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产业可数吗(精选3篇)
industry产业可数吗 第1篇
The industry may have to slim down even further.
这个行业可能还得进一步压缩。
The college has strong links with local industry.
这所学院同当地产业界有牢固的`联系。
The industry needs more investment across the board.
这一行业需要全面增加投资。
There should be closer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dustry.
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应该有更紧密的联系。
房地产业真的是暴利吗 第2篇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失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已形成一个以开发商获取暴利、银行提供巨额信贷支持、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出政绩开财源的利益共同体,宏观调控在方向上缺乏针对房地产利益获得者的强力调控措施。在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牛市中,地产商与地方政府一直坐在同一条船上,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伙伴关系。本文通过详细数据,分析房地产业收益分成结构和上交国家财税的比重,以阐述该伙伴关系以及房地产“暴利”动因。
一、房地产业成本利润构成分析
房地产业除取得销售收入外,同时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费用,这些成本和费用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销售税费、借款利息、期间费用、企业所得税等。以每平方米的商品房进行成本利润结构分析,设每平方米的销售收入为10 000.00元,房地产企业一般成本利润构成如下:
1. 销售成本(工程建设成本)。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房等销售收入时应结转的对应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开发间接费用等。
根据2011 年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摘录部分上市房地产公司有关房地产开发销售的2011年度财务数据指标如右上表所示。从表中得出,11家上市公司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平均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9675%,所以本文设每平方米的销售成本为5 896.75元。
2. 期间费用。指企业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成本、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本文将借款利息归属于财务费用中)。
对于三大期间费用(含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借款利息),因企业情况不同,费用也有所差异。为统一数据标准假设,本文将土地增值税计税扣除标准作为标准费用,那么期间费用为销售成本的10%,其中借款利息支出为销售成本的5%计294.84 元、其他期间费用为销售成本的5%计294.84元。
3. 营业税费。指销售商品房应当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
按税法规定,销售商品房要按销售收入上交5%的营业税,同时按已交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再上交7%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假设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3%的教育费附加、2%的地方教育费附加,四种税费合计为销售收入的5.6%,即560元。
按税法规定,土地增值税的增值额=10 000.00-5 896.75 ×(1 + 20%)- 294.84- 294.84- 560.00=1 774.22(元),增值率=1 774.22÷(10 000.00-1 774.22)×100%=21.57%,土地增值税=1 774.22×30%=532.27(元)。
4. 企业所得税。指房地产业的销售经营税前所得按25%上交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0 000.00-5 896.75-560.00-532.27-294.84 -294.84=2 421.30(元),企业所得税=2 421.30×25%=605.33(元),房地产业的税后经营利润=2 421.30-605.33=1 815.97(元)。
5. 房地产业的投资回报分析。在房地产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房地产投资者除自有资金外,还举借房地产开发贷款,以达到项目开发建设的正常运转和持续经营目的。按目前我国的信贷政策,房地产业的项目投资额一般以35%∶65%来配备资金以满足需求,项目投资额以项目建设成本为依据,那么房地产业的自有投资资本约为2 064.00元(5 896.75×35%),房地产公司静态投资资本收益率约为88%,按一般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三年测算,年平均静态自有投资资本收益率约为29.33%,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如果考虑税后利润分配须上交20%的资本利得税,股东自有投资资本静态年净收益率也达23%以上,所以房地产业是个人和企业都想涉足的朝阳行业。但因为房地产业是资金集中度非常高的产业,所以在结构性障碍方面阻止了个人和中小企业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二、房地产业链上交国家财税的比重
1. 土地出让收入(含契税)。土地成本是房地产企业三大成本之一,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销售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0%。土地成本呈现从沿海城市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和三线城市逐次递减的趋势。此外,在市政工程和公共配套设施中,除了企业为项目本身进行的投入外,这些建设还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参与到城市的功能服务中。这实际上是企业为市政建设提供了额外服务,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变相提高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直接成本。为统一分析数据假设,本文设土地成本=5 896.75×58.20%=3 431.91(元)。
2. 税费收入。按上述分析数据,房地产公司直接上交的税费(含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合计为:560.00+532.27+605.33=1 697.60(元)。
除上述直接上交的税费外,房地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企业还产生许多税费上交给国家财税。
(1)工程建筑成本产生的税费。上述数据剔除土地成本后,每平方米的工程建筑成本=5 896.75×(1-58.20%)=2 464.84(元)。按税法规定,建筑安装需要按3%交纳营业税费=2 464.84×3%×(1+12%)=82.82(元)。
工程建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服务取得施工费后,也将获得经营利润所得。设施工单位经营利润率为10%,那么施工方因提供工程施工所得上交的企业所得税=2 464.84×10%×25%=61.62(元)。
工程建筑成本扣除施工方的经营利润,即为施工方的施工成本。而施工成本又细分为劳务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按目前人工市场成本比例拆分,设劳务人工成本占工程建筑成本的35%,材料成本占工程建筑成本的65%。劳务人工成本会产生个人所得税,考虑到务工人员收入较低且税务机关常对施工方实行定额税制,所以本文暂不考虑个人劳务所得须上交国家的个人所得税。
材料成本涉及增值税,考虑到增值税存在进项抵扣且材料流转环节众多,所以本文不刨根问底,而且考虑到增值税的税率众多,为统一分析数据假设,仅按增值税最低税率3%测算材料成本产生的增值税=[2 464.84×(1-10%)-82.82]×65%×3%=41.64(元),同时产生的三项附加税费=41.64×12%=5.00(元)。
(2)借款利息产生的税费。按税法规定,借款利息须按利息收入的5%上交营业税,所以资金提供方取得房地产业的借款利息收入后须上交营业税费=294.84×5%×(1+12%)=16.51(元)。
(3)期间费用产生的税费。期间费用包括销售佣金、广告费、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汽车经费、办公租赁费、水电费、差旅费、人员经费、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地税、车船使用税等。与这些费用相关的税费支出,按其性质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交流转税的费用支出(如销售佣金、广告费、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汽车经费、办公租赁费、水电费、差旅费);一类是交所得税的费用支出(如人员经费);一类是直接税费支出(如印花税、房地税、车船使用税)。
交流转税的费用支出,有涉及交增值税的费用支出(如广告费、水电费、租赁费),有涉及交营业税的费用支出(如销售佣金、招待费)。考虑到目前全国逐步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而且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众多,为统一分析数据假设,本文按增值税最低税率3%测算该类产生的流转税。
设交流转税的费用支出占总期间费用的60%,则该类期间费用产生的增值税=294.84×60%×3%=5.31(元),同时产生的三项附加税费=5.31×12%=0.64(元)。
交所得税的费用支出,考虑到人员收入的保密性和账务处理的灵活性而且金额较小,本文暂不考虑个人所得须上交国家的个人所得税。
直接税费支出,本文主要考虑印花税,其他税费因各企业的情况不同且金额较小,故不予考虑。因印花税目和税率较多,本文主要综合归类及考虑资本账簿类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类印花税、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类合同印花税三种。按上述数据测算,房地产业直接涉及的印花税=2 064.00(资本账簿)× 0.05% + 3 431.91(土地合同)×0.05%+10 000.00(销售合同)×0.05%+2 464.84(工程建筑成本统一归类为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0.03%+5 896.75(建设成本)×65%(借款比例)×0.005%=8.68(元),房地产业上下链产生的印花税不予考虑。
3. 行政规费收入。主要包括:1墙改基金:按定额每平方米5 元收取,再返还80%,实际费用为每平方米1 元。2工伤保险:按建安造价0.15%收取=2 464.84×0.15%=3.70(元)。3建筑意外保险:按建安造价0.15%收取=2 464.84×0.15%=3.70(元)。4水泥扶散基金:按每吨3 元收取,折算每平方米约为0.3 元。5劳保费:按建安造价2%,再返还92%,实际收取=2 464.84×2%×8%=3.94(元)。6销售契税: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按3%交纳的契税=10 000.00×3%=300.00(元)。7登记交易手续费:按定额每平方米3 元收取。8除上述收费外,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事业单位和水、电、煤、通讯、消防、卫生等垄断部门对房地产企业还征收各种名目的费用。考虑到费用繁杂及有些费用属政府部门提供的有偿服务,所以本文不作详细列举。
按上述分析数据,房地产业直接和间接上交国家财税=3 431.91+1 697.60+82.82+61.62+41.64+5.00+16.51+5.31+0.64+8.68+1.00+3.70+3.70+0.30+3.94+300.00+3.00=5 667.37(元),即房地产企业要将销售收入的56.67%上交给国家财税。
考虑税后利润分配的20%资本得利税=1 815.97×20%=363.19(元),故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的60.30%以上要上交给国家财税。
三、总结
按上述分析数据,每平方米销售价格(购房者支出)的利益结构分成如下:房地产业投资人获得的净收益约为14.50%,建设成本及费用为24.50%以下,国家财税收入为61%以上。如果考虑项目建设的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参与到城市的功能服务中,以及房地产对银行信贷和建筑业等相关行业的拉动和许多行政规费性收入,则房地产业上交国家财税的比重将更高。
热点产业.Industry 第3篇
变化]保利4月“一升一降”
■5月10日,保利地产公布了其4月份的销售数据。不同于万科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的双双微增,保利地产这两项数据在4月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化,当月实现签约面积49.5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0.28%,但签约金额却出现同比大涨,达到了66.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41%。
有地产分析人士认为,保利地产这种“一升一降”的局面,可能是4月份销售项目所在区域的变化造成的。
与此同时,保利在4月份的土地市场上也减慢了拿地的速度。根据公告显示,4月份保利地产仅拿取了2个项目,分别位于广州(住宅用地)和包头(商业用地),合计土地出让金9.36亿元。而在1月份和3月份,保利的拿地资金分别为59.4亿元和18.8亿元。与保利地产拿地速度暂缓相同的是,万科在4月份的土地市场上也仅获取了一幅地块。
[增长]恒大销售环比增12%
■恒大地产5月11日称,受益三线城市项目拉动销售,4月销售数据向好。4月合约销售额61.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87.5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每平方米7031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4.5%、51.3%、8.7%。截至4月底,集团已完成全年700亿元目标的37%。
楼市调控之下,众多龙头房企4月份销售纷纷放缓,恒大则借助三线城市项目保持了较好的增速。4月份,恒大地产合约销售额及销售面积环比分别增长11.5%、14.4%。新开盘的5个项目全部位于三线城市。
恒大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的销售均价基本持平,在三线城市的新盘基本采取“低开高走”的策略,但他同时表示,预计今年全年均价在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较去年每平方米6390元约增长10%。
[分析]世茂拟分拆酒店业务上市
■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近日透露,公司正在积极和香港证券交易所沟通,计划分拆世茂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资产,以旅游地产概念赴港上市。
4月30日世茂股份发布2011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9亿元,同比减少0.4%;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00%。
3月22日,许世坛在世茂集团业绩会上曾表示,未来世茂集团会以“三驾马车”的模式发展,分别是世房负责住宅物业发展,世茂股份负责商业地产,以及世茂旅游负责旅游地产。
他还透露,“不排除待旅游地产这‘第三驾马车’发展成熟后独立上市,但时间表需按情况而定,目前资金等都在准备中”。
如果这次分拆计划成功,新公司将填补已退市的“世茂国际”的空白,成为世茂集团房地产业务的“三驾马车”之一。
Energy能源
[调控]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遭严控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过快增长,工信部5月9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严格控制平板玻璃的新增产能。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平板玻璃产能8.9亿重量箱,产量6.3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仅70%。目前还有在建、拟建生产线30条,待释放产能高达1亿重量箱。
早在2009年,国务院已经批转发改委有关平板玻璃等行业抑制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的产业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对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进行认真清理;要求对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各地方一律不得备案。在随后两年的调控中,中国平板玻璃产能继续增加了2.4亿重量箱,增加了37%。
此次发布的通知再次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新增项目须由国家主管部门核准。此外,拟建的平板玻璃项目在投资、土地、环保、金融方面也将受到严格的把关。
[收紧]煤化工产业门槛提高
■“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政策闸门收紧的信号已正式发出。目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指出,煤化工产业存在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的问题。
这是国家煤化工政策一改过去含糊笼统的基调,首次明确界定煤化工产业的准入标准。目前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50%左右,二甲醚装置也大量闲置,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破产倒闭。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专家介绍,煤气比技术早期的引进,的确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由于引进的煤气化技术并不都是完善的技术,已使中国成为国外气比技术的“试验坊’。
[合作]中电借力美国第一太阳能
■5月10日,美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第一太阳能公司宣布与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中美两国及其他国际市场开发太阳能光伏项目。按照计划,中电新能源到2020年将有2000兆瓦以上的光伏项目开发规划,而第一太阳能公司在北美储备的光伏电站项目也有2400兆瓦之多。
第一太阳能公司2009年9月与中国相关部门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在内蒙古建设一家大型光伏电站。但由于上网电价、合作伙伴等多个问题都未达成一致,因此公司的一期项目一度被延期。
[多晶硅]保利协鑫光伏产业扩产
■5月9日,光伏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向应用材料公司购买了HTC—B5线锯设备,该订单的硅片产能超过2.5GW,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太阳能设备订单。
从规模上看,一次性购置2.5Gw产能的线锯设备绝对是大手笔,而抛出这一订单的保利协鑫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多晶硅硅片生产商。保利协鑫在去年的硅片年产能已达到3.5GW,这次扩张的规模超过71%。
Resource资源
[注资]北京矿冶重组株洲火炬
■5月9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宣布,株洲火炬工业炉公司近日签订了战略重组协议。根据协议,北京矿冶以注资方式占后者总股份的51%。
北京矿冶与株洲火炬工业炉公司战略重组后,将把株洲火炬工业炉公司的发展纳入到北京矿冶总体发展战略中。
北京矿冶将通过整合该院现有冶金技术研发与工程转化、装备研究与制造等资源,以株洲火炬工业炉公司现有的业务平台为基础,加大在有色冶炼装备方面的科技投入,将株洲火炬工业炉公司打造成为北京矿冶的冶金装备制造基地。
因为央企整合总体方案,北京矿冶去年多次传出被重组传闻,使其一时风头正劲,但这一身份却在近期发生微妙变化。
[泡沫]稀土四个月暴涨200%
■自年初以来的短短4个月时间,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精矿涨幅均超过200%。进入5月份以来,稀土价格仍继续上扬,其中5月6日氧化镧10.2万元/吨、氧化铈15.2万元/吨、氧化镨58万元/吨、氧化钕68万元/吨。这种暴涨让许多稀土炒家赚得盆满钵满,但也让许多炒家开始担忧泡沫的破灭。
中国是稀土第一生产大国,为了保
护稀土资源合理开发,近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稀土结束了“贱卖”历史,价格“一飞冲天”,而资本市场上今年也在持续热捧“稀土”概念,同时各地出现的私采滥挖现象层出不穷,在国内外高额价差的驱动下,稀土出口配额倒卖之风也开始日益猖獗。
价格暴涨催生国外稀土开采热。据了解,去年以来,包括日本、美國、澳大利亚等国都开始纷纷宣布重新开发稀土资源,由此引发稀土“高泡沫”的质疑。
高盛最新报告预测,随着西方企业开办新矿场与目前主导市场的中国公司竞争,到2013年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Aviation航空
[交易]南航11亿美元购6架787
■南方航空目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9日与波音公司签订《飞机购买协议》。根据此协议,厦航向波音公司购买6架波音787系列飞机,公开市场报价总计约为10.98亿美元。
南方航空表示,交易所涉金额将以美元分期支付,资金来源将由厦航以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解决。此次交易将使南航运力增长3.48%。
数据显示,2011年南方航空净增加飞机数量39架,引入55架,退出16架,年均座位数增加7.3%,与客运需求相比,供求关系相对均衡,尽管一季度客运需求同比仅增8.3%,但与去年全年19.7%的增速比,有一定程度下滑。
[预订]东航联携程推“预约旅游”
■5月10日,东航与携程旅游共同宣布,推出新的旅游品牌“神机游”及系列自由行产品,进军国内休闲旅游市场。
“神机游”是指通过网络提供预订服务、客户以中高端散客为主、以自由行为主要出行方式,具有明显的提前预订特征。这是国内首次出现航空公司与在线旅游服务商在休闲市场的全方位合作,而且率先在国内推出“预约旅游”的消费方式。
东航相关人士表示,到2015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1%,民航市场成长空间巨大。旅游消费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散客自由行市场快速成长。这些休闲度假旅客更倾向于在线预订经济实惠的机票和打包产品,而且更习惯提前较长时间预订。
Auto汽车
[下降]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中汽协5月10日称,中国汽车销量4月份为15-5.2万辆,同比下降0.25%,是27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与此同时,汽车销量环比降幅超过15%,为年内首降。
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表现略好于商用车,乘用车的销量为114.23万辆,环比下降了15.23%,同比增长了2.79%。而商用车的销量为40.97万辆,环比下降了14.81%,同比下降了7.84%。
中汽协称,与去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多功能乘用车(MPV)表现好于基本型乘用车,交叉型乘用车销量降幅明显。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可能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
[投资]宝马10亿欧元在华扩产
■宝马汽车目前宣布,其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第二工厂的投资将增至10亿欧元(约93亿元人民币),即在原计划56亿元人民币投资基础上规模增加近2/3的投资。
斥资近百亿元的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建成后将成为最为先进的世界级汽车工厂。
据悉,新增的30多亿元投资将用于增建新的冲压和喷漆车间,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宝马近年在华扩张不断加速,2009年,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二期扩建项目正式签约,计划长期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用于产能扩张。
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宝马集团在中国的销量继续飙升,共卖出5.9万辆宝马和MINI品牌汽车,同比增幅高达71.2%。同时,宝马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12亿欧元,相比于2010年同期的3.23亿欧元增长了近三倍。其中,中国豪车市场的需求高涨是主要的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