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年会范文(精选8篇)
合肥年会 第1篇
合肥企业年会策划
一、 活动主题
“业之峰15周年感恩季,赢取15周年免单大奖”
二、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月1日--------4月30日
三、 活动节点安排
㈠2月4日-2月26日----“业之峰15周年感恩季之新年第一抢” ⑴ 2月5日 新年元宵喜乐会 ⑵ 2月12日 新年第一“抢”企业周年庆策划方案⑶ 2月18日 家装设计流行趋势发布会 ⑷ 2月26日 2月感恩抽奖日
㈡3月3日3月24日----“嫁个100分男人,装个100分的家” ⑴ 3月 4日 “嫁个100分男人,装个100分的家”之设计100分 ⑵ 3月10日“嫁个100分男人,装个100分的家”之工程100分 ⑶ 3月11日 真诚315,我的`家装我做主 ⑷ 3月18日 定点小区专场设计沙龙 ⑸ 3月25日 3月感恩抽奖日
㈢4月1日4月14日----今年春游去哪里?首选业之峰蓝钻环保工地体验之旅! ⑴ 4月 1日 挑选环保家装,首选业之峰 ⑵ 4月 3日 蓝钻环保工地体验之旅 ⑶ 4月 8日 定点小区专场设计沙龙
⑷ 4月15日 业之峰带您体验环保家装设计
⑹ 4月22日 业之峰15周年感恩季,回馈全城新老业主
⑺ 4月29日 15周年感恩回馈,15小时接力签售,接力大抽奖
备注:以上为2月1日-4月30日大活动活动主题,之间会穿插小型活动,并在每月月底组织抽奖活动,在每场活动前,还会将单场活动简易流程及部门职责下发到各个部门)
四、 活动内容
1、恰逢业之峰15周年感恩季,选择业之峰赢取免单大奖!(媒体记者、材料商负责人及广大新老客户前来参观,活动现场更有巨献惊喜。)
2、峰格汇完整购买,疯狂返券合肥业之峰总经理石峰携40家建材商现场优惠签售会
3、工程部会在蓝钻演示间准备相关蓝钻工程材料的布置,以及相关实验的准备,并安排工程人员在现场进行小批次多频率的讲解(类似于博物馆形式),让客户更深刻了解业之峰蓝钻工程的魅力所在。
4、活动现场环节基本以三重防护体系和优惠讲解为主。(详见当期活动简化版流程)
5、促销计划
◆来就送:开年鸿运礼。
礼包①:业之峰宣传资料、播客光盘、CCTV光盘等
礼包②:元宵节元宵礼盒(只限元宵节前,之后一律送业之峰家装扑克牌) 礼包③:开运红包
◆定金送:1、活动期间交纳设计费定金1000元以上,总经理现场签售额外优
惠2%,优先选择金牌施工班组资格,
2、现场交纳定金,工程主材双翻倍。
◆抢装修免单礼:活动期间交纳设计定金1000元以上即可购买感恩金卡,
购买价格为150元/张。(每户只限购买一张),2月、3月、4月每月月底为抽奖日,到场客户凭感恩金卡获得抽奖资格,就能够赢得450-4500元不等的装修免单大奖,中奖率100%。(详见“抢定金卡协议书”)
◆抢装修环保礼:赠送环保三重防护体系!
可享受《环保预评估系统》
可享受蓝钻施工
可享受环保治理(需客户自行购买)
◆抢装修折扣权:购买主材享受相应工程折扣,工程优惠最高可达27% ◆主材团购:40家建材老总现场限时签售
◆幸运对对碰:电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等,多重好礼,绝不落空
五、现场布置
1、 展厅外场布置
(1) 大门口前铺设红色地毯,地毯两侧摆放厂家祝贺花篮,入门处及右
侧各摆放一个大型拱门,黄体字“业之峰15周年感恩季,赢取15周年免单大奖”及“单场活动小标题”另外摆放6个氦气球,烘托
气氛,条幅内容为个商家恭祝业之峰活动圆满成功;;
(2) 从楼顶往下悬挂条幅,直接到地面,内容同样是本次活动商家祝贺
(3) 礼仪小姐迎宾:安排2名礼仪小姐迎接宾客和客户。
2、 展厅室内布置:
(1) 室内布置,以集团下发活动物料颜色、风格为主,吊旗、彩绸、气
球、鲜花等充分利用;
(2) 门口地贴:门口安排大型地贴,主要为促销活动内容;
(3) 节目表演:为了烘托喜庆气氛,活动当天一楼共享空间安排即兴节
目表演,可安排1-3个商家进行现场促销。并把凭金卡抽奖环节安排在一楼共享空间。
3、 报告厅
(1) 背景板:主席台设置大背景板,主题为“业之峰十五周年感恩季,
赢取十五周年免单大奖”及“当场活动小主题”。
(2) 主席台:桌花、水果、矿泉水、桌牌
(3) 坐位:桌子上也摆上水果、矿泉水、带有活动主题的桌牌及宣传单
页等
六、 宣传物品准备
备注:
1、门口停车位应急方案----(负责人:物业郑国玉)
2、天气不好应急方案----(负责人:企划吴玉玲)
3、客户捣乱应急方案----(负责人:客服夏小凤)
紧急联络板块重点负责人: 播报:企划董娇
设备调试、音乐:物业郑国玉 布展、物料:企划吴玉玲 对对碰负责人:完整家居李义才 感恩金卡抽奖负责人:企划吴玉玲 前台登记: 刑周凤 朱秀芝 领取感恩金卡:前台朱秀芝
财务收款:王园
现场安保:物业郑国玉
合肥年会 第2篇
一、【项目背景】 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金融危机的撞击------让我们倍感压力!每一个企业都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每一个团队都在为获得成功而坚持!如何保持和提高士气续写曾经的辉煌?如何在“冰冻时代”安全过冬为未来积 蓄能量?如何在今朝短暂的相聚中为未来做一个完美的策划? 年会--激扬士气,部署战略,制定目标,奏响新一工作的序曲,历来被企 业和组织视为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家庭盛会”.可是“如何不断创新,开好年会, 达到更好的效果”却越来越让每一个年会筹办者煞费苦心.今年的年会,不应再是 “简单的把酒言欢”,不应再是“短暂的歌舞升平”!行远企管“年会项目部”经过 3 年的努力,以“先进的设计理念,专业的师资力 量,丰富的实战经历,新颖的活动内容”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企业年会体系.倡 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理念,本着“安全、高效、专业、专注”的服务原则, 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特别的年会服务.二、【服务目标】 通过年会让与会者真正的理解和认同企业,更有效的达成共识,共同发展成 长.--年会是企业内部(一线员工、中层经理、高层领导)以及企业与外部(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主管机构等)达成共识的大好机会!通过年会明确企业的经营 理念和方针方向,与各方达成共识、合作成长,发展共赢!通过年会增进人际沟通,培养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年会是增进人际关系,加强各方合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良好机 会!通过年会,提升与会者的合作意识,增进人际沟通,促进各方更好的合作,从而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年会建立学习组织,打造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年会是建立学习组织,打造学习型企业的绝好机会!年会不应该只是吃饱 喝足的“聚餐”,更应是提升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能力,增强综合竞争
三、【服务内 容】 根据企业实际(时间、人数、目标、地点等),协商确定不同的主题,选择合适 的内容,以特定的表现形式突出主题,达到并丰富活动的目的.无论是室内的传统 服务、互动体验,还是户外的休闲,野外与场地结合的回归,都将给您带来一次全 新的年会体验.力,建立学习型企业的会议!(一)“鼓舞飞扬”系列 中大型规模的客户晚宴、100 人以上的公司年会、周年庆活动,是本系列的 主要目标.您可以从策划中,看到豪华的晚宴、精美场地、节目表演、幸运抽奖等 传统中国元素,活动安排在星级宾馆、大型商务会所等,参会嘉宾将感受到“鼓舞 飞扬”的宏大场面震撼及专业的服务.(二)“激情能量”系列 以拓展训练项目为载体,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创设的特殊场景,通过
一系列精
心设计的模拟生活与工作场景的活动,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激 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活动强调“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 升”.主题:信任合作、沟通责任、激励潜能、感恩惜福(三)“休闲行”系列 温泉活动:以温泉会所为活动基地,结合室内外的团队活动,开创企业年会和 冬季拓展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在寒气袭人的冬季,泡个温泉浴,洗去一身的疲惫.温泉娱乐、冲浪竞技,仿佛将我们带到热带海滩,员工互动晚会更是将激情彻底释 放.名山访游: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把旅游与拓展完美的结合,创意 独特,目的明确,融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实效性为一体.快乐、简单、迅速、行动!成员投入度高,抵触性少.不单是一次有意义的团队活动,更是成员缓解压 力、重塑活力的一次“生命之旅”.(四)“嘉年华”系列 公司指定或推荐场地:团队项目、游戏闯关、激情晚宴、成果分享......, 娱乐全员.增强员工及家属归属感,营造小家庭融入达家庭的氛围.(五)特色活动 组拼 Logo:增强团队的协调性;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消除 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加强彼此之间亲近程度.特色晚会:室内外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烧烤、野营等独特的方式彰显员工 的艺术细胞,感受企业达家庭的欢乐融合.四、【服务方式】
1、服务设计 嵌入式:将体验式培训作为年会活动的一部分,根据企业本身年会的设计特 点,结合企业文化,设计完善的年会活动方案.整合式:根据年会活动的具体目标,将体验式培训融入整个活动中,二者有机 结合,兼顾活动的趣味性,设计完整的年会活动方案.2、服务内容: 全程活动策划(通过与客户沟通,脑力风暴的方式策划整体活动方案)会场布置(条幅订制、音乐背景、道具等)酒店联络(各景点酒店预定等)服装定制(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特定服装,突出活动效果)拓展培训(室内或室外体验式管理培训,增加沟通,增强团队精神)心得分享(通过点对点的培训,帮助优秀员工与大家分享工作经验)成长激励(通过潜能激励,心灵成长增强员工的成就感,树立自信)誓师大会(设置新颖激昂的企业目标揭幕,全员激励誓师,激发团队士气)媒体宣传(协助企业在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全程摄像(协助企业保留珍贵的活动资料)
合肥年会 第3篇
“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于2013年10月22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年会由中国消防协会、安徽省消防总队主办, 安徽省消防协会承办, 年会主题是“城镇化进程中消防管理与创新”。
开幕式由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高伟主持。安徽省副省长方春明、中国消防协会会长孙伦分别致辞。中国消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铁民, 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李向华, 安徽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 副厅长祁述志, 安徽省消防总队政委曹忙根, 总队长邹晓宁出席会议。来自全国消防部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消防企业的代表和国内外消防科学专家学者共约240余人参加会议。
本届年会共收到科技论文867篇, 获奖论文213篇。大会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2013中国消防协会优秀论文奖”, 会上还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和特别贡献奖。颁奖仪式上, 还对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防协会科技创新奖的16项科技成果单位颁发了奖牌。
合肥年会 第4篇
关键词:明清时期;合肥;嘉庆合肥县志;水稻;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34-02
“民以食为天”,稻米在农产品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在安徽的农业生产中水稻所占比重很大,安徽的巢湖流域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明清时期,合肥作为巢湖流域的经济中心,有着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县之一。与此同时,大量的粮食生产,使粮食贸易成了可能。
清代合肥5次编修县志,用于记载合肥地方史事,其中价值最高,流传甚广的应推嘉庆年间合肥知县左辅纂修的嘉庆《合肥县志》。本文对嘉庆《合肥县志》进行详细考察,试从合肥概况、水稻种植情况、粮食贸易等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合肥地区水稻种植和粮食贸易等基本情况。
一、合肥概况
合肥最早见于史书《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郢之後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建置于秦,“合肥县,盖秦置,秦改封建为郡,属九江郡”[1]。在经历了封建时期的建置沿革后,到了清代,合肥在建置上属庐州府,属南直隶。顺治二年(1645年),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治江宁府)。康熙六年(1677年),改置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府,今安庆市)。庐州府隶安徽省。领1州4县:合肥(今市)、舒城(今县)、庐江、巢(今巢湖市)、无为州(今县)[2]。同治四年(1865年),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庐州改属皖北道[3]。
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属巢湖流域,具有接连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三河镇,皖中地区最大的米粮集散地。根据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洄亘,万艘可藏。”合肥的店埠河也具有水利交通之便,“源出圆疃镇西南二里,由圆疃桥东流八里南转,仍东南,流过永安桥,又十二里经店埠镇,过通济桥,又南行汇东土山诸水,十五里至撮城镇,北过曹公桥,东南行十五里至三汊河入肥水”[4]。
从合肥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合肥位居皖中,是南北潜运的传输地。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巢湖沿岸各市镇盛产的米粮、棉花、蚕桑、竹木、桐油、茶、皮革等物产,多是通过合肥运往全国各地。随着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合肥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水稻种植情况
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合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着良好的水、热、光照条件,适于水稻的生长。人口的增加,水利的兴修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等社会条件使得水稻种植业进一步提高。
(一)种植条件
1.水资源和水利。《管子·禁藏》中记载:“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降水充沛,降雨量近1000毫米,河湖密布。“千金河,在城内灌田百余亩;百子河,在城东五十五里灌田千亩;烏桕壩,在城东六十里灌田千亩……”[5]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中记载城内外共72条河水、池塘等。其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为水稻的灌溉提供了基本条件。与此同时,时人十分重视水利的建设和发展。知县左辅在其纂修的县志中指出:“庐属五州邑,合肥地最高,恒忧旱不忧涝,他邑小涝,则合肥大熟。邑境西北尤高,忧旱尤甚,故宰斯邑者,宜以水利为政首。”[6]左辅把水利作为治邑政首,说明了水利的重要性。田实发在《金斗河议》中倡议疏浚金斗河。“雍正十年,郡守徐公牒抚宪重浚斯河,四民鼓舞。但有一督催之员某某者,利速就而论功,宜宽窄浚之,宜深浅浚之,河稍通如渠,遂报成功,未几复塞如故,郡人无不磋怨。”[7]水利的兴修不仅使农作物得到灌溉,也减轻了合肥城乡的洪涝灾害。
2.土地资源。合肥属丘陵地带,土壤有黑土、白土、黄土3种主要土质[8]。清中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使现有的耕地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耕地用于增加粮食,圩田的开发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合肥在宋代圩田为36座,到明代增至50座,到清代增加到77圩[9]。在嘉庆《合肥县志》详细明确记载了合肥县85个圩,包括名称、方位、官屯民田亩数等,其主要分布区域在长乐河、店埠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蒋口河、丰乐河和杭埠河下游及巢湖沿岸。从宋代开始到清中期,随着圩田的兴修,合肥的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3.劳动力。“万历年府志载有合肥县,户八千一百四十”[10]。到了嘉庆七年,合肥“户二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八”[11]。相比之下,合肥的人口数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历史上,巢湖流域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合肥为邑,地瘠而俗朴,民非力田无他治生”[12]。不同于徽州人的外出经商,合肥人更愿意从事农业的生产。“其俗勤于稼穑,不喜商旅”[13]。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对此也有记载:“淮甸无千金之家,亦无半菽不饱之民,以不轻去其乡,惟知服田力穑。”人口的增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增加。
4.耕作技术。合肥的农业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继承了封建社会农业发展形成的优秀成果,显得更为成熟。“稻自耕种之后,耘耥最为紧要,用攩钯于稞行中拽松稻根则易旺。攩所横根,则稻根直下,而可以耐早,此攩之利也。至于耘除之草不得抛弃他处,和泥渥浊埋于稻根沤淹腐烂可以肥土。……耘田之法,水不得放之太干,恐泥坚难于耘摝反致率略。旋放旋耘,又须不问草之有无,必偏以手排摝,务令稻根之茵液液然而后己。所耘之田,必将余水放涸,晒至泥裂,然后次第放水灌溉,所谓田干水暖草死土肥,不三五日间,稻苗自蔚然盛长。谚云:一粥一饭饿不杀,一耘一耥荒杀也。”[14]记载了合理的灌溉,是取得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施肥的措施也有所记载:“畜肥粪田,土弊泽草木不长,其衰则生物不遂。田亩用粪滋培,则土气新肥而不弊,盛壮而不衰。不粪之田土气衰弊,禾无颖宝之理。所以粪田为农家要务也。粪田须蓄肥,蓄肥不特人马猪牛之矢、棉豆之饼也,即豆稭稻草之灰、烟灶燻烧之土与夫帚之拉撒簸扬之秕糠、麦芒断蒿落叶蚌螺等壳,积而焚之,沃以粪汁,和之窖中皆肥也。粪窖必为低屋,苫盖以避风雨之飘浸,且粪露星月则不肥矣。”[15]
(二)种类
合肥种植的水稻种类较多,嘉庆《合肥县志》把稻谷列为土产的第一位。嘉庆《合肥县志·土产》中记载:“稻种有早白稻、早中秋、中秋稻、晚白稻、晚稻、大粒稻、六十黄、赶上陈、雁来红、深水红、观音秈、银条秈、羊须糯、羊脂糯、观音糯、虎皮糯。”
合肥在明清时期的水稻种植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生产粮食作物。巢湖流域的其他府县多是如此,大量的粮食生产,使安徽在明清时期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区,为粮食贸易的展开提供了基础。
三、粮食贸易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工商业人口的猛增以及赋税折征银两的普遍化,商业贸易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同时,跨区域市场的形成以及人民生活必需品被大批卷入流通领域,是这一时期商业贸易的显著特点[16]。明清时期粮食商品化急剧增加,南方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成了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粮食供需市场。据吴承明考察,清代前期全国的粮食贸易总计有10条主要路线,年贸易量约在3000万石以上,而安徽、江西所产米运往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所产米经长江运往江苏这两条路线的年贸易量最保守的估计当在一千五六百万石以上[17]。对于合肥的粮食贸易,万历年间的《合肥县志·物产》中就有所记载:“合肥之壤,抱湖而吞江,水泽所及,环匝千里,其民以是工于农而务五谷,岁逢丰稔,则粒米狼戾,转输他售者,舟车不绝焉,盖吴楚间上下千里皆资其利。”
巢湖流域粮食贸易在沿江区域市场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利,便于输运,使得巢湖流域粮食在运输成本上低于川、湘等地粮食。贸易周期较短也是主要的一个优势。因此,江浙地区能快速、便利地获得巢湖流域的粮食补给。对于合肥,位居皖中,有着良好的水路条件,一直是南北潜运的传输地。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区域内外重要的必需品,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等交换频繁,成了商贾凑聚之地。粮食就是重要的贸易商品,“谷米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榷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18]。宋雪帆在《水流云在馆奏议》中称:“聚粮之地,首在庐州府之三河、运漕两处,不持一府之米会集于此,即河南光、固等处产米地皆转运而来,每处每年出粮不下数百万石。”由此可见,粮食贸易在合肥的商品贸易和商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从嘉庆《合肥县志》中可以看出,合肥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县之一,水稻的种植在水利、农业技术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量的粮食生产,使粮食贸易成了可能。明清时期沿江区域粮食供需市场的形成,合肥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了粮食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贸易的商品化推动了合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嘉庆合肥县志,卷二沿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陈基余,赵培根.安徽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501.
〔4〕〔5〕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6〕〔7〕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合肥气候[G].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1980.2.
〔9〕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兴修[J].中国农史,2009,(01):59.
〔10〕〔11〕嘉庆合肥县志,卷六田赋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2〕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二集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3〕嘉庆合肥县志,卷八风土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4〕〔15〕〔18〕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6〕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268.
〔17〕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J].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269.
合肥年会 第5篇
组织单位的决定
2014-02-11 10:51:51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自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共征集到各学院初评论文493篇,研究生科技标兵候选人39位。经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认真评审和公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甄圣超等10名研究生被评为“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标兵”;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吴志清同学《不平衡电网下抑制负序电流的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等10篇论文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夏勤同学《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等20篇论文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戴淮初同学《Research on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f Body Side in BIW Based on Delmia》等30篇论文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5个学院被评为年会优秀组织单位。
经研究决定,对上述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附件:1.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标兵(略)
2.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优秀论文(略)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年会 第6篇
李经龙1 李晓洁 周金陵
(安徽大学 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天然耦合性、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作用使得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以合肥市为例,就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缘起、融合发展的必然性、融合发展的现状、融合发展的路径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目前存在融合机制不顺畅、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合肥市两大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Hefei
Jing-Long li,Xiao-Jie li,Jin-Ling zhou
(AnHui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Department of Tourist Management, AnHui HeFei 230601)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The natural coupl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market makes 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become inevitable.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jor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optimized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aking Hefei 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origin of the two industries’integrating development,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and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 Hefei city,the fusion mechanism is not smooth and the fusion level is not high.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in Hefei,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tourism industry;integrating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经龙(1978—),男,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手机:***,E-mail: jinglong7021861@aliyun.com.李晓洁(199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周金陵(1992-),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培养计划编号:AHLYZJ201508)。前言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的行业。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产品为吸引物,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两大行业联系紧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缺少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也是不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只有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用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来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加具有生命力。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全球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1] 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缘起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早在1986年,旅游经济就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中,开始从接待型事业转化为产业。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作为一项战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推进。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制定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信息、物流、建筑等行业融合发展”,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各地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而合肥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还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天然条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2.1天然的耦合性
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关联度的产业,其影响力可以渗透到任何行业。旅游行业的渗透性也较高,不仅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内部行业,还涉及多个外部相关行业。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撑,反之旅游行业对于其他行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文化产业能够延伸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使旅游产业发挥更大的产业价值,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2政府引导
[3]
[2]近年来,国务院、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为了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都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其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持,但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额度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这决定了政府在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政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建了平台。此外,政府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会吸引投资商对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及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进行投资,这使得人才、资金、技术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也充分发挥了其舆论宣传的作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2.3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也逐渐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移,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需求。旅游者更加注重具有文化内涵的体验式旅游。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旅游产业具有观赏性,文化产业侧重于体验性,两者的融合可以延伸旅游产品的内涵,从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2.4市场供给
旅游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已经趋于成熟。当今旅游行业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对利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逐步尝试业态创新,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中,使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5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产业边界快速向外延伸,产业融合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产业的融合已逐渐从产业间的融合扩展到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现代科技作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加速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程,提高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已成为产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3.1资源融合
资源融合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资源融合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的依托空间,从而拓展了文化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中,可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产品。如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创建文化旅游品牌,促进由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进行转变,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新业态,培育新产品。3.2技术融合
[1]
[6][5][4]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核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创新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文化产品的技术优势较为明显,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将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能够给旅游者带来新的体验,使旅游产业具有科技内涵。譬如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智能服务、文化演艺、影视摄影、写生绘画、拍客创客等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品。3.3市场融合
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青睐。此外,新型文化产业和创意性文化产品更受到青少年的强烈追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整合了多方面的元素,提升了两大产业的魅力,进一步拓宽了其市场空间。3.4功能融合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还具有经济功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增添了新功能,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建立历史街区等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不仅促进了特色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还提升了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赋予了景区新的功能,丰富了旅游形象,使旅游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3.5界域融合
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环节。文化产业的价值链由创意生成、产品开发与制作、商业推广、最终消费等多个环节组成。两大产业在发展的任何环节都存在着融合的契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可打破原有的产业界限,通过产业间经济活动的互补延伸产业价值链,赋予原有产业新的功能,使融合后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向旅游产业延伸,建造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也可将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向文化产业延伸,形成动漫与影视旅游、表演与演艺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
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顺畅
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文化局、旅游局、城市规划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规划管理。为便于管理,各部门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然而,就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问题而言,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沟通,出台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口径,从而导致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不利于产业融合的持续推进。其次,缺乏地方性政策法规,不能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2融合程度较浅,融合类型单一
纵观合肥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多属于较为浅显的融合模式,没有富有新意的产品,融合形式较为单一。以包公文化资源为例,河南开封市在包公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融合产品既有包公传奇故事展,又将包公的事迹,如“包公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等以演艺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更有与包大人合影、畅谈千古事等体验式旅游。这种融合方式[7]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了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而合肥仅有单独的包公祠、包公墓等景点,并未借助其他产品丰富融合包公文化,对包公文化资源的重视度和提炼开发程度亟待提高。合肥对于三国文化的内涵挖掘程度也不够,整合度较差,在合肥并没有恢复古战场旧址,也没有展览馆和陈列馆来展示三国文化。再加上重视程度不高、服务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4.3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缺乏
目前,合肥宾馆酒店的接待能力不高,合肥的餐饮业也缺乏特色的产品来吸引外地旅游者。其次,在交通方面,合肥尚未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到各个景点的公共交通不够便利。再次,合肥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以包河公园为例,景区内没有导游服务。旅游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景区传达的文化主题,走马观花的看风景,不能深入了解景区内在的文化内涵。此外,目前合肥旅游产业还存在人才比例不合适、人才发展潜力不足、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4.4缺少品牌意识,宣传推广不到位
以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合肥与许多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如无锡有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杭州有宋城、东方文化园,苏州有吴越春秋主题公园,而合肥的主题公园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包河公园和逍遥津公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使得合肥的三国文化、包公文化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
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机制
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要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首先,合肥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财政拨款和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产业融合。其次,要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融合发展环境,为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再次,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可建立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旅游文化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合肥市市长任组长,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根据全市总体规划制定各景点的发展规划,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5.2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创新融合产品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合肥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在开发文化旅游融合产品方面,深入挖掘文化的精髓,打造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如将具有地方戏剧元素的徽剧、庐剧、黄梅戏、花鼓灯进行串联,以包河公园、逍遥津公园、三河古镇为地点,将合肥的三国文化、包公文化、太平天国文化以戏剧的形式进行演艺,向旅游者展示合肥丰厚的文化内涵,吸引旅游者,延长其停留时间。还可以在目的地挖掘一个富有创意的[9]文化主题,使原本单调的自然风光富有文化内涵,如打造《印象巢湖》等演艺产品,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要做好名人故里游,围绕包公、李鸿章、刘铭传、周瑜、文翁、杨行密、丁汝昌、聂士成、冯玉祥、段祺瑞、卫立煌、孙立人、杨振宁、董寅初、吴邦国、李克强等合肥名人,做强名人文化旅游产品。再次,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发展节庆旅游。如大圩生态园的葡萄文化旅游节和长丰草莓节,以节庆旅游、休闲旅游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旅行社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以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如逍遥津公园—教弩台—三国遗址公园等三国古战场旅游线路,逍遥津公园(三国文化)—包河公园(包公文化)—三河古镇(太平天国文化)等合肥古文化旅游线路,科学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科学教育校园文化旅游线路。5.3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培养
合肥应加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酒店星级标准和服务水平,开发不同档次的宾馆酒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还应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主题文化酒店和主题餐厅,推进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在交通方面,开通城市旅游专线,打造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便利游客出行。另外,景区要定期发布有关景区的信息,如门票价格、拥挤指数、主题活动等,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导游智能服务,将景区的人文历史文化融入导游词的设计中,使旅游者能够深入了解景区的文化内涵,感受合肥的城市魅力。在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旅游行业;政府和企业需要引进高层次的旅游文化管理人才,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通过资金赞助、师资支持等形式,加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培养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5.4树立文化品牌,加强宣传营销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旅游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旅游品牌的竞争。针对目前合肥市品牌意识不强的现状,品牌的塑造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快培育民营文化旅游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文化品质,以品牌促发展。策划利用具有社会影响和名人效应的事件来吸引媒体以及其他社会人群的关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要实现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强化宣传营销工作。在宣传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拍摄景区宣传片,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开展文化旅游讲座,提高合肥产业的知名度。利用互联网、4G网络、手机APP等在商业中广泛应用进行营销,以预订门票、餐饮服务、酒店住宿等为服务手段,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营销方面,可通过套票的方式实现合肥市内部各文化景区联合营销,也可以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联合营销,譬如加强与池州、黄山、安庆等省内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以资源优势的互补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结语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均是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合肥作为安徽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任。安徽省“十三五”发展战略也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合肥在山水旅游方面资源相对匮乏,观光旅游吸引力较弱。面对这一劣势,需要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这样既可以传承当地优秀文化,发展当地旅游业,又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保护、旅游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共赢局面。总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合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必要路径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合肥贷款 认准合肥智信投资 第7篇
公司自成立以来拥有一批复合型高级人才,其综合业务能力和执行水平在合肥及全省享有很好声誉,更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在安徽全省不断发展业务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规范业务执行,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服务品牌。目前公司在合肥及安徽全省大部分地市均有贷款及投资业务。公司和全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建立了普遍的业务合作。在地域合作上,我们与南京、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多家风投及金融机构有良好的合作记录。无论是贷款、投资还是业务合作,我们始终坚持价值创造,合作共赢。给任何与我们共同发展的合作方提供价值增值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合肥智信投资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放款额度为5~50万 无需抵押担保 无须贷前费用 手续方便快捷 期限由您选择。
放款对象为:1.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业主
2.公务员,金融、电力、通讯、能源、邮政等优势行业从业人员
3.医生、教师、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人员
申请材料为:1.提供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结婚证等)
2.提供稳定的住址证明(房产证、房屋租赁证明、水电缴纳单、物
业费缴纳单等)
3.提供稳定收入来源证明(银行流水单、劳动合同等)
4.提供经营材料证明(营业执照、纳税完税凭证、公司账户银行
合肥年会 第8篇
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何宗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陈默等。本次会议本着节俭办会的精神, 压缩了会期和人数规模。来自全国103个电视台及50余家广电行业厂商、媒体单位等共36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开幕式由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合肥文广集团副董事长、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文广集团) 党委副书记夏振明主持,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合肥文广集团董事长、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文广集团) 党委书记王节、合肥市人大副主任、市委宣传部长林存安、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何宗就分别在大会上致辞。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长生和协会副秘书长王治尧在会上分别就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的年度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做了报告。
作为开幕式上的主要内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做了题为《解析DVB/OTT》的主题报告。杜总的报告分析了广电面临的越来越多竞争与挑战, 重点解析了OTT的类型和应用范围, 结合广电自身情况, 做了深入的阐述。
本届年会安排了一天半的时间进行大会集中技术交流, 重点交流23场次, 作为城市台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典型案例交流, 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深圳广播电视集团总工傅峰春先生介绍了《城市台的技术动向和新媒体探索》,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小微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邝榆宁做了《走向新媒体》的报告。中科大洋、索尼、北京捷成世纪、松下、成都索贝、北京格非、新奥特、视威科技、安徽励图等十几家广电厂商也一一作了新技术交流讲座。在承办台的精心编排下, 本次年会是围绕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新媒体应用、地面数字电视主题进行了交流, 交流会主会场自始至终人气很旺。本届年会还设置了30个展台, 多个大屏显示, 图文书本资料推广, 中国广电摄影家协会、华东电视台协作体也来人或现场摆放宣传资料造势, 不少厂家带来的新技术、新思路、新设备同样吸引了很多电视台用户的眼球。年会给厂商与电视台用户创造了良好的切磋交流平台, 各成员台之间也是新老朋友相聚, 场上场下各种交流活动内容广泛深入, 场面热烈。
作为城市台技术协会的主要工作成果, 在年会26日晚上的技术交流活动中, 协会还组织颁发了2013年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科技创新优秀论文奖, 对获奖的一等奖19个, 二等奖31个, 三等奖50个, 优秀奖25个共125个项目分别给予了证书、奖金奖励。
年会期间, 举办方为了活跃年会内容, 凸显行业特点, 鼓励各位代表现场参与, 组织了业余组通过手机拍摄、微信上传作品大奖赛活动, 28日晚上还组织了“佳能杯”摄影大赛业余组 (专业组事后组织评审) 作品颁奖活动, 有近60位代表现场分别获得了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