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精选6篇)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第1篇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500字)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教学难点】

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1)硫的燃烧S + O22(2)磷的燃烧 4P + 5O2 2P2O5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2MnO4 + MnO2 +O2↑

2O + O2↑(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创设情境】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要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

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学生讨论】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硫燃烧的反应为例)

1、表示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表示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试一试]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学生讨论】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板书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板书展示】

[强调格式]从头看一边步骤。[总结步骤]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简明地写出答语。【课堂练习】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典型例题讲解】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7×4=80g。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 4Y=2×102-3×32=108 Y=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答:(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8g?1000g/kg?3356.6L 1.43g/L(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4.8kg 31632316?4.8g ??47.4kg x?x4.832(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4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 CaO + CO2↑ 100 44 100tx 10044 ? x=35.2t 100t?80%x 生石灰的质量:100t-35.2t=64.8t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

×80% 例5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

解:(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g?1.2g ?100%=85%

8g(3)m=5.5g-(8g-5.5g)=3g 荐上教版九年级

化学教案全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第2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下列装置哪些可以形成原电池? 若能形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并指出电子流动方向。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负极(锌): 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石墨): 2nh4++2e=2nh3↑+h2↑(还原)   【学与问】锌锰干电池即使不用,放置过久,也可能会漏液失效(作为电解质的nh4cl的水溶液显酸性)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什么?         2、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又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如此充放电可循环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     (1)铅蓄电池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特点:高能电池,电压高,质量轻,贮存时间长等。用途: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等。(4)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负极: 2h2+4oh -4e =4h2o(氧化反应)正极: o2+h2o+4e=4oh(还原反应)总反应:2h2+o2=2h2o   【思考与交流】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充电电池?                     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过的知识的联系是电解质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其次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转移电子要通过导线(导体)传递才能实现,这样就形成了电流,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完成练习            自己收集废旧干电池将其破开观察干电池     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其性能,人们将电池内的电解质nh4cl换成湿的koh,并在构造上作了改进,制成了碱性锌锰电池。         观察其构造   学生阅读课本p40         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铬、铅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给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电池中的有色金属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作业:课本p42 2、4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理论练习实际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干电池,让学生走进生活。                                                         让学生了解各种化学电源,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                                          板书设计【板书】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 干电池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石墨):2nh4++2e=2nh3↑+h2↑(还原)2. 充电电池(1)铅蓄电池(2)镍-镉碱性蓄电池(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特点:高能电池,电压高,质量轻,贮存时间长等。用途: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等。(4)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负极:2h2+4oh- -4e =4h2o(氧化反应)正极:o2+h2o+4e=4oh-(还原反应)总反应:2h2+o2=2h2o小结: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十)教学反思本案例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假设,通过做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突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而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本案例通过学生作交流,分析讨论、归纳综合,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的出结论,形成原电池的概念。这样使学生做到了眼到提高观察能力,手到提高动手能力,心到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体现了学生合作的精神。本案例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分别改变金属的连接方式,更换电解质溶液及电极等实验,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进行深入探究,从反复的改变条进行探索,不断使学生认知结构和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努力得出的结果,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本案例通过让学生制作“水果电池”,进一步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把探究教学内容迁移和拓展。   本案例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的情境之中,让他们自主体验新知识、新概念、新规律的探索与发现,让自主实验探究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一部分,通过自主实验,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实验成为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手段,并在其过程中培养他们基本技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它重在探究、重在实践。在实验探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更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局面。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很好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和有目的的实验探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相当不错的,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并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3篇

1. 复习巩固生字词。

2. 感知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 能感受到夏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及时地捕捉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阅读, 适当的积累语言。用教学生学习到学生自学的方式, 教会学生学习。

三、教学准备

课件、贴图。

四、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师戴着花仙子的头饰说:你们好!我是花仙子。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很多美丽的花朵, 你们想得到它吗?只要大家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回答问题, 就能得到我篮子里美丽的花了。我们一起加油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荷叶圆圆。 (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奖品,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 复习生字

我的家在“荷花池”, 那里很美很美, 下面就带同学们到我的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荷花池) 咦?同学们, 这些荷叶上的生字你们会读吗?

3. 读文、感悟

(1) 看图感受第一段指名朗读第一段。

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美吗?那我们全班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第一段吧。

(2) 读课文第二段理解感悟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有很多朋友也闲不住了, 你们看谁来了?

老师想请一位喜欢小水珠的同学来读第一段, 看看小水珠都说了什么了?

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3)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

(贴小蜻蜓图)

大家读得真不错, 荷叶这么美, 荷塘这么好玩, 小蜻蜓也飞来了, 你们瞧。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第三段吧。

(4) 学生自学四、五段

见到美景小青蛙和小鱼儿也赶来了。 (贴小青蛙和小鱼儿图) 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小组一起学习, 先看看我们小组学习的要求吧!

学生自学, 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情境中朗读体会, 感受自然的美好, 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

4. 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 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开、来了欢乐。现在, 老师要带你们到另一个很美的地方?想去看看吗?看看还有谁把荷叶当作什么呢?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5. 课堂小结

圆圆的荷叶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也给我们带来了笑声, 荷叶快乐吗?“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希望我们能将这份开心与快乐带给每个人, 带到每个角落, 让我们的周围充满笑声。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第4篇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 外界條件 浓度 探究+实验 教学设计

一、教材背景

本知识点是二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课侧重介绍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为下一课时学习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作好铺垫。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对很多化学反应剧烈、缓慢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不会感觉到困难。

2、在第一课时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学生素质较好,愿意动手实验,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比较好的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认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

能力培养: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五、教法设计

讨论+探究+实验

六、教学策略

1、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用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使学生建立起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感性认识;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在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学习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事实、处理事实、分析事实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2、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七、实施方法

1、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为重点,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可从讨论化学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入手,结合教材中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的图和HI的分解反应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讨论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等,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仅仅作为名词出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浓度等改变,为什么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因此,对这两个名词不必深究。

2、浓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原理的介绍,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通过实验(或边讲边做实验)来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视图画的形象、直观等作用,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幻灯、录像及计算机软件等,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使画面“动”起来,充分发挥图画在化解知识难点中的特殊作用。

八、教学体会

1、本节课运用投影仪增大了课堂容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学生的注意。

2、本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板书少,引导启发多,学生个别活动、集体活动多,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曾汉泰,钟玉新,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8,(8-9):32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第5篇

来源:网络金匙教育资源网收集整理时间:2008-04-16

§7.1溶解现象(第2课时)教案

闽江学院附中 曾大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2)评价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第6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 ;

实验2.将新制备的 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

原因分析。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 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 溶液中,阳离子有 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 中,在 溶液中: 例题分析: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 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h+]&[oh-](b)[nh4+]&[ cl-]&[h+]&[oh-]

(c)[ cl-]=[nh4+]&[h+]&[oh-](d)[nh4+]=[ 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b)[nh4+]&[cl-]&[oh-]&[h+]

(b)[cl-]&[nh4+]&[h+]&[oh-](d)[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