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1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从开学两星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想象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学生学习任务紧张,根据学校要求,不准在课下增加学生负担。因而在学习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方法措施
1、加强思想重视,力争让所有的学生跟上队伍。
历史课是初中新开始的一门新的学科,学生的学习起点是相同的,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自我加强思想重视,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力争让所有的学生跟上队伍。
2、加强课堂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尽量照顾不同程度的学
1 生,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好,主动性就高。课堂教学组织的不好,则学生就会厌学、不学。因而在本学期内,要从课堂管理上下功夫,强化课堂效率,强化学生学习。
3、多找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谈话。加强对薄弱学生的督促。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后进生的出现,大多集中在约束了较差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多表现为说话、注意力不集中、睡觉、趴在桌子上听课,时间长了,也就逐渐掉队。所以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要盯紧,时刻观察,多找谈话,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4、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课堂上多设置有挑战力的问题,进行提问;要允许学生发言,允许多种声音,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的氛围;要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要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5、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促进整体发展。
在本学期,将按照以上思路进行培优补差。
1、加强课堂管理,对“学优生”做好拔尖,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优、差生名单 优生:
八年级
九年级 差生:
八年级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2篇
高三AB段
培优辅差措施及考评方案
2016-8-9
高三AB段培优辅差措施及考评方案
为了完成2017年高考指标和任务,认清现实,找准定位,寻找突破方向,制订了针对学生实际的培优辅差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1、进入高三,我们首先定指标、分任务,责任落实到班。会多次召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专题会议,明确高三各班高考目标,且与班级考核挂钩。
2、科学定线,认真分析,筛选“培优辅差”对象,使优生更优,差生脱困。对优秀生实施“三关注”:关注思想动态、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四必谈”:成绩进步必谈,成绩滑坡必谈,心中有事必谈,违规违纪必谈)。做好临界生帮扶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弱项学科的辅导,对每位学生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
3、级段领导监督,宗旨是让学生和教师主动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不放弃班内任何一个有考学希望的差生;本着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的态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方法措施
1、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
第 1 页 共 4页 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科任教师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
2、每位教师每班一个培辅记录本(每班每位教师2本),每周至少与1人(最多2人)谈心谈话记录,最大限度地建立良好的互动联系机制,从而营造教学氛围和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周一例会对培辅情况进行通报,表扬或者批评。
3、落实责任制
关注考学学生,差生重点是心理(心情)辅导,态度辅导。由班主任统一协调安排分配培优辅差对象,素质班前60名,每位教师10人,普通班前30名,每位教师5人;按弱势学科进行分配,其余为班主任辅差对象,任何学生都有权利与每一位教师进行沟通,反馈问题,级段只针对分配对象进行考评,原则上我们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培优辅差对象一直到高考结束!
4、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可采用方法如下:
(1) 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 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 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展题。满足不同层
第 2 页 共 4页 次学生的需要。“错题回放,例题重做”效果非凡。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跟踪反馈
(1)每科选派认定2-3个课代表。
(2)以课代表为桥梁,与培辅教师结合检查作业和反馈培优辅差;情况;班级利用每周一班会5分钟总结和通报。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第 3 页 共 4页
(4)配合并利用四级对抗和作业互查等措施,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四、培优辅差的量化考评
(1)以上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入口,依据第一学期2次月考及3次天一联考,第二学期2次月考,3次联考和高考成绩,以班级为单位 ,班主任对6课教师进行考评,计算出培辅学科的单科名次和,最高为优胜者。
(2)每学期期末,把每次考试的单科名次和进行合计,最高者推荐为班级培优辅差优秀教师,上报教务处,发学校证书,晋级加分。 (3)月考奖金分配方案:400元=P值300元+培辅100元,即每学期600元的月考P值奖和200元的培优辅差奖,级差40元。
2016年8月10日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3篇
一、吃透教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1、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结论、知识的逻辑联系
2、 历史学习要有深度广度,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知识,微观上去应用知识
二、关注现实,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把历史学系和当代历史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结合起来
三、丰富课外知识
历史的非历史的触类旁通开发新启示、新思路、 新方法新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科各有其优点、可以互相印证,相互启发。
四、基本技能
书写规范、答题技巧、格式、审题语言运用、设问、阅读、联系课文、组织语言教材知识的运用 。
五、心理素质培养 在于平时的锻炼,累计实践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一:
大题部分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
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 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 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 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 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货宝”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核心归纳------王莽改制
一、王莽新朝建立于公元8年,灭于公元23年。
二、主要内容
(1)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三、评价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一场地主阶级为自救而进行的改革,改革针对的是当时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社会现实。从改革内容看,其中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实质是要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许买卖奴婢等含有关心民间疾苦、保护和扶植小农利益的要求,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王莽改制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王莽集团和少数民族的矛盾,最终政权也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四、王莽改制失败原因
首先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注: 解释 土地归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土地所有制,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和私有制制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 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去社会基础. 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不恰当的行政手段,强制推行改革措施,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另外.王莽还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转移人民视线.结果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民族矛盾. 参考答案
1(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加)。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2. 示例一: 1】 观点: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本人认为该观点正确。 2】 论据一:西方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洋务运动等。 3】 论据二: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
4】 论据三: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 动等。
5】总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 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4篇
一、选择题:
1、由方程 x|x|y|y|1 确定的函数y = f (x)在(-∞,+ ∞)上是
A.奇函数B.偶函数C.增函数D.减函数
2、设奇函数f(x)在[1,1]上是增函数,且f(1)1,若函数f(x)t22at1对所有
的x[1,1]都成立,当a[1,1]时,则t的取值范围是
A.2t
2B.
12t12
12
12
或t0
C.t2或t2或t0 D.t或t
3、从-3,-2,-1,1,2,3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作为椭圆方程ax2by2c0中的系
数,则确定不同椭圆的个数为 A .17
4、过双曲线
xa
2
2B. 18
yb
22
C. 19 D. 20
1的右焦点F(c,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N两点,交y轴于P
的定值为
2ab
2
2.类比双曲线这一结论,在椭圆
xa
22
yb
22
1(a>b
>0是定值
A.
2ab
2
2
B.
2ba
2
2
C.2ab
2
2
D.
2ba
2
2
二、填空题
5、设等比数列{q
n
1}(q1)的前n项和为Sn,前n+1项的和为Sn1,lim
SnSn1
n
=______.6、在一个棱长为56cm的正四面体内有一点P,它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1cm,2cm,3cm,
则它到第四个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cm .7、已知函数f(x)log
1
2(xaxa)的值域为R,且f(x)在(,1
23)上是增函数,
则a的范围是.8、已知函数f(x) = 2x2-x,则使得数列{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f(n)pnq
}(n∈N)成等差数列的非零常数p与q
三、解答题
9、(本题满分12分)
某工厂最近用50万元购买一台德国仿型铣床,在买回来以后的第二天投入使用,使用后的第t天应付的保养费是t + 500元,买来当天的保养维修费以t = 0计算,机器从买来当天到报废共付的保养维修费与购买机器费用的和平均摊到每一天的费用叫做每天的平均损耗.当平均损耗达到最小值时,机器报废最划算.1 求每天平均损耗y 元表示为天数x的函数;2 求该机器买回来后多少天应报废.
10、(本题满分12分)
θ
已知 f θ = a sin θ + b cos θ,θ [ 0, ],且1与2 cos 2的等差中项
2θ
大于1与 sin的等比中项的平方.求:1 当a = 4, b = 3时,f θ 的最大值
及相应的 θ 值;2 当a > b > 0时,f θ 的值域.
1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x+
y
2= 1,点Pa, b的坐标满足a+
b 2
1,过点P的直
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点Q为线段AB的中点,求:1 点Q的轨迹方程;2 点Q的轨迹与坐标轴交点个数。
12、(本题满分12分) 1 直线m:y = kx + 1与双曲线x -y= 1的左支交于A、B两点。求k的取值范围;2 直线l过点P-2, 0及线段AB的中点,CD是y轴上一条线段,对任意的直线
l都与线段CD无公共点。试问CD长的最大值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
则说明理由。
13、(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
axa
x
a
a
0,a1 .(1)求f(x)f(1x)及f(2)是否存在自然数a,使
1239
fff的值; 10101010
af(n)f1n
n2对一切nN都成立,若存在,求出自然数a的
最小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3)利用(2)的结论来比较
1
4nn1lg3和lg
n! nN的大小.
14、(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二次函数f(x)x2axb(a,bR)的定义域为[1,1],且|f(x)|的最大值为M . (Ⅰ)试证明|1b|M;
(Ⅱ)试证明M(Ⅲ)当M
1
2;
12
时,试求出f(x)的解析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CBA
二、填空题:
5、
6、
47、0a
28、p=-2q
q
三、解答题:
9、解:(1)第一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1 = 500元;第二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2 = (500 + 1) 元;
第三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3 =(500 + 2)元;
┄
第x天应付维修保养费ax = [500 + (x-1)] 元.2分 由此可知 {a n} 是首项a1 = 500,公差d = 1的等差数列,∴
分
因而,每天平均费用y与时间x (天数)的函数关系为
500x + y = 即y =
2前x天共付维修保养费Sx = a1x +
x(x-1)
x(x-1)
x(x-1)
N*) ,
x
x
500000
xx
999
N*) .7分 2
999
≥2 2
(2) 即y = 2
2999
当且仅当 =
2∴
x500000
+
500000
x
+
999999
= 1000 += 22
x500000
x
,即x = 1000时取等号,11分
x = 1000天时,机器报废最合算。12分
1 + 2cos2
2
10、解:易得 >sin2,
2
2∴ 1 + 2cos2
>2 sin2 ,即2(cos2 -sin2-1, 2222
∴ 2cos> -1,即cos >- .2
) .2分
3(1)当a = 4,b = 3时,有f( ) = 4sin + 3cos= 5sin( + ) (其中= arctan ∵ [0, ],∴ [0, 3
).
4∵ 0 <
223,∴ + < ,而0< = arctan3344
3
∴ 当 + = 即 = -arctan 时,f( )max = 5.5分
224
x = bcos x2y2
(2)由(1)知,当a>b>0时,设 , 则有22。
y = asinba
∵ 0 <
2b
∴ 0ya , -b,其方程表示一段椭圆弧,端点为M(b,0), 32
ba
N(- ),但不含N点。7分
22
设f( ) = x + y = t,则y = -x + t为一直线。
x2y2
将y = -x + t2 + 2 = 1可得(a2 + b2)x2-2b2tx + b2(t2-a2) = 0。
ba
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有△ = 4bt-4b(a + b)(t-a) = 4b[bt-(a + b) (t-a)] = 0。
求得t = ±2 + b2,∴ f( )max2 + b2。9分
ba3 a-b
当直线过点M(b,0)时,有f( ) = b;当直线过点M(- , )时,有f( ) =。
222
当时,f( )min =
3 a-b
;当a≥3 b时,f( )min =b。11分 2
a-b22
+ b ];当a≥3 b>0时,f( ) 2
[b,
故当时,f( ) (
2 + b2]
。12分
11、解:设A(x1,y1)、B(x2,y2)、Q(x,y),
(1) ①当x1 ≠ x2时,不妨设直线l的斜率为k,其方程为y = k(x-a) + b,
x 由 x
∴
21可得 (x1-x2)(x1 +x2) + 1 -y2 )(y1 + y2) = 0, 2
y2 22
22
y1 2
x1 + x2
21y1 + y2y1-y2
+ = 0,3分
22x1-x2由x =
x1 + x2y1 + y2
22
∴Q点的轨迹方程为2x2 + y2-2ax-by = 0 .(*)6分
②当x1 = x2时,斜率k不存在,此时,l//y轴,∴ AB的中点Q必在x轴上,即Q(a,0),显然满足方程(*)。7分综上,Q点的轨迹方程为2x2 + y2-2ax-by = 0.8分(2) 当a = b = 0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0,0);
当a = 0,0<| b |2 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0,0),(0,b);
当b = 0,0<| a |1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0,0),(a,0);
当0<| a |<1,0<| b |<2(1-a2) 时,Q点的轨迹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0,0),(a,0),
(0,b).12分
, 且
y-by1-y2
=, x-a x1-x2
y = kx + 1 x-y = 1
12、(1)解 得(1-k)x-2kx-2 = 0。1分
2
2直线与双曲线左分支有两个交点,不妨设A(x1,y1),B(x2,y2),
△ = 4k2 + 8(1-k2)>02k
x1 + x2 = 1-k2则有,解得 1
x1x2 = -21-k
k
x = 1-k
(2)设AB中点为M(x,y),则 ,
k
1 y = k 1-k + 1 = 1-k2
直线l:y =
分
-2k2 + k + 2
代入x = 0,交y轴于(0,b),则。8分 2
-2k + k + 2117
又f(k) = -2k2 + k+ 2 = -2(k- )2 +在k (1,2 )上是减函数,
48∴
2 -2 = f(∴ b<-(2 + 2 )或b>2,10分
故与l无公共点的线段CD长有最大值2-[-2 )] = 4 + 2 。12分
13、解(1)f(x)f(1x)1;f
(2)假设存在自然数a,使
af(n)f1n
12399
fff10101010
2n对一切nN都成立..2分
由f(n)
aa
n
n
a
,f(1n)
aaa
n
得
afnf1n
aaa
n
n
a,4分
n2
当a1,2时,不等式an显然不成立.5分
nn2
当a3时,a3n,
当n1时,显然31,6分 当n2时,
3121Cn2Cn212n4
n
n
n(n1)2
22
=2n1n 成立,
则 3n
对一切nN都成立.8分
所以存在最小自然数a3。9分
n
n
(3). 由
3n
n
n
32n(nN),所以32
10
,32
20
,,32n0,
分
相乘得32∴
1
412n
nn1
n!,3
n! ,1
1n1nlg3lgn!成立.12分
2M|1ab||1ab|
14、(Ⅰ)证明:∵M|f(1)||1ab|, M|f(1)||1ab|
|(1ab)(1ab)|2|1b|
∴M|1b|3分
(Ⅱ)证明:依题意,M|f(1)|,M|f(0)|, M|f(1)|
又|f(1)||1ab|,|f(1)||1ab|,|f(0)||b|5分
∴ 4M|f(1)|2f0f1|1ab|2|b||1ab|
|(1ab)2b(1ab)|2,
∴M
1
27分 (Ⅲ)依M1时,|f(0)||b|
112
2,
b
12
①
同理
1ab
②
1ab
③9②+③得:3b
1 ④由①、④得:b
2.当b
时,分别代入②、③得:1a0
0a1a0,11因此f(x)x2
.12
分
分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如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化学思维不够严密,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2、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潜教案,努力做好物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3.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6、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7、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8.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9、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10、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11.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并提高中等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如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物理思维不够严密,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2、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潜教案,努力做好化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3.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6、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7、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8.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9、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10、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11.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高三历史培优资料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做好优生思想工作,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多与其谈心,多关爱他们,从多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优计划的落实,重在从培养其能力入手,训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目标
1.全面提高优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优等生从心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多锻炼其“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免其在中考中因紧张而出现“大考失常”现象的发生。
3.让优等生在“互帮、互追、互超”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三、培优对象
九(4)班:滑紫尧、荣甲、张伟宽、豆萌、于旭鹏
四、培优内容
目前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深化探究能力的应用。就答题技巧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基础知识点的巩固记忆上,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用语,严格要求使用化学术语来答题,以免因言语不严谨而失分,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提问不容忽视;而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锁定中考出现的探究性考题来说,首先多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给出材料中思考、假设、验证得出最佳答案,中考中探究性问题并不难,主要在于认真审题过程中找到与所学相关联的指示点,再加以整合、反复练习应用。究其根本,我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对于化学学习,基础知识点必须反复巩固记忆并会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化学总体成绩。
五、主要措施
除课上多加关注外,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对优等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引导其用自己思维大胆展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
2.为强化基础知识,严格要求“三本”必须到位,即:练习本、笔记本和纠错本,必须严格要求其跟上进度,每天督查; 3.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时间听写提问当天知识点,避免优生眼高手低,一味追求高难度题而忽略基础知识点。(以上都重在巩固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4.针对制定的辅导内容,结合基本学情,拓展探究性题型的分析讲解,利用晚自习时间就此类知识可对优生另开小灶;
5.利用晚餐后,18:15-18:30进行“每日一练”,根据时间和题型布置题数,一般1-2道题;
6.挑选以往中考题型进行组卷,每周进行测试(也可分模块练习),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7.通过对所学知识不定期小检测,对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并及时对培优方法进行调整。
六、遇到的问题
1.建议:晚餐后,18:15-18:30作为化学“每日一练”时间; 2.建议:早读安排给语文、英语和文综教师值班;晚自习可安排给数学、物理、化学教师值班(考虑到走读教师,可安排一师两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