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贵州省情试标准试卷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贵州省情试标准试卷范文第1篇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 A )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C )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D )P22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 ) 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C )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 A、5 B、6 C、7 D、8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D )。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D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P2)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P5) A、威宁 B、玉屏 C、赫章 D、铜仁 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P8)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P17) A、5 B、6 C、7 D、8 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P17) A、一 B、二 C、三 D、四

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P8) A、6 B、7 C、8 D、9 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P18) A、五 B、六 C、七 D、八

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P2) A、50 B、72.8 C、80 D、61.9 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D )。(P15) A、18.2% B、 28.8% C、34.6 D、 39.9% 15.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 C )的独特天气。 (P6)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少

C、阴雨多、日照少 D、阴雨少、日照多

16.贵州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达4.18亿吨。以( B )分布最多,占全省铝土矿储量的74%。(P19) A、贵阳、清镇 B、清镇、修文

C、修文、遵义 D、贵阳、遵义 17.在贵州目前的自然保护区中,下列不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是( D )。(P22) A、梵净山 B、雷公山 C、赤水桫椤 D、瑶人山

18.截止2006年1月1日,在贵州9个市(州、地)中,下列没有设立自治县的地方是( A )。 (P29) A、贵阳市和六盘水市 B、遵义市和安顺市

C、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 D、黔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

19.2006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B )亿元,比1949年增长55.08倍。(P87) A、1820.44 B、 2267.43 C、 3002.56 D、4452.11 20.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 C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87) A、7 B、8 C、10 D、 11 21.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D )。(40)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2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 A )开始。(P58) A、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

C、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开展经济技术协作 D、利用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业

23.苗瑶、百越、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贵州,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使其成为贵州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是( D )。(P35) A、唐朝 B、元朝 C、明代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4.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从1930年开始,首先率领红七军进入贵州荔波、黎平县境内的是( C )。(P44) A、贺龙、关向应 B、任弼时、肖克

C、邓小平、张云逸 D、毛泽东、王震 A、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 B、高速公路

C、

一、二级公路 D、高等级公路

31.至2005年,根据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贵州以( D )占绝对优势。(P101) A、知识密集型的重工业 B、深度加工型的轻工业

C、粗放开发型的轻工业 D、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

32.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 B )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P104) A、军品和机械制品 B、军品和民品 C、军品和电子产品 D、军品和光学制品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43.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 B ),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P147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屯堡文化 D、西南文化 44.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D )。(P147) 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45.下列分别属于贵州相应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A )。(P160) A、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B、布依族的抢花炮、摔跤 C、侗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D、彝族的赛马、打手毽。

46.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由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于( D )成立。(P180) A、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11月15日 C、1949年12月20日 D、1949年12月26日 4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A )。(P171)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C、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C、中国民主促进会贵州省委员会 D、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 A C D )(P《概述》)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B、直接的观点 C、用辨证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2.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 B C D )(P7)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3.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A C )。(P18) A、六盘水 B、安顺 C、毕节地区 D、铜仁地区

11.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种文化类型的是( A B D )。(P32)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云南元谋人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2.二十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A B C )。(P12)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13.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 D )。(P41) A、 乾嘉起义 B、顺康起义 C、康乾起义 D、咸同起义

14.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 B )。(P

45、P113)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15.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 B D )。(P59)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6.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 B C )。(P51)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17.下列民族中哪些属于贵州的世居民族?( B C D )。(P70) A、黎族 B、瑶族 C、土族 D、满族 18.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下列:( A B C )(P80) A、苗族 B、仫佬族 C、土家族 D、满族

19.贵州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A B C D )。(P74-75) A、举办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B、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C、采取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D、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三校一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0.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下列( A B )。(P71) B、只有原生态自然风光才是贵州的旅游特色。 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25.贵州饮料制造业以( A B )为重点。(P106) 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C、果汁制造业 D、汽水制造业

26.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包括下列( A C D ),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P64) A、威宁 B、纳雍 C、赫章 D、望谟

27.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下列有( A C )。(P124)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8.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 B C D )。(P125)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37.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 B C D )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P191) A、死亡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38.中共贵州地方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实施的“四个一”工程是指( A B C D )。(P169) A、配强一个班子 B、选还一个支部书记

C、找到一条致富路子 D、制定一条管理和服务制度

39.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B C D )。(P177) 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4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 C D )。(P190) 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四) 问答题

1、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什么特点?(P11“四”~P13“

(四)”黑体字)

2、请描述贵州的能源资源优势。(P17“二”)

3、请描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P20“四”~P20“

(五)”黑体字)

4、请描述贵州隋唐时期的“土流并治”。(P35)

5、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36“一”)

6、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有什么历史影响。(P42“青岩教案不仅是先声”P43“三大教案”震惊)

7、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P45“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贵州重要作用”)

8、请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55“改变了P56“未能充分发挥”)

9、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90年代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的具体含义。(P59~61)

10、结合实际描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P62“经过六年P64“

(六)”)

11、请说明贵州的民族构成状况。(P70“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37.8%)

12、请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P81“2005年,”~P83“

(四)”)

13、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P87“二”~P88“三”)

14、请描述解放后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P88“一

(一)”~P90“

(五)”)

15、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情况。(P95“四”~P96)

16、请描述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P101“二(一)”~P102“

(四)”)

17、请描述贵州目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P109“一

(一)”~P110)

18、贵州的旅游具有什么特色?目前形成了哪些旅游线路?(P114“增长方式旅游者欢迎”、P113“旅游线”P114“黔北”)

4.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5.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CD)苗水畲

6.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 BCD )B、大耳白兔 C、可乐猪 D、竹乡鸡

7.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A毕节地区各县、B六盘水市各县) 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CD)。A、农村 C、农业 D、农民

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举。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著名的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梦幻织金洞”,被诗人赞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4.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物质丰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美景齐全。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A级风景名胜区79个。

贵州期间,宣传北上抗日、反蒋抗日统一战线

3)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为建设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比2000年增加5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5.5%。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4)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已开工建设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开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滋黔”一期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水利“三小”工程进展顺利。

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到2006年,威宁、赫章、望谟4县(自治县)通过了“两基”攻坚达标验收,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31.0%提高到2006年的100%。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进。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并成功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6)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省“

二、

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7.8个百分点,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4.4和3.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优势行业发展加快,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铝、磷等优势工业进一步壮大,烟、酒传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 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丹霞桫椤生态文化及民族文化、顿堡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阳明文化、夜郎故地遗址文化等在内的旅游特色。建立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

1、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

2、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

3、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

4、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 茅台-赤水,19852005年,全省持续开展了以世界环境日为标志的经常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

断完善。1979年2月,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成立。19952004年,贵州依法理顺了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的体制,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局面。

1990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经过10年的努力,贵州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8.3%提高到30.83%,林业结构日趋合理,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实施了长江上游、珠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沙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构筑“两江”上游绿色屏障。推动了全省群众性造林绿化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林地面积的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造林质量的提高,减少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00年启动,到2004年,完成退耕还林约88万公顷,营造林面积以每年47万公顷的数量递增,已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累计200多万公顷。全省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内陆湿地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等130个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96.1公顷。2004年起,对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建立了一批以饮用水资源和水资源涵养林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大型水库保护,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了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行工业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实行基建、技改、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烟尘、噪音、排污。2004年,全省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镇比例达41%。城镇绿化也有新的进展,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圈。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9、试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说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13、写一篇作文:我的家乡贵州

14、学习“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心得体会 (

13、14这种题型会有)

《贵州省情》考试题库(填空、单选、多选)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

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位。若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则居全国(第三位)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8、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 )构成。

19、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3931.12)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根据抽样调查,贵州(铜仁地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贵阳)最低。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 ),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 )、(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37.8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回8个民族。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26、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 )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关岭布依族苗族 )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 )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 )自治县。

29、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31、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

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黎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33、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4、贵州工业总产值虽然在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 )工业基地、三大(磷矿及磷化工业 )基地之

一、十大(有色金属 )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贵州省情试标准试卷范文第2篇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答案是: D

2.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是: C

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是: D

4.( )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答案是: A

5.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帮助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省一级的党的工作机构是( )。

A、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

B、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C、贵州省革命委员会

D、贵州省政府

答案是: A

6.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 )。

A、湄潭文庙

B、阳明书院

C、甲秀楼

D、天台山

答案是: A

7.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 )。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

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

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

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

答案是: B

8.从( )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答案是: C

9. “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 )为重点。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服务业

答案是: B

10. 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 )。

A、2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答案是: B

二、多选题

1.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答案是: ABD

2.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答案是: BCD

3.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 )。

A、 乾嘉起义

B、顺康起义

C、康乾起义

D、咸同起义

答案是: AD

4.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答案是: ABC

5.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答案是: ABD

6.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是: ABC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

A、实施扶贫开发战略。

B、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C、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D、探索符合省情的发展道路。

答案是: BCD

8.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 )。

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是: BCD

9.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是: ABD

10. 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是( ),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

A、威宁

B、赫章

C、紫云

D、望谟

答案是: ABCD 三填空题

1. 贵州高原是中国( )的发祥地和( )的发源地之一。

答案是: 古人类---古文化

2.贵州的史前文化以( )为代表。

答案是: 观音洞文化

3.《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 )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 )的( )社会。

答案是: 夜郎---“耕田,有邑聚”---农耕

4.汉武帝元鼎六年( )在夜郎置( )郡,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置。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 )。

答案是: 公元前111年---牂牁---“土流并治

5.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 )、( )的时期,( )、( )、( )几大族系先后进入今贵州地区,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

答案是: 大迁徙---大融合---苗瑶---百越---氐羌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 ),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 ),乌江以南实行( ),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

答案是: 黔中道---经制州---羁縻州---藩国

7.开宝七年( ),矩州彝族首领( )以所领( )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答案是: 1974年---普贵---矩州

8.贵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不断( )的过程。

答案是: 改土设流

9.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 )和( )。

答案是: “乾嘉起义”---“咸同起义”

10.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1年自治学社组织领导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 ),成为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

答案是: “大汉贵州军政府”

11.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 )( )( )( ) ”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答案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 )开始。

答案是: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13.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 )、( )和( )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答案是: 航天---航空---电子

14.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 )、( )、( )、( )、( )。

答案是: 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答案是:

(要点提示):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标志,①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②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有什么历史影响? 答案是:

(要点提示):鸦片战争后,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教会和外国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激起了贵州人民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先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青岩教案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虽然“三大教案”最终因清政府的无能而遭查办,但它震惊了全国,也使贵州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唤醒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答案是:

(要点提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从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进入荔波、黎平县境开始,贺龙、关向应、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红军队伍在贵州转战南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区、乡苏维埃政权,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地,召开了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挺进黔北、川南、滇东北,回师黔北,四渡赤水,南下息烽,威逼贵阳,并胜利实现战略大转移,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历时6年之久,先后攻克32座县城,纵横驰骋于全省五分之四的地方,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播下了革命火种。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宣传北上抗日、反蒋抗日统一战线等主张,对团结贵州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4、试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是:

(要点提示): ① “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②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③ “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④ “三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但“三线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干扰和破坏,争时间、抢速度,许多项目仓促上马,造成了很大浪费和损失。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5、简述贵州90年代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 答案是:

(要点提示):一是科教兴黔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增强全省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省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是开放带动战略,它的着力点是:①抓好南下出海通道和北上入江通道建设。②加快贵阳市现代化内陆开放城市及黔中产业带的建设步伐,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③抓好基础设施、地方法规和配套政策及涉外队伍建设。

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长江和珠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6、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答案是:

(要点提示): ①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④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⑤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⑥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测试题三

一、单选题

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答案是: D

2.2005年,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

A、392.94 B、561.89 C、981.96 D、2267.43

答案是: B

3.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 )

A、安顺市 B、铜仁地区 C、六盘水市 D、黔东南州

答案是: B

4.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国家还帮助( )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A、苗族、布依族、侗族 B、苗族、侗族、仡佬族 C、苗族、布依族、瑶族 D、侗族、彝族、水族

答案是: A

5.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

一、

二、三产业的比重排

序变化是:( )

A、由1949年的

一、

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

三、

一、二。 B、由1949年的

一、

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

二、

三、一。 C、由1949年的

一、

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

二、

三、一。 D、由1949年的

一、

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

三、

二、一。

答案是: A

二、多选题

1.贵州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

A、举办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B、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C、采取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D、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三校一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答案是: ABCD

2.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

A、《苗族古歌》

B、《西南彝志》

C、《水书》

D、《长恨歌》

答案是: ABC

3.贵州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目的是:( )

A、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中立法权的具体体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进行一系列的法制配套工作的主要环节;

B、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更好地实行区域自治的需要;

C、是巩固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

D、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健康发展及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措施。

答案是: ABCD

4.下列民族中哪些属于贵州的世居民族?( )

A、鄂伦春族

B、瑶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答案是: BD

5.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答案是: AB 三填空题

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 )、( )、(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答案是: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2.贵州是一个多民族( )和一些民族( )的省份。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 )活动而形成的。

答案是: 交错杂居---成片聚居---迁徙

3.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 )万人,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

答案是: 3931.12---223

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 )、彝、( )、( )、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 )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答案是: 土家---仡佬---水---羌---37.84---苗族

5.国际上一般将( )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 ),成为该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答案是: 65---10%

6.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 )、( )、壮侗、藏缅等语族。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 ),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答案是: 普通话---苗瑶---汉语普通话

7.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5年全省共有( )个自治州、( )个自治县和( )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

答案是: 3---11---253---55.5

8.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 )、仡佬、水、( )8个民族。

答案是: 彝---回

9.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 )、( )、( )。

答案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0.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

答案是: 三都水族

11.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和( )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 )自治县。

答案是: 道真仡佬族苗族---务川仡佬族苗族---关岭布依族苗族---紫云苗族布依族

12.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 )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

答案是: 沿河土家族---玉屏侗族---威宁彝族回族苗族 四简答题

1、解放后贵州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 答案是:

(要点提示):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是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是外地人口的迁入。解放后,贵州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1949?2005年,总人口3931.12万,人口密度223人/平方千米。

1949?1959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加上各地人口加入全省人口增至1743.96万人。1960?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减少为1623.53万。1962?1975年,经济复苏,加上“三线”建设时期人口大量迁入,人口增至2530.95万人。1976?2005年,实行了计划生育,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仍增到3931.12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人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简述贵州解放后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 答案是:

(要点提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9.45%。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3.41%。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6.00%。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34.70%。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再次上升为37.84%。

3、 贵州少数民族在宗教方面有何特点。 答案是:

贵州少数民族有信仰多种宗教的特点。苗族、瑶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彝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存在着崇拜原始宗教的情况。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苗族、仡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相处过程中,又不同程度的受到汉道教传播和影响。贵阳、安顺、遵义等城市的回族和一部分外来经商的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部分群众又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4、 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答案是: (要点提示):解放前,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加强民族工作,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1.89亿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②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③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④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测试题四

一、单选题

1.2006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比1949年增长55.08倍。

A、1820.44

B、 2267.43

C、 3002.56

D、4452.11

答案是: B

2.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7

B、8

C、10

D、 11

答案是: C

3.贵州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6年达到( )元。

A、1984.62

B、2188.43

C、2540.55

D、3214.66

答案是: A

4.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6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答案是: A

5.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答案是: B

6.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 )位。

A、2

B、3

C、4

D、5

答案是: C

7.2005年,贵州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是( )。

A、贵阳市

B、遵义市

C、安顺市

D、都匀市

答案是: B

8.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 )为主。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答案是: B

9.近年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一位的是( )

A、酿酒工业

B、烟草工业

C、软饮料工业

D、特色食品工业

答案是: B

10.2006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 )个

A、10

B、11

C、12

D、13

答案是: D 二多选题

1.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 )成为大宗产品。

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答案是: BD

2.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 )。

A、关岭黄牛

B、威宁绵羊

C、可乐猪

D、竹乡鸡

答案是: ABCD

3.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答案是: ABCD

4.贵州烟草制品业以( )为主。

A、烤烟生产业

B、特种香烟制造业

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答案是: CD

5.贵州饮料制造业以( )为重点。

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C、果汁制造业

D、汽水制造业

答案是: AB

6.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 )

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答案是: AC

7.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科学的体系与网络,包括( )。

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

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答案是: ABCD

8.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A、固定通信

B、移动通信

C、数据通信

D、图像通信

答案是: ABCD

9.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 )。

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

C、花溪公园

D、遵义会议会址为

答案是: ABD

10.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景点以数量增加为主要发展方向。

B、只有原生态自然风光才是贵州的旅游特色。

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答案是: CD 三填空题

1.目前贵州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 )、( )、( )、( )和( ),使全省经济发展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答案是: 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战略

2.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 )向( )的历史性转变。

答案是:

二、

一、三---

二、

三、一

3、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 )和板栗等;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 )等;黔南主要有( )、油菜、苎麻等;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 )、芭蕉等;黔西北主要有玉米、( )、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黔北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 )、茶叶、桑蚕等;黔中主要是水稻、玉米、( )、烤烟、茶叶等。

答案是: 花生---西瓜---水稻---柑橘---荞麦---烤烟---油菜

4.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的总体部署,贵州以退耕还林为重点,陆续实施了( )、退耕还林、( )、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

答案是: 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

5.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大为增强,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 )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 )工业体系,以( )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答案是: 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烟酒

6.2005年,根据贵州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以( )占绝对优势。

答案是: 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

7.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贵州重要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2006年贵州原煤产量11817万吨,居全国第( )位,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 )为主。黑色冶金工业以( )等特种钢的开发最有特色。贵州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地之一,

有色冶金工业主要有( )、钛、锑、铅、锌等工业。化学工业以( )化工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学肥料、农药、基本化工原料和其他无机有机化工原料等。

答案是: 五---火电---钎钢---铝---磷煤

8.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 )产品和( )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 军用---民用

9.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 )工业、( )工业和( )工业3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答案是: 航空---航天---电子

10.贵州机械工业类别较多,产品种类也多,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密集且( )的产业体系。 : 高新技术含量大

11.贵州的电子工业已进入( )、以( )的发展阶段,是一个航空电子、航天电子、军用电子、民用电子科技企业密切结合,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密切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体系。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2.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 )、高等级公路和( )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答案是: 高速公路---电气化干线铁路

13.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 )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陆路

14.贵州在电信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 )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光导纤维电缆

15.贵州已形成一个以省会贵阳为中心、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体系。省会贵阳2003年跻身于全国重点城市50强行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 )位。

34

16.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 )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答案是: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17.贵州在坚持以公有制工业为主体的同时,积极发展了国有控股、( )投资、外商投资和( )投资的工业企业和农村工业,目前非公有制工业的比重上升。

港澳台---私人

18.服务业属于( )产业,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第三

19.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鲋匾风景区、南有( )、西有( )、北有( ),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答案是: 张家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

20.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答案是: 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答案是:

(要点提示):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67.43亿元。1997?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连续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1978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1.01倍、财政总收入增长30.60倍、地方财政支出增长48.49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8.38倍。贵州经济逐步向外发展,加强了中西部合作,推动了跨区域的资产重组,并致力于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生态环境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农村扶贫开发等成为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重点。

世界经济发展显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加快的过程。在贵州生产总值中,1949年三次产业比例的排序为

一、

二、三,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有了一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最为落后。1992年三次产业比例的排序变化为

二、

一、三。1999年排序变化为

二、

三、一。2005年仍保持

二、

三、一的格局,但第一产业比例下降到20%以下,标志着贵州工业化已经步入中期。

2、试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答案是:

(要点提示):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②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

③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

④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⑤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简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答案是:

(要点提示):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部署,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形成了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的营造保护体系。

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组织形式促进了林业产业化发展。全省林业总产值已由1949年的0.80亿元增至1978年的1.07亿元、2006年的25.85亿元。

4、 试述贵州工业发展概况及其工业结构特点。

答案是:

(要点提示):贵州解放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大为增强,到21世纪初,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工业结构的特点为:①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着绝对优势。

②从行业结构来看,有3个门类、37个大类和若干中小类。其中优势产业是以卷烟白酒为重点的轻工业;以水火电结合的电力工业、采选矿结合的煤炭工业、以铝为主体的有色冶金工业、以磷为代表的化学工业等重工业;以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特色食品、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的新兴产业。

③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集团是主体,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占有重要地位。

④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格局。

5、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答案是:

(要点提示):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经过开发目前形成了包括高原喀斯特生态、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丹霞桫椤生态以及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阳明文化、夜郎故地遗址文化等在内的旅游特色。

已经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①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②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氵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③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④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测试题五

一、单选题

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 )。

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