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1篇
一、资产的分类
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都属于非流动资产,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这么多资产中,会计处理涉及盘盈和盘亏的有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存货和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本文是对这三种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探讨。
二、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现金溢余短缺的会计处理
为了加强现金管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对现金业务每日应结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时应及时按照会计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1.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发现溢余时,按溢余金额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现金短缺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短缺时,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记“现金”。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二)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造成账实不符,形成存货的盘盈盘亏。
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间,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每年至少实地盘点清查一次,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
1.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报经批准处理前,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货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三、会计处理差异及产生原因
(一)会计处理差异
从以上的处理方法中我们得出三种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差异:
1.同作为流动资产的现金和存货,现金盘盈记入“营业外收入”,而存货盘盈却冲减“管理费用”。
2.现金溢余时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而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却要记入“管理费用”。而固定资产盘盈记入“营业外收入”,对应的盘亏记入了“营业外支出”。
3.存货盘盈时都记入了“管理费用”,而盘亏时却要分一般损失和非常损失,一般损失入“管理费用”,非常损失入“营业外支出”。
(二)差异产生原因
要分析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不得不了解“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
首先,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排污费、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盘盈或盘亏等。从管理费用的解释可以看出,管理费用是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即只应有借方发生额,而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只有发生存货盘盈时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的贷方,难道是说存货管理有效才会发生盘盈,为了表示对存货管理人员的嘉奖冲减了“管理费用”,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存货盘盈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计性,而且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无任何必然联系,所以把存货盘盈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其次,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收入的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显然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它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的,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偶然发生的事项,即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净收益,且营业外收入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不存在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最后,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非常损失、捐赠支出等。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要素的解释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营业外支出不属于费用,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支出,其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不存在收人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营业外收入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收益,营业外支出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支出。那么资产的盘盈盘亏这种偶发事项应该属于“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范围,而不应该属于“管理费用”的核算范围。但我们实际会计处理时却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究其原因无非是想把不同原因造成的盘亏分清楚,明确责任,可盘盈却不能解释为管理原因才会带来盘盈,所以目前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不合理性。
四、改进建议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2篇
对于存货的盘盈,应及时办理存货的入账手续,按盘盈存货的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调整存货账面数,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明原因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一)存货的盘盈 报经批准前:
企业对于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报经批准前: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2)购进的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存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报经批准后: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3篇
3.盘亏旧A型设备一台,账面原值1700元已提折旧920元。 4.盘亏甲种材料350千克,每千克18元。 5.盘亏乙种材料400千克,每千克20元。 6.盘亏01号产品6件,每件35元。 1 借:固定资产 4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8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00
贷: 累计折旧 33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800-3300)*0.25=375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
2 借:原材料39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3900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3900 贷:管理费用 3900
3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820
累计这折旧 920 贷;固定资产 1700 借:营业外支出 82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820
4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63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6300 借:营业外支出 6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63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63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6300 借:营业外支出 6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6300
6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10 贷:库存商品 210 借 ;营业外支出 21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10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盘亏固定资产: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对于存货的盘盈,应及时办理存货的入账手续,按盘盈存货的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调整存货账面数,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明原因和有关部门批准后,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一)存货的盘盈 报经批准前:
企业对于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报经批准前: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2)购进的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存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报经批准后: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4篇
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人营业外收入。
(一)现金盘盈时 报经批准前: 借记:库存现金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1)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其他应付款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营业外收入
(二)现金盘亏时 报经批准前: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库存现金 报经批准后:
1)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5篇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现金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对于清查的结果应当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如果有挪用现金、白条顶库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于超额留存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人营业外收入。
(一)现金盘盈时 报经批准前: 借记:库存现金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1)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其他应付款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营业外收入 (二)现金盘亏时 报经批准前: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库存现金 报经批准后:
1)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对于存货的盘盈,应及时办理存货的入账手续,按盘盈存货的计划成本或估计成本,调整存货账面数,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明原因和批准后,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一)存货的盘盈 报经批准前:
企业对于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批准前: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2)购进的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存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报经批准后: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定额内损耗(也就是正常)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
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按其账面价值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报经批准转销时,再作为盘亏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一)固定资产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例如:长江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盈一台八成新的机器设备,市场价格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长江公司的账务处理:
(1)借:固定资产
200
贷:累计折旧
4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0
(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0 (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0 (二)固定资产盘亏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造成的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核算,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报经批准后:
1)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范文第6篇
389 贷:固定资产
400
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贷:银行存款
3
结转报废净损失 4
借:营业外支出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