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结果范文(精选10篇)
比较结果 第1篇
1 财产清查存在的问题
1.1 违背可比性原则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一些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相互可比性, 通过相似的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处理的方式。对于实物资产盘点来说, 实物资产的盈亏不论是从存货方面还是固定的资产方面, 基本上都是在盘点的时候发现实物资产出现问题, 因此将实物资产缺失数量归为档期损益中, 两者的处理方式上仅仅是科目的名称不同。由于固定资产购买是为了长期使用, 所以固定资产的较少记为营业外出, 而购买存货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与销售进行添置, 所以在除了不可抗力造成损失意外时, 存货的盈亏记录在管理费用中。
1.2 违背基本经营假设
在设计财产清查会计数据的时候, 应该假设每一个企业的实物资产进行一次清算与盘点, 一旦企业不能够做到对固定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核查, 就会对企业中的亏损状况没有清楚的了解, 所以对于设计财产清查的时候, 要不断的依照要求进行严格的盘点清查, 按照基本的经营假设进行合理的盘查。当假设企业每年都进行严格的盘点清查, 那就意味着上半年度都需要清查盘点, 而且上半年度的事物盈缺都进行适当处理, 所以本年度的事物盈缺与上半年度没有关系, 该假设对于固定资产盘点同样适用。同时在遵循全责任发生的原则中, 按照现在的收益与费用进行确认, 只有在盘点结果出来后, 才可发现费用是否存在一定的变化。
2 财产清查的结果账务处理
2.1 库存现金盈余短缺的账务处理
在财产清查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盈余的现象时, 按照盈余的所属金额, 进行库存现金的记账, 一旦查明原因, 就必须按照处分进行合理的处理, 但是如果无法查出原因, 经过批准后才能够计入营外收入中。对于现金处理时, 一旦发现现金出现短缺的时候要按照短缺的金额进行简单的记录, 将短缺的金额与贷款的项目进行非开记录, 一旦查明原因后, 要按照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2.2 存盘盈亏账务处理
在一家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必不可少的就是存货, 存货是整个企业资产的重要核心, 基本上是处于不断销售与耗损中,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于存货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要不定时的对存货进行盘点与检查, 确定数目上的数据与实际的存货一致, 及时的与账目进行确认。对于账目不相符状况, 就要编制一个“存货盘点”体系, 作为存货清查的重要依据。在企业的存货盘盈过程中, 盘盈存货是指实际存货的数目与账面上的数量有一定的差额, 在存货上一旦出现存货盘盈的现象, 应该大力按照同类的市场价格进行实际成本入账, 待查明原因后, 经过企业管理者的批准, 冲减当时的管理费用。
2.3 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
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企业要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盘点清查, 通过清查能够发现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账目上是否存在问题与记录, 即实物的数量大于账目上的数量, 即是固定资产的盘盈。一旦企业的账目里固定资产的数目实物并不存在, 就属于固定资产的盘亏。各家企业要按照固定资产的盘盈, 盘亏进行严格的控制, 制定一个严格的报告, 管理者需进行审批。现在的准则是将固定的资产盘盈进行差错性的会计处理, 是通过固定资产出现盘盈, 但是企业无法进行控制, 因此造成盘盈的可能性较小, 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盘盈现象是由于会计期间少计与漏计所产生的, 因此在企业出现这样的状况时, 要进行及时的更正与改变, 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减少人为的操作。
结束语
对于现阶段的企业来说, 财产的清查是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 通过财产的清查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快速的掌握企业中的财产是否存在盘盈, 盘亏的现象, 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 就要及时的对固定资产与实务资产进行检查, 将实际的数量与账目进行核对, 制定严谨的表格, 进而能够帮助企业能够不断的快速的发展。
摘要:财产清查是整个会计核算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重要方面。现如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了财产与物资的盘点制度、财产清查意义、整理永续盘存制度下的库存现金短缺的现象的会计处理, 以及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现象问题处理。本文主要探究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比较。
比较结果 第2篇
关键词:苦瓜;区域试验;农艺性状
中圖分类号: S642.5;S6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1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3个,包括珍珠类品种1个:碧珍1号(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大顶类品种2个:江科3号和对照种江科1号(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提供)。
1.2 试验方法
播种期为2月下旬~3月中旬,田间试验设计、试验方法和调查记载项目与标准按《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规定执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总产量
参试新品种平均667平方米均比对照种江科1号增产。江科3号、碧珍1号平均667平方米各为1937.8公斤和1908.9公斤,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1.7%和10.1%,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
2.2 前期产量
参试新品种前期平均667平方米比对照种江科1号增、减产的各有1个。碧珍1号前期平均亩产596.5公斤。碧珍1号前期平均亩产596.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6.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江科3号前期平均亩产512.3公斤,与对照种平产596.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6.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江科3号前期平均亩产512.3公斤,与对照种平产。
3 主要农艺性状(见表1)
3.1 早熟性
(1)始花节位:碧珍1号、江科3号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各为13.9节和14.9节,分别比对照高1.8节和2.8节。(2)坐瓜节位:江科3号坐瓜节位为17.4节,比对照江科1号高1.5节;碧珍1号为15.1节,比对照种低0.8节。(3)始收期:参试品种从播种至始收均为76天。(4)全生育期:碧珍1号全生育期118天,比对照种江科1号迟1天。江科3号为117天,与对照种相当。
3.2 丰产性
(1)单瓜重:江科3号、碧珍1号单瓜重各为322.8克和264.8克,分别比对照种轻15.8克和73.8克。(2)单株产量:江科3号、碧珍1号单株产量各为1.29公斤和1.27公斤,分别比对照种重0.12公斤和0.1公斤。
3.3 商品性
(1)瓜形:碧珍1号为长圆锥形,其他品种为大顶形。(2)瓜色:碧珍1号为绿色,江科3号和对照种江科1号为深绿色。(3)瘤状情况:碧珍1号为圆瘤,江科3号和对照种江科1号为圆条瘤相间。(4)商品率:参试各品种商品率变幅为93.2%~94.3%,差异不明显。
3.4 品质
感观品质鉴定结果:参试品种感观品质均为良(见表2)。
3.5 抗性
(1)抗病性:白粉病人工接种鉴定,碧珍1号、江科3号均表现中抗,对照江科1号表现高感白粉病;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碧珍1号表现中抗,其他品种表现高感枯萎病。(2)抗逆性:所有品种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旱性等均为强,所有品种均表现耐涝性中等。
4 品种评述
4.1 江科3号
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大顶类苦瓜杂交一代品种。产量平均667平方米为1937.8公斤,比对照种江科1号增产11.7%,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为512.3公斤,与对照种平产。植株生长势春季强、秋季中等,分枝性强,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6天、秋季52 天,全生育期春季117天、秋季87天。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14.9~15.7节,第一个瓜座瓜节位16.9~17.4节。瓜大顶形,瓜皮深绿色,圆条瘤相间。瓜长12.2~12.6厘米,横径9.01~9.10厘米,肉厚1.20~1.28厘米。单瓜重290.6~322.8克,单株产量1.02~1.29公斤,商品率93.2%~93.3%。品质较优,感观品质鉴定为良,品质分84.6分,其中外观品质鉴定为优,外观品质分达87.0分;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白粉病,高感枯萎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旱性等均为强,耐涝性中等。
4.2 碧珍1号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珍珠类苦瓜杂交一代品种。产量平均667平方米为1908.9公斤,比对照种江科1号增产10.1%,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667平方米为596.5公斤,增产16.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植株生长势和分枝性强,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6天、秋季52天,全生育期春季118天、秋季87天。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13.9~17.0节,第一个瓜座瓜节位15.1~18.4节。瓜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圆瘤。瓜长23.8~24.0厘米,横径5.38~5.63厘米,肉厚1.06~1.12厘米。单瓜重264.8~285.6克,单株产量1.02~1.27公斤,商品率92.5%~94.3%。感观品质鉴定为良,品质分82.8分,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白粉病和枯萎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旱性等均为强,耐涝性中等。
参考文献
[1] 丁宁,佘德琴,杨献娟.4个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28).
[2]宿秀丽,陈丹,刘先斌,温海霞.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0,(07).
[3]何美仙,罗军.苦瓜枯萎病非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3,(11).
[4] 沈雯秋,石华胜,辛复林.苦瓜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J].上海蔬菜,2013,(02).
[5] 郭堂勋,莫贱友.几个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J].广西农业科学,2007,(04).
[6] 孙玉河,管炜,王惠哲.不同黄瓜材料白粉病田间发病调查及抗性分析[J].中国瓜菜,2010,(06).
[7] 潘仰星,韩立芬,苏建荣,邓昌琳.苦瓜新组合比较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3,(05).
两种血压计测量结果比较 第3篇
目前,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认为用电子血压计测得的血压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得的值不相符,有误差,为此,对我院100名住院病人采用两种血压计测量血压,并对记录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臂式电子血压计在应用中的准确性。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住院病人共100名,男女各占一半,年龄25~70岁,不包括下列人员[1]:(1)过度肥胖者;(2)心率失常;(3)脉搏极弱,严重呼吸困难和低体温;(4)连接人工心肺机;(5)心率低于40次/min和高于240次/min;(6)测血压期间血压急剧变化;(7)帕金森氏症患者。
(2)材料台式水银血压计:由上海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EW3106型臂式电子血压计:由北京松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仪器使用前均经计量部门校正。
(3)方法被测量者在测血压前均于安静环境下休息10~20min,取仰卧位,统一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两种血压计固定一人操作(不穿白大衣),连续测量4d,排除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3d血压平均值。(1)严格按照正规方法[2]先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被测量者,卷衣袖露出右上肢、使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测量者将袖带气囊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松紧度能放入一横指,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并稍加压固定,不可塞在袖带下,关闭气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 Hg,然后以水银柱每秒2~4mm的下降速度放气,以听到第一声搏动音的刻度为收缩压,以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同法测量3次[3],间歇2min,数据取平均值。(2)由同一人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要求:被测量者仰卧,卷衣袖露出右上肢、血压计与心脏相平、袖带的气囊中心位置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处、袖带下缘距肘窝2.5cm,松紧度能放入一横指、测量时自然呼吸、身体不动、不讲话,一次测完后身体不动,间歇2min,再次加压测量,共测3次,数据取平均值。
(4)统计学处理将两种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χ±s表示,对两种方法所测血压进行线性相关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种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比较
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所得的血压值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比较P>0.05
2.2 两种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相关分析
臂式电子血压计与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收缩压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73(P<0.001),舒张压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66(P<0.001),即这两种血压计测量血压具有直线相关关系。
3 讨论
台式水银血压计的缺点是易受测量者熟练程度、听觉、噪音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有毒物质金属汞会自然挥发,常由于操作中不注意,没把阀门打到关的位置而导致汞的流出,造成对人体损害和污染环境。所以一般不推荐用于家庭血压测量。目前的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采用示波法测量血压,袖带自动充气后仪器会显示血压读数,优点是不需要掌握柯氏音听诊技术,可以方便地自我测量血压。以往血压多在门诊或病房测量,称为偶测血压,因易受心理、情绪、环境等的影响,如“白大衣高血压”现象,使偶测血压的可靠性受到了挑战,家庭自测血压心理干扰小,相对比较准确,因此鼓励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为医生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严格按照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说明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测得血压值能很好地反映血压的实际值,可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发现,EW3106型臂式电子血压计与鱼跃牌台式水银血压计相比,二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呈直线相关,臂式电子血压计可以代替台式水银血压计。臂式电子血压计随着使用和时间的推移,它的灵敏度会有些偏差[4],所以最好定期以医务人员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为准对其进行校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仪器的因素引起误差,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焦虑和伤害。
摘要:目的测试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性。方法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血压计分别测量住院病人100名,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73(P<0.001),舒张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66(P<0.001)。结论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臂式电子血压计所测的数值是准确的,在临床上应用可以与台式水银血压计互换,且有利于家庭自测血压。
关键词:臂式电子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血压测量
参考文献
[1]刘必跃.影响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的因素[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8):24-25.
[2]吕卓人,黄若文.血压测量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6(4):17-18.
[3]吴锡桂,段秀芳,黄广勇,等.血压测量次数对人群高血压的诊断和防治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3,11(5):479-482.
比较结果 第4篇
在近年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评估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使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价值评估已成为企业价值评估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么,不同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评估师在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间进行取舍时,是否表现出一定的选择倾向?以2008年1月-2010年6月上市公司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置入股权类资产为样本,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不同评估方法间评估结果差异情况
(一)收益法评估结果普遍高于成本法结果
在同时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的上市公司重大重组置入股权类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结果大于成本法结果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收益法评估结果普遍高于成本法结果。
(二)市场法评估结果与其他方法结果间差异波动较大
样本中应用市场法对置入股权类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绝对数量较少,市场法评估结果与其他方法结果比较中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市场法与成本法评估结果高低比例接近。从统计期间全部样本看,成本法与市场法评估结果高低比例大体相当,成本法评估结果高于市场法结果的比例为53%,市场法评估结果高于成本法结果的比例约为47%。
市场法评估结果普遍高于收益法评估结果。在同时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进行企业整体价值评估的样本中,市场法评估结果高于收益法评估结果的现象比较显著,该比例达到88%。
从各评估方法原理角度解释上述实证结果,我们认为:收益法因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其反映的价值不仅包含经营所需的实物性资产价值,也包含企业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涉及的管理水平、客户关系、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而部分无形资产价值在成本法评估结果中无法得到体现,因此,对于管理水平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正向作用的优质企业,收益法评估结果高于成本法结果具有合理性;市场法评估结果一方面依赖于被评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与水平,另一方面也与评估过程中所参照的可比企业市场价格表现密切相关,目前市场法应用过程中可比对象通常为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参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得出的股权价值与其他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关系,但在股票市场整体表现良好的情况下,重组置入的优质资产市场法评估结果存在同时高于收益法与成本法结果的可能。
二、不同评估方法对应评估结果的取舍
(一)成本法评估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取舍
成本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比例高于收益法。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成本法评估结果与收益法评估结果孰高孰低,成本法评估结果被确定为最终评估结论的比例都显著高于收益法;但在收益法评估结果高于成本法评估结果的情况下,该比例有一定降低。
(二)市场法评估结果与其他方法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取舍
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比例高于市场法。涉及市场法评估的股权类对象样本绝对数量较小,市场法评估结果与成本法评估结果间的取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但市场法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的比例明显低于收益法。
三、结论
基于上市公司重大重组置入股权对象资产评估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
1.不同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仅就数值总体的高低来看,理论上可以通过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各评估方法应用的合理性;
2.评估师对于最终评估结论选取呈现出的总体特点,更多地体现了与评估方法使用比例的吻合;在收益法更能体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情况下,其结果被接受的程度也会相应提高。
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优劣势,评估方法的选用以及最终评估结论的选取需要视重组行为及评估对象等情况全面分析确定。进行上述实证分析乃是从评估方法应用结果呈现的统计学特点检验评估方法应用合理性的一种手段。
让诗歌教学在比较中开花结果 第5篇
一、评同一史事, 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以上三首咏史诗, 都是写历史人物项羽的。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 挫折与失败面前方显英雄本色, 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 忍得一时之辱, 才能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抒写自己真正的一页。王诗则在客观分析项羽兵败事实的基础上, 作出大胆的设想:即使江东才俊如今还健在, 他们是不愿与项羽从头再来的, 认为项羽刚愎自用, 不得人心, 败事难回。李清照目睹了南宋小朝廷苟安于临安一隅的懦弱无能, 悲愤难当, 内心深处呼唤“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因此全诗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与敬仰, 褒赞其为“人杰”“鬼雄”。
同样, 有写王昭君的, 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塚向黄昏”, 李白“一上玉关道, 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 而王安石另创新意, 认为昭君出塞反而成就了她的人生辉煌———“可怜青冢已芜没, 尚有哀弦留至今”。
如果赏析其中一首诗歌时, 把其他几首也联系上, 看同学们更支持谁的观点, 大家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看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我感觉我的诗歌教学“开花”了;在争论中、比较中, 他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 认识更透彻, 记忆更深刻, 我认为, 我的诗歌教学“结果”了。
二、咏同一物, 表现不同的思想境界
菊花, 自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 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例如:
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诗人正处于宋朝灭亡元朝建立之际, 作为一个爱国志士, 借描写菊花独自开放, 宁可枯死枝头, 绝不落地的品格, 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民族气节。而黄巢的菊花诗, 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巢臼, 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本诗中的菊花, 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美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 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的命运而愤激不平, 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 可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 作者想像到了那一天, 广大劳苦民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这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
三、同一人, 文风亦可变作不同
苏轼, 在词史上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词豪放杰出, 清旷雄奇。“歌之曲终, 觉天风海雨逗人” (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 。然而这样的作品不多, 就数量而言, 大都比较婉约, 所以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 溢而作词曲, 高处出神入天, 平处尚临镜笑春。”
通过这种比较教学法, 让学生明白切不可犯经验主义, 认为李清照的词一定婉约, 苏轼的词一定豪放, 这样, 他们才会更深入透彻地了解李清照、苏轼二人及其作品。
有比较才有提高, 有比较才能深入, 让诗歌教学在比较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萧涤非, 程千帆, 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比较结果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经病理确诊为梅毒患者170例, 男103例, 女67例;年龄25~70岁, 平均 (46.59±14.33) 岁;早期梅毒42例, 一期梅毒55例, 二期梅毒63例, 三期梅毒10例。所有患者均由我院检查并确诊, 符合《性病诊断标准》中梅毒诊断标准。
方法: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ELISA、化学发光法以及TRUST进行检验。其中对患者采取ELISA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采取化学发光法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对患者采取TRUST检验时, 需要混合甲苯胺溶液与抗原, 然后再对血清素快速反应的凝聚块进行仔细观察[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对ELISA、化学发光法以及TRUST数据进行检验数据资料分析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结果:采用ELISA方法检验梅毒阳性检出率153例 (90.0%) , 化学发光法检验梅毒阳性检出率168例 (98.8%) 以及TRUST方法检验梅毒阳性检出率148例87.1%) 。其中ELISA与TRUST方法在阳性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与TRUST,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比较检验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ELISA与TRUST检验方法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化学发光法特异性、敏感性均优于ELISA和TRUST,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本次研究中, 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98.8%明显高于ELISA的90.0%与TRUST的87.1% (P<0.05) ;ELISA与TRUST检验方法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化学发光法特异性、敏感性均优于ELISA和TRUST (P<0.05) 。这表明ELISA、化学发光法以及TRUST方法均可对梅毒进行检验, 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但化学发光法检验结果最为准确和可靠。在临床检验中, 由于化学发光法和ELISA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特异性, 且操作简单, 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大量标本与早期梅毒感染者检验中[4,5]。但ELISA无法判断患者复发、再感染与临床疗效等指标, 而TRUST具有较差的敏感性, 但因其价格低廉、使用便捷, 具有较高的测定效价。因此, 在临床检测梅毒患者中可采用化学发光法验证ELISA与TRUST的检出结果[6]。
综上所述, ELISA、化学发光法以及TRUST方法均可对梅毒进行检验, 但各有其优缺点, 因而在检测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ELISA、化学发光法以及TRUST检测方法的结合能够显著地降低梅毒患者误诊率或漏诊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瑞芳, 高丽华, 董宇青, 等.对比分析不同梅毒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性科学, 2016, 25 (5) :90-92.
[2]杨安芳.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结果的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 :169-171.
[3]马旭.不同检验方法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69) :166-167.
[4]于宏亮, 王建瑞, 王小杰, 等.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分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J].中国实用医刊, 2016, (1) :36-37.
[5]杨洪.不同检验方法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分析[J].临床研究, 2016, 24 (5) :176-177.
比较结果 第7篇
1“国标”的规定
GB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 第一法直接干燥法的分析步骤是这样描述的: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 置于101℃~105℃干燥箱中, 瓶盖斜支于瓶边, 加热1.0小时, 取出盖好, 置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 称量, 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 即为恒重。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 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 称取2 g~10 g试样 (精确至0.0001 g) , 放入此称量瓶中, 试样厚度不超过5 mm, 如为疏松试样, 厚度不超过10 mm, 加盖, 精密称量后, 置101℃~105℃干燥箱中, 瓶盖斜支于瓶边, 干燥2小时~4小时后, 盖好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左右, 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再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 即为恒重。水分含量≥1 g/100 g时,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对于水分大于10%的食品,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其中的要求
2.1 称量瓶要求: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
2.2 样品干燥2小时~4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
2.3 对于水分大于10%的食品,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先说2.1。由于玻璃制品的称量瓶使用过程中易破碎, 我们现已全使用铝制的称量瓶。再说2.2。冷却时间的问题。为及时指导生产, 我们一般没冷却时间, 样品在101℃~105℃干燥箱中干燥2小时~4小时后, 从烘箱中拿出直接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最后说2.3。对于水分大于10%的食品,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完全可以使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 我们就是这样做的。重点说说样品烘干后的冷却时间问题。食品中水分测定的目的应是测定其中的全部水分, 所有的测定步骤都应以此为目的。问题是在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这段时间内, 有没有水分的再吸附。
3 实用分析
下面是我用三个铝制的称量瓶和三个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对不同批次小麦面粉连续五次进行检测分析, 对在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和从烘箱中拿出直接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的水分结果对比如下 (注:这是5天的分析结果, 干燥剂是变色硅胶, 从干燥剂烘干后开始检测分析, 第六天后干燥剂仍保持深蓝色) :
3.1 实验仪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101-I 300OC
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
Jj100型精密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干燥器型号:240mm
干燥剂-变色硅胶上海星火硅胶厂
3.2 五次检测分析结果:
干燥剂烘干后第一天的检测结果 (见表1) 。
干燥剂烘干后第三天的检测结果 (见表2) 。
干燥剂烘干后第四天的检测结果 (见表3) 。
干燥剂烘干后第五天的检测结果 (见表4) 。
干燥剂烘干后第六天的检测结果 (见表5) 。
3.3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看出:
a.不论是铝制称量瓶还是玻璃称量瓶, 从烘箱中拿出直接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的水分结果几乎都大于在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的结果。
b.干燥器内绝不是绝对干燥状态, 即使在干燥剂烘干后第一天也如此。
c.在干燥器里, 铝制称量瓶和玻璃称量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先前以为玻璃称量瓶密闭良好) 。
d.样品从烘箱中拿出直接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的水分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
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 在样品水分的测定中, 不可能都处在绝对的干燥状态, 总要有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干燥器里的空气也有一定的相对湿度, 绝不是绝对干燥状态, 变色硅胶在干燥器中有个吸附平衡, 这样水分被再次吸附到样品中不可避免, 只是多少的问题。
为测定样品的全部水分, 最好的方法应是样品从烘箱中拿出直接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 以减少样品在室温下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经试验, 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量样品, 只需二到三秒就可稳定读数。
至于书上说热的样品不能在天平上称量, 一是考虑到对天平的影响, 二是考虑到热空气对流对样品影响的结果。对天平的影响可在托盘上放一个隔热板 (其实几秒的时间对天平影响不大, 现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在不锈钢的托盘下都有一个塑料托板) ;热空气对流对样品影响的结果比起样品在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后称量影响的结果要小得多。
4 结论
比较结果 第8篇
(一) 完全成本法
这一成本法主张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 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 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 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相应补偿。
(二) 变动成本法
这一成本法主张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关联, 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 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而且, 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 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 即全额列入损益表, 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
二、不同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计算过程解析
不论从理论上看, 抑或是基于现实而论, 适用不同成本法的对于企业成本管理都大有裨益, 不仅能企业对其成本有更清晰的分析, 更加全面地显示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此外, 还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更加清晰地看到成本转化的路径, 从而更合理地进行成本的分摊, 做出更加全面的盈利分析。
具体地说, 不同成本法的税前理论计算过程, 首先是关于完全成本法的税前的利润计算过程。先补偿本期已售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 再计算出销售毛利, 然后将销售毛利扣除期间成本, 计算出当期税前利润, 公式即: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
税前利润=销售毛利总额-期间成本总额 (期间成本总额包括变动的、固定的销售及管理费用) 。
其次, 是关于变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计算过程。先补偿本期已售产品的全部变动成本, 再计算出边际贡献, 再用边际贡献补偿固定成本, 计算出当期税前利润, 公式即: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包括本期已售产品的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的销售及管理费用) ;
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包括固定的制造费用和固定的销售及管理费用) 。
需要注意的是, 两种成本法在适用时, 会受到企业的产量和销量变化的影响, 如例一, 在企业产量稳定, 销量变动的情况下, 产量稳定即表明如各年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不变, 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也相等, 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单位成本就不变;而销量变动则意味期初、期末产成品库存存货不同。如例二, 在销量稳定, 产量变动的情况下, 如果销售单价不变, 销售稳定就表明企业各年销售收入相同;若各年制造费用总额相同, 产量变动则表明完全成本法下各年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不同, 单位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也就不同。
三、不同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计算结果评价
基于前文例一, 可推导出:第一, 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完全成本法所得利润;这是因为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没有完全被销售收入扣除, 而形成期末存货价值并随存货结转至下周期。第二, 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两种方法所得利润相等;原因是此时两种计算方法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制造费用总额相等。第三, 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完全成本法所得利润;原因是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只补偿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还要补偿上期存货结转至本期销售的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基于前文例二, 可推导出:第一, 在变动成本法下, 不论产量和存货有无变动, 只要销量相同, 各年利润就相等。原因是与销售收入相同, 单价和变动成本不变, 各年利润就不变。第二, 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时, 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完全成本法所得利润, 反之, 则是大于。第三, 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时, 两种成本所得利润并不相等, 而其原因是完全成本法下各期单位产品成本不同进而导致存货成本不同所致。
四、总结及相关建议
综合分析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差异的根源, 在于二者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存在差异所致。究其规律, 应是当“期末存货固定制造成本=期初存货固定制造成本时, 两种方法所得利润相等;”当“期末存货固定制造成本>期初存货固定制造成本, 完全成本法所得利润>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当“期末存货固定制造成本<期初存货固定制造成本, 完全成本法所得利润<变动成本法所得利润”。
综上所述, 相较于传统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为企业成本核算提供了更加细致、完善的信息, 丰富了成本的分配标准, 能够促进管理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在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 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当然, 在运用不同成本法的同时, 也要依据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不同发展状况而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生产高度自动化, 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产品成本结构, 使得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 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以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究, 就适用不同成本法的税前利润结果进行比较, 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核算,税前利润,变动成本,完全成本
参考文献
[1]潘广伟.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分期利润影响[J].财会通讯, 2010 (07) .
[2]宋粉鲜.两种成本方法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 2011 (12) .
[3]徐琪霞.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税前利润差异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2 (06) .
[4]薛慧.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07) .
比较结果 第9篇
【关键词】干化学法;镜检法;结果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泌尿系统炎症诊断要进行尿液白细胞检验,妇科附件宫颈炎和阴道炎的确诊,尿液白细胞检验是各类炎症检测的主要指标。临床尿常规检测在我国各大医院工作中,尿液干化学的检查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先进医疗设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已有十一项尿液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在临床泌尿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尿检查使用尿干化学检查法,在检测原理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一种因素是操作者对仪器原理和操作了解不够,尿液受到一些因素物理、化学、药物等影响,检验实际工作中干化学法和镜检法检测尿中白细胞结果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准确分析尿常规报告,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1月至3月收集的标本随机选800例,门诊尿液标本,每个尿液标本均在2小时内检验完成。
仪器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与之配套的干化学试纸
1.1 方法 取洁净杯留取晨尿20毫升,女性应该避开月经期、阴道分泌物混入送检尿液。所取每份尿样混均匀后取约10毫升放在两个试管中,仪器与试剂应用深圳美侨Mejer-600Ⅱ尿11项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带;双目显微镜(日本Olympus)。放置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完成11项干化学测定。再将尿液滴到玻片纤维镜下观察,在低倍镜下(10×10)观察尿沉渣情况,高倍镜下视野(10×40)观察白细胞。
1.2 参考范围 镜检:正常WBC:0/HP~5/HP
2 结果
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结果如下:800份尿液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
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测法的符合率是82%,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检法,检测结果有不符合。干化学法阳性纤维镜镜检法检测不到白细胞的情况下为假阳性,相反称为假阴性。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率是4.2%,假阴性率是10.8%。
3 讨论
尿液分析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尿白细胞是临床常用的化验指标,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根据,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检验设备自动化的应用增多,干化学尿白细胞检查快速简单,越来越多使用在实验室。尤其是大量标本需要检验情况下,大量标本筛查工作时。干化学尿白细胞检测应用的仪器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快速等优点。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受不可干扰的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就可以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显微镜检法是检测尿白细胞的标准方法,其缺点是操作繁琐,最好是两种方法互补应用,提高检查效率,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尿干化学分析法测定尿液中白细胞,是基于中性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能催化吲哚酯分解出吲哚酚,吲哚酚和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复合物。颜色深浅和细胞的多少呈比例有关。尿干化学法此项目应该是中性粒细胞的检测。有形成分的检测有局限性,尿液中含有一定的干扰物质。例如高糖和高蛋白尿能降低干化学检查白细胞的阳性比率,也可出现假阴性。再如尿液中有大量先锋IV、庆大霉素药物使白细胞结果低出现假阴性。会导致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假阴性和假阳性,此法适合临床对尿液的初步筛查。显微镜检查没有明显干扰。结果有异议,以镜检为标准。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通过试纸和中性粒细胞的酯酶发生反应,难以测定酯酶缺乏的细胞,另外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内不含有酯酶。在器官移植手术之后,肾炎慢性疾病时尿中会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尿检和临床结果出现差异容易出现假阴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尿液中含有某些药物例如呋喃妥因,女性尿液受到分泌物的污染和冬季温度过低时也会出现结晶,以上因素都可以导致干化学分析仪结果的假阳性。显微镜对有形成份的检测是金标准,特别是在尿液中白细胞含量少的情况下。
4 结论
临床应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液标本优点是速度快、适合应用批量检验普查大量尿液标本,实践证实不可以替代病理尿标本显微镜检查,细胞有形成份的检查仍要以显微镜为主。应用传统显微镜检测法优点是准确,缺点操作较麻烦。在批量需要快速检测时候要以仪器检测为主。能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在使用干化学分析仪法检测尿液WBC结果发现疑问时,重新进行显微镜检查,要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标准的结果。做到零误诊和漏诊,提高检验结果的标准质量,检验人员发送报告之前应该注重和临床医生做好沟通,提高业务水平,责任心要强。遇有疑问的标本及时联系主管医生共同分析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患者取到的检验报告单才是真实有效。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不要草率定结论, 应该综合上述各方面原因, 結合临床资料,多次检验动态观察,这样才能真正对临床明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避免误诊、误治。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三种尿隐血检测方法的价值与互补关系[J].医学综述,2011,14.[2]干化学法对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筛查作用的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3.
[3]尿试条差异对干化学法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测定影响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
[4]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与镜检关系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19.
[5]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4,3.
比较结果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仪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所有测定项目均用上海复兴长征试剂。质控品:RANDOX干粉质控品, 参照说明书用5ml去离子水复溶, 避光静置完全溶解后分装于带盖的小容器, 一部分冷冻于-20℃冰箱保存, 一部分冷藏于2~8℃的冰箱保存。方法:每天取冷冻管一支置室温待完全溶解, 冷藏管一支恢复至室温, 两管同时测定, 连续测定60d。
2 结果
冷藏质控品和冷冻质控品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见表1。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看到, 冷藏质控品的均值除了TP、ALB、CREA、TG外其他项目均小于冷冻质控品。冷藏质控品的SD、CV%除CA之外其他项目均大于冷冻质控品, 尤其是酶类和胆红素差异很大, 胆红素的CV%>28.605, 这些项目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 稳定性比较差, 复溶后25℃只稳定8h;2~8℃稳定7d;-20℃冰冻保存稳定至少1个月[2]。曾有文献[3]报道LDH在4℃呈极不稳定状态, 仅稳定2~4d, 室温的结果较4℃稳定, -20℃是最适储存温度。TBIL在2~8℃仅稳定6d, 可能与胆红素见光分解有关[4], 有些项目受到温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比如TP、ALB、BUN、T-CHOL、TG、CA。
质控品的选择至关重要, 质控物一定要选择人血清基质, 要高标准、高质量、外观疏松、轻弹即散, 稳定性好、参考血清瓶间变异系数应小于0.25%[1]。质控品的种类有液态控制血清, 冻干控制血清, 参考血清。这些控制血清目前均有市售产品, 这就要求根据自己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去选择, 但一定不要盲目采用商家提供的均值、标准差。一般我实验室选择的是干粉质控品, 在复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水质要好, 加水量要准确, 之后要避光静置30min, 切勿剧烈摇动而产生气泡, 充分溶解之后分装, 也不能反复冻溶。为了减少认为误差, 最好固定专人溶解质控品。
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 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要做好质控工作, 需要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 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 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 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 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 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蔡建华.临床生化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J].健康必读, 2012, (8) :289.
[2]郑希林, 蔡爱玲.干粉质控物复溶分装后的稳定性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3 (4) :345.
[3]马怀安, 王清涛, 徐静, 等.六种冰冻混合血清酶学的短期同步稳定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1 (4) :6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