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1篇
确保守法经营,依据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本单位为加强食品安全的自律制度,本单位必须遵守,
不得违反。
第三条 本单位应向初次交易的供货商索取证明其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
证件(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在进货检查验收时,如发现供货商的有效证件失效,应督促其及时补回,否则不与其交易。每次交易时,应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备有关部门查阅。
第四条 本单位应设立购销台帐,登记每次交易情况。
第五条 登记内容:
(1) 进货时间;
(2) 进货商名称;
(3) 进货商品的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规格;
(4) 进货商品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情况;
(5) 进货商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6) 进货商品的数量;
(7) 批发卖出的登记食品名称、流向、时间、规格、数量;
(8) 登记人签名;
(9) 其他情况。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2篇
会食品安全协管员负责落实;
3、该表一式两份,一份于4月20日前报送当地村(居)委会,另一份留存备查。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3篇
《酒类零售许可证》是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加强我省酒类生产和流通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根据《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颁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许可凭证。这种许可证不得伪造、租借、买卖和涂改。《酒类零售许可证》是由省酒类专卖管理部门统一印制,是经营酒类零售单位或个人的合法凭证,有了这张合法凭证,企业才能正常运营,经营过程中所受权益才能得到合法保护。
《酒类零售许可证》申办资格
从事酒类零售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先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然后才能向所在地县以上酒类专卖管理部门申领《酒类零售许可证》。申请《酒类零售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经营主体应是独立的法人、合伙企业或个体户;
2、注册资金人民币10万元以上、经营场所面积20平方米以上,符合有关规定;
3、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
4、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5、有一名以上掌握酒类法规及商品知识的专业人员;
6、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哪些企业需要申请
随着市场机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越来越规范化,法律体制以及酒类监管体制的越来越健全化,对于想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经营酒类零售的企业来说,必须先申办《酒类零售许可证》,否则将寸步难行。汇域国际具有专业人才,能帮助客户企业,简化审批程序,避免繁琐作业流程,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等等。下面介绍一些需要申请《酒类零售许可证》的企业:
1、 从事经营白酒零售的企业
2、 从事经营黄酒零售的企业
3、 从事经营啤酒零售的企业
4、 从事经营葡萄酒零售的企业
5、 从事经营果酒零售的企业
6、 从事经营配制酒零售的企业
7、 从事经营食用酒精以及其他含有乙醇饮料零售的企业
酒类批发许可证年检
1,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验原件);
2,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3,仓储场所的租赁合同及消防部门的许可意见(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4,有效期一年以上的相关酒类经销授权书或合同、协议(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5,至申请之日前半年内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签发的酒类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国产酒)或卫生检疫 合格报告(进口酒)(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6,酒类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供货方的营业执照、酒类批发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各1份);
酒类批发许可证办理需要哪些材料
1,营业执照
2,食品流通许可证正本
3,仓储场所的租赁合同及消防部门的许可意见
4,有效期一年以上的相关酒类经销授权书或合同、协议
5,至申请之日前半年内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签发的酒类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国产酒)或卫生检疫 合格报告(进口酒)(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6,酒类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供货方的营业执照、酒类批发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各1份);
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
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材料如下: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2,租房合同
3,法人身份证
4,食品安全人员培训证、健康证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4篇
(一)注有生产者基本情况、生产品种、技术人员、设施设备情况等内容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生产用地使用证明、采种林分证明及生产地点检疫证明;
(三)林木种子检验、生产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四)林木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贮藏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提供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或者国家林业局品种权转让公告、强制许可决定。
申请领取林木良种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提供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书复印件。
申请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注有经营者基本情况、经营品种、技术人员、设施和设备情况等内容的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三)林木种子加工、包装、贮藏设施设备和种苗检验仪器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四)林木种子检验、贮藏、保管等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申请领取林木良种的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应当提供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书复印件。
申请领取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应当提供自有品种的证明或者选育目的品种情况介绍。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5篇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修订内容
原细则发证产品范围包括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等植物油料制取的食用油. 本细则在原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以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其申证单元仍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修订内容 2006版 一生产加工工艺 1.制取原油毛油
◆增加了冷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如橄榄油. ◆增加了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如芝麻油 2.油脂精炼
一生产加工工艺
◆增加了物理精炼工艺流程: 原油毛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
3.增加了油脂深加工分提工艺
二食用植物油产品及增加的相关工艺介绍
GB 8233-1987《芝麻油》根据芝麻油的香味分为香油及普通芝麻油.香油按其加工工艺分为小磨香油用水代法,压滤法制取,机制香油用机械压榨法制取.普通芝麻油是用一般的压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加工制取,香味清淡. 1.芝麻油香油 2006版 ⑴ 小磨香油 1水代法制油
水代法是制取小磨香油的特殊方法,它是通过在磨制好的芝麻酱中,加适量水,利用油料的非油成分对油与水的亲和力的不同,将油脂与麻渣等物质分开的制油方法.
⑴ 小磨香油
水代法制取的小磨香油,香味浓郁,色泽较深.其工艺流程为: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磨酱 对浆搅油 振荡分油 芝麻油 ⑴ 小磨香油
①筛选:清除杂质,如:泥土,砂石,杂草籽等. ②漂洗:将芝麻漂洗浸泡1h~2h,含水达25%~30%,水分渗透到细胞内部,使凝胶体膨胀,有利于细胞破裂.沥干备炒. ⑴ 小磨香油
③炒子:采用直接火炒子.先大火,后文火.炒熟后,泼冷水,再炒1min出烟后出锅.炒子要求不焦不煳,生熟均匀.炒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油脂逸出,同时生成香味物质. ④扬烟吹净:出锅的芝麻要立即降温,扬去烟尘,焦末,碎皮. ⑴ 小磨香油
⑤磨酱:将炒酥吹净的芝麻用石磨或金刚砂轮磨浆机磨成芝麻酱.磨酱要求越细越好,这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油料细胞充分破裂,以便尽量取出油脂;二是在对浆搅油时使水分均匀地渗入麻酱内部,油脂被完全取代. ⑴ 小磨香油 ⑥对浆搅油:麻酱入搅油锅,分4次加入相当于麻酱重量80%~100%的沸水.不断搅拌,水逐步渗入到麻酱中与非油物质结合,油脂被代替出来.对浆搅油是整个工艺的关键工序,是完成以 水代油的过程.适宜的加水量才能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⑴ 小磨香油
⑦振荡分油墩油:利用两个空心金属球体作上下运动,迫使包在麻渣内的油珠挤出升至油层表面,撇油. ⑴ 小磨香油
2压滤法制油液压榨油机
压滤法制取的小磨香油,香味浓郁,色泽清亮.其工艺流程为: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磨酱调温均质压榨沉淀过滤芝麻油
⑴ 小磨香油
①筛选~⑤磨酱与水代法工艺相同. ⑥调温均质:入榨前,将麻酱胚打入均质锅内,进行调温均质,边搅拌边加热,温度保持在80℃~90℃,使胚料充分混合均匀,不分层,水分适当蒸发,达到入榨要求.
⑴ 小磨香油
⑦压榨:榨油机进行预热,机体温度上升到85℃~95℃以后,进料,高压压榨,同时自动卸饼. ⑵机制香油机械压榨法制油 ◆工艺流程: 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 吹净压榨沉淀过滤芝麻油 ⑶普通芝麻油浸出法制油 ◆工艺流程: 毛油过滤普通芝麻油 ↑
芝麻筛选轻轧胚蒸炒压榨 ↓
芝麻饼 溶剂浸出混合油处理毛油脱胶脱水及脱溶普通芝麻油 2. 橄榄油 2006版 2. 橄榄油
橄榄油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近年来,中国作为橄榄油消费的新市场,橄榄油进口呈上升趋势.有原瓶包装进口,也有进原油再分装.我国四川,云南,甘肃少数地区引进油橄榄种植技术,也有极少量橄榄油加工生产. 2. 橄榄油
分类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_ |特级初榨橄榄油 |优级初榨橄榄油 |普通初榨橄榄油
1橄榄油|初榨油橄榄灯油不能直接消费 | 精炼橄榄油精炼处理 | 纯正橄榄油初榨+精炼 2. 橄榄油
|粗提油橄榄果渣油
2油橄榄果渣油|精炼油橄榄果渣油 |精炼油橄榄果渣油和橄榄 油的混合油 橄榄油的生产工艺 ●冷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 低温压榨倾析离心分离 ↑ ↘ ↙
鲜果清理磨碎融合 初榨橄榄油 _ ↓ ↑
离心倾析离心分离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①清理:通过除杂,分类,清洗,清除混杂在鲜果中的枝叶,石块,泥土及干瘪果,霉烂果,病果等低质的原料果. ②磨碎:采用破碎机把鲜果打碎成果浆.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③融合:果浆在融合器中通过搅拌混合均匀. ④压榨:混合物分离. ⑤倾析:压榨得到的油,果汁水混合物在倾析桶经油,水自然融合后的果浆通过压榨使果渣与油,果汁水沉降分离,倾析使得大部分油与果汁水分离.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⑥离心倾析:融合后的果浆采用卧式离心倾析机分离出油和果渣. ⑦离心分离: 融合后的果浆经压榨得到的油果汁水混合物在倾析桶经油,水自然沉降分离,倾析可得到大部分油,有少量油残留在果汁水中,采用离心分离方式得到剩余的油. 橄榄油冷压榨法制油工艺
融合后的果浆采用卧式离心倾析机离心倾析得到的油有少量水,油中少量的水采用立式离心分离机分离除出. 浸出法果渣油制油工艺流程
果渣粉碎烘干浸出蒸发汽提粗提橄榄果渣油 果渣含有一定量残留的油,可采用溶剂浸出方法提取残留的油,精炼后可供食用. 3.棕榈油,棕榈仁油 2006版
3.棕榈油,棕榈仁油
我国棕榈原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印尼进口.国内油脂企业将其加工成精炼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及作为油脂深加工的原料. 棕榈油,棕榈仁油经过制油,精炼后,采用分提工艺,将多组分的甘油三酸酯混合物,按各组分在凝固性,溶解度或挥发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得到具有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多种组分.GBT 15680-1995《食用棕榈油》中将其分为三类: 3.棕榈油,棕榈仁油
食用精炼棕榈油,熔点33℃~39℃; 食用精炼棕榈液油,熔点24℃; 食用精炼棕榈硬脂,熔点≥44℃. 相对于高熔点的棕榈硬脂,习惯上将低熔点的棕榈仁油,称为棕榈软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1干法分提工艺
干法分提法也叫常规分提法,是指油脂在冷却结晶冬化及晶,液分离过程中,不附加其他措施的一种分提工艺.其关键是控制油脂冷却速率和冷却介质温差,使结晶颗粒的过滤性能良好,再将固,液两项的混合悬浮物,用真空吸率机进行分离. 流程: 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2溶剂法分提工艺
溶剂法分提是指在油脂中按比例加入某一种溶剂构成黏度较低的混合油体系,然后进行冷却结晶,分提的一种工艺.该法的优点是结晶迅速,晶粒大而硬,产品得率高,纯度高.目前用于油脂分提的溶剂有正己烷,丙酮及异丙醇等. 流程: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
棕榈油,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 3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
表面活性剂法分提是指在油脂冷却结晶后,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油与脂的界面张力,借脂与表面活性剂间的亲和力,形成脂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悬浮液,促进脂晶离析的分提工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流程: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 4.椰子油 2006版 4.椰子油
椰子油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其产量几乎支配了世界市场,其中尤以菲律宾居首位.我国海南省为主产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区也有生产.我国生产的椰子油尚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每年都需要进口.椰子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业及油脂深加工的原料. 椰子油的制取及精炼工艺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相同. 5.小品种植物油 2006版 5.小品种植物油
小品种食用植物油是指不常见,产量小,尚无国家,行业标准的食用植物油,如: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沙棘油,月见草油等等.其生产加工工艺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相同. 5.小品种植物油
个别小品种植物油也有用与大多数植物油加工工艺不同的工艺,比如: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临界萃取工艺,一般产量较小.保健油,风味油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2006版 ⒈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结晶温度,冷却速率,搅拌 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酸值酸价超标 过氧化值超标 溶剂残留量超标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2006版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主要是针对食用植物油的冷压榨工艺,水代法工艺,分提工艺及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增加了必备的生产设备. 压榨法制油生产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增加了:8离心分离设备需要离心分离时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增加了水代法制油生产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1水洗设备;2烘炒设备;3碾磨设备;4搅拌振荡设备;5过滤设备. 增加了油脂分提工艺设备:1冷却结晶罐;2分离设施过滤,吸滤或离心设备;3冷媒系统.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修订内容
增加了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应具备的生产设备:1储油罐;2自动或半自动定量灌装设备;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2006版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增加了GB 8233-1987《芝麻油》 增加了GBT 15680-1995《食用棕榈油》 增加了GBT 18008-1999《棕榈油》 增加了GBT 18009-1999《棕榈仁油》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增加了NY230-1994《椰油 食用椰子油》 增加了LYT1534-1999《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及其检验》 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删去了《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 _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关于食用调和油的补充
原细则: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SBT10292-1998对食用调和油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并将其按产品质量要求分为3个等级,即调和油,调和高级烹调油,调和色拉油.检验结果按照食用调和油行业标准中相应等级指标要求进行判定. 四,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内容
以大量浅色油脂为基油,加入少量深色油的调和油其质量指标能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些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开发了新品种调和油,深色油的加入量增加,其色泽指标达不到行标的要求,如:花生调和油,芝麻调和油等等.此类产品允许企业做企标,色泽指标可以放宽,其他指标应符合行标,其卫生指标应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无修订内容.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2006版
六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修订内容
增加了"四温度计分度值0.1℃,标准中规定了测定熔点项目时,有此要求",主要是针对棕榈仁油,椰子油需要测定熔点. 出厂检验项目使用的检验设备见表1. 表1 出厂检验项目与检验设备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设备 1 色泽 罗维朋比色计 2 气味,滋味 感觉器官,电炉 3 透明度 _ 4 酸值酸价 分析天平 5 过氧化值 分析天平 6 加热试验280℃ 电炉 7 熔点
温度计分度值0.1℃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2006版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增加了熔点测定项目 棕榈仁油,椰子油 增加了抗氧化剂BHA,BHT 测定项目. 在酸值酸价的备注中,注释了橄榄油测定酸度 七 ,检验项目修订内容
增补了其他植物油料制取的小品种食用植物油检验项目
如:红花籽油,核桃油,杏仁油,葡萄籽油等,其发证检验,监督检验项目按照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2006版
八 ,抽样方法修订内容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范文第6篇
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臵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六、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将考核结果计入从业人员个人档案,作为晋升工资资,表彰先进的依据之一。
- 1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臵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和员工奖罚制度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记录,备查。
四、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六、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七、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八、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二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提交上级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的交市场监督管理局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九、在就餐场所设臵食品安全宣传栏,主动公示诚信建设,及时处理消费者意见。
- 3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应当定期检查维护食品加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用后是否及时清理并保持清洁。
二、应当定期检查食品贮存、陈列、消毒、保洁、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是否保持清洁。
三、应当定期检查食品保温、冷藏、冷冻设施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温度显示是否准确。
四、应当定期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五、定期检查、维修要有记录。
- 5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一)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二)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
(三)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 7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一、设立事故专职人员、规定人员职责,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臵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的登记、上报和反馈;现场调查;原因分析;采取控制措施;作出处臵决定等工作。
二、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应经常浏览查阅国家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网,及时注意当前有关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如有接到或发现食品安全的有关信息后,处臵小组立即按要求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填写情况记录,提出初步控制意见,情况比较严重的要立即上报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人员调查、核实、处理。
四、在知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卫生、质检等部门,并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上级要求,作出阶段性报告。
五、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后,有关人员应当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下列措施:
(一)、协助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二)、立即停止有关食品的采购、食用,对可疑中毒食品及有关食品工具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三)、积极配合卫生、食品监管部门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四)、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品安全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的食品及其所有物品。
2、封存被食用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在取得食品监督部门的同意后,再及时清洁消毒。
六、总结分析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认真反省,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七、加强有关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强有关物件的清洁消毒。
八、严格检验,做到不合格、不卫生的食品不采购、不食用。
- 9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单位采购食品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查验供货者主体资格证明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对供货者提供的票证资料建立档案,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单位采购食品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验明商品的规格、生产日期、成份说明、计量说明、警示说明是否真实,是否与外包装相符,并对检查情况进行登记。
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上架的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即将过期或已过保质期及腐烂变质的食品。
五、对进入经营场所进行食品广告宣传的,必须要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消费的内容。
六、采购食品时,对查验不合格、无合法来源及假冒伪劣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七、不定期的检查并更换标注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的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销售标签。
- 11XXXXXXXXX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一、食品从业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陕西省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四、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五、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七、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