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1篇
1.1目的意义
通过调查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明确评价区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分析论证本项目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指出现实存在与潜在的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目的,同时也为做好新孟河建设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目标任务
(1)针对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结论。
(2)提出符合当地环境特征的环境对策、环境管理模式及环境监测方案。 2.编制依据
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2月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于2010年12月修正;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1-20
11、HJ 2.2-200
8、HJ 19-2011);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新孟河的通知》(国办发[2004]1号);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于2008年8月修正;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2001年11月国务院令第326号修正 2.2 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 (4)《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3.主要工作内容 3.1工作内容
(1)新孟河拓浚工程建设项目基础资料收集
a.项目情况系统了解,包括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包括工程量和工程布置,工艺设计等。
b.新孟河拓浚工程项目区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水系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状况等。
c.新孟河拓浚工程建设对当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拆迁情况、对当地植被水系的影响和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d.新孟河拓浚工程目前建成的绿地系统、排水系统,及其效果分析。 (2)通过现场踏勘进行评价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a.主要施工内容(施工期间地表面大部分裸露,对此是否会导致水土流失)
b.项目场址附近主要是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布,主要污染源调查 c.生物多样性调查,如鸟类、爬虫类、小兽类、两栖类、昆虫类种类及数量 d.本项目运行后排放的污水去向,是否达到对应的排放要求,对周围水体水质有无影响。
e.果岭等植草养护是否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杀虫剂,是否造成面源污染
f.草坪修剪及各类水泵、送排风机采取适当的减振、消声、隔声措施后是否会对周围居民产生不适感(噪音)
g.项目运营后,废气来源
(3)进行建设项目对环境介质(空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4)提出合理、实用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5)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7)编制环评报告书。
注意:公众参与贯穿全过程:征求公众对于钟山新孟河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及重点关心的环境问题,以完善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
4.工作进度安排 分为4个阶段:
(1)资料收集、分析阶段,2012年10月8。
(2)前期研究阶段,2011年10月9。
(3)环境影响分析、评价阶段,2012年10月8日至2010年10月10。 (4)报告书编制阶段,2012年11月以后。 5.保障措施
(1)为确保新孟河拓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方参与此次工作的环评技术人员会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文件(包括最新公布、实施的技术导则、环境标准),对涉及评价的行为负起责任,全面履行委托合同要求。
(2)我方环评技术人员会尽快熟悉工程情况(包括建设单位提供的所有施工图纸及各有关工程资料),并就对其中技术细节的疑问(涉及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面)坦诚求教,与贵公司做好适时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3)我方会适时召开环评工作开展的会议,对已完成部分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认真部署下一阶段的任务,同时做好书面交底工作,以便工作程序有据可查。
(4)如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导致工作无法按照预期开展,我方会应灵活调整工作进程,合理利用时间,按要求完成工作。 6.可达性分析
我方在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与委托方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认真撰写了此次钟山新孟河拓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案。该工作方案内容紧密结合建设项目特点,且与环评报告书要求相契合。工作进度安排合理,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该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可行性。 二. 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小组的组织下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2.成立技术小组,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技术小组主要负责规划大纲、文本、图件的编制。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协助各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确定工作管理制度、原则等,参考相关规定,注意征求有关人员意见。
建设一支专家团队,将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具有科学专业的依据。 3.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工作人员开展环境法制、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环境规划与标准、重大国际环境问题与履约等环境战略和理论方面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 4.及时开展工作会议
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交流现阶段工作方案的实施进度,提出讨论并解决工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交流工作心得,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确保工作更有效、更及时的完成。 5.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使工作小组有充足的经济基础,免去后顾之忧,排除经济限制的难题,作出更好的规划。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逐步增加投入,强化监管,发挥环保投入主体的作用。各级政府要把环保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正常支出科目,并逐年有所增加。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利用市场和开放的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 6.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规划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名的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参与。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和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把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作为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环境宣传教育要向农村扩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7.合理分配任务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2篇
(一) 建设项目的意义
(二) 工程概况
1、 黄河水院新校区规划概况
2、 黄河水院新校区环境因素分析
(三) 周边环境现状
1、 自然环境现状
2、 社会环境现状
3、 环境污染现状
(1) 水环境境污染现状
(2) 噪声环境现状
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4号)
二、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130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北京百花山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8]5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号)
三、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4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第2号)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43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08年第35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行政区域范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30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时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28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95号)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环发[2008]9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环发[2008]69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印发《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环发[2008]15号)
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89号)
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30号)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及相关法律责任适用问题的复函(环函[2008]3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通知(环办[2008]92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85号)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
四、产业政策与强制淘汰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35号)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产业[2008年]第15号)
黄磷行业准入条件(产业[2008年]第17号)
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26号)
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4号)
关于《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修订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3号)
关于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008年第1号
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1752号)
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98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8]1773号)
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6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
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07]3662号)
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8号) 关于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含氢氯氟烃生产项目的通知(环办[2008]104号)
五、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8年第36号)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3篇
(一) 建设项目的意义
(二) 工程概况
1、 黄河水院新校区规划概况
2、 黄河水院新校区环境因素分析
(三) 周边环境现状
1、 自然环境现状
2、 社会环境现状
3、 环境污染现状
(1) 水环境境污染现状
(2) 噪声环境现状
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4号)
二、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130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北京百花山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8]5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号)
三、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4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第2号)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43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08年第35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行政区域范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30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时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28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95号)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环发[2008]9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环发[2008]69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印发《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环发[2008]15号)
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89号)
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30号)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及相关法律责任适用问题的复函(环函[2008]3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通知(环办[2008]92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85号)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
四、产业政策与强制淘汰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35号)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产业[2008年]第15号)
黄磷行业准入条件(产业[2008年]第17号)
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26号)
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4号)
关于《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修订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3号)
关于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008年第1号
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1752号)
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98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8]1773号)
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6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
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07]3662号)
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8号) 关于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含氢氯氟烃生产项目的通知(环办[2008]104号)
五、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8年第36号)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4篇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位于重庆市开县新城汉丰街道安康片区, 东面与开县蔬菜批发 (临时批发市场, 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 直销点相邻, 其外隔驷马街和驷马河沟与美和佳苑小区相望, 南面隔九龙路与机电市场住宅小区相望, 西南面为中央国际生活城, 西面隔百成街与鹤翔豪苑小区相望, 北面隔人民路与安康居民小区相望, 周边交通方便, 市政配套设施齐全。
2 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Pi值均小于1,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2级标准, 因此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澎溪河木桥断面和南河石龙船断面各项监测因子Sij值均小于1,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 水环境质量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声环境质量现状昼间为56.7dB~66.8dB, 夜间为50.7dB~54.1dB, 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类区域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另外拟建项目所处区域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 周边动植物稀少, 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 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 废气。建设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居民厨房、培训中心餐饮油烟、地下车库的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污水处理臭气等, 因此, 居民厨房废气通过小区排烟道从屋顶排入大气环境, 应急柴油发电机和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量小, 通过排烟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 污水池臭气引至楼顶排放。培训中心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处理效率达85%以上) 处理后, 由专用烟道排放。居住楼下部分的商业用房若设置餐饮业, 则需单独向开县环保局申报办理审批手续, 经批准后方可设置, 并在5#、6#楼配套专用排烟管道, 餐饮油烟必须经静电油烟处理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空排放。所有排放口均高出上人屋面2.0m。
(2) 废水。营运期的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 污染因子以COD、SS、BOD5、NH3-N和动植物油为主。项目营运期餐饮废水经隔油后与生活污水汇合, 再经生化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经开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地面冲洗水经隔油、尘砂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
(3) 噪声。营运期的主要声源设备全部置于地下, 通过采取减振、消声、建筑隔声等措施加以处理, 对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基本上没有明显影响, 该区声学环境状况维持现状。
(4) 固体废物。小区的生活垃圾采取袋装收集后送至小区垃圾收集点, 由环卫部门及时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
小区商业门面内若涉及餐饮, 餐厨垃圾也应严格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市人民政府第226号令) 执行, 餐厨单位自行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专用容器, 在餐厨垃圾产生后24h内交由有资质单位收运, 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拟建项目建成后, 通过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污染防治措施、小区景观绿化和生态功能的建设和完善, 将会使项目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项目建成后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呈正影响。
5 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
通过对工程的适宜性分析、污染物治理效果、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预测评价的基础上, 根据“重庆市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试行) ”的要求进行评价拟建工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结果表明,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居住环境适宜性等级为B级, 属于适宜。
6 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
(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对照国家发改委令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的规定, 拟建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与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开县新城总体规划, 拟建项目所在地开县新城汉丰街道用地使用性质为办公、住宅用地,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3) 布局的合理性。拟建项目结合场地所处的位置, 及周边的景观要素, 规划为四周围合商业建筑, 穿插点式高层住宅, 场地中部设置办公楼, 场地的东北角设置竹材开发研究所技术培训中心。并配以丰富的景观,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规划串连其间的主道路骨架及步行景观廊道, 形成“一轴、两环、三心”的规划格局。总体布局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评价认为拟建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
7 结语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 其建设内容、土地利用、开发项目等符合国家、重庆市有关要求。项目总体布局合理, 建筑设计新颖, 对环境影响小, 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 拟建项目投入运营后不会使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项目建成后的居住环境适宜性基本合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评价认为, 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论文针对重庆星星套装门公司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从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产业政策与城市规划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总体布局合理, 对环境影响小, 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评价认为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2] 胡二邦, 彭理通, 陆雍森.环境风险评价使用技术和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3] 张学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 2003, 24 (1) .
[4]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环保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事业的建设,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全过程环境管理能够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势,从之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势转变为精细化发展模式,这样就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过程环境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通过各种人为活动的预测、整合与分析明确其环境影响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设计合理的污染治理方案,保护当地环境,落实环保发展的理念。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系
从本质上来讲,环境影响评价其实属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将会对全过程环保管理造成影响。环保工程中强调人为活动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人为活动中去,分别从人为活动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开展环境保护。而在人类活动之前所做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正确评估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后再以此为依据制定项目环保策略与方案,在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中落实环境保护理念。而在人为活动之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则能够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监测的结果制定环境保护的方案。
二、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技术人员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会涉及到多种因素,比如大气、土地、水资源、植被等。由于评价的主体项目较多,导致评价工作难度增加,要想开展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必须具有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为之后的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评价影响体系不够完善,多种主体评价的时候存在极大的评价缺陷问题,评价部门也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以及约束制度,其中很多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直接影响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评价技术不够成熟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来说,由于其评价主体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因此该工作对于评价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发展较为缓慢,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技术短板。比如环境监测技术,当前我国使用的很多环境监测技术都引自国外,国外的技术虽然先进,但是其在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是以本国的环境情况为基础的,这样就导致很多环境监测技术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评价技术的匹配度较低,这样就会影响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同时还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评价人员不够专业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说,其体系在运行作用的过程中需要系统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该工作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是我国当前很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都无法满足高专业水准的技术要求,其中很多人员甚至不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理念,最终就会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其中很多评价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认知不准确,对人为活动以及环境工程缺乏有效的预判,降低了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有的评价人员会利用工作体系中的漏洞谋求私利,破坏了整个集体的利益[1]。
三、优化环境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初步调查研究
针对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其全过程管理的原则,从项目设计阶段就开展环保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初期的项目调查研究工作,保障项目的设计师能够得到全面的项目信息,提高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项目调查研究期间,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关注项目申请以及土地程序等内容,要清楚当地的土地政策以及处理流程。其次,设计人员还应该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条件明确设计要点,同时科学规划不同区域,满足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该通过对当地水文、地质和气象信息的调查明确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地震强度,并根据调查的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后,设计人员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周围居民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制定排放标准,满足环保管理工作的要求[2]。
(二)加强施工环境监理
调查与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展实际的施工,施工期间更应该加强环境监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与要求,实现全过程环保管理。首先,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就应该明确建筑多方主体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同时列出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其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环境保护策略,重视施工阶段的环境检查,组织专门的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完善规范的监管模式,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则需要单独的环境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够落实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3]。
(三)实施过程以及之后的环境管理
在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就应该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有效监管项目施工过程,保障其技术工艺以及施工标准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要求。其次,政府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管模式,增加对企业建设发展的约束,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综合监督体系中去,发揮自身的环境监督管理效用,同时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理念。另外,管理人员还应该注意调查环境审查以及批准行动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同时对环境影响评估调查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保障其评估文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严格监控项目的环境绩效,加强后续工程监督,实现全过程监管,实现环境保护[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都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调查审核,完善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监督体系,同时加强项目实施之后的环境管理工作,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落实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幸.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47-48.
[2]祝翠.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2020,32(10):18-19.
[3]罗宇金.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5):111-113.
[4]刘芳.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涟钢科技与管理,2020(02):50-51.
(作者单位:沈阳绿恒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范文第6篇
《规划环评条例》第23条: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简化。【说明】
1、将规划环评结论作为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
2、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重新或者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开展环评的,不予受理其规划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已经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其包含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适当简化,简化的具体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评价的内容都应在审查意见中明确。
【注意】上述的“不予受理”仅是在相关建设项目环评时才会出现。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规划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