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4
1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精选7篇)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第1篇

一、**和灾难

1.时间:1966~1976年

2.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发动““””。

(2)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3.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成立“中央“”小组”, 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表现:

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

①“二月逆流”: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四五运动”:1976年清明节,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被“_”镇压而结束。但它为粉碎“_”奠定了群众基础。

6.““””的实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危害:①政治上长期**;

②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

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④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8.““””教训(启示):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刘少奇于1969年11月,原国家副主席被迫害致死,是““””最大的冤案,表明在““””时期,民主与法制已被严重践踏。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

(1)时间:1971年9月

(2)原因: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政变被粉碎,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

(1)时间:1976年10月

(2)背景:

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江青集团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集团,十年**结束。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第2篇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

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表现:

①衣: 色彩、样式单调(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丰富多彩

②食: 匮乏、单调、基本温饱没有解决--→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

③住: 居住条件差--→人均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④行: 条件落后,人少出门--→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出行工具多样

油票、粮票和布票

发行原因: 在计划以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供应加以控制。

取消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物资丰富起来,各种票证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就业、保障制度:

1.就业制度

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影响: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第3篇

“玄宗时宰相姚崇令人灭蝗, “仅一个州, 就消灭蝗虫14万石。 (1) ”页下注“ (1) 石 (dàn) , 市制容量单位。1石为10斗。”[1]14

笔者按:此条错误有二:其一, 称谓之误。“市制”虽是指我国创造和长期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制度, 但在古代度量衡制度并不能称为市制。“只是到1928年时, 才开始称为市制 (市用制的简称) 。全国解放后, 正式把我国传统的度量衡制度称为市制。”[2]99“1959年6月国务院规定以公制作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同时仍保留市制。”[3]792市制的标准量制是1石为10斗, 1斗为10000毫升。就唐代而言, 虽然“斛”、“石”可以互换使用, 但其标准量制是“斛”而非“石”, “实际用‘石’作为容积单位自宋始”[4]284, 唐代的标准量制是1斛为10斗。由于斛石可以互用, 故也可说是1石为10斗。此似与教科书所言相同, 但事实上, 唐制大斗1斗等于6000毫升, 小斗1斗等于2000毫升。与市制相差甚远, 故称唐时的石是“市制容量单位。1石为10斗”是不正确的。其二, 读音之误。石作为容量单位, 在唐代读为shí, 而非dàn。《说文》:“石, 山石也。”段注:“或借为硕大字, 或借为禾石字, 禾石, 百二十斤也。”读音皆为石声, 而石声为“常只切。”[5]448故“石”在汉代作为重量单位, 读为石头的石。唐宋时的字典《玉篇》:“石, 市亦切。又厚也, 斛也。”[6]411《广韵》:“石, 常只切”[7]518, 皆读为shí。石音发生变化出现在宋代。据梁方仲称:“北宋时四川的成都府及梓州两路已出现了‘擔’这一权衡单位的名称。不过, 当时这些地区仍以石 (量制) 作为米谷的计算单位, 只有一些‘杂色’的税物才以擔 (衡制) 来计算。自清初以来, 在很多省区, 民间已通俗称衡百斤为一擔 (担) , 而量一石亦称作一擔。擔、石二名从此往往通用。”[8]526因此秦似称“石在北方话中有dàn的一读, 是晚近的事。”[9]375

2.《中国历史》 (下) :

“唐玄宗时期, 有个状元出身的考官叫李昂, 以公正刚直著称。科举考试前, 他对应试者说:‘文章的好坏, 是可以衡量的。如托人情, 一律不录取。’李昂的舅舅与应试的李权私交很深, 舅舅找到李昂为李权说情, 李昂大为不满, 表示要让李权当众出丑。考试结束, 李昂将李权文章中的不通之处, 摘出来贴在墙上, 让众人品评。李权不仅没有考中, 还丢了颜面。”[1]17

笔者按:此条错误有二。其一, 李昂虽是进士第一名及第, 如下文所证, 当时官方并没有状元的称呼。故称李昂状元出身不妥。其二, 向李昂为李权说情的人不是李昂的舅舅, 而是他的妻父。考此典出自《唐摭言》, 向李昂举荐李权的人, 史书称是李昂的“外舅”, 所谓:“既而昂外舅常与进士李权邻居相善, 乃举权于昂”云云[10]11。按《尔雅》云:“妻之父, 为外舅;妻之母, 为外姑。”[11]2593《说文解字》所谓:“舅, 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5]699据此, 为李权说情的人是李昂的妻父而非舅舅。

3.《中国历史》 (下) :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扩建学舍, 增加学员。贞观年间,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 录取极严,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 仍未中进士。进士科中第一名的, 称为状元。”[1]18

笔者按:此条问题有二:其一, “贞观年间, 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 录取极严, 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此论不确。因为贞观年间并非每年都开科取士, 如贞观“二年米贵不举贡”、贞观“十六年不贡举”[12]276。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也不在千人以上, 所谓“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 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10]4虽有千余人之说, 但这是包括了明经等科考生在内的。如宋人王珪所谓:“唐自贞观讫开元, 文章最盛, 较艺者岁千余人, 而所收无几。咸亨、上元增其数, 亦不及百人。”[13]3614其二, 所谓:“进士科中第一名的, 称为状元。”值得商榷。

首先, 对进士第一名的称呼, 唐代并非状元一个, 还有状头、榜元、榜首之称。因应举者皆须向有关方面呈交填有证明其身份内容的家状, 故称居首者为状头或状元。如卢储《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 第一仙人许状头。”[14]4153孙棨称乾符中, “孙龙光为状元”颇惑于名妓郑举举[15]28。因应举者省试合格后, 放榜于尚书省, 夺魁者名居前列, 故名“榜元”、“榜首”。如范摅称李肱于文宗元年, “以榜元及第。”[16]15另外在唐代, 制科第一人亦可以称状元, 如唐宣宗大中五年莫宣卿中制科第一, 柳珪遂有《送莫仲节状元归省诗》。

其次, 唐太宗时, 进士第一名尚无“状元”之类的称呼, 随着科举文化的发展, 中唐以后, “进士登第名噪一时, 获第一者更为士林所重。所谓‘榜元’、‘榜首’、‘状头’、‘状元’之类的称号, 就在这时开始出现。”[17]而此前科名高低并不受人重视。如李诚开元三年进士第一, 其《墓志》称“开元三年举进士, 十年兴茂才, 十七年举文学, 皆射策取甲科。”[18]卷11李琚开元二十二年及第第一名, 其《墓志》论及此事时, 也不过是说:“遂以乡贡进士及第”而已[19]1619。柳宗元为杨凝、魏弘简等进士第一名所写的墓志中, 都没有用状元称号, 如他为杨凝写的《墓碣》称其“君既举进士, 以校书郎为书记”[20]212。为魏弘简所作的《墓志》称其“由进士策贤良, 连居科首”[20]223。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第4篇

一 列写作提纲

《游陵西湖》提纲(空间顺序)

中心:通过介绍家乡的陵西湖各个景点的特点,表现其优美风光与人文精神,抒发喜爱之情。

1.开篇点明游览的时间,交代游玩地点——陵西湖。(略写)

2.介绍去往途中的风光见闻,渲染心情。(略写)

3.摹写湖心岛千姿百态的怪石。再写湖心亭,说明整体印象。(最详)

4.湖心岛北岸风光,只见鱼儿欢快,人影荡漾。(较详)

5.攀登北岸的小山,从山顶俯视湖面,一派好景致! (详写)

6.回家,内心留恋。(略写)

《颍南植物园》提纲(逻辑顺序)

中心:按照逻辑顺序,说明颍南植物园的位置、建设缘起和各个组成部分,让读者领略其特色,突出其社会意义。

1.概括说明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以及人们的总体印象。(略写)

2.介绍建设生态园的缘起,给人们呈现一个绮丽的自然风貌,开创界首旅游业发展新篇章。(略写)

3.由主到次,依次介绍植物园的布局和组成。

(1)介绍主要景区,即东部的果树种植示范区和名树区,让徜徉其间的人们,能领略到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详写)

(2)介绍北部的盆景园,介绍花的品种、岩石景观,中西方环境艺术巧妙结合,匠心独具。(较详)

(3)介绍南部的休闲中心——垂钓,介绍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略写)

4.总结风景区特色,凸显给人们的感受,点明主题。(略写)

【李老师评】

无论写说明文还是写记叙文,除了言之有物外,还要“言之有序”,这正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的名胜或景点,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确定好文章主旨,还要一个环节,就是“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也就是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需要详写,哪里需要略写,都要胸有成竹,然后精心列好提纲。

上述两个写作提纲,是依照课本中的导引和掌握的说明文写法来拟定的。《颍南植物园》采用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对颍南植物园的成因及其文化意义作出了探讨说明;而《游陵西湖》,却是采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移步换景,层次清晰,表现对景区的观赏与喜爱。这就告诉读者,安排说明顺序完全是根据写作主旨而确定的。

人教版八下历史复习提纲有哪些 第5篇

1、五十年代

①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七十年代

⑤中美关系正常化

A.背景

敌对(孤立,封锁,包围)

B.原因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国际形势变化

c.改善中美关系

C.经过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国建交《中美建交公报》

D.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⑦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⑧中国承办亚太经和组织会议

⑨“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1、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

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5、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援助;

人教版八下历史重点知识点 第6篇

1.背 景:

①““””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②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底

3.主要内容:

①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表现

①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消““””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③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2.影响: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八下人教版历史教研计划 第7篇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结构填空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以调动 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经济发展。(目的)

2、开始:

年,安徽凤阳 村农民实行分田。

这样,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年,已基本在全国 普遍实行。

4、意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 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均有很大提高。

5、乡镇企业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向 化、化、化发展,农村 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浪潮从

涌向。

2、开始: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

增强

5、结果: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6、意义:

(1)大大调动了、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2)我国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年,中共 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使市场在国家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 有巨大推动作用;

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

A.农村 B.城市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 ”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设立经济特区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增强企业活力

C.组成大型企业集团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6.“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7.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前我国农村存在什么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小岗村在哪一年实行了“大包干”政策?“大包干”政策后来发展为什么制度?

8.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

宣传画一 斗地主分田地大会 宣传画二 农业合作化生产步步高

宣传画三 猪羊肥大赛黄牛 宣传画四 人民公社天天向上

宣传画五 包干到户庆丰收

(1)宣传画一中的“大会”的出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方面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宣传画二中的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宣传画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宣传画五中的场景得益于什么制度的实施?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D

二、材料分析题

7.(1)状况: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

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

缺少生产自主权。

(2)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1)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关文章
变频风机范文

变频风机范文

变频风机范文(精选11篇)变频风机 第1篇风机是火电厂运行的主要设备, 耗电量占厂用电的30%左右。传统风机通过调节风门挡板的开度来调节...

1
2025-09-15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观后感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观后感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观后感(精选8篇)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观后感 第1篇第一次看中央车站这部片子,大约在两年前,今天再次重温一遍。观看本片时...

1
2025-09-15
冰雹小学作文范文

冰雹小学作文范文

冰雹小学作文范文(精选5篇)冰雹小学作文 第1篇今天晚上,我在房间里写作业,只听见窗外的风呼呼地吹着,过了一会儿,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

1
2025-09-15
不安全状态范文

不安全状态范文

不安全状态范文(精选11篇)不安全状态 第1篇关键词:起重机,安全,检验桥、门式起重机是现代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

1
2025-09-15
保险公司反洗钱心得

保险公司反洗钱心得

保险公司反洗钱心得(精选6篇)保险公司反洗钱心得 第1篇随着反洗钱工作范围从银行业、证券业向整个金融业全面扩张的开始,保险业作为重要...

1
2025-09-15
班组对标实施方案

班组对标实施方案

班组对标实施方案(精选8篇)班组对标实施方案 第1篇班组对标实施方案为全面打造“创精品,树标杆”为目标的班组建设,根据厂“六星”红旗...

1
2025-09-15
板栗玉米粥的做法?

板栗玉米粥的做法?

板栗玉米粥的做法?(精选13篇)板栗玉米粥的做法? 第1篇用料板栗 十颗玉米 半根胡萝卜 一小根马蹄 五颗瘦肉 250g葱 两根盐,酱油...

1
2025-09-15
毕业留言寄语:我们的友情岁月

毕业留言寄语:我们的友情岁月

毕业留言寄语:我们的友情岁月(精选6篇)毕业留言寄语:我们的友情岁月 第1篇毕业留言寄语:我们的友情岁月宿舍的情谊,我们在一起,便是...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