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状态范文(精选11篇)
不安全状态 第1篇
关键词:起重机,安全,检验
桥、门式起重机是现代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笔者就全市在用桥、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状态检验检测结果,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起重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剖析,提出对策。
1 列表绘图
2011-2012年度检验检测桥、门式起重机1518台,就存在的隐Á患问题从安全装置、主要零部件、电气元件、运行机构、金属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从数理统计分析中明显地看出,桥、门式起重机90%的隐患问题存在于前四项中。其中,安全装置占39.5%,主要零部件占25.6%,电气元件占14.3%,运行机构占12.2%。充分说明了安全装置、主要零部件、电气元件、运行机构这四个方面是造成桥、门式起重机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安全保护装置没有可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2 原因分析
2.1 安全装置
(1)起升机构高度限位器和大小车运行机构行程限位器虽已装设,但损坏失灵多,灵敏可靠少。主要是行程开关损坏、锈死,安全尺歪斜或拆掉。
(2)司机室门及舱门联锁保护装置损坏或人为短接。主要是维修不及时,管理松懈,缺乏安全意识。
(3)有些起重机不装设导电滑线防护板,作业人员或吊具极易触及导电滑线。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差。
(4)缓冲器和端部止挡损坏、歪斜、脱落较多,少数起重机无终端止挡装置。主要是操作人员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野蛮作业,维修保养不及时。
(5)部分起重机扫轨板歪斜、损坏,甚至有的起重机扫轨板被割掉。主要是维护管理差,重视不够。
(6)多数起重机无起重量限制器。主要是设备使用部门对该装置的安全作用认识不足。
2.2 主要部件
(1)吊钩危险断面磨损严重,开口度增大。主要是吊具使用不合理,斜吊斜挂、超载作业、平时检查不够。
(2)滑轮轮槽磨损严重,有的轮缘多处缺损。主要是违章超载作业,歪拉斜挂。
(3)钢丝绳磨损严重,断丝超标。主要是绳与轮槽不匹配,违章操作,检查、保养、更换不及时。
(4)减速器普遍漏油,运转时有异常噪声。主要是加油过量,油封损坏及安装精度差。
(5)部分起重机制动器失灵,有的甚至拆除,靠打反车制动。主要是制动间隙过大,制动片磨损严重及日常维护调整不当。
2.3 电气元件
(1)电气开关损坏严重。主要是开关质量差,维护修理不及时。
(2)电气配线杂乱无章。主要是安装时接线不规范。
(3)大小车滑线集电器、接触器工作不可靠。主要是作业环境恶劣,平时维修保养不到位。
(4)部分起重机缺少短失压保护装置和零位保护装置。主要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常识,错误的认为只要车能开走就行。
2.4 运行机构
(1)小车运行机构出现“三条腿”和啃道现象。主要是小车车轮轮压不均、车架变形、跑偏及安装不合理。
(2)部分大车运行机构啃道现象严重。主要是大车车轮安装质量不达标,轨道不平、桁架变形及传动系统偏差过大。
2.5 金属结构
(1)部分起重机金属结构局部开焊,有的盖板、腹板变形严重。主要是超载违章作业,年久失修。
(2)有些室外作业的门式起重机,支腿、横梁、桥架变形严重。主要是违章操作,超载作业,维修不及时。
3 对策要点
见于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存在着诸多不安全隐患,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和安全技术检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到“事先预防”上来,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强化起重机的使用维护管理,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员工工作状态不佳检讨书 第2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失误后,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度出现,我们要通过写检讨书来反省,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用语诚恳。还是对检讨书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工作状态不佳检讨书,欢迎大家分享。
员工工作状态不佳检讨书1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最近我的工作状态出现了一些问题,上班的时候老是精力不集中,想一些别的事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发生这样的事,我很抱歉,也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改变。在您批评我之后,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写下这封检讨书,是想给你说明一下我的情况和我之后的打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最近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办,不知道之后要怎么走。我的工作在最近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我感觉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进步了,工作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和我原来对自己的事业规划是不同的,我既然选择了做这个工作,就是想把这个工作做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开始的时候还很不错,我学东西也学得比较的快,也进步得很快。但在进步了很多之后,我好像就没有继续进步了。所以到现在,我也不能说已经把工作做得很好了。
因为一直都没有进步,所以自己好像上班就没有了动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整个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思想。上班的时候很不专心,经常会走神,想其他的事情。因为走神,导致我出现了很多次错误,虽然我自己发现之后就马上改正了,但确实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前能很快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需要花两倍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这一段时间我加班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其实我自己心里是非常着急的,但尝试过很多的解决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就只能保持着这种状态,继续的工作。
我知道,您批评我是为了我好,我自己心里也知道我最近的工作状态确实很有问题。我越出错,就越烦躁,更加的不想工作。我知道我必须想办法尽快的改变这种状态,所以我决定请几天的假,回家好好的思考一下我之后的职业规划,改变我现在的这种状态。可能是因为一直在高强度的`工作,所以整个人也有些疲惫,所以我觉得休息一下是比较好的选择。希望我在休息几天之后,能够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继续认真努力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
我在经过反思之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也会想办法改正,请领导放心。我一定早日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不会让您操心。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工作状态不佳检讨书2尊敬的单位领导:
您好,关于近来我在工作当中经常出错的问题,在此我向您做诚挚道歉与深刻检讨。
回顾一下我近来的情况,我连续三次漏装零部件,接连六次搞错器材拆卸步骤,出现好几次上班迟到的情况。分析我的错误,我存在很多不足与缺点:一,我对待工作的思想方面没有提高到足够觉悟。二,工作心态不对,忙乱出错。三,对于新产品装卸没有事先做足预习。四,工作规范纪律方面欠缺。五,个人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调理不善。
现如今,经过领导的批评教育与我面壁思过,我幡然醒悟,意识到我的错误所在。因此,我必须就种种错误做出有针对性的改正:
第一,针对工作的思想觉悟不高的问题,我决心重新审视过往工作情况,准确定位自身。
第二,针对工作心态方面,我今后一定加强个人心态的调节,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不急躁、不唐突、不刻板。
第三,针对我预习不足的问题,今后我一定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预习工作,及时了解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做好应对工作。
第四,针对工作规范纪律方面欠缺的问题,我感到十分心痛。我原本在这方面表现良好,此次错误之后我一定吸取教训,彻底纠正。
第五,个人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调理涉及到我的心智,我一定努力积累工作生活经验,从源头上改正错误。
最后,我希望领导能够原谅我此前错误,给我一次重新改正的机会。
此致!
检讨人:________________
“伯雷托最优”状态不存在 第3篇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贸易争端。普遍认为,调整人民币汇率,对减少所谓的“贸易赤字”和“贸易摩擦”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这实际上是一个貌似理所当然的问题。那究竟为什么会有贸易争端?调整汇率真有助于消除贸易争端吗?要对问题建立一个清晰的观念,必须从最基本的例子入手。
首先,世界上没有不公平的买卖。任何买卖,都是自愿的,否则就不是买卖,而是掠夺或者偷窃了。我们考察任何一宗买卖,不能主观地说是哪一方赚了还是亏了,而是应该一般化地认为他们取得了双赢。买卖双方发生交易,是因为他们对用来交易的物品的“估价”不同、从而取长补短、各得所需的缘故。
中国人之所以用八亿件衬衫跟欧洲人换一架大型客机,根本原因是中国人认为合算、欧洲人也同样认为合算。让中国那些制造八亿件衬衫的工人改行造飞机,他们造不出这么好的飞机;而让欧洲那些造飞机的工人改行制造衬衫,他们也造不出那么多的衬衫。
接着我们问:既然每一宗贸易都是自愿的,也就是平等交换的,那么为什么出现所谓的“贸易赤字”问题呢?这是因为虽然每宗交易的“货币价值”是相等的,但“物品数量”并不相等的缘故。这跟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以及出租车司机与加油站的关系是一样的。
我们每个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关系,都存在所谓的“贸易逆差”的问题,即我们总是购买出租车的服务,他们总是赚我们的钱,而我们从来不赚出租车司机的钱;出租车司机也从来不向乘客购买任何服务或商品。所以,交易虽然是“等值”的,但并不“等质”。
可这要紧吗?不要紧。从乘客的角度讲,乘客不可能只消费不生产。乘客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向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司机也不可能只赚钱不消费,他至少总是不断地到加油站加油,才能维持他对乘客提供的服务。
这是说,整个经济体中,虽然任何两个人或两个国家之间往往会出现“贸易逆差”,但全局而言,每个人或每个国家的贸易往来都是平衡的。没有只赚不花的,也没有只花不赚的,问题只是跟谁发生交易、以及发生交易的迟早而已。
这几年,美国人的确买了很多中国货。这值得大惊小怪吗?完全不必。美国不可能只消费不生产。美国必定向其它国家出口了货物和服务,才得以支撑对中国货物的消费;同样,中国也向其它国家购买了物品和服务,而且将来也会向美国索取物品或服务。退一万步讲,要是美国人确实可以做到只消费、不生产,那美国人何必恐慌?
要知道,经济学家常说交易双方是自愿的,是双赢的。这没错,但他们还说了第三句话,即交易往往会使得第三方受损。经济学上所说的“伯雷托最优”状态—即交易后双方得益、且没有任何第三方受损的状态—是几乎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任何自愿的交易背后,几乎总是能够找到一些不同程度受损害的人。
以中美贸易为例,当中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货物时,在中国的劳动者和美国消费者都得益的同时,原来向美国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生产者受损了。关于“贸易赤字”的抱怨正是来自这些受损的第三方,而不断制造“贸易不公”借口的人也是他们,逼迫其政府来跟中国政府谈判的还是他们。
电网不对称运行状态的影响及对策 第4篇
由于故障或阻抗对称性的破坏, 电网可能出现不对称状态, 其又可分为不对称故障与不对称运行状态, 不对称故障一般能由保护装置进行切除;不对称运行状态则由于保护要求或稳定性、可靠性要求, 会存在一定时间。不对称运行状态下的各序分量变化情况, 可作为运行设备保护的判据。本文根据其分量特点分析了其对发电机及输电线路的运行影响及对策。
1 电网中的不对称运行及不对称故障
正常运行情况下, 电网是呈三相对称性的, 由任何原因引起的电网三相对称性的破坏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称之为不对称运行。如:三相阻抗对称性的破坏、负荷对称性的破坏、电压对称性的破坏等。非全相运行是不对称运行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220 k V及以上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运行方式下, 从单跳到单相重合的这个过程, 就是非全相运行。
不对称故障则特指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或相间短路等故障, 造成系统三相对称性破坏的情况。
2 不对称状态下的各序分量变化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及相间短路时, 电压各序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 正序电压愈靠近故障点, 数值越小;负序电压与零序电压越靠近故障点, 数值越大。其余故障状态下的分量变化可自行参照。
3 不对称状态对发电机的影响及对策
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 三相负荷对称性遭到破坏或发生不对称故障时, 在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中将出现负序电流, 此电流在发电机的空气隙中将会建立一个负序旋转磁场, 由于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旋转方向相反, 亦即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 该磁场相对于转子为2倍的同步转速, 因此, 在转子绕组、阻尼绕组以及转子铁芯等部件上将感应出二次谐波电流 (100 Hz) 。
这一电流将使得转子上的转子端部、保护环内外表面等电流密度比较大的部位发生局部灼伤, 或使得保护环受热脱落, 从而造成发电机的大型事故。而且, 负序旋转磁场子与转子正序电流之间、正序旋转磁场与定子负序电流之间, 会产生一个100 Hz的交变电磁转矩, 将同时作用于转子大轴和定子机座上, 造成100 Hz的振动。
负序电流在转子中引起的发热量, 正比于负序电流的平方及所持续的时间。在最严重的情况下, 假设发电机转子为孤立绝热体, 则不使转子过热所允许的负序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i2为流经发电机的负序电流值;t为i2所持续的时间;I2*2为时间t内i22的平均值, 应采用以发电机额定电流为基准的标幺值;A为与发电机型式和冷却方式有关的常数。
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 其所允许承受的负序分量过负荷也随之减少。针对上述情况, 在发电机保护中设置了负序过电流保护, 即对定子绕组电流不平衡而引起转子过热的一种保护, 且其应作为发电机的主保护之一。同时, 根据实际需要, 还分别设置了负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以及负序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4 不对称状态对线路的影响及对策
线路上发生接地故障时, 将在故障线路产生零序电流, 该电流不仅对故障线路有影响, 其平行线上也会有相应的感应零序电势。因为平行线路之间有零序互感, 因此当相邻平行线上有零序电流流过时, 产生的零序电势将会对线路零序电流幅值产生影响, 甚至会改变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
电气上与本线路相互绝缘的平行线上流过零序电流时, 同样将在本线路产生零序感应电流, 并使电网各点出现相应的零序电压。此时, 该感应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将与本线路内故障情况一样。在复杂电网上, 电气上相互连接的平行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 由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的作用, 有时也可能在某一非故障线路上出现使两侧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同为正方向的情况, 妨碍零序方向继电器正确判别故障方向。甚至当相邻平行线停运检修且两侧接地时, 发生接地故障线路通过零序电流将在该检修线路上产生感应零序电流, 反过来, 该电流也将在运行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势, 使线路零序电流因之增大, 相当于线路的零序阻抗减小。对于平行双回线而言, 其减小的值Z0为:
式中, Zl0为线路无互感的零序阻抗;Zom为平行双回线之间的零序互感阻抗。
在此特别讲一下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保护。其主要是针对110 k V线路保护中没有全线速动的短板而设计的, 仅靠距离保护与零序保护的线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距离Ⅰ段与零序Ⅰ段的保护范围只是全线的70%~80%。图2为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保护示例, 当故障发生在M侧开关近区时, 很明显, M侧开关距离Ⅰ段及零序Ⅰ段能可靠动作, 对N侧开关而言, 其故障却是在距离Ⅱ段及零序Ⅱ段保护内, 因此要有一个延时。这样显然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不对称故障时的一些电气量的特点来判断故障, 切除故障。这些电气量主要包括三相电流:即正常运行状态下, 三相电流Ia, b, c为正常有流值;对于N侧保护而言, 发生故障的初始阶段 (设为a相故障) , 则a相电流大于距离Ⅱ段动作值, 距离启动元件启动, 而b, c相电流则不变 (理想状况下) ;此后, 由于对侧M侧开关I段保护动作使M侧开关跳闸, 则对N侧保护而言, a相电流基本不变, b, c相电流减为0或转为电容性电流 (两种结果基本是电流锐减) , 则此时N侧保护可判为发生不对称故障, 因此保护出口动作跳开N侧开关。通过这一功能实现的保护动作时间约为0.2 s, 但相比Ⅱ段保护的动作时间现多为0.6~0.9 s而言, 显然快多了。
但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保护是对于110 kV线路没有全线速动保护而设的, 对于有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而言, 可考虑取消, 因为其有可能发生误动。
图3为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保护的误动示例, K为110 kV变电站, 其110 kV母线上主要为穿越功率潮流, 该变电站的负荷较轻。同样, 当M侧开关近区故障, MK线M侧开关跳闸, 由于K变电站负荷较小, 因此对于KN线的N侧而言, 等同于KN线K侧近区故障, N线不对称故障速断保护可能误动, 从而误切KN线的N侧开关。这种情况下, 110 kV线路保护应尽快更新至有全线快速动作的保护, 将不对称故障速断保护退出。
5 结语
不对称运行状态发生的情况还有很多, 上述不对称运行状态在各种类型中较为特别。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不对称危害是在低压配网中, 变压器失去中性点, 造成所供负荷的家用电器烧毁。对这些不对称的分析, 应紧扣其电气量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贺家李, 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不安全状态 第5篇
你是不是认为加拿大留学只要成功走进校门,那就结束了呢?其实不然,加拿大留学不比国内,如果留学生们在校学习状态不佳,是有可能被取消学生签证的,加拿大留学签证被取消意味着什么呢?相信不少学生都清楚吧。
据悉,加拿大从4月15日起,凡在加拿大移民局认可院校名录(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s,简称DLI)内的院校,均要在60天内上报国际留学生的在校状态,对于无论旷课、请假或者不注册选课等问题都要求上报。不仅如此,从开始DLI院校每年需定期上报2次国际学生在校状况,若国际学生状态不符合持学习签证的.要求,可能会被取消学生签证。
这时候有些朋友有话说了,这么麻烦,那中国春节加拿大都不放假呀,那不是都不能回家了吗?那我干脆在申请加拿大留学时,不选择在加拿大移民局认可院校名录内的学校不就得了!
乍一听,很多朋友觉得非常有理,但是心里还是会打鼓!有这样的感觉你就对了,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些DLI (Designated Learning Institutions)的相关资料,为了规范加拿大当地的教育市场,给所有学在加拿大的国际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加拿大政府从6月1日起明确规定,不在DLI名单中的学校,将不得招生海外国际学生。
不仅如此,不在DLI名单内的加拿大学校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很多都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野鸡学校”,大家在申请加拿大院校时,一定要选择DLI名单内的学校,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为了具体实施这项规定,加拿大移民局签证处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任何一份递交的学生签证申请,除了原先要求的录取通知书、资金证明等申请材料外,DLI号码也成为了必须提供的材料(信息)之一。如果申请人无法提供意向就读学校的DLI号码,签证申请将不予通过。
同时,加拿大移民部已经逐步收紧投资移民入口,将重点转向加拿大技术移民,尤其是留学生移民。然后,重点来了!加拿大留学生要申请移民,毕业学校必须在移民部认可的DLI名单内,否则不予审批哦,有移民打算的留学生一定要重视这点。
所以,请不要抱侥幸心理啦!既然前往了加拿大留学,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者你可能会因缺课、逃课等行为而被取消学生签证,切记啊。
不安全状态 第6篇
【关键词】发电机;运行状态;继电保护方式
引言
发电机能否安全运行,将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及电能质量。所以,加大对发电机的检查,了解其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能够有效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良好。若想保证信号有很强的抗电磁耦合干扰能力,最好采用屏蔽电缆,并尽可能减小外屏蔽直流电阻,然后增大屏蔽的电感。发电机出现故障后,还要及时分析其引起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继电保护方式,以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以下主要就发电机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相应的继电保护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1.发电机概述
电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源。电能主要是依靠发电机将不同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其动力是设备中的柴油机、汽轮机,当电流或是水流在通过设备时,其燃料会燃烧并产生能量转化。目前,发电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国防、工业、科技等。尽管发电机生产技术有了较快发展,发电机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似,即用适当导磁与导电材料,使其形成电磁感应的电路与磁路,然后产生电磁功率,最终达到能量转化的目标。
2.发电机的故障类型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经常发生故障,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定子绕组一相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单相短路、转子励磁回路励磁电流消失及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或者两点接地[1]。
3.发电机的非正常运行状态
在运行过程中,发电机也存在多种非正常运行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①因为外部短路产生的定子绕组过电流与因为负荷超出发电机额定容量而导致的三相对称过负荷;②因为外部不对称短路或是不对称负荷而导致的发电机负序过电流与过负荷;③因为突然甩负荷反而产生的定子绕组过电压;④因为励磁回路故障,或是强励时间太长而导致的转子绕组过负荷;⑤因为汽轮机主汽门骤然关闭,使发电机产生逆功率[2]。
4.继电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系统故障或异常情况监测的设施之一,通过分析故障现象,然后发出相关的警报信号或者临时隔离、切除这一状态。通常情况下,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是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时,会直接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安全生产,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电力系统中,为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电力事故造成的大面积停电或破坏重要设施等现象的发生,应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深入研究及改进,保证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以便更好地控制线路。
5.发电机的非正常运行状态及相应继电保护方式
发电机的非正常状态包含多种类型,但无论任何一种,都会对发电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并使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给企业及用户带来了较多困扰与不便,甚至不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必须正确分析发电机的非正常运行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继电保护方式,确保发电机功能的正常发挥。
⑴如果是1000kW以上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导致的相间短路,则要装设纵联差动保护;如果是直接与母线相联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且发电机电压网络接地电容电流不低于5A,此时应进行动作于跳闸的零序电流保护的装设;如果接地电容电流低于5A,则要装设作用于信号的接地保护。如果是发电机的变压器组,则要在发电机电压侧装设作用于信号的接地保护;如果发电机电压侧接地电容电流在5A以上,则要装设消弧线圈。如果发电机容量在100000kW及以上,则要装设≥95%接地保护。
⑵如果是发电机外部电路导致的过电流,则要采取以下几种保护方式:①50000k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采取负序过电流或单相式低电压引起动过电流保护;②如果是低于1000kW的小发电机,应采取过电流保护;③负序电压与线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3]。
⑶如果是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且绕组接成星形,每相中存在引出的并联支路,此时则要装设单继电器式横联差动保护。如果发电机同相定子绕组仅有一个支路时,为了避免匝间短路,并考虑到保护接线较复杂且可靠性较低,加上一般情况下匝间短路容易伴随接地故障,故不需要装设匝间短路的保护,而是根据地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
⑷如果是发电机励磁消失故障,且在发电机不允许失磁时,最好是在自动灭磁开关断开时,及时将发电机的断路器及时断开;如果发电机采用的是电机励磁或是半导体励磁或在100000kW以上,要增设专用的失磁保护,当发电机失磁时,能直接反映出其电气参数变化。如果是转子回路发生过电荷情况,发电机功率为100000kW及以上,且采用的是半导体励磁系统,则要进行转子负荷保护的装设。如果汽轮发电机主汽门骤然关闭,为避免汽轮机被损坏,可对大容量发电机组装设逆功率保护。
⑸如果是因为外部不对称或不对称负荷短路导致的负序过电流,需要在5000kW及以上发电机进行负序过电流的装设。如果是因为对称负荷导致的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流,则要装设与一相电流连接的过负荷保护。如果是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压,则要进行带延时的过电压保护装设。如果是发电机励磁回路发生了接地故障,其保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水轮发电机通常需装设一点接地保护,若是小容量机组,可用定期检测装置;②汽轮发电机的励磁回路一点接地,可用定期检测装置;如果是容量较大的机组,则可进行一点接地保护的装设;③如果是两点接地故障,则要进行两点接地保护的装设,于励磁回路出现一点接地后接入[4]。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对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场站主接线、电力网结构及运行方式时,应考虑到其是否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相符,然后再作出合理的安排。在现阶段,发电机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电机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故及时分析发电机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继电保护方式至关重要。为了尽快将发电机内部的故障消除,不但要保护动作于发电机断路器跳闸,还要动作于自动灭磁开关,及时将发电机励磁回路断开,避免转子回路电流再次于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继而供给断路电流。
参考文献
[1]蒋晓鹏,石岩,李聪.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继电保护分析[J].中国核电,2014,7(01):14-17.
[2]曹飞翔,王菲.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J].科技与企业,2013(04):116-117.
[3]戴国强.发电机的不正常运行事故原因及处理[J].广东建材,2011(11):69-70.
变压器状态评估多层次不确定模型 第7篇
变压器的状态评估是状态检修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对于维护变压器良好的绝缘状态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变压器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表征其绝缘状态的特征量众多, 并且存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实验室条件不同造成测量数据的误差, 如不同实验室测量油中溶解气体体积分数时的误差[1];电气试验测试条件与运行条件不同, 导致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变压器状态;依据专家经验或标准制定的各指标的注意值本身带有不确定性;主观确定的指标权重具有随机性等。文献[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思想建立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模型, 对各层评判因素进行了评估, 并综合得出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文献[3]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策略, 结合信度准则实现对变压器绝缘状态的评估。还有一些文献通过物元理论[4,5,6]、证据推理[7,8,9]等进行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工作。
以上研究均只考虑了不确定性中的模糊性, 忽略了随机性。云模型[10,11,12]综合集成客观事物的双重不确定性, 充分考虑了事物个体的随机性, 符合不同变压器运行工况不同, 特征量测量误差以及主观权重具有随机性的客观现实。
本文将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分为3个层次, 综合考虑了每层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并且基于矩估计理论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了合理的优化组合。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 能够正确地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1 状态评估总体架构
1.1 评价指标处理与状态等级
为了尽量全面地评价变压器的状态, 本文参考国家电网公司标准Q/GW169—2008《油浸式变压器 (电抗器) 状态评价导则》和已有研究成果[2,3,4,5,6,7], 选取状态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油中溶解气体数据U1、电气试验数据U2以及绝缘油特性数据U3等。定性指标包括附件运行情况V1和运行维修记录V2等。
由于变压器状态评估的指标众多且量级不同等原因, 需要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本文采用相对劣化度处理方式[2,3], 对于数值越小代表状态越好的数据, 按式 (1) 进行处理:
式中:xrt为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 r∈{1, 2, 3}, 表示定量评价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 t∈{1, 2, 3, 4, 5}, 表示不同的指标;Xrt为指标的测量值, Xrt0为指标初始值, Xrta为指标的注意值, 其取值参考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对于数值越大代表状态越好的数据, 按式 (2) 进行处理:
电力变压器状态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参考《油浸式变压器 (电抗器) 状态评价导则》和已有研究成果[2,3,4,5,6,7], 本文将变压器状态等级分为4级, 指标相对劣化度与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4,6]。
1.2 评价架构
本文将变压器的状态评估分为3个层次, 从上至下依次为整体评估、系统评估和子系统评估。其中整体评估包括定量评价系统和定性评价系统。定量评价系统包括油中溶解气体、电气试验和绝缘油特性等子系统;定性评价系统包括附件运行情况和运行检修记录等子系统, 各子系统包含不同的指标。第1层评估由各指标量对子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第2层融合各子系统的状态对系统状态进行评估;第3层融合各系统状态对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变压器状态评估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图中:H1, H2, H3, H4表示4个状态等级;DGA表示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2 最优权重
2.1 理论基础
合理地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是状态评估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定量评价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指标, 提出了一种主客观权重的最优集成方法。
设有p种主观赋权方法和q种客观赋权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 每种赋权方法都满足, l为同一定量子系统中指标的个数。假设最优集成权重为ω=[ω1, ω2, …, ωl], 满足:
式中:αk和βk分别表示对于该指标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相对重要程度。
根据矩估计理论[13,14], 通过同一指标主客观权重的期望值来确定其取值:
同理可得整体的主客观权重相对重要程度:
在满足每个指标的集成权重ωk与主客观权重差方和最小的同时还要满足, 因此需要求解整体的最优值。这里采用线性加权的方式:
式 (6) 是一个凸规划问题, 因此可以使用库恩—塔克条件对其进行求解[15], 得到最优集成权重为:
2.2 最优权重的计算
采取主观赋权中的改进层次分析法[3,4,5], 客观赋权中的熵权法[6,7]和基于标准差和均方差最大化的客观赋权法[16], 分别对定量评价中各指标进行赋权, 并利用式 (4) 至式 (7) 求得指标的最优权重。第2和第3层中的系统以及子系统的权重由于没有对应的客观数据, 因此只进行主观赋权, 由此带来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采用3.2节中的方法解决。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系统的主观权重分别设为0.891和0.109;前者定量评价系统包含的油中溶解气体子系统、电气试验子系统、绝缘油特性子系统的主观权重分别设为0.397 4, 0.366 5, 0.236 1;后者定性评价系统包含的附件运行子系统和检修运行子系统的主观权重分别设为0.637 6和0.362 4。相应的各定量指标最优权重如表2所示。
3 状态评估模型
3.1 基于物元云的第1层评估
物元理论用元的概念表示事物[4,5,6], 记做R= (N, C, v) 。本文中使用正态云模型表示v, 即v= (Ex, En, He) , 以此考虑界限值与评价等级之间的不确定性[16]。
将根据劣化度的变压器状态评估等级界限值作为一个双约束区间处理并做适度的扩展, 依据正态分布的3σ原则, 将表1中的状态界限值转化为表3中的正态云表达方式, 表中e为常数, 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一个新测量值, 求得其相对劣化度数值为w, 为求其与等级g之间的关联度ag, 先产生一个期望为Eng、方差为e的随机数Eng′, 则传统物元理论中的关联函数转变为:
式中:δ为模糊系数, 经验证, 取值为10时效果较好。
为了满足系统评估中证据融合的条件, 定义每一个指标属于不同等级的关联度之和为1, 因此, 对由式 (8) 计算出的关联度按照式 (9) 进行再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 当指标相对劣化度小于0.1时, 与各状态等级对应的关联度为[1, 0, 0, 0], 当大于0.9时, 与各状态等级对应的关联度为[0, 0, 0, 1], 其余则可根据式 (8) 和式 (9) 得到指标与各等级之间的关联度。
在得到各指标与等级g之间的关联度后, 根据求得的最优集成权重, 按照式 (10) , 即可求得每一个定量子系统r与等级g之间的关联度。
式中:arg为第r个子系统与等级g之间的关联度;ωi表示子系统r中第i个指标的最优权重;arig′表示经式 (9) 处理过的子系统r中第i个指标与等级g之间的关联度。
如果有指标缺失, 则选择时间最近的历史数据或者同类的变压器数据进行拟合。
附件运行情况和检修运行记录等定性指标关联度的确认采取模糊统计试验方式[2], 通过专家经验得到。
3.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第2和第3层评估
为了避免主观权重对整体评估和系统评估结果的影响, 本文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
本文中变压器的4个状态等级构成识别框架, 即Θ={H1, H2, H3, H4}, m (ψ) 为基本概率分布[7]。进行系统评估时, m (ψ) 为子系统的关联度;进行整体评估时, m (ψ) 为系统的关联度。
当有s个彼此独立的证据时,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如式 (11) 所示:
式中:;其他变量含义参考D-S证据理论相关文献。
对子系统或系统的关联度进行融合, 可分别得到系统或整体的状态关联度。融合之前, 对每一个证据进行预处理。这里定义随机因子μ, μ表征了主观权重和特征量测量偏差等的随机性, 本文取值为0.1, 并对原始证据做以下处理:
式中:n为证据的个数;ωi为第i个证据的主观权重;mi (Hg) 为第i个证据与状态Hg的关联度;mi′ (Hg) 则为预处理后的关联度;mi (Θ) 为第i个证据的不确定度, 即无法判断属于哪个状态等级的程度。
为了避免结果中m (Θ) 项的存在, 对原始基本概率分布进行贝叶斯近似:
式中:为贝叶斯近似后的假设A的Mass函数;|C|为C中基本假设的个数。
经贝叶斯近似后, 评估结果即为属于每一个状态的关联度, 不含有m (Θ) , 并减少了证据融合过程中的计算量。
得到变压器整体与各等级的关联度后, 为了避免状态等级相差较小时造成的评估失效, 本文采用信度准则[3]判断变压器的状态。
4 算例验证与分析
4.1 算例1
以文献[9]给出的实例分析为例, 因未给出定性评价数据, 因此只根据定量评价数据对变压器整体进行状态的评估。按照式 (1) 和式 (2) 得到各子系统指标的劣化度向量:U1=[0.614 0, 0.640 0, 0.575 0, 0.602 0, 0.424 0], U2=[1, 0.562 5, 0.616 7, 0.374 0, 0.275 0], U3=[0.840 0, 0.733 3, 0.602 5, 0.320 0]。按照式 (8) 和式 (9) 计算得到各定量子系统中各指标的等级关联度矩阵为:
然后, 按式 (10) 得到定量评价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等级关联度为ag′ (U1) =[0, 0.157 9, 0.840 8, 0.001 2], ag′ (U2) =[0.023 0, 0.460 1, 0.250 8, 0.266 1], ag′ (U3) =[0.003 0, 0.260 0, 0.460 8, 0.276 2]。由信度准则可得, 由单一定量子系统判断变压器的状态分别为:H3, H2, H3。
按照式 (12) 和式 (13) 进行原始证据的处理以及贝叶斯近似, 得到用于第2层评估的各证据如表4所示。
注:i=1, 2, 3;mi (H1) 表示由Ui得出与状态H1的关联度。
根据表4中各证据数据, 根据式 (11) 进行证据融合, 得到整体的状态关联度为[0.025 8, 0.234 8, 0.668 9, 0.070 5]。由信度准则可知, 该变压器处于状态H3, 即异常状态, 应适时安排检修。停电检修发现, 油箱顶部与套管将军帽密封不严, 导致绝缘受潮。该评估结果如实地反映了变压器的状态, 与单一定量子系统的评价结果比较, 证明综合不同指标可以避免评价的片面性, 能够对变压器的整体状态进行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并且与文献[9]相比, 本文模型评估结果更加直观。
4.2 算例2
山东电网某SFPSZ9-150000/220型号变压器, 2011年9月和2011年12月进行的两次油色谱追踪数据如附录A表A1所示。最近一次预防性实验数据和绝缘油特性数据如附录A表A2、表A3所示。该变压器的运行及检修记录显示该变压器未经历大修并且附件运行情况良好。
按照式 (1) 和式 (2) 计算得到定量评价各子系统中的指标劣化度:U1=[0.034, 0, 0.022 9, 1, 0.592 0], U2=[0.623 5, 0.312 5, 0.425 0, 0.374 0, 0.425 0], U3=[0.386 7, 0, 1, 0.06]。
经随机化处理和贝叶斯近似后定量评价各证据如表5所示。
注:i=1, 2, 3;mi (H1) 表示由Ui得出与状态H1的关联度。
按照式 (11) 进行证据融合后, 可得定量评价系统与等级关联度为[0.445 1, 0.246 1, 0.205 5, 0.103 1]。对于定性评价中的运行检修记录和附件运行情况, 采取模糊统计试验方式, 由专家经验得到它们与各等级关联度为[0.8, 0.2, 0, 0]和[0.725, 0.225, 0, 0]。根据式 (11) 和式 (13) , 可得定性评价与等级的关联度为[0.725 7, 0.173 9, 0.050 2, 0.050 2]。对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进行融合, 可得变压器整体与等级的关联度为[0.385 9, 0.249 3, 0.217 6, 0.147 2], 由信度准则判断变压器状态为H2, 并向H3过渡, 说明变压器整体处于注意状态, 有个别指标接近或略微超过注意值。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 发现变压器的油介损略微超过注意值, 总烃产气率虽超过注意值, 但含量很低, 应加强对变压器的监视, 并适时安排检修。实际情况为:该变压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了变压器油的更换。
5 结语
本文基于矩估计理论的优化方法为指标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方法。正态云模型与物元模型的结合, 以及D-S证据理论中对于原始证据的随机化处理, 充分考虑了评价中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最终实例证明了本文所述变压器状态评估模型切实可行, 融合多指标并结合信度准则, 能够正确地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为电力变压器的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尽管本文中综合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但仍未能涵盖反映变压器状态的所有指标, 下一步工作要对此进行研究和完善。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 (http://aeps.sgepri.sgcc.com.cn/aeps/ch/index.aspx) 。
不安全状态 第8篇
目前,国内外提出了许多方法[1,2,3]来评价实际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相比较而言,荷载试验法更为准确和客观。荷载试验法分为静载试验法和动载试验方法。静载试验法优点是原理简单,参数识别精度高,易于接受。它遵循与常规设计一样的物理、力学概念,标准规范和计算方法,其缺点在于工作面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且需要中断交通,由此引起的经济代价较高。动载试验法则具有快速、简便、无破损等优点,但由于目前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一般以静力计算为基础,动载试验法测得数据无明确标准和规范对照,无章可循,亟待提出和建立有效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结构的静力与动力特性均可反映实际结构的工作性能,静包含在动中,静力特性是动力特性的一种特例。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精度测试和分析仪器的不断发明与应用,使得比较精确地测试、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成为可能。因此,应该采用较为简单的动态测试方法代替静态试验,通过静动比对,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桥梁结构的整体动力特性(频率、振型和阻尼等结构模态参数),来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1,2]。此类基于动态测试的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方法,利用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学(模态)特性的跟踪分析,来实现结构承载能力测定,是一种结构整体损伤检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 不中断交通的梁式桥梁试验及状态评定方法的提出
在前人基于动态测试的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定方法基础上,结合动载试验和静载试验两者的优点,即静载试验的客观、可靠和动载试验的简单、易行等优点,避免静载试验工作量大,中断交通等导致经济代价过高和动载试验尚无有效评估理论与方法遵循等缺点,根据运行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针对我国梁式桥梁荷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本文提出了应用于桥梁结构状态评估的新方法——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即采用动态试验,识别桥梁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如频率、振型和阻尼等模态参数,并基于实测的试验模态参数,建立桥梁结构模态柔度(即动柔度)的数学模型[4,5,6]。通过基于模型的动柔度外插,即可准确、可靠地获得桥梁结构的静柔度,进而推导得到已知荷载作用下桥梁的静挠度,最终达到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对桥梁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作出评估的目的。
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以挠度作为评价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指标,在不中断交通条件下,利用交通车辆本身产生的宽频带动载荷对桥梁进行激励,产生桥梁动态响应,通过多点响应测量数据进行运行模态分析,获得桥梁结构交通激励的试验模态参数后,利用它计算桥梁结构的静挠度,从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主要按如下步骤进行桥梁结构的状态评估:
(1)对桥梁进行交通激励的模态试验,获得其响应交通激励的试验模态参数(模态频率和振型);
(2)对其交通激励的各阶试验模态振型进行质量归一化;
(3)利用振型与质量归一化的试验模态参数计算静挠度的近似值,从而评估桥梁的状态。
由其内容及步骤可知,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是评价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一种快速评定方法,同时具有动载试验法和静载试验法的优点。其快速、简便、无破损,并且以静挠度为指标评定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从而遵循与静载试验法相同的可靠评估理论和方法。另外,交通激励的模态试验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采用交通车辆本身产生的宽频带动荷载对桥梁进行激励,进而获取桥梁结构模态参数,从而避免了因中断交通导致的诸多问题和不便,可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 模态挠度法的基本原理
以运行模态试验结果为主、精确有限元动态模型为辅,建立桥梁的柔度矩阵。桥梁柔度矩阵可由各阶试验模态频率和质量归一化振型(或振型与模态质量)求得:
式中:φ=[φ1,φ2,…,φN]为振型矩阵;φm为第m阶质量归一化振型;Λ=1d≤ima≤gN[ωm-2]为模态平率对角阵;ωm为第m阶模态频率;N为结构的模态数。
由模态试验与分析可直接得到模态频率和质量归一化振型,振型质量归一化因子,即模态质量则可由精确有限元动态模型计算。
根据柔度矩阵W,以及已知的静力载荷F,对应的模态挠度d即可按下式计算出来:
3 实桥动载试验
以“不中断交通的梁式桥梁试验及状态评定方法的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为依托,结合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通扬运河大桥的静动载试验任务,对沿海高速公路通扬运河大桥右幅主桥进行了交通激励的模态试验,并利用通扬运河大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FEM4对试验模态振型质量归一化,按如下2种方法计算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4个控制截面(见图1)的试验模态挠度或静力分析挠度,与其静挠度实测值比较,从而可评估通扬运河大桥的状态。其中方法M1获取的为4个截面的试验模态挠度,方法M2获取的为4个截面的静力分析挠度。2种计算挠度的方法为:
(1)M1:前4阶试验模态参数;
(2)M2:在有限元模型FEM3和FEM4上施加静力试验荷载后对其进行静力分析。
利用FEM4对试验模态振型质量归一化,由M1和M2计算4种荷载工况作用下4个控制截面的试验模态挠度和静力分析挠度,与其静挠度实测值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大桥各控制截面的挠度对比如图2~图4所示,其中图形的标注dmodOMA表示由方法M1得到的试验模态挠度,dstaFEA表示由方法M2得到的静力分析挠度,dstaEM表示静挠度的实测值。
由表1的结果知,借助通扬运河大桥的修正后有限元模型FEM4对其试验模态振型质量归一化后,利用其试验模态参数计算的试验模态挠度,与其静挠度实测值的误差在工程误差范围内,由此可见,借助桥梁修正后有限元模型对其试验模态振型质量归一化是可行和有效的,也说明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在桥梁状态评估是可行和有效的。
4 结论
本文基于不中断交通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以挠度作为评价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指标,在不中断交通条件下,利用交通车辆本身产生的宽频带动载荷对桥梁进行激励,产生桥梁动态响应,通过多点响应测量数据进行运行模态分析,获得桥梁结构交通激励的试验模态参数后,利用它计算桥梁结构的静挠度,从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实桥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用于桥梁承载力和使用状况评估。
摘要: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建立了运行试验模态分析的模态挠度法。该方法以挠度作为评价桥梁结构承载力的指标,利用来往车辆的激励响应测量数据获得桥梁结构的交通激励试验模态参数,推算出桥梁结构的静挠度,从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实桥测试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桥梁承载力和使用状况评估。
关键词:桥梁工程,状态评估,模态柔度法,不中断交通
参考文献
[1]高怀志,王君杰.桥梁检测和状态评估研究与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0,16(2):57-64.
[2]连启滨,杨玮,冯江.不中断交通的桥梁试验方法初探[J].公路交通技术,2005(S1):88-91.
[3]周枚,贺拴海,宋一凡.基于挠度试验的梁式结构评估[J].长安大学学报,2004,24(5):40-47.
[4]崔飞,袁万城,史家钧.基于静态应变及位移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0,28(1):5-8.
[5]王彤,张令弥.运行模态分析的频域空间域分解法及其应用.航空学报,2006,27(1):62-66.
不安全状态 第9篇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抑郁,心理干预
近年来, 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 不稳定心绞痛 (UA) 患者常出现抑郁和焦虑, 影响其康复和预后[1], 合理干预UA患者的情感障碍, 可显著降低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2]。我院近年来对UA伴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及老年病科住院的UA伴抑郁状态患者90例, 其中男58例, 女32例, 年龄45~81岁, 平均年龄 (65.23±5.82) 岁, 均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3], 并根据CCMD-2-R诊断标准确诊为UA伴发抑郁状态;入选标准为无严重的肝肾疾患、无精神病史、有独立的行为能力、血液动力学稳定以及近期未应用抗抑郁药物。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间性别、年龄、血压、病程及并发抑郁状态的程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抑郁状态严重者予适量抗抑郁药物。心理干预包括:倾听患者诉说心理压力、症状及不适感, 给予其正确的心理疏导, 解释疾病的起因、机制、治疗、预后、预防及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 指导患者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提高心理免疫力;对患者的积极面予以肯定及鼓励, 对孤僻、兴趣缺乏者采取阳性强化法、工娱疗法, 对其进行行为、社交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家人及陪护多关心、理解患者, 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 教其正确处理与患者的关系及沟通技巧, 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1.3 评定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RSD) 24项版本[4]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 测评由专职人员严格按常规完成, SDS反应抑郁的特异症状包括:精神情感障碍、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及抑郁的心理障碍, HRSD 24项版本可归纳为:焦虑 (躯体化) 、认识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同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 (Holter) 检查, 测评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 持续时间>1min, 与上一次缺血性发作时间间隔至少1min, 以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及连续压低持续时间的乘积总和作为TI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2结果
2.1 抑郁状态评分
治疗后干预组SDS、HRS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TIB 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75.74±10.35) 、 (76.65±10.85) ;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14.85±10.76) 、 (22.74±10.14) 。
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讨论
冠心病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 而在冠心病的各临床类型中, 尤以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更容易出现心理反应, 临床上多表现为焦虑、抑郁[5]。研究证实, 在抑郁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有相同的神经生化、内分泌和神经解剖的改变;当患者处于抑郁状态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即HPA轴兴奋性增加,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的过度兴奋, 使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小板受体改变、炎症介质分泌增加, 这些改变均可进一步导致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和心肌缺血的加重[6]。因此, 对于冠心病患者, 在加强心肌缺血治疗的同时, 还应重视对所伴发抑郁状态的识别和干预;对UA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可以有效地稳定情绪, 消除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还可使药物等躯体治疗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临床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供氧, 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表明, 通过心理干预, 不仅可有效改善UA患者的抑郁状态, 还可改善心肌供血, 缩短病程, 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发率。
参考文献
[1]侯永梅.心理社会因素对身心疾病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12) :2358-2359.
[2] Roose SP.Pharmacologic treat ment of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heart disease〔J〕.Pschosomatic Medicine, 2005, (1) :54-57.
[3]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81-282.
[4]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2 (增刊) :194-223.
[5] Lett HS, Blumenthal JA, Babyak MA, et al.Depression as a risk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evidece, mechanisms, andtreat-ment〔J〕.Psychosom Med, 2004, 66:305-315.
不安全状态 第10篇
所谓鱼雷的静不稳定性就是指鱼雷的流体动力焦点在质心以前,鱼雷雷体是开环静不稳定的,只要受到干扰如果没有人工稳定控制系统,鱼雷就会发散。但由于具有静不稳定性的鱼雷机动能力和航程要好于静稳定鱼雷,所以设计人员为了提高鱼雷的机动能力和射程,需要把鱼雷设计成静不稳定的,尤其是防空鱼雷。这就需要我们设计的控制系统既能很好地控制鱼雷飞行,同时也要能稳定静不稳定雷体,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近些年由于鱼雷等空中武器飞速发展,对鱼雷的机动能力和射程要求更高,静不稳定设计逐渐成为主流,相应的静不稳定控制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设计出能满足静不稳定鱼雷稳定飞行的控制系统在提高鱼雷的可靠性、飞行特性与操作品质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1 鱼雷纵向运动模型
我们选取鱼雷的纵向运动扰动方程[1]来作为研究对象,纵向扰动运动线性化方程表达形式如下:
将纵向扰动运动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
我们可以用一维状态变量的二阶运动方程来近似描述鱼雷纵向小扰动短周期运动。简化后的二阶小扰动运动状态方程如下:
其中:
代入动力学系数得:
令,则纵向运动可以用二阶系统描述如下:
其中A、B同上。
2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纵向通道三回路过载控制
对于静不稳定鱼雷,由于自身雷体没有稳定效应,故需要人工设计稳定控制系统来稳定鱼雷的飞行。通常我们的鱼雷是静稳定的,只要有控制回路一般就能控制鱼雷飞行。但对于静不稳定鱼雷,我们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稳定回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姿态控制回路。三回路过载控制系统就是内回路为姿态控制稳定回路,外回路为过载控制回路的静不稳定鱼雷控制系统。下面从理论上来设计这种控制系统。
因为我们控制的目标是尽可能的跟踪加速度指令,以及控制使用的舵偏能量最少,所以我们用加速度误差平方的积分和舵机偏转速率平方的积分之和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最优控制目标。应用最优控制原理建立的控制系统模型[2]如下:
这里如果不引入一个状态估计器的话,需要增加一个测量量,因此我们假设控制偏转是确实可测的,则系统变成:
其中:
令:
其中r=Ayc,这样系统变为:
如果知道Q1、R1矩阵值,就可以通过Matlab中的care命令或lqr求得Kopt。
将uopt代入上面的状态方程中,令输入变量u=Ayc,则变换后的等价方程为:
其中:
故可得到传递函数形式如下:
又因为终态稳态要满足:
所以可以求得:
因为:
所以通过代换可以求得舵偏命令:
如果我们稍微改变以下转换关系,则可以不需要滤波器(上面的表达式中为滤波器)。令:
运用转换关系x2=C1x1,则系统方程变为:
其中:
建立目标函数如下:
所以:
和前面一样,LQR最优解可以通过以下得到:
其中:
则控制律为:
其中:
按照目前的机构,俯仰角加速度是不可测的,注意到最优控制u2实际上是,所以两边同时积分[3]可得:
根据上面的控制律,我们可以得到控制系统框图如图一所示。
3 控制系统仿真
我们选取特征点处的系统矩阵为:
由A中第二行第一列数据为正可以知道,我们选取的控制对象是静不稳定雷体。将上面的系统矩阵写成传递函数形式为:
由于矩阵的选取有较大人为因素,所以控制系统参数我们通过基于SIMULINK的控制参数寻优方法设计出的结果如下:
针对静不稳定雷体控制系统,仿真结果(t=0.1s阶跃)劭图二、图三所示。
由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对于静不稳定雷体,三回路过载控制能较好地跟踪控制指令。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某型号静不稳定鱼雷,建立了鱼雷纵向运动线性化模型。对鱼雷的俯仰通道进行了基于最优控制的三回路过载控制器设计,并选取特征点对设计的三回路过载控制器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三回路过载控制方法能较好地控制静不稳定鱼雷。
参考文献
[1]钱杏芳,林瑞雄,赵亚男.鱼雷飞行力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Curtic P.Mracek,and D.Brett Ridgely,Missile Longitu-dinal Autopilots:Connections Between Optimal Control and Classical Topologies[J],AIAA,2005-6381-667.
不安全状态 第11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8例, 男8例, 女10例, 年龄37~72岁, 平均 (49.56±8.30) 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国际RLS研究小组2003年发布的诊断标准[1], 排除了周期性腿动、帕金森病或周围神经炎, 排除继发于糖尿病、妊娠、尿毒症等疾病的RLS和药物、酒精、肝肾功能的RLS。
评估方法: (1) 一般资料评估: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评估。 (2) 情绪的评估:工具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 HAMA采用中文版:总分≥29分, 可能为严重焦虑;≥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 肯定有焦虑;>7分, 可能有焦虑;如<7分, 没有焦虑症状。 (3) 睡眠质量的评估: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 (PSQI) 评定表。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 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 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 总分范围0~21分, 得分越高, 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一天填写相同内容的问卷, 当场收回。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 针对性地制定舒适护理方案。
护理方法: (1) 心理舒适护理:患者由于双下肢感觉异常不适就诊, 但明确诊断率低, 导致心情烦躁、焦虑。安静或夜间睡眠时腿部不适迫使患者改变体位, 难以入睡或早醒, 导致白天疲惫、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护士对患者因焦虑而产生的痛苦表示理解和同情, 指出该病通过系统的、正确的治疗可以明显缓解,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症状舒适护理:a.遵医嘱使用美多巴口服, 首次睡前半片, 观察用药后效果, 了解症状有无缓解、有无不良反应、夜间睡眠情况, 如患者无不良反应可加量至1片。对患者做好用药效果的评估, 根据患者反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b.鼓励患者饭后多散步, 可在有陪人的情况下在医院的花园里慢走30 min, 可着重对腿部进行按摩、揉搓、拍打等30min。下肢注意防寒保暖, 避免症状加重。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 水温40~45℃, 可促进血液循环, 有助于睡眠。c.睡前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影响睡眠的饮料。 (3) 环境舒适护理:a.保持病房安静, 减少病房陪护的数量, 医护人员尽量减少进出病房的次数, 以减少噪音引起患者的反感和烦躁。b.病床保持舒适、整洁。病房的物件应固定放置, 不得随意搬动。保持各通道通畅、无障碍物, 地面清洁干燥无积水。卫生间要保持一定的亮度, 便于患者看清周围环境。 (4) 社会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同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 让家属经常陪伴, 照顾和鼓励患者, 使患者心中踏实、情绪稳定, 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
效果评价:比较舒适护理前、舒适护理后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 (PSQI) 、对疾病是否知晓进行评估。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 舒适护理前、舒适护理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例患者完成了舒适护理前和舒适护理后的问卷调查。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 (PSQI)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改善 (P<0.05) , 见表1和表2。
讨论
原发性RL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RLS发病率3.5~4.4%[2], 流行病学显示RLS的诊断率很低, 仅有1/10的患者得到了适当治疗[3]。患者病程长, 本组患者中病程最长3年余, 曾到多家医院就诊, 但仍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病症的反复发作使患者坐卧不安, 害怕睡眠, 精神紧张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从而引发白天精神疲劳、头晕、头痛。睡眠的缺失造成机体各项功能的慢性损害, 产生焦虑、抑郁状态, 导致疾病的加重。而RLS的严重程度与更高的心理障碍相关[4], 心理障碍多表现为强迫症状和焦虑。RLS患者存在着焦虑的风险障碍的增加, 而且有相当比例的焦虑是源于RLS症状[5]。患者机体的不适引发精神障碍, 而精神障碍又加重了病情, 两者互相影响。
我科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 做好评估, 制定舒适护理计划, 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 提高疾病知晓率, 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 在生理和心理上使之获得满足感和舒适感, 激发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 有效进行自我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36-437.
[2]Allen RP, Stillman P, Myers AJ.Physician-diagnosed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a large sample of primary medical care patients in western Europe: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J], 2010, 11 (1) :31-37.
[3]尹妍, 司延斌.不安腿综合征及其治疗[J].首都医药, 2008, 12 (12) :12-13.
[4]Scholz H, Benes H, Happe S, 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estless legs syndrome:a cross-sectional study[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1, 20 (9)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