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类贷款资料清单范文第1篇
一、借款人资料
(一)主借款人
1. 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正反面复印在一张纸上)
2. 借款人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份(首页+本人页+变更页)
3. 借款人收入证明材料2份(需加盖公章或人事部门章、联系人及固定电话、黑色签字笔填)
4. 其他收入证明材料2份(可选提供复印件:近一年工资存折或卡的流水、公积金查询单、纳税证明、医保卡或证、其他资产证明)
5. 非本市户口本地收入需提供近一年的完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6. 本市户口外地收入需提供近一年的完税证明或公积金查询单
7. 借款人为自雇人士的收入证明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法人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明(包括国税和地税)原件及复印件2份 □企业银行对账单或银行流水(加盖企业章及银行业务章)原件及复印件2份 □企业验资报告、公司近期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水量表原件及复印件2份
□借款人自有其他资产证明(包括房产证和车证等)原件及复印件2份
8. 借款人正楷人名章
9. 借款人个人征信报告
10. 借款人本人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存折
11. 借款人非本市户口,需提供本人暂住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本市联系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各2份(首页+本人页+变更页),正楷人名章
(二)借款人已婚
1. 借款人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份
2. 借款人配偶需提供与借款人相同资料
(三)共同借款人
1. 共同借款人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份
2. 共同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份(正反面复印在一张纸上)
3. 共同借款人及配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份(首页+本人页+变更页)
4. 共同借款人及配偶收入证明材料2份(要求与借款人一致)
5. 共同借款人及配偶正楷人名章
6. 共同借款人及配偶个人征信报告
二、共有权人资料
1. 共有权人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份
2. 共有权人及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正反面复印在一张纸上)
3. 共有权人及配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份(首页+本人页+变更页)
4. 共有权人及配偶正楷人名章
三、置换贷款资料:
1. 原贷款银行借款合同(如有抵押合同需一并提供)原件及复印件2份
2. 所购房屋权属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份
3. 原贷款银行还款卡或还款存折原件及复印件2份
4. 原贷款银行最新一期余额查询单原件及复印件2份
5. 若所置换房产为期房(尚未办理产权证),则需提供原购房合同或协议原件1份及复印件1份、房屋登记证明原件1份及复印件1份
公司类贷款资料清单范文第2篇
1、贷款申请报告;(姓名、贷款用途、金额、抵押贷款方式、贷款使用时间、还款保证)
2、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结(离)婚证明或未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夫妻双方一寸近照各一张;
5、经营场所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租房协议、经营场地所在村或社区出具的证明)
6、《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7、小额担保保贷款委托申请表;
8、小额担保贷款推荐表;
9、房屋产权原件及复印件;
10、《就业失业登记证》(户籍所在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
11、银行流水(原件3份)
12、征信报告(人民银行办理)
对不能提供财产反担保的贷款申请人,需提供有固定住所、固定收入和固定工作岗位的第三人信誉反担保,反担保人需提供下列资料:
1、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夫妻双方户口原件及复印件;
3、结(离)婚证明或未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夫妻双方收入证明原件;
5、夫妻双方一寸近照各一张。
二、合伙经营企业还需提供
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及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
2、《合伙经营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
3、法人代表人或负责人简历;
4、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
5、注册验资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6、加盖企业公章的企业章程复印件;
7、税务登记证(国税和地税)副本复印件;
8、合伙人的《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原件及复印件;
9、企业决定申请融资担保的股东会决议或合伙人会议决议。
公司类贷款资料清单范文第3篇
2、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3、解除分期付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4、包裹藏毒诈骗: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5、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6、票务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逐步将其引入诈骗圈套,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7、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8、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9、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性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10、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11、电视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12、购物退税: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13、猜猜我是谁: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14、破财消灾诈骗: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随即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15、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16、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17、提供考题诈骗: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18、中奖诈骗-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9、引诱汇款: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假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20、刷卡消费: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系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21、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2、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3、复制手机卡诈骗: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24、冒充房东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25、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26、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27、QQ诈骗-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28、QQ诈骗-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盗取财务人员使用的QQ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号码,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29、网购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30、订票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31、虚构色情服务诈骗: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32、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尔等公司名义,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
33、中奖诈骗-电子邮件中奖诈骗: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34、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形式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35、收藏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各种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帐户。
36、ATM机告示诈骗: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37、伪基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链接,一旦点击后便在事主手机上种植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38、微信诈骗-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39、微信诈骗-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一旦获取购货款则无法联系。
40、微信诈骗-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发布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41、微信诈骗-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42、微信诈骗-利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 “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