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类物品范文(精选6篇)
化学类物品 第1篇
1 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员工的能力、培训与意识
企业要想发展的好, 员工的质量和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只有员工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 严格要求自己, 进而保证质量。除此之外, 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职能的发挥也是影响化学物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 企业的领导要强化自己的质量意识和社会竞争意识, 在国家规定的质量管理范围内, 制定和确定正确的质量方针和企业发展目标, 重要是这些方针和政策的制定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 这样员工才能正确的贯彻实施。
同时, 重视建立质量奖励机制也是有必要的。而且, 设定具有指定的管理者, 明确其管理范围和职权, 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力度,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其次, 各个部门的领导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 强化质量意识, 并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处在生产一线的员工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 并通过考核, 达到标准后才可以具有上岗资格。而且, 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认真严格执行生产工艺上的操作规程, 不懈怠, 不擅自违反工艺规程, 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化学类产品。在化学产品生产后, 质检部门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质量合格标准体系, 给予严格的质量检测, 以进一步保证化学类产品的质量。这一环节在控制化学类物品的质量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2 生产工艺、质量检测标准
化学类物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是保证其质量达标的软件支持部分。化学类物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也是保证其质量的必要技术支持。生产工艺作为生产车间进行流程式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是每一个车间生产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规程和制度。同时, 企业的技术等相关部门也应该不断的尝试新的生产工艺,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来探索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工艺流程, 并在日后的生产中逐渐形成完善的生产工艺, 获得必要的作业指导书。而且, 还能够保证它们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进而可以保证化学类产品的质量。
质量检测标准包括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检测方法及产品的储运包装等内容, 产品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化工部标准的, 直接引用相关标准即可。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用的过程中, 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指标和流程等进行操作。在没有相应国家标准作为参考时, 企业应该按照其他企业或是同类产品制定本企业产品的企业标准, 制定的企业标准既要符合制定标准的规范又要满足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
3 化学类物品质量控制的硬件保证
化学类物品的生产设备和监控检测仪器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的关键硬件。针对这些硬件设施, 势必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仪器管理制度, 并设置专门的部门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以确保这些仪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化学类产品即将成为商业化的成品前, 需要使用检测仪器 (主要包括色谱仪、光谱仪、质谱仪、分析天平、温度计、高温炉、玻璃仪器) 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因此, 检测仪器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影响产品质量检测的关键。而且, 这些检测仪器检测出来的数据代表着所有的产品质量状况, 因此, 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和购买仪器时, 应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4 产品源头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产品源头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等。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和供货商达成一致, 严格确定验收的标准, 也就是确保供货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能够达到或是超过规定的相应标准。生产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原材料质量控制体系和进货检验规程, 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程序和检验规程对进厂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方可放行投入生产。只有使用优秀质量的原材料, 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化学产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社会信誉的重要前提。
5 化学类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 主要是严格控制中间产品的质量。因此, 需要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检验流程等。在生产过程中, 要确保员工能够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定的流程进行严格的生产, 在生产出来的中间产品也需要通过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合格后, 方可用于后续的加工处理环节。针对那些质量不合格的中间产品, 是绝对不能够进入到下一道生产工序的。在整个过程中, 生产部门和质量检测部门均要严格执行中间产品质量的控制程序, 化学产品的中间产品是否合格, 要进行严格的标识, 而质量检测部门要做好质量判定的标识工作, 同时做好记录, 避免这些物品进入到下一道生产工序, 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6 化学类产品成品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化学类物品的成品是否合格主要是参考以下两个方面的评判:一是企业自身检测出来的未达标的不合格产品;二是经过其他部门或是客户等经过检测或是使用后发现的产品不合格。针对第一种情况, 企业通常具有相应的处理和解决方案。而后一种情况, 则通常是双方的质量检测部门共同商议后给予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 化学类物品生产企业应该在生产的过程中, 严格遵循“以质为本”的原则。在生产的过程中, 严格控制化学物品的质量。而且, 在通过培训等多渠道来提高企业员工质量意识的同时, 还应该在企业硬件方面多下工夫, 保证设备仪器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在产品的源头上严格控制, 在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 进而保证化学类物品的质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顺喜.质量控制措施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重要性分析[J].医学信息, 2013 (6) .
[2]韩晓霞.药品检验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J].医学信息, 2014 (13) .
[3]黄颂智.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7) .
[4]郭金刚, 郭金华.生物化学分析前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9 (6) .
物品类谜语小学谜语 第2篇
小玩意,样式多,衣服裤子都要它。(打一物品)谜底:纽扣
一大串,红通通,遇火点燃啪啪响。(打一物品)谜底:鞭炮
小小三角飘胸前,颜色似火暖心间。(打一物品)谜底:红领巾
白胖子,软又香,北方人儿最爱吃。(打一食物)谜底:馒头
小房子街上站,瓜果纸皮里面放。(打一物)谜底:垃圾箱
身体长长,拿在手中,要问长短,它最了解。(打一文具用品)谜底:尺子
水晶皮肤鬼蓬头,形如石榴塞满肉。(打一食品)谜底:烧麦
小小船儿成双对,从来不在水里游。(打一物品)谜底:鞋子
小花瓶,开百花,用手一转,千变万化。(打一玩具)谜底:万花筒
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写字画画全靠它。(打一学习用品)谜底:铅笔
身材圆又圆,穿着黑白衣。(打一运动用品)谜底:足球
毛毛的,不沾湿,清洁家电好帮手。(打一生活用具)谜底:鸡毛掸子
小圆柱,手里拿,晚上用,看的见。(打一物品)谜底:手电筒
肚子大,尾巴小,直上直下很轻巧,背上生个大翅膀,升降不必用跑道。(打一交通工具)谜底:直升机
形状不一把它拼,又高又稳准能赢。(打一玩具)谜底:积木
一根根,两成双,三个指头夹住它。(打一生活用品)谜底:筷子
四四方方小家伙,上面摆着串串珠;小手随意拨一拨,最终答案立有数。(打一物品)谜底:算盘
一座桥,摇一摇,这边低那边高,小朋友乐嘻嘻。(打一玩具)谜底:跷跷板
色彩迥异居中间,四周缺牙紧相连,贴上它会更省钱。(打一物品)谜底:邮票
一个老爷爷,推他他不倒,总爱把头摇。(打一物)谜底:不倒翁
满脸皱纹一老翁,干净卫生立大功,没事靠墙晒太阳,用时插进水当中。(一生活用品)谜底:搓衣板
把钱用在公益事业上(打一农副产品名)谜底:花生仁
专题28 化学图表类计算题 第3篇
[pH][0 20 40 60][VNaOH(mL)]例1 用NaOH溶液滴定20.0 mL盐酸,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3 mol·L-1 B.0.4 mol·L-1
C.0.5 mol·L-1 D.无法解答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图线的起点。因曲线经过坐标原点,在该点溶液pH=0,即c(HCl)=1 mol·L-1,所以:c(NaOH)=[20 mL×1 mol·L-140 mL]=0.5 mol·L-1。答案:C。
点评 图象型的计算题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分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题;溶解度曲线图;结构图(原子、分子、晶体)和模型图以及其他综合依据图表计算或构建图表等类型。而解决这类图象题的基本思路: ①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②注重将图象中隐含的信息加工成化学语言,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基础知识,从而能快速解决问题。
考点2 表格型
例2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 mL,加热至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实验
序号&样品的
质量/g&NaOH溶液的
体积/mL&氨气的
体积/L&Ⅰ&7.4&40.00&1.68&Ⅱ&14.8&40.00&3.36&Ⅲ&22.2&40.00&1.12&Ⅳ&37.0&40.00&0.00&]
(1)由Ⅰ组数据推测:标准状况下3.7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 L。
(2)欲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选择第 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1)由数据Ⅰ和Ⅱ可知:[7.4 g1.68 L=14.8 g3.36 L]当样品质量≤14.8 g时,NaOH足量,即样品质量与氨气体积之比为定值,则V(NH3)=[3.7 g×1.68 L7.4 g]=0.84 L;
(2)根据氨气体积的变化情况可知第Ⅲ组中NaOH的量不足,22.2 g样品中含NH4HSO4物质的量为:[22.2 g×0.05mol7.4 g=0.15mol],根据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H++OH-=H2O, NH4++OH-[△]NH3↑+ H2O,求得n(NaOH)=0.15 mol+[1.12 L22.4 L⋅mol-1]=0.2 mol,c(NaOH)=[0.2 mol0.04 L=5mol⋅L-1]。答案:(1)0.84 L;(2)Ⅲ,5.0 mol·L-1
点评 表格型的计算题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分为元素周期表图;实验的基本仪器图和装置图;实验图、流程图、结构图等类型。解决这类表格题的基本思路:①理解表格中各项中数字的意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②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變化趋势,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专题训练】
1.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pH][13
7
0][V(HCl)/mL][20][M][N][O][O][7][pH][温度(℃)][溶解质(g/100 g水)] [能量][b][a][反应过程][CH3CH3(g)][CH2=CH2(g)+H2(g)] [①②③④][水的体积]
A.图①: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的做法能实现从N→M的转化(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C.图③:向盐酸中不断加水,溶液pH的变化情况
D.图④: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烟雾实[相对浓度][时间/小时][RH][PAN][O3][NO2][NO][O 1 2 3 4 5 6] 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NO生成NO2
C.RH及NO2可以生成PAN及O3
D.O3生成PAN
[pH][7][1][O][112][224][336][V(SO2)/mL]3. 已知:2H2S+SO2=3S↓+2H2O。某同学向100 mL氢硫酸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是弱电解质
B.H2SO3不是强酸
C.亚硫酸是比氢硫酸还弱的酸
D.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 [产生气体的量][铁粉的质量/g][A][B][C][O][5.6 11.2 16.8 22.4] 浓度0.05 mol·L-1
4. 将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100 mL,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若向100 mL该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
B.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NO3-+4H+=Fe3++NO↑+2H2O
C.稀硫酸和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5. 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组别&甲溶液(mL)&乙溶液(mL)&沉淀(g)&第一组&440&120&1.56&第二组&120&440&1.56&第三组&120&400&3.12&]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5 mol·L-1; 0.5 mol·L-1
B. 1.5 mol·L-1; 1.0 mol·L-1
C. 1.0 mol·L-1; 1.0 mol·L-1
D. 1.0 mol·L-1; 1.5 mol·L-1
6.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在它们的化合物中,主要化合价均不止一种,但有一种相同的化合价。它们的一些物理常数如下:
[元素&A&B&C&D&原子半径/nm&0.102&0.077&0.117&0.075&单质沸点/℃&444.6&4827&2355&-195.8&]
下列不属于A、B、C、D形成18个电子的氢化物的分子是( )
A. H2S B. H2O2 C. C2H6 D. SiH4
0.2] 7. 有一种透明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Fe2+、Mg2+、Al3+、Cu2+,Na+,NH4+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粉末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同时产生白色沉淀,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纵轴)与所加淡黄色粉末的物质的量(横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固体粉末的名称是 ,所含化学键是 ;
(2)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
(3)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8. 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记录如表格。试回答:
[实验序号&甲&乙&丙&盐酸的体积(mL)&30&30&30&合金的质量(g)&0.255&0.385&0.459&生成气体的体积(mL)&280&336&336&]
(1)甲组实验中盐酸 ,乙组实验中盐酸 (均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
(2)要推导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是 ,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要求出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 ,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化学类物品 第4篇
关键词:定位跟踪,轨迹回放,报警提示
0 引言
本系统集成物联网、GIS、北斗定位、无线跳频通讯技术、加密认证技术于一体, 对贵重、限制类物品、监视物体和指挥中心建立信号联系, 使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查看贵重或限制类物品的具体位置、状态。一旦发生贵重或限制类物品脱离监视范围, 将进行不同级别的报警, 从而实现限制类物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产品适用于固定的场所内、车载运输过程中、开放的大范围试验场地和人群聚集的场所中的贵重或限制类物品保护。
报警产品是最早进入中国民用市场的安防产品之一, 可从来没有像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一样火爆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 人们安全意识并不强, 市场也不大, 报警产品市场发展比较缓慢;现在处于安防市场快速增长期, 又被监控产品的风头盖过。甚至因为报警产品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而误报率比较高, 一些从事报警服务的企业把报警产品与视频监控联动, 实时查看报警情况的真假, 达到降低出警成本目的。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 报警产品已经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一部分。然而, 报警系统作为整个大安防系统中的基础系统和核心系统, 不可或缺。事实上, 长期以来, 国内报警产品市场都是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地方品牌各自盘踞一方, 割地封侯, 占据不同层次市场, 和监控产品相比似乎能叫得出名字的报警品牌并不多。
基于物联网的限制类物品定位跟踪系统, 作为报警类别产品, 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全程可控信息化管理体系, 将极大提升相关领域的管理、管控水平, 可以做到将限制类物品在统一模式管理之下, 做到实时跟踪、实时管理、即时补救, 第一时间预防事故发生, 有效降低人为失误和人为过错, 避免限制类或贵重物品的重大损失。
1 利用Map X构建地图应用
1.1 图层控制和匹配
Map X中载入的地图是在其自带的图层管理工具Geoset Manage中创建的*.gst文件, 该文件实质上包含了一个图层组, 规定了组中各个图层的名称、属性及它们的叠加顺序。图层组中的图层既可在设计阶段存在*.gst文件中, 又可在程序运行阶段利用Map X提供的图层控制功能动态进行图层的添加、删除等各项操作。在进行图层匹配时, 所有图层必须使用一致地投影方式才能精确匹配。
1.2 编辑、查询和空间分析
这是地图应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程序设计人员可以通过Map X的一个称为Feature的对象来访问图层中的空间对象。Map X提供了四种类型的Feature对象:区域、点、线、文本。编程人员通过Feature可以在地图窗口中创建、修改或删除区域、点、线和文本实现对地图的编辑;Map X提供了多种标准工具, 要在应用中实现对地图的缩放、浏览、选择等功能, 只需要引用Map X提供的相关的方法或属性便可完成对地图的查询,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已创建自定义工具, 以完成特殊功能;对于地理信息的统计、空间分析, 可用Map X提供的相关的方法或属性来实现, 对于非地理信息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程序开发语言来实现。
1.3 引用地理数据库
GIS中的数据库有两种:地理数据库 (存储地理信息) 和非地理数据库 (存储非地理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 不需要把所有的数据都与地理信息相匹配, 存储于地理数据库中, 有些数据可以独立存储为非地理数据库。对于非地理数据库, 则可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对其的访问、控制。
2 系统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限制类物品定位跟踪系统, 作为报警类别产品, 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全程可控信息化管理体系, 将极大提升相关领域的管理、管控水平, 可以做到将限制类物品在统一模式管理之下, 做到实时跟踪、实时管理、即时补救, 第一时间预防事故发生, 有效降低人为失误和人为过错, 避免限制类或贵重物品的重大损失。使贵重物品具备实时跟踪、定位、回放和报警等功能, 以及相应准确、完整的地理信息。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等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图控制是车辆监控系统的基础和最终表现形式。图1是以长春市地图为例的监控系统在地图中添加物体、设备实时位置的监控操作界面。
本系统从物品监控的基本要求出发, 具备了以下主要功能:
2.1 地图基本功能
电子地图能够实现基本的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刷新、显示经纬度等功能。
1) 地图放大功能
点击“放大”按钮, 光标会呈现放大镜状。此后, 当鼠标在地图上某一点单击时, 地图会以该点为中心放大一倍比例尺显示;当鼠标在地图上成一矩形框放大时 (即按下鼠标左键并移动光标到适当位置) , 屏幕将以无级缩放的形式显示矩形框指定范围内的地图。拉出的框长宽比可能与显示屏长宽比不一致, 但显示时可以自动调整到最佳状态。随着地图不断放大, 可显示的层数将逐渐增多, 电子地图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样, 通过调整放大的级别, 达到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大范围的纵观全局以及细查局部的效果;当然, 地图也不是越大越好的, 为实现最佳显示效果, 地图放大若干倍后就不宜再放大了。点击右键, 地图放大功能取消。
2) 地图缩小功能
点击“缩小”按钮, 光标将会呈现缩小镜状。在地图上任一位置单击鼠标左键, 地图将以该点为中心缩小一倍比例尺显示。随着地图的不断缩小, 可显示的图层数和地物内容也会相应的减少, 当地图缩小到比全图显示还要在小时就不会再缩小了。若地图偏离窗口中央, 系统会自动将地图拉回到窗口中央显示。
3) 地图漫游功能
点击“漫游”按钮, 光标呈手状, 将光标移至某一位置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 地图将向拖动方向连续漫游, 此时地图显示的比例尺和图层数将保持不变。当光标在地图上移动到显示窗口的边界或四角时, 光标会变成方向箭头状, 此时应当点击光标地图向反方向移动。
4) 地图刷新功能
用户随时可以刷新显示电子地图。
5) 显示经纬度
可以直接显示当前鼠标所在点的经纬度大小。
6) 距离量测功能
跟踪用户当前鼠标的拖动过程, 得到两个结点的坐标之后可以方便的进行计算得出距离。
2.2 地图的监控回放功能
1) 定位监控
车载上的GPS接收机通过全球定位卫星获得当前物品、设备的定位信息, 然后通过物品标识器、个人携带器将经纬度和车辆频度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中心可实时、动态地获得各物品或者设备的定位和频度信息。
2) 监控查询
可对物品、设备的监控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地图中每一个Fearture对象的具体信息。
3) 轨迹回放
物品、设备执行完某一次行驶任务后, 其路线将被保存下来, 可重新将该物品、设备轨迹及当时的地理信息在电子地图各种不同的图层上重新显示出来, 通过设定时间, 回放不同时间段的轨迹。查找定位可查找地图中任一Fearture对象, 并将该对象定位在地图窗口的中央。
4) 地图控制及实现
图层的各种操作用户可通过对图层的操作浏览不同的地图界面。由于图层较多, 一般使用时不会用得到所有图层, 而且所有图层都显示在地图窗口中较混乱, 所以一般是有选择的让某些图层显示在窗口中。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图2是对设备图元进行监控界面, 超出了区域边界, 进行报警显示, 报警分为短信报警、声音报警。图3并报告此处设备包括的物品列表。
图3并对此物品列表进行提示。
图4是物品的回放轨迹监控界面。
图5是物品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的回放轨迹监控界面
3.2 实验结论
Map X地图技术能很好的实现物品、设备的跟踪定位、回放和报警等功能, 获得完整的地图是本系统的难点。设备的精度也是本系统开发遇到的关键问题。本系统在获得物品标识器、个人携带监视器的位置信息后因精度有限, 获得的位置与地图上的位置有一定的差距, 本系统采用线性拟合算法对经纬度坐标进行校正, 在滚迹回放时采用样条插值算法对遗漏的点进行插值, 提高监控物品的精度。本系统在对大量物品在区域范围内外进行反复测试, 报警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 误判率为1%, 物品的中心在区域边界时, 报警率显著下降, 为了提高报警率, 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边界上要进行边界上的报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晓平, 曲仕茹.基于MapX的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学报, 2008, 8 (12) :3377-3381.
[2]叶琴.基于MapX控件的电子地图开发[J].现代经济信息学报, 2010, 48 (3) :258-259.
[3]贾国宪, 边少锋, 尚延生.基于MapX的GPS与GIS集成应用系统的开发[J].海洋测绘学报, 2003, 23 (1) :57-61.
[4]张振旅.车载导航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D].2009:1-70.
[5]叶俊.基于MapX控件的GPS导航系统的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 2008:1-93.
[6]严红萍.基于GPS/GIS车载定位与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D].2006:1-60.
[7]贾国宪, 刘新江.VC环境下基于GIS的GPS导航系统的开发[J].北京测绘学报, 2003, 2 (5) :449-452.
雅思口语Part2物品类题库 第5篇
You should say:
what the equipment is
where are you going to buy it
what features it has
and explain why you want to buy it.
I’m a bit behind the times, so I think number one on my list of most wanted, indeed most needed equipment, is a smartphone.
I’m not sure exactly where to by my new toy. On the one hand I could buy it on the Internet, where it’s likely to be cheap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I prefer the more intimate experience of going to a shop and seeing the product first hand before I commit to buy it. Zhongguancun, an area of Beijing, has a huge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with mall after mall housing floor after floor of computers, phones and other tech. It’s a geek’s paradise.
My current phon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old man’s phone’. It basically only calls and sends text messages. My new smartphone will have a plethora of features, including a high-resolution camera and the ability to download a wide range of apps, like WeChat. It can also play movies, which will be especially useful when I’m trying to kill time on the subway on the way to work.
化学类物品 第6篇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大, 且火灾发生后燃烧猛烈, 危害、扑救难度、损失都较大, 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 我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形势如何, 如何进一步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 降低火灾起数、人员伤亡和直接财产损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因此分析近年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 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分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方向, 对明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提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1]。
1 1999~2006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
1.1 1999~2006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基本情况
据《中国消防年鉴》 (以下简称《年鉴》) 统计, 1999~2006年全国共发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228498起, 造成4699人死亡, 8800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225018.7万元。1999~2006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见表1。
1999~2006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统计表明, 平均每起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约造成0.02人死亡、0.0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98万元。同时期全国平均每起火灾约造成0.01人死亡、0.01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63万元。可见,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通常要比普通物质火灾大得多, 平均每起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造成人员死亡、人员受伤、直接财产损失分别是全国火灾平均值的2.0倍、2.9倍、1.6倍。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比普通物质火灾危害更大, 主要是由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发生火灾后, 燃烧速度快, 燃烧猛烈, 放出热量大, 同时燃烧过程中还可能有爆炸、中毒危险, 控制、扑救难度大, 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普通物质火灾大。
1.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情况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情况见图1。1999~2006年, 全国共发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228498起, 平均每年28562.25起, 起数最多的是2002年, 全国共发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38896起。从2003年开始, 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呈稳中有降的趋势, 最近4年, 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平均起数保持在30000起左右。
1.3 人员伤亡情况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人员伤亡情况见图2。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共造成4699人死亡, 8800人受伤, 死亡与受伤比约为1∶1.9, 说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发生火灾后, 死亡人员占的比例较高, 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危害性大。此外, 从最近几年火灾统计看,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这与国家、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和投入提高密切相关。可以预计, 今后只要进一步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和消防安全制度建设、落实力度,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数量还可以继续降低。
1.4 直接财产损失情况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情况见图3。1999~2006年全国共发生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228498起, 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25018.7万元, 平均每起火灾约造成直接财产损失0.98万元财产损失, 高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每起火灾约造成直接财产损失0.63万元。2001年开始, 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总体上呈平稳下降趋势。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危害大、扑救难度大, 造成火灾损失大, 因此预防是降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的核心手段[2]。
1.5 重、特大火灾情况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重、特大火灾情况见表2。1999~2006年, 全国共发生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709起,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的0.31%;造成964人死亡,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人员死亡数的20.52%;造成657人受伤,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人员受伤数的7.47%;造成直接财产损失47374.3万元,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的21.05%。可见, 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的比例虽很小, 但危害却极大, 是造成大的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 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是降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关键。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重、特大火灾情况见图4。统计表明, 全国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人员伤亡有下降趋势, 但并未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期间个别年份人员伤亡有增加的趋势, 说明了火灾的突发 性、偶然性、随机性。鉴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火 灾危险性和危害性, 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 积极消除火灾隐患, 预防火灾发生;同时, 火灾发生后, 要努力将火灾控制和消灭在初起阶段, 避免重、特大火灾的形成。
1.6 火灾原因情况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原因统计见表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原因不明的占11.28%, 其它原因6.25%, 在可查明火灾原因中, 比例最大的依次是用火不慎 (27.80%) 、电气 (25.64%) 、吸烟 (7.70%) 、玩火 (7.03%) 、违章操作 (6.62%) 、放火 (5.75%) 。火灾原因统计结果表明,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原因呈复杂化的特点, 也说明很多可避免的火灾仍大量存在, 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等造成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有112759,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49.35%。可见, 很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减少不安全行为引发火灾, 避免不必要的火灾发生是今后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3]。
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对策和建议
2.1 全面把握火灾形势, 清醒认识火灾的严峻性
《年鉴》统计表明, 1999~2006年, 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总体上稳中有降, 火灾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下降, 消防安全工作成效明显。但《年鉴》统计也表明,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形势可能呈起伏状态, 某年度火灾损失增加的可能性仍存在。因此虽然当前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下降, 但有关单位、个人和执法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严峻性, 深刻认识到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 清醒认识到火灾发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明确引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隐患还比较多,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火灾起数、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此外, 据德意志银行报告, 中国化学工业规模在2005年已达到1510亿美元, 预测到2015年将再翻一番达3920亿美元, 将超过10%的年增长率, 届时中国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化学品制造国, 在世界化学品市场的份额将从现在的8%上升到13%。化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数量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增加, 发生火灾的几率也更大, 这对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2.2 狠抓“三违”、“三反”工作, 减少、避免不必要的火灾发生
“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反”即“反违章指挥、反违章作业、反违反劳动纪律”, “三违”是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反”是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据《年鉴》统计, 仅因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四项原因引发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就有112759,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49.35%, 占可查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原因的55.53%。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等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的不安全行为,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却是引发火灾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规范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减少、避免不必要的火灾发生, 是今后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同时, 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多、损失大, 也说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 降低火灾损失的空间还很大。
针对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违章操作等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的不安全行为引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比较多的形势, 有关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单位等有必要加强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制度建设, 狠抓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 努力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能力、水平, 切实提高员工预防火灾的能力, 实现大幅度降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 实现企业发展、消防安全双丰收。
2.3 找准着力点, 进一步降低火灾损失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 全国共发生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709起,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的比例仅为0.31%, 但造成人员死亡、受伤和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的20.52%、7.47%和21.05%。可见, 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是降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的着力点。根据“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将可能发生重、特大火灾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单位、部位作为降低火灾损失的着力点, 狠抓预防和遏制工作。预防方面首先是从单位设计、施工、生产等基础环节入手, 加强消防安全基础硬件建设, 避免“胎里病”;其次是狠抓消防安全制度建设和落实工作, 确保有制度可依, 做到有制度必依;最后是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建设, 确保安全制度得到坚决贯彻和落实, 同时, 用安全意识弥补安全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要遏制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发生, 还应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救援组织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 确保火灾发生后, 有能力将火灾控制在初起阶段, 避免小灾变大难, 遏制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打赢预防和遏制重、特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发生的攻坚战, 是降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损失的着力点。
2.4 探索降低电气火灾损失的核心技术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 有58595起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是电气原因造成的, 占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的25.64%, 是引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电气火灾占全年火灾的24%~28.5%, 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且目前为止电气火灾损失仍有上升趋势。电气火灾引发的具体原因有电气设备短路、电气设备过负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老化、电气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等。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 探索降低电气火灾损失的核心技术。
2.5 警惕暴力袭击, 确保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装置安全
据《年鉴》统计, 1999~2006年, 有13148起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是放火引发的, 占了全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的5.75%, 平均每年有1643.5起是人为故意放火造成的。从危害看, 通常人为故意引发的火灾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都比较大。国际、国内矛盾的激发都有可能导致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装置作为实施暴力袭击的武器, 恐怖主义、邪教组织、极端分子等都可能是实施人为破坏, 引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 在国外, 也发生过多起恐怖分子攻击易燃易爆化工装置, 引发火灾、爆炸的事件。因此, 有必要加强预防人为破坏易燃易爆化工装置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建设。国家职能部门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企业应采取一定对策和措施, 避免易燃易爆化工装置被恐怖主义、邪教组织、极端分子攻击、破坏。2008年3月6日, 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2008化工厂反恐法案》, 法案赋予DHS (美国国土安全部) 对美国化工厂及其他应用或储存有害化学品的设施具有永久管理权, 以确保这些工厂和设施的安全。这对我国如何保障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相应装置的安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4]。
3 结 语
通过对1999~2006年全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形势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 但某年度火灾损失增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 引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的隐患仍很多, 降低火灾损失的空间还很大。
(3) 要抓住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 找准降低火灾损失的着力点, 从思想、硬件、制度上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增大消防安全投入, 强化消防安全制度建设和落实能力,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能力, 减少、避免不必要的消防安全事故, 确保大幅度降低火灾损失。
摘要:根据《中国消防年鉴》对近年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起数、造成人员伤亡、直接财产损失、起火原因等情况进行分析, 揭示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特点和规律, 分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方向, 并对今后如何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对策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2000—2007[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梅长林, 范金城.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16-121.
[3]曾林水.重大火灾隐患的分类成因及整改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08, 24 (2)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