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 年3 月2016 年3 月期间该研究中心治疗糖尿病的40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1)性别构成: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16 例;(2)年龄分布:最小者36 岁,最大者76 岁,平均(56.18±10.65) 岁;(3) 病程: 最短2 年, 最长12 年, 平均(8.18 ±1.36)年;(4)伴发症:高血压19 例,冠心病21 例。 再择取同期接受体检的40 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其基本资料为:(1)性别构成: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例; (2)年龄分布: 最小者35 岁, 最大者75 岁, 平均(56.01±10.25)岁。 两组患者就上述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注: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该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抽血前提前一日告知两组患者保持空腹禁食状态, 于抽血当日清晨从两组患者静脉中抽取4 m L血液,放入真空干燥试管中,置于20~25 ℃的室温环境中2 h左右, 然后将其放入离心仪中以3 000 转/min的转速作10 min的离心操作, 待血清分离后将其导入新的试管中进行保存,保存温度为-18 ℃。 之后,准备好仪器与试剂,以日立7170 型号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1) 尿酸; (2) 谷丙转氨酶; (3) 游离脂肪酸; (4) 甘油三酯;(5)其他指标,如:空腹血糖等。
1.4 统计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 其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9.0 加以检验。 计量资料行(±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 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纳入对象均为2 型糖尿病病患者的研究组在尿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五项指标上全部高于纳入对象均为健康受检者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史一种综合性的代谢性疾病, 对于机体中与代谢有较大关联的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其表现便是随着糖尿病的不断迁延与发展患者机体必将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3],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出现, 遏制糖尿病病情的继续迁延发展,疾控必须尽早为患者实现准确的诊断与治疗[4,5]。 而基于研究结果中健康受检者和糖尿病病患之间在多项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诊断可以从尿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等指标上入手。 这些指标的疾控诊断意义如下。
(1)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用于反映患者的肝损伤程度, 而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会使肝细胞发生脂质沉淀,其高血糖会推动三羧酸的循环,使得还原型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与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释放得更多,刺激线粒体,使过氧化物酶分泌过量,从而引起明显的肝损伤。 因此,糖尿病患者多具有较高的ALT水平。
(2)尿酸:UA与血糖之间联系密切,二者的代谢均需要经过糖酵解这一途径, 而胰岛素在糖酵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对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起到调控作用,间接地对循环进行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以抑制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 使尿酸水平相应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多有较高的UA水平。
(3)游离脂肪酸:TG和FPG是最为人所熟知的糖尿病检测指标,该文对此不做赘述,而FFA作为TG水解后的新产物,其含量因糖尿病患者TG水平较高而随之升高。 作为连接胰岛素抵抗与代谢异常的联结点,FFA更是一个循环指标,用以反映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
4 结语
2 型糖尿病对机体的慢性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提高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疾控检测方法应对尿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等多项糖脂指标进行检测, 通过健康受检者与患者之间指标的显著差异来实现准确的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谷丙转氨酶和尿酸等指标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 择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该中心治疗糖尿病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两组患者进行抽血检验。结果 纳入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病患者的研究组在尿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五项指标上全部高于纳入对象均为健康受检者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提高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疾控检测工作应对尿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等多项糖脂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健康受检者与患者之间指标的显著差异来实现准确的诊断。
关键词:2型糖尿病,谷丙转氨酶,尿酸,检测意义
参考文献
[1] 申双利,李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相关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26-28.
[2] 征海华,戚蓓蓓,宋文春,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5):69-74.
[3] 何双涛,刘军,周连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对CA199水平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7):493-495.
[4] 沈文清,邢艳芳,钱捷,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6):49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