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化验室各种制度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化验室各种制度(精选6篇)

化验室各种制度 第1篇

学习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学习培训制度

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能力,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内容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

3、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

4、时事政治等。

二、学习方法

坚持干部职工自学为主、组织集中学习为辅的原则,采用阅读原文、专题讲座、听录音、看录像、中心发言、参观等多种方式进行,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以求取得实效。

三、学习安排

集中学习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定期集中学习由站组织,原则上每个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在每月的每一周和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组织集中学习。不定期集中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应提前通知参加学习的党员、职工。

四、学习要求

1、参加学习的人员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每个干部职工每年必须写2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

2、实行学习签到制度。每学习一次签一次,不能请人代签。因公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必须主动向组织学习的负责人请假,未请假者作缺席处理。学习迟到、早退半小时以上者,按缺席论处,事先请假者除外。

考核管理制度

1、考评考核实行半年一小评,年终总评;

2、考评考核的内容: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工作技能、工作业绩、工作纪律、政治业务、学习等;

3、考评考核方式:群众座谈,民主测评,征求当地政府意见,组织考核。

4、考评考核结果直接作为任期满后是否予以续聘的主要依据,对在工作中成绩表现出色的予以表彰,对完成局下达的各项任务不好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违纪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直至解聘。

化验室管理制度

一、分析数据管理

1、原始记录是化验室重要的需要保存的资料,一般过程控制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一年,原材料及成品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三年。

2、要用圆珠笔或钢笔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化学检验原始记录本上,不应事后抄在本上。

3、要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定条件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

4、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应按测量仪器的有效读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应注名。

5、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条横线表示消去,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

6、数据整理要求用清晰的格式把大量数据表达出来,必须保持始终数据应有的信息。

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分析数据、样品的准确性和具有可追溯性,便于抽查、复查,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分清质量责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采样管理要求

1、采样人员严格按规定实施取样操作,保证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2、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的盛器。

3、太阳能样完毕后,做好现场取样记录,贴好样品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来源、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样者等。

4、采科样品应立即进行分析或封存,以防氧化变质和污染。

(三)、留样管理要求

1、样品的保留由样品的分析检验岗位负责,在有效保存期内要根据保留样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样品。

2、保留样品的容器(包括口袋)要清洁,必须时密封以防变质,保留的样品要做好标识,要按批次或先后顺序摆放整齐以便查找。

3、样品保留量要根据样品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分析量,一般液体为200ml;固体成品或原料保留300克。

4、过程控制分析样品一律保留至下次取样,特殊情况保留24小时。

5、外购原材料、样品保留四个月。

6、成品样品:保留四个月。

7、样品过保存期后,根据其质量变坏程度观察,并做出清理。如留样期满产品质量已变质,应作报废处理。

(四)、留样间管理要求

1、留样间要通风、避光、防火、防爆、专用。

2、留样瓶、袋要封好口,标识清楚齐全。

3、样品要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

4、保持留样间卫生清洁,样品室由化验员管理。

三、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

1.1 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2 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1.3 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4 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化学检验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时间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5 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6 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 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7 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化学检验原始记录本记录,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写上“作废”字样。

1.8 难关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两种。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1.9 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确认无误后,报告给部门负责人。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10 部门负责人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两检制),立即填写检验报告单,成品检验单呈送给仓库和市场部,原料检验单呈送给仓库和原料部。部门负责人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质量记录要按月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原料和产品分析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留样记录保存3年。

4、质量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质量记录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守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5、非生产分析样品,非抽检活动,未接到化验室领导指令,一律不能受理。

(四)、精密仪器的管理

安放仪器的房间要符合该仪器要求,以确保该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由化验员负责日常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加强仪器设备在购臵、验收、使用、维护直到报废的全过程中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仪器设备在合理使用寿命期限内充分发挥效益。

2、仪器设备到货,应组织人员及时开箱清点、检验和安装调试,进行技术验收。

3、仪器设备技术验收合格后,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建帐,报局财务办理备案手续。

4、化验室仪器设备应经常处于完好使用状态。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较贵重的仪器设备,化验室要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

5、化验室要健全仪器设备的帐目管理,坚持每年至少对帐一次,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6、仪器设备确已丧失实际使用效能可报废处理,报废程序应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报单,由局职能部门会同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报局批准后,进行财务销帐处理。

免疫、检疫及证章标识管理制度

一、检疫员实施动物检疫时必须使用农业部监制的检疫票证,农业部指定厂家生产的检疫印章、标志;

二、检疫票证、印章、标志是检验动物及动物产品是否合格的法定凭证,检疫员应当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转让、出租、借用、涂改、仿造检疫证明、验讫印章、标志;

三、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当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动物检疫验讫印章或加封规定的动物检疫标志;

四、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加盖动物检疫验讫印章或加封检疫标志;

五、实施产地检疫时,检疫员必须到场到点,严格查验动物免疫标识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严禁只开票不检疫的违法行为发生;

六、检疫员申领检疫票证时需登记票号,经检疫员签字后方可领取,同时及时回收票根备查。

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病害生猪或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乡镇站应配备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对下列生猪或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1、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患有重大动物疫病的生猪;

2、经检疫确认为不可食用的猪产品;

3、国家规定的其他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或猪产品。

三、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四、动物粪水须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不得未经处理而擅自排放。

五、认真做好病死生猪或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记录。

六、违反本制度,造成疫情扩散蔓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八、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按照GB16548-2006进行消毒。

九、存放动物的圈舍、动物的屠宰车间,每天坚持清扫、消毒一次。

十、对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必须要按照固定消毒管理流程进行严格消毒。

十一、对经营畜禽及畜禽产品的场所必须定期消毒。

十二、对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工作人员、服装、污染场所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十三、要规范使用消毒药品,领取、配臵应有记录,手续齐全。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为准确及时上报我市动物疫情,加大防控监测重大动物疫病力度,快速处臵动物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特制定我市动物疫情防控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本辖区内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监测任务,发现可疑疫情及时上报。

二、发现动物群体发病或死亡或死因不明时,应及时汇报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并汇同技术专家组现场诊断、排查,对动物病情进行监测,依据流行病例调查研究,提供可行性处臵方案。

三、疫情防控监测依照科学数据和动物病理特征、死亡数量,危害程度,科学的判断。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臵的原则。

四、疫情监测、报告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五、发现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病例,报告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公布。

六、发现动物疫情,任何人不能隐瞒和延误疫情报告时间,否则根据《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给予处分。

疫苗、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管理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物资的管理,保证免疫质量和物资正常供给,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二、疫苗、免疫证和耳标等是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物资,必须由专人负责防疫物资的领取、发放、保管、登记和编报计划等工作。

三、动物防疫物资的采购严格实行计划管理

1、所需的动物防疫疫苗、消毒药物资,应根据当年畜禽饲养量,科学地编制下年度的防疫物资计划,并于当年内及时上报局畜牧兽医科(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避免防疫物资的浪费或缺差,保障各地动物防疫工作之需。

2、若当年的防疫物资计划有变动,必须在春秋两季普防前(每年的2月或7月以前)上报调整计划。

3、不报防疫物资计划的,不能保证正常供给。一旦计划上报,不能随意更改,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

四、防疫物资的采购必须按照规定渠道,不能越级或从其它渠道采购。只能在局畜牧兽医科领取防疫物资,防疫员只能在所在的畜牧兽医站领取。

五、防疫员领取的防疫物资只能本人亲自使用,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不能交给其它人使用,更不能私自买卖或转让等。

六、疫苗保管

1、做好入库、发放记录,必须记录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时间、失效时间等内容。

2、疫苗放入冰柜(箱)前,要检查冷藏设施,是否达到疫苗所需的保存温度。

3、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及时存放在冰柜(箱)内。

4、防疫员领取苗疫时,可按85%左右的利用率进行发放。

5、发放疫苗时,要仔细清点,不能发放失效苗或发错疫苗等。

6、疫苗在运输途中,必须放在有冰块的保温设施内,并及时运回目的地。

7、及时报损失效疫苗,并做好有关报损记录。

8、在使用疫苗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

七、冷藏设施管理

1、保管员要经常检查冷藏设施运转情况,并做好温度记录。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维修,确保疫苗质量。

2、冷藏设施在贮藏疫苗时,要存放适量的冰块。

3、疫苗冷藏设施只能保存疫苗,坚决不能存放与疫苗无关的其它东西。

八、免疫标识管理

1、在入库、发放时,必须做好记录,必须载是有数量、耳标和免疫证明的号码、时间、领取人签字等内容,并将有关情况输入电脑,建立免疫标识溯源系统。

2、猪、牛、羊等牲畜按“一畜一标一证”发放(佩带)免疫标识,并建立防疫档案。家禽按一户或同一群发放免疫证明,并建立防疫档案。

3、耳标破损严重或脱落的,要按防疫档案及时补带。

4、回收的耳标要按规定处理,并做好有关记录。

5、免疫证明在产地检疫环节回收,并附在产地检疫证明存根背面。

6、免疫耳标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十、本制度未尽事宜,请按《畜禽免疫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

畜牧业生产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1、基层站统计人员必须接受上级部门布臵生产信息的报表任务,并按照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统计,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迟报或拒报。

2、报表报送时,必须履行签字登记手续,并注明时间,以邮件和从网上直接传输的要做好记录。对于报表单位不按制度规定报送报表或多次催报仍不报的,要做专门记录,便于年终考核作为奖惩依据。

3、各站要做好本单位生产信息、生产资料的管理,年度统计报表资料永久保存,进度统计资料保存期限不得低于3年。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做到专人、专柜、专室管理,认为无价值的统计报表资料,需要销毁的,必须事先请示领导同意后,才能销毁,否则不准销毁。

4、统计人员若轮岗或调离工作岗位时必须先办好统计报表交接手续和统计资料档案移交工作,并做到造册登记、逐项交代、逐册签章,保持资料连续完整。

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资料必须按年度立卷,本站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分别立卷归档。

二、坚持部门收集、管理文件材料制度。各站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文件材料,并保持相对稳定。人员变动应及时调整。

三、归档范围

1、重要的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总结、领导讲话、典型发言、会议简报、会议记录等。

2、上级机关发来的与站有关的通知、决定、决议、指示、条例、规定、计划、规划等文件材料。

3、本站对外的正式发文与有关单位来往的文书。本站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

4、本站反映主要职能活动的报告、总结、工作计划、规划、策划、请示、批复、培训、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及动物疫情调查和报告记录、监测、耳标、疫苗发放使用记录、养殖户档案等。

5、信访工作材料。

6、本站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7、通过参展、商务谈判及其它管道获取的样品、画册、影像等行业信息。

8、本站干部任免的文件材料以及关于职工奖励、处分的文件材料。本站职工劳动、工资、福利方面的文件材料。

9、本站的历史沿革、大事记及反映本站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

免疫操作规程

为有效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避免强免效果不理想,便于规范操作,制定以下规程:

1、免疫人员应佩带口罩、乳胶手套、酒精棉球等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2、接种前应将所用器具清洗、高温灭菌,切忌用消毒剂消毒。

3、疫苗应保存于2~8℃,严禁冻结,疫苗使用前要恢复至常温并摇匀,出现破损,异物或破乳分层等异常现象,切勿使用。

4、注射疫苗时,要做到一户一针头,严禁交叉使用针头,规模禽场的免疫,每注射100只或同一群时,应换针头一次;疫苗瓶应固定一支12号针头,注射疫苗针应用9号针头,在吸入疫苗时只能吸入不得排出;疫苗启封后,限当日用完。

5、注射部位为颈部皮下或胸部、腿部肌肉注射,胸部注射时严禁垂直插入。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足额使用剂量。

6、疫苗接种后,应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村名、品种、疫苗编号、剂量、免疫人、免疫时间,并交畜主签字。

7、患病、体弱的禽只暂不宜接种疫苗,免疫后10天内,不宜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的销毁、化制、高温处理和化学处理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畜禽饲养场、肉类联合加工厂、定点屠宰点和畜禽运输及肉类市场等。

2、处理对象

2.1 猪、牛、羊、马、驴、骡、驼、兔及鸡、火鸡、鸭、鹅患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的肉尸(除去皮毛、内脏和蹄)及其产品(内脏、血液、骨、蹄、角和皮毛)。

2.2 其他动物病害肉尸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参照本标准执行。

3、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3.1 销毁 3.1.1 适用对象

确认为炭疽、鼻疽、牛瘟、牛肺疫、恶性水肿、气肿疽、狂犬病、羊快病、羊肠毒血症、肉毒梭菌中毒病、羊猝狙、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传染性贫血病、马鼻腔肺炎、马鼻气管炎、蓝舌病、非洲猪瘟、猪瘟、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猪密螺旋体痢疾、急性猪丹毒、牛鼻气管炎、粘膜病、钩端螺旋体病(已黄染肉尸)、李氏杆菌病、布鲁氏菌病、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瘟(禽流感)、小鹅瘟、鸭瘟、免病毒性出血症、野兔热、兔产气荚膜梭菌病等传染病和恶性肿瘤或两个器官发现肿瘤的病畜禽整个尸体;从其他患病畜禽各部分割除下来的病变部分和内脏。

3.1.2 操作方法 下述操作中,运送尸体应采用密闭的容器。

3.1.2.1 利用湿化机,将整个尸体投入化制(熬制工业用油)。3.1.2.2 焚毁

将整个尸体或割除下来的病变部分和内脏投入焚化炉中烧毁炭化。

3.2 化制 3.2.1 适用对象

凡病变严重、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除3.1.1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中毒性疾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及自行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整个尸体或肉尸和内脏。

3.2.2 操作方法

利用干化机,将原料分类,分别投入化制。亦可使用3.1.2.1方法化制。

3.3高温处理 3.3.1 适用对象

猪肺疫、猪溶血性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结核病、副结核病、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羊痘、山羊关节炎脑炎、绵羊梅迪/维斯那病、弓形虫病、梨形虫病、锥虫病等病畜的肉尸和内脏。

确认为3.1.1传染病病畜的同群畜禽以及怀疑被污染的肉尸和内脏。

3.3.2 操作方法 3.3.2.1 高压蒸煮法

把肉尸切成重不超过2kg、厚不超过8cm的肉块,放在密闭的高压锅内,在112kpa压力下蒸煮1.5~2h。

3.3.2.2 一般煮沸法 将肉尸切成3.3.2.1规定大小的肉块,放在普通锅内煮沸2~2.5h(从水沸腾时算起)。

4、病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4.1 血液

4.1.1 漂白粉消毒法

用于3.1.1条中的传染病以及血液寄生虫病病畜禽血液的处理。

将1份漂白粉加入4份血液中充分搅拌,放臵24h后于专设掩埋废弃物的地点掩埋。

4.1.2 高温处理 将已凝固的血液切成整夜方块,放入沸水中烧煮,于血块深部呈黑红色并成蜂窝状时为止。

4.2 蹄、骨和角

肉尸作高温处理时剔出的病畜禽崩和病畜的蹄、角放入高压锅内蒸煮至骨脱或脱脂为止。

4.3 皮毛

4.3.1 盐酸食盐溶液消毒法

用于被3.1.1疫病污染的和一般病畜的皮毛消毒。

用2.5%盐酸溶液和15%食盐水溶液等量混合,将皮张浸泡在此溶液中,并使液温保持在30℃左右,浸泡40h,皮张与消毒液之比为1:10(m/V)。浸泡后捞出沥干,放入2%氢氧化钠溶液中,以中和皮张上酸,再用水冲洗后晾干。也可按100ml25%食盐水溶液中加入盐酸1ml配制后捞出沥干,再放入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以中和皮张上的酸,再用水冲洗后晾干。

4.3.2 过氧乙酸消毒法 用于任何病畜的皮毛消毒

将皮毛放入新鲜配制的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min,捞出,用水冲洗后晾干。

4.3.3 碱盐液浸泡消毒

用于同3.1.1疫病污染的皮毛消毒。

将病皮浸入5%碱盐液(饱和盐水内加5%烧碱)中,室温(17~20℃)浸泡24h,并随时加以搅拌,然后取出挂起,待碱盐液流净,放入5%盐酸液内浸泡,使皮上的酸碱中和,捞出,用水冲洗后晾干。

4.3.4 石灰乳浸泡消毒

用于口蹄疫和螨病病皮的消毒。

制法:用1份生石灰加1份水制成熟石灰,再用水配成10%或5%混悬液(石灰乳)。

口蹄疫病皮,将病皮浸入10%石灰乳中浸泡2h;螨病病皮,则将皮浸入5%石灰乳中浸泡12h,然后取出晾干。

4.3.5 盐腌消毒

用于布鲁氏菌病病皮的消毒。

用皮重15%的食盐,均匀撒于皮的表面。一般毛皮腌制两个月,胎儿毛皮腌制三个月。

4.4 病畜鬃毛的处理

用将鬃毛于沸水中煮沸2~2.5h。用于任何病畜的鬃毛处理。

化验室各种制度 第2篇

为切实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订本规定:

一、进入实验室上课的老师及同学必须先学习并遵守此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进入本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对易出事故的操作步骤,实验老师提醒同学注意,以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

三、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如有运行中的仪器设备,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特别细心,不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湿润的手去接触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四、在实验室内不得高声喧嚷,不得随便串走,不准搬弄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五、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如遇火警,应根据起火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灭火。除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六、在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如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人员及时处理。

七、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实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如违犯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人身伤害者应自负责任,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需按学校有关仪器设备损坏赔偿规定进行处理。

八、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将仪器设备各部分旋钮恢复到原来位置,拔去电源插头。

九、实验完毕后,清点数量,如有缺失应及时补齐;并对实验场地进行清理,个人实验区域的卫生由学生本人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由值日生负责。经实验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十、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断电,必须将实验室内的电、门、窗等关好。

学校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公司早会管理规章制度公司出差管理规章制度

篇2: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应配备能满足试验检测需要且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人员,并制定培训计划,对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检测培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二、实验室应配备能满足试验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且相关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定期计量检定,强制检定的委托具有相关计量资质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非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可按照相关的自检规范由实验室具有相关计量资质的人员进行自检。

三、实验室附近不得有振动源、噪声、强光、强磁场、化学腐蚀、放射线等等对试验工作有影响的不利环境因素。

四、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禁止随地吐痰,乱丢赃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打扫清洁,制定相关的环境卫生制度。

五、实验室应加强安全、环保管理,要有防火防盗意识,加强化学物品及电源导线开关等的检查,避免因火灾而造成财务和资料的重大损失,配备灭火器和消防用砂,相关人员要了解相关灭火器的使用,具备一定的防火防盗知识,实验室应根据具体的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防火防盗制度。

六、试验的废水、废液应沉淀后再排放;化学废液自己无法处理的应送当地专门机构进行处理;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存放,定期清理。

七、实验室应严格执行计量法,按规定周期对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数据准确,仪器设备由保管人保管,试验仪器保管人应对保管的仪器负责,按时或者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正常和计量是否准确,并定期及时地对试验仪器进行计量检定,贴好相关的计量检定标志,填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八、实验室应加强样品的管理,制定样品管理制度。

九、实验室技术资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分类保存,建立各种细致完备的台帐,便于使用查看和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资料管理制度。

十、实验室应对检测事故进行分析和及时报告,建立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十一、实验室应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数据和优质的服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检测标准和规程以及检测工作程序,不受任何利益驱动而偏离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恪守第三方公正立场,检测活动不受任何内部和外部的商务、财务及其它不良干预,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判断的独立性。

篇3: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试验室管理制度

1、试验室是进行试验检测分析、保存试验仪器用具和出具试验资料的重要场所。应保持严肃安静,非本试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试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按指定位置安放试验器具。

3、正确使用仪器,经常维护,不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4、对所委托试验项目要填写委托单,并按委托内容填写派工单交相关组室进行试验检测。

5、为保证试验结论准确,数据真实。试验人员必须排除各种干挠,做到实事求是。

6、试验原始记录应做到详细、整洁,并用钢笔填写及签名。

7、试验检测报告须经主任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

8、试验委托单、派工单、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一并归档保存。

9、仪器与设备应明确责任人,注意维护保养。

10、为满足用户的要求,既有明确分工,同时又相互配合,使其准确及时。

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1、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通过本公司考核持证上岗。

2、工作时应不少于2人(持证上岗),整个过程应独立完成。

3、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各检验项目的国家标准和本公司制定的仪器操作 规程和检验实施细则进行,做好完整记录,不得弄虚作假。

4、检测室内的设备、安全、卫生等应由检测室内部专人管理。

5、非本公司人员不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检测室。

6、当仪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检验人员不得离开,检验人员离开检测室时,照明电及门窗等要关好。

7、在检测室内不得做与检验工作无关的事。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购置仪器设备,均由检测室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由技术负责人申核,报经理批准,由供应部统一办理。

2、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验收,安装、调试、检验合格后,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检定周期表。

3、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做到一机一盒。检验设备检定完毕后,设备管理员应进行设备编号,并根据不同的检定情况,加贴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制订的(绿、黄、红)三色标志,分别表示仪器设备检定结果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状态。任何人不得涂改和撕毁有效标志。

4、主要仪器设备须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借用记录和维修记录。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并存档。经常检查、清点,确保配件完整、齐全。检验人员必须自觉爱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仪器。经常保持仪器设备整洁、安全,用后加罩,以防灰尘。

样品收发管理制度

1、采样人员将样品交收样员,由收样员验收样品。样品的标签上,委托编号是否与样品流转单一致。

2、收样员对样品进行登记,填写检验单,并与样品一并交给检测室主管,做好样品收发登记台帐。

3、任何人不得将样品移作它用,检验完毕后,妥善处理。

4、样品堆放要求排列整齐、有序,各种样品不得混合堆放。

5、丢失或损坏样品,均按检验事故处理。

人员培训制度

1、凡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

2、学习专业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检测室组织集体学习和讨论,或请专家讲座。学习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理论、国家检验规范、标准、检定、调试、测试及检验经验交流等,包括新技术、新方法。 非专业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计量法、标准化法、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修约、术语、电脑知识等。 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会同检测室负责人制定学习的计划,报经理批准,然后按计划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外出培训:根据需要在年末填写次年培训的申请,业务室主管编制计划,报经理批准。

3、从事检验的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或自学互助,经公司考核小组考核,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从事检验工作。

4、凡从事检验的人员,必须通过公司组织的技术考核。其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操作技能、检验知识、误差理论、本公司制定的《质量手册》内容等。

安全管理制度

1、全体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检测室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每月一次检查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并组织人员学习有关的安全方面的文件、法规,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

3、安全员应经常检查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危险品要严格按有关制度办理领用手续,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有关人员应认真执行;

5、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将本室的消防器材放在干燥、通风、明显和便于使用的位置,周围不许堆放杂物,严禁消防器材挪做他用;

6、检测室的钥匙应有专人保管,不得私自配备或转借他人;

7、经常保持检测室环境整洁,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8、未经检测室主管许可,任何人不许随意动用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坚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不听指导或违犯操作规程,导致仪器设备损坏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并按规定给以必要的处罚。

9、下班后和节假日,要切断电源、水源,关好门窗,清理检测室用品和场地。遇较长节假日应做好检测室的通风和防护,以防仪器设备的锈蚀和霉变。

10、对违犯有关规定忽视安全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和被盗案件发生时,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向公司经理报告。

标样室管理制度

1、本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以上,并由专人负责检查每日的温度、湿度,每日记录两次,保证室内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仪器的操作使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开启温、湿度控制装置或改变已有的设置。

2、试件摆放在支架上有规律,试件间距至少保持10~20㎜,试件表面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3、每个试件都必须标有样品编号标签。取样前必须认真核对编号,避免出错。

4、如发现温、湿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负责人,并作好记录。

5、实验人员在本室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与外界温差较大时,易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夏季)。

6、谢绝无关人员进入本室。

篇4: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由自然专任老师负责。

2、学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进入实验室,按编号就座。在室内要保持肃静,注意室内卫生。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辅导学生进行实验,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未按操作规程或不负责造成师生人身伤害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要爱护所有的实验设施和仪器。对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安全守则造成设备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5、建立实验室日记、记录每次实验名称、日期、班级、人数、授课教师等基本情况。实验完毕,科任老师应组织学生做好器材的整理和放置工作,然后组织学生有序离室。

6、实验室教学人员要安排学生每天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保持实验室的整齐清洁。

篇5: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所负责实验室故障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及时向实验室主任反映有关情况,需要购买配件的应填写好设备报修登记表,交设备维修负责人。

2、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所负责实验室中实验用机安装的软件进行定期整理,删除实验用机中安装的游戏;监督学生,禁止学生安装和玩游戏,严禁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的网页。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形而没有被及时制止,该实验室技术人员将接受相应的处罚。

3、实验室技术人员应该对所负责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定期进行系统软件的升级和修补补丁工作,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计算机中的防毒、杀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和查杀毒操作;对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避免数据丢失。

4、根据课程需要,积极参与实验课的指导工作,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总结报告。

5、积极配合实验课任课教师做好新开实验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6、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包括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水平等。

7、保持室内卫生,干净整洁。

篇6: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实验室要专室专用,不堆放公私杂物,不得从事其它活动。仪器设备不得挪作它用,未经允许不得搬出实验室,不能据为己有。

2、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教师和管理人员要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管理人员有权对违章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或提出处理意见。

3、实验室装备要及时计划,按时采购,并验收登记入帐,任何时候做到帐物相符。移交时须清点清楚,问题处理妥善,才能转交。

4、仪器设备按分类编号,陈列美观,整齐清洁。 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晒、防害等工作,未经许可不得随便挪动。

5、任何仪器的挪用、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领用,必须提出使用计划,填好“实验通知单”择时交管理人员提前准备。使用完毕当时归还,检查完好后注销。电教设备也同样。仪器一律不得外借,违者学校规定谁借出谁负主要责任。

6、爱护仪器,出现故障要及时修理,损坏仪器要及时查找,谁上课实验室财产由谁负责,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废要严格审批手续。经常维修,及时保养。做好防锈、防腐、防虫、防霉等工作,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7、建立健全档案和实验教学档案并妥善保管。仪器帐册、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使用登记册、实验情况记载表应分类装订成册。

8、管理室建好“两帐一册”,实验员学习大纲及仪器说明书。做好一切工作,保证人身和仪器安全。

9、必须完成计划并填好记录单。

10、充分尊重实验管理人员,自觉得按规章办事,为实验教学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好仪器,提高我校实验管理水平努力。

11、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多功能作用。师德师风建设社会问卷

篇7: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5、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

7、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8、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甚至水,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9、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10、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将气孔调小,再点燃。酒精不能加的太多,用后应及时熄灭酒精灯。

11、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12、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13、发生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

14、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15、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

篇8: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化验室要保持清洁,每天工作前打扫卫生,完成检测后,做好清洁工作,每周大扫除一次。

2、各种仪器、器皿、实验物品放置整齐,各种标牌整洁、清晰,仪器档案包括说明书、验收、调试记录以及保养、维修、校整和使用情况必须登记记录,并由专人保管。

3、化验室中使用的试剂应标明浓度、名称、配制日期,剧毒物品要加锁存放。

4、化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穿戴整齐,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实验室内保持安静,工作有序,不准串岗闲聊。

5、化验室内严禁吸烟,禁止用餐和吃零食。

6、化验室不得放置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7、化验室内冰箱不能存放食品。

8、化验室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设施。

9、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

篇9: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一、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实验室用途,将安排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室场地改为生产或商业用途。未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实验室的功能,如要改变实验用房的功能,应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请获准后才能实施。

二、未经学校主管部门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出租、出借实验室给个人或外单位使用。私自出租出借的,一经发现,将追究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当年考核定为不称职。

三、本单位教学和科研使用实验室,其使用面积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用房标准和使用办法》计算,并按照该文件的规定进行实验室内部分配。

四、为完成科研课题向本中心借用实验室或场地,应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用房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借用手续。项目完成后应按时归还,不得拖延或拒不归还。

五、不得擅自改变实验室内部或外部结构。不得擅自改变实验室间隔。

六、不得擅自拆、加装室内电源。不得超负荷用电。

七、大型或超重设备、有激烈振动或冲击产生的设备上楼必须核实、批准。

八、不得将家具、杂物或设备放置在走廊、通道、楼梯等场所或将公共场所改为实验室。实验室低值易耗品丢失损坏

实验室低值易耗品丢失损坏赔偿办法

一、低值易耗品指玻璃器皿、实验器件200元以下的小型实验仪器、及实验所需的其它物品。

二、对丢失或因质量问题、学生操作不当及其它原因损坏的物品均须登记造册,作为下学期补充的依据。

三、凡丢失物品,均按物品的原值全额赔偿。

四、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损坏的物品,按以下规定赔偿:

1.价值在5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全额赔偿;

2.价值在50元以上,10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按物品原值的50%赔偿;

3.价值在150元以上,200元以内的物品,损坏后按广东工业大学《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款执行(即按原值的60%-100%赔偿) ;

五、学生所赔金额均由实验指导教师负责收取,并由实验教师填表,学生签名,学期末统一交院教学管理处,用于低值易耗品的随机补充。

六、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实验室卫生守则

一、每一实验场所必须制订值日生轮流表,值日学生必须要对当天卫生负责。

二、值日生要求认真负责,每天要拖地一次,擦净工位及公用设备。

三、实验室每周五大扫除一次。四、实验室所卫生要求做到:

1、门、窗、墙壁、天花板、电扇、灯具无污迹,灰尘和蜘蛛网等。

2、所有实验设备上无铁屑、灰尘废料、污迹等。

3、实验材料、废料、工件、设备摆放规范整齐。

4、实习工位上,工量具及工件,保持清洁、整齐。

5、讲台及黑板保持清洁。

6、实验结束后,对所有设备进行保养。

五、实验学生必须保持自己的工位清洁、整齐,每天至少清理两次(中午及傍晚),带班教师必须对每天的卫生工作进行安排、监督。

实验室安全操作总则

一、注意安全,不能带电操作。

二、任何仪器仪表设备、未熟悉其使用方法之前不得使用。

三、为保证仪器设备及实验线路的安全,接线后须经老师检查后方可通电。

四、接通电源前必须肯定无人触及电路的导电部分,并通知参与实验的全体人员。

五、使用任何电源时必须先了解其电压值,接换电路时必须先断电源。

六、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切勿惊慌失措,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及时报告老师,并有秩序迅速撤离现场。

篇10: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室必须有专保管,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二、按照配备标准和要求,即时申购仪器、设备、材料,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仪器、设备、材料入库,要作曲凭单据及时入记帐,科学分类编号,定橱定位存放。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四、仪器、设备、材料等实行微机自动化管理,定期调整,做到帐物相符。

五、经过批准报废的各类仪器、设备,按借还制度执行。

六、经过批准报废的各类仪器、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七、根据各类仪器、设备的特性,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常用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八、按实验通知单要求,及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完备,应做好实验记录和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九、保持实验室、仪器室的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消防等安全设备。

篇11: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热爱实验与仪器管理工作,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面向教学,面向师生。

二、实验必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对所做实验必须向学生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讲清实验要领、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提前一周准备好课堂演示和实验分组实验。

四、学生实验要分好实验小组,固定座位,由实验小组长收发实验器材,组织本组实验。

五、要爱护国家财产,教师未讲之前严禁随便动用仪器、药品和工具。实验过程中,一切实验设备不得无故损坏。危险剧毒药品严加控制,计量使用,不得私自带出室外。

六、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七、保持实验室整洁,做完实验将仪器、药品放回规定地方,并认真进行清扫。

篇12: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切记一只手斜提,以免目镜和反光镜等零件脱落。镜头如有灰尘,不能用手指乱抹,只能用拭镜纸擦拭。

二、动植物标本模型,只能用眼观察,不许随便动手乱摸,以防损坏变形。

三、凡实验用的药品试剂不准混合,不准撕毁标签,实验过程中不饮食,以免发生差错或意外事故。实验结束必须洗手。

四、实验用的解剖器械和切片刀,不许在人体上比试,只能在实验材料上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完擦洗干净,装入盒内。

五、使用甲醛、乙醚、水银等有毒药品均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实验结束后,组长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关好。

篇13: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实验教师在主管校长和教务主任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面向教学,面向师生。

三、熟悉各项实验内容和目的要求,所需器材以及实验的方法步骤。接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准备好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四、做到四懂:懂所作实验的操作规程;懂仪器性能用途和正确操作方法;懂药品试剂的含量和配制;懂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五、具有独立上实验课的能力,协助任课教师指导课外小组活动。

六、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编制仪器,药品采购计划,及时送交各项报表和填写实验室日志。

七、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更新和提高业务技能并要学习推广先进技术,改进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篇14: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城南学校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

1、物理课教师必须在授课进度计划中定出实验计划。

2、实验室负责教师要负责设立《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帐》《材料损耗清单》《仪器、设备修理、报废单》等表册,负责采购计划的初订和登记入库、验收工作,并负责本实验室的仪器、仪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3、物理课教师要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负责上好指导课,批改学生实验报告,确定和登记实验成绩。

4、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陈列安放,应做到类别有序,并做到防尘、防潮、防晒等,以保护好仪器设备。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更应加强管理,以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5、学生上实验课时,必须按时进入实验室,按指定位置就座,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验前,需清点器材、药品,发现缺损及时报告。

6、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搬弄仪器、设备,以及擅自开始实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按要求操作,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7、学生分组实验,必须准备充分,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有始有终。实验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8、实验完毕,学生应及时整理仪器,并打扫实验室,经教师清点和检查批准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对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应照价赔偿,另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理。

实验预约准备制度

一、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在开学初要有实验计划和实验进度表。

二、任课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所用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三、中学任课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一周前、演示实验三天前将实验预约通知单填交实验教师,实验教师在器材准备完毕后,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检查,防止器材缺少而影响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四、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一遍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实验中的注意要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五、学生实验所用器材、药品应事先定件、定量配放在实验桌上。

六、易损(耗)品及有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动手,以防万一。

仪器使用、借用制度

一、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凡借用仪器一律填写仪器出借登记表。

二、仪器借用应按时归还。借前和收回时应对仪器的质量、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交待清楚注意事项。

三、仪器应妥善保管,不移作他用,杜绝教学仪器的流失。

四、外单位借用仪器,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并按时收回。

五、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帐物核查工作,如发现缺损应查明原因,及时追回。

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一、个人借用的仪器,造成人为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二、学生实验违章操作而损坏仪器的,应照价赔偿。

三、仪器被盗或短缺原因不明的,追查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赔偿处理。

四、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外单位借用的仪器,造成损坏的,由借用单位负责维修或赔偿。

五、对赔偿仪器的金额,原则上按现价赔偿。

仪器报损制度

一、教学仪器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在使用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复的应及时修理,无修理价值的应根据审批权限及时办理报损手续,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对各类仪器、药品一学期检查一次,及时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四、教学仪器报损(耗)手续每学期办理一次。

五、审批权限:仪器(材)报损须填写教学仪器(材)消耗报告表,低价易耗仪器由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做好报损手续。单价在100元以上的仪器报损,由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后,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报损。

六、对办理报损的仪器应及时补充添置。

七、对报损的仪器应注明损坏的程度及原因。

八、对报损的仪器应及时在仪器明细帐和总帐中做好减少工作,并填好结存栏。

仪器交接制度

一、仪器保管人员调动或更换时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二、办理交接手续时应根据仪器总帐和明细帐,逐一核对帐物,对短缺的仪器、药品原保管人应作出解释并负责追回。

三、移交范围包括各类帐册、仪器、钥匙及有关的所有资料、记载等。

四、交接清单必须由主管领导、移交人、接收人签字。

安全守则

一、实验前应认真预习,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则。

二、不要把餐具带进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实验完毕,应洗尽手再离开实验室。

三、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手接触电器。用电结束、应切断电源。

四、使用易燃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中学生物理实验守则

一、学生必须明确实验室是巩固科学知识的重要基地。

二、实验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内容,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

三、进入实验室,由任课老师确定学生组数、组长,按指定位置就位,不得任意调动。

四、在教师宣布实验开始前,不得动用仪器。实验前,小组长应查点本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发现问题主动报告老师。

五、实验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束,小组长必须再次清点器材,保证齐全,该洗刷的必须洗刷干净,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七、实验室内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保持室内卫生严禁喧哗、吵闹。

八、实验器材是国家财产,必须人人爱护,因违犯操作规程损坏仪器的,必须照价赔偿,同时,要进行批评教育,以防再次发生。

篇15: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生物实验室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三、仪器、设备及时入库,做好登记、编号、分类、存放等事宜,使账物相符,账目清晰。

四、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妥善保养设备,及时更新仪器,实验室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

五、凡需借用仪器设备,必须办理借用手续,按期归还,按照出借制度执行。

六、学生进入实验室按指定座位就坐,保持室内安静。

七、实验前对照实验要求,认真检查仪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求严格遵守操作细则,并保持良好的上课纪律。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仔细观察,准确填写报告。

八、实验完毕,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台面整洁,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丢入垃圾桶,填好《实验使用记录》,爱护公物,如有损坏按赔偿制度处理。

篇16: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室必须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三、仪器、设备、材料入库,要凭单据及时记帐,编号后分类存放,定期核销实验材料,做到帐物相符。

四、帐册实行计算机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和财产帐相符。

五、经批准出借的仪器、设备,按出借制度执行。

六、经批准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七、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常用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做好显微镜的防霉、剥制标本的防蛀,浸制标本的防冻等工作。

八、按实验联系单要求。及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实验完毕,做好实验记录和档案资料工作。

九、保持实验室、仪器室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化验室各种制度 第3篇

为了促进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各检测实验室除积极参加外部组织的能力验证及测量审核外, 同时还自行组织实验室内部的各项比对活动, 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标准物质比对、留样再试、实验室间比对等。各项比对活动均应从确定项目、样品、人员、方法、结果分析等方面制订方案, 以确保比对活动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法、En值判断法、CD值判断法、专业标准判断法、Z比分数等。由于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正确与否是整个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比对试验的结论往往不尽相同, 若分析不当将使整个比对试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如何在各种比对试验中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阐述各种比对结果分析方法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

1 t检验法[1]

t检验法可用于分析样本数n较小的检测数据平均值间的差异性, 适用于实验室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等。

以仪器比对试验举例分析, 由同一检测人员在相同试验环境、相同检测方法下, 针对同一标准硬度块分别采用HR150洛氏硬度计与HW187.5万能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 (在测试前应对硬度计进行校难, 确保硬度计满足使用要求) 。测试结果见表1。

HRC

根据表1, 差值的算术平平均值:

样本均方差:

采用t检验法, 给定显著性差异α=0.05, 自由度n-1=4, 查t分布表得λ=2.78,

计算由于所以两台仪器检测数据无显著性差异, 此次比对结果为满意结果。

2 En值判断法[2,3]

En值可用于判断两个测量值之间的一致性, 特别适用于有标准值或参考值的比对试验, 如标准物质比对、指定参考实验室的实验室间比对等。

以指定参考实验室的实验室间比对为例, 以一家权威实验室为参考实验室, 采用较为稳定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切割成均匀的试件作为比对样品, 将各个实验室在指定环境、方法、结果修约情况下得到的数据与权威实验室的数据进行对比。其中一家实验室1与参考实验室2的一组数据结果见表2。

N/50mm

根据表2, 标准偏差, S1=24.6170, S2=27.4418, 标准不确定度, u1=11.0094, u2=12.2727, 扩展不确定度U=ku, 赋予的置信概率为95%, 则包含因子k=2, U1=22.0188, U2=24.5454, 计算由于|En|≤1, 所以此次比对结果为满意结果, 反之当|En|>1时, 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结果。

4 CD临界值法[2,3,4,5,6]

CD临界值法适用于当无法提供合理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而用于该检测的标准中有关于该方法的重复性限σr, 再现性限σR时的比对试验。

以水泥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比对为例, 采用有证国家标准物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比对样品, 由不同实验室用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出的化学成分含量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其中一家实验室与标准值的一组测试数据见表3。

%

4 专业标准判断法[2,3]

专业标准判断法适用于当En值与CD值均不可取, 而相应专业标准中有规定测试结果允许差Δ时的比对试验。

以沥青标准粘度的人员比对为例, 采用某一乳化沥青为比对样品, 由不同检测人员在相同环境、相同操作方法在同一仪器上进行检测, 将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人员1与人员2的一组数据结果见表4。

根据表4, 由于偏差D≤允许差Δ, 所以比对结果为满意结果, 反之则为不满意结果。

5 Z比分数法[2,7]

Z比分数法适用于多组比对检测数据, 较适宜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 较少用于检测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的比对分析试验。

Z比分数法包括经典统计法与稳健统计法两种。当比对的数据较多时, 可采用稳健统计法进行比对分析及评价;当比对的数据较少时, 应先采用格拉布斯检验法剔除离群值, 同时考虑标准的允许误差后, 对余下的数据采用经典统计法进行分析及评价。

经典统计法是用算术平均值作为公议值X, 标准偏差S作为允许离散度s, 其缺点是存在存伪风险;而稳健统计法是用中位值作为公议值X, 标准化四分位距作为允许离散度s, 其缺点是存在去真风险。

中位值是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结果数值的中间值, 若N为奇数, X (N+1) /2的位置是中位值;若N为偶数, 则两个中心值的平均值为中位值, 即{X[N/2]+X[N/2]+1}/2, 标准化四分位距0.7413IQR, 四分位距IQR为一组按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上四分位值Q3与下四分位值Q1之间的差值, 其中X为公议值, s为允许离散度。

当|Z|≤2时比对结果为满意结果, 当2<|Z|<3时比对结果为有疑问结果 (可疑值) , 当|Z|≥3时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结果 (离群值) 。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应进行原因分析并执行纠正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刘显耀, 张德超.浅谈实验室的比对与验证试验[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08, 44 (1) :54-56.

[2]CNAS-GL02: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3]朱涛, 陈华英.实验室检测结果内部比对满意度评价方法初探[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8, (1) :83.

[4]GB/T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5]GB/T6379.6-200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

[6]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化验室各种制度 第4篇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從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 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 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 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2]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3]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胡小明.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

[6]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7]孙婷全.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

[8]刘桥阳.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討[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

[9]张春英.邓亚娟.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J].黑龙江粮食,2004.

[10]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实验室各种试剂的说明 第5篇

1、二氨基联苯胺

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最敏感、最常用的显色底物,反应产物因不溶于水、二甲苯和醇的棕色沉淀物而被广泛地用于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斑点印迹(Dot blot)和生物芯片(Biochip)等的染色和显色反应。保存条件

试剂盒应在-20℃,避光、密封保存。

使用说明

使用前先用蒸馏水将B显色液(1:25)稀释为工作液,然后按比例(1:25)加入A显色液,混匀后立即使用。显色时间1-30分钟,显色时间过长可引起本底增高,故应密切观察显色过程(一般3-10分钟最理想),并在本底较浅且达到适当显色强度时以流水漂洗终止显色反应。

稀释方法:取去离子水920ul,加入B显色液40ul混匀,再加入40ul的A显色液,混匀后即可使用。工作液建议用量:免疫组化50-100ul/切片,WB每张膜200-5000ul/膜 注意事项

1. DAB溶液应低温密封保存。如有结晶析出,应确保结晶完全溶解再行使用;

2. 显色工作液应现用现配,新鲜配制的工作液应为无色或浅棕色,如颜色过深,请勿使用;

3. DAB在常温下不稳定,每次取用后均应及时加盖密封放回冰箱,以免因DAB分解影响实验,或因渗漏造成实验环境污染;

化验室各种制度 第6篇

为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障科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实验 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实验室发生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一、成立检验科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小组负责人为成员来协调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工作,组织全科人员加强生物安全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二、发生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措施

1、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含有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的针头或玻璃刺伤皮肤时,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等消毒创面。

4、被含有各种传染病标本污染工作服、衣物时,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三、判断暴露源性质,对特殊职业暴露特殊处理

1、被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 查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和我院传染病专家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填写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注射乙肝免疫价球蛋白或注射乙肝疫苗,按0、1、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个月后抽血复查。

2、被丙肝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丙肝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和我院传染病专家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填写意见→按传染病专家组意见执行。

3、确诊或可疑艾滋病阳性者职业暴露→局部处理→立即抽血→请我院及防疫站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 内使用→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登记表→报防疫站→4 周、8 周、3个月、6个月查艾滋病抗体。

4、被梅毒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锐器刺伤→局部处理→24小时内抽血检查梅毒抗体→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和相对科室的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和我院传染病专家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填写意见→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用 三周,针刺伤当时、一个月、三个月抽血复查。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管理科对以上感染的医务人员资料进行了保存,进行暴露后进行追踪监测。

五华县中医医院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