take over the world.So how do we safeguard such a potentially powerful technology? Some scientists recommend that nano-particles be treated as new chemicals with separate safety tests and clear labelling.They believe that greater care should also be taken with nano-particles in laboratories and factories.Others have called for a withdrawal of new nano products such as cosmetics and a temporary halt to many kinds of nanotech research.B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ere’s a need to plough ahead with the discove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I really believe that most scientists would welcome a way to guard against unethical uses of such technology.We can’t go around thinking that all innovation is bad.all advancement is bad.As with the debate about any new technology.it is how you use it that’s important.So let’s look at some of its possible uses.Thanks to nanotechnology, there could be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ore durable metals.These could be virtually unbreakable, lighter and much more pliable leading to planes that are 50 times lighter than at present.Those same improved capabilities will dramatically reducethe cost of traveling into space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ordinary people and opening up a totally new holiday destination.In terms of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industry will be able to shrink computer parts down to minute sizes.We need nanotechnology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generation of computers that will work even faster and will have a million times more memory but will be about the size of a sugar cube.Nanotechnology could also revolutionise the way that we generate power.The cost of solar cells will be drastically reduced so harnessing this energy will be far more economical than at present.56.In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tells us that one problem with nanotech is that.A.it could threaten our way of life B.It is misunderstood by the public C.It could be used to spy on people We only see nanotechology in some books and movies 57.The author says that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nano-particles____.A.should be used with more caution B.Should be restricted to secure environments C.Should only be developed for essential products D.Should halt to do many kinds nanotech research 58.In the author’s opinion, research into nanotechnology probably means that it_.A.has yet to win popular support B.ought to be continued B.C.could be seen as unethical D.can replicate people completely 59.It can be deduc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A.the use of Nanotcech could eventually take over the world B.Nanotech has few implications affecting us in many ways C.it is too expensive to make solar energy D.it is possible users are very helpful and beneficial to humans.60.The underlined word”pliable”(line, Para.4)can be replaced by_.A.durable B.straight C.bent D.unbreakable
四.资料分析部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问答。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61~65题:2015年。某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完成平原造林36.4万亩,在此带动下,林业实现产值7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万公顷。粮食产量96.1万吨,下降15.5%:粮食亩产403.3公斤,增长3.1%。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 吨 96.1-15.5 蔬菜及食用菌 万 吨 266.9-4.7 干鲜果品 万 吨 79.5-5.6 肉类 万 吨 41.8-3.2 出栏生猪 万 吨 314.4 2.7 出栏家禽 万 吨 8529.8-15.5 禽 蛋 万 吨 17.5 14.8 牛 奶 万 吨 61.5-5.5 水产品
万 吨 6.4-0.4 全市农业观光园1299个,比上年增加16个,观光园总收入27.4亿元,增长1.8%。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530户,比上年增长163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0.2亿元,增长12.6%。设施农业实现收入57.3亿元,增长10.3%。种业收入14亿元,下降13.1%。
61.2014年,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A.393.9亿元 B.396.7亿元 C.383.9亿元 D.385.7亿元
62.2015年,该市肉类产量约比去年减少: A.1.4万吨 B.1.6万吨 C.1.9万吨 D.2.1万吨
63.2015年,该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 A10% B.近二成 C.超过三成 D.40%
64.2014年,该市民俗旅游业户均收入约: A.11万元 B.12万元 C.13万元 D.14万元
65.分析上诉材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15该市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以及亩产产量均低于上年 B.2014年该市设施农业实现收入约51.3亿元
C.2015该市主要农副产品仅出栏生猪和禽蛋产品产量高于上年 D.除林业外,该市其他各业发展均呈下降态势(二)根据下列资料,回答66-67题: 2015年1-11月,某园区546加规模上企业,实现总收入2700.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367亿元增加333.5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工业总产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新产品产值147.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出口总额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总额132.3亿元,同比增长53.3%。
从收入构成看,商品销售收入仍为主体,产品销售收入稳定增长。1-11月商品销售收入占该园区总收入的43.8%,同比增长7%,涨幅有所回落,但仍是该园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除商品销售收入以外的激素收入,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6.8%、24.7%和24.7%。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保持稳定态势,同比增长16.4%。
66.2014年1-11月,该园区实现利润总额约为多少亿元? A.59.1 B.85.2 C.51.9 D.82.5
67.2015年1-11月,该园区平均每家企业实现收入约为: A.4.9亿元 B.4.7亿元 C.4.6亿元 D.4.8亿元
68.与上年相比,2015年1-11月实现增加值最大的是: A.技术收入 B.产品销售收入 C.商品销售收入 D.其它收入
69.2015年1-11月,该园区商品销售收入约为利润总额的: A.7倍 B.8倍 C.9倍 D.10倍
70.资料表明,2015年1-11月该园区: A.经济发展潜力良好 B.2014年新产品产值约为140亿元
C.产品销售收入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D.其它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五、写作部分(30分)给定材料一
一个青年苦恼的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的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看来你是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法布尔赞美的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都用上了.”法布尔听完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凹透镜说:“把你的经历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个凹透镜一样.”
关于凹透镜的聚焦现象,我国古代晋朝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一书中说:“消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冰见到了热会融化,但是古人把它制成凹透镜,利用聚焦来取得火。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却是完全可能。给定材料二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木工,却凭一身技艺和刻苦钻研的态度,一举夺得“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状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青春励志人物”等,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来自中建五局的翟筛红。
30多年前,初中刚毕业的翟筛红,因家境贫寒不得已放弃学业,寻找一门手艺谋生。瓦工、木工、水泥工,最后他选了木工。刚满16岁的他,跟着师傅学木工手艺。学徒期间只管饭,不拿钱,翟筛红抱着“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想法,决心好好学习下这门谋生技能。
两年后,翟筛红跟着同乡去上海闯荡,那时他连木凳子都不会做。别人一天干完的活,他要三天才能完成,别人一次到位,他就多次返工。知道笨鸟先飞的他,偷偷到打工的弄堂和蜗居的地下室练手艺。渐渐地他跟上了、赶上了、超过了同去的伙伴。后来,他辗转到宜兴、无锡等地,参与到一些古建筑的修复和重建之中,特别是央视“水浒城”外景地建设,他在搭建“浔阳楼”景点时大显身手,让他在业界逐渐有了点小名气。
1995年,中建五局装饰公司无锡分公司承建运河饭店,为了抢工期,急需一批劳务工人。1997年,翟筛红招聘进入五局装饰公司,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原来是游兵散勇,现在是正规企业,凡事讲规矩:上班不许抽烟,不许穿拖鞋,不能想不来就不来。这对翟筛红影响很大,改变很多。“没来单位前,在外面做门,门缝3、4毫米也没人管,能用就行。这里规定门缝只能在1.5至2.5毫米之间,超出范围就是不合格。”翟筛红对这些规矩从没有埋怨,而是激发他更加努力去做好工作,满足严格的技术要求。当时的装饰公司总经理都云树还记得:“我家里有一本《营造法原》,建筑大师的大作,竖排老式排版,还是文言文,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读不下去,翟筛红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居然把它读完了。”就这样,翟筛红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每干一个工程都用心专研,怎么做才能更好,怎么做才能更节省材料,时刻抱着学习的心态,成为了装饰公司最优秀的木工技师。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合同制工人纷纷被剥离出去的时候,翟筛红留下来了。一个例子证明了翟筛红的价值,在一个地产项目,翟筛红另辟蹊径做了一个中式凉亭,后来买房业主对亭子的反响很好,直接促进了上亿的销售额。这更加激励他学习技术,打造自己的专业优势。翟筛红也暗下决心:一生只做一件事。
翟筛红先后在西藏邮电商贸楼、洛阳牡丹城、无锡运河饭店等数十个工程中担任木工工长,他参建的中建大厦项目荣获鲁班奖;榆林国际大酒店项目荣获鲁班奖;湘潭步步高项目荣获全国建筑装饰奖;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管检测中心项目荣获鲁班奖;西安新地城东区商业楼项目荣获全国建筑装饰奖。
通过多年学习和积累,2006年,翟筛红在中国建筑技能大赛中获得精细木工组第一名,全国26个省市约60万农民工参加了这次大“比武”,一时之间,他成为4000万建设者的新偶像,被誉为“木工状元”。2006年9月17日,翟筛红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状元”等荣誉,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翟筛红也被提拔为装饰公司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当上了“官”。然而,在办公室坐了半年,翟筛红便坐不住了。主动向领导提出,要重回基层,到项目上去做事,“干活才觉得心里踏实。” 公司领导尊重了他的想法,翟筛红又回到了基层,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他还成立了“翟筛红班组”,带徒授艺。图为翟筛红在会场讲述自己的木工生涯。
翟筛红一向做得多说的少。他学着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自己带头,率先垂范。在郑州华南城项目时,做商铺门头的工人做工慢,一天只能做4、5个平方,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一开始说工人们还不服气,对翟筛红说:“你比我做的好,那你来做!”翟筛红二话不说就做给他看,一个小时完成一个,比工人们用的时间少了一半,工人见了心服口服,便按翟筛红教的方法做。
十余年间,“翟筛红班组”从最初的十几人现发展壮大到几百人,一个个大学生,一个个80后,在他毫不吝啬地传授下成长成才,成为局和公司的技术能手及中坚力量,大部分在重要岗位担任了领导职务。
和曾经的师傅不同,翟筛红对于自己的徒弟毫无保留,他手把手教他们木工技艺,并希望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由于机械化的大量使用,现在传统的木工手艺在逐渐流失,这也是翟筛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翟筛红的每一次付出,都收获了回报。2013年,翟筛红当选共青团中央 “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人物”。2014年,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举办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榜样面对面”走进河北石家庄站的活动中,翟筛红应邀与青年代表分享奋斗故事。
老实人爱说老实话,翟筛红用质朴的语言对现场青年说:“我是从做木工学徒开始生涯的,这么多年的经历总结出了一句话‘慢工出细活’,只要你耐得烦、霸得蛮、吃得苦,你就能把这个活儿做好了。”
翟筛红的身上,保留了这么一个小挂件,这是他自己用一块木头制作的,提醒他自己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了木工这门手艺,并且要将它传承发展下去。
2015年,翟筛红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人民大会堂,他受到了总书记等领导人的接见,从农民工到全国劳模,翟筛红实现了自己的蜕变。
然而翟筛红并没有止步,以翟筛红名义创建的“翟筛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去年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将与劳动竞赛、技术创新、项目施工生产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翟筛红的示范带动下,结出更多的“果实”。材料二
中国经典电视荧幕形象“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近日成为中国网友的关注焦点:郭富城与六小龄童搭档的节目未通过央视春晚剧组审查;六小龄童参加的是央视戏曲春晚;郭富城借六小龄童炒作即将上映的新电影„„
大家被六小龄童的消息刷屏,不过众人的怀旧情结也因此而起:“一听到西游记的前奏就泪奔了”,“六小龄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美猴王”,“猴年春晚,只要孙悟空用一句‘俺老孙来也’亮个相,也就圆满了”„„
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首播,收视率达到99.8%,六小龄童所扮演的“孙悟空”也深深烙在了那一代人的心里。
六小龄童所演的“孙悟空” 象是猴子在扮人
人们说,别人演的“孙悟空”,都是人演猴子,而六小龄童表现的“孙悟空”,却象是猴子在扮人。
有一次,《西游记》剧组在一座“猴山”取景,一只猴以为带妆的六小龄童是自己同类,就向他敬了个礼。“孙悟空”见状也回了个礼,这极其生动的一幕正好被一旁的摄影师抓拍下来。这张照后来也成为了经典。
一身之戏在脸,一脸之戏在眼。“孙悟空”的灵性更体现在了他双眼的一开一合,一眨一瞪之间。
只是这样的“火眼金睛”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扎实刻苦的努力:“一早起来就盯着日出看,白天就看打乒乓球,人站在场中间,头不动,眼珠子跟着球走,晚上再点一炷香,使劲盯着烟头那一点亮光,终于练出这犀利的眼神。”
六小灵通晒出的与上海京剧院严庆谷和天津青年京剧团唐春田的合照,网友评论称,这几位之中,只有居中的六小龄童微微含胸,自然刁腕,脚下丁字步一虚一实。。。活脱极像
时至今日,六小龄童所扮演的“孙悟空”仍无人能出其右,他不屑时的挥手,吃惊时的咬手,急躁时的抓耳挠腮,早已自成一体。③做演员数十载,六小龄童也饰演过不少其他角色,但他连自己都说,这些角色全部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孙悟空,他说:“我的一生都交给了《西游记》”
对于六小龄童来说,《西游记》代表了一个家族百年来对“猴戏”的追求和传承。“我章家人,四代都是美猴王。”前不久,六小龄童在一部微电影中讲述了自己家族与猴戏的故事。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章氏家族演美猴王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
曾祖父章廷椿,最早在绍兴老家的农田里演美猴王,人称“活猴章”;祖父章益生,将绍兴戏的一些班社带到上海演出,曾名极一时,被称为“赛活猴”;父亲章宗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六龄童,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南派猴戏”,被誉为“南派猴王”。六小龄童,也实实在在坚守着父辈们传承下来的“猴戏”艺术。
④30年来,电视电影荧幕上“孙悟空”形象层出不穷,各有特色,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并非与原著相符的孙悟空,但却是人们心中的最美猴王
网友也将各个形象的“孙悟空”进行客观对比,有人质疑,是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 作答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紧密结合所给定的材料,谈谈你对“一生做好一件事”这句话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要求:理解全面,准确;层次清楚,语言简洁,100-150字。(10分)
(二)请以“光阴与品质”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中心明确,紧密结合所给定的材料和工作实际;2.层次清晰,思路明确;3.语句通顺,700-800字()
2016安徽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答案解析(公基二)1.C 2.A 3.C 4.D 5.C 6.B 7.C 8.C 9.D 10.C
11.B 12.A 13.B 14.B 15.D 16.D 17.B 18.B 19.A 20.B
21.B 22.C 23.D 24.D 25.C 26.D 27.C 28.A 29.D 30.C
31.D 32.C 33.C 34.C 35.D 36.B 37.B 38.D 39.D 40.C
41.C 42.C 43.A 44.D 45.C 46.B 47.C 48.C 49.A 50.B
51.A 52.B 53.A 54.D 55.B 56.B 57.A 58.B 59.D 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