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1篇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封面、格式执行并进行统一编号,编制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2)原始记录按不同类别建立统一格式并进行统一编号,记录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3)技术检查记录中检查人与被检查人均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4)按单位工程建立工程日志,专人负责逐日记录(采用黑色签字笔),字迹应工整不潦草、不涂改,每页要有记录人、复核人签字;工程日志格式及内容根据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要求另行确定。
(5)测量记录使用专用记录本(公司下发的全站仪记录薄、水准仪记录薄)用铅笔记录,记录项目应正规完善(包括:名称、部位、日期、天气、地点、人员、仪器编号等),每页记录应签字齐全,不得撕毁缺页;采用非手工记录的,测量后要及时将相关数据打印输出,签字齐全并留存备查。
(6)需要编入工程竣工文件的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均应符合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及国家、行业的相关文件规定,各类表格应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齐全。
(7)资料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收集,资料员负责整理归档及保管。
- 1
2、施工日志记录要反映工程施工日期,各道工序的连续性、真实性及可追朔性。
3、记录所使用的语言应使用工程专用术语或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文字数据说明为主,图表为辅。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采用黑色碳素笔记录。
4、每页页头记录施工日期、气候情况、施工的分项工程名称、里程等。每日记录的页尾记录记录人的姓名。
5、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当日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变更情况、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劳动力投入、机械设备投入、原材料使用情况、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效果等,同时也应在记录中前期技术交底或施工安排落实情况、效果等。
6、施工重大事件除在施工日志中形成记录外,还应单独形成记录(工程大事记,分单位工程登记),重大事件含:
(1)施工中遇到溶洞、断层、塌方、涌水突泥等特殊地质情况。 (2)工程质量事故。 (3)安全事故。
(4)复杂、难点工程中相关的研究方案。
(5)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台风、地震、洪灾等)对施工影响。 (6)上级领导检查情况。 (7)变更设计情况。 (8)业主的要求。 (9)现场技术交底情况。
7、施工日志封面应写明建设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合同编号、施工起止里程、日期。
- 3
4、制定隧道或其他需要的工程的量测方案,严格按量测方案进行施工监视分析,所有量测监视资料必须分类归档管理。
5、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整理竣工测量资料,作为竣工文件的一部分归档整理。
6、所有测量、量测资料由测量主管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 第九条 工程检验资料管理
1、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于施工现场由责任人亲自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
2、及时填写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时找各责任人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
3、各类质量报表单独建档整理保存,应具有可追朔性。
4、试验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管理
(1)试验资料包括各种试验记录(土工试验资料、砂浆/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锚杆拉拔试验报告等),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与检验报告、外加剂试验与检验报告、施工设计配合比等记录;所有的资料应及时签认,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分类建档归类保存,能够随时提供计量需要的资料。
(2)需收集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出厂合格证)包括所有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锚杆、焊条、各类外加剂、沥青、土工布、无纺布、止水条、土工格栅等;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是加盖红章的原件,物资部门应负责每一批进场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的收集及分类归档保存。
- 5 外观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寄发单位补发。
第十四条 档案室对接收的工程文件应及时建立工程文件接收总登记帐和分类帐(簿式台帐和电子台帐),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工程文件的查询检索。
第十五条 分发外单位和部门的工程文件资料由档案室统一归口办理,分发的文件、图纸资料应严格执行发文登记手续,并建立资料分发台帐,资料分发台帐应留存备查。
第五节 归档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本工程全过程的工程资料,对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移交。
第十七条 凡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均应为正本(即必须有各方代表符合规定的亲笔签名,有单位盖章栏目的还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归档,签字方不能用副本或复印件归档)。
第十八条 施工技术记录、工程签证单、试运记录、材料半成品试验单、设计修改通知单(含工程联系单)等表格和数据均应用70g以上的白色书写材料书写并原件(如表式为复印件,数据虽用合格材料书写也不能作为原件;验收签证单中的各方人员必须签名齐全,不能以盖章或打印件代替签名)归档。
第十九条 主送和抄送本单位的文件材料均应以红头文件(不能用复印件)归档。
第二十条 工程资料按照福建省档案移交相关规定进行组卷归档。
第六节 借阅管理
第二十一条 借阅档案、资料需由本人填写借阅登记(注明:用
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2篇
一、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文化考察
纵观数千年中华文明史, 传统文化思想对历代法律制度、司法实践有着复杂与深刻的影响。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死刑复核制度, 其设立与适用体现着以下几方面的政治文化思想。
(一) 明德慎罚思想
明德慎罚思想起源于西周。明德, 即倡导敬德、尚德, 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与保证。慎罚, 即刑罚适中, 罚当其罪, 避免波及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明德慎罚思想强调“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以王道、仁政感化百姓, 以德礼预防犯罪。综合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发展历程、程序设立及处理方式不难看出, 该制度的每一次变革皆伴随着明德慎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 明德慎罚思想乃历代死刑复核制度之直接思想渊源。
(二) 皇权至上思想
古代死刑复核制度亦深受法家权势独制思想的影响。法家主张“万乘之主, 千乘之君, 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 以其威势也, 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1]。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于皇帝, 皇权至上、皇权稳固方可令行禁止、厉行法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皇帝始终掌握着国家的最高审判权。自秦以降, 死刑复核制度的最后一道程序基本都是由司法官员将死刑判决上呈皇帝做终局裁决。无论各级官吏如何裁断, “死刑复核的终局决定大权完全掌握在君主手中”[2], 未决犯的生死可谓系于皇帝一人。
(三) 仁政思想
儒家思想是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荀子曰:“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为使君王千秋万载, 一统天下, 统治者必须施行仁政, 避免滥施极刑。受此影响, 死刑适用数量往往是评价国家是否安定、君主是否贤明的重要指标。统治者为安定人心、美化统治, 便通过死刑复核制度的设立来减少死刑的执行。
二、唐代死刑复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盛极一时的隋朝在隋末农民战争的冲击下迅速灭亡给唐朝统治者产生了极大震撼,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隋末法纪败坏、死刑滥用是导致隋朝“百姓怨嗟, 天下大溃”的重要原因。贞观5年, 唐太宗下诏:“凡有死刑, 虽令即决, 皆须五复五奏。”该诏书随后被编入《唐令》。纵观唐律, 除皇帝掌握最终复核权外, 刑部、门下省、中书省等机构也拥有法定的死刑复核权。完善的死刑复核制度使唐前期的死刑执行人数较之前朝大为减少。“德主刑辅”、“慎用死刑”的立法指导思想在唐前期的司法实践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一) 刑部复核
有唐一代, 地方各州县与大理寺审理的死刑案件皆归刑部复核, 在各州执行的死刑案件必须上呈刑部, 经过三复奏后方能执行。刑部在复审死刑案件中, 如查出错案或疑案, 均得驳回或复审, 刑部亦有权亲自审理。及至玄宗时期, 门下省与中书省也获得了死刑复核权, 但刑部的复核权并未被剥夺, 其在法定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
(二) 尚书省复核
唐朝初年的尚书省主要管辖狱讼事务。天下各道、州、县的死罪与流罪都须经其复核。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和左右丞都具有司法监督权。具体来说, 尚书左右仆射负责“冤滞大事”, 而左右丞则负责零碎事务。尚书省通过勾、判形式复核死刑, 对死刑案件发挥行政复核职能, 这是唐代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一环。但中唐以降的尚书仆射地位渐低, 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逐渐弱化。
(三) 中书省复核
中书省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主要是由中书舍人承担的。中书舍人与御史、给事中共同组成“三司”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唐玄宗时期, 中书省开始分享刑部的复核权。宪宗元和十三年, 皇帝敕令凡刑部与大理寺审判的案件必须呈报中书省裁量。中书省的司法复核是皇帝掌控国家司法权的手段之一, 因此唐代多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曾强化中书省在案件复核中的作用。
(四) 门下省复核
门下省的主要职官为给事中。给事中有权对刑部、大理寺及御史台经办的重大刑事案件进行审核。若给事中认为诸法司对具体案件存在定罪不准、量刑不确等失当情形, 有权援引适当的法规或案例予以驳回并要求重审。谏议大夫也是门下省的重要职官, 直隶于门下省, 有权参与死刑复核, 甚至有反驳皇命之例。开元二十五年后, 门下省对死刑案件的复核权逐渐强化。
(五) 皇帝复核
皇帝拥有国家最高司法裁判权, 自然也包括死刑复核权。皇帝行使最高司法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录囚。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时期曾多次“亲录囚徒”。通过“录囚”制度使不少死刑犯得以宽免。二是复奏。贞观初年, 太宗因一时之愤处死交州都督卢祖尚与大理寺丞张蕴古, 后太宗追悔莫及, 乃下旨设立三复奏制度, 随后又改为五复奏, 并编入律令。由此, 皇帝得以牢牢掌握死刑的终审权。三是直诉。群臣吏民可通过上表、邀车驾、击登闻鼓、立肺石四种方式向皇帝直陈冤情。
三、唐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特点
(一) 制度设计具有开创性
唐代首创三司推事制度与九卿会审制度, 这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死刑案件通过三法司、九卿共同审理, 相互制约、牵制, 对避免司法官员滥用职权、枉法裁断, 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这也是“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慎刑恤狱”的立法指导思想在唐代司法程序中的具体体现。三司推事制度和九卿会审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亦极为深远, 其后的宋、元、明、清等王朝的死刑复核程序皆以唐代的死刑复核制度为蓝本并有所创新。
(二) 复核形式具有科学性
唐代死刑复核制度采取直接言词原则, 司法官员在死刑案件的审理中需要重新提审犯人, 获得犯人对于案件的口供。在押囚犯若有冤情可以向负责提审的司法官员当面陈述,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犯人的人身权利, 防止各级官吏草菅人命。司法官员亦可在审理过程中通过察言观色与逻辑推理判断囚犯陈述的真实性, 有利于提高案件审判与执行的科学性。此外, 唐代律法还规定中央可以派遣司法官员到交通不便的省份进行提审, 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 防止冤假错案, 这一规定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意义。
(三) 制度适用存在例外
《唐六典》规定对于杀人、谋反等重罪无须向皇帝复奏便可直接执行, 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在立法内容与司法程序中的体现。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危害其统治地位、利益的行为定然不会考虑人权与法制的可贵, 而是坚持快捕、快审、快决, 唯恐因此细故而使天下之“贼”群起仿效、危害江山社稷。安史之乱后, 大唐帝国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各藩镇在其治下滥用刑杀, 处决犯人皆以军法为凭, 朝廷无从管辖, 死刑复核制度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 此为后话。
四、对当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反思
(一) 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参与死刑复核程序
唐代的三司推事制度与九卿会审制度昭示:死刑复核必须有其它机关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这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至关重要的因素。虽然检察机关可以在案件的一审、二审中充分行使监督权, 但死刑复核程序缺乏监督亦会使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最终化为泡影, 为确保程序公平、正义, 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复核程序中的检察院监督环节, 即最高检可以向最高院提出意见, 最高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过最高检。在笔者看来, 检察机关的职权可以适度扩大, 最高检的工作人员可以到案件管辖地与案件发生地进行调查、提审, 可以要求省级与市级检察院予以协助, 做好相关证据的补充工作。最高检也应慎重对待其向最高院提出意见的权力, 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执行死刑”或“不执行死刑”。
(二) 明确慎用死刑的法律精神
唐代设立的“三复奏”及“五复奏”制度是慎用死刑精神的具体体现。纵观人类古今往来, 慎用死刑是文明发展与法治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 当前的刑事立法、司法必须贯彻“少杀”、“慎杀”的原则。若案件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存在瑕疵的, 复核机关自然应当进行纠正;但即使是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均无瑕疵的案件, 复核机关也应当慎重对待, 若确实有必要执行死刑, 方可予以执行。生命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 死刑一旦予以执行便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结果, 因此不可不慎。
(三) 适度增加合议庭组成人员数量
死刑复核程序是被告人生命的最后防线,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死刑复核程序相较于其它审判程序理应更加严格。从唐代三司推事制度和九卿会审制度不难看出, 唐代负责审理与复核死刑案件的司法官员数量较多。除中央司法官员外, 皇帝还有权干预案件的审理并最终决定是否予以执行。但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由3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 而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合议庭也由3人组成, 第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由3人或5人组成。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需要进行改进, 可以规定一般死刑案件应由3名或5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 若遇案情复杂或在地区甚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则应当由7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
(四) 规定合理的复核期限
我国现行《刑诉法》对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均有审限规定, 但对于死刑复核程序的审限则未作出规定。通常, “慎杀”原则要求死刑复核程序持续较长时间, 但若死刑案件久拖不决, 亦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正如法谚所云:“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笔者认为, 由于死刑复核程序不同于其它诉讼程序, 具有特殊性, 加之我国舆情复杂, 法院受媒体、行政机关影响较大, 死刑复核程序应当同时设置最短审理期限和最长审理期限。最短审理期限可设为3个月, 若遇重大复杂的疑难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在征求最高检及辩护律师的基础上适当延长, 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可以让最高人民法院有充分的时间调查案件的过程、证据, 保证复核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 减少死刑案件的积压。
五、结语
自2007年1月1日起, 我国死刑案件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这是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巨大进步, 体现了现行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可以说, 现行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精华。深入研究唐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内容与思想, 定能为今后我国刑事审判与执行程序的改革、发展,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权提供重要的参考。
摘要:死刑复核制度是死刑执行的前置程序, 是刑事司法中的一项特殊制度, 其本质是一种审判程序。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集中体现了明德慎罚思想、皇权至上思想及仁政思想。其中, 唐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开创性、复核形式具有科学性, 同时在制度适用上存在例外。深入研究唐代死刑复核制度的内容与思想, 定能为今后我国刑事审判与执行程序的改革、发展,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权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死刑复核制度,刑事司法,保障人权
参考文献
[1] 韩非<韩非子人主>.
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3篇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封面、格式执行并进行统一编号,编制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2)原始记录按不同类别建立统一格式并进行统一编号,记录或制表、计算人,复核或审核人,批准人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3)技术检查记录中检查人与被检查人均要签字齐全并标注签字日期。
(4)按单位工程建立工程日志,专人负责逐日记录(采用黑色签字笔),字迹应工整不潦草、不涂改,每页要有记录人、复核人签字;工程日志格式及内容根据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要求另行确定。
(5)测量记录使用专用记录本(公司下发的全站仪记录薄、水准仪记录薄)用铅笔记录,记录项目应正规完善(包括:名称、部位、日期、天气、地点、人员、仪器编号等),每页记录应签字齐全,不得撕毁缺页;采用非手工记录的,测量后要及时将相关数据打印输出,签字齐全并留存备查。
(6)需要编入工程竣工文件的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均应符合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及国家、行业的相关文件规定,各类表格应填写完善、文字清晰、签章齐全。
(7)资料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收集,资料员负责整理归档及保管。
- 1
2、施工日志记录要反映工程施工日期,各道工序的连续性、真实性及可追朔性。
3、记录所使用的语言应使用工程专用术语或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文字数据说明为主,图表为辅。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采用黑色碳素笔记录。
4、每页页头记录施工日期、气候情况、施工的分项工程名称、里程等。每日记录的页尾记录记录人的姓名。
5、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当日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变更情况、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劳动力投入、机械设备投入、原材料使用情况、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效果等,同时也应在记录中前期技术交底或施工安排落实情况、效果等。
6、施工重大事件除在施工日志中形成记录外,还应单独形成记录(工程大事记,分单位工程登记),重大事件含:
(1)施工中遇到溶洞、断层、塌方、涌水突泥等特殊地质情况。 (2)工程质量事故。 (3)安全事故。
(4)复杂、难点工程中相关的研究方案。
(5)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台风、地震、洪灾等)对施工影响。 (6)上级领导检查情况。 (7)变更设计情况。 (8)业主的要求。 (9)现场技术交底情况。
7、施工日志封面应写明建设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合同编号、施工起止里程、日期。
- 3
4、制定隧道或其他需要的工程的量测方案,严格按量测方案进行施工监视分析,所有量测监视资料必须分类归档管理。
5、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整理竣工测量资料,作为竣工文件的一部分归档整理。
6、所有测量、量测资料由测量主管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 第九条 工程检验资料管理
1、隐蔽工程检查证必须于施工现场由责任人亲自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
2、及时填写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时找各责任人签字,不得盖印章或代签,签认的份数应满足业主要求份数要求,签认后单位工程划分建档保存。
3、各类质量报表单独建档整理保存,应具有可追朔性。
4、试验资料,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管理
(1)试验资料包括各种试验记录(土工试验资料、砂浆/砼抗压强度试验报告、锚杆拉拔试验报告等),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与检验报告、外加剂试验与检验报告、施工设计配合比等记录;所有的资料应及时签认,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分类建档归类保存,能够随时提供计量需要的资料。
(2)需收集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材料(出厂合格证)包括所有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锚杆、焊条、各类外加剂、沥青、土工布、无纺布、止水条、土工格栅等;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必须是加盖红章的原件,物资部门应负责每一批进场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的收集及分类归档保存。
- 5 外观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寄发单位补发。
第十四条 档案室对接收的工程文件应及时建立工程文件接收总登记帐和分类帐(簿式台帐和电子台帐),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工程文件的查询检索。
第十五条 分发外单位和部门的工程文件资料由档案室统一归口办理,分发的文件、图纸资料应严格执行发文登记手续,并建立资料分发台帐,资料分发台帐应留存备查。
第五节 归档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本工程全过程的工程资料,对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移交。
第十七条 凡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均应为正本(即必须有各方代表符合规定的亲笔签名,有单位盖章栏目的还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归档,签字方不能用副本或复印件归档)。
第十八条 施工技术记录、工程签证单、试运记录、材料半成品试验单、设计修改通知单(含工程联系单)等表格和数据均应用70g以上的白色书写材料书写并原件(如表式为复印件,数据虽用合格材料书写也不能作为原件;验收签证单中的各方人员必须签名齐全,不能以盖章或打印件代替签名)归档。
第十九条 主送和抄送本单位的文件材料均应以红头文件(不能用复印件)归档。
第二十条 工程资料按照福建省档案移交相关规定进行组卷归档。
第六节 借阅管理
第二十一条 借阅档案、资料需由本人填写借阅登记(注明:用
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4篇
测量复核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广昆铁路工程指挥部
第三项目部
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5篇
编制单位:XXXX土地开发整治管理中心 负责人:XXXX 编制人:XXXX 编制日期:XXXXX月 测量单位:XXXXX设计有限公司
XXXXX大甸子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技
术复核报告
根据辽国土资发[2006]5号《关于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技术复核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YYYY市土地开发整治管理中心委托辽宁创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技术复核测量工作,辽宁创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27日至5月19日对铁岭县大甸子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技术复核工作。现形成技术复核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批准文件:《关于重新下达2012年度第二批和2013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铁国土资发[2015]94号);
项目承担单位:XXXX市土地整理中心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单位及合同金额: XXXXX XXXX XXXXX
第 1 页
XXXXXXXXX 项目位置: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
图幅号:K51G0370
59、K51G0380
59、K51G0370
58、K51G038058。 开工日期:2016年3月5日 竣工日期:2016年12月1日 项目初验单位:XXX土资源局
二、复核依据
1.《YYYY市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2. 《YYYY市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报告》(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3.《XXXX市2013年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竣工报告》
4.《YYYY市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5. 《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请示》
6.《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第 2 页
测量技术报告》
三、复核面积
复核面积778.93公顷。其中: 1)耕地面积:761.37公顷
旱田面积:0公顷 水田面积:198.55公顷 水浇地面积:562.82公顷
2)交通运输用地:10.66公顷
农村道路:10.66公顷 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2公顷
坑塘水面:1.34公顷
沟渠:0.57公顷
水工建筑用地:4.29公顷 4)其他土地:0.70公顷
设施农用地:0.70公顷
四、复核的主要工程
(一)、工程量总体情况
1、灌溉与排水工程
改建支沟共6条,总长7327.23米;改建斗沟共4条,总长3295.79米;支沟过路涵共19座;斗沟过路涵共15座;斗沟下地涵共1座; 第 3 页
新增设计外涵管3座。
2、田间道路工程
改建田间路I型共18条,总长13645.32米;改建田间路II型共5条,总长3405.32米;改建生产路I型共25条,总长14515.17米。
3、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护堤共2条,总长632.11米。
(二)、工程量变化情况
1、灌溉与排水工程
a)改建支沟设计7584.52米,变更减少270米,实际完成7327.23米,比设计增加了12.71米。
b)改建斗沟设计3292.17米,实际完成3295.79米,比设计增加了3.62米。
c)涵设计30座,变更增加了5座,实际完成38座,比设计增加了3座。
2、田间道路工程
a)水泥田间道(改建田间路I型)设计6891.17米,变更增加6704.18米,实际完成13645.32米,比设计增加49.97米。
b)煤矸石田间道(改建田间路II型)设计5336.29米,实际完成5377.15,比设计增加40.86米。
c)改建生产路I型设计16331.36米,变更减少1882.54米,实际完成14515.17米,比设计增加66.35米
3、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护堤设计614.23米,实际完成632.11,比设计增加17.88米。
第 4 页
(三)、各标段工程量
一标段工程量:
一标:改建支沟共1条,总长1407.13米,浆砌石结构
改建支沟-02,长1407.13米,上口宽5米,下底宽2米,深1.5米,浆砌石衬砌,底部夯实,厚0.3m,坡比1:1,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1cm,采用木板;每隔2-3m设置PVC排水管,有粗砂垫层。
一标:改建斗沟-共1条,总长1257.61米,清淤整形
改建斗沟-02,长1257.61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2米,深1米,坡度1:1,对原有土质沟道进行清淤整形。 一标:支沟过路涵共3座
涵-14,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16,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17,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一标:斗沟过路涵共7座
涵-3: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4: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第 5 页
涵-7: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8: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新)-09 长6m 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新)-10 长6m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涵(新)-11 长6m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一标:斗沟下地涵共1座
下地涵-01: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一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2条,总长1104.85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6,长815.94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07,长288.91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一标:改建田间路II型共1条,总长296.21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3,长296.21米,宽3.5米,煤矸石路面,厚15cm,铺设30cm厚煤矸石垫层,素土路肩。
第 6 页
一标:改建生产路I型共6条,总长3525.87米,宽3米
改建生产路-01,长340.57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2,长704.0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6,长567.35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7,长460.82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8,长1042.1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9,长410.85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一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改建田间道-07,设计长284.91米,实际完成288.91米,增加4米。
2、改建田间道-03,设计长284.13米,实际完成296.21米,增加12.08米。
3、改建生产路-08,设计长1040.94,实际完成1042.19米,增加1.25米。
第 7 页
二标段工程量:
二标:改建支沟共1条,总长1588.92米,浆砌石结构
改建支沟-01,长1588.92米,上口宽5米,下底宽2米,深1.5米,浆砌石衬砌,底部夯实,厚0.3m,坡比1:1,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1cm,采用木板;每隔2-4m设置PVC排水管,有粗砂垫层。
二标:改建斗沟-共1条,总长378.22米,清淤整形
改建斗沟-01,长378.22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2米,深1米,坡度1:1,对原有土质沟道进行清淤整形。 二标:支沟过路涵共3座
涵-2,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6,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9,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二标:斗沟过路涵共3座
涵-1: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11: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12: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
第 8 页
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二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2条,总长2222.52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4,长633.73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12,长1588.79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二标:改建生产路I型共4条,总长1405.17米,宽3米
改建生产路-03,长341.7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4,长407.0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05,长264.10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4,长392.1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二标:涵管共2座
涵(该涵无设计无变更)-01,长6米,单排,内径600mm。 涵(该涵无设计无变更)-02,长6米,单排,内径600mm。
二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改建田间道-04,设计长632.29米,实际完成633.73米,增
第 9 页
加1.44米。
2、改建生产路-03,设计长336.62米,实际完成341.79米,增加5.17米;
改建生产路-05,设计长246.76米,实际完成264.10米,增加17.34米;
改建生产路-14,设计长382.22米,实际完成392.19米,增加9.97米。
3、多建2个单排6米长涵管,无设计无变更。
三标段工程量:
三标:改建支沟共2条,总长931.42米,浆砌石结构
改建支沟-03,长291.18米,上口宽5米,下底宽2米,深1.5米,浆砌石衬砌,底部夯实,厚0.3m,坡比1:1,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2cm,采用木板;每隔2m设置PVC排水管。
改建支沟-04,长640.24米,上口宽5米,下底宽2米,深1.5米,浆砌石衬砌,底部夯实,厚0.3m,坡比1:1,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2cm,采用木板;每隔2m设置PVC排水管。 三标:改建斗沟-共2条,总长1659.96米,清淤整形
改建斗沟-03,长961.41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2米,深1米,坡度1:1,对原有土质沟道进行清淤整形。
改建斗沟-04,长698.55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2米,深1米,坡度1:1,对原有土质沟道进行清淤整形。 三标:斗沟过路涵共5座
第 10 页
涵-13: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15:长4米,双排,内径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涵(新)-12 长6m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涵(新)-13 长6m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涵(新)-14 长6m管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三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1条,总长490.16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11,长490.16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三标:改建田间路II型共3条,总长1797.16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13,长710.95米,宽3.5米,煤矸石路面,厚15cm,铺设30cm厚煤矸石垫层,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14,长490.85米,宽3.5米,煤矸石路面,厚15cm,铺设30cm厚煤矸石垫层,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15,长595.36米,宽3.5米,煤矸石路面,厚15cm,铺设30cm厚煤矸石垫层,素土路肩。
三标:改建生产路I型共6条,总长4257.61米,宽3米
改建生产路-15,长484.30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6,长682.09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
第 11 页
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7,长640.38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8,长626.66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9,长1122.82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其中140.87米宽度为2.2米。
改建生产路-20,长701.36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北侧有210.12米被水泥路覆盖。
三标:护堤共2条,总长632.11米,浆砌石结构
护堤-01,长431.46米,高2米,浆砌石结构,M7.5浆砌石挡土墙护坡,挡土墙顶宽0.5m,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1cm,采用木板;每隔2m设置PVC排水管。
护堤-02,长200.65米,高2米,浆砌石结构,M7.5浆砌石挡土墙护坡,挡土墙顶宽0.5m,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1cm,采用木板;每隔2m设置PVC排水管。 三标:涵管共1座
涵(无设计无变更)-03,长14米,单排,内径600mm。
三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改建支沟-03,设计长287.86米,实际完成291.18米,增加
第 12 页
3.32米
改建支沟-04,设计长635.14米,实际完成640.24米,增加5.1米
2、改建斗沟-03,设计长960.18米,实际完成961.41米,增加1.23米
改建斗沟-04,设计长696.56米,实际完成698.55米,增加1.99米
3、改建田间道-11,设计长488.4米,实际完成490.16米,增加1.76米
改建田间道-13,设计长705.89米,实际完成710.95米,增加5.06米
改建田间道-14,设计长478.22米,实际完成490.85米,增加12.63米
4、改建生产路-15,设计长481.93米,实际完成484.30米,增加2.37米
改建生产路-17,设计长687.6米,实际完成640.38米,减少47.22米
改建生产路-19,设计长1117.95米,实际完成1122.82米,增加4.87米
改建生产路-20,设计长699.76米,实际完成701.36米,增加1.6米
5、护堤-01,设计长417.93米,实际完成431.46米,增加13.53
第 13 页
米
护堤-02,设计长196.3米,实际完成200.65米,增加4.35米。
6、多建1个单排14米涵,无设计无变更。
四标段工程量:
四标:改建支沟共1条,总长1590.53米,浆砌石结构
改建支沟-06,长1590.53米,上口宽5.7米,下底宽2米,深1.5米,浆砌石衬砌,底部夯实,厚0.3m,坡比1:1,每隔5m设置一处沉降缝,缝宽为1cm,采用木板;每隔2m设置PVC排水管。 四标:支沟过路涵共9座
涵-18,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3,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4,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5,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新)-01,长7米,内径600mm+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新)-02,长7米,内径600mm+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淤赌。
涵(新)-03,长7米,内径600mm+8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
第 14 页
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淤赌。
涵(新)-08,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下地涵(增)-02,长4米,双排,内径10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进出口处修筑2m浆砌石护坡、护底。
四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2条,总长2065.66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5,长1737.60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1,长328.06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四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改建支沟-06,设计长1856.95米,变更减少270米,实际完成1590.53米,增加3.58米
2、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1,设计0米,变更增加323.28米,实际完成328.06米,增加4.78米
五标段工程量:
五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5条,总长4172.01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8,长448.48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4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
第 15 页
板,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09,长562.32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4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2,长258.20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4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3,长931.18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4,长1971.83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五标:改建生产路I型共4条,总长2662.76米,宽3-3.5米
改建生产路-23,长559.97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24,长884.76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25,长881.55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0,长336.48米,宽3.5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第 16 页
五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3,设计0,变更增加926.63米,实际完成931.18米,增加4.55米
改建田间道-09,设计长558.98米,实际完成562.32米,增加3.34米
2、改建生产路-23,设计长558.88米,变更减少2.29米,实际完成559.97米,增加3.38米
六标段工程量:
六标:改建支沟共1条,总长1809.23米,清淤
改建支沟-05,长1809.23米,上口宽4.4米,下底宽1米,深1米,坡度1:1,对原有土质沟道进行清淤整形。 六标:支沟过路涵共4座
涵-19,长7米,单排,内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0,长4米,单排,内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1,长8米,单排,内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涵-22,长4米,单排,内径400mm,C25钢筋混凝土管铺设,两侧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土墙。
六标:改建田间路I型共6条,总长3590.12米,宽3.5-5米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5,长300.08米,宽3.5米,砼路面,
第 17 页
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6,长529.06米,宽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7,长369.57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道路中段部分宽度为2.5m,距离为50m。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8,长375.08米,其中3.5米宽路面的有297.3米,5米宽路面的有77.78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水泥)-22,长568.49米,宽3.5米,砼路面,厚20cm,4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水泥,4m宽)-12,长1447.84米,宽4米,砼路面,厚20cm,20cm厚煤矸石垫层,路面每5米设置一条沉降伸缩缝,缝内填充木板,素土路肩。
六标:改建田间路II型共1条,总长3283.78米,宽3.5米
改建田间道-01,长1311.95米,宽3.5米,煤矸石路面,厚15cm,铺设30cm厚煤矸石垫层,素土路肩。
改建田间道-02,长1971.83米,宽3.5米,铺设45cm厚煤矸石
第 18 页
(此路五标已变更增加了水泥路面,并且更改路名为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4)。
六标:改建生产路I型共5条,总长2663.76米,宽3米
改建生产路-11,长481.97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13,长1342.81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21,长488.88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位置平移330米
改建生产路-26,长169.78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改建生产路-27,长180.32米,宽3米,铺设30cm煤矸石垫层作基层,面层采用15cm级配煤矸石路面,素土路肩。
六标段工程量变化情况:
1、涵设计8座,变更增加5座,实际完成4座,减少9座
2、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5,设计长0,变更增加298.95米,实际完成300.08米,增加1.13米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6,设计长0,变更增加525.4米,实际完成529.06米,增加3.66米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7,设计长0,变更增加347.54米,实际完成369.57米,增加22.03米
第 19 页
新增改建田间道(水泥)-08,设计0,变更增加3.5米宽路面295.33米,5米宽路面77.73米,实际完成3.5米宽路面297.3米,5米宽路面,77.78米,3.5米宽路面增加了1.97米
改建生产路(水泥,4m宽)-12,设计0,变更增加1447.26米,实际完成1447.84米,增加0.58米
3、改建田间道-01,设计长1299.64米,实际完成1311.95米,增加12.31米
4、改建生产路-11,设计长473.06米,实际完成481.97米,增加8.91米
改建生产路-13,设计长1339.94米,实际完成1342.81米,增加2.87米
改建生产路-21,设计长484.25米,实际完成488.88米,增加4.63米
改建生产路-
26、改建生产路-27,设计0米,变更增加298.48米,实际完成350.1米,增加51.62米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复核的范围和主要工程以项目实施单位施工代表指定为准,测量技术报告中有关数据采用GPS现场采集,田间道宽度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沟渠规格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复核报告中有关数据采用《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
第 20 页
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量技术报告》。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符合《辽宁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完成项目建设工程资金使用以工程决算和财务审计报告为准。
六、复核意见
本次技术复核在当地采取查看资料、现场勘查、测量等形式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的调查,复核结果与项目初验报告一致。
少部分工程有超规划设计施工或未按规划设计完工现象,个别工程在设计及变更设计中均未体现,属无设计无变更。
附:
1、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技术复核图。
2、《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量技术报告》
3、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技术复核照片(该照片在《XXXX市大明镇团结村、沙后所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量技术报告》
第 21 页
中)。
4、监理公司提供的隐蔽工程数据。
YYYY市土地开发整治管理中心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工程造价三级复核制度范文第6篇
建立进出口单证管理及复核制度,明确对各岗位人员审单、录入和操作执行的控制要求;规范进出口业务操作,促使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报关业务更加有效,准确与符合法规要求,以确保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符合性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程序。
2.1 客户公司属自理报关企业,仅为本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由于出口口岸的限制,一般通过口岸的代理报关企业代为办理手续。
2.2 货物出口时报关业务员必须在货物装船前一或二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进行报关业务。 2.3 报关业务前必须做好以下单据:
2.3.1 出口业务:出口报关缺乏委托书,出口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出口商检委托书,出口商检换证凭条或凭证,出口核销单。如涉及加工贸易业务的必须提供手册报关。 2.3.2 进口业务:进口报关委托书,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和其他特殊单证,如手册、进口许可证、无木质包装声明等。 3.0 报关业务管理 3.1 出口业务
3.1.1 操作人员必须在货物出运至少7天前取得出口报关单证; 3.1.2报关资料须经公司复核审核员复核,尤其在产品规格、数量、金额、港口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不符需及时与客人取得联系,并得新追踪得到最新更新报关文件。
3.1.3 出口业务操作员在报关日至少2-3个工作日前,寄全套报关资料给口岸代理报关行/报关公司,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由具体操作报关员做好交接手续,同时要求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回传交接单(或电子凭证,如邮件或快递签收信息);
3.1.4 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必须在报关日向海关申报并递交所需的报关资料;
3.1.5货物出运二个月内,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须将海关签发的核销单、报关单退回企业, 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则由具体操作报关员负责追踪退单,最终退给客户由操作人员负责; 3.2进口业务
3.2.1操作人员先取得进口货物正本单据。
3.2.2货物到港口后,操作人员必须将进口发票、装箱单、提单、报关委托书及其他特殊单证寄往指定报关行,委托当地报关行办理进口成本清关手续,如自己本属海关出口,由具体操作报关员做好交接手续,同时要求口岸报关行/报关公司回传交接单(或电子凭证,如邮件或快递签收信息);
3.2.3海关等有关主管部门一经放行,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安排拖柜并通知公司指定仓库做好卸货准备。
3.2.4货到公司后,业务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前来查验,通知货主企业不得擅自开箱卸货。查验合格后方可通知货主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4.0报关复核岗位职责制度
4.1为了减少报关差错,提高通关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应设立复审岗位。
4.2复审岗位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掌握商品知识和审单技能,并对工作认真、负责。
4.3对进出口报关单证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报关单填制是否规范、准确,报关的委托书、单证、票据是否齐全。
4.4根据海关政策、法规要求,对进出口报关单证数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审核,确认报关单数据正确、合法,有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正常。 4.5审核商品归类、税率、完税价格、原产地等征免税要素,确认计算的税费正确。 4.6通过审核报关单的填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7 通过审核报关单,应适时对报关单差错进行分析、登记。并将差错分析情况向公司汇报。 4.8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和违反海关规定行为。
5.0 进出口业务操作人员必须做只好进出口各种报关单据及记录的留档。
6.0 企业必须每次在海关备案满三年前参加年审工作,并同时注意海关有关公告及时更新年审信息,必提醒进出口业务货主参加海关年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