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
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第1篇
兴趣、科学——提高化学质量的关键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读步调越来越快,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严峻问题需要我们乡村教师着力解决。本文主要阐述兴趣、教学科学性对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着重在解决问题上提出了我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关键词]兴趣,科学,心理素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优化课堂。
[正文]
宣汉县上峡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地方非常偏僻。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幼病残者。由于家长的整体素质偏差,他们只知道挣钱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正所谓只知道养孩子而不知道教育孩子。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够浓厚,家庭学习氛围差,很多农村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许多家长因为出外打工而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源不佳,学生整体的基础和认知水平偏差,学习缺乏动力。
在这么多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怎样行动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呢?作为教育者,我们该怎么做呢?培养兴趣、增强教学科学性是关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
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对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科目,大家都没有基础,我们就从学生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途径,扬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作业的效果,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落实。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科学性是农村化学教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堂化学课,对学生而言,老师是陌生的,学科也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认识教师,喜欢教师,从而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那是一个相当具有技术性的技术活。对于鲁教版化学而言,第一堂课是让学生认识化学,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以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来说,如何在本节课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提到更高,教师教学的精心构思那是必须的。在讲解过程中要生动形象,但不要平铺直叙。要结合课本中的一些事例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以课本中的“黑乎乎的石油是怎样变成绚丽多彩的化工制品;不起眼的沙子如何变成晶莹透明的玻璃”为例让学生心理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他们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继续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化学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也不强,但是他们喜欢化学实验,而且也爱动手。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我将近一年的教学中观擦,如果我每堂课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会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不明显,积极性也就不高。而用不同的化学教学方法
来看呢,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很好。
(四)、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二、提高教学科学性(一)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化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化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化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动脑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增强师生间的情感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化学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二)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在处理作业方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时适量布置。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不同等次的作业,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查”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要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必须不断研究,与时俱进,结合农村学校具体情况,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立泽, 韩庆奎, 于清江, 周勇 主编.化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2]成云 主编.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第1版.[3]杨天碧.对当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探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02期
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第2篇
摘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教育中更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化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散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教育学科,也是与美育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尤其是中学化学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将美育与化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能体现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弥补教育过程中的不足。
关键词:化学教育 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掌握审美标准的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感、愉悦人的心神、启发人的思维、纯洁人的灵魂方面的教育。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它是以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学观点为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
一、在化学教育学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将美育与化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能体现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弥补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功能:
1、美能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美育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美的这种形象性、新颖性特点势必会增强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
3、美育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深刻的影响。无数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那些“引趣动情”、“以美启真”、“激发思维”的审美教育,都充分说明加强审美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4、美育在教书育人方面能发挥“特异功能”。教书育人是我们党赋予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美育的主要功能是陶冶人的情感、愉悦人的心神、启发人的思维、纯洁人的灵魂。
二、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美育的作用,就会使青少年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接受这种心灵的熏陶、浸润和滋养。思想道德教育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默化地在学生中发挥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蕴含了大部分的美,但教师在实验时往往不注重这点。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受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广大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学习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时间去挖掘中学化学中蕴含的丰富的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仔细研究课的有效上法。其次,受到考试评价机制的影响,广大教师主要的精力一般都集中在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或不愿意去表现美、创造美,因而也就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去审美和创美了。
1、教师应不断地增强审美意识。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学会鉴赏美,力求创造美。
2、教师应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经常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同时,要注意分清主次,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对于那些与美有关的相邻学科、交叉学科、急需学科如文学、哲学、心理学、美育科学等等,应有重
点地进行学习、阅读、探讨,使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形成网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提高实验技能,充分发挥实验在美育中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化学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中仪器安装、药品使用、现象观察、结果分析等,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力求实验操作熟练、结果准确、明显。
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出美的示范。
教师对学生影响的主要时间和场所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此课堂教学是加强美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
(1)教师的形象美。在中学时代,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很大部分学生总是以教师的意识为转移,出现一种学习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外部形象往往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仪容仪表的端庄,言行举止的自然大方,表情的轻松自信,动作的果断利落,处处都能展现出个人魅力。尤其是微笑,“微笑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2)教师语言艺术美。语言是一个人外在形象最有力的表达方式,语言是在获取科学知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科学素养。生动精彩的语言就象春雨般滋润人的心田。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生动,语气的平缓,语调的抑扬顿挫,句式的有效转化,逻辑的严密,洋溢的激情,准确的修饰,再加上肢体语言的配合运用,都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联想和思维能力,充分显示科学的简洁美,逻辑美,通俗美,风趣美,声调美和韵律美等特点。
(3)利用教材中的直接性材料。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综合性的人才,而教材的改编也顺应这样的潮流而有了其独特的一面,现在的教材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启发性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感受这样的美。化学中的物质皆以绚丽的色彩,美妙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领略化学物质的美认识到自然界的美,进而树立环保意识,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存问题。同时,用这种美的感觉促使学生去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揭开美的本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4)化学实验中的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美更多的是在实验中得以体现的。走进各种实验室,观察或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你会时时产生巧妙奇异乃至壮观的审美感受。包括实验仪器的美;实验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用品及产物的美;实验现象美(5)化学故事体现心灵美
化学史上很多科学家的故事都能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启示,这些化学史上的千古美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坚持不懈、舍身忘我的科学精神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感。
护理医学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 第3篇
1传统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 设计讲课和辅助作业, 同学跟进。
优点:老师可方便控制教学节奏, 节约时间, 重点突出, 尤对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动力充足的同学, 不仅可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更易快速培养学习习惯和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缺点: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 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学习有一定能力、学习态度端正。否则易导致负反应, 产生厌学情绪。
2教改学习方法
针对我校护理大专、高职生源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基础较薄弱, 学习习惯未定型特点, 对教学目标作出了分析。
1)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为唯一中心, 现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3) 锻炼学生站在全局, 从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重视最新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
2) 推进病案式教学, (case 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 尽量把医学基础课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
优点:A.以CBL为基础, 激发学生兴趣, B.案列教学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可模拟真实情景, C.有促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缺点:A.须注意与传统方法互补, 不能以点代面。B.加强教师自修能力, C.案列教学比较费时, 分组讨论较麻烦, D.要避免刻意追求生动, 细节, 忘了重点。
3) 调整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计划, 配合CBL教学的实施。
4) 利用多种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使课件生动, 富交互性。
5) 推进网络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教学模式。
3护理医学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3.1学习方法
实验组:12~14, 18~20班采用CBL教学法, 步骤如下:
1)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章节的系统性, 精心设计, 提出学生要掌握的一套习题, 课前交给学生。
2) 学生结合问题, 预习教材, 查阅参考书 (可由老师指定) , 生化多媒体课件, 挂图。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参与问题的启发和引导, 讨论后, 由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总结发言。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讲解重点, 难点。
对照组:15, 16, 17班, 本组教学按传统方式进行,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讲授。
3.2测试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两次理论一次实验测试, 理论试卷从教研室题库中抽取。
3.3统计分析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
3.4结果
三组学生学习成绩对照比较, T1T2组三次考试成绩均优于C参照组, 均P<0.01, 而T1T2两组成绩无显著差异 (均P>0.05) 。
4护理医学基础生物化学教学分析
目前,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高职护理人才的需求培养, 应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适应,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 实践能力的人才, 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护理的授课内容指明了方向, 重视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护理生物化学作为高职护理的必修科目, 将社会对护理实践能力需求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增强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性, 正是高职教学的目标要求, 也是满足高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具有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高职生源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基础一般, 学习动力不高的特点, 利用教改, 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是教学最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全乐.在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复合教学手段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02:59+61.
[2]周静华.关于如何提高南亚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06:953-955.
[3]杨晓云, 谭宁, 付新华, 王守训.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22:169-170.
护理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第4篇
英语“观点型”议论文是高考和模拟考的热点写作形式,其在文章结构和段落展开上有着鲜明特点。对于这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范文的方式,让学生宏观感知范文的谋篇布局,指导学生分析和模仿范文写作结构,积累范文语料素材,体味范文主旨内涵,再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轻松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水平的目的。
比如,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笔者的学生们遇到了这样一个作文题:“People can go to shop, bank and work with smart phones. But the danger of smart phones is people are getting isolated and losing some social skill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is opinion?”,也就是让学生们评价“智能手机的消极影响”。由于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写作,为了让学生写出议论文的结构特点,笔者补充了一篇类似结构的“评价电脑的消极影响”的范文,供学生们阅读并加以指导,让学生们体会写出“观点型”议论文应有的语言文字和结构特点。
在引导学生们对范文进行分析和学习时,笔者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分析整篇范文的结构
1.运用图示处理文章结构。图示法中的概念图能将文章结构形象化、系统化和图示化,是一种“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能帮助学生构建语篇的逻辑框架。学生在运用概念图处理范文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熟悉和把握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和逻辑结构特点,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这种能力运用到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使自己的文章更具逻辑性,结构更清晰,符合议论文写作特点。
2.强调链接结构在标明文章层次中的重要性。本文中链接结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它们是的文章更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笔者在分析文章时,向学生强调了三个表示观点列举的链接结构:in the first instance, secondly, last but not least; 表总结的 in general;表转折对比的however, on the contrary;表举例的 for example 以及表递进关系的 furthermore.
3.分析文章段落展开方法。
(1)找出每段的主题句。议论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作者的分论点一般作为各段的主题句(通常是第一句话)讲明,各段作为支持该分论点的论据展开。笔者采用师生共同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找出文章各段排比形式的主题句,体会如何围绕论点,确定分论点,层层扩展,阐述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2)向学生介绍写好扩展句的方法。议论文的各自然段需要丰富的内容来扩展主题句,对于主题句的展开,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Question, Quotation, Example, Comparison, Survey, Statistics, Classification, Other words, Reason and cau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s。在范文中,学生们可以清楚的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 Reason and cause以及Example等多中扩展主题句的手法。笔者还提醒学生,合理的段内结构(及对主题句的扩展)和巧妙的构思与规范的语言一样,对于一篇议论文至关重要,学生们应在自己的写作中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己文章的耐读性。
二、帮助学生积累范文的语料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苦于腹中无词,不能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积累出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按照语言生成规律,写作的次序应是: 词——句——篇,因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为其提供丰富的话题语料储备,并训练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灵活地使用已经习得的词汇,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的能力,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在带领学生分析完范文篇章结构之后,利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注重常用学生话题词汇的拓展,要求学生找出并吸收文中丰富的话题词汇(文中的黑体字就是推荐学生们积累使用的话题词汇),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笔者还要求学生注重对范文中重点句型的操练,和学生一起找出文中各类从句和含非谓语的句子,总结出好的句子结构。
三、鼓励学生思考、体味范文的立意与内涵,表达自己的观点
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身边事物所思、所想的集中表达,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养成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在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文章的立意和观点态度。
在阅读范文时,笔者还会在最后鼓励学生根据文章主题,复述作者思想内容,并对作者思想内容进行简单评价,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应当明白,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考的结果,同学们应当向作者那样平时勤于观察思考,写作时善于总结和表达,写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视角。
生物工程导论论文范文 第5篇
嘻嘻嘻
生工121
1指导老师: ddd老师
摘要: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关键词:基因工程,生物医药,实验设计
前言
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基因药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等细菌中,通过大肠杆菌等表达药用蛋白但这类药物往往有缺陷,人类的基因在低等生物的细菌中往往不表达或表达的蛋白没有生物活性。第二阶段是人们用哺动物的细胞代替细菌,生产第二代基因工程药物。第三阶段是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家可以将人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哺乳动物体内,使目的基因在哺乳动物身上表达,从而获得药用蛋白。
1.基因工程在生物医药领域就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基因药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等细菌中,通过大肠杆菌等表达药用蛋白但这类药物往往有缺陷,人类的基因在低等生物的细菌中往往不表达或表达的蛋白没有生物活性。第二阶段是人们用哺动物的细胞代替细菌,生产第二代基因工程药物。第三阶段是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家可以将人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哺乳动物体内,使目的基因在哺乳动物身上表达,从而获得药用蛋白。据不完全统计,欧美诸国目前已经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近100种,还有约300种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处于研究和开发中的品种约2000个。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基因药物上市的周期明显缩短。与一般药物研究开发相比,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投入大。在美国,这种药物的研究经费是工业研究平均投入的近10倍,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为垄断市场而冒险涉足,如美国强生公司为开发一个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产品,投资≥20亿美元,获利也十分丰厚。
2.目前国内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主要的生物制剂或药物:
.转基因植物基因工程疫苗
目前的蛋白质疫苗主要是通过重组细胞培养系统生产的基因工程疫苗,但这些系统需要发酵、纯化技术,其设备复杂,成本高,目前生产的疫苗也远不能满足全球免疫计划的需要,因此,1990年以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是将抗原基因导入植物,让其在植物中表达,人或动物摄入该植物或其中的抗原蛋白质,以产生对某抗原的免疫应答。.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基因工程人类蛋白质药物,其成本较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大大降低,故近年不少研究者从事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
.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 目前工业化生产基因工程药物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由于基因工程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如美国基因工程药物销售额1995年为48亿美元,而1997年超过60亿美元,且每年以20%速度增长,故从1982年重组胰岛素批准上市以来,现已有近40种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投放市场,主要用于治疗癌症、血液病、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细菌感染、骨损伤、创伤、代谢病、外周神经病、矮小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不孕症等疑难病。我国基因工程药物批准上市已有12种,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有10余种,进行临床前研究有8种以上。至1997年底各国的基因工程药物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7种以上,II期临床试验18种以上,III期临床试验10种以上,批准上市39种以上,以外还有很多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如IL(interleukin,白细胞素)-
5、IL-
15、抗IL-8抗体、抗IL-8受体抗体、神经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
3.设计实验(以实现基因工程药物或制剂的研制)碱破裂法提取质粒DNA 第一:称取胰蛋白胨0.5 g,酵母提取物0.25 g,NaCl 0.5g,放于100 ml的三角瓶或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至50ml溶解。分装于20支10ml的试管中,每支约5ml加塞,包扎。以供班上部分。当培养基温度降至55-60℃时,在超净台上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氨苄青霉素(Amp),终浓度为100 µg/ml。并且,在试管上写上与平板上对应的编号,约3管。
第二;用镊子夹取灭菌的牙签挑去少量对应编号的白色菌种的菌种,放入到LB液体培养液进行扩大培养。约挑去3个符合理论的电泳图谱的对应的白色菌落菌种。第三:在37℃摇菌过夜,然后利用碱破裂分别提取质粒。摇菌后的剩余菌液放在4℃保存。附:碱破裂法提取质粒操作过程
1)吸取1.4 ml菌液至1.5 ml离心管中。2)离心(8 000rpm,1分钟),弃上清液。(如想提取多一点DNA,再吸取1.4 ml菌液至同一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液)3)加入150 µL 溶液Ⅰ,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悬浮菌体。4)加入200 µL溶液Ⅱ,加盖后温和颠倒5~6次,直至呈透明状。此步骤在5分钟内完成。5)加入150 µL预冷的溶液Ⅲ,加盖后反复颠倒混匀,直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冰浴5分钟。6)离心(14 000rpm,10分钟,4 ℃),移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7)向上清液中加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8)移取上层水相溶液(约450µL)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等体积氯仿,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
9)移取上层水相溶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入1/10体积的醋酸钠(pH5.2)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冰浴30分钟。
10)离心(14 000rpm,10分钟,4℃),倒掉上清液。
11)加0.5 ml 预冷的70% 酒精振荡,洗DNA沉淀一次,离心5 分钟,倒掉上清液。12)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
13)加20~30µL TE缓冲液使DNA完全溶解,室温放置10分钟,降解RNA杂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20℃保存备用。14)琼脂糖凝胶电泳(1%):称取0.5g琼脂糖粉末,加入50ml 0.5倍TBE溶液,加热熔化,稍降温后,加入5µL溴化乙锭(EB),混匀,制备凝胶板,冷却后备用。15)每位同学各取5µL质粒DNA加入1µL 6×loading buffer混匀,进行点样。16)电泳条件:120v,25分钟;电泳完成后,胶块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检测,观察实验结果,并拍照记录。
2质粒DNA酶切电泳 第一: DNA浓度纯度的测定
空白测定:吸取200 µl蒸馏水至比色杯,进行紫外光空白测定。
DNA测定:取质粒DNA 1 µl至一干净的离心管,加入199 µl蒸馏水稀释混匀,所有溶液加入到干净的比色杯中,测定260 nm及280 nm的光吸收值;计录DNA浓度及OD260/OD280比值。
第二:配制酶切反应液碱破裂法提取质粒DNA 第一:称取胰蛋白胨0.5 g,酵母提取物0.25 g,NaCl 0.5g,放于100 ml的三角瓶或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至50ml溶解。分装于20支10ml的试管中,每支约5ml加塞,包扎。以供班上部分。当培养基温度降至55-60℃时,在超净台上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氨苄青霉素(Amp),终浓度为100 µg/ml。并且,在试管上写上与平板上对应的编号,约3管。
第二;用镊子夹取灭菌的牙签挑去少量对应编号的白色菌种的菌种,放入到LB液体培养液进行扩大培养。约挑去3个符合理论的电泳图谱的对应的白色菌落菌种。第三:在37℃摇菌过夜,然后利用碱破裂分别提取质粒。摇菌后的剩余菌液放在4℃保存。附:碱破裂法提取质粒操作过程
1)吸取1.4 ml菌液至1.5 ml离心管中。2)离心(8 000rpm,1分钟),弃上清液。(如想提取多一点DNA,再吸取1.4 ml菌液至同一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液)3)加入150 µL 溶液Ⅰ,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悬浮菌体。4)加入200 µL溶液Ⅱ,加盖后温和颠倒5~6次,直至呈透明状。此步骤在5分钟内完成。5)加入150 µL预冷的溶液Ⅲ,加盖后反复颠倒混匀,直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冰浴5分钟。6)离心(14 000rpm,10分钟,4 ℃),移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7)向上清液中加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8)移取上层水相溶液(约450µL)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等体积氯仿,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
9)移取上层水相溶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入1/10体积的醋酸钠(pH5.2)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冰浴30分钟。
10)离心(14 000rpm,10分钟,4℃),倒掉上清液。
11)加0.5 ml 预冷的70% 酒精振荡,洗DNA沉淀一次,离心5 分钟,倒掉上清液。12)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
13)加20~30µL TE缓冲液使DNA完全溶解,室温放置10分钟,降解RNA杂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20℃保存备用。14)琼脂糖凝胶电泳(1%):称取0.5g琼脂糖粉末,加入50ml 0.5倍TBE溶液,加热熔化,稍降温后,加入5µL溴化乙锭(EB),混匀,制备凝胶板,冷却后备用。15)每位同学各取5µL质粒DNA加入1µL 6×loading buffer混匀,进行点样。
16)电泳条件:120v,25分钟;电泳完成后,胶块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检测,观察实验结果,并拍照记录。
2质粒DNA酶切电泳 第一: DNA浓度纯度的测定
空白测定:吸取200 µl蒸馏水至比色杯,进行紫外光空白测定。
DNA测定:取质粒DNA 1 µl至一干净的离心管,加入199 µl蒸馏水稀释混匀,所有溶液加入到干净的比色杯中,测定260 nm及280 nm的光吸收值;计录DNA浓度及OD260/OD280第二:配制酶切反应液碱破裂法提取质粒DNA 第一:称取胰蛋白胨0.5 g,酵母提取物0.25 g,NaCl 0.5g,放于100 ml的三角瓶或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至50ml溶解。分装于20支10ml的试管中,每支约5ml加塞,包扎。以供班上部分。当培养基温度降至55-60℃时,在超净台上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氨苄青霉素(Amp),终浓度为100 µg/ml。并且,在试管上写上与平板上对应的编号,约3管。
第二;用镊子夹取灭菌的牙签挑去少量对应编号的白色菌种的菌种,放入到LB液体培养液进行扩大培养。约挑去3个符合理论的电泳图谱的对应的白色菌落菌种。第三:在37℃摇菌过夜,然后利用碱破裂分别提取质粒。摇菌后的剩余菌液放在4℃保存。附:碱破裂法提取质粒操作过程
1)吸取1.4 ml菌液至1.5 ml离心管中。2)离心(8 000rpm,1分钟),弃上清液。(如想提取多一点DNA,再吸取1.4 ml菌液至同一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液)3)加入150 µL 溶液Ⅰ,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悬浮菌体。4)加入200 µL溶液Ⅱ,加盖后温和颠倒5~6次,直至呈透明状。此步骤在5分钟内完成。5)加入150 µL预冷的溶液Ⅲ,加盖后反复颠倒混匀,直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冰浴5分钟。6)离心(14 000rpm,10分钟,4 ℃),移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7)向上清液中加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8)移取上层水相溶液(约450µL)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等体积氯仿,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
9)移取上层水相溶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入1/10体积的醋酸钠(pH5.2)和2倍体积无水10)离心(14 000rpm,10分钟,4℃),倒掉上清液。
11)加0.5 ml 预冷的70% 酒精振荡,洗DNA沉淀一次,离心5 分钟,倒掉上清液。12)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
13)加20~30µL TE缓冲液使DNA完全溶解,室温放置10分钟,降解RNA杂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20℃保存备用。14)琼脂糖凝胶电泳(1%):称取0.5g琼脂糖粉末,加入50ml 0.5倍TBE溶液,加热熔化,稍降温后,加入5µL溴化乙锭(EB),混匀,制备凝胶板,冷却后备用。15)每位同学各取5µL质粒DNA加入1µL 6×loading buffer混匀,进行点样。
16)电泳条件:120v,25分钟;电泳完成后,胶块通过凝胶成像系统检测,观察实验结果,并拍照记录。
质粒DNA酶切电泳 第一: DNA浓度纯度的测定
空白测定:吸取200 µl蒸馏水至比色杯,进行紫外光空白测定。
DNA测定:取质粒DNA 1 µl至一干净的离心管,加入199 µl蒸馏水稀释混匀,所有溶液加入到干净的比色杯中,测定260 nm及280 nm的光吸收值;计录DNA浓度及OD260/OD280比值。
第二:配制酶切反应液
第三: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4μl 6×loading buffer,混匀以停止酶切反应,所有24μl样品均点在同一个点样孔中。在以下条件下:120V,45分钟左右进行电泳。第四:
菌种的利用和保藏
经鉴定并判断正确的质粒,取其对应编号的原菌液,按照需要进行扩大培养,或者取菌液500μl和500μl甘油混合进行超低温(-80℃)保藏。
护理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改良手术 慢性肛裂 疗效观察 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16例,其中男121例,女95例,年龄17~65(31±5.8)岁;病程1.5~9(4±1.5)年;肛裂位于后正中65例,前正中28例,前后正中83例,后正中、侧位40例;合并哨痔、肛乳头肥大108例。全部肛裂创面为棱形,底部有溃疡,深达肌层。
1.2 分期
Ⅰ期:裂口新鲜,边缘齐无哨兵痔,肛门无疼痛,少量便血;Ⅱ期:裂口边缘增厚、变硬,底部有溃疡伴哨兵痔,便中带血,或便后滴血,便后肛门疼痛持续1h之内;Ⅲ期:除有Ⅱ期体征之外还有肛乳头肥大,肛门狭窄,便时肛门疼痛、便后疼痛持续1h以上,可伴或不伴出血。本组均为Ⅱ、Ⅲ期患者。
2治疗和护理
2.1手术方法
采用长效止痛麻醉,用2%利多卡因20ml、生理盐水20ml、亚甲蓝2ml混合液。患者取俯卧臀高位,用二块宽胶布将肛门拉开,常规消毒铺巾,肛门局部麻醉,一般以裂口部见到蓝色为佳。消毒肛管,扩肛,检查肛裂分布情况,以裂口为中心行梭形切口,上至齿线、下至肛缘。将裂口连同哨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一并切除,左手食指插入肛管,先摸准括约肌沟,由食指引导,右手持11号刀片,在创口原位作一纵形切口,切断内括约肌,然后扩肛,以肛门完全松弛及引流通畅为度,检查无活动性出血点,创口不缝合,止血纱布填塞,敷料固定,丁字带加压。术后用痔疮栓1枚塞肛,早晚各一次,常规使用3d抗生素,定期复查。
2.2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因肛裂产生的长期性疼痛对预后缺乏正确认识而担忧,因此,应向患者介绍肛裂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并耐心细致地给予解释和鼓励,以消除其顾虑,增强其信心,从而帮助其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2)疼痛的护理:由于肛门部位神经丰富,痛觉敏感,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疼痛不需要特殊处理,若疼痛比较剧烈可口服止痛片,如系排便引起的疼痛则以软化大便为主,便前用开塞露助便,必要时用决明子汤口服,用以助便,从而减轻对创口的刺激。(3)创口的护理: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少活动,避免创口出血和出现肛缘水肿,嘱排便时不宜用力或久蹲,便后用痔痛安坐浴,以促进肛门血液和淋巴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达到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和假性愈合,促使创面早日愈合。(4)坐浴护理:熏洗过程中要防止烫伤,控制好水温和时间,特别是老年、小孩等体弱患者,熏洗工具最好用瓷质痰盂,放到一定的高度,以患者坐着时舒适为止,严密观察熏洗过程中出现的头晕、胸闷等现象,谨防出现意外。(5)饮食护理:主要目的是保持大使通畅,既不能出现干硬大便,也不能大便次数过多,大便过硬或次数过多均会刺激创口,引起创口撕裂或感染,嘱患者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禁食生冷辛辣、煎炸食物。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术后患者疼痛、便秘、便血等症状消失,创口愈合。好转: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排便通畅,但仍会有少量便血及轻微疼痛。创口愈合时间达30d以上,无效:创口长期不愈,疼痛、便秘、出血无明显改善。
3.2随访结果
本组216例均经专访或电话回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其中治愈203例,占94%,显效11例,占5%,无效2例,占有1%。无效2例均经第二次手术后治愈。裂口愈合时间:53例7d内愈合,127例12d内愈合,34例20d愈合,2例30d后仍未愈合。
4讨论
肛裂是肛门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原因上分型、分期各执已见,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既有肛管损伤又有感染学说,又有局部缺血,肛管内括约肌痉挛等多种不同的学说[1]。尽管学说众多,但最终还是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为主。临床上以周期性的肛门疼痛、便血、便秘为主要特征[2],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排便,不排便时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干后变成干硬粗壮便,大便时愈加疼痛,愈痛愈不敢排便,如此恶性循环,患者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久经不愈,又很难用药物治愈或自行愈合,绝大部分需手术才能治愈。而手术方法又很多,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可靠的通用方法,但切开内括约肌能治愈肛裂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怎样减少手术损伤、术后痛苦少,创面愈合快。作者认为,改良手术的优点在于:(1)1∶20的亚甲蓝直接加入麻药中使用,是利用其可逆性末梢神经灭活作用,破坏末梢神经髓质后延长麻醉时间达2周左右[3],实践证明该浓度镇痛效果确实,烧灼样剧痛反应明显减轻且不会导致组织坏死;(2)在原位用刀片切断内括约肌损伤极小,作用肯定,避免了其它部位不必要的损伤,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