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发展历史(精选14篇)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1篇
Internet发展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world.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s, two persons are sitting in front of their own computer in different places. they seem to be very happy owing to the accession to Interne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left fellow(guy) types a message and sends it to the right one, the message says:”David, would you have a coffee tonight?” the right one receives it and quickly replys:”sure,where?”What a convenient tool of Internet i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ies and economy, people will get more and more benefits from the use of internet.(or: people will benefit a lot from Interne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COMPUTER NETWORK is an indication of social civilazation and progress. internet is an information pool , people can search anything they want by TYPING THE KEY words. For example, someone wants to know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hat he/she need to do is only TO OPEN AN INTERNET EXPORER and TYPE the words:” the Great Wall” and search it, then he/she can get so many relevant links. What’s more, people can purchase their favorite goods through the Internet instead of going shopping in CHAOTIC streets. LAST BUT NOT LEAST, people ALSO can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o study ONLINE .
From the ANALYSIS made above, we can come to (or REACH)a conclusion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BEST use of Internet, which CAN brings us a great deal of benefits. as a citizen of China we should study har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brighter future and make our country flourishing(OR: PROSPEROUS).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2篇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的因特网发展、基本功能及药学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方法: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分类综述,内容包括因特网简介、提供的服务、实际应用和未来。结果与结论:因特网为药学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资源。
关键词 因特网;药学;信息资源;发展
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供人们进行资源共享的由网络互联所形成的全球性电子信息世界。我部已于8月初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接入了因特网,通过半年多的实际应用,获益匪浅。
1 因特网简介
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国内又把它称之为互联网络。也叫Internet。自1993年因特网引入我国以来,先后建成了六个因特网国际出口信道,如中国科学院科技网(CSTNET)两条,国家教委科研网(CERNET),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电子部金桥网(CHINAGBN),国家科委的科技信息网(STINET),并且在数量上还在不断增加,带宽及速率也在增加。这些网络的建成在促进学术交流、获取最新信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医学信息网于1995年联接Internet网络,该网络在全国设立11节点,其中包括西藏地区。
2 因特网提供的服务[1~2]
2.1 远程登录(telnet)
telnet服务资源可用来连接和使用因特网主机,连接建立之后,该用户所在的计算机就可以作为远程主机的终端一样使用。通过使用telnet,因特网用户可以与全世界的许多数据库、图书馆、文件库、大学信息系统以及其它信息资源建立联系。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学图书馆、研究所、政府机构等向用户开放他们的数据库,对我们医药工作者来说,可通过Telnet进行医药文献查阅或获得任何所需信息。
2.2 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E-mail)
电子邮件允许向一个或一组因特网用户发送消息或电子邮件,也可以用来接收和存储从其它用户发来的`消息或邮件。优点是快速而可靠,使人们不再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电子邮件是为世界各地的因特网用户提供的一种快速、简单和经济的通信或信息交换的方法,是因特网的重要应用之一。数以百万计的因特网用户都有自己的E-mail地址,E-mail改善了他们与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或朋友们的通信能力,也为他们在信息获取、科研合作和专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新的非常重要的源泉、动力和手段。电子邮件还支持主题范围甚广的电子讨论会,这种讨论会把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组织在一起,讨论问题,共享成果。
E-mail还为因特网用户提供另外一种服务,那就是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虽然某些电子期刊需要某些特殊的软件才能显示他们的内容,但是更多的电子期刊是以文本方式分发给所有订户的。现在因
Internet发展与现状 第3篇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 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 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 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 一旦发生战争, 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 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 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应用领域也仅仅限于军事领域, 它有五大特点:
1.1 支持资源共享;
1.2 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1.3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4 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1.5 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 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 由此, 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此后的二十多年间, ARPAnet广泛被网络技术学术界人士以及网络工程师所接纳, 同时他们也积极的投身到与ARPAnet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当中去。1980年, 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 (BSD4.1版本) 的内核中, 在BSD4.2版一其他用户通信, 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 而不象以前那样仅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政府职员和政府承包商使用。然而, 随着网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长, NSF不得不采用更新的网络技术来适应发展的需要。1990年9月, 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赢利性组织“先进网络和科学公司ANS (Advanced Network&Science, Inc) ”。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 它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 相当于每秒传送1400页文本信息。到1993年底, 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此后, 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的新进程,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 并且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服务供应商的大量涌现, Internet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逐步形成了当今以Internet为主导地位的世界计算机网络格局。
2 Internet的现状
1969年12月, 当ARPAnet最初建成时只有四个结点, 到1972年3月也仅仅只有23个结点, 直到1977年3月总共只有111个结点。但是近十年来, 随着社会科技, 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人们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 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 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 1988年, 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 此后每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 1994年, 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 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到1998年Internet上的用户突破1亿大关, 直至2010年10月, 全世界直接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多达200万个, 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超过3亿台, 用户超过18亿。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 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上, 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 航空公司, 农业生产公司, 艺术, 导航设备, 书店, 化工, 通信, 计算机, 咨询, 娱乐, 财贸, 各类商店, 旅馆等等100多类, 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摘要:主要介绍了Internet的起源,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Internet的发展历程, 以及发展历程中一些关键性的事件, 最后还介绍了Internet的现状。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网络时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11-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入、擴展以及普及的速度与程度都展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尽管网络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研究领域和商业领域,而现目前在教育领域应用是滞后的,但其一旦在教育领域开花结果,其产生的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和教育有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教育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知识积累和人才积累,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为积累知识和人才的教育事业所需环境和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样,网络教学的发生、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它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一部分。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带来了处理和传播信息的革命性发展,使整个社会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深度变化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暗藏极大的经济文化发展潜力。同时,一系列的技术成就正在事实上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基本原则,网络提供的全新交流、学习方式和机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已悄然开始,并且日渐深入人心。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20世纪中叶,信息革命的兴起,使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飞跃,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步入知识时代,即从工业经济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显然,低效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会就可能已经过时了。因此传统的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而网络教学模式则以其“快、新、准”以及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等优势刚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得我们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共享。
现代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是网络教学发生、发展的大环境。一个社会只有开放,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进步与发展。现代教育必须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才能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网络教学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需求下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成熟的,它以其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以及最大限度共享教育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网络教学开辟了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扩展、普及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是由其自身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需要的优势所决定的,其优势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教育资源传播效率大大提高;第二:网络教学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共享;第三: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各种素质的培养。总之,网络教学使整个教育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一直到教育资源的使用过程全部实现民主化、大众化和社会化。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5篇
内容提要:
通过对我国Internet 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状的分析,结合网上学校的 考察和评价,联系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 得出结论:中小学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和推广应该以“校园局域网 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主,“互联网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辅。
关键词: 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Internet; 中小学; 校园局域网。
作 者: 东方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网络科技飞速发展。“Internet”(因特网)这个英文单词随着即将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IT旋风刮进了千家万户,在生产,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
1994年我国接入Internet。一年后,我们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省时省钱地发E-mail,打网络电话;三年后,我国的.各大政府、机关、商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五年后,有为数众多,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学生通过网络接受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时至今日,全国各大中小学校搞Internet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经成为IT产业革命的又一高潮。
笔者通过对我国Internet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现状的综合分析,网上学校的考察与评价,得出结论:中小学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和推广应该以“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主,“互联网远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辅。
一.我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Internet
当前,我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尤其是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还存在诸如高素质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人才缺乏、流失、学生高分低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近期下达的减负命令和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然而,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底子薄。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上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和模式也不能盲目照搬。 互联网却是全球的新生事物,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我们和国外的网络技术并非相差悬殊,而是有了一定基础,即邮电部的中国网(ChinaNet),中科院的中国科技网,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研网(CERNet)和信息产业部的“金桥”。以四大网络为主干的网络体系已逐渐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实现了与Internet的互联。这就为我国开展基于Inter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6篇
打开某个网页时,浏览器“嘣”跳出一个提示框“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Internet 站点...已终止操作”,而大多数情况下该页面甚至很可能看起来已经载入完毕,内容可以完全显示。只是为何还会出现此等提示呢?!更令人懊恼的是点完该提示的确定后,页面就跳转到错误信息显示页面,完全没法正常浏览原网页...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IE内核的浏览器出现以上症状?又如何便捷迅速的排除问题呢?
通常新系统一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都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这样的浏览器问题。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是对IE的使用过程对IE的某些改动使得故障出现。
可是,对IE怎样的使用操作会改变IE?可能突然让我们想,我们多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头绪...我们无非就是看看网页而已,又何来修改呢?!那说明一下相关的典型情况:
1. 自行修改IE自身的选项,诸如安全级别、主页、默认语言……
2. 安装工具栏(Toolbar),诸如常见的Google工具栏、Baidu工具栏……甚至许多私人开发的工具栏
3. 安装插件,诸如登录网上银行,为了安全银行要求安装的插件、各类共享网站要求的上传下载插件……
4. 病毒及未知的篡改甚至IE本身的Bug导致的某些组件损坏...
甚至这些还不是IE被改动的全部可能~另外,除了浏览器本身的问题外,被浏览的网页本身也可能存在程序编写错误或者服务器问题,甚至使用代理服务器....都可能导致相关症状滴出现。如何搞定...请往下看~
以下内容出自Google搜索结果,原始出处未知,仅供大家参考:
以下方法供普通电脑用户参考
方法一:
打开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把“删除所有脱机内容”勾上--确定--确定即可,
方法二:
打开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程序--管理加载项--把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的禁用(注意:是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
1、(未验证)
2、浏览器帮助程序对象
3、最后的文件名以 .dll 结尾,然后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
以下方法供网站管理员参考
在页面还没有ready的时候就调用了htmlObject的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这样会在IE上弹出一个对话框:“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站点,已终止操作”
解决方法有两个:
(1)在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处判断document.readyState==“complete”, 若为否,则setTimeout若干秒之后重新作这个操作。
但是,此属性只对ie,opeara有效,ff的document没有readyState属性,永远是undefined.
(2)在script中使用defer属性。意在页面加载完毕后再执行脚本,这样可以避免找不到对象的问题。defer不会考虑外部文件是否全部下载完,只会判当前页面是否全部加载完成。并且,有defer标签的代码块里不能写document.write方法
使用ajax时发生错误的解决方案:在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处判断document.readyState==“complete”, 若为否,则setTimeout若干秒之后重新作这个操作。
如果要加载独立的脚步文件 可靠的做法是在_onload事件中调用,兼容firefox的一种写法如下: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Internet 第7篇
Internet
On the grounds of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hese recent years, interne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akes up our more time, energy as well as heed.Indisputably, it is a daily topic to everyone for the discussing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hold it does more good than harm.The details of my explanations intend to be elucidat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First things first, from the macro view, internet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mely, it is the vital standard of sign to appraise a country.The speedy development internet enables to propel various facets to go forward.If there were not the invention of internet, everything would be in a great mess and untold troubles and obstacles would impede human process.What’s more, as for our individual, we benefit a lot from internet in our everyday life.It offers us considerable convenience, for instance, we get access to new information and news occurring across the world;Simultaneously, it can assist us in studying, entertaining, containing with age, we can not but make optimal use of internet.Therefore so many merits of it make us fully rely on internet and each of country endeavors to develop their net technology.By and large, as everything has been considered, internet brings us much benefits rather than defects.It is hoped all human being can employ internet rat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so that we must derive more positive respects.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8篇
但是在Internet音乐发展的过程中, 传播技术和防盗版技术作为影响其发展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 给Internet音乐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1 传播技术
1.1 音乐搜索
Web搜索引擎是按照歌手名字、音乐名、专辑名和音乐类型等信息来取得结果, 这种做法需要监控互联网上大型的音乐网站, 抓取其音乐数据的描述信息, 形成自己的数据库, 音乐的下载和试听都会在其原来的音乐网站上进行。
音乐搜索软件是通过客户端输入相关信息后, 交由专门的后台来进行搜索, 然后将结果进行比较专业和详细的筛选和分类。在前期, 搜索软件一直是在搜索软件相关联的网站内进行搜索, 范围较小。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提高和推广, 搜索软件的搜索范围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Internet, 除了人机交互界面不同外, 逐步和web搜索引擎趋同。
但是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 建立引擎技术门槛不断降低, 一些不负责任的搜索引擎给盗版音乐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使得音乐搜索网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1.2 流媒体
流媒体 (StreamingMedia) 又称流式媒体, 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技术在互联网上播放的媒体格式。流媒体技术是制作音乐传播内容的重要技术。其传输过程是, 先将音乐用硬件或软件设备转换成流媒体, 用传送服务器把节目流媒体当成数据包发出, 传送到网上, 用户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 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 在计算机中对数据包进行缓存并使媒体数据正确地输出, 播放时流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 从而实现实时播放。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 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入的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地缩短, 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 极大地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目前流媒体技术在音乐传播应用方面以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Microsoft的WMA, 苹果公司的 QuickTime居多, 但是它们存在跨平台互不兼容的问题, 有可能导致媒体流中难以控制的混乱局面。
2 防盗版技术
随着MP3风靡全世界, Internet音乐的盗版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数不多的合法数字音乐网站 (数字音乐运营商) 举步维艰。调查显示, 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购买音乐CD, 而对于不购买的原因, 有86%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网络上有免费的音乐可以下载。这也是国内音乐产业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数字水印技术
传统的数字版权保护都是采用数字水印 (Digital Watermark) 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在数字内容中嵌入隐蔽的标记, 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 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工具才能提取。数字水印可以用于软件、图片、音乐、电影的保护, 在基本不损害原作品质量的情况下, 把著作权相关的信息隐藏其中。
目前市场上的数字水印产品在应用方面还不成熟, 容易被破坏, 而且数字水印方法不能在事前预防, 只能在事件后用于取证或追踪, 依靠当地政府的法律手段来防止盗版, 但是由于版权法律的普遍缺失, 数字水印技术在防盗版方面作用并不大。
2.2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DRM)
2007年以来, 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各个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DRM标准和产品, DRM成为新的防盗版技术标准。DRM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建立信息授权中心, 编码压缩后的数字内容利用密钥可以被加密保护, 加密的信息头部存放着密钥识别码和授权中心的URL。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操作时, 根据信息头部的密钥识别码和URL特征, 就可以通过信息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后送出相关的密钥解密。需要保护的数据内容被加密, 即使被用户下载保存, 没有得到信息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也无法使用。
但是没有那个技术是100%安全的, DRM技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受到了黑客的破解威胁, 2007年黑客大会就传出已经有破解标准的消息, 如何采用更好地加密算法以增强DRM的安全性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同时技术厂家在DRM技术上的分歧和犹豫态度也成为DRM技术发展的隐患, 一方面各个厂家间的技术差别较大, 兼容性成为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厂家并不认同该技术, 设置各种壁垒阻碍其发展。这两种原因使得DRM今后的发展情况不易乐观。
3 技术发展展望
3.1 传播技术发展前途光明
随着语音合成技术、识别技术的不断研究发展, 根据声音、节拍来搜索引擎和软件也已经出现。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已经公开宣称正在开发此类的搜索引擎, 届时用户只要“哼曲”便能搜索出想要的音乐。
在流媒体技术方面, 正在高速发展中的MPEG-4标准有望为Internet音乐传播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工具, 使音频码流具有规范一致性。同时流媒体技术规范中包含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但是很容易被破解, Internet音乐还是有可能被非法下载和复制, 还需要结合防盗版技术来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发展。
3.2 防盗版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对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防盗版技术的发展前途十分令人担忧。传统的数字水印技术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其先天不足确实在防盗版方面收效甚微, 今后纯粹的数字水印技术在Internet音乐方面不可能有广泛的应用。
而关于DRM技术, 目前仍然曲高和寡, 截至目前还未有很好的关于DRM技术统一标准的提议, 没有很好的方案能够整合音乐、播放器、中间传输、数字形式等几个环节的标准问题, 因此很多用户根本没法下载收到DRM技术保护的音乐。同时, 四大音乐公司都曾经表示过DRM技术并不能挽回已经存在的盗版问题, 很多厂商也纷纷推出了不含DRM技术的Internet音乐产品, DRM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4 结论
总之,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 作为最为广泛应用的Internet音乐的发展趋势将是不可阻挡的, 虽然目前遇到的问题很多,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必将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让Internet音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摘要:传播技术和防盗版技术在Internet音乐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阐述了两种技术的特点、应用及存在的不足, 并对这两种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音乐,Internet,传播技术,防盗版技术
参考文献
[1]徐常凯, 郑金忠.基于数字水印和加密技术的Internet音乐保护[J].计算机工程, 2005, 31:15-18.
[2]数字版权管理编写组.数字版权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张靖, 翟红生.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版权保护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6) :177-179.
[4]楼文高, 孟祥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学科建设, 2006, 11 (1) :7-10.
[5]管文革.试论数字版权管理[J].现代情报, 2006, 26 (5) :2-4.
[6]张靖, 翟红生.数字水印及其在数字版权保护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6) :177-275, 164.
[7]曹军梅, 张震.新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指纹[J].计算机安全, 2006 (4) :35-37.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9篇
Internet教案 第10篇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一、Internet接入服务提供商ISP
1、ISP应具备的条件
① 有专线与Internet相连
② 有提供各种服务的主机,如
/index.html http:// ftp://
二、启动Internet Explorer
1、打开的方法:
2、窗口介绍:P51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③ 以电子邮件形式下载
二、使用FTP软件下载
1、FTP的启动:
① 开始—运行——ftp / ftp FTP服务器名/IP地址 ② 进入DOS状态—输入 FTP或FTP服务器名/IP地址
2、FTP命令:
!? append delete mkdir
ascii
bell help
binary
bye
cd close mdir mget
renamedebug dir get hash mls open
lcd ls mdelete
quit
recv
prompt put pwd
user
rmdir send type
3、例子:FTP FTP.microsoft.com
用户名/密码/显示/
三、直接从网页或FTP站点下载1、2、3、在网页上直接点击下载 使用右键——另存为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FTP协议下载:如ftp://ftp/microsoft.com
四、使用专用下载软件下载1、2、常用的软件:网络蚂蚁、网络吸血鬼等 主要特点:
① 断点续传
② 多点连接 ③ 剪贴板监视下载 ④ 链接地址拖动下载 ⑤ 配合游览器自动下载 ⑥ 批量下载 ⑦ 自动拨号
⑧ 下载任务编辑、管理、支持代理服务器
3、使用蚂蚁小技巧
① 下载完成后自动关机 ② 多任务同时下载 ③ 下载文件病毒检测
五、使用电子邮件下载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③ 在网页中插入图形 ④ 创建表格
三、发布网页
1、利用FrontPage方式发布。
2、利用FTP、CUTEFTP等软件发布
3、利用IE方式直接复制。
internet小赏识 第11篇
25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160年前,莫尔斯发明了电报;37年前,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子邮件)
有一个小伙子,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想建立中国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但是几乎破产,最终没有办法将自己的邮件系统卖给了广州电信,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却做成了中国最大门户网站;在网上发布信息,发个免费邮件,做个广告,获得第一桶金;这个人就是网易创始人丁磊,靠网络起家的丁磊在“2006胡润IT富豪榜”中以90亿元成为国内IT首富;(www服务)
由于www技术的发展,使的Internet有了爆炸性的发展,Internet上的信息向海洋一样,出现了泛滥和大量的复制;如何快速查找需要的资源,成为一个要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搜索引擎成为比较炽热的行业,于是有个聪明的小伙子把美国的搜索引擎技术移植到了中国,建立了中文最大的搜索引擎,他就使百度创始人李彦宏;2007胡润排行榜中120亿人民币(www服务,信息检索)
门户网站有了新浪、网易和雅虎,搜索引擎有了百度,他们的创始人都使很好技术设计师,有人技术不使很好,但是经济头脑很好,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技术必不上丁磊,张朝阳,李彦宏,就搞个游戏代理吧!先后代理过,《传奇》、《新英雄门》《跑跑卡丁车》,结果建成了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收益额位居前列的网络游戏企业,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网络游戏企业之一。这就使盛大网络公司创始人,陈天桥;个人资产高达90亿;(娱乐)
马化腾今天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当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做深圳的边缘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但是没有中文版本的,我就搞一个中文版本的qq吧!马化腾在模仿间不经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沟通的方式,手机,电话,EMAIL,还有QQ成了大部分中国人必备的工具,甚至,有许多小弟弟小妹妹们可以不用手机,不用EMAIL,可是万万不能没有QQ,上面有好多好多谈得来的人,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用户数量高达3.4亿(网上交流)
Internet技术 结业报告 第12篇
老师您好,经过本学期选修Internet技术这门选修课,我受益匪浅。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再加上心得体会,于是完成了这一篇结业报告。
第一部分: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Internet技术的概述。
1、全世界共有13台根域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一台在英国,一台在瑞典,一台在日本。
2、域名与主机系统,其中主机名必须满足三原则{①全球唯一②便于管理③便于映射,效率高},名字空间分成若干个部分,并授权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域名之间用“.”进行分割。
3、哈工大的IP范围 202.118.224.0~202.118.255.255 ;210.46.64.0~210.46.79.255【原来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简称哈建大)原来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原因脱离哈工大,2000年又重新与同根同源的哈工大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的人说是哈建大并入哈工大,而哈建大人说工大回归,因为最初建校的土木楼是哈建大的】202.118.168.0~202.118.171.255是后来多分配给哈工大的。
4、Internet的三要素是:服务器,通信,协议。
5、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拓扑结构,访问方式,信号和传输方式,传输介质,数据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结构化布线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总长度为240万公里的远程终端。
7、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8、现在的网络是二级结构的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让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9、主机的负担很重,需要兼顾数据处理及通信,设备运行速度慢,使得独占线路利用率低。10、1969年美国的四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报文分组网,这四所大学是:犹他,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1979年研制出TCP/IP协议,1983年TCP/IP协议被正式采用。
11、ARPAnet 的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或IMP);分层的网络协议】
12、ARPAnet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概念,;研究了分组交换的方法。
13、NSFnet网是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骨干网,1987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域网,由13个节点组成,由主干节点下联到各地区网。
14、Internet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团体和个人,是一个既自治又合作的团体,拥有独立的管理规则和体系。Internet Society(协会)是决定Internet如何发展的最高机构,但是不经营Internet。ISOC(Internet协会)的任务是推动和支持技术革新,下分IETF工程任务组织,IRTF研究工作组。Internet结构委员会的工作包括【①制订Internet标准②管理Internet标准(草案)(RFC)的出版进程③检查IETF和IRTF的工作④为之设计策略和规划】,位于【阿姆斯特丹的RIRE-NIC负责欧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日本的AP-NIC负责亚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美国的INTER-NIC负责其他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
15、准许各个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8年NSFnet代替ARPAnet成为主干网。ARPAnet后期分离出军方专用网NILnet,1990年能源网(ESnet)、航天技术网(NASAnet)商业网(COMnet)等先后接入Internet,从而构成了美国的Internet,称为USInternet。1992年ANSnet使Internet商业化,由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16、Intranet是一个内部网,相当于传统的局域网,但是采用了Internet的全部技术,按照Internet方式进行运作,并提供Internet所具有的全部服务。可以保护内部人员的使用。在Internet出口建立了有效地“防火墙”。内部人员经互联网利用本单位的网络开展各种工作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外联网(Extranet)通常用来描述可以被外部人员访问的内部互联网。
17、Internet与信息高速公路: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概念,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多媒体的信息交互高速通信广域网,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达到Tbps(1T=1024G),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达到Gbps(千兆)的传输速率。
18、代理服务器技术属于应用层技术,他像一个内部网络与外界之间的边界检查点。
19、防火墙种类:包过滤技术,采用网络层技术保护整个网络,方式有:筛选路由器,包过滤器等。安全策略是监测网络上传输的包的包头信息与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相比较,确定是否将包报送到其目的地。
20、浏览器是一种在客户机上用于访问web服务器的前端软件,最早的浏览器是93年由伊利诺斯大学的NCSA开发成功的免费软件Mosaic,1994年Netscape问世,96年IE开始捆绑在WINDOWS上,90年代末,RSS(简易信息聚合)技术问世,它是一种有网站直接把新闻送到用户桌面的技术,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想看的内容。
21、;
——Gopher资源,以文章为主(但是我国大陆特别少,台湾较多); ——讨论组,以专题讨论,热点聚焦为主; ——信息服务,以汇聚用户所感兴趣的资源为主; ——网上娱乐,以网上游戏及对话为主; ——图书文献,如中国国家图书管;
——网络书店,如网上虚拟书店,当当网,卓越网的晚上书店是工大学生经常去的网上书店; ——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如哈尔滨的交通违法处罚系统; ——实用资源,如CCTV,ifeng; ——E-mail 服务;
——Telnet服务: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协议,它让你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网络注册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后,这台计算机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当你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控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利,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
——bbs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远程访问,将各种共享信息提供给各种用户,各用户可以张贴自己的观点,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可以寻友,发邮件等。
23、95年SUN发表了JAVA程序设计语言,极大地提高了www的交互性色彩,使得www从静态的文本变为可执行的程序。JAVA Applet可以和主页一起在网上传输,下载后立即可以执行,JAVA Applet 的安全受到了足够的考虑,许多对本地有害的操作均被禁止了。JAVA 实现了跨平台,可执行,可交互,网络编程性强。
24、、mud是多使用者,文字模式基础,虚拟实景类型的游戏。
25、TALK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话类似,TALK在Internet上为用户提供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实时对话服务,目前广为使用的QQ便属于此类型。
26、全文性信息检索:全文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是依靠一种叫“网络机器人”的软件,如我校的万方等。
27、IP Phone:Net to Net——基于IP(或E-mail地址的连接方式); Net2Phone:Net to Phone——基于接入服务器的连接方式;
Internet Phone:Phone over Internet——基于自动转接服务的通话方式;
28、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如网上艺术长廊,网上博物馆,网上医院,网上实况转播等等。其中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本质就是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络传输电视节目,是数字电视(HDTV)的有力竞争者。
29、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于94年开始建设,由邮电部建设,95年6月对外营业;依托Chinapac,ChinaDDN,PSTN等通信资源,构成国内速度最快的网络;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为核心层(核心层以网状结构进行互联)。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连接全国八大地区的主干网,速率达到155M或以上,国际出口速率250M,接入单位900多个,个人用户800多万,160多个城市。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接入单位主要是全国各个科研单位。中国金桥互联网(ChinaGBP)主要分布在国内各个发达城市,以建设一条“信息中速国道”为目标的“三金工程”,联网方式一卫星和微波为主。30、中国三大电信巨头简介:
网通(主要固定)并入联通,组建新联通(我家吉林省的固定电话就是这样);
铁通(主要固定)并入移动,组建新移动; 原中国电信和原CDMA组建新的中国电信;
各家电信公司的手机号码开头前三位(这个我很感兴趣,以为本人很喜欢手机): 中国移动:
2G: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7,158,159;
3G;187,188;
中国联通:
2G: 130,131,132,155,156;
3G: 185,186;
中国电信:
2G: 133,153;
3G: 180,189。
31、网络安全:
①网络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例如Windows NT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漏洞,外人可以通过它截取口令,偷窥网络;
②Internet/Intranet使用的TCP/IP协议以及FTP,E-mail,RPC等都包含很多不安全因素。
③OS(操作系统)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的便捷入口,也是黑客的通道。
④缺少安全管理,绝大多数的黑客事件都是内部引起的。
32、黑客常用的手段:
①非法访问:黑客利用漏洞进行非法访问和破坏
②蠕虫:是一个或一级程序,可以一台机器向另一台机器传播,同病毒不一样,不需要修改宿主程序就能传播
③活板门:(Trap Doors)在所编制的程序中潜伏代码或保留漏洞;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我把这部分分为五个小节。
1、OSI参考模型;
2、以太技术;
3、TCP/IP 协议;
4、局域网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
1、OSI参考模型:(很基础也很重要)
①物理层: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通过物理介质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②数据链路层:作用是屏蔽物理层的特性,负责为上一层(网络层)建立一个数据链路连接,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在接受顶啊接受到数据出错时要通知发送方重发,知道这一帧无误的到达接收节点。
③网络层:为源端的传输层数据送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并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结点。④传输层:作用是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他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是一个端到端的层次。
⑤会话层: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之间进行对话,并参与管理。是一个进程到进程的层次。
⑥表示层:主要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为了让不同的计算机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来表示用户的抽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⑦应用层:是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包括了一些管理功能以及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常用机制。
2、以太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简单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不一一展开谈了。
3、TCP/IP协议
TCP/IP体系结构由不同功能的五个层次组成。
① 物理层:是数据传输设备与传输介质或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定义了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以及信号编码机制的特性。
② 网络接入层:是端系统和通信子网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端系统与其相连网络的数据交换。
③ 互联网层:使用网际协议(IP)实现穿越多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功能。④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
⑤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等),为不同主机上的进程或应用之间提供通信。
我想再来谈一谈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以下6部分组成:户外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平面楼层系统,用户端子区,机房子系统,布线配线系统。
① 户外系统:主要是指用于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设备,它将楼内和楼外系统连接为一体,是户外信息进入楼内的信息通道。② 垂直竖井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是高层建筑中垂直安装的各种电缆,光纤的组合。
③平面楼层系统:与垂直竖井系统相比,平面楼层系统起着支线作用。④ 用户端子区:是整个布线系统中最接近用户的借口。
⑤ 机房子系统:指安装大型通信设备与主机、网络服务器的场所。
布线配线系统:的位置应根据传输介质的连接情况来选择,一般位于平面楼层与垂直竖井系统之间。
第三部分:感想与展望
很快,Internet技术选修课就结束了,经过这么多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于是我对internet技术的发展做了相关了解,得到了一些感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的来说,发展internet技术任重道远。
在internet应用非常普遍的今天,人们往往认为internet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实不然,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对internet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Internet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可扩展性
原先设计的tcp/ip网络技术不能适应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展,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成为重要的技术挑战。例如:网络的地址空间不够大,网络主干网的速度需要大大提高,采用多个internet主干网后,网络间的连接nap和路由选择技术;大型分布式网络目录系统;网络上大量零散信息,包括www信息的自动发现和检索技术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快地进行信息传递,网络互连技术的进步不可低估。除了路由器性能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外,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在internet互连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另外,最近提出的ip交换和标记交换技术,试图结合路由、交换和atm技术的综合优势,引起人们的关注。
2.网络的安全性
internet技术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得它在安全方面存在许多漏洞。这些漏洞对于内部网intranet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网络的系统安全;②网络的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技术挑战包括: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设计漏洞;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口令的偷窃;协议出错;认证出错;信息泄漏;防火墙技术;信息传输加密算法和电子签名等等。
3.网络服务质量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不能保证网络用户获得所需的网络服务质量。这对于原先的internet网络应用无关紧要。但是,对于许多新型的网络应用却带来麻烦,例如:像internetphone、cu-seeme、videoman、mboe等实时的网络应用希望获得固定的网络带宽。这方面的协议已经在研究之中。
4.新的网络应用
新的网络应用对internet技术的挑战尤为巨大。特别是www技术的出现,使internet的许多技术方面都面临着革命。java语言及其应用的出现更使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就是计算机”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使我们基于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发生变化,今后必须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来解决问题。www和java语言的出现,带动出一系列的internet网络应用,例如:电子化图书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等。
5.国际化和本地化的网络环境
使用internet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国际化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着internet网络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外国文化中不健康内容的入侵,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另外,在计算机网络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不仅是社会科学的问题,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
internet发展历史 第13篇
如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互联网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计算机网络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泄露事件频繁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有序运行。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2 Internet 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演变和发展阶段
2.1 互联网的演变和发展
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的出现和试用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ARPnet是整个互联网的主干网络。从1969年到1976年的7年间,ARPnet已经从最开始的四个结点的试验网络发展成为57个结点的大型网络, 将一百多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网络用户数已经突破了2000。另外,在这一阶段,以TCP/IP协议为代表的互联网核心技术也开始被研究和利用。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的实用阶段。1986年,NSF把世界上五 个超级计 算机中心 联系在一 起 , 形成了NSFnet,这五个计算机中心分散在美国各地 ,主要为科研和教育提供服务。到1988年为止,NSFnet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络,取代了第一个阶段的ARPnet。NSFne延续使用了TCP/IP技术,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网络都能够加入其中。NSFnet的使用使互联网进入实用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互联网的商业发展阶段。1992年,由于原来的主干网不能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美国的三家网络公司一起建立了ANS网络,从此,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商业化阶段。2000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演变和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发生着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是网络信息的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网络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在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信息安全对于网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按照信息安全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通信保密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网络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为了加强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的联系所建立的连接网路,这个阶段对网络的主要要求是机密性。第二,计算机安全阶段。从80年代开始,民用网络实现了网络间的沟通,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问题。计算机安全阶段对于网络的要求是可用性、机密性和完整性,主要采用的安全技术包括身份鉴别、系统审计和访问限制等,以TCSEC为代表。第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互联网迈入商业化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六个国家提出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在这一阶段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是采用各种防护软件来抵抗网络威胁。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1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传统技术
(1)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是 ,对安全日志、网络记录、系统关键信息等所有可以获得的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 从而发现网络中的异常现象,比如被攻击现象和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等。入侵检测技术具有主动性、及时性的特征,能够对攻击行为和错误操作进行有效防护,提前拦截入侵信息。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内部网络屏障 ,能够将安全威胁阻挡在外, 制止未经授权的不安全访问。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是在互联网之间设立安全关卡,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止外部非法访问入侵。防火墙的主要组成包括验证工具、访问政策、应用网关等,是安装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一个软件,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通讯信息都要经过防火墙的检测。
(3)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主要是对远程和本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测,从而检查出系统存在的漏洞。在发现漏洞之后,能够对漏洞进行修复,从而达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尽量将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4) 虚拟专用网技术虚拟专用网节点之间的连接主要是依靠公众网络的资源动态实现的,结点之间没有传统专网所使用的物理链路。另外,虚拟网络技术包含了加密、身份认证、隧道、密钥管理等多项技术,在网络信息的传送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其安全性。
当然,以上四种是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的安全管理技术,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实时监控系统安全隔离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
3.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发展前景
(1)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人类需要完成的复杂项目和工作,交给机器人完成。从计算机网络管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就是利用一定的安全管理技术和工具,对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最终作出智能判断,并自动对不安全信息进行处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
(2)统一安全管理平台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漏洞扫描技术以及虚拟专用网技术等,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然而,在这些传统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在使用这些安全管理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安全设备的支持, 而且这些安全设备具有不同的结构。对于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来说,要想迅速完成对安全设备的配置,也存在着一定难度,对于一般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更是一个难题。另外,由于安全管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对大量网络信息的判断结果也存在着差异, 容易出现许多不可靠信息,而且,对于同一个网络事件,各个管理技术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信息的大量冗余严重阻碍了有用信息的提取,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网络平台就应运而生了。
统一安全管理平台的工作原理是,在相同的界面里面,实现对不同安全管理技术的统一管理。统一安全管理平台的主要任务包括,对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对配置进行集中监控、对事故进行报警分析、完成状态报告以及策略互动。
具体来说,主要分为几个模块:
第一,负责底层技术信息收集的模块;
第二,负责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模块;
第三,负责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模块;
第四,负责报表显示和审计工作的模块;
第五,负责时间响应的模块。
4 结束语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包含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要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合理利用传统安全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Internet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在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为当今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文章就对Internet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究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传统技术和发展前景。
Internet上的电子商场 第14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部分消费者(特别是男士)视上街购物为畏途。怎样免去逛商场的劳顿之苦,又能享受精挑细选、货比三家的购物之乐呢?城市越来越大、店租越来越贵、工资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开拓市场又能降低营销成本呢?
Internet电子商场就在此种种社会需求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逐渐走人家庭的电脑,使在家中购物成为可能并成为一个大趋势。
假如你想买一只电热水器,只要拨通商场的电话号码,面对电脑或电视屏幕,点按鼠标进入电器类的电热水器栏目,就可以找到各种品牌、型号的电热水器,还可以看到它的图片和详细的产品说明。即使访问的时间再长,电脑也不会嫌麻烦。一旦选中后,你只须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输入你的信用卡帐号、密码等相关数据,当天或第二天就有人将商品送到你的家里。这种Internet电子商场的购物形式既直观又轻松,将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购物方式。
那么,Internet电子商场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的商场是这样的:它的店面租金昂贵,特别是黄金地段,更是寸土寸金;传统的经营者为了压低进货成本,只好大量进货,这不仅会带来相当大的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而且商场的存放、盘点也需要很大的库容和人力。此外,为了赢得顾客,经营者还得在各种媒体上做大量的广告,收集客户信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商家的负担。
与传统的商场相比,Internet电子商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没有店面租金成本,只需一台连在Internet网上的网络服务器即可。而购置一套网络服务器设备的费用,与建设一个商业大厦的费用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由于Internet电子商场的经营者在“店铺”中摆放商品的空间不受任何限制,只要经营者有足够的商品开发能力,服务器都可予以满足。由于它的经营形式很灵活,不受场地的限制,可实现真正的24小时营业。此外,Internet电子商场的行销成本也很低,因为它同时兼备了促销功能,其“货架”上的商品同时又是广告宣传的样品,经营者不需再负担促销广告费用。当服务器收到客户订单后,可自动将客户信息汇集到客户信息数据库中,以便将来用于产品的营销分析,这些都大大节省了人员及资金的开销。对于计算机软件、电子数据资料、电子图书等方面的经营者来说。Internet电子商场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用户既可以通过网络付款,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下载所购的物品。
至于Internet电子商场的付款方式,主要取决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对于电子商场的客户,只需输入帐号、密码等有关数据,即可实现形式上的款项划拨。
随着Internet在商业领域的迅速发展,许多金融机构、财务软件公司及网络服务公司已经开始合作,共同在Internet上提供电子银行业务。据估计,截至1998年年底,已经在Internet上亮相的银行已超过1000家。
如今Internet已成为社会上最热门话题之一,Internet的应用将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Internet电子商场只是这方面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经营者们一定会不断地想出各种办法来满足网上用户的各种需求,而这些需求是互相助长、永无止境的,它将逐步改变人们许多传统的生活观念甚至生活方式,从而获得更佳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