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精选10篇)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2014-2015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本组所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2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个月-4.8岁,平均年龄(3.8±1.2)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6.7±2.1)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4-11次,平均感染次数为(6.21±1.82)次,呼吸系统感染持续时间为6.3-12.4d,平均持续时间为(7.42±2.14)d;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3.5个月-5.2岁,平均年龄(4.3±1.5)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7.4±2.6)月,呼吸系统感染次数4-10次,平均感染次数(6.05±1.79)次,呼吸系统感染持续时间6.5-11.8d,平均持续时间(7.36±2.09)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呼吸系统感染持续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咳嗽;2呼吸困难;3肺部哮鸣音或细湿啰音;4喘息;5气促;6胸部X线片提示点片状阴影与肺纹理增强表现。排除标准:存在有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者,无一例为不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雾化、抗感染、化痰、镇静等对症治疗,所用行雾化治疗的患者雾化吸入药均选用1ml布地奈德+2ml生理盐水,患者每天接受约20-30min雾化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匹多莫德治疗,每次给予患者口服匹多莫德片0.4g,2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治疗,患者接受呀治疗期间临床护士对药品发放及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操作,与此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

1.3 效果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道平均感染次数、呼吸道平均感染持续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将本次治疗效果分为三种情况,1显效:对患者肺部进行听诊检查未见哮鸣音或细湿啰音,患者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精神状态与食欲情况良好,停药6个月后观察患者并未再次复发;2好转:对患者肺部进行听诊检查提示哮鸣音或细湿锣音基本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或减轻,患者精神状态及食欲情况一般,停药6个月后观察发现患者再次感染的次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3无效:对患者肺部进行听诊检查显见哮鸣音或细湿啰音,患者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症状仍然存在且未见改善或减轻,部分患者甚至有加重表现,停药6个月后观察患者再次感染的发生次数与治疗前比较不相上下,甚至次数有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好转患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8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45.2%(28/62),3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51.6%(32/62),2例无效,治疗无效率为3.2%(2/62),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0/62);对照组20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32.2%(20/62),30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48.4%(30/62),12例无效,治疗无效率为19.4%(12/62),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观察组患者停药6个月后平均感染次数为(2.14±0.8)次,对照组平均感染次数为(5.88±2.45)次,观察组患者平均感染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6个月后平均感染持续时间为(2.64±1.32)d,对照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为(7.31±3.14)d,观察组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与成人相比小儿自身免疫力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故而呼吸道系统疾病发生率高于成人,当与外界病毒或细菌感染合并时,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率明显攀升,采取抗生素联合治疗呼吸道反复感染临床效果不佳已被诸多实验研究所证实[5,6],而且在长时间抗生素药物治疗下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外界病毒都极易产生耐药性,这成为呼吸道系统反复感染且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相关文献报道指出调和儿童免疫功能可以促进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临床常用药物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类二肽免疫刺激调节剂[7],该药物具有以下作用:1患者在匹多莫德药物作用下机体能产生非特性自然免疫;2对病毒与细菌活性并未起到对抗作用但却能通过细胞免疫达到对细胞的自然激活与杀伤的目的,细胞抗病毒、细菌能力显著增强。3对巨噬细胞多形核与嗜中性细胞趋化、吞噬、杀伤作用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其次在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及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方面同样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帮助增强患者体液免疫。

本文观察组62例患儿在呼吸道系统感染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匹多莫德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96.8%明显优于对照组80.6%,比较两组患者在停药6个月后呼吸道平均感染次数与平均感染持续时间发现,观察组呼吸道平均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匹多莫德在儿科呼吸道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8],能显著降低呼吸道系统反复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患儿之所以反复发生呼吸道系统感染,主要与患儿呼吸道系统发育不成熟,患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临床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镇静等常规治疗方法并非击中病发要害,只能对病情起到暂时控制,不能完全治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儿自身特殊性抓住病发要害运用匹多莫德治疗治疗[9],不仅实现了对患儿病情的有效控制同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从根源上进行治疗,患者机体抵抗力增强后,外界病毒、细菌侵入的机会大大减少,由此患者并发呼吸道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也相应地显著降低。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是反复呼吸道系统感染的高发人群,患者年龄越小,机体抵抗力越差,诱发感染后,局限能力差,感染扩散力强,因此,对于婴幼儿家长必须提高呼吸道感染警惕性,注意在该症高发期勿待孩童去往人流量大,细菌病毒易滋生的环境中。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系统感染与婴幼儿期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有直接密切联系,患儿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入侵造成,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均是致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家族遗传基因与环境也是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如室内装修、地毯使用、居住拥挤、室内潮湿、通风差、吸入二手烟等对患儿肺换气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4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雾化、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匹多莫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感染次数、平均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高达96.8%明显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感染次数为(2.14±0.8)次,对照组平均感染次数为(5.88±2.45)次,观察组患者平均感染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为(2.64±1.32)d,对照组平均感染持续时间为(7.31±3.14)d,观察组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科呼吸道反复感染,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与感染持续时间而且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中可将匹多莫德作为治疗儿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常规用药并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反复感染:治疗方法:匹多莫德,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永华,易潮方,陈柱.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8):1553-1554.

[2]刘军慧.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89-90.

[3]周晓波.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64-65.

[4]郑丰强,吴翔.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156例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209-210.

[5]姜淑艳.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58-159.

[6]康平.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72-173.

[7]冯丽春.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71-72.

[8]刘碧娥,刘瑞莲.8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6,34(17):3358-3359.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第2篇

摘 要:目的:探讨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白虎汤为基础的防感冒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感冒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抗感染治疗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防感冒制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指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1]。造成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以小儿机体因素、疾病因素及环境因素为主[2]。临床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反复发作或久治难愈为基本特征。西医多以免疫疗法、抗感染治疗为主,中医以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增强小儿抗病能力为主,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选取陕西省神木县人民医院2005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防感冒制剂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13岁,平均7岁;病程10 d~15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1.2 纳入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略有改动[3]。根据患者年龄、潜在原因及不同部位,将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根据不同年龄每年感染次数决定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反复感染次数具体如下:0~2岁,7次/年上呼吸道感染,3次/年下呼吸道感染;3~5岁6次/年上呼吸道感染,2次/年下呼吸道感染;6~14岁5次/年上呼吸道感染,2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感染次数大于等于上述标准即可判定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判定时需注意: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②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时,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复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时,即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感染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常规抗感染治疗,30~100 mg/kg体重,3~4次静脉滴注7 d[这里是否是:3~4次d?]为1个疗程。观察组参考潘红斌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银翘白虎汤为基础的防感冒制剂治疗,方由甘草3 g,金银花5~8 g,连翘5~8 g,石膏6~10 g,知母5~8 g,粳米6~9 g,芦根5~10 g,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7 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参考杨锡强主编的《儿童免疫学》的相关标准进行,略有改动[5]。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未出现复发,较治疗前体力恢复、体重增加为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有复发,但症状轻、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一半以上为有效;治疗1个疗程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易导致患儿贫血、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肺功能降低等,严重影响小儿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及理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由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维生素缺乏、先天畸形、慢性疾病、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6]。临床治疗需根据患儿病情,针对感染部位不同及病原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抗菌或抗病毒治疗,同时也应该注重增强患儿体质及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治疗。

基于此,我们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翘白虎汤防感冒制剂治疗,以增强患儿体质及免疫功能。方中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金银花消痈散毒,补虚疗风;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石膏镇静止痛,镇咳祛痰;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粳米益脾胃,除烦渴;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诸药合用共奏解热降温、抗菌抗炎、镇静止痛、祛痰止咳之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方中诸药可增强单核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升高IgA、IgG水平,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本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感冒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抗感染治疗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 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2.

[2] 李炳照.实用临床儿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96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

[4] 潘红斌.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5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51.

[5] 杨锡强.儿童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1.

孩子为啥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3篇

婴儿娇嫩难抵病毒小辉从生后4个月一次感冒开始,就反复上感。这不,刚刚6个月他又一次发热、呼吸急促和喘憋,医生检查肺内罗音明显,摄胸部x线片,见到肺野小点片状阴影,经过痰、血一系列化验分析后,诊断是“细支气管肺炎”又称“合细胞病毒肺炎”。

呼吸道合细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北京友谊医院10年住院肺炎病儿2361例中,经病毒学检测确诊为合细胞病毒肺炎者709例占30%。我国70年代以前主要流行腺病毒肺炎,80年代合细胞病毒已成为第一位。合细胞病毒肺炎的特点是:(1)发病年龄以6个月内最高(42%),随年龄增长发病减少,85%在2岁以内发病,3岁以上的明显减少:(2)病情程度1岁以内病情较重,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急促和喘憋,尤以1岁内憋喘发生率高:(3)摄胸部x线片,主要是肺野小点片状阴影(65.8%)和仅肺纹理粗但不伴阴影(24.2%)或肺野无异常(4.2%),大片状阴影为少数(5.8%):(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中医活血化淤、通理攻下,清热解毒等),仅少数同时用抗生素治疗;(5)喘型肺炎继发哮喘比例高,其中并发哮喘者在3年内缓解占50%,7年内缓解占74.4%;(6)远期预后较好,在出院2年4个月后80%患儿不再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台湾报道病死率约2%,多为高危险群(早产病史、先心病、免疫不全者、囊性纤维化等)。合细胞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与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同属副黏液病毒。因其在多种不同组织中培养都可产生特别的细胞融合现象,又叫呼吸融合病毒。它侵入呼吸道后会引起气管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发炎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水肿。主要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它的主要袭击对象是婴幼儿,是唯一在新生儿时期即有高发生率的病毒。此外,还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亦是引发2岁以—F幼儿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

肺脏娇嫩,发育不完善是婴幼儿易感此类病毒的主要原因。新生婴儿的呼吸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从母体带来的抗体不足(早产及其它危险因素),呼吸道就成了毒菌袭击的薄弱环节。所以,防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孕妇和胎儿保健,确保足月生产健康婴儿;实行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初乳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及微量元素等,有助于增进婴儿抗感染能力。

较轻的婴儿细支气管炎并不需特别的药物治疗,亦不一定住院,父母亲应耐心地家庭护理:多饮水、果汁或饮料;少量多餐的喂奶或流质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或适当利用雾化吸入,有助于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湿,以利排除通畅;不须绝对限制幼儿的活动。当发烧超过38.5度以上,则可考虑给些退烧药物。如果出现咳嗽及喘鸣,已发展为肺炎或合并续发性细菌感染,应争取住院治疗。

隐性饥饿免疫虚弱那天一上班,一位妈妈领她的女儿来门诊,说她4岁的女儿丽丽被幼儿园赶回来了。近日流行“流感”,幼儿园上学都要量体温,丽丽今早体温37.5度。老师说“丽丽每次都是幼儿园流行病的传染源,今天不要上学了,去医院看病吧!”丽丽妈很生气,带孩子来医院要说法。“我这孩子为什么三天两头就感冒发烧?医生总说是上感、肺炎的,连幼儿园都歧视!能不能给彻底治好?”

我看丽丽体格比较瘦弱,就让她妈妈说说她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妈妈说,就是吃饭差劲儿,挑食儿。鱼、肉、荤腥一点不吃,连蛋、奶都不喜欢;蔬菜水果也吃得很少:甜食还可以,最喜欢吃糖和巧克力。我让孩子张开嘴看看,见她口唇干燥有细裂纹_,舌红无苔如镜,黏膜干涩,咽颊和软腭薄白的黏膜述渗着细小出血点,近乎糜烂;双侧扁桃体腺Ⅱ肿大,但不充血,也无脓点。看她的双眼有些羞明,孩子妈妈说,她晚上视力不好。我给丽丽做了一系列必要的检查,包括血的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和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功能、头发或血的微量元素等检查。结论出来了,丽丽之所以反复感冒发烧是由于病毒、细菌反复感染引起的;感染则是因为她的免疫力太弱,特别是黏膜防护能力太差,无力阻止病毒入侵,呼吸道黏膜成了病原侵袭的门户。

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包括:上皮细胞的黏液分泌、黏膜纤毛运动、免疫细胞吞噬、抗体、补体及溶菌酶的清除作用等。就是借助这道防卫屏障,可以把吸人呼吸道的细菌、病毒、霉菌、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吸入的有机和无机的灰尘等能排除或杀灭。在支气管分泌液中能检出各种免疫球蛋白。从浓度和功能上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是呼吸道局部抗感染的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IgA具有凝集抗原作用,再借助于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可不断地将抗原排出体外。免疫球蛋白G(IgG)是下呼吸道的主要抗体,对吸入下呼吸道中的病原体的清除作用很重要,如果抗原进入黏膜引起黏膜炎症反应,血清中的IgG渗出,可加强局部IgG的合成,这是第二道屏障。

那么丽丽的呼吸道为什么失去防卫能力呢?一条重要原因是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孩子偏食挑食可引起生素c、维生素A、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的杀菌和抗病毒能力,是制造免疫抗体和干扰素不可缺少的辅酶;维生素A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皮肤和黏膜增生,能稳定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维持皮肤和黏膜的结构完整,增强其免疫能力;微量元素锌也有强化免疫功能的作用。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时,呼吸道黏膜这道屏障防线的功能就会被削弱,在病毒细菌的侵袭下,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新近我国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隐性饥饿”危害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健康。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80个国家都存在“隐性饥饿”,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主要包括缺碘、缺维生素A和缺铁等。中国约2.5亿人面临着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等各种形式的“隐性饥饿”。我国12%的儿童缺乏维生素A。可见,不仅是丽丽,营养缺乏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呼吸道防卫功能减退是普遍存在的。

对“隐性饥饿”导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当然从改善营养入手,单纯用抗生素不会解决问题。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劣习,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完全吃素。动物性食物、油脂中有丰富的维生素A、D、B、K等脂溶性维生素。我国人群的饮食结构以米、面等淀粉食物为主,其中含维生素A很少。挑食、吃素也容易导致微量元素缺乏。丽丽就是处于典型的“隐性饥饿”状态。当给予她锌制剂和维生素A等治疗后,她的

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明显减少了。

缺乏锻炼适应脆弱有一个经常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叫盾盾,据说这名字是他爷爷给起的,意思是说这孩子有防范所有伤害的盾牌,能够长命百岁。不错,从他生下来爷爷奶奶就给他设置了层层盾捭,将他保护起来。规定不送托儿所、幼儿园,宁可请幼教老师,条件是不能随便外出,以免把外界的流行病感染带回来。孩子当然就更不能随便外出了,只能在封闭的阳台上晒晒太阳。家里各种设备一应俱全,空调、加湿器、阴离子…“保持最舒适的室内环境;疫苗注射总是把医生请到家里来打针,绝不到防疫站和医院去。盾盾8个月时,得了一次感冒,怀疑是保姆星期天回家把病带回来的,竟把保姆解雇了,还特意把儿童医院的主任请到家里来看病。他们以为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就是孩子的盾牌,就等于把孩子装进了保险箱。这样一直坚持到4岁,5岁后该上学前班了,再不能关在家里了。盾盾到学前班,不仅智力发育、独立能力比同龄孩子差一截,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也很差,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秋冬以来他的病几乎没断。前些天,一次冷空气南下降温后,他又得了重感冒,咳嗽持续了十几天不好,爷爷奶奶又领来看病了。一胸透,已经有肺炎了。爷爷发恨地说:“这书不能念了!干脆请家庭教师在家学!”

医生告诉他,如果你继续把孩子关起来,恐怕以后会更差劲!孩子的根本问题是缺乏锻炼和适应能力。孩子缺乏锻炼,就像温室的花草耐不得风霜一样,长期关在室内,缺少户外锻炼的孩子也经不起气候变化的影响,极易发生感冒、感染。天有四季春夏秋冬,人知四时冷暖寒暑,人类适应自然,已经形成规律。可如今有些家庭,一味强调人为地调节冷暖,营造四季如春的家庭环境。结果好心不得好报,反而使孩子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很差,既受不得寒,又耐不了热,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生病。正确做法应该是孩子从小经受锻炼,衣着不要过暖,即使冬季也不可常居室内。室外活动每天至少在1小时以上,使小儿吸人较冷而新鲜的空气,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多晒太阳,训练他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等。注意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被褥常晒,避免烟尘污染,保持无烟环境,这些才是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必不可少的条件。

孩子锻炼还包括免疫系统的锻炼。要知道儿童时期也是免疫系统快速发展成熟的时期,而这种免疫大军的发展必须是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才能成长壮大。给孩子接种疫苗,是刺激锻炼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的一种方法。但疫苗毕竟有限,就那么十几种。然而环境中可致病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千万种,我们即使把孩子封闭起来,也无法与微生物隔绝;即或眼下隔绝了,将来还会再遇上。而且事实证明,大龄儿童或成人初发某些传染病,要比少儿患同类传染病严重得多。表明锻炼免疫功能少儿阶段是最佳时期。所以要计划免疫集中在3岁以内。对于那些没有疫苗的病毒、细菌,也只能让孩子接触,放手发动人体免疫系统在实战中去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象盾盾那样,长期被封闭在家中,与世隔绝,他的免疫系统反而得不到锻炼机会,也就是他的免疫力比其他孩子相差甚远的原因。

环境恶劣危害强烈下乡巡回医疗时。看到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体格健壮,发育得不错,这是自然环境给他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园地。不过也经常见到少数儿童发育得很差,多病缠身,甚至让医生束手无策。每当这时候,我们总愿意去追查他的根源。在鲁西北遇到一个类似“老慢支”的3岁女童叫“多余”,因为前面已经有三个姐姐了,她妈妈听信了算命先生的合络语“非女就是男”,甘冒超生游击队的旅程,周游东三省孕育了“他”,没成想他仍以姐姐同样的身世来到这个家庭,你说能不是多余吗?可想她在这个家里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她瘦得皮包骨,三条筋挑着个头,不仅连声咳嗽,还带着喘鸣;吸气时锁骨上和肋间都凹陷下去,两肺布满了罗音。很显然,这孩子是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发展成严重肺炎。家人看她马上要死了,才找大夫来看一下。再说巡回医疗多数是不收诊察费的。我们本想就在她家给她治疗,可一看条件不行。三间房子住了老少三辈8口人,拥挤还不算,因为是烧秧棵做饭取暖,冒烟咕咚,让人窒息;因为是冬天,不能开门开窗。再仔细看这家里还有四支大烟枪,因为他们老辈闯过关东,抽了一辈子“关东烟”,他们非让我们抽一口尝尝过瘾不过瘾?我闻了一下,都呛咳了一阵子。老爷爷、奶奶都有“老慢支”痰喘病。难怪他们的多余孙女才三岁,就遭受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折磨。在这种环境中,不得病那才是怪事!环境危害,环境中的大量烟雾,如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当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时,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有资料表明,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家庭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人数比别的家庭高19倍之多。

被动吸烟,尼古丁对呼吸道造成的影响比主动吸烟还要严重。孕妇或其周围的人吸烟时。血液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子宫和胎盘动脉,导致胎儿慢性缺氧。呼吸器官生理功能先天不足,在婴儿期就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如室内不定期通风换气,或阳台封闭,或用空调。使室内空气不新鲜,这样会降低小儿机体抵抗力。周围有呼吸道或化脓性疾病患者时,病菌经空气传播,也可增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儿中,男l8例,女17例;1~3岁8例,4~7岁18例,8~10岁9例。20例表现为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病程中出现支气管肺炎,6例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均符合RRI诊断标准[1],其中,23例(65.7%)合并不同程度厌食;13例(37.1%合并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00 g/L;血液微量元素锌测定19例(54.3%)低于65μmol/L。每年呼吸道感染次数8次者9例(25.7%),5~7次者22例(62.9%),<5次者4例(11.4%);每次呼吸道感染病程11~14 d者25例,7~10 d者10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治疗

急性期采用对症支持、应用抗生素治疗。至热退、喘止后第3天即开始第1阶段的中医药汤剂辨证治疗,连续10 d。此次治疗后10 d再开始第2阶段,2个阶段共用时1个月,即为1个疗程。记录疗程结束后再发呼吸道感染次数、病程、用药情况及花费情况。

1.2.2 中药治疗

(1)组成:黄芪6 g、桂枝9 g、仙灵脾6 g、熟地6 g、白芍6 g、防风6 g、砂仁6 g、白术5 g、麦冬9 g、甘草3 g、大枣5枚。(2)煎法:诸药混合入陶制锅中,加水750 ml,文火煎至150 ml,滤出后置一容器内,再在砂锅中加入750 ml水,用同样的方法煎至150 ml,和第一次煎得药液共300 ml,混合浓缩至200 ml。(3)1~3岁10~15 ml/次,4~7岁15~20 ml/次,8~10岁25 ml/次,均为每日3次。(4)加减法:咳嗽加杏仁、桔梗、百合;痰多加半夏、陈皮;咽红加牛蒡子、射干;纳差加内金、炒麦芽、枳壳;贫血加当归、熟地;多汗加煅龙骨、牡蛎。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4次;好转:治疗1个疗程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无效:呼吸道感染次数、病程、症状均无明显改善[2]。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4次18例(显效,占51.4%),4~5次11例(好转,占31.4%),4例无明显改善(无效,占11.4%),其中2例未完成全疗程治疗。治疗后抗生素的使用率降为8例(占22.9%);平均每次治疗费用减少75.5元。支气管肺炎9例中,只有3例在服用中药1个疗程后复发;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有3例服用中药2个疗程后未再复发。治疗过程中未见发生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多认为RRI与患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有学者指出与微量元素缺乏关系密切[4],故补充微量元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则成为西医治疗此病的重要方法。RRI患儿大多数存在如下临床特点:(1)肥胖体虚,多汗自汗;(2)纳呆食少,不耐风寒;(3)反复发作,消瘦羸弱。中医认为:RRI患儿自身护卫功能不足,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薄弱,由于抵御外邪无力,极易为六淫所感。外邪自皮毛或口鼻而入,与卫气薄弱,失于固护有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出:营卫相随,通行经络,营周于身,环流不息。营阴卫阳,营虚则津液泄越,卫虚则不能固密,故多汗易感。再者,营卫之气来源于脾胃对水谷精微的化生、营卫虚弱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有直接关系。营卫失调,反复外感,又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纳呆食少。所以,营卫虚弱及失和是RRI的主要病理病机。治疗此症,必充其卫气、温其卫阳、敛其营阴,使其卫护其外、营阴内守、营卫调和,才能减少或预防RRI的发生[5]。

方中黄芪宜气固表,桂枝温阳化气,白芍敛阴止汗,防风解表散风,白术运脾化湿,砂仁、大枣降逆和胃,麦冬、熟地滋阴,仙灵脾温阳扶正,甘草调合诸药。根据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RRI之缓解期,补宜气血、调和卫营则能扶正固本、抗邪外侵,是为邪不在多而在正虚之又一明证[6]。药物研究表明:黄芪、仙灵脾均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同时,熟地、仙灵脾中含有微量元素锌、铁,且仙灵脾具有雄激素及生长激素样作用。从西医学的角度为本方剂治疗RRI的合理性提供了证据。

参考文献

[1]江载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2003,1:50.

[2]刘学胜,于志英,李建明,等.干扰素、转移因子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400-401.

[3]杨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58-359.

[4]黄文瑞.多种微量元素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及免疫学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52.

[5]郁晓维,孙轶秋.江育仁儿科经验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6-37.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调理 第5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于各年龄组,尤以2岁以内小儿为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按其临床表现,中医名之为“外感”“感冒”“咳嗽”等,并认为其发生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如乳食失节引起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脾肺皆虚,再加外邪侵袭。

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以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多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还可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婴幼儿不能诉述,可有摇头、烦躁不安等表现)、畏寒、咽痒、咽痛、咳嗽等症状。个别小儿可因开始时骤然高热而引起惊厥,有的则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若病变延及下呼吸道,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喘、憋气和咯痰,有时可有发音嘶哑。若有毛细支气管炎时(多见于婴幼儿),患儿可发生喘憋、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围发紫、大汗淋漓等症状。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中,人工喂养儿比混合喂养儿多,而混合喂养儿又比母乳喂养儿多,且常有偏食习惯和长期食欲不良的情况。因此,家长若能掌握一些必要的食养食疗知识并付之行动,对该病的防治十分有利。

一般罹病幼儿每日可喝新鲜牛奶400~600毫升,分多次缓缓作饮料饮用,一次量不宜太多,以不超过100毫升为宜。以乳代饮,养成习惯,逐渐达到上述饮量,4岁以后可维持每日600毫升或更多。有些小儿对牛奶过敏或不喜欢,可用豆浆代替,并在豆浆中缓缓混入牛奶,先少后多,渐渐适应后可增至较大的量。部分小儿服牛奶后可有嗳气、恶心、呕吐、腹鸣、便溏等情况,可减少牛奶量,重者暂停。除牛奶外,每日可给小儿服食鸡蛋一两枚,煮熟去壳或将蛋打碎加适量水和盐蒸熟后食用均可。

对稍大的小儿,可给鱼、瘦肉糜及菜泥,2岁以上不必打泥。块根菜类如土豆、芋艿、山药、莲藕、荸荠、慈菇等可煮成泥状给小儿服食,每次量不宜太多,但应经常食用,对补充所需的矿物质有益,还能润肠通便。蔬菜如青菜、卷心菜、芹菜、菠菜、黄芽菜、鸡毛菜等也应常吃。此外,菌菇类如香菇、蘑菇、草菇、黑木耳、金针菇等可提供植物蛋白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也应经常食用。

固卫增免、健脾益肺食养方

1.蛤蚧羹 蛤蚧数对焙干研末,每次取5克,加冰糖和水炖服,每日1次,可服20~30天。

2.银杏薏米羹 银杏仁(去衣)10克,薏苡仁(薏米)20克,加红枣10枚同煮汤,吃银杏、薏苡仁及枣,喝汤。

3.鹌鹑百合汤 鹌鹑一对去内脏弄净,百合30克同煮汤。加少许调味品,吃鹌鹑肉和百合,喝汤。

4.沙参银耳羹 南沙参10克,银耳25克,先将沙参煎汁备用。银耳加水文火煮羹,待银耳酥烂加入沙参汁拌匀,加适量冰糖即成。

化痰止咳、养阴润肺食疗方

1.苏子杏仁粥 苏子6克、杏仁9克,陈皮6克,上三物加水煎汁备用,粳米60克淘净,加上汁及适量水煮粥服用,每日一剂。对咳频、痰多可作辅治。

2.柚子炖鸽 鸽一只去内脏弄净,柚子皮100克切碎,与鸽加水同炖熟后,去皮加调味品,吃鸽子喝汤。可治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有化痰止咳,开胃增纳作用。

3.青龙白虎汤 青橄榄10枚、白(圆)萝卜150克去皮切片,加水同煮,待熟后,加少许冰糖即成。喝汤,吃橄榄和萝卜,每日一剂,可分两次服完,连服10天为一疗程。对咳频多痰者效佳。

4.竹叶子鸡汤 鲜竹叶60克洗净,童子鸡一只弄净去内脏,加入竹叶煮汤,熟后去竹叶,加盐及少许料酒、葱姜等稍煮即成。喝汤吃鸡肉。能清热消炎、养阴润肺,对咳频而久者有效。

反复呼吸道感染久治不愈小儿,可酌情应用下述两方

1.固卫增免汤

组成:太子参10~15克、黄芪10~15克、仙灵脾6克、五味子6克、黄精10克、麦冬6克、白术9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

此方能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但症状不重、咳喘不甚时用之,可持续服用2~4周。症状有改善或暂无症状时,停药1~2周后再服2~4周。

2. 益肺健脾汤

组成:紫菀9克、白前6克、制半夏6克、板蓝根10~15克、鱼腥草15克、北沙参9克、蒸百部9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杏仁9克、当归6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

反复呼吸道感染72例病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因

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患者年龄>18周岁, 并且在单位时间内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超过一定次数的临床常见疾病, 易感人群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高达健康人群的4.5倍左右[1]。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6例, 女26例;年龄18~80岁, 平均 (35.2±2.5) 岁;病程1~3年51例, 4~5年21例;前1年上呼吸道感染平均发作 (4.8±2.8) 次, 下呼吸道感染平均发作 (4.3±0.9) 次。

1.2 方法

实验室检查: (1) 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百分数, 可帮助判断呼吸道感染究竟是由细菌还是病毒所引起。 (2) 咽拭子培养:对于怀疑为细菌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应作咽拭子培养, 也就是咽部分泌物的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 放射学检查:反复发生肺炎的患者必须作肺部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 因为患病时间的长短, 病情的轻重以及感染病原微生物不同, 放射学影像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4) 免疫功能的检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患者, 作这项检查能够观察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2 结果

2.1 病因

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中, 上呼吸道感染26例, 下呼吸道感染46例。在上呼吸道感染26例患患者中, 胃食管反流2例, 慢性扁桃体炎11例, 慢性鼻窦炎8例, 原因不明5例;在下呼吸道感染46例患患者中, 胃食管反流2例, 原发免疫缺陷病15例, 纤毛不动综合征9例, 支气管异物11例, 支气管结构异常6例, 原因不明3例。

2.2 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扩张情况

在下呼吸道感染46例患患者中, 14例合并支气管扩张;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26例患患者中, 无一例存在支气管扩张。

3 讨论

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为先天性因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以及遗传、护理、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临床观察发现, 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其呼吸道黏膜下层的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数量减少。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服用合理的药物, 能有效地激活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 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 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 显著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一些身体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较大, 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 在患者感染以后会导致上呼吸道皮的剥落或坏死, 错过完整的黏膜覆盖, 使其下体暴露, 为呼吸道感染创造了机会[3]。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多存在基础疾病, 并且支气管扩张发病率较高;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慢性病灶所引起。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类反复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1] 李芳, 张锦, 贸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 (2) :239-242.

[2] Hood RG, Batik J, Aronoff SC.The utility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in differentiating bacterial from nonbacterial pneumonias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 of1230children[J].Pediatr Infect Dis J, 2008, 27 (2) :95.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第7篇

关键词:匹多莫德,呼吸道感染,小儿

近几年来,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最常见的便是病毒感染, 久治不愈, 易反复发作, 患儿自身免疫力低下, 很多用药并不适合儿童, 为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病原体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异, 产生耐药性, 导致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对此, 我们通过改变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本文选取5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 在应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 给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2例, 女38例, 年龄2~7 (3.3±1.4) 岁, 感染次数3~10 (5.3±2.4) 次, 病程6~24 (12.5±4.2) 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 表现为咳嗽、气短、咳痰等,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肺部X线片可见肺部有少许阴影。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的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等方法治疗, 依据患儿的药物过敏试验结果, 结合2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共同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 服用匹多莫德颗粒进行治疗, 最初的服用剂量为每次400mg, 每天2次, 在连续服用14d后改为每天1次, 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停止治疗后的感染次数和感染的持续时长。

1.3 疗效评定

(1) 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 肺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阴影, 听诊湿啰音消失, 停药后半年内感染未复发; (2) 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肺部无异常阴影, 听诊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 停药半年内感染复发次数明显减少; (3) 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听诊可闻及较多湿性啰音, 停药半年内感染复发次数和感染持续时长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再次感染的次数和感染时长比较

观察组停药半年内的平均感染次数为 (1.6±0.1) 次, 平均感染时长为 (2.2±0.6) d;对照组停药半年内的平均感染次数为 (4.3±0.4) 次, 平均感染时长为 (5.4±1.1) d, 观察组再次感染的次数和感染时长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疾病, 病因复杂, 易复发, 且持续时间较长, 短则几个月, 多则几年, 病原体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异, 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 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 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也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有些医师在未确定病原菌时, 便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疗效不佳。近年来, 研究表明小儿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 所以大部分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和其亚类的部分缺损, 血清Ig A、Ig G的含量有所减少, 原发性或继发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全, 加之患儿的自身免疫力低下, 所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情况较为普遍, 因此, 通过调节患儿的自身免疫功能对于治疗该病极具临床价值[3]。匹多莫德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二肽免疫刺激调节剂, 无直接性抗菌和抗病毒功效, 但是能够刺激非特异性自身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效应。其中非特异性免疫的功效表现为可以促使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将自然杀伤细胞激活, 增强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能力的激活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同时也增强了细胞的活性;而体液细胞免疫能力的激活表现为B淋巴细胞的抗体的产生[4]。可见匹多莫德能够通过多重途径增强免疫力, 且不良反应少, 不会对患儿的身心产生危害, 安全可靠。此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除应用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常规性治疗外, 服用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骆强.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3, 11 (5) :290-291.

[2] 李伟玲.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治疗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5) :90-91.

[3] 冯梅.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 (4) :1984-1985.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5例, 女55例, 年龄1~14岁, 平均 (5.2±0.4) 岁, 均与《儿科学》 (第七版) 诊断标准符合, 以流涕、发热、鼻塞、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具备下列纳入条件: (1)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至少持续6个月; (2) 无肺发育不全、先天性支气管疾病史; (3) 无先天免疫缺陷疾病; (4) 无先天性心脏病; (5) 未行免疫试剂或疫苗注射。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行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抗感染:依据药敏试验结果, 取两种抗生素联用治疗;雾化吸入:取生理盐水2 ml+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l雾化吸入。观察组:上述方案应用的基础上, 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应用, 初始剂量为10 mg/次, 2次/d, 2周后调整为1次/d, 共用60 d。

1.3 观察指标

(1) 记录两组平均感染次数, 感染平均持续时间。 (2) 平均随访6个月,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检测Ig A、Ig M、Ig G等指标, 比较免疫水平。

1.4 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食欲恢复正常, 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完全消失, 肺部细湿啰罗音或哮鸣音完全消失, 精神状态良好, 停药6个月感染未再发;好转:患儿食欲恢复正常, 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改善, 肺部细湿啰音或哮鸣音有所减轻, 精神症状良好, 停药6个月感染复发次数减少;无效:喘息、呼吸急促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肺部细湿啰音或哮鸣音未减轻, 停药6个月感染反复发作。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45例, 占90%;好转4例, 占8%;无效1例, 占2%, 临床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27例, 占54%;好转16例, 占32%;无效7例, 占14%, 临床总有效率为86%。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选取患儿平均感染次数为 (2.2±1.0) 次, 对照组为 (5.4±2.2) 次;观察组感染平均持续时间为 (2.8±1.3) d, 对照组为 (7.2±3.1) d, 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免疫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Ig A指标、Ig M指标、Ig G指标和CD4+/CD8+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均有改善, 但观察组各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发病率呈增多趋势, 诱发因素较多, 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系统发育欠完善、呼吸道管腔狭窄、黏液腺分泌不足等。此病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 且病程长、易复发, 极易出现变态反应, 病情严重时, 可致小儿重要器官如心脏及肾脏等的损害[4,5]。研究显示,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免疫力显著下降, 严重者有恶性循环出现, T细胞功能急剧下降的患儿约50%, NK细胞活性降低的患儿约占30%, 且体内Ig A、Ig G、Ig M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加之居住环境不适、护理不当、遗传的作用等因素, 诱导病情出现反复, 临床以盗汗、发热、食欲不振、咳嗽等为主要表现, 对患儿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易感患儿, 家长需加强预防。首先引导患儿多参加户外活动, 以最大程度的增强体质, 对天气变化加强留意, 适时增减衣物, 室内空气流通需良好, 同时需合理制定饮食计划, 满足患儿在营养方面的需要, 患儿机体免疫力较弱时, 需取药物合理应用, 以增加抵抗力[6]。呼吸道感染发作期间, 需用化痰、止咳、抗感染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以控制感染发作次数。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增强患儿免疫力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为加强身体锻炼、完善维生素补充, 重视患儿营养, 以增强免疫力;另外为取增强免疫力药物适当应用。临床主要有三种增强免疫力药物, 包括胸腺因子D、舒卡宁、转移因子, 均可不同程度的在不同方面使免疫力增强。匹多莫德对机体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 为化学合成类新型免疫调节剂, 主要在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反复呼吸道感染、肿瘤患者伴感染、小儿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和预防中应用, 相较传统免疫调节剂, 匹多莫德具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其结构与二肽类似, 1993年上市, 由意大利Poli化学公司研制, 其药理学研究, 具体包括: (1) 免疫调节作用:以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促进作用为主要表现,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 为增强细胞免疫。有研究表明, 给予正常小鼠一定剂量的匹多莫德口服, 显著提高了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匹多莫德可将环磷酰胺抑制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淋巴细胞增殖作用阻断[7,8]。Bisetti等研究显示, 循环淋巴细胞活性在应用匹多莫德时可有效增强, 促使形成玫瑰花结, 且使迟发过敏反应加强。Pozzi等报道, 匹多莫德可使刀豆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增强, 增强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功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且可在促进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和IL-2表达过程中, 对细胞免疫反应起到促进效果。研究表明, 取匹多莫德长期应用, 还可使循环T辅助细胞数量增加, 恢复T辅助/T抑制细胞比例[9]。匹多莫德对体液免疫也有影响:应用匹多莫德对小鼠实施灌胃操作后, 明显增强了B淋巴细胞抗体分泌能力, 且显著提高了小鼠对脂多糖参与诱导的相关抗体分泌反应;环磷酰胺对小鼠抗体抑制作用在应用匹多莫德后可有效阻断, 使小鼠抗体生成能力增加。观察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 取匹多莫德口服, 可使抗体形成增加, 特别是增加具保护作用的呼吸道分泌型Ig A合成[10]。对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主要为可使巨噬细胞和NK细胞激活, 使巨噬细胞的趋化性和吞噬能力显著提高, 匹多莫德口服, 可对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加以促进, 诱导其趋化性提高, 进而使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相关体外试验显示, 取匹多莫德应用, 可使补体活化, C3的调理作用增强。 (2) 药动学:相较大部分免疫调节剂量, 口服匹多莫德可迅速吸收, 人体口服达45%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在2 h达峰值, 与血浆蛋白有较低结合率, 表观分布容积为30 L, 半衰期4 h。全部近乎以原型自尿中排出, 不在体内代谢[11]。

匹多莫德在临床主要在抗病毒感染和抗细菌感染中应用, 虽其无直接抗病毒及杀菌作用, 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表明, 其抗病毒感染作用和抗细菌作用明显。, 其因此药对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 使机体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作用显著发挥。分析其中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育, 具黏膜保护作用的Ig A水平和Ig G水平均呈较低显示, 细胞免疫功能此阶段正为成熟过程, 造成小儿出现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情况, 故明显增加了病毒、细胞感染风险, 呼吸道感染极易发生, 特别是冬季。相关报道指出, 呼吸道感染致病原可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应用, 促使上述细胞活性降低, 进而机体处于中等程度的相应免疫功能出现降低状况。有研究显示,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50%T细胞功能呈低下状态, NK细胞活性降低的患儿占30%, 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的患儿占60%~100%, 患儿在继发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 再次呼吸道感染极易发生, 出现严重恶性循环。意大利完成了2项相关试验, 均即取671例3~5岁学龄前儿童, 416例6~14岁学龄儿童, 选取对象1年发生呼吸道感染6次。随机分别取安慰剂和匹多莫德治疗, 共60 d, 用药结束后完成90 d的随访, 结果显示, 416例中, 匹多莫德组未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率43.9%, 明显高于安慰剂组31.1%, 671例中, 匹多莫德组未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率为55.3%, 安慰剂组为34.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匹多莫德对增强儿童免疫功能效果明显, 可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且使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 对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保护作用。本次研究结果示,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感染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 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因此更加确证了匹多莫德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促使症状和体征消除, 改善机体免疫, 对缩短病程, 保障患儿身心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方案治疗 (对照组, n=50) 与加用匹多莫德治疗 (观察组, n=50) 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选取患儿平均感染次数为 (2.2±1.0) 次, 对照组为 (5.4±2.2) 次;观察组感染平均持续时间为 (2.8±1.3) d, 对照组为 (7.2±3.1) d, 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IgA指标、IgM指标、IgG指标和CD4+/CD8+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均有改善, 但观察组各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匹多莫德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促使症状和体征消除, 改善机体免疫, 对缩短病程, 保障患儿身心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中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进展 第9篇

1内治法

1.1专家经验

1.1.1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汪受传[1]认为本病治疗重点是恢复和加强患儿抗病能力,故治疗重点在恢复期。临床中RRTI恢复期以营卫失和、肺脾气虚两种证型最多见,采用调节脾胃功能,培土生金,使卫气充足,卫阳固表,腠理致密,营阴得以内守,营卫调和,则外邪难以入侵。针对个体特点辩证论治,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玉屏风散及异功散加减,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1.1.2和解少阳法俞景茂[2]据临床经验发现本病恢复期病情时缓时著,证侯错综,寒热病见,往来不已,虚实夹杂,表里并病等表现,故运用和解少阳法,取柴胡桂枝汤加减用于RRTI恢复期,临床观察70例,结果示:有效95%,显效57.5%,且能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比值及发锌含量,从而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1.1.3补肾固表法虞坚尔[3]据临床观察肾虚往往贯穿于RRTI患儿的发病过程,因久病邪由表及里,转伤肾气,导致肾虚,邪盛正衰,故疾病经久不愈。自拟补肾固表方(组成:菟丝子、黄芪、白术、防风、党参、乌梅、黄芩、柴胡、麻黄)补肾益气固表,扶正驱邪,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此方可恢复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的CD2、细胞,临床研究亦表明此方具有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1.2经方新用

苑修太[4]选用金匮方当归六黄汤为基础方用于处于RRTI恢复期患儿,腹胀加炒莱菔子、神曲、枳壳;纳少加砂仁、草蔻、神曲;烦急、有热惊厥病史者加蝉蜕、僵蚕、鈎藤;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后分服,结果示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服用左旋咪唑对照组,且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徐有水[5]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基本方:黄芪、桂枝、生白芍、防风、生白术、山药、煅龙骨、煅牡蛎、山楂、陈皮、甘草,并随证加减,共治疗65例,总有效率为93.8%。李凤新[6]采用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组成:黄芪,炒白术,防风,党参,陈皮,炙甘草,焦山楂,鸡内金,五味子,茯苓,山药,僵蚕),每日1剂,水煎服。共治疗78例,全部有效。王晋新,周秀梅[7]给予治疗组加味泻黄散,药物组成:藿香、栀子、生石膏、防风、连翘、白芍、炒谷麦芽、石斛、麦冬、熟大黄、甘草等。每日1剂,水煎分服。对照组用左旋咪唑。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3自拟方药

王明香,夏立红,康妍萌,等[8]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多因小儿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突出表现在气虚上,根据中医理论“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认为血瘀是本病缓解期的病理基础。治疗组运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基本药物:黄芪、太子参、白术、防风、菟丝子、茯苓、赤芍、当归、焦山楂、甘草)治疗RRTI缓解期患儿,日1剂,浓煎150~200ml药汁,分2~3次服用,结果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主要症状,且通过实验室检查证明该方能明显提高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张泽玫[9]对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对因对症治疗,另外治疗组加服健脾饮(炒白术、黄芪、鸡内金、黄精、橘红),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加用免疫调节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0%以上,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还提示健脾饮与免疫调节剂一样具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成华[10]根据“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虚损,诸邪遂生”理论,拟以益气健脾、和营固卫之益气固本汤(药物组成: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白术、防风、生牡蛎、紫河车)治疗RRTI缓解期患儿,每日1剂,水煎服,急性期停用后对症处理,观察1年以上。共治疗88例,总有效率95.5%,而且呼吸道感染情况有所改善,发病次数减少,病情缩短。

1.4中成药

马爱香,杨小平,王爱荣[11]对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丸合健脾丸口服为主,并根据临床症状辩证加减;对照组:用转移因子皮下注射。两组在急性感染期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78.05%。林平,张南[12]用黄龙止咳颗粒(药物组成:黄芪、地龙、淫羊藿、山楂、桔梗、鱼腥草、射干、炙麻黄、葶苈子,每袋10g。服法:开水冲服,<3岁每次3g,4~7岁每次6g,8~12岁每次10g)治疗RRTI患儿62例,总有效率96.8%。刘竹云,蔡英奇,常香女,等[13]将RRTI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健儿乐冲剂和转移因子治疗,健儿乐冲剂总有效率96.9%,转移因子总有效率64.2%,同时观察组在改善全身状况,提高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明显优于转移因子组。

2 外治法

2.1穴位敷贴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是在穴位或病灶局部敷药,通过经络传递,皮肤渗透弥散,使药力直接作用于病所。张军,徐辉甫[14]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吴师机说“五脏之系咸在于背,脏腑十二腧皆在背,其穴并可入邪,故脏腑病皆可治背。”又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肺系属背。”笔者根据这一理论,采用复感贴(药物组成: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用鲜姜汁调制成膏状备用),选穴:百劳、肺俞、定喘等为主穴,合谷、大椎、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为配穴。于伏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在晴天中午前后贴治最佳。一般连续贴3年为1疗程,结果表明:应用本方贴背部腧穴防治RRTI取得较好的疗效。韩群[15]在传统中药敷贴的基础上加用离子导入仪的穴位刺激,使药物离子更易渗透皮肤而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治疗组将白芥子、甘遂、细辛等为主药组成的中药研成粉末,和姜汁,制成药饼,撒上丁桂散,敷贴于患儿的肺俞、膏肓、定喘三对穴位上,加用离子导入仪穴位刺激,于三伏天治疗。对照组:予以转移因子皮下注射。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5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有显著性差异,并且观察到RRTI患儿降低的CD4在敷贴治疗后或升高或恢复正常。

2.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人体的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胡淑萍[16]据“脾主涎,脾为肺之母”、温针具有刺激和温灸的作用而且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针刺其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扶正固本的作用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温针足三里治疗RRTI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89.4%。王小平、朱云群[17]采用针挑结合灸法治疗RRTI患儿,通过挑刺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结合温和灸以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促使阴阳平衡。具体方法:选用小号三棱针挑刺身柱、肺俞、足三里、四缝,每次选2~3个穴,上述穴位每次选2穴温和灸,治疗53例,总有效率84.9%,明显高于使用盐酸左旋咪唑的对照组。

2.3拔罐疗法

拔罐是通过经络腧穴对脏腑进行调节。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背部经穴可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使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抗体增加,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防病能力。张一炼[18]采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腰俞穴,沿督脉推行至大椎穴,至督脉皮肤发红,再以同样方法在膀胱经从大椎穴推至白环俞,附分穴推至秩边穴,至背部膀胱经皮肤发红,最后用闪火法在督脉的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及膀胱经的肺俞、脾俞、肾俞留罐。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4刮痧疗法

刮痧是通过特制刮痧板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刮拭,通过对皮肤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气血、脏腑之功能的一种方法。庞军,刘振威,唐宏亮,等[19]提出运用枢经刮痧防治RRTI,其理论基础:纵观历代医家所述,枢经乃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之关键;刮痧使局部皮肤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增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另外刮痧出痧再消散的过程也是人体自身溶血的过程,是个良性刺激过程,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减少发病次数,从而使患儿恢复健康,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2.5推拿疗法

推拿捏脊疗法的原理是体表与内脏相应理论的发展。小儿推拿是以推、揉、摩、运等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以达到通络活血,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一种方法。捏脊广泛涉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以及重要的脏腑腧穴,对人体督脉及肺、脾、肾俞穴的捏拿,能有效的培元固本,补气、健脾、强肾,补益气血,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曾华[20]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捏脊疗法,先推肺经300次,推脾土500次,推肾经200次,然后推上三关300次以上,摩丹田3min,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各30次;推拿后行捏脊疗法7次,然后在肺俞、脾俞、肾俞各穴按揉3min。结果表明推拿捏脊疗法对RRTI有很好的疗效。

2.6蜂针疗法

蜂疗是运用蜜蜂的螫器官扎刺人体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据研究蜂毒可以增加免疫系统的能力,降低过敏因子的活动能力,活化细胞,增加循环系统的代谢能力、改善体质。成永明,任小红,富永谦,等[21]运用活的中蜂螫针点刺双侧足三里穴,停留3s即出针,每周1次,每次1侧穴位,结果表明:蜂针在治疗RRTI上有良好的疗效,且通过实验室指标证明蜂毒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儿童免疫功能。

2.7药物佩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鼻黏膜下血管丰富,挥发性药物可迅速经黏膜血管弥散至全身,刺激分泌IgA;药物芳香气味亦可刺激鼻神经,通过神经-体液反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白启明,王岩[22],采用A组:取苍术、甘松、白芷、三奈等9味中药,低温炒干,研末过筛,与冰片混匀,高温灭菌。将30g细粉包入细纱布内,做成药囊,每15d换1次。从第1年11月份开始给患儿穿上装有药囊的背心儿,到第2年2月份,4个月为1个疗程;B组:口服免疫调节剂,连续4个月,服用4个月后停药;C组:佩戴外观与A组一样的背心,但内置30 g米粉。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C组。

2.8中药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传统的熏烟或蒸汽吸入法的发展,中医理论认为“肺朝百脉”,肺通过呼吸将药物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药物通过超声震荡成极细小均匀的微粒,吸入后有效成分可直接分布到呼吸道黏膜及分泌物中,可迅速发挥治疗作用。刘磊,宋晓东,王慧远,等[2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YC-Y800型医用超声雾化机雾化吸入黄芪、双花、知母、板蓝根等中药水剂,每次15~20min,结果表明中药雾化吸入对于治疗RRTI有一定疗效,且通过检测部分患儿血CD3、CD4及CD4/CD3表明此疗法可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敷脐、穴位注射、药枕等外治疗法亦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3分析和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颇多,且中医中药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治疗RRTI上比西医更胜一筹。近些年来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经方、验方、中成药防治RRTI取得较好的疗效,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穴位敷贴、捏脊、刮痧及背部走罐、敷脐等多种药物及非药物外治法,同样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得以纠正,防治RRTI,且外治法具有简单、方便、廉价等优点,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和坚持的特点,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在实验研究方面:动物模型的制作、药物对RRTI作用机制的研究均相对滞后;另外,中医内治法方面的研究多限于恢复期。因此,今后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对RRTI的发病机制的认识,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医药对RRTI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更好地造福广大患儿。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调查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EB病毒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I) 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为反复的上、下呼吸道感染, 病程长, 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据调查目前的发病率约为20%[1], 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和病理对照研究的方法, 探讨我院7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可能危险因素, 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降低RRTI的发病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为观察组,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8年RRTI诊断标准[2], 并排除由小儿先天性或后天心脏病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其中男44例, 女31例, 平均年龄 (4.2±1.1) 岁。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47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 (3.9±1.3)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EBV-Ig M、MP-Ig M及血锌、铜、铅、镁等的检测: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肘上静脉血6m L, 加肝素抗凝-80℃保存, 标本均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检测, 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EBV-Ig M, 凝集法检测MP-Ig M,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锌、铜、铅、镁。

1.2.2 问卷调查:

采用盲法由1-2名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患者家长看护人, 调查内容包括目前孕期情况 (患病史、吸烟史、生产方式) 、出生情况 (孕周、出生体重) 、户外活动时间、喂养方式、既往史 (佝偻病、贫血、慢性腹泻) 、居住环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卡方检验表明, 观察组EBV-Ig M的检测率29.33% (22/75) 、MP-Ig M的阳性率33.33% (25/75) 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t检验表明, 观察组血锌含量低于对照组, 血铅含量高于对照组, 户外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早产儿、低体重儿、偏食患儿及佝偻病史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而母亲孕期情况、居住环境及血铜、血镁含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 分析结果表明, EBV和肺炎支原体感染、血铅过高、有佝偻病史及户外活动时间过短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见附表。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 其发病率占门诊病例量的70%, 而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RRTI) 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30%, RRTI具有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多, 病程长, 易复发、易发生变态和难治愈等特点[3]。引起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因素有:儿童营养不均衡、细菌耐药、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及治疗不彻底等, 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因素是居住环境中的病原体、有害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4]。卢競[5]认为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 而仅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 在下呼吸道感染中50%由病毒感染引起, 其他为细菌或支原体。RRTI除与患儿外部环境有关外, 尚与儿童呼吸道和免疫功能等自身特点有关, 小儿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弱、黏膜娇嫩、免疫功能不成熟, 不易清除病原体。

本研究结果表明, RRTI组患儿血清MP-Ig M的阳性率和EBV-Ig M的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具有统计学差异, 单因素分析初步表明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是RRTI的相关因素, 这与袁纯[5]等的报道结果相类似。有研究认为儿童的营养状况、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否缺乏、居住环境及呼吸系统慢性病史等均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本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锌、血铅、早产、低体重、偏食、有佝偻病史及户外活动时间过短等因数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 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BV、肺炎支原体感染、血铅过高、有佝偻病史及户外活动时间过短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短、缺乏体育锻炼者, 抵抗力比较差, 易发生RRTI, 血铅过高可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及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的缺乏, 影响患儿免疫功能[6];维生素D的缺乏, 影响钙剂的吸收, 儿童易患佝偻病, 影响患儿免疫功能, 使患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弱、易致呼吸道反复感染[7]。

参考文献

[1]樊春慧.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J].工企医刊, 2008, 2 (4) :56-57.

[2]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 1988, 26 (1) :41-42.

[3]陈汶, 卢亚陵, 郑红, 等.103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 2008, 37 (7) :759-761.

[4]方芳, 王凡, 符丽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9, 15 (21) :3266-3269.

[5]袁纯, 严海斌, 管建粉, 等.医院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8) :2429-2430.

[6]岑赛宁, 区腾飞, 官大伙.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5种微量元素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5) :289-290.

相关文章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精选7篇)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第1篇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很是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能够阅读我的求职信,我从报纸上看...

1
2025-09-22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精选8篇)汉语比较句练习 第1篇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对外汉语课堂练习:学习比较句我:汉语教师安娅:中德混血小美女 南宫俊...

1
2025-09-22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精选8篇)化学课评语 第1篇对化学优质课的评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评语都不陌生吧,评语能激励被评价对象向更高...

1
2025-09-22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精选16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第1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参观南宁人民公...

1
2025-09-22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精选6篇)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第1篇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控制度构建有这样一则案例.上海某超市的经营者从2005年3月...

1
2025-09-22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精选6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第1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第一节 卫生监督协管职能定位卫生监...

1
2025-09-22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精选6篇)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第1篇让我们节约用电用水——让我们行动起来电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生活...

1
2025-09-22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精选8篇)淮南案例分享 第1篇经典销售案例时间: 2014.2.19 地点:中国银行淮南体育场支行人物:华夏人寿淮南银保营...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