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通讯行业范文(精选8篇)
电信通讯行业 第1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国内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对企业整体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品间的竞争, 其中高科技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到了“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以及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内容。对于我国电信通讯行业来说, 哪种模式更符合行业特点、更有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我国电信通讯行业国际化进程中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
1、新产品出现快, 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 电信终端消费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到15周。例如:三星手机Galaxy系列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个系列, 2010年3月推出Galaxy S, Galaxy SII和Galaxy SIII分别于次年5月发布, 仅3个月后, Galaxy Note II在2012年8月于柏林发布, 紧接着7个月后性能得到突破的Galaxy IV正式发布, 从三星手机发展历程来看,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在研发创新能力以及研发投入落后的情况下, 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2、缺乏明确和具有前瞻性的研发规划, 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满足消费者日渐增加的功能需求, 产品开发难度也随之增加。在研发过程中, 对企业技术、资金投入能力, 工作人员技术能力以及团队协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国内企业由于起步晚, 在这些方面明显弱于思科、阿尔卡特、爱立信等国际巨头。三星电子、阿尔卡特、爱立信、思科等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 每年的研发投入居全球前列, 根据全球企业年报推出的《2012年全球IT研发投入TOP25排行榜》, 三星电子、诺基亚、思科、爱立信、华为、阿尔卡特分别投入107.67亿、62.84亿、54.88亿、50.43亿、48.31亿、31.65亿, 这反映出通信巨头在资金上占有的巨大优势, 国内企业除了华为、中兴以外, 大多数规模较小, 研发投入相对很少, 由此在技术创新上落差较大,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退居下风。
3、资源调配不合理, 无法及时把握市场机遇
市场上机会很多, 但现代的中国企业大部分仍然采用80年代的产品开发模式和第二或者第三代初的研发管理体系,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有46%的资源流失;七个产品概念只有一个最终成功;50%的新产品开发失败;66%的CEO对其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上的表现感到失望。此外, 由于国内的体制缺陷以及国外市场的产品进入壁垒也一定程度上给电信通讯行业的产品开发创新活动造成了障碍。[1,2]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华为作为研究对象, 是基于其背景、发展遇到的瓶颈及解决途径等综合考量的结果, 它代表了我国电信通讯行业在国际化产品开发进程中的情况。
1、华为引进IPD概念模式的历程
(1) 华为背景。华为素以注重研发管理著称, 其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北京、上海、南京以及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研究所, 35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 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2012年, 华为研发费用支出占收入的13.7%。
(2) IPD实施过程。从1998年初开始, 当时华为自己摸索, 推广实施了一套基于IPD的研发体系变革方案, 但这次变革基本上是一次失败的尝试。2000年, 华为决定引进IBM公司的IPD概念模式, 转向以业务流程和生产线为核心的管理模式。[3]下图为华为的IPD流程图:
2、IPD概念模式的绩效分析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四、结论
从以上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 IPD模式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由表1可以得出, 2000-2012年华为公司研发投入额不断增长, 且增速呈上升状态;由表2可以得出, 研发投入每增长1个单位, 净利润就平均增长0.560个单位。可见产品开发对公司净利润的贡献率很大, 体现出运用IPD产品开发模式对于公司发展前景的重要性;由表3可以得出, 研发投入每增长1个单位, 海外销售额就平均增长5.843个单位。由此可见产品开发对公司海外市场业绩的贡献率之大, 而正是IPD的成功实施为华为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发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a.预测变量:研发投入b:因变量:净利润Y=4.127+0.560X (Y表示净利润, X表示研发投入)
**.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Y=-1.028+5.843x, (Y表示海外销售额, x表示研发投入)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12《华为人报》计算得出
第二, IPD模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使企业能够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以NE系列路由器为例, 华为在2000年发布了首款产品;2004年发布了NE5000E集群路由器;2007年8月NE80E的升级版NE80E40E上市;2010年8月NE40E正式发售;并于同一年推出NE20E-X6;2011年10月NE/20对外销售;而NE20E-S系列也于次年9月正式亮相。华为已经成为世界能生产高可靠商用集群路由器的顶级设备商之一;此外, 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华为3Com应用了IPD, 使其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一半。[4]可见, IPD能够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缩短上市时间, 降低开发成本, 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集成了多学科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与管道管理等最佳要素的IPD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有利于我国电信通讯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管理,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增强产品的集成度, 更快地将新产品投入海外市场, 弥补其因技术创新等因素造成的产品滞后, 增强其海外竞争力,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而这也恰好契合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展望。
上文以华为为例, 分析了我国电信通讯行业在国际化产品开发进程中的现状及问题。通过运用集成产品开发模式, 华为实现了销售额与净利润的双重飞跃, 并逐渐在国际产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可见, IPD模式是适应我国企业的产品开发战略的。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通信产业发展, 我国通信产业要制定明确的业务策略, 合理分配资源, 使企业能力与市场机会相匹配。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加强跨部门协作与沟通协调。产品的设计要按照功能部门的顺序传递, 特别是职能部门与研发部门应当就市场需求与研发能力达成一致, 提高团队合作效率。[5,6]
参考文献
[1]Michael Boshes.从短期响应到长期规划一一需求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展望[R].华为人报, 140.
[2]梁鸣, 集成产品开发 (IPD) 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7) :120-122.
[3]张利华.华为研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王丙福.IPD的实践真知[R].华为人报, 136.
[5]陆学彬.集成产品开发模式下项目工作团队的有效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2) :17-19.
电信通讯英语精选 第2篇
JA
JA
JA
JAJava Applet“爪哇” 语言的小应用程序 Java Application“爪哇”语言应用程序 Job Analysis作业分析 John Atanasoff约翰·安塔纳索夫(1937年开始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JAJump Address转移地址
JAJump Address转移地址〖指令〗
JAJump if Above大于则转移〖指令〗
JABJob Analysis and Billing作业分析与开列清单
JABSJoint Automated Booking System联合自动订票系统
JACCJoint Automatic Control Conference自动控制联合讨论会
JACM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计算机协会会刊(美国)JAEJava Application Environment“爪哇” 语言应用环境
JAECJapan Aero – Electronic Company日本航空电子工业公司,日航电
JAFJava Archive File“爪哇” 语言存档文件
JAIJava Advanced Imaging“爪哇” 语言高级成像技术
JANETJoint Academic NETwork大专院校联合网(英国)
JAPATICJApan PATent Information Center日本专利信息中心
JAPIBJoint Air Photographic Intelligence Board航空摄影联合情报局
JARJump Address Register转移地址寄存器
.jar压缩文件〖后缀〗
JASJournal Automation System日志自动化系统
.jas图形文件格式〖后缀〗
jasmines“茉莉之窗”: 中文搜索引擎(域名)
JATJob Accounting Table作业记账表
.jav“爪哇”语言的源码文件格式〖后缀〗
Java“爪哇”语言环境(美国SUN公司设计的解释执行语言),爪哇程式(台湾用语)JavaRMIJava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爪哇” 语言远程方法启用
JAWTJava Abstract Windows Toolkit“爪哇”抽象窗口工具箱
JBJava Booster“爪哇助推器”(Innovative Software GMBh公司1997年出品的网页加速器)〖软件名〗
JBJeffrey Bezos杰弗里·贝佐斯(1995年创办世上最大的网上书店亚玛逊)
JBJohn Backus约翰·巴库斯(Fortran 语言之父)
JBJunction Box接线盒
.jbdSigmaScan的数据文件格式〖后缀〗
JBEJump if Below or Equal小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BIGJoint Bi – level Image Group联合双态成像组
JBIEGJoint Bi – level Image Expert Group二值图像联合专家组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一组磁盘而已(RAID的戏称)
Jbond捷邦主板〖品牌〗
JBPCJava – Based Pipeline Configurator基于“爪哇”语言的流水线配置器
JBSJapan Broadcasting System日本广播系统
.jbxProject Scheduler 4的投影文件格式〖后缀〗
JCJack Connection插座连接
JCJob Control作业控制
JCJump if Carry set进位则转移〖指令〗
JCJump on Carry按进位转移〖指令〗
JCJunCtion连接(点),中继线,中心站
JCAJava Component Architecture“爪哇”语言组件体系结构
JCAEJoint Committee on Atomic Energy原子能联合委员会
JCALSJoint Computer – aided Acquisition and Logistics Support联合式计算机辅助采购与后勤支持
JCBJob Control Block作业控制块
JCCJob Control Card作业控制卡
JCCJoint Communication Center联合通信中心
JCC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计算机联合会议
JCCJoint Consultative Committee联合咨询委员会(英国)
JCCLJava Coffee Cup Logo爪哇咖啡杯标识
JCCOMNETJoint Coordination center COMmunications NETwork联合协调中心通信网 JCGJoint Coordinating Group联合协调组
JCIJohnson Controls Inc.约翰逊控制公司(美国,出品楼宇自动化系统)
JCIJoint Communication Instruction联合通信指令
JCLJob Control Language作业控制语言
JCMJob Cylinder Map作业磁道柱面映像
JCNJustice Consolidated Network司法统一网
JCSANJoint Chiefs of Staff Alerting Network参谋长联席会议报警网
JCSEJoint Communications Support Element联合通信系统支持单元
JCSELJump Condition SELector转移条件选择器
JCTJob Control Table作业控制表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爪哇” 语言数据库连通性
JDCJapanese Digital Cellular日本数字式蜂窝
JDCJob Description Card作业说明卡
JDKJava Development Kit“爪哇”开发工具包
JDLJob Descriptor Language作业描述符语言
JEJump if Equal等于则转移〖指令〗
JEACJapan Electric Association Code日本电气协会编码
JEANJordan Extended for Adaptive Neurocontrol用于自适应神经控制的约当范式扩展 JECCJapan Electronic Computer Co.日本电子计算机公司
JECFJava Electronic Commerce Framework“爪哇” 电子商贸框架
JEDECJoint Electronic Device Engineering Council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
JEIDAJapanese Electronic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日本电子工业发展(振兴)协会
JELJava Event List“爪哇” 语言的事件列表
JEPIJoint Electronic Payment Initiative联合电子转账,共同使用的主动支付电子系统 JEPIAJapan Electronic Parts Industry Association日本电子元件产业协会
Jerusalem“耶路撒冷病毒”,又称“黑色星期五病毒”(第一个PC机文件型病毒,1987年发现,13号星期五发作)
JESJapan Electronics Show日本电子展览
JESJob Entry System作业登录系统
JESAJapanese Engineering Standards Association日本工程标准协会
JESIJoint European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联合标准局
.jetHybrid JetFax的传真文件格式〖后缀〗
JFCJava Foundation Classes“爪哇” 语言的基类
JFCBJob File Control Block作业文件控制块
JFETJunction typ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接合型场效应晶体管
.jff使用JPEG文件交换格式存储的位图图形文件格式〖后缀〗
JFSJournaled File System日志文件系统
JFSJumbogroup Frequency Supply巨群频率供给
JGJump if Greater大于则转移〖指令〗
JGEJump if Greater or Equal大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GFETJunction –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结型栅场效应晶体管
JICSTJapan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日本科技信息中心
JIDLJava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爪哇界面定义语言
JIEEJapanes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日本电气工程师学会
JIEOJoint Interoperability and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互操作性与工程学联合组织 JIPDECJap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elopment Center日本信息处理开发中心 JIPNETJap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etwork日本信息处理网
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业标准
JISJob Information System作业信息系统
JISC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
JIT compilerJust – In – Time compiler运行时的编译执行程序〖JAVA〗
JIVAJoint Intelligence Virtual Architecture联合式智能虚拟体系结构
JKJohn Kemeny约翰·科姆尼(Basic语言的发明者之一,1964)
JLJump if Less小于则转移〖指令〗
JLJumming Locator干扰定位器
JLEJump if Less than or Equal小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MJ.Mauchly莫齐利(1907-1980,世界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者之一)JMJob Manipulation作业处理
JMJump on Minus按负转移〖指令〗
jmJamaica牙买加(域名)
JMAJap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日本管理协会
JMAPIJava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爪哇”语言管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JMCISJoint Maritime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海上联合指挥信息系统
JMFJava Media Framework“爪哇” 语言媒质架构
JMPJuMP转移〖指令〗
JMTSSJoint Multichannel Trunking and Switching System联合式多信道中继线切换系统 JNJump on Nonzero非零转移〖指令〗
JNAJump if Not Above不大于则转移〖指令〗
JNAEJump if Not Above or Equal不大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NBJump if Not Below不小于则转移〖指令〗
JNBEJump if Not Below or Equal不小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爪哇” 语言的命名和目录接口
JNFJob Networking Facility作业网络设施
JNGJump if Not Greater不大于,则转移〖指令〗
JNGEJump if Not Greater or Equal不大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NLEJump if Not Less or Equal不小于或等于则转移〖指令〗
JNNSJapanese Neural Network Society日本神经网络协会
JNOJump if Not Overflow没有溢出则转移〖指令〗
JNWPUJoint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Unit联合数值天气预报中心
JOJob Order作业顺序
joJordan约旦(域名)
JOBLIBJOB LIBrary作业库
JOBQDJOB Queue Dump program作业队列转储程序
JOCJoint Operation Center联合操作中心
JOEJava Objects Everywhere“爪哇”语言对象处处有
JOLJob Organization Language作业组织语言
JOMOJOb Mix Optimization作业混合优化
JONJob – Order Number作业顺序号
JOPJoint Operating Procedure共同操作规程
.jor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日记文件格式〖后缀〗
JORBJava Object Request Broker“爪哇”语言对象请求代理
JOSJava Operating System“爪哇” 语言操作系统
Joshua“约书亚”处理器(威盛电子产品)
JOTJob – Oriented Terminal面向作业的终端
.jouVAX Edt editor的日记备份文件格式〖后缀〗
JOVIALJules Own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Language国际代数语言的朱尔斯特有版本,朱氏国际代数语言
JOVIALJules Own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lgebraic Language国际代数语言的朱尔斯特有版本
jpJapan日本(域名)
JPJava Platform“爪哇” 语言平台
JPJob Processing作业处理
JPJob Program作业程序
JPAJob Pack Area作业组装区
JPAJumP Absolute绝对跳转
JPCJoint PASCAL CommitteePascal 语言联合委员会
.jpc日本PIC的图形文件格式〖后缀〗
JPEJ.P.Eckert艾克特(1919-1995,世界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者之一)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规范(图形文件格式,最多可支持16.8M种颜色)
.jpeg使用JPEG格式存储的图像文件格式〖后缀〗
.jpg联合摄影专家组的图像文件格式,美国斯高柏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位图文件格式〖后缀〗
JPOJump if Parity Odd校验为奇数则转移〖指令〗
JPUJob Processing Unit作业处理装置
JPWJob Processing Word作业处理字
JRCYJamming Radar Coverage Indicator干扰雷达覆盖范围指示器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爪哇” 语言运行环境
JRLJump Relative相对转移〖指令〗
JRPJordan Radio Paging约当范式无线寻呼
JSJerry Sanders杰里·桑德斯(AMD的创始人)
JSASJapan SAtellite System日本卫星系统
JSBJump Subroutine跳转子程序
JSCJohnson Space Center约翰逊航天中心
JSCBJob Step Control Block作业步控制块
JSIJob Step Index作业步骤索引
JSIAJapan Software Industry Association日本软件行业协会
JSLJob Selection Lists作业选定列表
JSLJob Specification Language作业说明语言
JSPJackson Structured Programming杰克逊结构化编程技术
JSRJump and Set Return转移并设定返回地址
JSSJob Shop Simulation作业工作室模拟
JSSJoint Surveillance System联合监视系统
JSSSTJapan Software Science Society日本软件科学协会
JSTJamming STation干扰台
JSTJapan Standard Time日本标准时间
JSTJava Server Toolkit“爪哇” 语言服务器工具包
JSTJob Summary Table作业一览表
JSWAPMJob SWAPping Memory作业转储存储器
JTAJob Task Analysis工作任务分析
JTAPIJava Telephony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爪哇” 语言电话应用编程接口 JTC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联合技术委员会
JTDSJoint Track Data Storage联合跟踪数据存储体
JTEJunction Tandem Exchange接点串连交换机
.jtfHayes JT Fax的传真文件格式〖后缀〗
.jtf位图图形文件格式(属于JPEG的标记交换格式)〖后缀〗
JTGJoint Task Group联合作业组
JTMJob Transfer and Manipulation作业传送与操作
JTMPJob Transfer and Manipulation Protocol作业传送与操作协议
JTMPJob Transfer and Manipulation Protocol作业传送与操纵协议
JTONETJava Telecom Object NETwork“爪哇” 语言电信对象网络
JTPJob Through – Put作业通过量
JTSJava Transaction Services“爪哇” 语言上网处理业务
JTSCCJoint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远程通信标准联合协调委员会
JTSINJoint Transmission Services Information Network联合传输服务信息网
JUBJob Unit Block作业单元块
JUGJoint Users Group联合用户组
JUGACMJoint Users Group of Associates for Computer Machinery计算机协会会员联合用
户组
JUIJava Unit Interface“爪哇” 语言设备接口
JVAJohn V.Atanasoft约翰·阿塔纳索夫(1903-1995,电子计算机之父)JVCVictory Company of Japan日本胜利公司(著名电子产品厂家)JVMJava Virtual Machine“爪哇”虚拟机
JVMDIJava Virtual Machine Debugger Interface “爪哇”虚拟机调试界面 JVNJ.Von Neumann冯·诺依曼(1903-1957,微电脑之父)
JVOSJaVa Operating System“爪哇” 语言操作系统
JWJamming War电子干扰战
.jwJustWrite的文本文件格式〖后缀〗
JWCJunction Wire Connector交叉线连接器
.jwlJustWrite的库文件格式〖后缀〗
JWNJapan Wideband Network日本宽带网络
JXTJob Execution Table作业执行表
JZJump if Zero等于零则转移〖指令〗
电信通讯行业 第3篇
电信业务发展“凸显”云特征
罗圣美表示, 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正在使电信业务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电信业务由以单纯业务提供为主, 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主, 整合信息存储、加工和整理, 知识管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为主;引入新技术, 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降低成本, 快速部署;扁平化网络架构设计, 分布式计算和存储, 大容量, 弹性可扩展;融合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实现UGC (用户生产内容) 社区, 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用户体验;利用电信的信用、资费和管理优势, 提供差异化服务。
结合上面的电信业务发展方向, 罗圣美表示, 电信网络的全IP和宽带化发展以及电信技术和IT/互联网技术出现互联融合渗透的发展趋势, 使得云计算越来越得到电信产业的强烈关注。借鉴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思路, 将电信网络的资源 (首先是计算、存储和软件服务) 以云计算的方式组织运用, 成为电信发展新动向。云计算所带来的降低Capex和Opex, 提升网络健壮性和灵活性等显著优势, 对于运营商也有明显的吸引力。
两大步骤引入云计算
对于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新的电信业务应用架构, 罗圣美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阶段, 包括对硬件资源的虚拟化阶段;屏蔽软件对硬件的相关性, 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快速部署能力;原有软件系统尽量不做改动, 直接部署在虚拟化的IaaS云平台之上;共享存储资源的云存储试点。在这个阶段, 云计算技术可以降低业务系统Capex和Opex, 并提高业务系统的弹性和灵活性。
第二阶段是Paa S (Platform as a Service) 阶段, 包括分布式应用平台阶段;提供分布式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 最大限度地使用虚拟化的硬件能力;基于PaaS平台向第三方 (包括互联网开发者社区) 提供快速应用开发;提供分布式计算能力, 提高系统容量, 具备弹性扩展业务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应用, 不但可以实现电信能力更大程度向互联网开放, 还可通过借鉴互联网Saa S (Software as a Service) 、App Store等新的商业模式,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电信通讯行业 第4篇
当下, 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客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中兴通讯为了实现全业务运营融合化, 进一步提升网络竞争力, 更好的展现网络价值, 在与上海电信合作的“城市光网”计划中创新的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力求达到“有效节约投资, 业务迅速开放, 提升用户满意度”的综合运维管理目标。
“城市光网”驱动上海信息化建设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经济中心, 其信息化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与世界信息化发达的城市相比, 上海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截止2009年底, 上海电信的平均用户接入带宽在2M以下, 而日本的接入带宽已经达到了61M, 韩国也达到了46M。为确立上海亚太通信枢纽的地位, 2009年上海市政府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用以推动上海包括基础宽带建设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同时,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 上海成为了各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 竞争异常激烈。目前, 各大运营商均在积极发展家庭宽带用户, 上海电信家庭宽带用户数已达329万, 渗透率达到60.55%。宽带用户发展已经趋于饱和, 宽带业务收入也呈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
因此, 在政府宽带基础建设和竞争需求双重驱动下, 2009年6月3日, 上海电信宣布正式启动“城市光网 (MONET) ”计划, 以FTTH、FTTB光接入技术为基础, 以高性能路由集群、IPv6等关键技术为导向, 以IP全业务支撑系统为依托, 构建“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能力, 打造以IP化、扁平化、宽带化、融合化为核心特征的可管可控的绿色高性能光网络。
中兴通讯破解FTTH建设难题
中兴通讯秉承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 与上海电信高度合作, 积极创新, 创造性地解决了“城市光网”FTTH建设中的诸多难题, 为上海电信量身定做了全套“城市光网”FTTH建设解决方案。
FTTH的规模部署给上海电信基于传统固网业务和铜线接入的接入光缆网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主干光缆严重不足, 管孔资源饱和的问题, 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创造性地提出以EPON 1:64分光部署和“薄覆盖” (1个分光器分支口对应多个入户光缆, 通过跳纤实现实际用户开通) 规划相结合的思路, 有效缓解了主干光缆扩容的压力, 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 实现了FTTH网络的快速建设。
另外, 由于上海存在着大量的老式建筑和旧小区, 针对光纤入户困难, 设备取电困难的问题, 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独辟蹊径采用了反向POE技术, 利用五类线除数据传输外的空余4芯铜缆进行电力传输, 通过用户家中已部署的五类线给安装在弱电井或信息箱内的ONU供电, 成功解决了FTTH改造场景下ONU设备安装取电的难题。
同时, 针对客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在原有EPON上行E8-C终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城市光网”定制终端, 终端综合802.11n、DECT、安防、备电等功能, 实现了无线IPTV、无绳电话、家庭视频监控和安防、魔屏业务的综合提供, 为客户打造了现代化的综合信息家庭, 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和黏着度的同时, 也卓有成效地提升了用户APRU值。
此外, 在客户体验方面, 业务开通速度、故障率的有效下降和快速定位是上海电信在网络建设中考虑的重点问题。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合作开发的EPON网络业务自动开通系统已于2010年3月份正式上线, 故障诊断和集中告警系统也将于2010年7月份上线使用, 有效实现了EPON网络的管控和服务保障能力, 极大提升了最终客户的满意度。
上海电信占据“三网融合”先机
“城市光网”是上海电信落实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加快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 实现“三网融合”的具体举措。通过“城市光网”建设的实施, 上海电信摆脱了铜缆接入技术的带宽瓶颈, 在城市化地区实现了光纤到楼、光纤到户, 满足了多业务高宽带承载要求的“三网融合”的宽带光网络。
“城市光网”也是上海世博会九大信息技术亮点之一。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期间, 中兴通讯FTTH建设解决方案全面服务世博, 广泛应用于世博新闻中心、世博园区信息查询亭、世博园区电信营业厅场合, 为世博会用户提供了IPv6/IPv4超高速上网、语音、蓝光高清IPTV、视频监控等丰富多彩的业务, 使得世界各地用户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三网融合”高速光通讯的魅力。
电信通讯行业 第5篇
“城市光网”驱动上海信息化建设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经济中心,其信息化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与世界信息化发达的城市相比,上海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截至2009年底,上海电信的平均用户接入带宽仍在3M以下,而日本当时的接入带宽已经达到了61M,韩国也达到了46M。为确立上海亚太通信枢纽的地位,2009年上海市政府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用以推动上海包括基础宽带建设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同时,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上海成为了各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竞争异常激烈。目前,各大运营商均在积极发展家庭宽带用户,上海电信家庭宽带用户数已达376万,家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65%。因此,在政府宽带基础建设和竞争需求双重驱动下,2009年6月3日,上海电信宣布正式启动“城市光网(MONET)”计划,以FTTH、FTTB光接入技术为基础,以高性能路由集群、IPv6等关键技术为导向,以IP全业务支撑系统为依托,构建“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能力,打造以IP化、扁平化、宽带化、融合化为核心特征的可管可控的绿色高性能光网络。
中兴通讯破解FTTH建设难题
中兴通讯秉承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与上海电信高度合作,积极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了“城市光网”FTTH建设中的诸多难题,为上海电信量身定做了全套“城市光网”FTTH建设解决方案。
FTTH的规模部署给上海电信基于传统固网业务和铜线接入的接入光缆网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主干光缆严重不足、管孔资源饱和的问题,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创造性地提出以EPON 1:64分光部署和“薄覆盖”(1个分光器分支口对应多个入户光缆,通过跳纤实现实际用户开通)规划相结合的思路,有效缓解了主干光缆扩容的压力,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实现了FTTH网络的快速建设。
另外,由于上海存在着大量的老式建筑和旧小区,针对光纤入户困难、设备取电困难的问题,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独辟蹊径采用了反向POE技术,利用五类线除数据传输外的空余4芯铜缆进行电力传输,通过用户家中已部署的五类线给安装在弱电井或信息箱内的ONU供电,成功解决了FTTH改造场景下ONU设备安装取电的难题。
同时,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家庭多媒体娱乐和沟通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黏着度,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合作开发了“城市光网”I型和II型定制网关。I型网关综合提供802.11n、DECT、安防、备电等功能,实现了无线IPTV、无绳电话、家庭视频监控和安防、魔屏业务的综合接入;II型网关在I型网关的基础上,采用接入网关与业务网关相分离的架构,通过DLNA和云存储代理,有效提升了家庭媒体共享和终端的互动业务体验,为客户打造了现代化的综合信息家庭,也卓有成效地提升了用户APRU值。
此外,在IT支撑系统建设方面,业务开通速度、故障率的有效下降和快速定位是上海电信考虑的重点问题。中兴通讯和上海电信合作开发的EPON网络业务自动开通系统及故障诊断和集中告警系统已分别于2010年3月份和2010年7月份正式上线使用,有效实现了用户业务的自动激活开通及网络故障的预警和快速修复,增强了EPON网络的管控和服务保障能力,极大提升了最终客户的满意度。
上海电信占据“三网融合”先机
“城市光网”是上海电信落实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三网融合”的具体举措。通过“城市光网”建设的实施,上海电信摆脱了铜缆接入技术的带宽瓶颈,在城市化地区实现了光纤到楼、光纤到户,满足了多业务高宽带承载要求的“三网融合”的宽带光网络。
“城市光网”也是上海世博会九大信息技术亮点之一。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兴通讯FTTH建设解决方案全面服务世博,广泛应用于世博新闻中心、世博园区信息查询亭、世博园区电信营业厅场合,为世博会用户提供了IPv6/IPv4超高速上网、语音、蓝光高清IPTV、视频监控等丰富多彩的业务,使得世界各地用户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三网融合”高速光通信的魅力。
截至2011年6月,上海电信已实现FTTH用户覆盖250万,放号接近100万户,预计2011年年底将实现340万FTTH用户覆盖,实现130万用户的开通使用,在三网融合方面已经占据了先机。
电信行业的营销战略 第6篇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电信业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改革开放浪潮, 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我国电信业从政府统一管理的部门转变为竞争激烈的企业, 特别是跨国公司。1997年2月15日,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69个成员国, 代表了全球90%以上的电信业务, 正式签署了2000年的电信市场对外开放协议。主要内容为:1998年1月1日, 美国、加拿大、欧盟部分国家和日本 (相当于世界电信收入的75%) 全面开放电信市场。
在2004年年底, 外资在我国移动语音和数据服务中的持股比例限制由开放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 并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提供基础电信服务。2005年, 外国电信运营商进入我国的最关键时期已经到来。
二、我国电信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在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 我国电信进行了改革。1994年, 中国联合通信公司正式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电信行业的大统一的天下被打破。但是, 至今电信业在破除大统一局面、引入新的竞争主体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全到位, 我国电信与政府的“血缘”关系并未完全割断, 现有的几个国有电信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企业内部还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入WTO后给我国电信业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国外信价比高的产品将大量进入我国电信产品市场, 外国实力强劲的电信公司将纷纷进入我国的电信市场, 对我国电信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我们对于通讯市场曾经有过的垄断时代已成为“昨日黄花”, 电信市场不再有“巨无霸”的存在, 代之而起的是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同时经历了这几年电信市场的长足发展, 邮电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飞速提高, 邮电通信不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从总体上说, 通信能力与市场需求相比已经不再是短缺。更为严重的是, 在国内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 WTO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将比现在可怕。
三、电信企业行业特点与营销重点
电信企业从属服务行业, 因而我们必须从服务行业的特点出发, 制定出符合行业特征的市场营销方案。电信企业具有如下行业特点:
1. 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服务在被购买以前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或嗅不出的。而购买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们必然会寻求服务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从看到的地方、人员、设备、沟通资料、象征和价格等方面, 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因此, 服务提供者的任务是“经营证据”、“化无形为有形”。而服务营销者受到的挑战则是要求他们增加有形证据。如果我们想使我们的企业看起来服务快速和有效, 就要试用以下几种工具使这种定位策略有形化。
2. 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当服务时顾客也在场, 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 是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 提供者和顾客两者对服务的结果都有影响。
3. 可变性。
服务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为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可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步, 投资于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 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 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第二步, 通过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 顾客调查和对比购买, 追踪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这样, 质量较差的服务便可被察觉出来并得以更正。
4. 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消费。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 因而极易消失。由于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 在服务性企业中, 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 服务结果不仅受服务提供者的影响, 而且受“不公开的”生产过程的影响。因而服务性企业的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 而且还要插入其他两种市场营销, 即内部市场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内部市场营销与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共同构成现代市场营销———全员营销。亦即市场营销的重点就是全员营销。
四、未来我国电信企业的营销战略
如何增强我国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电信业的整体实力, 如何调整我国电信产业的营销战略, 以便我国电信业能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我国电信业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为此, 我们应采取的市场营销战略应为如下几点:
1. 引入竞争机制, 重组电信行业资源, 组建企业集团。
中国的电信产业过于分散, 企业过小的现状仍十分严重, 难以与国际上电信巨头进行竞争。因此, 必须大刀阔斧地开放国内市场, 整合国内电信优良资源, 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电信业的竞争, 将民营经济的活力注入国有电信企业的实体之中, 加快国有电信企业的重组、改造, 壮大我国电信业的整体竞争力。
2. 坚持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最终归结为电信产品所蕴涵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竞争。电信产业的技术创新, 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第一是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通讯和卫星通讯的结合;第二是通讯与计算机、新闻媒体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第三是通讯与商业和金融产业的结合。只有在不同层面上逐步占领技术的制高点, 中国企业才能既适应市场需要, 又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 以顾客为中心, 提供更多的电信产品。
由于我国电信产业大统一的历史局面还没有完全根除, 几个大的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价格层面上展开, 所以我国电信产业市场上电信产品仍十分单一化, 适应不了顾客的需要。在发达国家, 电信企业的产品品种众多, 业务量很大。在国外, 电信产品的开发遍及保险、储蓄、旅行、炒股、娱乐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4. 实行国际市场营销战略, 参与国际市场的运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企业必须树立全球竞争意识和全球市场意识, 制定全球市场营销战略, 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此, 我国可以跨行业组建一个电信企业集团, 如将电信的研究院所、制造业和电信服务业的优良资产进行组合, 组建一个有活力的大企业, 参与国际市场电信产品供给和电信运营业务。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 我们只有能走出去, 拿进来, 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互通有无, 才能逐步发展壮大。
5. 价格手段, 不可多用, 不能滥用。
价格大战一直是企业界惯用的营销手段。曾几何时, 价格成为我们企业的制胜法宝, 推销产品的不二法门。但我们的消费者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他们不再满足于小幅度的降价手段, 最终结果导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在我们通讯市场, 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鹬蚌相争, 渔夫得利”, 这里的渔夫并不是指由于降价而得到实惠的消费者, 而是指国际上那些圆睁双眼, 紧盯我们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开放的通讯市场的通讯业的巨头们。我们原本就不足以与之抗衡, 我们本应该联手与之竞争, 而我们采取的价格战无疑将自己的市场廉价出售给了他们。当然价格战并非一无是处, 通过价格大战, 可以做到优胜劣汰, 导致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 并由此锻炼我们的企业抗风浪的能力。但是价格手段毕竟是双刃剑, 不可多用, 更不能滥用。而应该配合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 针对特殊群体采取价格攻势;同时价格不能一降再降, 那样会使顾客有了等待心理, 反而更糟。
6. 拓宽经营范围, 实行差别化服务
当价格刺激不了消费时, 我们应该拓宽经营范围, 实行差别化管理。经营范围的缩小, 竞争对手的增多, 使得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解决价格竞争的办法是发展差别供应和建立差别形象,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为一个满意的顾客对价格的关心程度低于对提供服务者的关心程度, 同时一个满意的顾客较为容易接受开展的新业务, 而且对我们电信企业的成本而言, 发展一个新顾客远比吸引一个老顾客的费用高。因而我们电信企业应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差别化服务管理。这种差别化服务管理具有两层意思, 其一, 区别本企业与外企业的不同, 使顾客能明确我们所提供的服务是别人所无法提供的。这一点可以配合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其工作重点应侧重于经营范围的拓展, 让我们的服务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其二, 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五、我国电信企业营销创新的模式选择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电信企业明显采用了单纯模仿的战略。这一战略实际上是通过考察领先者创新的结果, 确定技术和市场的成熟程度, 通过引进或购买等方式, 把行业领先者的业务和技术直接移植到目标市场。其显著优点就是直接应用领先者的创新成果, 技术难度小, 可省略市场研究、技术开发等步骤。因此, 创新实施的速度可大幅度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信业的起飞阶段, 我国电信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层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通信网络与技术基础薄弱, 拿来主义战略使我们能够直接选择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替代原有的过时技术, 使我国电信业在短短十几年中, 就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目前我国电信业的格局和发展水平已与20年前完全不同了, 单纯的模仿已经不再适合, 我国电信业整体上应处于从单纯模仿向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战略转变, 并逐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首先, 我国通信业已经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网络基础设施, 从规模和技术层次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现阶段的创新必须要考虑新的通信能力与原有网络的适应性, 因此不可能是简单地拿来。其次, 世界通信服务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不断地出现一些地域性的特殊服务, 基本的、通用的服务已经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通信需求。同时, 我国的通信市场也正在迅速成熟, 受我国传统文化、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市场需求, 这种特殊需求显然不能用从国外拿来的技术和服务来满足。最后, 我国通信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我国已拥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几大全国性通信企业, 一批世界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技术研究机构正迅速成长, 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 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 已经没有必要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2000年, 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被国际电联采用, 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 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创新的水平开始跟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 就通信服务的整体水平来看, 还没有进人世界领先行列, 尚不具备全面实施领先战略的能力。而且在领先战略下, 创新的不确定性最高, 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不仅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 还要求准确地定位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这两方面, 我国通信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 开辟国际新市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追随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再创新、自主创新, 是当前我国电信业的最佳创新战略。
总之, 在我们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中, 要以现代营销观念为主, 以传统营销观念为辅;以全员营销思想为主导, 突出营销部门的地位;淡化广告宣传效应,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忽略价格杠杆功能, 严格差别化服务管理;立足现有市场, 创造消费需求;以先进的营销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 使我们电信企业在竞争中永立潮头, 勇往直前。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的电信企业既面临了激烈的竞争, 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电信企业要审时度势, 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 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我国电信业在短短十几年中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根据我国电信企业行业的现状, 组建企业集团、坚持技术创新、以顾客为中心等的营销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信企业,市场形势,营销战略
参考文献
[1]孟伟松, 王保平, 洪黎明, 等.迎接全球竞争中国电信企业准备好了吗[J].营销学苑, 2005 (3) .
[2]廖红伟.入世后我国电信企业的营销战略分析[J].营销学苑, 2005 (3) .
中国电信行业运行报告 第7篇
1. 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2009年1~3月, 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867.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 0.8%;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967.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7%。
2. 用户发展
1~3月份, 全国累计净增电话用户2360.7万户, 总数达到100564.1万户, 突破10亿户大关。其中, 固定电话用户减少549.5万户 (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417.7万户) , 达到3.35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加2910.2万户, 达到6.70亿户, 移动电话用户将近固定电话用户的两倍。
(1) 固定电话用户:3月份,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38.6万户, 达到33531.0万户。1~3月, 固定电话用户累计减少549.5万户, 其中, 城市电话用户减少395.2万户, 达到22804.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154.3万户, 达到10726.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中, 无线市话用户减少417.7万户, 达到6475.5万户, 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底的20.2%下降到19.3%。
(2) 移动电话用户:3月份,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055.1万户, 再创单月净增新纪录。1~3月份, 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2910.2万户, 达到67033.1万户。
(3) 互联网用户: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1~3月份, 基础电信企业净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70.9万户, 达到8813.4万户, 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362.2万户。
二、业务结构分析
2009年1~3月, 移动通信收入和数据通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4%和7.7%, 在电信主营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4.53和0.66个百分点。而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5.3%和12.0%, 在电信主营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31和2.88个百分点。
2009年1~3月,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1.7%, 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17.2%。
3. 长途电话业务
2009年1~3月, 长途电话通话总时长达到1003.3亿分钟, 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其中固定传统长途、IP电话通话时长分别下降6.6%、15.8%, 而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增长29.2%。
三、地区发展比较
1. 东、中、西部比较
(1) 东、中、西部电信业务收入比较
2009年1~3月, 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8.1%, 而东部地区下降了0.7%。
(2) 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比较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东、中、西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均有所减少, 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明显变大。
(3) 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比较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中、西部地区净增移动电话用户一步上升, 但东部地区净增移动电话用户明显减少。
(4) 东、中、西部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2009年1~3月, 中、西部地区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0%、23.0%, 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4.8%。
2. 分省情况
(1) 电信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见图12
(2) 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见图13
(3) 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见图14
电信行业营销渠道分析 第8篇
电信行业突飞猛进, 市场环境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1、国内宏观方面: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拉动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格局加快形成,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 国家重视大企业集团发展, 国资监管部门管控加强, 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2、通信行业方面:
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使行业运营收入和效益增长难度增加, 增量市场逐步放缓, 存量市场争夺激烈, 在市场日趋饱和的形势下, 各大运营商都在不断寻找新蓝海。
3、技术及运营层面:
传统通信运营商价值链主导地位遭遇挑战, 现有网络技术无法满足高速无线数据业务需求,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不断融合, 全业务运营成为主流, 4G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
总之, 国家对电信市场调整政策逐渐放宽, 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 而且可以引导运营商转向对网络潜力开发, 提高服务和增值业务运营能力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建立敏锐的市场感应系统, 和用户保持有效的双向交流, 这都依赖于与用户有良好信息交流的“触角”渠道。
二、电信行业营销渠道建设的研究意义
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是营销渠道把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或用户联系起来, 使生产经营者生产的产品或是提供的服务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形式、送给恰当的人。可以说谁拥有销售渠道谁就拥有消费者,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中谁最好的控制了渠道谁就能成为最好的胜利者。
近几年的渠道建设表明, 渠道应是多种模式相辅并存的, 任何偏倚一种渠道模式发展一家独大的状况都是要不得的, 而渠道发展到现在, 也早已脱离了仅仅依靠代理商、分销商等传统模式依靠简单的佣金杠杆去拉动的状况, 只有研究好新形势下的渠道模式掌握好渠道这把利器, 才能更好地通过营销渠道实现“迅速占领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营销成本, 提高利润率”的目标, 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三、营销渠道的功能与重要性
营销渠道执行的工作是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营销渠道的成员执行了一系列重要功能:信息沟通、服务、促销、谈判、订货、融资、承担风险、储运、付款、所有权交换。
如果把产品比做血球, 那么渠道就像输送血球的大大小小的血管。是渠道完成了最后的产品交换,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增值, 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物流和资金流才能良性循环, 正是因为感受到渠道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甚至有人提出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口号。行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用户的竞争, 而渠道就是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落脚点。
四、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过程
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发展可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1、自然增长阶段 (九十年代中期-2003年) 。
这一阶段, 中国电信市场处于速度增长阶段, 为不断增加向客户销售的触角, 电信运营商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代理分销店和代理点, 通过社会网点快速推销自己的业务和产品, 有效利用资金, 通过佣金提取来调控促进社会网点的发展, 也使代理商形成了哪家运营商佣金多就投奔哪运营商的随风倒作风。
在这一阶段, 运营商对自营厅的“窗口”形象要求和服务职能有一定要求, 但大量存在代理店形象、管理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代理商因利益驱动而自然加入渠道, 运营商没有主动进行规划, 包括实体渠道网络结构、网点布局、管理非常薄弱, 导致实际运作效率低下。
2、整体掌控阶段 (2004年-2006年) 。
2004年, 中移动以睿智卓越的思想主动投入实体渠道建设, 合理布局, 加强控制, 差异化整合实体渠道模式是这一阶段共同的特点。
中移动实体渠道建设分为两种模式, 移动业务渗透率高的经济发达地区, 实施“以市场职能和服务职能为主”的整合实体渠道模式, 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 建设差异化的实体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区域, 提高网点覆盖是实体渠道建设的重点。
3、一体化阶段 (2007年至今) 。
在新渠道战略下, 渠道营销主题从“放号、销售”向“全面服务提供”转变, 中移动在2007年底更提出了渠道发展必须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道路, 坚持标准化、集中化、网络化、简单化、信息化。其渠道体系由电子渠道、直销渠道、自有实体渠道、增值合作渠道以及普通代理渠道五大体系构成。在这一阶段, 中电信、中联通紧追其后, 劲头强劲。
五、电信行业营销渠道的特点
1、自营渠道。
自营渠道是实体渠道建设中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自办营业厅、客服中心直销热线和集团客户经理直销三部分, 在营销渠道中占有重要主体地位, 是把控营销渠道的主要杠杆。
1.1.自办营业厅特点。营业厅是移动通信企业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 体现移动企业的品牌、形象;营业厅应能办理移动企业的所有业务, 确保客户在营业厅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服务;具有企业和品牌宣传、促销宣传、新业务宣传和体验、区域营销等作用。
存在的问题
自办营业厅覆盖面小, 难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客户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营销特点, 不能提供个性化创新服务
1.2.集团客户特点。具有企业和品牌宣传、促销宣传、新业务宣传和体验、区域营销。
不足之处在于各项成本投入大、服务范围小、客户范围窄
1.3.客服中心电话营销。通过电话为客户提供有关移动业务受理、咨询、查询、申诉、营销以及其他社会化的综合性服务, 并通过外呼进行有目的的业务推荐。客服中心电话营销主要作用是进行移动产品的售前宣传和售后服务, 客户获取服务便捷
存在问题:客户对电话营销缺乏可信度。
2、合作渠道
2.1合作营业厅。合作营业厅作为介于自营渠道与代理渠道之间, 是另一种运营模式, 合作方一般是按照有实力、有能力的标准挑选的战略合作伙伴, 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和水平, 应该使其在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存在问题:只注重发挥销售职能, 不注重服务职能, 服务质量较差。
2.2.代理商。代理商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知道怎样把一个犹豫的客户变成移动电话的使用者, 代理商是电信运营商倚重的渠道, 但由于主要靠利益维系, 缺乏忠诚度, 直控不足, 管理粗放。
2.3.农村服务站。农村渠道是近几年新提出的渠道概念, 政府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使得电信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农村, 纷纷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空中充值站应运而生。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再辅以公话业务的低资费、高回报的优惠政策把空中充值站牢牢捆在了电信运营商的战车上。缺点是代办人员都是农民, 文化程度相对偏低, 制约业务推广。
3、电子渠道
3.1.电话营业厅。即10086、10010的自助业务受理, 能够全天侯提供随时随地服务, 操作简便, 交互性强, 可承载的业务比较全面, 但对客户素质要求高, 拨打热线占用网络话务资源;承载业务范围有限, 服务项目不直观可见。
适合受理易操作的小业务;不能办理所有权变更的服务, 和需复杂设置的业务等。
3.2.网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可全天提供服务, 覆盖地域范围广, 传递信息量大, 检索能力强, 客户自主性强, 建设和管理的成本较低, 不需要人力。但客户需具备上网设备, 需要支付上网费用。
存在问题同热线营业厅。
3.3.短信营业厅。短信营业厅全天提供随时随地服务, 使用受限条件少, 主动性强, 覆盖面广, 使用普及率较高, 建设和管理成本较低。但传递信息量少, 提供服务有限, 接入码和编码不易记忆。适合短期群发营销, 开通即可使用的产品;信息量小的查询, 其他各电子渠道使用中的提醒, 以短信为凭证的预约类服务等。
3.4.掌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即wap营业厅, 可全天候提供服务, 要求客户通过具有gprs功能的手机终端登陆, 覆盖面广, 保密性强, 建设和管理成本低, 无人值守, 扩容成本低, 适合流动性强的人群使用, 对使用人的素质有一定要求, 不能办理缴费等涉及物流和现金流的业务。
3.5.自助业务办理终端。自助业务办理终端一般安装在实体营业厅或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内, 服务时间受所处地点营业时间限制, 提供服务范围广, 可以办理全部个人业务, 缺点是建设和管理成本投入大、覆盖面小。
六、结语
通过前述分析, 我认为几种渠道类型各有其特点, 所以营销渠道应以客户需求和消费特征为中心, 以客户业务渠道的匹配为原则, 以多渠道整合协同为手段, 以专业化管理团队为支撑, 以IT运营支撑为保障, 建立可实施、可衡量、可续用的渠道运营机制, 通过前瞻性规划达到多渠道和谐发展的目的。
1、健全多渠道体系。
自有渠道规划原则:占领核心优势地段, 考虑人口、客户、经济、竞争、前瞻要素;将服务、业务发展、集团业务、数据业务、代理渠道纳入区域属地化管理。
社会渠道规划原则:以专营为主, 普通为辅, 按市区、县域、乡镇、农村分类区别对待, 市区、县城鼓励专营代理商坐店经营, 业务与终端结合推广。
农村渠道规划原则:农村采用简单易操作的设备达到放号、收费的目的, 通过整体规划、建立1平米销售区等方式进行产品业务的落地宣传。
电子渠道规划原则:健全各类电子渠道, 各有侧重和特色, 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厅, 加强对电子渠道的宣传和投建, 引导客户通过自助方式办理日常业务, 解放人力进行精确营销。
2、从形象、体验、销售、服务定位渠道职能。
形象、体验、销售、服务四位一体是渠道的核心职能体现, 准确定位不同类型渠道的侧重点, 有利于实施相应的管理重点和明确提升方向。
3、从客户、业务、功能定位渠道职能。
从自有渠道的规划和区位特征出发, 对职能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细分, 对营业厅建立分层分类管理概念, 职能和管理侧重均有所不同。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 随着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技术等差异性越来越小, 同质化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成本投入与利润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渠道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把控好渠道才能确保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可持续性竞争力。
摘要:作为电信企业面向客户服务、销售、沟通的重要窗口, 渠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客户消费需求的提升, 只有与消费者需求相结合的合理渠道规划和规范的渠道管理, 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电信行业保持可持续性的竞争力。本文运用营销管理、通信经济等理论, 结合实际工作, 对电信行业在营销渠道方面的发展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信行业,营销渠道,客户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