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高职英语课堂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高职英语课堂范文(精选12篇)

高职英语课堂 第1篇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 由于我国严重缺乏高级技术人员, 普通高等院校与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人才模式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社会提供大量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其生源呈现多样化, 涵盖了来自中专、职专、普高的学生。这些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果一味地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进行教学, 其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 为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学寻找一条适宜的路是非常必要的。大量的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表明, 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手段就是分层教育。

2 英语分层载学的实施策略

(1) 学习对象分层

1)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很多可靠的信息, 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制定出适合的教育方案。从统计出的数字可以看出:第一, 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并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所以, 他们对这门基础课提出了质疑;第二, 虽然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但是却很支持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

2) 成绩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水平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层面, 分别是A和B。A层包括的是学生中学习能力高, 学习成绩好, 对英语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可以主动地学习。相反, B层包括的是学生中学习能力一般, 学习成绩一般, 接受力一般, 并且对英语的学习有着不稳定的情绪。在学生入学的时候要安排一次英语摸底考试, 通过考试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英语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 而且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和能力,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 根据摸底考试的成绩和学生的部分意愿进行分层, 分为不同的AB层班或者在班内分为AB层。A层代表的是英语学习成绩好, 接受能力强的好学生;B层代表的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和其他方面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学生。

(2) 学习目标分层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 应该选择发展性目标, 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为主, 发现法为辅, 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 还应该增加一些课外活动, 不仅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还要尽力争取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并且要提高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 应该选择提高性目标, 要尽快尽力向发展性目标靠近。教师要要求学生通过三级英语考试, 尽力争取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 评价方式分层

当前, 各种英语考试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调整。英语考试的指导思想由“考核语言知识为主”转变为“考核语言的应用能力”。高级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考试也分为A、B两个层次, 其中A层次的考试是以国家标准为主, B层次的考试只是以目前现实情况为标准。因此, 英语考试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一般的笔试, 还增加了口语考试,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产生练习英语口语的压力, 并加大了训练的力度。总之, 不论学生属于哪个层次, 都要通过每个层次所规定的英语考试, 这样才可以合格, 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3 结束语

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一定要进行合适的教学改革, 努力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虽然分层教育还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 但是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有着一些不足需要改正, 也需要不断的研究, 从而找到一条更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路。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找出一条教育改革的路子, 要把高职英语教学推向一个高峰,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摘要:高职学生入学时,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分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 已经被许多的学校采用。本文介绍了分层教学的含义和主要形式, 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所在学院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改革的实际情况, 详细探讨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何琦凤.浅析如何完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J].技术与市场, 2010 (7) .

[2]贺子琼, 刘玉强.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职业时空, 2010 (1) .

试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导入 第2篇

试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而课堂的导入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可采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课文,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打下伏笔.本文试从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着手,重点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学新课导入的要求和方法.

作 者:屈玉琴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西,九江,33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1)分类号:U7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文 导入

如何营造高职英语课堂氛围 第3篇

一、教师应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课堂上需要活泼、自由、乐观的气氛。素质教育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更新观念,放弃以前那种师道尊严的权威思想,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亲切、自然,理解、关心他们。教师上课应注意仪表,落落大方,略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应多给予鼓励、表扬,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课余时间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有哪些具体困难,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又敬又爱,师生之间才会有和谐的关系,为活跃英语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兴趣之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分钟的作用。比如,课堂导入,可采取复习法、介绍课文背景法、提问法;在讲授单词时,可以直接讲授,也可以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在现代化教学设备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下降,直至厌学。而多媒体课件通过丰富的图画、声音、动画、视频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造成视觉、听觉的刺激,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课堂上应精讲多练、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高职学生一般仅有一年半学习英语的时间。教师应该如何安排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三个学期呢?讲授枯燥、生僻、复杂的知识,显然不会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实际中也用不到,他们在课堂上必然会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必然不好。如果教师能运用精炼的、有选择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安排课堂内容,把课堂时间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是教师讲解;三分之一是学生操练;三分之一是复习巩固,这样就保证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口头、笔头和听力练习。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提高,课堂气氛必然会很好。

高职学生面临的是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他们对过级考试非常关心。调查表明,学生更愿意教师上课讲一些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上课突出重点。教师课下应该仔细研究历届考试习题,吃透教学大纲,这样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有重点,有层次,就不会“满堂灌”,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传统英语教学侧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日常口语能力的训练,使课堂气氛沉闷。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实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高职学生的口语普遍比较差,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差,说话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千方百计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材施教。对于羞怯的学生要尽量激发其说话的冲动,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敢说愿说;对于胆大的学生,要具体有效地进行指导,使他们会说、善说,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样轻松、愉快、融洽的环境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就会十分活跃。可采取以下具体做法:课前五分钟口语热身运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谈论一下天气、课程、心情、一天的安排、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等等。师生角色互换操练法。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方式单一,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学生不能主动提问和表达思想,不能主动参与教学,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讲,教师有时候也可以扮演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在讲述完单词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利用刚学的单词编造一个荒诞的故事,引导他们开口去讲述。

高职英语课堂 第4篇

一、强化课堂教学,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打开耳朵,张开嘴巴。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与其把它当成知识来学习,不如将之视为一种能力来进行训练。训练可以自我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效果会更好。首先说说训练技能,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就会使之日渐熟练,变成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学习“打电话”时,可先播放一段对话录音,让学生听,一遍听不懂,再放第二遍,第三遍。有的学生还是听不懂,这时再看原文:

A:Is it 223-5467?

B:Yes.Who is speaking,please?

A:This is Tom Smith.May I speak to Bill Morgan?

B:Oh,I'm sorry.He's not in at the moment.

一边看原文,一边再放录音,然后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模仿。待学生基本掌握对话内容后,对原文进行改造升级。如,将对话中的May I speak to Bill Morgan?(初级要求)升级为:May I speak to Bill Morga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中级要求)、May I speak to the boy from Canada named Bill Morga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ABC Import&Export Limited Company?(高级要求)。

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即使是那些不敢张口的学生也没有了心理负担,照顾了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同时,也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吃饱”。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是英语校园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

2“.读、写、译”三管齐下。“读、写、译”看似三大模块,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能读懂的英文材料差不多都可以翻译出来,只是译得是否精妙就待考查了。在课堂教学中,可精泛读相结合,教师将阅读材料中最难的一段拿出来进行精讲,剩下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让他们分小组自学,然后将自学成果分享给他人。在分享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朗读课文,有的负责词汇讲解,有的负责句子分析,有的负责段落口译,有的负责归纳总结,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与实际情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材中还有很多或长或短的文章,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泛读材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来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解决了阅读的问题还提高了翻译能力。而英文写作能力提高是个漫长过程,但只要帮助学生抓住其中重难点,也可短期内迎刃而解。高职英语对英语写作的要求是掌握基本实用性文体,如感谢信、邀请信、电子邮件、投诉信等。在教学中,将相应句型以数学公式的形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再将其他内容填写到公式里面组成句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难度的句式,在课堂中以口语练习的形式反复演练,一两周下来就可掌握一种信函的关键句式。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写作中的其他万能句子,连接起来就是一篇实用写作了。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课下展开英语二课堂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并能将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体现其中,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是英语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宗旨,也是组织者的最大心愿。

1.形式多样,积极参与。课上所学,对学生来说已是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在课下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

如我院举办的“我是单词王大赛”就非常受欢迎。学生们都知道词汇的重要性,而且这种活动起点相对较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有的学生反映参加此活动拓展了词汇量;有的则发现通过努力,自己也有潜力,增强了自信心。而“英语书法比赛”的操作性及普及性更强,也可在小范围的班级内进行,不仅可以规范26个英语字母的书写形式,在抄写单词及句子、诗歌的书写过程中,学生还掌握了不少格言警句。这样的活动既不会让学生有任何压力,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通过点滴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优势,对将来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自主选择,“因材施动”。不管是“英语书法比赛”、“我是单词王大赛”或是“英语才艺大赛”、“英文情景剧大赛”,都是学生本着自己的能力及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原则,“因材施动”,不仅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才能,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身活动,不知不觉间获取了英语知识和技能,真正感受到了活动的魅力。在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逐渐消除了对英语的恐惧感,克服了对英语的心理障碍,不再把英语当成一门学科来看待,而是将英语学习变为一种交际手段、一种习惯,从中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到了课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看似以玩为主,学到的知识不多,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来有所学,学有所得”。

3.与人合作,意义深远。学生在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二课堂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发掘了全新的自我。不管是在“学唱英文歌曲”、还是“英文电影配音”等活动中,学生们在互相协作、纠正发音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磨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通过登台表演展示,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不再羞涩胆怯,敢于面对挑战,变得活泼开朗。通过组织、策划与实施这些活动,学生们从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并锻炼了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学会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

4.师生共同成长。英语二课堂活动不能没有教师的参与,通过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还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在课外进行交流,在活动辅导时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反思、改进和探索。总之,英语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及教师成长的阵地、成材的摇篮,是学生茁壮、全面发展的沃土。

三、课上课下相结合,变课下活动为课堂展示

让学生将课下参与英语二课堂活动的热情不断延续到课上,使课下的参与变成上课的动力,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授为主,体现了教学的学术化,课堂气氛难免沉闷,如果在教学中能将学生第二课堂中的精彩表现带入第一课堂,向全体学生进行“汇报”,学生的状态定会为之一振。

1.课堂变身为“彩排现场”。有的学生在进入学院之前从未上台表演过,缺乏一定的舞台经验,难免羞涩害怕,教师可在课堂上为这些学生提供“现场彩排”的机会,让“演员”走上“舞台”,将同学当“观众”,进行模拟演练。在展示过程中,台下“观众”在认真欣赏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英语学习;展示结束后,台下“观众”还会对“演员”的表现给出相应建议,使输出与输入得到有机结合。而台下的“观众”在欣赏了“演员”的表演之后,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也为将来的英语二课堂活动积蓄后备力量做准备。

2.展示手段多样化。有时,学生的课下活动很精彩,但受到场地、舞台效果、时间、规模等因素影响,不便将其成果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学生在演出现场录制的视频、语音等资料,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只需要连接相应电子设备即可。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在课堂授课时缓解学生长时间上课而带来的疲劳感,又可以作为视听材料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同时也是参加该项活动学生在校期间珍贵的回忆。

3.学教促进,共同发展。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辅导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设计能力,英语校园文化活动进入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也会通过学生的展示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及自身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丰富多彩的英语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了英语学习热情,开扩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学会与人合作,更好地认识了自我,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只要在课上多花些心思就可以成功地将英语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Gardner,H.).重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粟晓燕,宋强勋.关于优化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5,(02).

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创新 第5篇

【热点导读】:怎样教七年级新生学英语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 英语听力教

学技巧

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创新

文章来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一、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必翼健高职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听课洼纛力不寒中,甚至有排斥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不管是从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或中专进入的离职醉攘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底子薄弱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钱也在不断地下降,甚至有砦院校现在招生已经没有分数限制。英语摹础很差的学生更多地涌入了高职院校。据我院教务处统计.2011年人校的大一新生 2060人中(高考英语总成绩为 150分),9O分以上的只有86人,6o分以下的j垂;达 l 人,这确实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挑战,并且这种挑战舍障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变得更加严峻。

(二)教材难度 比较 大

教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器因零,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和牧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果教材太难,会严重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和厌恶排斥心理。反之,如果教材太容易,无法实现教学 目标,满足不了社会对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需求。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今社会对各专业高职人才知识技能的要求。

(三)教师的课堂设计不够合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英语基础知识普遍 比较扎实,但专业学科知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课堂教学只是按照传统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开展,重点只是放在词语解释和语篇翻译上面,而忽略了专业英语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满足不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

作者简介:李玲坡,男,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120

二、高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实现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涉外交际的13语表达上,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听说能力的提高,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师牟挛痹、互动的平台,成为每个学生参与、发言和交流的大讲堂。拿我院201c}级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第5单元 Marketing为例,进一步分析商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实现。

(一)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 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了四大模块:概念讨论模块,听说模块,P 展示和创新模块及读译互动模块。这四个模块的实现都要建立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每一单元都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布置的任务要课前完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四大模块

概念讨论模块首先引入问题 Whatismarketinginyouropin.ion?,然后分成 5组进行讨论(每组7位同学),讨论时必须用英语,5分钟后由每组组长进行总结(每次讨论,组员轮流做组长,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老师要及时地把观点记录在黑板上,便于进一步讨论。

经过几轮讨论之后,对于理解片面的观点,教师要给以指正。比如有一组认为 markeitngisadvertisingandpromotion,这种理解就有点片面,老师应该及时指出,广告和促销只是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一项而不是全部。讨论不仅可以动员人人参与,还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同时专业词汇的运用也在讨论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对市场营销 marketing概念的理解之后,引入听说模块。此模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听课本中安排的听力,使学生熟悉市场营销的听说语境,然后就thedifferencebetweenproduct一orientedmarketingandmarket—orientde markeitng展开讨论,加深对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解。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一些听说技巧,更要激发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真正感受到“Iattend,Ilisten~andspeak,Ibenefit.”oP 展示和创新模块是课前根据课本 内容,并结合学生兴趣,布置的一项作业任务,要求每组(共分 5组,每组 7个人)总结 5到 lO则经典英语广告语(advertisingslogan),上课时每组组长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和讲解,拿其中一组为例:Goodtothelastdrop!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Intelligence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Poetryinmotiondancingclosetomeo动态的诗 向我靠近(丰田汽车)Applethinksdifferent。苹果电脑,不同凡“想”(苹果手机)Sincereforever!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然后根据每组所展示的广告语,教师需要对英语广告语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总结,比如字数的要求,以及语言特点等。最后,让学生 自己动脑,分组进行讨论,根据教师所给出的产品眼镜(glasses8),创造出各小组的广告语。

这个环节中,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在纹尽脑汁地想词组句。经过五分钟的“苦思幂想”,每个小组都创造出来令老师吃惊的结果。其中有两组的广告语现在还记忆犹新,堪称经典!一则是 Wearaclearworld!;另一则是 Beautifulworldinyourasses!。

读译互动模块以课本阅读(text)为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生生互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角。

读译互动的含义就是以段落为单位,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翻译,每一段落读译结束后,由教师指正读错的单词和翻译不太准确的句子。学生要想表现突出(读译环节要记入平时成绩,因此学生对此环节也比较重视),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预习,不懂的单词要查字典,不会读的单词要查音标,不会翻译的句子要及时和同学讨论,不理解的专业词汇可以借助于因特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让我学”转为“我要学”,真正使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加强课堂参与量化积分管理

要想使上述四个模块顺利实施,课堂参与量化积分是有力保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高职英语应用性的要求。

要对该课程的考核进行大胆创新,使其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因为高职英语重在运用,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把测试重点仅仅放在期末的一张卷子上,而也应该放在平时的课堂参与中。因此平时成绩应该从传统的 30%上升到 50%,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平时学习和课堂参与同等重要。

(四)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馈 课堂教学结束时,应该给学生留下5分钟的总结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弄清楚 自己哪些知识已经弄懂和掌握,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不理解的要查明原因,然后以书面形式作为教学反馈交给老师。教师应该对每堂课学生提出的教学反馈进行认真整理和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令学生满意、令教师自身满意的精彩课堂。

总之,在整个高职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 占据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主线,以课堂为舞台,不断为学生创造出“人人都能说,人人都要说,人人都乐说”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

浅谈如何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第6篇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们高职英语老师要改变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必须想方设法激活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以下是我对激活英语课堂的实践总结: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前提

和諧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尊重每个学生,与之平等交流,鼓励其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及时肯定学生的细微进步,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正确、恰当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何况我的学生是由早已对英语厌学的各个学校的初中毕业生组成的,更需要我的耐心和爱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渐渐地,学生在我的课上思维越来越活跃了。

二、兴趣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产生和延续来源于对新知的好奇和体验到的成功感。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就会逐步改善,继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所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的直观方式导入新课,更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爱玩和争强好胜的特点将游戏和竞争的方式引入课堂;按照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个体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三、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关键

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演”“唱”“游戏”“竞赛”“辩论”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演”: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增强词汇运用能力、提高口语水平的有效活动。“唱”: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下快乐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游戏”:高职学生活泼好动,我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丝毫感受不到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新课的学习,学习效果明显好了很多。“竞争”:学生正处于自尊心强、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竞争的方式能促进学生的上进心,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的心理需求。“辩论”: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互动模式,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受到新刺激,语言能力能受到很好的训练。

此外,我还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特定的情景,如实习、购物、旅馆入住、餐厅吃饭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践,在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中互帮互助。在讲授语言点时,创设情境尤为重要,能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枯燥的语法知识。在教情态动词can,cant,must的用法时,我先讲解了它们的用法,然后给出场景:舞会即将开始,小林、小陈和小张还未到,此时传来了敲门声,于是我就与学生用这三个词进行对话表演,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它们的用法。在小组合作中,我把英语水平、性格等不同的学生均衡分组,给出明确的主题任务,让他们展开热烈讨论,而我也到各个小组巡查情况,视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当有学生主动向我寻求帮助时,我打从心里感到激动,立即给予回应。到各个小组汇报成果时,他们争先恐后、积极举手。

四、运用幽默方式,增强课堂气氛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较容易地接受知识。我在讲授虚拟语气时借用了美国名人夫妇克林顿和希拉里在加油站偶然发现加油工人是希拉里的前男友后的对话:

Cliton: If you were married to him, you would have been an oil suppliers wife.

Hilary: If I were married to him, he would have been the President.

学生听完之后捧腹大笑,接着我让学生找出对话中出现的虚拟语气用词,帮助他们总结虚拟语气的用法,并补充了一些练习加强巩固学习成果。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精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范士美.谈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国外外语教学,1998.

[2]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高职英语课堂 第7篇

高职教育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 英语能力也被公认为高职学习者日后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中学相比, 高职阶段英语课堂学时骤减, 保持并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准, 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学习者需要充分利用课堂, 明确高职阶段英语学习目标, 积极通过课堂活动修补语言能力短板, 调整阶段性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增进对于语言学习的认识, 从而使自己在课下英语学习更有效率。而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就必须对学习者课堂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

二、研究现状

需求分析是指了解、分析学习者需求的过程。从内容上,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指外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开展的分析。学习需求分析调查学习者学习水平、语言优势与欠缺、学习偏好、需求与期望 (赵庆红等2009) 。Munby (1978) 提出目标需求分析的一个著名模式, 该模式有意识地排除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认知和情感变量, 只考虑学习者个人的语言需求。Dudley-Evans和St.John (1998) 改进了原有的模式, 增加了对所学课程的需求和期望、课堂教学环境、偏爱的学习方法等内容。余卫华 (2002:20-23) 指出, 需求分析应被作为目标与学习需求分析两种模式的结合。

近年来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成为一些学者的关注点。王斌华和刘辉 (2003) 的研究发现学生的需求呈现集中态势, 同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远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张雅萍 (2004) 调查发现现行教学模式与学习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上述研究主要关注目标需求, 且受试均来自本校, 样本较小。赵庆红等 (2009) 对2283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和需求分析, 发现大学生英语需求总体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趋势;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学生、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在学习需求的某些方面差异显著;且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使得许多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崔景珍 (2009) 以外语需求理论为依据, 调查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 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以及学生要求达到的英语水平即学习目标。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考试, 因此, 他们的学习动力是短期的, 学习是比较被动的;另一方面, 学生不认同传统的教学方式, 希望加强口语训练, 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董辉 (2010) 对唐山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潘赛仙 (2013) 通过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考查了广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建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态度, 以了解与分析他们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需求。

笔者进一步以“大学英语教学”与“需求分析”为关键词搜索了2006年至2011年中国知网资源库中的相关文献。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共有23篇论文, 研究对象包括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社会人员, 没有关于高职英语学习者的研究。文献中7篇研究课程设置、1篇研究课件设计、4篇指向专业英语教学、6篇为教材研究、1篇论述整体英语教改、1篇分析大纲设计、1篇分析跨文化能力发展需求、1篇分析社会人员英语培训、1篇主要分析学习者课堂英语学习需求, 研究对象为本科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学习者。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笔者用相同的关键词和时间跨度找到130篇文献, 其中涉及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仅有10篇。在这10篇文献中, 没有专门分析高职学习者的课堂英语需求的研究, 其研究内容都是研究宏观的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以及专业英语教学。

从以上描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对于英语学习者需求分析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但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本科生层面, 很少涉及高职学习者, 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 尤其是有关高职学习者课堂需求, 更是少之又少。本论文描述的调查, 就是针对高职学习者进行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提供相关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 找出有效的、能满足多数学习者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他们今后就业奠定外语能力方面的基础。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调查拟回答以下问题:第一, 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迫切希望提高哪些英语分项技能?其中针对听力与写作技能, 他们的动机强度如何?主要又有哪些障碍?第二, 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喜爱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哪些?第三, 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对于教师有哪些期待?第四, 本调查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

笔者从任教学院的2012级非英语专业新生中选取了9个班共302名被试, 其中5个班来自文科专业, 由笔者任教;4个班来自理科专业, 任教的两位教师均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所有被试的男女比例为1∶1.2。

调查问卷改编自赵庆红等 (2009) 的问卷, 笔者随后进行了问卷信度评估。笔者使用初步设计的问卷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对6个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班共247人进行试测 (这些学生不参与本调查) , 尔后计算Kappa一致性系数, 修改了k小于或等于0.75的选项。问卷的定稿为15道选择题, 含5道多选题和10道单选题, 调查内容涵盖对英语分项技能的需求、教师角色、课堂形式、对听力和写作能力的认知状况和自我评价以及练习障碍、对教师在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书面反馈的态度。问卷开始部分调查了被试的背景信息, 包括专业、性别。

2012年新生开学后的第一周, 笔者与两位教师对问卷表述进行了沟通, 在确认没有理解分歧后, 各自随堂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当堂回收。共有302名学习者参与了调查, 回收问卷302份, 其中有效问卷297份。调查结束后, 三名教师对数据进行了手工录入, 并由笔者进行了核对后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英语分项技能的需求

调查显示, 口语能力是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需求最为强烈的分项能力, 成集中态势。有54%的受试选择, 以下依次是听力 (27%) 、阅读能力 (11%) 、写作能力 (8%) , 呈明显分散态势分布。可见多数高职学习者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后, 对提高听说交际能力十分渴求, 尤其是口语能力。

(二) 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65%的受试希望教师充当学习协助者;38%希望教师是鼓励者;33%希望是知识讲授者;15%选择“提问者”;17%选择“学习评价者”。学生选择频数最高的三个选项依次是“学习协作者”“鼓励者”“知识讲授者”。这与赵庆红等 (2009) 针对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有相似之处, 表明高职学习者同样期待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多加指导和激励, 但不希望教师实施评估, 课堂上也不太希望教师个别提问, 更愿意听讲。这可以理解为许多高职生对自身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 课堂上面子意识强烈, 不愿冒险使用英语。

(三) 对课堂教学形式的需求

在课堂教学组织语言上, 92%的被试赞成英语汉语混合, 仅有8%的被试赞成全英语教学。可见高职新生大多希望加大听力的摄入量, 但又对自身的听力水平缺乏信心, 因此选择折中方案者居多。

在课堂活动方面, “观看英文电影”成为频数最高的选项, 有82%的被试选择, 呈现显著集中态势;以下依次是教师讲解语言点 (37%) 、分角色会话 (26%) 、播放教材配套课件 (21%) 、个人演讲 (19%) 、师生问答 (18%) 、限时写作 (12%) 。其余选项因被选次数小于10次, 故略去。笔者又专门针对师生问答进行了调查, 34%的被试明确表示不希望课上回答问题。英文电影成为首选, 说明高职学习者渴望有时代感、真实地道的教学内容;同时折射出对了解西方文化的强烈愿望。语言点讲解与播放课件排在第二、三位, 又折射出他们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依赖, 希望教师紧密依托教材组织以讲解为主的教学。个人演讲与师生问答选择次数偏少, 再次说明许多高职新生在英语课堂上有着强烈的面子意识。仅有12%的被试选择限时写作, 反映出多数学习者较低的写作培养动机。

(四) 对听力和写作的自我评价和需求状况

对于高职学习者听力的认识, 有86%的被试选择了“至关重要”或“比较重要”, 这表明大多数高职学习者对听力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在自评方面, 仅有28%的被试对自己的听力做出“优秀”或“良好”的判断。这再次说明高职新生整体上听力的薄弱。至于听力练习中的障碍, 第15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29%的被试存在语调适应困难;25%的被试不适应正常语速;70%的被试听力词汇量欠缺。听力词汇不足成为首要问题。

写作能力方面, 80%的被试认为英语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同时62.5%的被试“不太喜爱”或“讨厌”英文写作;仅有11%的被试“十分希望”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被试的认知态度与实际动机形成巨大落差, 说明高职新生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 同时证明中学的写作教学模式与他们的学习风格极不协调, 无法调动其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在写作障碍调查中, 76%的被试选择“词汇不够用”、35%选择“内容贫乏”、22%选择“不懂谋篇布局”、64.9%选择“基础语法知识不足”。写作词汇贫乏与基础语法知识不足高居前两位, 意味着写作的流畅性根本无法保证。许多高职学生只能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煎熬, 丝毫找不到乐趣。这部分解释了上述落差的成因。

五、教学启示

(一) 听说训练方法需要更新

问卷结果显示出新生整体上对于听说能力, 尤其是口语能力, 高度重视。这一事实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课堂上引入有效的听说能力培养模式来满足学习者的课堂需求。但由于高职院校扩招, 大班教学成为常态, 加上调查反映出整体上高职新生趋向保全面子, 不愿冒险的课堂学习心理, 口语活动开展面临巨大挑战。相较而言听力成为更安全的切入点。

而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以高职新生的现有听说水准为基础。目前由于许多省份不把英语听力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严重冲击了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连带波及学习者的口语能力。笔者曾连续三年对非英语专业入学新生进行朗读测试, 间接测试这一群体的口语能力。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存在相当数量的基础词汇发音问题, 超过90%的学习者的语调水准严重偏低。问卷中第14题调查学习者听力自评, 仅有28%对本人的听力做出积极评价;在对听力作间接调查的第2题中, 也仅有8%的被试赞成全英语教学, 两项数据证明大多数高职学习者对听力缺乏信心。有关听力困难的原因, 第15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29%存在语调适应困难;25%不适应正常语速;70%听力词汇量欠缺。听力词汇不足成为首要问题。

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教师通常使用统一教材中的听力材料, 口语活动采用教材中设计的讨论题目, 但其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在2009年和2010年, 笔者多次与学习者针对教材的听力部分和传统的课堂口语活动模式效果进行半开放性访谈。绝大多数学习者都对听力教材评价不高, 认为其内容陈旧, 不能唤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流行的课堂分组讨论活动也基本持否定态度。学习者提出的主要问题是经常感到无话可说, 有时有话说, 但又受累于口语词汇的匮乏, 经常需要查询词汇, 导致丧失表达的愿望。小部分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则是表达出来后同伴无法理解, 需要再三解释, 一来二去, 也就不愿参与讨论活动。还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语音面貌不佳, 许多基础词汇发音不准, 几经纠正, 自尊心受到冲击, 导致无法继续。笔者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察和笔者与同事的教学情况交流也证明了这些情况。调查同时发现, 英文电影有可能有效解决目前听说教学的尴尬。问卷第四题的数据汇总显示, 超过80%的被试把观看英文电影作为最喜爱的课堂活动之一。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使用“大学英语教学”与“英文电影”作为关键词, 在2008-2012五年中找到272条记录, 众多的高校外语教师已经从思辨角度论述了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 特别是听说教学方面的巨大潜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实证研究较少。高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能否适应原声电影中众多角色的不同口音、语速, 是否有足够的听力词汇, 以及课堂围绕电影的活动设计能否契合高职英语学习者心理,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需进一步验证。

(二) 基础写作练习亟待加强

英语写作能力是应用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问卷数据说明, 80%的被试认为英语写作能力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62.5%的被试选择“不太喜爱”或“讨厌”英文写作;仅有11%的被试“十分希望”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这一结果与笔者在过去三年中对单句汉译英课后作业的观察以及与同事有关该项作业完成质量的访谈相吻合。过去三年中, 笔者统计了该项翻译作业的雷同率, 发现在上交的作业中, 约有46%的作业存在明显雷同。笔者又对四位同事进行访谈, 他们全部提到作业中的雷同现象, 虽无具体数据, 但现象十分普遍。这充分反映出学习者对于该项练习的消极态度, 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超过半数的学习者内心对某种训练存在抵触, 练习效果势必大打折扣。问卷第9题调查了学习者在写作练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写作词汇和基础语法排在前两位, 这可以部分解释学习者对写作练习缺乏热情的原因。教师要想提高写作练习效果, 必须首先解决高职学习者写作词汇和基础语法薄弱这一问题, 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有相当数量的词汇和翻译练习为支撑。由于61%的被试渴望提高口语能力, 教师可在使学习者充分理解写作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关联的基础上, 布置大多数学习者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写作任务, 内容尽量贴近高职学习者的日常生活, 同时给予尽可能多的积极书面反馈, 鼓励他们跨过这一基础阶段。有关书面反馈的效果, 第11题和第12题进行了调查。79%的被试认为教师书面反馈“很有利于我提升写作能力”;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学习者乐于接受教师的书面反馈。在对待教师书面反馈的态度上, 29%的被试“认真阅读并总是做出修改”, 高达55%的被试“认真阅读但不常修改”, 这说明84%的被试是认真对待教师的反馈。只要能顺利度过这一初级阶段, 学习者对于写作的动机水平应会大幅度提高。有关具体的写作教学方法, 王初明等 (2000) 提出的写长法已经在一些本科学校实验并取得效果, 但笔者通过对高职高专写作教学文献的检索, 鲜有实践。考虑到本科学习者与高职高专学习者在英语水平上的差距, 笔者认为将写长法进行适当改造, 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实验, 检验其效果。总之, 英语写作是一项艰深的智力活动, 而目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使学习者有话可说, 提高写作活动的趣味性, 更大范围的鼓励学习者 (在第2题的结果中, 38%的被试选择“鼓励者”作为最期待教师充当的角色, 仅次于“知识讲授者”, 表明学习者对于教师鼓励的渴望) , 尽量使写作体验更加流畅, 使课堂写作教学在培养基础语法能力上更加有效是写作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六、结语

本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某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英语课堂需求调查, 内容涉及教师角色、课堂形式、个体英语学习的侧重点、英语分项技能培养障碍。调查发现, 英语口语能力与听力已成为高职非英语专业新生最迫切希望提高的分项技能, 而主要障碍为听力与写作词汇不足;高职学习者渴望有时代感, 真实地道的教学内容;希望了解西方文化, 同时显示出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依赖;期待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多加指导和激励, 但不希望教师评估自己。上述发现对于改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参考作用。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同时提出了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本实验也存在不足。研究范围仅限于笔者任教学院, 且样本数量有限, 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 其准确度可能受到被试当时的心情等因素影响。研究成果还有待更大范围的调查以及更丰富准确的测量工具来加以检验。

附录

外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导语: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协助外语教育工作者了解情况, 以便正确指导高职外语教学, 我们就您的外语学习状况作一次调查。调查为匿名。下列的调查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 答案无正确与错误之分。调查所得数据仅供研究使用, 不会外泄。请同学们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相应内容, 谢谢合作!

参考文献

崔景珍.2009.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 (2) :106-109.

董辉.2010.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 (4) :42-45.

潘赛仙.2013.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学生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 (4) :79-82.

王斌华, 刘辉.2003.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3) :34-38.

王初明, 牛瑞英, 郑小湘.2000.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 32 (3) :207-212.

余卫华.2002.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8) :20-23.

赵庆红, 雷蕾, 张梅.2009.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 (4) :14-22.

张雅萍.2004.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与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8 (1) :57-60.

Dudley-Evans, T.&St John, J.1998.Developments in ESP[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高职英语课堂 第8篇

一、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

(一) 学生基础薄弱, 学习习惯没养成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有少量高于省线不少的高考生、但也有连高考都没参加的中专生甚至初中生, 英语基础好的能听懂老师用英语授课, 还能用英语回答老师提问, 基础差的不会拼、不会认音标, 有的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完整。绝大部分学生在过去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的原因往往就缺乏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学习兴趣不高, 厌学心理严重

高职院校非专业英语课的时间平均不到四小时, 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形成了“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念, 学生听”, 即使想提问, 也因学生不会不愿意配合而无法进行, 这样的教学就使得语言学习变得毫无趣味。另外, 与初中高中严格的管理相比, 高职相对松和开放, 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角色转换, 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影响, 英语学习者尤其严重。久而久之, 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进步并且有了厌学心理。

(三) 英语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策略滞后

进入高职院校后, 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状态中, 对于高校的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不能立即适应。基础差的学生, 只满足于或只应付课堂英语学习, 课外时间基本不再过目。即使那些在英语学习上有兴趣的学生, 也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成绩平平。能够坚持做早读, 听英语磁带、英语广播、用英语交流、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寥寥无几。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抄;教师考, 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只会令早已在中学时就对英语倦怠恐惧的高职生完全丧失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然而, 大部分高职生虽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却活泼开朗, 爱唱爱跳, 可以说心思都放在“玩”上了, 教师可以利用高职生的这一特点不必太过拘泥于教学形式尽力创建生动活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二、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实施策略

(一) 情景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 在真实的情景中, 学生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才能有效地同化和顺化所学的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 在设计口语活动和任务时应尽可能将真正的生活情景、真正的交际目的和真实的角色有效结合起来, 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交际环境中, 使学生有语言素材可以表达,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和激情。在设计情景时, 可以从故事、时事或常识开始自然引出要练习的情景。情景可以包括最基本的初次见面、道歉、告别到问路、购物、看医生, 再到应用性更强的酒店用餐、机场登机等。其中在给出事例、参考句型词汇的基础上, 要增加跨文化交际和社会常识等实用性的知识, 使学生感到语言形式不再枯燥乏味, 而是真正感到有需要, 进而主动去建构自身关于某场景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 借助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在单元教学之前.通过网络将该单元主题及相关阅读资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网上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教师再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安排在课堂进行评讲.解答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单元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学生可以在网上查看教师的教案及电子课件.练习发音、学习朗读。教师可以把本单元相关的阅读理解题、词汇题、翻译题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以提交任务的形式向老师提交作业。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讲, 给学生记分.对单元中的难点加以强调和讲解。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教师信箱、网上答疑室、网上聊天室以及论坛等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问的互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同学.或向老师请教。教与学可以因时因地更加灵活地加以调整。不再受时问和场所的限制,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可以在答疑室里得到老师的解答。

(三) 充分利用高职高专学生爱唱爱跳的性格在课堂上进行唱跳表演等活动

高职生中不乏善于模仿, 表演能力强的人。课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单词和句型自编自导小短剧。尽管剧本内容有限, 学生的表演也并不专业, 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听、唱英语歌曲学习英语是十分适合高职生的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听觉、开发其音乐智能, 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 从而促进英语的学习。

(四) 游戏课堂寓教于乐

抓住高职生“爱玩”的心理, 带着他们在课堂上“玩”。比如学生记不牢单词的原因是单词重现的次数不多。这时就可以通过单词“滚雪球”游戏, 可使学生通过多次复习单词, 加深对单词的记忆。该游戏的具体做法:每学期期末复习单词时, 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组, 每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以某字母为词首的单词, 前一个单词的词尾字母做下一个单词的词首字母。例如:map—pen—nose—egg.good, 在规定时间内写的词最多且又正确的组获胜。

三、结束语

构建活动型课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英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的课堂模式能够逐渐的使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厌学”到“主动想学”,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使学生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进而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目前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其心理特征﹑学情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活动型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职英语,学习现状

参考文献

[1]赵一玲.浅谈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7 (8) .

[2]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5) .

[3]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3) .

高职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浅析 第9篇

一、立足学生实际,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讲究因材施教,同样课堂的提问更应该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良、差之分,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所以老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确定问题,以此来选择要提问的对象,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广度、深度等,面向全体同学,让差、中等、优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例如,基础差一点的学生,老师就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而且容易记忆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短时的记忆或是浅层的理解就能说出所需要的答案;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理解性的题目,能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叙述出来;对于那些英语比较优秀的学生,老师就要提出一些比较有创造性的题目,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综合分析、寻求原因,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二、增加提问参考性问题的比例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授时,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性的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单词、短语、句子是否真正的掌握,并通过初步的模仿,培养开口讲英语的习惯。在确认学生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之后,老师就需要进一步的提出参考性的问题,把课堂上的交流引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拓宽自己的思维,顺利的进行语言沟通,从而促进交际能力的发展。根据国外调查发现,学生回答参考性问题的机会越多,自我表达的能力就越好,英语成绩也越好。因此,老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上增加提问参考性问题的比例。

三、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鼓励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唤醒、激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问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可以说,“这是一个抢答题”之类的刺激性语言,以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消除他们的恐惧思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切合实际的鼓励和赞美,使用一些“Excellent! Amazing!”等积极的语言。在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且给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加分,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延长回答时间

在回答提出的问题时,适当的延长学生的回答时间。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都是提出问题就让学生作出即时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当老师延长回答时间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功率,从而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即便这次回答不上来,下次的课堂提问也会积极的参与。在提问时,老师不要干扰学生的思维,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增加一些教学的耐心,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反馈

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不同的反馈,这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表扬或是正面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然而,在很多反馈的过程中,老师都是笼统的反馈,没有具体到问题,这就让程度差一些的学生丧失信心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所以老师应该有具体的反馈意见,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对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改善,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时,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老师都应该仔细倾听并积极的给予反馈,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消除对回答问题产生的恐惧,产生成就感,并且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小议高职英语课堂提问艺术 第10篇

一、课堂提问的对象设计

老师的提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 不能忽略任何一个。课堂上难免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老师喜欢用提问的方法来警告这类学生。乍一看, 确实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短时间内能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但是频繁使用的话, 大大降低了课堂提问应有的功能。因为这种提问带有明显的针对性, 其他学生根本不会参与思考, 而是看热闹, 这就使提问失去了价值。所以, 课堂提问应该以中等学生为基点, 兼顾优生、差生。即在中等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设计问题, 使中等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回答;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化或简化一些问题, 来满足优生、差生的需要。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设计

1. 导入性提问

在课堂导入阶段, 老师可以针对单元主题, 从学生自身经历和生活常识的角度出发, 提出两到三个导入式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标准教程第二级“Unit 26Hotels”Dialogue1, 我先提出两个问题: (1) If you pay a visit to another city, where will you stay? (2)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然后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 与同桌展开讨论, 我也通过PPT给出了一些提示。通过这两个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并最终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我们将要学习的对话上来。

2. 探究性提问

在课堂内容学习阶段, 面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一个重点和难点?若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死板、毫无生气, 学生只会一味、被动地接受。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帮助学生攻克疑难, 获取新知, 完成知识的迁移。

3. 巩固性和总结性提问

一堂课下来, 要想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情况和语言点的运用程度, 提问是很好的手段。老师就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问题, 可以采取学生集体讨论的方式回答, 也可以抽个别学生回答。例如, 如果要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可以组织一个“Bon-bon Relay Race” (棒棒糖接力赛) 。先把学生分为八个小组, 然后用PPT播放本堂课所学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自由抢答, 或者说出单词短语的意思, 或者把单词短语拼写完整, 或者根据图片猜出相关的单词短语, 每答对一题该学生所在小组得一分。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 哪组就获胜。最后获胜的小组里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棒棒糖作为奖励。老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作相应的补充,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说是一堂课的“回归”。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设计

1. 提问要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 老师不能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要以可亲的态度、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提问的语气要尽量委婉。例如:Would you please?May you sharewith us?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这样比生硬的命令式语气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 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评价, 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充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 选用不同的评价用语。例如:“Excellent.”“Perfect.”“Very good.”等,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特别是要发现学困生的进步, 给予肯定, 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时学生对所提问题感到茫然, 可能是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如果提问经常涉及学生的知识盲区, 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 不利于教学。因此,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提的问题要难度适中。

总之, 我们的课堂提问不是为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是为了体现学生的特长, 更不是为了单纯的答案。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有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课堂才会绽放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摘要:良好的教书艺术莫过于娴熟地使用问题。文章从课堂提问的对象设计、内容设计和策略设计三个方面论述了老师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堂提问艺术, 合理设计课堂问题, 来优化课堂结构, 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高职英语课堂的创新改革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 课堂模式 创新改革

课 题:素质教育下的高职英语课堂形式的多样化研究,课题编号:14SZJ068。

近年来,国际大融合的发展日益蓬勃,国际交流日臻频繁,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使重视实践教育的高职教育被赋予了更神圣的责任。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其在高职院校中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陈旧、人才供需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拓展。因此,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模式,提升高职素质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融合度,成为高职英语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课堂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固步自封

英语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长久以来一直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地听课,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抑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2.教学内容缺乏行业性,职业价值低

英语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来源于课本,学习内容基本上是基础语法和单词认知,实用性和职业性不强,缺乏与专业对口的高职教材,这就背离了职业教育应用型、实用性、综合性的课程教育观。

3.教辅设备利用度不够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生产、流通部门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单纯依托课本,采用“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专业素养,缺乏应用性实际操作,不能满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二、高职英语课堂模式的创新

1.采用主动型的双向教学模式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解放思想,摒弃传统观念,使学生逐步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转变,是创新、改革英语课堂模式的重要环节。在主动型学习模式中,课堂主角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地讲解各种语法知识,而变成了引导者和答疑者;课堂情境由单一式、被动式变成交互式、探索式,学生可以积极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开放式的双向教学模式,深入贯彻了当下大力提倡的学生本位思想,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为高职教师勇于大胆创新、总结实践经验提供理论源泉和组织基础。

2.差异化定位高职英语课程,充分体现实用性和职业性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流通、服务领域的一线技术型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也应该摆脱公共基础课的孤立性,与学生主修的专业紧密结合,切合学生将来要踏入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科学定位英语课程,有的放矢,实行差异化管理,以就业导向和专业分工为原则,重新划定教学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计划等,从而有效地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将语言能力的应用融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3.大力推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辅工具的使用,促进课堂形式多样化发展

在“聋哑式”的课堂模式下,单一的课本呈现方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参与的热情,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厌烦感和倦怠感。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欲和求知欲。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逐步开发、完善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慕课”模式。所谓“慕课”,是一种具有海量资源的在线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慕课”具有开放性、方便性、公共性的特点。

三、小结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输送高水平、高技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高职教育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克服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形式,让高职课堂成为学校和企业对接的桥梁,让高职院校成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型高技术水平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孙迎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2]姚春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

[3]夏喜玲.论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6(6).

[4]胡社利.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2(3).

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第12篇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对当下我国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后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各类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高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些本质差异,这种差异也会直观地反射到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来。高中英语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和深化学生的语言基础,为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好铺垫。高职英语教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英语教学上也会更倾向于培养学生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方向的英语素养。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有侧重性地展开对学生的辅导,使学生具备某一个专业或者方向的英语应用与实践能力。只有教学目标明确而清晰,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一问题也会给具体的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障碍。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课堂上讲到的一些内容以及知识点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学习起来没有任何挑战性。而相同的内容,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甚至十分薄弱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则会很大。这种英语基础上差异的过大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上存在很多障碍。如何平衡与协调各个层面的学生,让大家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够有一定的收获,这是教师们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

3.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也是实际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一些非常陈旧的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一些新的教学辅助工具。这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十分沉闷,也会使很多知识的呈现效率十分低下。教师应当多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教学模式得到有效革新,并且多尝试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教学工具。这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也会让知识教学效率更高。

4. 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在很多高职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学习氛围的缺乏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阻碍。英语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们想要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有良好吸收,课下努力钻研并且多进行知识应用与实践同样非常重要。然而,大部分高职学校内都不具备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学习自觉性也十分低下。很多学生连课堂内容都没有及时进行巩固,更不用说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与习练了。这同样是导致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善策略

1. 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想要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需要解决目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阻碍。教师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十分关键。对于职高生而言,毕业后分配在外企工作的机会相当多,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就看不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也无法同外方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而且,日常生活中很多我们必须涉及的场所(如toilet/airport/exit等),都是用英语标记的。职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日常交际需要和相关专业技术需要,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学好英语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教师要明确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有的侧重点,课堂教学目标要十分清晰,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 提升学生基础水平

提升学生的语言基础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平时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高职学生语言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语言的应用能力也较差。教师要针对学生语言能力短板创设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环节。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尝试用简单实用的英语和学生交流,也可以就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对话。例如教学问路的场景时,让两个学生来展开自由对话:

A: Excuse me. Do you know how to find the nearest bathroom?

B: Yes, go down this road and turn left, you will see a shopping mall. There you will find one in it.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That’s okay.

学生的对话十分贴近生活。多给学生创设这样的交流场景与语言应用平台对于学生交流能力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这也是高效英语课堂的一种打造模式。

3. 提升教师施教水平

提升教师自身的施教水平也很有必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不少高职英语教师自己的语言基础就不够扎实,教学水平也有待提升。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完善与充实自己,以便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收获。教师可以在平时多观看一些原声素材,以及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自己的语言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累积教学素材,在课堂上有更多好的内容和学生分享。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游刃有余。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4. 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

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会很有帮助。不少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相应的教学理念也十分陈旧。这些都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的原因。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转变这种状况,通过多样化且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想要全方位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需要教师综合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在教学理念上有积极革新。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一点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以Unit 1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导入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有关环保的知识作为切入点,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ir pollution today? 2) What has caused it in your opinion? 3)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living environment? 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会慢慢明白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及我们应该为防止空气污染做些什么。不仅达到了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职业高中的教育宗旨就是“先成人后成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情感教育内容,并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下多和学生展开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兴趣以及在英语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与障碍。这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为后续的教学过程提供参考与指引。

2. 合理采用分层教学

职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够好,英语基础不够扎实,且学生间的语言水平与语言能力参差不齐。想要化解这个问题,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会很有帮助。如在学习Great Men and Women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问基础好的学生:“Can you tell us a story about a great man or wom-an?”及“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for a Great Men or Women?”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转变提问方式:“Is Yao Ming a great man?”或“Is Li Na a wonderful woman?”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问题,让后进生也体验到成功,进而坚定可以学好英语的信心。在“role play”这一环节中,教师同样应根据英语水平的不同,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且适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根据剧情内容和自身特点,配上相应语言、动作、表情,使情境表演生动逼真,让后进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分层教学,才能够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能够帮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得到进步。

3. 让学生体验成功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信心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也是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很值得尝试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为学生创设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可让唱歌好的学生教唱英文歌曲,上台表演英语对话或英语短剧;也可以让有表演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词汇的动作,让班上其他同学猜出其英语名称 ,如cycling, swim, exercise, play badminton,play tennis等;还可以让发音好的学生带读新课;让字写得好的学生和图画得漂亮的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值得一提的是,如能让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展示一技之长,这往往可使他们的英语潜力得到激发,最终在英语学习上有所突破。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到英语学习中的成就感对于他们学习欲望的激发非常有帮助。教师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且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性。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好的语言应用与实践的平台,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结语: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