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精选8篇)
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第1篇
矿山酸性废水的环境危害性
所谓酸性废水就是含较低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磷酸、有机酸等酸性物质的废水。酸性废水排放尤其是矿山业酸性废水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之一,具有污染面广、污染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严重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理酸性废水,是水污染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矿山建设的迅速发展,矿山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而其中矿山废水是矿山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统计,我国矿山每年因采矿、选矿而排放的废水量达12~15亿t,占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总量的30%左右,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是一种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寻求经济实用的矿山废水治理方法,对保护矿山环境和节约水资源有重要意义。
矿山酸性废水的危害
(1)腐蚀管道、水泵、钢轨等设备设施,同时直接威胁拦污、蓄污设施(如污水坝等)的安全与稳定。
(2)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废水排入农田,对大多数植物都具有毒负作用,导致大部分植物枯萎,死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少部分植物吸收重金属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矿山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导致水质恶化,对鱼类、藻类和人类构成极大威胁。
清污分流,从源头减少酸性水
针对矿区地处多雨区,雨季降雨量大而且集中,以及雨水流经废石即转变为酸性水的特点,采用清污分流措施,将清水河污水分离,清水直接排入河流,避免受污染,污水则进入酸性水库进行处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方针,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回收矿石与酸性水中的铜矿资源。所谓回收,就是在排土(废石)场上建立堆浸厂,将含铜品位0.05%~0.25%的剥离废石集中堆存在一起,形成喷淋场,再利用细菌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每年可以从废石中回收电解铜1300多吨,从而减轻了工业废水的处理压力。
创新手段治水,解决多项难题
2004年,德兴铜矿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处理酸性废水的试验取得成功,从而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克服了废水处理与选矿生产争石灰的矛盾,确保了酸性水处理的连续稳定运行。
从2007年开始,德兴铜矿利用尾矿库处理酸性水。采矿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传送到尾矿库,与选矿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尾矿混合,并在尾矿库沉淀。这样不但处理了酸性水,还可以把上清液回用于选矿生产。据了解,2011年,德兴铜矿选矿回水复用率达82%以上。
来自: 废水检测(http://
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第2篇
一项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因室内污染所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00万是5岁以下幼儿。有关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高出室外污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
据此,记者咨询了谱尼测试广州实验室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指出,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甲醛、苯、氨和氡四种,其中甲醛在中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建筑材料和家具,如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木地板、壁纸、油漆和涂料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引起鼻咽癌、结肠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抑制DNA损伤修复、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可以引起白血病。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沥青烟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评价 第3篇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选用5种合格的石油沥青, 分别来自3种不同油源和3种不同的加工工艺。5种石油沥青来源及原油性质见表1。A、D和E 3种沥青均来自国内同一油源, A为基质沥青, D为A的SBS改性沥青, E为A的氧化沥青;而B和C沥青则分别来自国外油源。这5种石油沥青在我国应用广泛且消耗量较大, 因此就国内沥青市场的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沥青烟产生设备以FCF1-1.6型号的反应釜为主体, 其示意如图1所示。
1空气压缩罐;2空气流量计;3搅拌器;4沥青;5反应釜;6加热及控温系统;7玻璃纤维滤筒;8接收瓶;9环己烷
主要实验仪器为752PC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1.3 实验方法
1.3.1 沥青烟产生与富集方法
在反应釜中加入 (500±5) g沥青样品, 通过加热和控温系统来产生沥青烟。沥青烟的富集采用玻璃纤维滤筒和接收瓶连用的方法, 玻璃纤维滤筒 (型号:3#, 直径28 mm, 长度70mm) 主要富集沥青烟中颗粒大于3μm的液态颗粒状物质, 而接收瓶则富集沥青烟中的气态组分和颗粒小于3μm的液态颗粒状物质。为了保证使沥青烟中的轻组分富集完全, 实验采用2个串联的接收瓶, 其中2个接收瓶的环己烷用量均为200 ml。
1.3.2 沥青烟分析与测试方法
(1) 质量法
质量法主要分析玻璃纤维滤筒接收的沥青烟组分。首先将玻璃纤维滤筒标号后放于105℃烘箱中2 h, 以除去滤筒中所含有的水分, 后取出放于干燥器中备用。称量后 (精确至0.001 g) 安装在沥青烟的出口处对沥青烟进行富集, 待实验结束后, 取下滤筒并放于置干燥器中72 h, 除去烟气中的水蒸气后再次称量, 2次质量差即为产生的沥青烟中重组分的量, 经折算后以每mg/kg沥青表示, 按式 (1) 计算:
式中:W1玻璃纤维滤筒和沥青烟颗粒的总质量, g;
W2玻璃纤维滤筒质量, g;
M实验用沥青质量, g。
(2)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主要分析环己烷接收的沥青烟组分。首先将接收的环己烷溶液蒸发浓缩后标定到100 ml, 取1 ml于50 ml的比色管中, 用环己烷标定至50 ml刻度线后进行紫外分析, 按式 (2) 折算后以mg/kg沥青表示。
式中:X沥青烟环己烷溶液紫外吸光度;
M实验用沥青质量, g。
1.3.3 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沥青针入度测试方法:GB/T 45092010《沥青针入度测定法》;沥青延度测试方法:GB/T 45082010《沥青延度测定法》;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GB/T 45072014《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沥青四组分分析方法:SH/T 050992 (1998) 《石油沥青组分测定法》。
1.4 实验内容
(1) 沥青烟环己烷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A沥青 (100±5) g于250 ml蒸馏瓶中, 在电热套的热作用下产生沥青烟, 所产生的沥青烟经冷凝后, 用已恒重的盛有200 ml环己烷的接收瓶进行富集。在沥青烟的制备过程中, 利用热电偶严格控制实验温度<200℃, 作用时间为2 h。最后蒸发接收瓶中的环己烷溶剂, 并在80℃的真空干烘箱中恒重, 计算得出的2次质量差, 即为沥青烟的质量。
对得到的沥青烟用环己烷进行逐级稀释, 配制成一系列标准浓度的沥青烟环己烷溶液。以一个浓度的沥青烟环己烷溶液为例, 在200~300 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 得出沥青烟环己烷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此波长范围内绘制不同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曲线。
(2) 以A沥青为例, 以沥青四组分的变化为分析指标, 得出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沥青拌和老化的实验条件, 并对模拟拌和条件下沥青烟的释放量进行分析。
(3) 根据我国沥青的表观量和模拟拌和条件下分析的沥青烟释放量对2000~2012年我国沥青烟的释放量进行统计。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沥青烟标准曲线的绘制
对制备的沥青烟样品进行逐级稀释, 得到以下几个浓度的沥青烟的环己烷溶液:45.8320、9.1664、2.9332、1.1733、0.4693和0.1877μg/m L。以浓度为0.4693μg/ml的沥青烟溶液为例, 在200~300 nm范围内进行全波段扫描, 得出标准沥青烟浓度的紫外光谱, 如图2所示, 沥青烟的环己烷溶液在22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在227 nm波长处, 测量配制的6个不同浓度的沥青烟环己烷溶液的吸光度, 并得出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3所示。经回归得出沥青烟环己烷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式:Y=0.02242+0.03012X, 回归得出相关系数为0.9972。这说明在实验所选用的范围内沥青烟的浓度和吸光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因此, 当沥青烟浓度在0~50μg/m L时, 可以利用此关系式由吸光度计算沥青烟的浓度。
2.2 实验室模拟拌和条件下沥青烟的释放量
相关文献[2]指出, 实验室模拟拌和过程中沥青烟的释放量时, 以拌和时现场采集的沥青烟的化学组成为依据, 实验室通过改变拌和条件, 制备一系列的沥青烟, 其中与现场采集的沥青烟的化学组成相近的沥青烟的制备条件就视为实验室内模拟拌和条件。但是作者同时也提出, 由于现场采样地点, 采样时的外界条件, 如空气状况、空气湿度和空气污染程度等, 所得的沥青烟的化学组成可以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 用沥青烟化学组成相近的方法来探索模拟拌和条件并不理想。因此本实验采用沥青四组分为分析依据的方法。因为沥青由于氧化而产生沥青烟, 而沥青的氧化过程即为沥青的老化过程, 而目前国内外公认薄膜烘箱老化[3] (TFOT) 可以模拟沥青拌和过程中的老化程度。因此, 本实验对不同条件下制备沥青烟后的沥青的四组分进行分析, 与沥青经TFOT作用后沥青四组分的比例相近的条件为模拟拌和条件, 与此同时, 在该条件下所产生的沥青烟就可视为拌和过程中所释放的沥青烟相似。
在实验室内模拟现场拌合条件时, 首先在163℃、100 L/h空速条件下作用6 h, 然后对反应后的沥青进行四组分分析, 结果发现, 饱和分、芳香芬、胶质和沥青质的比例与TFOT老化后沥青的四组分比例相差较大。在此基础上将反应时间延长至7 h, 但四组分数据变化较小, 与TFOT的四组分具有较大的差距。而将反应时间延长至8 h后, 四组分的结果仍与TFOT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差别。且通过6、7、8 h作用后, 沥青四组分的数据变化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 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延长时间, 则需要很长的作用时间才能使沥青的四组分达到TFOT的要求。所以下一步采用了提高空速的方法, 将空速提高到300 L/h, 但3.5 h后, 沥青四组分的数据仍不能达到要求。由于增大空速仍然达不到模拟现场拌合条件的要求, 所以选择了提高反应温度的方法。分别实验了180℃、100 L/h、6 h、180 r/min和200℃、100 L/h、6 h、180 r/min条件下沥青的四组分分布, 结果发现, 由于单纯提高反应温度四组分的数据变化不大。故实验又选择提高空速和升高温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实验, 考察了200℃、200 L/h、6 h、180 r/min、200℃、300 L/h、6h、180 r/min和200℃、300 L/h、12 h、180 r/min等条件。通过对每一个条件下得到的沥青进行四组分分析, 结果列于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在温度200℃、空速300 L/h、时间12h、搅拌速率180 r/min的条件下, 沥青四组分与TFOT老化后的四组分数据比较接近。
为进一步验证在实验室条件下, 沥青经温度200℃、空速300 L/h、时间12 h、搅拌速率180 r/min实验条件后沥青性能变化是否达到模拟拌合过程中沥青的老化程度, 又对此条件下沥青的软化点、25℃针入度和15℃延度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沥青经200℃、300 L/h、12 h、180 r/min后, 其3项指标与TFOF的比较接近, 因此, 实验室内选取200℃、300 L/h、12 h、80 r/min这一条件作为模拟现场拌合的条件。并考察不同沥青在该拌和条件下沥青烟的产生情况, 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不同沥青在模拟拌和条件下沥青烟的释放量虽有不同, 但相差不大, 为了进一步评价每年沥青烟的释放量, 将模拟拌和条件下5种沥青烟释放量的平均值作为沥青拌合过程中沥青烟的释放量。由表4可以看出, 在模拟拌和条件下, 1 kg沥青可以释放1451.0300 mg沥青烟。
2.3 沥青烟释放量统算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表5列出了2000~2012年我国沥青的表观消费量。根据实验室得出的模拟拌合条件下沥青烟的释放量 (1451.0300 mg/kg) 对近10年沥青烟的释放量进行统计 (见表5) , 沥青烟释放量计算公式为:沥青烟释放量=1451.0300 M10-6, 其中M为沥青的表观消费量。
由表5可以看出, 每年都有大量的沥青烟释放到大气中, 2012年由于沥青用量的增加, 沥青烟释放量达到了3万t, 且随着沥青用量的逐年增加, 沥青烟的释放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2.4 沥青烟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评价
根据中国选矿技术网报道,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近几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500万t左右, 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根据烟气排放数据统算, 2012年沥青烟的排放量约占总烟气排放量的0.26%。
从沥青烟释放量对空气污染物的贡献来看, 其含量占据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0.26%, 所占比例较小, 甚至可以忽略。但是研究表明, 在沥青拌和站附近的空气中, 沥青烟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其中含较高的芳烃化合物 (PAHs) 化合物, 甚至有因污染严重被责令沥青拌和站关停的报道[4]。研究表明, PAHs的存在形态主要和其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和周围环境有关,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 (≤228) 三环和四环PAHs具有较高的蒸气压, 且采样时气温较高 (20℃) , 故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228) 的五环PAHs性质较稳定, 且采样时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较高, 平均达0.97 mg/m3, 90%以上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在所测9种PAHs中,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PAHs含量较高, 约占总量的90%以上;其中菲的含量最高, 平均占总量的40%以上[5]。
由此可以看出, 沥青材料在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会有大量的沥青烟释放到空气中, 其释放量在排污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 但由于沥青烟释放量可以造成局部空气污染严重, 加之沥青烟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其对环境和人的健康危害性较大, 所以沥青烟对空气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3 结论
(1) 实验室制沥青烟的环己烷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具有线性关系, 回归得到的关系式为Y=0.02242+0.03012X, 相关系数为0.9972, 这说明在实验所选用的范围内沥青烟的浓度和吸光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2) 以沥青组分分布为依据, 实验室得出的模拟拌和条件为:温度200℃;空速300 L/h;时间12 h;搅拌速率180 r/min。
(3) 在模拟拌和条件下, 沥青烟的平均释放量为1451.0300mg/kg。根据每年沥青的表观消费量计算得出, 每年沥青烟的释放量为2~3万t, 约占烟气总排放量的0.2%。虽然所占比例较小, 但由于沥青烟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 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
摘要:实验选用5种具有代表性的沥青, 模拟拌和条件下沥青烟的释放量, 进而评价沥青烟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研究表明, 以沥青四组分分布为依据, 在实验室温度200℃, 空速300 L/h, 时间为12 h, 搅拌速率为180 r/min的模拟拌和条件下, 沥青烟的平均释放量为1451.0300mg/kg。根据每年沥青的表观消费量计算得出, 每年沥青烟的释放量为2万3万t, 约占烟气总排放量的0.2%, 虽然所占比例较小, 但由于沥青烟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 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沥青烟,模拟拌和条件,释放量,潜在危害性
参考文献
[1]Zhang Yuanhang, Shao Kesheng, Tang Xiaoyan, et al.The study of urban photochemical smog pollution in China[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1998, 34 (2~3) :392-400.
[2]Anthony J Kriech, Joseph T Kurek, Herbert L Wissel.Effects of mode of gener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of asphalt fumes[J].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1999, 14 (4) :179-188.
[3]GB/T 5304—2001, 石油沥青薄膜烘箱试验法[S].
[4]邵珍珍.宁夏:套门沟矿区8家沥青拌合站污染严重被关停[EB/OL].http://news.qq.com/a/20080822/001583.htm.
“白色污染”的危害 第4篇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全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到10亿个,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3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9.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25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5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4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4.2亿个,废农膜约1374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我们已经陷入“白色污染的海洋”。
国务院下令限制白色污染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一纸“限塑令”,引发了全国的大讨论,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能否限住“白色污染”?谁为环保新政买单?一时间,小小的塑料袋成为各界热议话题。
按照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通知还要求国家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定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
白色污染的种种危害
所谓“白色污染”,就是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城乡景观、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性的危害。由于这类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关于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方面的负面效应。
“视觉感应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感应与情绪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多数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2.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
3.损害人体健康: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发布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4.污染城乡空气。白色污染是一种成份复杂的垃圾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特别是塑料膜与袋、一次性发泡塑料屑和粉尘随风飞扬形成多种致病害的空气污染。另外,如采用焚烧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其中有一种叫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即使在摄入很小量的情况下,也能使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和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对人也有很大危害。
5.危及动物安全。散落在江河湖泊及田野的废塑料袋膜与发泡碎片被动物及水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6.污染水体:白色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另外,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白色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7.引起酸雨: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塑料包装制品在成型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8.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1000年内难以降解,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9.火灾隐患:白色垃圾中也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热能或明火或自燃就容易引起火灾,甚至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10.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据调查每地若含残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而且这种污染很难消除。
11.使土壤环境恶化: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以上。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不仅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还会造成土质恶化、土壤板结。
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从70年代开始致力于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迄今为止,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近干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更需要全社会,尤其是科技界、企业界的参与。通过科技进步,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置入环保理念,引进环保措施,应用环保产品,最终实现环保的社会化、产业化,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根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5篇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
按属性分
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
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
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一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到达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一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环境污染的成因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潜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大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一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环境污染与癌症
超多研究资料证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是癌症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植物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天气气候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超多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十分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③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内含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构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构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④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超多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010以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构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构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潜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
氟化物(F)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构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
铅及其化合物(Pb)
环境污染的危害作文 第6篇
1、环境污染
在森林的小河旁边,有一个工厂,工厂每天都在排放废气和污水,还有人往小河里丢垃圾,小河越来越脏。过了几天,小动物们再也忍不住了,准备搬家了,小燕子对小鱼说:“这里太脏了,我们快走吧。”“我们的家为什么这么脏?”小鱼连忙问。小燕子说:“因为这里有工厂,工厂每天工作,排放污水和废气。”它们正说着,又看见工厂正往外排放废气和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小河里的水全变成了污水,废气把太阳都遮住了。小燕子和小鱼快速地走了,所有的动物都走了。几天过去了,动物们找到了新家。小河那里,树倒了,花谢了,草枯了。这就是破坏环境的下场,工厂里的人只顾经济利益,而破坏了环境。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给动物一个家,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环境污染的危害
我的家乡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可是我家邻居在后面山上烧炭,严重破坏了家乡的环境,环境污染。烧炭的.人们拎起斧头到山上砍来一堆堆树木来烧炭,每当炭窑一点燃,滚滚浓烟就直冲云霄,本来湛蓝深远的天空一下子变得黑蒙蒙的,那些工人还把浑浊的水排进了清澈见底的水沟里,使沟里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臭得我们都不敢到沟里去洗衣服了,过路的行人一到那条沟就把鼻子给咧着,并说:“这好臭呀,以后再也不从这里走了,环境污染。”那些原本长得茂盛的树叶被薰黄了。如果把衣服放在外面晾着的话,一阵浓烟过后衣服上面就会有一层厚厚的灰尘,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穿脏衣服了。我真希望以前那个美丽的家乡能够又回到我的身边啊!!
3、谁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今天,我穿好衣服,吃好早点,准备去上学,一出门,味道了一阵臭气,我向前一看,看见了一堆垃圾,发出一阵阵臭气。是谁在乱丢垃圾,是人类在在乱丢垃圾,所以,才发出一阵阵臭气,我忍不住的把鼻子,不要闻到臭气。小朋友记得不要乱丢垃圾。
4、环境污染的危害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比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废塑袋、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等等。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学校里有些学生经常乱扔果皮、纸屑,不仅影响了环境,更糟糕的是别人一不小心踩到了,就有可能滑倒;在班里,有些同学的椅子上还有些瓜子壳、铅笔屑。还有爱吃糖的同学经常往地上吐泡泡糖,别人要是踩上,粘在脚底下取不掉多伤情绪啊。还有些调皮的同学,用蜡笔在门上和墙壁上乱写乱画,破坏了教室的清洁。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真是举不胜举。我真想对人类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为保护环境建设我们美好的的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5、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导致缺氧的危害 第7篇
小编生活在大都市,大都市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喧嚣,有华灯初上、经济腾飞的繁华······当然,也不能忽视大城市的污染。小编上班下班都要穿过人来车往的街道,呼吸着汽车排放出来的有毒尾气,在室内也不能有很好的环境,所以经常恍恍惚惚,觉得大脑运作不起来。这是环境问题带来的缺氧症状。目前,人类正面临“煤烟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 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 20 多种,致病病毒 200 多种。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苯、氨以及酯、三氯乙烯等。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 2-5 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 100 倍。
美国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人类健康的 5 大环境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调查证实,在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比户外高出很多倍,更重要的是80%以上的城市人口,七成多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儿童、孕妇和慢性病人,因为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群更长,受到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就更加显著,特别是儿童,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一方面,儿童的身体正在成长发育中,呼吸量按体重比成年人高近50%,另一方面,儿童有8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而其中35%为儿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其中85%的患病儿童年龄在5岁以下。
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远远不止上述的那么简单,如何能改善下环境让自己有个好身体呢?且不说如何改变大环境,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改变室内环境啊,您可以购买一台家用制氧机,全家使用,每天吸上一定的时间,必然对身体有很好的改善。
还在为呼吸不到新鲜氧气而烦恼吗?不必了!您只需要一台家用制氧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第8篇
1 室内污染成因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受污染的室内环境可引起居住者身体不适, 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从目前的检测分析结果来看,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2]:
(1) 建筑物本身的污染。
建筑物中的污染物质一是建筑材料中的水泥、沙石在浇灌过程中加入了某些添加剂如防冻剂尿素, 尿素释放出来的氨具有腐蚀作用;二是矿渣砖里、瓷砖、地砖、石材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氡。
(2) 装修过程中带来的污染。
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带来的污染, 装修过程中采用的胶合板、油漆、内墙涂料、刨花板等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甲苯等有机蒸汽, 尤其是低档的材料污染更为严重。
(3) 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污染。
人们的日常活动如采暖、烹饪、使用化学清洗剂、办公设备 (如打印机、复印机) 等产生的污染。
(4) 由室外进入的各种污染物。
2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性
室内环境污染物来源广泛, 种类繁多, 各种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有轻重, 但它们同时又具有如下特点:
(1) 累积性
室内环境是相对密闭的空间, 其污染形成的特征之一是累积性。室内各种材料、家具在不断地释放出一定的污染物质, 在通风换气不充分的条件下, 它们将大量滞留在室内, 浓度不断升高, 严重时可超出室外几十倍之多。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它们将逐渐累积, 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而在通风环境好的室内, 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较低。
(2) 长期性
接触时间长。人们每天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而且老弱病残等高危人群在室内的时间更长, 即使浓度很低的污染物, 长期作用与人体, 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3) 多样性
室内空气污染物质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放射性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等, 污染物种类可以达到上千种, 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重新发生作用, 引发二次污染。生物性污染物如细菌;化学性污染物如甲醛、氨、苯、甲苯等;放射性污染物如氡等。
(4) 广泛性
室内环境污染影响范围极广, 主要包括办公室环境、医院医疗环境、娱乐场所环境、居室环境及交通工具环境等, 机会包括了所有人群。
3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1) 甲醛的危害
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使用的胶合板、木芯板等, 其次是含有甲醛成分并可能向外界散发的装饰类材料如贴墙布、油漆和涂料等。甲醛在空气中扩散对人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 尤其是对眼睛内膜、咽喉、皮肤刺激作用大。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 会引起流泪、疼痛、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体质下降和染色体异常, 甚至诱发鼻咽癌等[3]。
(2) 苯及其同系物来源及危害
苯及苯系物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 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及各种胶黏剂、防水材料中, 还可以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
苯及其同系物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 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可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 人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 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 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会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苯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4]。若造血功能完全破坏, 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 并引起白血病。苯对女性的危害比对男性更多些, 孕期的妇女接触苯时, 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会显著增高, 甚至会导致胎儿先天缺陷。
(3) 氨的危害
室内氨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添加剂, 尤其是北方冬季施工, 为了防止混凝土冻结, 在墙体混凝土中加入主要原料为尿素或氨水的防冻剂。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臭味的碱性气体, 氨对接触组织有腐蚀刺激作用, 可吸收组织水分, 使组织蛋白变性, 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膜结构。氨的溶解性极强, 浓度过高时除腐蚀刺激作用外, 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反射引起心脏停博呼吸停止[5]。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气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严重者发生水肿、呼吸窘迫综合症。
(4) 放射性气体氡的危害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分布极广的天然放射性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氡原子在空气中衰变产物为氡子体 (金属粒子) 。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地下土壤和岩石, 建筑材料如砖、瓦、水泥、砌块, 装饰材料如地砖、陶瓷、大理石、花岗岩等[6]。氡及其子体对人体脂肪有很高亲和力, 极易被吸入体内, 可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随着血液的流动走向全身。进入肺部时, 氡及其子体衰变时放出α射线, 使肺细胞受损, 是仅次于吸烟而导致诱发人类肺癌的第二大“元凶”, 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种主要致癌物质之一[7]。常接触氡气的人群表现为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氡还可诱发女性不孕、不育, 胎儿畸形、基因突变。
(5)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的危害
总挥发性有机物来源于各种涂料、胶粘剂、人造地板、壁纸等装饰、装修材料。总挥发性有机物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种化学污染物, 而是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指标。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共同存在于空间时, 其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总挥发性有机物常表现为毒性、刺激性, 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 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 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 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8,9]。
4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
根据目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产品环保情况和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现状, 预防和控制室内环境污染除了要大力宣传室内环境保护知识, 提高人们的室内环境意识外, 为切实控制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 净化市场环境,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 提高科学装修设计, 制定合理施工方案。
装饰装修设计装修的设计, 要特别注意室内环境因素, 合理搭配装饰材料, 充分考虑室内空间承载量和通风量, 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规范施工队伍, 加大施工资质审查力度,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2) 选好装修材料, 提倡简装修。
在工程及装修中, 应尽量到正规市场去购买装饰建筑建材, 按照国家标准选用装修材料。选用不含甲醛的胶黏剂, 大芯板, 贴面板等, 不含苯的稀料及其他环保涂料, 以降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释放量, 提倡简单装修精装饰。
(3) 把好“三关”, 加强通风换气。
新装修房一定要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达标后方可入住。采取科学的, 切实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工作。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选择高效的空气净化及新风换气设备等, 保证每天定时通风换气, 即使在冬天也要坚持。
(4) 开展室内空气检测
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稍有偏差, 就有可能引起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因此, 工程完工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
(5) 正确利用植物和空气净化装置消除室内空气污染。
经研究发现表明, 绿色植物大部分对甲醛、苯、氨气等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净化效果[10]。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黄金葛去除氨气最有效;常青藤、月季、芦荟和万年青等可有效清除室内的笨;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 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 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同时, 可选用确有效果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换气装置, 保持室内空气的净化, 这也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行之有效的办法。
5 结论与展望
我们离不开朝夕相伴的空气, 但是工业化时代不能保证我们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居环境。而装修装饰的不当又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因此, 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提高建筑、建材、装饰业的水平, 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卫生、建筑、环保等行业共同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 建设部.GB/T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
[2]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10-15.
[3]史德, 苏广和.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34-45.
[4]方四新, 张留喜, 姚晖, 等.装修后室内甲醛、苯系物浓度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6) :123-125.
[5]邓大跃, 王俊, 吴丽萍, 陈双基.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26-28.
[6]洪燕.室内空气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 2008 (3) :50-51.
[7]Ao C H, Lee S C.Combination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TiO2for the photo deg radiation of binary pollutants at typical indoor air level[J].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Chemistry, 2004, 161 (2/3) :131-140.
[8]Kang M, Kim B J, Cho S M, et al.Decomposition of toluene us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TiO2catalytic system[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2007, 180:125-132.
[9]Lee B Y, Park S H, Lee S C, et al.Decomposition of benzene by using a discharge eplasma-autocatalysis hybrid system[J].Catalysis Today, 2011, 93-95:769-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