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精选9篇)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第1篇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作为整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教学。化学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与初中化学相比,它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也显著增加,学生短时间内难以从初中化学过渡到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为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限乐趣。本文主要探究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导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上,化学成绩得到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化学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20-01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同,有的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有的学生老师讲过很多次还不会,教师这时候应对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层教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理论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明确分层教学的基本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分层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

1.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这里的分层次不是指将学生分等级区别对待,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将学习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定义为高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定义为中层次学生,将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定义为低层次学生,并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引导小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2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教师在将学生分类后也要将教学目标分类,高层次学生教学目标高,低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相对较低。

1.3 教学内容分层

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较抽象,初中化学只是单纯的介绍某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只需要学生了解该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而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各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知识点难以掌握和记忆。整个化学教材针对全体学生,没有明显的分层,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分层,举一反三,适可而止,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1.4 作业分层

如果教师对学生都布置同一难度的作业,就可能会出现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高层次学生难度大,中层次学生难度适中,低层次学生难度较小,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过程

2.1 课前备课考虑分层教学

备课是每个教师课前的必备环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仔细创设课堂情境,构思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制定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学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章节时,教学目标如下:(1)够理解熵的概念与自发反应。(2)能初步利用ΔH、ΔS及ΔG来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通过联系生活及自然界的普遍变化规律来理解影响反应自发性的两个因素。高层次和中层次学生要求达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低?哟窝?生要求较低,只需达到前两个即可。

2.2 上课运用分层教学

教师的分层教学还应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好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很大的进步。在需要学生实验或探究的章节中,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将三个层次的学生按1:2:1的比例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高层次学生扶持中、低层次学生共同探究实验,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3 课后练习体现分层教学

教师在设计与批改课后练习时应体现分层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逻辑能力等制定相应的课后练习。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应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并且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章节中,教师要为低层次学生考虑,为了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1)正反应:_____,逆反应:_____。(2)可逆反应:_____下,既能向_____又能向_____方向进行。再如,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反应里,_____和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_____,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前提:_____。

2.4 课外活动实现分层教学

课外活动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依旧是主体,教师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加,对高层次学生延伸拓展,低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实现分层。

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优生吃饱,让差生跟上,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高层次学生继续进步,增强中层次和低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邹巍巍.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2] 徐妮.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第2篇

实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快捷、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实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热情,使其积极性大增。

二、如何将实例教学法切实地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去

实例教学法的确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析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1)以生活现象为引子,开展高中化学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其保持良好的兴趣。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前,引入生锈的生活实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壶,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往往可以使用醋去实现水垢的祛除,这时就可以引入化学公式: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2)融入生活经验,加深学生的理解,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如在合金教学中,可以设问“我们生活中的不锈钢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3)开展课外扩展,强化生活体验,使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如“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电池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4)善于使用谚语知识来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保证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切实地掌握谚语的含义。如,“雷雨发庄家”中就包含了众多的化学反应;或者“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中的大蒜素,其化学成分是硫化二烯,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将高中化学教学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得学生能够借助现象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实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开展实例教学法的探析,找到生活实例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点,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3篇

(一) 高中化学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 还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化学的课堂, 我们发现老师并不注重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相反, 老师在课堂上仅仅注重的是要求学生将课本的公式背诵下来以及牢记课本的实验的反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不是很了解, 动手的能力也是极差的, 学生不了解每个公式的来源, 对于这门生动有趣的化学课也仅仅是被认为是背诵公式和反应的现象。因此高中学生普遍认为化学课枯燥无味, 对于一些知识, 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和领悟, 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上, 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 高中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高中学生的需要, 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 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化学老师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也不能适应当前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在高中化学课上, 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充当满堂灌的角色, 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上与学生没有互动, 老师仅仅依靠参考书, 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罗列在黑板上, 并且将答案抄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识记下来取。除此之外, 高中化学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来感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程度, 从而调整教学计划。相反,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课堂的内容识记下来, 课后要求做大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学生仅仅是被当做是考试的工具, 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化学知识了解的并不深入。与此同时,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老师仅仅将教师这个行业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 没有把它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 也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在这种枯燥, 乏味的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的褪去, 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真正的达成。

二、分层教学在解决高中化学课堂的尴尬现状的意义

(一)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为了适应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是为了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分析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的风格, 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上, 老师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 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颇受很多学校的欢迎, 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 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教学模式。

而分层教育的主要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基础。经过初中一年的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对于学习化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学生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 有些学生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上, 而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快, 那么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则希望老师讲述更多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技巧。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满足所有的学生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 老师在教学上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二) 分层教育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1. 分层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老师的教育更加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风格。

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存在差异, 除此之外,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 能够使得老师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调整, 能够使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化学课堂上, 由于学生比较多, 老师不能够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出现了老师的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氛围沉闷的情况。但是随着分层教育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的重点。

2. 分层教学有利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他们最需要的营养。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将比较多的时间放在将课本的基础知识上。而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老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生如何解答不同的题型上,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吸收到他们最需要的营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的提高, 课堂学习氛围也逐渐活跃起来。

三、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一)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资源的分配要比较公平和合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不仅仅要根据老师的教学水平来分配老师, 还要依据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等等来决定的, 要使得每位学生都尽量被分配到最适合他们老师。

(二) 在分层的标准下, 不仅仅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层, 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

要清楚的明白, 分层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 分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课堂知识, 完成教学任务。要尽量避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情况, 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 不得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对这部分学生要采取鼓励的态度,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 不要助长他们的骄傲的风气。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但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的教育模式在高中化学教育中颇受重视。本文主要讲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尴尬现状, 以及分层教育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 最后讲述要怎样有效的把分层教育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来。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分层教学,意义,建议

参考文献

[1]赵艳梅.分层次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N]2011 (03)

案例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化学;应用

中国分类号:G633.8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满足化学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案例教学能够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够加强化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分析

1.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在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可以引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预设相关问题,并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学生的相关猜测结果记录下来,通过案例探究的方式来进行验证。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案例教学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等得到最终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发展的科学过程,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考方式,初步掌握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具有重要的帮助。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其过程是开放的,能够引发全体学生的讨论,所以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唯一角色,学生的角色得到了重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被动的教学方式由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可以公平参与的教学平台,能够使每个学生投入到了化学知识探索的海洋中,对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重视案例的设计

案例设计的质量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案例的设计。案例设计应当符合化学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进行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教师成功的案例,并且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同时教师还应当做好案例设计的创新,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化学案例的素材。在化学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拉近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例如常见的水壶的水垢的处理过程,部分学生能够凭着直觉认为可以用食醋浸泡来去除水垢,这主要是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同时柠檬片也具有一定的酸性,在去除水垢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柠檬片来进行。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发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调节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不是将教学过程全部下放给学生,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调节作用。例如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和分析的层次比较浅,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的主题,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使教学过程满足案例设计的需要。例如在讲解关于氯化物的应用时,治疗胃酸过多常见的药物为小苏打和胃舒平,其中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要求学生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讲解完成之后可以结合化学式来进行提问:为什么严禁胃穿孔患者服用小苏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好关,防止学生出现钻牛角尖以及争吵等,把学生带到化学式的掌握轨道上,防止片面言论和看法的出现。案例教学的本质是服务于化学教学的,教师在化学调节的过程中应当以此为准绳,使课堂讨论不偏离其正确的轨道。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

重视学生的个性,就是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要想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研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大锅饭”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更加能够符合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如果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案例教学往往会沦为教师的自言自语,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中要释放学生的活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通过发挥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案例教学设计应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案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且在此前提下实现因材施教,发挥发挥学生的潜能。案例教学要破除传统的标准式的教学模式障碍,给予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表达。案例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发展提供合适的目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推进者,要做好案例教学的设计工作,使案例教学符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在案例教学应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化学规律和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教师要正确摆放自己的角色,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綦世艳.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及其应用[J].速读(中旬),2014,(1):134-135.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5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广泛结合,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的信息技术很快被引进课堂,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课堂教学形象化。高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化学知识已经脱离了基础知识阶段,呈现出枯燥、抽象的特征。传统的化学教学受到课堂的限制,一些化学知识、实验和现象无法得以圆满的演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很快就改变了这种现状。那些复杂的实验现象、化学过程和化学知识,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得以展现,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形象化。

例如,计算机可以模拟微观物质的结构及运动,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来观察碳元素的结构、粒子的运动、分子的溶解过程等。信息技术通过惟妙惟肖的画面和形象演示,形象地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微观世界和知识的认识,这样深刻的教学印象和效果,都是传统课堂无法给予的。

2.促使课堂高效化。演示实验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化学教师都明白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过程。但是,由于受时空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台上做沉淀实验时,前面的学生也许能看见,后面的恐怕就很难看见了。实物投影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后,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将自己操作的实验或学生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点评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3.让课堂直观化。在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工业流程和实验过程普遍不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有去工厂和生产线上去观察体验的机会,根本没有进行实践的机会,光靠凭空想象和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好。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出现后,可以形象逼真地展现各种物质的运动形式和工业生产过程,促进了课堂教学直观化。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像来演示硫酸的制作过程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倒放、慢放、重放等,强化突出重点知识,提升学生对重点难点的认知和理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1.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利用课件来整合和展示知识,对学生知识灌输、展示过快,或者过于强调视觉冲击,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让他们只顾忙于观看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画面,而忽略了知识本身。这样,学生由于缺少缓冲时间,就无法对知识进行理性的消化。这样的“电灌”教学,与教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让学生由知识的参与者沦为了知识的旁观者。

2.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应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很多教师习惯多年沿用同一个教学模式,习惯了没有多媒体就无法上课,习惯了长时间沿用同一个信息课件,这样的多媒体运用反而让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僵硬。

3.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强调用事实说话,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滥用信息技术,让虚拟实验占据了化学试验的统治地位,这样,虽然化学实验得以完美展示,但是学生却失去了近距离接触科学的机会,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反思和建议

1.端正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一味追求多媒体效应,片面强调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方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说,端正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新型整合方式,自主学习,才是正确的、新的发展思路。

2.有序教学。有序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还要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不断来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的严密结合。也就是说,只有学生的知识水平、视听能力和教学目标严密结合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序教学。

3.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互补性。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填补了传统教学中技术方面的空白,为现代教学手段提供了优势互补。反过来,我们在倡导现代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时,也要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地位,化学教学也只有在两者相互协调、补充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成长。

生活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第6篇

新课程教学要树立了新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一定要注意:关注新课程标准中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和“科学探究”对中考改革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化学教学应以生活为本。因此,怎样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谈谈生活化学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重视生动形象化教学

初中学生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而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为了使得学生能接受,就要求化学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第二节《饮用水》时,很多同学对烧开水锅和盛开水的热水瓶形成的水垢不理解,因为我们饮用的是清澈透明的水,根本上看不到有固体颗粒存在,却为什么会形成水垢呢?这时,我们可用一只烧杯,取半杯的自来水,往水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用玻璃棒搅拌,很快我们会看到,水中出现悬浮物。对此我们就跟同学们及时讲解硬水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什么叫做硬水,硬水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软化。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通过把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困难化为容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快乐之情绪溢于言表。使抽象的化学知识放在学生自己最熟悉的情景之中去理解和记忆,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解决疑难的成功与快乐。

二、回归生活,加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例如,在学习醋酸的知识时,除了让学生知道它的化学式为CH3COOH,学名为乙酸,可做调味品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它还有很多用途:

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

2.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3.患有胃酸分泌过少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

4.做鱼时,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

5.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慢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

6.用醋浸泡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从而把那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主动,在应用中记忆、巩固知识的方法,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逐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实验,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中,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如“重要的酸”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制指示剂: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适量酒精溶液,搅拌浸泡。半小时后,再分别用四层纱布将浸泡出的汁过滤或挤出,就得到指示剂。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装入滴瓶中,并贴上标签备用。然后在家里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清洁剂液、自来水等,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作好实验记录。

在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还设计了不少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实验试剂或实验装置,因陋就简,使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简陋的条件做一些小实验,不像实验室中的药品和仪器那么齐全,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家庭已有的物品,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鸡蛋壳成分测定的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等,这些家庭小实验就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我们的日常物品探究物质的性质,同时也体会到生活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把智力活动和操作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了“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的学习,重视了知识行为的统一。同时因为实验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挂钩,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7篇

迁安三中 王贺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这些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它所提供的真实的情景、动感的画面,可以创设视听一体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比如,在讲解环境污染问题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污染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的视频短片及图片,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增大了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多媒体可以多渠道、多感官地提供信息,对学习者进行多重刺激,赋予学习的生动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提高想象力。

二、直观生动的解决教学中的抽象、难点问题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问题,但凭学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子的转移过程,就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高中化学中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机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对有机反应在那里断键,如何成键有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毒、有害演示实验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高中化学中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反应慢,短时现象不明显,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加以剪辑,即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效果。

3、一些危险场景的模拟及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倒吸现象的模拟,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即加深了学生对错误的操作造成后果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4、化工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合成氨、电镀等。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的学科有知识点多,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多,且比较分散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用高密度、大容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对知识的归纳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更加突出,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它可以把学生从看教材——记笔记——做作业的单调、机械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还大大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减轻师生的课内负担。同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增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四、多媒体教学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理使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但要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2、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来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若课件制作时主从不符,层次不清,凑合了事,就不能尽如人意,反而会影响课堂的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第8篇

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中, 关于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该怎样呈现?首先, 可以在幻灯片上插入构造原理的图片, 该图片用于给学生分析能级交错。例如, 4s能级的能量介于3p和3d之间。通过简单直观的动画, 可以强化电子在原子核外填充的顺序, 制作方法如下:选择“自选图形”“线条”“箭头”, 在空白幻灯片上拖住, 选择适当的长度和粗细程度, 填充醒目的颜色, 复制多个, 再一次选择“基本形状”“矩形”, 在幻灯片上拖住, 调整大小, 填充合适的颜色, 复制多个, 按照构造原理的顺序排列好, 选好一个, 单击右键, 添加文本, 填上能级如1s或者2p, 雏形就形成了。接下来选择“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 设定箭头和矩形出现的顺序。这样, 学生通过箭头和矩形出现的顺序就明确了核外电子填充的顺序。

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中, 分子的立体结构这节涉及很多分子, 直线型的O2、V型分子H2O、三角锥形分子NH3, 还有很多结构更复杂的分子C60、S8、P4O10等。使用多媒体, 展示分子立体结构图片, 包括球棍模型、比例模型、VSEPR模型、键长、键角等等, 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 学生只能看教材上有限的几张图片, 学习的气氛不浓。多媒体可以呈现丰富的资源素材, 师生共同观看, 共同讨论, 学习的气氛浓烈, 学习效果也更好, 同时增大课堂容量, 方便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在“杂化轨道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从甲烷的正四面体型和碳原子价层电子2s22p2的电子能量不同的矛盾, 引出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 结合图像可知, 碳原子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sp3杂化轨道, 再与4个氢原子电子云重叠, 形成4个σ键, 因此,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 四条共价键键长相等, 键角均为109°28′, 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型。sp3杂化的分子, 有的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 如H2O有两个孤电子对, 因为孤电子对也要占据杂化轨道, 所以其分子构型为V型。如果这节课没有多媒体, 教学会比较吃力, 也会显得特别枯燥, 因此,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属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之一, 尤其是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其中涉及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 还要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特征, 本章要用到的图片很多, 各种晶体外观的图片, 如水晶、玛瑙、钻石, 检测晶体的X-射线衍射仪、晶体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布图 (晶胞) 等等。制作课件之前, 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图片, 按照备课思路, 制作课件的主体, 将有关的图片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调整大小后, 插入文本框, 填写图片的名称。如果想要多个图片逐一播放, 可以采用“自定义动画”。点击第一幅图片, 添加效果—进入—添加效果—退出, 如果多幅图片连续自动播放, 可以单击右键-选择“从上一项之后开始”-选择“计时”-选择延迟:“3”秒-点击确定-点击右下角的“播放”, 查看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思路, 设置教学目录页面后, 必须在幻灯片之间进行交互,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 必须设置按钮。点击左下角的“自选图形”-“动作按钮”-选择或者-打开PPT点击相应的位置添加按钮。如果需要文字加以说明, 可以在单击按钮后, 点击右键, 选择“编辑文本”, 添加文字说明。另一种方法是用文字设置超链接。例如, 按住左键, 选中文字, 点击右键, 选择“超链接”-本文档中的位置-幻灯片-确定-结束。这样, 该文字即可起到按钮的作用, 链接到需要的内容。

本章涉及晶体内部的结构, 为了使抽象的事物更直观, 需要制作一些晶胞的动画。例如, 氯化钠晶胞动画的制作。

选中一张幻灯片, 在左下角“自选图形”中选择“—” (直线) , 在幻灯片上画出晶胞的框架, 在“自选图形”中选择“○” (圆圈) , 安置在框架上, 将位于顶点和面心上的表示Cl-的圆圈涂成绿色, 将位于棱边和体心的表示Na+的较小圆圈涂成深蓝色, 涂色时, 应该选中圆圈, 单击右键, 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在“颜色”栏, 单击下拉菜单, 选择需要的颜色, 单击“确定”结束, 然后按住左键, 选中框架和圆圈, 单击右键, 选择“组合-组合”。为了展示每个Na+周围有6个Cl-, 再制作6个红色圆圈, 排列在紧邻体心Na+的Cl-上面并组合, 在“自定义动画”中, 选择“进入-扇形展开”, 点击“播放”, 即可见到Na+周围的6个Cl-变成了红色, 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晶体内部的空间结构, 一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 构成正八面体, 一个氯离子周围也有6个钠离子, 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与此相似的内容还有很多, Cs Cl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二氧化碳晶体、几种金属晶体, 微观世界放大数倍, 学生看到了、观察到了, 才能慢慢加以理解、学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时, 教学需要一些视频资料, 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与教学有关的新闻资料、纪录片等, 这时选择空白幻灯片, 单击“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选择影片, 单击“确定”, 幻灯片在播放时, 往往单击, 就可以开始播放了。如果感觉自己制作动画有困难, 也可以选择从网上下载Flash动画, 插入幻灯片中直接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有一个优点, 练习题可以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 即使题目中含有复杂的图像或者多个问题, 新授课穿插习题, 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 习题课中典型题适当增多,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分析问题。习题的讲解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 例题的解题步骤、图像题的逐步分析、晶体中微粒空间排布构型、空间利用率计算等等, 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 优化教学的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范例教学 应用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高中作为学生时代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时代,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范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范例教学应用在高中化学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而且还可以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其真正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和老师了解并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一、了解范例教学的涵义及重要性

所谓范例教学,它主要属于现代教学中的思想,主要是根据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掌握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最终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其中,范例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目标:第一、促进训练与教学的协调发展,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第二、促进系统学习与问题的协调发展。第三、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协调发展。第四、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的结合。而且,范例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选择经典教学例子,注重提升教学水平。第二、剔除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第三、重视教学目的的培养。在进行范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化学成绩,还要重视教学目的的养成。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而且还可以促进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化学知识,还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①。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范例教学的应用

1.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案例

通常情况来说,高中化学教材中具有很多的实验案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强化学科的吸引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实际实验例子应用其中,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知道,学生要想在化学实验中应用日常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就必须要在大量的实验中来不断地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相应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很好地应用了教学理论知识,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②。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实验案例

老师要知道,在高中化学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实验案例,因此,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亲自对实验案例进行研究,融入实验当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案例一,CO2通入Ca(OH)2与SO2通入Ca(OH)2中实验现象相同。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认为SO2通入Ca(OH)2的速率很大,这个时候就可能会产生SO2+Ca(OH)2=Ca(HSO3)2,而且实验现象中没有出现浑浊。针对上述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CO2与SO2通入SO2溶液的实验来进行说明,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SO2通入Ca(OH)2并没有变浑浊,而是一直保持澄清,当SO2的浓度发生改变的时候,才可以看到浑浊。以上题型,可以分为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解题,一种是水解后会生成酸和醇,醇被氧化之后会变成酸,醇和酸中含有的C原子是相同的,而且形状也一样。另一种是酸水解后会生成醇和酸式相等,其中醇含有的C原子比酸多一个。教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类型的解题思路。

3.在化学实验中结合实际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它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并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证明了化学学科的实际性。因此,老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之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内容。老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将化学理论与具体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化学知识应用在其中,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高中作为学生发展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将范例教学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案例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化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范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而且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化学的魅力,并愿意积极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紧跟当今新课标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化学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赵菊红.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的作用探讨[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305.

② 崔子建. 高中化学应用“范例教学”模式的实验报告[J]. 化学教育,2012. 23(7):31-32、38.

③ 蒋秀芳. 高中化学范例教学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2(3):302-303.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