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去做(精选5篇)
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去做 第1篇
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 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树立起对学生负责的责任心,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有高度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 这些不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而且是我们做教师的基本准则,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学校的所有工作都会集中到班主任的学生管理方面。班主任实际是学校联系学生的纽带, 是学校管理学生的集中代表。因此, 我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那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每天早中晚, 我一定比学生提前到班, 每天晚自习到班至少两次, 放学前10 分钟一定到班检查自习纪律和人数, 事事用心去做, 事事都要做好。没有责任心, 不用心去做, 就不能做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只有抱着对学生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 才能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出色。
首先, 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利用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 把其发展为进行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且把每个学生的量化考核总分作为学期末评优的主要依据。由于平时有详实的记录, 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 所以同学们都能欣然接受。
其次, 关心关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我班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同学, 我动员班干部多与他们交流, 多帮助他们, 他们都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中, 从而营造出了温馨和谐有情有义的班集体。
二、要有爱心
爱心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条件, 你不爱学生, 学生也就不会爱你。不爱老师的学生就很难接受老师的教育。爱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 班主任只有爱学生, 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才能去很好地完成。在本质上, 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老师只有相信学生能成才, 相信学生能很好地去自我发展, 才能鼓起学生成长的风帆。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我班有个学生, 不爱学习, 脾气暴躁, 高一时经常在校外抽烟喝酒, 打群架, 上网吧。在课堂上, 经常扰乱秩序, 接老师话吧, 小声唱歌, 出洋相, 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进入高二, 他来到我的班级, 老师和学生向我反映他的情况后, 我找他谈话, 他开始是“口头上虚心接受, 行动上屡教不改”。于是我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以关爱为切入点, 深入他的内心, 和他交流, 取得了他对我的信任, 排除了他的对立情绪, 成为了他的“知心朋友”, 并充分挖掘了他身上的闪光点, 让他逐渐认识到, “如果不好好表现就会愧对班主任”, 后来他逐渐改变了身上的坏毛病, 并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成为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得力助手。
随着经济大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 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 留守学生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由于留守学生缺少家庭的关怀和学习辅导, 许多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差。还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这些学生, 班主任更要关心他们,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 让他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三、要爱中有严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必须严格要求, 同时讲究科学性, 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情、严之有爱、严之有序。
学期之初, 我建立了严格的班级量化管理制度, 并规定了捆绑式奖惩措施, 由值日班长对学生每天的在校表现都做详尽的记录, 一周一统计, 周一班会上点评, 选出每周量化考核总分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 第一名的学生所在卫生小组全体学生都有物质奖励, 而最后一名的学生所在卫生小组全体受罚, 罚做下周值日。开始时部分学生对这种制度有抵触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 让学生自主分组讨论该奖惩制度的优劣, 最后, 该奖惩制度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 并顺利实施。通过该制度的实施, 既让经常犯错的同学由于内心愧疚改掉了自身的毛病, 又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也体现了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做事要用心去做 第2篇
在星期一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后天要考试,让我们抓紧复习。我一听,在心你大笑一声:“哈哈考试这可难不倒我,我保证考一百!”回家后我压根没有复习,只是把书看了几页,把该背了的都背了就着数了。第二天背作文,我在组长那完全是马马虎虎的背完了,好多地方组长都提醒了好多遍。下午我觉得自己能行,就出去玩,九点才回来,被妈妈骂了一 顿。
第三天 ,就是考试的那天,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发下考卷以后,我马上写上名字开始做题,刚开始简单可后面就难了,我把我自己的想法写在了上面就做完了,作文我发现自己昨天由于没背好,全忘了,我没办法只好自己想,幸好在下课铃响之前做完了,我只检查了一遍,然后,自己在那玩铅笔,“铛铛铛.....” 下课铃响了,我把卷子教了,就匆匆出去玩。就在那天,我想:今天的考试会怎么样,肯定是前几名,之后我就钻进被窝睡觉了。考试第二天,该发卷子,我一点都不紧张,拿到卷子高兴一看,我的心就像碎了,才七十二分,我想哭可是怕丢面子,忍着,把分数捂着。我以为这样就不会丢面子,可是老师却偏偏要说这次考得最烂的人,我被点名了,我的脸一下红起来。回家后妈妈狠狠的批评了我,我不由禁叹道:“都怪自己没复习呀!”这次太丢脸了,很多同学都疏远了我,不跟我玩了。我决定下次一定要考好,正好下个星期又有一次考试。我晚上使劲复习,在考试那天很顺利的做完了,检查了好多遍 终于有了回报,考了第一名,我一下又一次脸红,这次是光荣的。妈妈也奖赏了我做了很多好吃的给我吃。那时我真幸福。
做事要用心去做。才会取得回报。
用爱润泽学生,用心去做工作 第3篇
一、爱心比责任更重要
发自内心的爱比被动的职责更重要。只有用真心,动真情,做实事,走进学生的心,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拥有爱心是一个班主任走向成熟和事业成功的“护照”。教育就是一种付出,一种将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奉献的付出,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并用这些爱去排挤学生心灵深处的杂草”,这种爱的付出,如连绵不断的涓涓细流,终年流淌于琐事当中。真正做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善良真诚的心,才能乐于听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我关爱每一个学生,比如在做操的时候,我站在班级的前面,微笑地注视他们,或者走到某位调皮的学生面前为他正一正衣领,拍一下肩膀;学生的文具不小心掉到地上,我会弯下腰悄悄为他拾起……这对学生来说,都是无比幸福的回味,而且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没有被爱过的人怎么懂得去爱别人?教师应该以对学生关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心中没有爱的人,怎么能够担负起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呢?
二、理解比批评更有效
理解就意味着尊重,理解就意味着宽容。我常告诫自己,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是超常的。有些教师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总喜欢严厉的批评,结果学生不高兴,自己心里更难受。微笑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发怒、责备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抵抗的心理。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教师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听课便觉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微笑的教师,不仅是指教师面带微笑,更多的是指教师由从心底对学生的爱到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宽容……而学生,在教师的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自信、大胆、充满阳光与微笑……
教师的关爱应是全面的,越是学习差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的关怀和理解。班主任除了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综合和差异的分析,还必须以广泛的经常家访为前提,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三、威信更胜于说教
学生的模仿、接受性很强,而教师在其中产生的影响尤其大。举一事例,我有一朋友,小学时的数学教师讲课时耳朵会习惯性耸动,结果小学毕业时,这个班几乎所有学生的耳朵都会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班主任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上班、上课不迟到、早退。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首先自己要做到。我要求学生随时保持教室干净整齐,每当走进教室,看到有纸屑等掉在地上都会把它捡起来。正是因为能够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要求我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所以我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与信任,也就是说,我在学生中树立了自己的榜样与威信。
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春风化雨细无声,我将一路走下去,播撒我无悔的青春、无悔的爱。
用心去做班主任 第4篇
一、率先垂范, 亲力引领学生
“德高为范, 博学为师”。教师必须具备美好的师德。教育学上有一名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上梁不正下梁歪, 都说明这个道理。作为班主任, 应该以身作则, 大到爱国、尊老、护幼、敬长, 小到弯腰捡起一张纸, 一言一行, 都在无形当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 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处处留心, 培育良好习惯
孩子们优良生活品行、行为举止和学习兴趣与习惯并不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 这需要老师在长期的、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中, 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地对他们给予用心的关爱、真诚的帮助和智慧的启迪, 有意识地纠正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不良习气, 从而让他们的良好品行和习惯得以形成。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听到不少班主任说道:某个孩子在课堂上很不老实, 前两天刚批评, 好两三天, 现在又不行了。其实, 这并不是某个学生这样,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特点。因此, 作为班主任必须时时注意他们、处处关注他们、事事提醒他们。多年来我的做法是:无论课下还是课上, 只要学生在学校, 我都会做到多留一个心, 特别需要注意细心观察, 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举动。例如:每一次集会过程中, 都要站在学生队伍后面, 对他们进行全程关注。这样一直坚持下去, 经过长时间纠正, 他们的习惯便形成了。
三、施展爱心, 做贴心朋友
教育必须充满爱。没有关爱的教育, 就如养鱼的池塘没有水一样。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必须用真心、真情和真爱。教师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 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 给予他们的爱是首要的。因此, 新学期接班之后, 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 平时只要有空就应经常和他们谈心, 谈学习、谈时事、谈兴趣、谈生活、谈爱好……经常同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汇报, 积极获取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并掌握全班每名学生的所有情况, 才能不断加深与学生的感情, 促使学生把自己当做知心朋友, 真正成为他们的暖心大哥大姐和贴心的好朋友。
四、提高成绩, 不抛弃不放弃
如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课题, 也是一道难题。对此, 班主任应冷静应对, 首先认真分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 是以前学习基础不深厚, 还是对相关知识学得不够、学得不扎实, 还是学习方法不对。所以, 在每节新课之前,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必须就与该节课有关的老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 如果对相关知识了解与掌握情况并不是很好的话, 就不能急着进行新课的讲授, 必须将基础打牢, 反复训练。经过较长时间努力, 他们的学习状况便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 不少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提高。但一些后进生由于基础太差, 成绩改观不明显,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为他们补课, 通过对他们的关注,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被抛弃, 于是自己也不放弃, 从而增强了学习信心。
五、赏识教育, 让学生快乐成长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而学生更是如此”。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连衣裙故事”, 其主旨就是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赞赏。在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条美丽的连衣裙, 每一个人都热切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美。同样, 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实践中, 在合适的时候, 给孩子以适当的赞美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甚至对于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 学生们并不在乎被表扬什么, 但在乎班主任对他们的态度, 要让全班学生都知道, 班主任的心里关注着每一个同学的点滴成长。经过多次的表扬和鼓励,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 主动性也会得到增强, 对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
六、开展活动, 锻炼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如每学期开学, 教师可让学生轮流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和即兴演讲, 有助于增进了解, 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 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有助于今后开展工作。此外, 班主任可经常布置家庭作业和小练笔, 如《假如我是班长》、《老师我想对你说》等让学生练笔, 在开展活动中促进学生理性思维, 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写作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 也非常有利于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类情况, 从而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脉搏, 对于做好学生的工作起着非常大的帮助。此外, 作为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动, 例如:开展“读一本好书”、“练一手好字”等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类具体实践活动中, 加强社会交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磨练意志, 进而培育良好的兴趣爱好,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分春华成就一分秋实, 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汗水和辛苦, 必然可以收获到一份充实, 必然可以聚积出沉甸甸的情感。用真心、真诚和真意去教诲学生, 去培育学生。时时留心、处处用心、选准火候、捕捉时机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领、启发和教育, 用恒心激发学生的热情, 用信心点燃学生的激情, 用耐心引导学生成长, 用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 用诚心促进班级和谐。作为一名班主任, 相信只要用心去关心、爱护、关怀孩子, 今天含苞欲放的花蕾, 明日一定能绽放成绚丽的花朵。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校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他们的工作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和全面发展。本文就用心去做班主任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探讨用心去做班主任, 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收获快乐与幸福。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班主任爱心,奉献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渡江出版社, 2005, (6) .
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去经营 第5篇
河源市第一小学 肖莉婵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的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认真负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我认为“认真负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俗话说: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我们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过渡。而在班级学习中,班主任与他们接触的时间最长,最容易了解他们,更容易做他们的工作,所以我在平时时刻注意他们的变化,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我都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我马上“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在我的班主任管理中,“责任”这两个字我一直把它放在首要位臵。每天来到学校,我的习惯是有事没事先到教室溜一圈,看看学生都来了没有?上课了,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来,我马上放下手中的任何工作,立刻跟家长取得联系。课间再到教室瞧一瞧,看看班里秩序如何?放学了,值日生留下来值日时,我会在教室多逗留几分钟指导他们如何分工;当学校布臵出黑板报或者布臵“书香班级”时,我会一起在班上和学生讨论该如何安排好每一块板块的设计;每接到一个新班级,开学后的摸底、找后进生了解后进原因、家访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我都踏踏实实地落到实处。确实,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我们把对工作的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学生,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而学生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我们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二、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词
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通过与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爱”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爱孩子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教师的爱会使学生受到感动,更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对后进生要“爱”字当头,格外偏爱,偏爱能更好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进行教育。例如:我有这样一名后进生,他个子不高、胖胖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非常可爱。我在学习上一直帮助他,帮助他改变缺点,现在他上课注意听讲了、不走神了、学习有劲了,成绩和以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现在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他都能领会。学生在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尊师之情。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强大后盾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也很多,我认为要想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因:
(1)与家长沟通时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当然,因人而异,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2)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沟通时的语辞和声调。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一定会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坚信,只要你用心去经营,这份艰苦的工作也会令你虽苦也乐在其中的。因为当你看到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与你心田,化作强大的动力,使你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