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合唱与指挥的介绍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合唱与指挥的介绍(精选6篇)

合唱与指挥的介绍 第1篇

合唱与合唱指挥

合唱训练

(教案)

第一学年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符美霞

第一学期

第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中外合唱简史(0.125学时)

2、合唱的种类、之一(0.125学时)

3、单声部合唱作品训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中、外合唱简史有所了解。

2、使学生对合唱的种类有所了解。

3、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二拍子的指挥法和合唱作品训练的手段。

5、通过演唱《国歌》、《毕业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的热情;并且永远保持国尊、国威、永远维护国家的尊严。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连续附点节奏的演唱。

2、四分、八分休止符与后半拍起唱。

3、三连音节奏的演唱。

4、介绍曲、词的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5、二拍子的指挥法(1)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作品训练

1、难点训练 ①后半拍的起唱 ②连续附点节奏的训练 ③三连音的节奏训练

2、作品的处理及情感要求

五、作业

1、预习二部合唱作品: ①《在太行山上》(线谱)②《歌唱祖国》(简谱)

2、背唱单声部合唱作品 ①《国歌》(线谱)②《毕业歌》(简谱)

六、课后语

第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种类介绍、之二(0.25学时)

2、二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种类。

2、比较正确并熟练地演唱作品,并努力追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协调。

3、通过演唱正确表现其作品的内涵。

4、进一步掌握好二拍子的指挥图式、注意弱起小节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男声声部的进入;强与弱两种力度的鲜明对比。

2、后半拍的起唱;六度大跳音程的演唱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在太行山上》、《歌唱祖国》

2、细排、精排:《国歌》、《毕业歌》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简谱)

《大海啊,故乡》《游击队之歌》

2、复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简谱)

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线)

3、背唱《国歌》

《毕业歌》

六、课后语

第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种类介绍、之三(0.25学时)

2、二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合唱的种类。

2、掌握合唱的规律,懂得合唱协调、统一、共性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四拍子的指挥法。

4、感受轮唱的合唱效果。

5、使学生接触最新的合唱曲目。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这是一首最新的合唱作品(99年春创作的作品)。

2、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四个段落。

3、大二度的转调较难,尤其是低音声部较难。

4、低音区的声音位置要高,即低音高唱。

5、声部的进入。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2、细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3、精排:混声单声部合唱作品《国歌》、《毕业歌》。

五、作业

1、预习: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 男声合唱《在银色的月光下》(简谱)女声合唱《天鹅》(简谱)

2、复习: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3、背唱: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六、课后语

第四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选与测试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接触到同声合唱这一形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人选与测试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三个声部的合唱效果。

4、使学生初步了解四三拍子的指挥法。

5、使学生初步了解四六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在银色的月光下》

1、增二度的转调。

2、不同声部的不同节奏要稳,尤其男低的较密节奏处。

3、和声小调导音的音准。《天鹅》

1、声音的连贯与控制,气息的保持。

2、渐强、渐弱的音乐表现及起伏。

3、变化音的音准#

1、#

2、#

4、b7、b2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外国歌曲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2、细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3、精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线谱)《大海啊,故乡》《同一首歌》

2、复习: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月光下》、《天鹅》

3、背唱: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六、课后语

第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选与测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合唱人选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巩固四拍子的指挥法。

3、感受混声四声部合唱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后半拍的起唱要整齐。

2、男高音与声部的进入。

3、变化音#4所至的离调的训练。

4、力度的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2、细排:同声三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3、精排:混声二声部合唱作品《中国朝前走》。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线谱)《我和我的祖国》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3、背唱: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六、课后语 10

第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数的配备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人数的配备法。

2、进一步巩固3/4拍子、学习6/4拍子的指挥图式。

3、使学生感受混声四声部合唱的效果。

4、通过作品的演唱,使学生受到革命历史的教育。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速度、力度的对比

2、变化音#

2、#

4、#

5、b3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黄水谣》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3、精排:同声三部合唱《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五、作业

1、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等

六、课后语

第八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人数的配备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作品训练、之三(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合唱人数配备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6/8拍子的指挥法。

3、通过作品演唱更加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深情。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6/8拍子中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2、力度的变化、音乐的起伏。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合训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简谱)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

六、课后语

第九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队型的排列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合唱队型的排列法。

2、使学生接触海南地方特色的合唱作品,从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用地方方言(母语)演唱。

2、作品力度,情绪的对比。

3、变化音b3、b7的音准训练。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民歌时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黄水谣》等

五、作业

1、预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简谱)

2、复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六、课后语

第十周

中段考

内容:

一、指定作品(任定一首)

1、同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天鹅》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黄水谣》

二、自选作品一首(在合唱课所训练的内容以外,自行设计排练的作品)

方法:按声部组合分组进行

第十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习所学过的合唱理论知识(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四(1.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巩固三拍子的指挥法。

2、牢牢巩固所学过的合唱理论知识。

3、掌握渐强、渐弱的声音控制方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sfp突变的力度及一浪推一浪的音乐表现。

2、声部的进入。

3、后半拍起唱的音头。

4、控制合唱的气息。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

2、细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精排:《我和我的祖国》、《游击队之歌》、《黄水谣》、《在银色的

月光下》、《天鹅》、《中国朝前走》、《在太行山上》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故乡的亲人》等

2、背唱:《调声》等

六、课后语

第十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队型的排列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队型的排列法。

2、学习感受外国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的合效果,增加阅力。

3、初步了解3/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用原文演唱

2、变化音#4的音准

3、渐强、渐弱的指挥法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

2、细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

五、作业

1、预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简谱)、《飞翔《美丽的台湾岛》等

2、复习: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

3、背唱: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六、课后语吧·和平鸽》线谱《飞来得花瓣》

第十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乐队的排列法、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四(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乐队的排列法。

2、使学生感受到同声四部合唱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力度、速度的对比

2、变化音#

2、#

4、#

5、#i、#6的音程训练

3、用Non legato 的唱法

4、声部的进入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外国歌曲声音靠前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女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飞翔吧!和平鸽》飞来得花瓣》等

2、细排: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

3、精排:混声三声部合唱作品《调声》。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线谱)

2、复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飞翔吧!和平鸽》等

3、背唱: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等

六、课后语

第十四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乐队的排列法、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五(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队的排列法。

2、使学生接触根据古代歌曲改编的四声部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声部的进、出、跳动大的音程的音准。

2、ff——ppp的力度变化。

3、变化音#

4、#

2、b7的音准训练。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分别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

2、细排: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起来》、《飞翔吧!

和平鸽》等

3、精排:混声三、四声部合唱作品《字母歌》、《大海啊,故乡》等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线谱)《阳关三叠》等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飞来得花瓣》等

3、背唱: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飞翔吧和平鸽》

六、课后语

第十五课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一(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六(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从多方面去表现作品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同一作品的多种情绪和不同感情的表现及不同音乐形象的对比。

2、速度和力度的合理处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唱民歌时声音靠后的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难点提示,粗排《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等

3、精排: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飞翔吧,和平鸽》。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线谱)《海南素描》等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等

六、课后语

第十六周

一、教学内容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训练、之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再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接触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能够注意体现茨岗人丰富的感情和富有异国情调的诗意。

3、能够把握住频繁转调的音准和变化丰富的和声色彩。

4、掌握4/4拍子合拍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频繁转调的音准训练。

2、每个声部的进、出。

3、变化音#

4、#

5、b7、b3、#

1、#2的音准。

4、pp——ff——fff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分段回课。

2、按声部组合分段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

五、作业

1、预习: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等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六、课后语

第十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三(0.25学时)。

2、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再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手段。

2、使学生感受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的效果。

3、使学生能掌握12/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较少接触的12/8节拍。

2、四度转调。

3、变化音#

2、#

4、#

5、#

1、#

6、b7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排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等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等

五、作业

1、复习:《士兵之歌》、《家乡的黄昏》。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

六、课后语

第十八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理论知识的总复习(0.25学时)

2、期末小结与所训练合唱曲目的全面复习(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巩固所学过的合唱方面的理论知识。

2、巩固所训练过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合唱作品。

三、突出每首作品的难点提示,复习第十一周后的合唱作品。

四、部署期末考试曲目范围及考试方法

(一)指定曲目(以下作品任定一首)

1、同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士兵之歌》

《飞翔吧和平鸽》、《家乡的黄昏》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阳关三叠》、《放下三棒鼓,扛起红樱枪》、《茨岗》

(二)自选曲目一首(即在合唱课所训练过的作品以外曲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和排练的合唱作品)。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合唱)

第一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协调训练、之四(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训练、之八(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协调训练手段。

2、接触以四声部以上的混声合唱作品。

3、掌握6/

8、9/

8、1/8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多于四声部的再分式合唱的训练。

2、演唱时感情流动的韵律与层次感。

3、注意速度自由与灵活性。

4、变化音#

4、#

5、#

2、b6等的音准。

5、声部高音区弱唱的声音控制和气息保持。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作品训练

1、结合作品难点提示,堂上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的重点段落。

2、复习、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简谱)

2、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六、课后语

第二、三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均衡训练之

一、之二(0.5学时)

2、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一(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关于合唱的均衡训练的手段。

2、使学生接触到较复杂曲式结构的多声部合唱作品。

3、使学生掌握变换拍子的指挥法。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较复杂曲式结构作品的整个情绪的变化、对比和统一。

2、乐段之间的对比与衔接。

3、正确处理领唱与合唱、朗颂与独唱以及伴奏等关系。

4、注意无词歌段落复调性的声部间的关系。

5、变化音b7、#5的音准训练。

6、fp——f的力度效果。

7、频繁的速度变化。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2、精排:结合作品难点提示,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茨岗》。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2、复习和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六、课后语

第四、五、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均衡训练之

三、之四(0.50学时);

2、合唱谐和训练、之一(0.25学时)

3、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二(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合唱的均衡训练手段。

2、使学生初步了解合唱的谐和训练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频繁转调的高难度技术训练。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频繁的转调的训练。(1=F转1=bA转1=B转1=C转1=F)

2、后半拍和1/4拍的起唱。

3、声部的进、出。

4、富有弹性的节奏及富有弹性的歌声。

5、变化音#

5、#

4、#1的音准训练。

6、乐段间音乐形成的鲜明对比。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2、细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倾》。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简谱)

2、复习: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3、背唱: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六、课后语

第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谐和训练、之二(0.2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九(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唱的谐和训练的手段。

2、通过对作品的演唱,激发对祖国的领土及台湾同胞的深情怀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尤如波浪般起伏的歌声效果及情感表现。

2、男声与支声复调的进入及深厚的声音。

3、女声小组伴唱的后半拍起唱。

4、变化音#1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2、细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简谱)

2、复习:《掀起你的盖头来》

3、背唱:《祖国颂》

六、课后语

第八、九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合唱的谐和训练之

三、之四(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全面了解谐和训练的方法。

2、使学生更进一步巩固转调的演唱能力及技巧。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大二度的转调。

2、变化音b6、#5的音准。

3、p——ff的力度变化。

4、戏剧性的演唱效果。

5、在合唱中注意体现东北民间器乐曲原有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混声四声部合唱《江河水》。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3、精排: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掀起你的盖头来》。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线谱)

2、复习:《鼓浪屿之波》

3、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六、课后语

第十周 中段考

内容:

一、指定作品(任定一首)

1、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叫》

2、混声多声部合唱作品《祖国颂》

3、混声四声部合唱《江河水》

二、自选作品一首(在合唱课所训练内容以外,自行设计排练的作品)

方法:按声部组合分组进行

第十一、十二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调之

一、之二(0.5学时);

2、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一(3.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学习了解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训练与色调要求。

2、使学生学习并了解合唱的起源形式教堂的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后半拍八分音、十六分音符起唱的整齐。

2、不同节奏的声部进入。

3、变化音#

4、#5的音准。

4、力度的对比。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粗排《哈里露亚》;

2、细排:《江河水》;

3、精排:《鼓浪屿之波》。

五、作业

1、预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哈里露亚》;

2、复习: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

3、背唱: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鼓浪屿之波》。

六、课后语

第十三至十六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调之

三、之四(0.5学时);

2、合唱的咬字和吐字之

一、之二(0.5学时)

3、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训练之十二(7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复调性的合唱作品的协调与色彩。

2、掌握合唱的咬字和吐字的基本要求。

3、接触大型的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

三、教材分析与难点提示

1、转调频繁

2、结构庞大(由九部舞曲组成)

3、音域较宽

4、三拍子(舞曲)的律动感。

5、各种休止后声部的进入。

6、连与断唱法的对比。

7、变化音#

4、#

1、b7、#5的音准。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气息训练

2、发声训练

3、音准训练

(二)抽查回课

1、按声部集体回课;

2、按声部组合回课;

(三)作品训练

1、粗排:结合作品的难点提示,分段精排《蓝色多瑙河》;

2、细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哈里露亚》;

3、精排: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江河水》。

五、作业

1、预习:《蓝色多瑙河》

2、复习:《哈里露亚》

3、背唱:《江河水》

六、课后语

第十七周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本学期合唱理论知识的总复习(0.25学时);

2、本学期合唱作品训练的总复习(1.75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巩固所学过的合唱理论方面的知识。

2、巩固所训练过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

三、突出每首作品的难点提示进行总复习。

四、部署期末考试曲目范围及考试方法

(一)指定作品

1、《把我的奶名叫》

2、《祖国颂》

3、《掀起你的盖头来》

4、《江河水》

5、《哈里露亚》

6、《蓝色多瑙河》

(二)自选曲目一首(即合唱课所训练以外的曲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和排练的合唱作品)。

合唱与指挥的介绍 第2篇

在培训中,覃教授认真负责系统地进行着培训,他的精神及幽默风趣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大家激情高涨,都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如饥似渴地汲取着高级营养’。他由什么是“合唱指挥”开场,他说:“合唱指挥不能分开,指挥是合唱的组织者、指导者;有人将指挥益为合唱团的灵魂。俗话说:“以为一流的指挥能使一个二流的合唱团变成一流的合唱团。”直接而具体;介绍指挥的基本姿势及基本节拍图示在击拍法中学习了三种即直线型、曲线型和混合型,了解合唱声部的音域,混声合唱的写作手法;具体讲解了合唱的协调、均衡与协和;介绍了合唱队的各声部人数配备:合唱队组建训练。结合合唱作品的分析手把手教我们《为了谁》、《映山红》、《团结就是力量》、《鼓浪屿之波》、《忠诚》等合唱作品的指挥,让我们每个学员受益匪浅。现将本次的培训总结如下:

一、合唱指挥基本姿势及图示

1.站姿

站要直两脚和肩同宽,左脚或一脚往前或往后移一步。手的位置和肩同齐(开始)与肩同宽(可以左手或右手在前)眼高手低,手腕,肘,肩要协调。

2.训练指挥图示

(1)单拍子(可以左手或右手在前)

强拍:强拍是从上何下,强拍是处下向上。

弱拍:弱拍上下柔拍、强性歌性要有弹性。

四三拍指挥图示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强性歌曲用直角三角形,柔性歌曲用等边三角形作指挥图示。

(2)复拍子(每小节两个以上相同的单拍子组成):七拍子的要拆开4+3拍

3.起拍的指挥动作

起拍的指挥动作包括三个部分:预备、吸气、起喝、

(1)预备:双手自然平举、安洋地注视合唱团员,用眼睛与他们交流,取得信任后果断开始。

(2)吸气:又叫预备拍、指发音的前一拍。

(3)起拍。

(4)收拍和指挥、收拍的操作在指挥活动作中有相当比重、手得干净利落,停断及时,这都有指挥表达终止音响的手段应该是精确、显著的。姿势动作要自然、明了。作一名合唱指挥人员对作品要熟悉、句子不能分开,心中要有拍数。

二、合唱训练

1.声音要和谐。怎样把那么多的声音训练成为一个声音?

在训练时从用非常态法,就是打开喉咙、把牙根打开、打哈欠似、打开时可以学狗叫、也可以学其他动物叫。

(1) 5 4 3 2 ∣ 1 - - - ║

(2) 5 5 5 5 │ 5 - - -║

Ma me mi mo mu

(3) 5 4 3 2 │ 1 - - -║

Ye

Lu

yue

(4)5 3 1 - │ 5 3 1 - ║

Mi mi mi ma ma ma

(5)练习长音

5 - - - ║

绿

2.多声部练习

四声部先发布练习,再合唱。

女高: i - - - ║

男高: 3 - - - ║

女中: 5 - - - ║

男低: 1 - - - ║

在四声部合唱时,先的声部保持住,其他声部逐渐跟入,最后四声部合唱。

3.在合唱训练时要时常出现的问题是声音和音色以我们在训练是要抓住一下几点:

(1)排练时可以用合唱曲的旋律作开声练习,用母音、或用 Iv en luo

(2)从用大声喝改美声唱。

(3)在唱歌前大声朗读歌词,好歌曲,必须要读好歌词,吐字要准,如果将大为说的“要唱好歌曲必须要读好歌词”

(4)唱歌时学会用半声来唱,即一半假声一半真声。

三、合唱队形

根据声音效果,通常将声部相对集中排列。同时考虑旋律声部和低声部两个外声部的重要性。合唱队的队形编排有这几种方式:

1.男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

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

这种优点是两个外声部靠在一起保证合唱的音响框架;两个内生部靠在一起使和声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

2.男高男低

女高女低

这种的优点是突出了高声部与低声部的合作关系,不足之处是内声部相隔较远。

3. 男低男高

女低 ──

女高

这种的优点是旋律突出,男声部在后面能沉住声音。

以上三点是相互联系的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破坏指挥艺术的完整性。总之要把合唱作品的内容在感情反应出来就要求合唱指挥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丰富的音乐修养,充沛的思想感情、敏锐的听觉、有很好的声音鉴赏能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及咬字吐字等有关知识,熟练的指挥技巧,很强的理解能力、丰富的想象、鲜明的节奏感、很好的记忆力,善于内在的交流、赋予表情的眼神和有潜发的工作能力。

指挥与合唱队员之间的双向要求 第3篇

一、合唱队员对于指挥的要求

一个合唱队, 指挥无疑是一位灵魂性的人物, 他是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合唱艺术的诠释者, 又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他担负了一个合唱队几乎所有的事情, 合唱队的好与坏直接与指挥相联系。指挥的任务是运用手的动作、必要的面部表情和身体上的细微动态所构成的无声语言来提示合唱中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以及合唱中的音乐情绪等各种表现要素, 从而带领全体合唱队员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将合唱音乐的内在艺术情感充分的表达给观众。那么合唱队员对一名指挥的要求有那些呢?

(一) 具备好的乐感

对音乐有独到的理解和诠释, 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其内涵。同时还表现在对节奏、速度、音准等音乐要素的敏感度上。

(二) 具备熟练的指挥技法

指挥技法是每个指挥都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总的来说, 指挥法的基本原则就三个字:省、准、美。

(三) 具备超强的读谱及作品分析能力

指挥所面对的乐谱往往不是单旋律乐谱, 而是多声部的复杂总谱, 超强的读谱能力是分析作品的先决条件。读谱可以了解作品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还有声部之间的位置和层次, 从而可以对作品的结构、调式的安排, 和声的进行, 色调的布局进行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分析。

(四) 具备较强的音乐记忆力和敏锐的听辨能力

指挥要掌握大量的音乐作品, 虽然不要求背下所有的声部, 但旋律和主要的和声及声部的进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指挥在排练演出时, 对于乐队或合唱队的错误音准、节奏、演唱法都必须加以纠正, 这些如没有敏锐的听辨能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五) 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深厚的审美修养

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和声、配器、复调、曲式分析、作曲理论等等;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结构。一个指挥的阅历和知识结构越是丰富, 艺术造诣也就越高。

(六) 具备总谱缩弹与范唱的能力

指挥要有相当的钢琴演奏功底, 尤其是视奏能力。在排练之前, 指挥必须对音乐的整体音响、和声连接、声部的进出等方面有详细和准确的了解, 只有具备熟练的钢琴总谱缩弹能力, 才能够在案头分析时对音乐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 才能够对乐队或合唱的声音进行正确的点评, 并有效地加以改正。

(七) 具备合作精神、交往组织能力等个人素质。

合唱指挥与队员之间, 应当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合作关系, 才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合唱队员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挥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从而使合唱队在排练、演出之时做到井然有序。

二、指挥对于合唱队员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合作的团队中, 指挥的专业素质固然非常重要, 但合唱队作为一个表现音乐的载体, 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才是核心。指挥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训练各成员能具有统一的姿势, 不懈怠, 不松垮;发声时要有的统一“起声”,

并且在发声时对有关的各器官、神经、肌肉在互相协调动作中能够有效的统一起来。

(二) 合唱队员的声乐基本功:

合唱队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声乐基本功, 并能在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其发声有以下六点要求:

1. 强而不炸:

强是指在歌曲中为了表现一定的情绪而需要演唱者在力度上做出扩张状, 加强音量。强唱时, 音响饱满, 充满激情, 给人以力量, 常表现激动、兴奋的情绪。如《遥远的小渔村》第二部分, 就需要用较强的音响来表现大海汹涌澎湃的形象。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防止过犹不及。不能单独的注意自己声音的好与坏, 而是要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到整个合唱队当中去, 不管多大力度的声音都要加以控制, 不能像脱缰的野马一样, 横冲直撞。

2. 弱而不虚:

弱唱从某个角度来说甚至难于强唱, 因为弱唱时对于气息的控制要求会更高。好多队员弱不下来, 然而有了控制弱下来之后, 声音又变得发虚、混沌, 听不清楚, 此时就得要求队员们控制好气息, 同时声音的位置不能有一点的松懈, 更要注意头声的运用。如《茨冈》的开头和结尾处, 就是用弱唱的音响来表现从远处来, 最后又去远方流浪的人们的生活。黄自的作品《山在虚无缥缈间》, 弱而不虚在之中同样是显得那么的重要。

3. 高而不挤:

在音乐进行当中, 高音处一般意味着乐曲高潮的到来, 好多学生在快到此处时都卯足了劲, 不管声音的好坏, 但求上去就好;结果声音难听之极, 再看其表情, 有的可以用狰狞来形容了, 青筋绷得像电线一样。在此首先要说的是一定要注意整个合唱队音色的协调, 声场的均衡, 在这基础上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调控, 也可以用假声来寻找高位置的感觉, 切记不能丢了气息和位置。

4. 低而不压:

正如强唱难而弱唱更难一样, 低音区的演唱同样要比高音区更费工夫。在有些合唱作品当中, 低音区较低, 有些队员就不得不通过压喉头来演唱, 同时歌唱位置也掉了下来, 声音发虚且有跑调感, 也是不科学的。有句口诀说得好“高音低唱, 低音高唱”, 唱低音时仍然要想着唱高音的状态, 位置是绝对不能往下掉的, 气息的供给不能减少, 反而要增加;同时, 共鸣腔体的中心由头部向胸部转移,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 不能因为转移到了胸腔共鸣而忽略掉头腔共鸣, 他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5. 快而不乱: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节奏欢快, 速度富于变化的乐曲。在演唱这首作品时, 就需要指挥对速度有一个精准的把握, 并且给出明显的预示。合唱队员在演唱时就要看好指挥, 在速度的变化当中能够一步到位, 同时还要加以控制, 以免出现混乱。快而不乱, 简单点说就是在演唱快速乐曲时, 找准节奏的点、分清节拍的关系。

6. 慢而不拖:

有些慢速度歌曲的演唱总是会出现拖拉的现象, 像《飞来的花瓣》《大漠之夜》。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气息的运用上出现了问题, 气息运用不好就会在句子连接时造成脱节, 给人以力不从心的感觉, 其音乐情绪也将变味道。看指挥很关键, 同时要控制好气息, 在换气点一定要快速, 并且尽量不露声色。

(三) 合唱队员要有较好的视唱练耳基础, 有较强的“聆听”能力。

1. 听自己:

在演唱过程中, 要时刻听着自己的音色、音准、音量, 要善于在演唱中及时的作出调整, 使自己的声音与自己所在声部的声音完美融合, 使之达到“合”的效果。

2. 听别人:

在聆听自己所唱旋律的同时, 听一听另外的声部, 这是有很大帮助的。唯有此, 才能更好的把握好全曲中主旋律与副旋律的关系以及和声性声部和节奏性伴唱声部在音乐中所担负的任务和角色, 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

3. 听伴奏:

对于许多合唱歌曲来说, 伴奏乃是整首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起到烘托音乐情绪的作用, 对于音乐形象的刻画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陆在易的作品《雨后彩虹》, 其钢琴与合唱相得益彰, 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画面:雨过天晴后, 彩虹犹如一条色彩斑斓的丝带漂浮在远空。聆听伴奏让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 从而更好的去表现乐曲的情绪, 更好的去塑造音乐形象。

(四) 对于咬字吐字的要求

1. 声母必须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准确;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声母, 分别在音前或者音上有力的送出去, 使声母发的有力而敏捷。

“五音”是根据各个声母在产生时的不同器官着力点而加以分类的, 也就是根据字在没有吐出来前, 声母先在口中不同部位咬成不同形态时的着力点而加以分类的。各声母按照“五音”分类如下:

(1) 喉:g, k, h

(2) 舌:d, t, n, l

(3) 齿:zh, ch, sh, r

(4) 牙:i, q, x, z, c, s

(5) 唇:b, p, m, f

2. 尽管声母必须发的有力, 但声母必须在韵母的形态上发声。发音的状态必须先具备韵母的形态, 在这个形态上产生声母。

3. 韵母必须根据“四呼”的要求改变吐字的着力。必须根据“归韵”的原则将韵母各音素结合为一体, 并保持一定的口型, 尤其当一个字唱几个音时, 须一直保持到该音的韵母的最后瞬间。“四呼”为: (1) 开口呼, 着力于喉; (2) 齐齿呼, 着力于牙齿; (3) 撮口呼, 着力于唇; (4) 合口呼, 着力于满口。

4. 韵尾必须在音符时值的最后才收声。

5. 韵头在合唱中只能占用该音时值的前面绝小部分。

总之, 正确掌握语言规律是合唱训练中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五) 一切行动看指挥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指挥的手势、眼神及面部表情让大家在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气口、情绪、位置、色彩, 均衡上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形成一种相对的统一感, 队员们必须时刻看着指挥, 对于指挥所作出的一些细微动作要快速的给予反应。

结语

指挥与合唱队员之间是一种紧密的双向要求的关系, 除了指挥自身要有许多硬功夫外, 其软能力, 也就是在排练过程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施教, 逐渐的提高合唱队员的整体素质, 这才是重中之重。他们之间的这种双向要求能否达到一个层次, 决定了一个合唱团的高度, 有了良好的双向要求, 我想一个合唱团才能飞得更远, 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合唱与指挥的介绍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合唱指挥;方法

0.引言

中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而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德育、情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控意识,为其适应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有效保障。合唱指挥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培养起音乐感知、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提高中职学校合唱指挥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职学校合唱指挥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相对于高中生而言,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压力更为直接,而其自身在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具体而言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渐进性原则

相对于高中生而言,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的自觉性不强,不少学生甚至是在家长的强迫下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因此其对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不足,而音乐教育作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主课程,更是难以获得其重视。因此,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本的简单的学起,使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意义,从而自愿的加入到学习之中。

1.2参与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合唱指挥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了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做到素质的全面提高。

1.3引导性原则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对此,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从教学中培养探究的精神,进而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真正发挥职业院校在培养人动手、动脑方面的积极作用。

2.提高中职学校合唱指挥教学质量的建议

合唱作为一种众人参与表演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如何使动作、音色、表演整齐划一是确保演出质量的重要保证。合唱指挥教学就是通过对指挥方法、模式等方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合唱指挥的要领,从而提高合唱的艺术性。就中职学校而言,合唱指挥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合唱指挥,更要使其能够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培养自我控制、集体意识、配合意识的观念。因此,笔者认为提高中职学校合唱指挥教学质量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提高教师素质是前提

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对合唱指挥教学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在人才引进、使用、发展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克服以往对音乐课程教学不够重视的弊端,认识到音乐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既要充分学习掌握合唱指挥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教学中言之有物,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和其兴趣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教学中与学生有共同语言,防止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注重基本练习是基础

在指挥练习中,要重视对基本功的学习。一是重视声乐知识的学习,如要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发音、呼吸、歌唱姿势,了解气息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在演唱中发生的变化,为合唱指挥练习打好基础。二是要重视指挥手势的联系,使学生正确掌握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等等指挥动作的方式,特别是要重视起拍、收拍、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相关的指挥手势,尽可能做到准确、干脆,为下一步的指挥做好准备。三是学习相关排练的知识,从理论层面上,教会学生掌握排练指挥的技巧,提高其实际的操作能力,为下步的实际指挥打好基础。

2.3丰富教学模式是关键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丰富教学的模式,发挥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避免重复、枯燥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是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要能够熟练的使用电脑、网络等设备,发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优秀指挥家的风采,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二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教师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足、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多组织集体性的活动形式,发挥集体之间的监督和互助功能,特别是学习之初,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其学习热情。三是要多开展评比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形式,多开展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发现自我的不足,进而主动进行纠正,实现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

2.4增强欣赏能力是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增强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指挥的主动意识。一是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通过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感知民族音乐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合唱指挥的过程中对相关音乐能够有一定的感情认知,发现展示音乐所要展现的内容。二是要加强对不同题材音乐形式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指挥的能力与技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指挥,锻炼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掌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玮.浅谈合唱指挥[J].大舞台,2011(3).

[2]房思钊.合唱指挥的基础与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合唱与指挥教案 第5篇

课题: 合唱与指挥

课程: 音乐 年级: 高一

【教学内容】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常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合唱指挥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指挥法,掌握知识和技能。3.使学生感受齐唱与合唱的区别。

4.使学生感受二声部小合唱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指挥法,掌握知识和技能。2﹑感受二声部小合唱的音响效果。

【教具】投影仪、钢琴、【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

讲述法﹑直观法﹑启发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喜欢在狩猎与农桑之余聚在一起唱歌,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这就是人类早期的歌唱。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寻找一些与原来旋律不同,但又协和而又动听的音乐,这就形成了合唱的雏形。通过人们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使合唱形式得以发展和完善。合唱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为人声的表现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声的艺术表现力,它是声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二﹑授新课

(一)合唱

1、合唱的种类

①同声合唱由同类人声组合而成,它包括三种形:女生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

②混声合唱由男声、女生或童声混合组织而成。女高(Soprano)S、女低(Alto)A

男高(Tenore)T、男低(Bass)B

2、合唱队声部及特征

第一女高音——声音明亮、轻盈、柔和,常担任主旋律。

第二女高音——声音有力、宽广、圆润。

第一女低音——声音充沛、坚实、热情、稳健。

第二女低音——声音浓厚、温和、结实。

第一男高音——声音柔和、明朗、清晰。

第二男高音——声音结实、充沛、有威力。

第一男低音——声音有力、刚健、饱满、响亮。

第二男低音——声音坚实、有力、宽厚。

倍男低音声部——比男低音低一个八度。

3合唱队型排列

T1 T2 B2 B1 S2 S1 A1 A2

指 挥

4、合唱的统一

合唱的统一包括姿势、呼吸、音量、音色、起声、共鸣、咬字吐字。合唱的统一要求,是合唱的主要特征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只有做到合唱各要素的高度统一,才能使合唱音响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这也是检验合唱队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准。

5、色调

色调是由音乐的力度、音色和速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一般来说,力度的强弱、音色的浓淡和速度的快慢是同步的。力度渐强,往往伴随着加速和紧张的情绪;力度减弱,大多伴随着减速和轻松的情绪。因此,在进行色调处理时,通常把力度作为变化的主要因素,运用对比的法则进行力度变化的设计与处理。

(二)指挥

1、指挥姿势的基本常识 ①站立

身体稳直,挺胸收腹,双肩放平,保持自然和放松。指挥时身体可稍倾向于合唱队员便于交流。双脚的位置应能适应身体的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可以站的像“稍息”一样的姿势并与双肩基本对齐,左脚稍前一些。划拍时两脚不能躬腿或一起一躬,上下摇动。

②双手

双手的运动是指挥工作的核心。双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腕、小臂、肘腕、大臂等部分,双手在运动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提起双手准备指挥时,肩关节应保持松弛状态,大臂可以稍稍离开身躯一些,肘腕的位置在身体的前侧方。高度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手掌向下,腕关节部下垂,手指自然地呈弧形微微弯曲如握小皮球,或类似钢琴演奏的姿势。

③眼睛和面部表情

眼睛是与队员交流的“窗口”,指挥者必须用眼睛集中队员们的注意力,启发队员们艺术创造的愿望,鼓舞情绪。指挥者要学会用眼睛来“讲话”、“传情”。面部表情反映指挥者自己的艺术情感和精神状态,并能带动队员的演唱情绪。

2、指挥的基本图示

单拍子(一拍子、二拍子和三拍子)复拍子(四拍子、六拍子)

上例图示为基本图示,但不是僵死的框框,它随音乐内容而会有所变化和发展。指挥者首先应掌握好基本图示。然后要注意将旋律的起伏结合歌词的逻辑重音在手上表达出来,并随着旋律的线条将指挥动作歌唱化,这样将会帮助合唱队员们更加生动地演唱。

三、发声训练 4 ︱1—

En

3、音准训练 2 4 ︱ 5 4 2

︱1—

︱ U

四、作品训练

1、难点训练

①四分、八分休止符。②附点节奏的训练

2、作品的处理及情感要求

五、作业

1、预习二部合唱作品: ①《大海啊故乡》

《合唱与指挥》学习心得 第6篇

2014年的十一月一号和二号,我有幸参加了由五指山市教育局在少年宫举办了“海南省小学艺术教师专业培训送培到市县”活动。参加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还让我了解“合唱声部的音域,发音的方法、混声合唱的方法和指挥的工作要领”。

这次活动的主讲人是赵玉生老师。他由什么是“合唱指挥”开场,他说:“合唱指挥不能分开,指挥是合唱的组织者、指导者;有人将指挥益为合唱团的灵魂。俗话说:“以为一流的指挥能使一个二流的合唱团变成一流的合唱团。赵玉生老师还具体讲解了指挥的基本姿势。他不仅在讲台上做了示范动作,还一一纠正每个学员的错误动作。让我们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

现将这次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要有正确的身影与站姿,既松弛不紧张,又有让合唱队员充满的稳定感,做到: 1.肚子不挺,不弓,身子不斜,头部不要太过前倾; 2.双脚与肩同宽,或一只脚稍靠前;

3.肩与大臂应当放松,不要夹,僵硬,否则会影响收的运动,贻害无穷; 4.在指挥的运动过程中,身形与站位可有变化和移动。二.指挥的图式

1.二拍子的主要动作要领:第一拍落点后向外反弹,第二拍子落点后向内反弹。三. 起拍的指挥动作

起拍的指挥动作包括三个部分: :预备、吸气、起合

(1)预备:双手自然平举、安详地注视合唱团员,用眼睛与他们交流,取得信任后果断开始。

(2)吸气:又叫预备拍、指发音的前一拍。

(3)起拍。

(4)收拍。即在全曲终止,段落停顿,句停顿,声部突出等处,打出音乐收速的指挥动作。

四、合唱训练

1.多声部练习

四声部先发布练习,再合唱。

女高: i�

男高: 3�

女中: 5�

男低: 1�

在四声部合唱时,先的声部保持住,其他声部逐渐跟入,最后四声部合唱。

2.在合唱训练时要时常出现的问题是声音和音色以我们在训练是要抓住一下几点: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