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温情并存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法律与温情并存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为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卫生工作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探讨推进中国职业卫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推进职业卫生相关产业发展,2015年9月1516日,“首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聚焦于“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议围绕职业危害防控与监管新思路,全球职业卫生新进展和经验分享,职业卫生战略暴露和风险评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与预防以及新兴职业危害预防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有关人员,上海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美国劳工部副部长大卫麦克,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美国工业卫生协会主席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各国经验及新进展
美国
美国的职业卫生工作经验丰富,建立了非常完备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颁布职业安全和健康标准,并依靠职业卫生师评估工作场所的健康隐患。美国已形成完整的职业卫生师培训和评估体系,帮助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健康隐患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OSHA监察员中40%是职业卫生师。美国在职业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全球领先。
美国劳工部副部长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局长大卫麦克会上总结了美国在过去100多年的经验教训。他认为,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需要多方合作并且采取系统的方法。雇主、工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等四方,每一方的作用都十分重要。
雇主的重视尤为重要。雇主有责任提供健康的工作场所,并建立安全文化。雇主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通过安全管理,他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利润和产品质量。
对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应当尊重工人们的意见。只有当工人们真正参与到企业安全和健康管理体系中时,公司的安全文化才能成功创建。
政府要制定并执行标准,需要培训监察员。监察员需要有战略性思维和很强的执法能力。对那些超越法规的基本要求、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雇主,要采取鼓励措施。
对于非政府组织,大卫指出,他们在外宣、教育和政策制定方面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非政府组织可以为专业人士、雇主和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
美国工业健康和安全由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和环保署(EPA)共同负责。OSHA主要是在工作场所对工人保护,而EPA负责化学品暴露风险问题。
为研究新技术带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挑战,解决传统和新型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美国政府建立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NIOSH)。主要开展安全暴露标准研究,如工人是否因为在工作中有特定水平的暴露导致健康或功能能力受损、寿命减少;研究新技术带来的职业健康问题,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中采用的新技术水力压裂法可能会带来的新的化学暴露风险,如柴油燃烧废弃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硫化氢)以及灭微生物剂(醛)暴露,可能带来的化学暴露风险。
新加坡
新加坡人力部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局(WSH)局长何祥兴分享了在新加坡推进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做法。他认为,社会人口老龄化、新生儿出生率低,导致新加坡社会劳动人口下降。推进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并延伸至公众安全健康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不仅是劳工部的工作,也需要联合卫生部门。为此,新加坡成立了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委员会(CWSH),多部门合作,创新机制,转换思维,提供服务,共同应对社会老龄化、劳动人口趋减的挑战。
德国
何祥兴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工伤和职业病的赔偿关注更多,而实际上复工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德国已有成熟经验。德国意外事故保险协会代表分享了保险协会对于发挥防治及康复职业病的经验。德国法定意外保险协会会员包括9家德国工商业意外保险机构(BG),26家德国公共部门意外保险机构(UK)。协会费用由雇主缴纳。保险协会的会员遵循“先预防后恢复,先恢复后赔偿”的原则,其法定使命是:预防职业事故、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的健康危害;在出现职业事故或职业病后,恢复投保人的健康和业绩;向投保人或其幸存家属提供金钱赔偿。
在工伤工人康复时,保险机构会协调和控制所有恢复措施,保障投保人在恢复期间的基本生活水平(福利金,如工伤抚恤金)。在职业恢复服务方面,会提供教育、培训措施,适应或维持以往工作或寻找新工作的措施,职业调整、进修、初级培训、再培训,加入残疾人讲习班,重返社会补贴以及援助等服务。
中国 任重道远 机遇挑战并存
中国有6亿多一线产业工人,在具有职业危害环境中工作的从业者数量巨大。中国有11 000个煤矿,580万名煤矿工人,每时每刻有近200万人在地下巷道里作业;中国化工企业数量大,但大多数规模小、工艺落后、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基础条件差;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从业者数量庞大。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分析了中国的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分布广,涉及30多个行业,包括矿山、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电子等。二是接害人数多,职业病报告例数总量大,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影响范围广。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其中尘肺病75.03万例,占90%。三是职业卫生基础薄弱,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所测石英砂加工企业粉尘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 240多倍;所测石棉采选企业粉尘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10倍;检测木制家具企业最多达31种化学毒物,超标严重;检测石材加工企业粉尘浓度大部分超标;检测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浓度大部分超标。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是以传统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职业病为主;职业病潜伏期长,尤其尘肺病,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持续高发。
中欧高危行业职业安全健康(OSH)项目对工作场所危害监管与预防和新兴职业危害进行了专题研讨,为中欧政府职业卫生监管、企业OSH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来自欧方的专家分析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作为工业卫生师要加强与监管机构合作控制工作场所风险;关注工人的纳米材料危害防护,因为纳米颗粒容易被呼吸到人体内,并且很深地进入肺部,也更容易造成生理、化学和毒理反应;纳米颗粒更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暴露控制和医疗监测预防纳米颗粒危害。铟在三星和苹果公司工厂都会遇到,是一种纳米颗粒大小的微粒,要警惕铟锡氧化物生产和液晶显示屏等新兴科技行业的铟暴露问题等等。
作为中方代表,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分享了水泥生产企业粉尘治理预防与控制的经验;中国石化集团对员工进行了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将身心健康、职业健康状况加入调查内容,他们提出加强职业危害监测,开展职业危害专项调查,对职业卫生隐患进行治理等对策。
中国政府日益重视职业卫生工作,提出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2013年实施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病种由原来的115种调整为132种;部分省份实现地市级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县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职业病诊断机构604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 438家。自2009年起,尘肺病、职业中毒、放射性职业病等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4年底已覆盖全国134个县3 617家企业,监测人群达17万人。
但是,对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方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所长刘宝龙认为,仍存在五个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
一是防护设施设置的法规标准有待健全和完善。
二是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审查与验收的范围应进一步界定。如ZW-JB-2014-00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中规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设计与审查内容应包括构(建)筑物、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辅助卫生设施等相关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过于宽泛,缺乏实施对象的具体范围,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难以具体落实审查和验收。
三是防护设施设计的有关标准散见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缺少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
四是应明确对哪些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维护与检测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和检测等予以规定。
五是职业病防护设施相关人才的培养与人员资质管理亟待加强。美国规定局部排风系统的设计、操作、维护、检测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或认证才有资格从事该工作。
实习编辑 秦运巧
法律与温情并存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论博尔赫斯对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的接受*
3、知识产权保护与美国的技术霸权
4、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特色与翻译
5、印太战略背景下应注重加强中孟合作
6、论通识教育及其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7、21世纪中国现代化议程(下)
8、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等
9、德意志“历史主义”与形式的“艺术史科学”
10、2018年《世界知识》总目录
11、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
12、法律程序运作中法律情感的潜入、活化及适用
13、西方古代艺术概念中的智识传统
14、全球化与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15、边缘化与涵化:华人赴美生子群体的文化调适与认同
16、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17、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方式商榷
18、重提后现代:后现代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演进与发展
19、天河世奥书城提供500种可供书目
20、现代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历史脉络考察
21、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教学价值探析
22、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X数据精选
23、当代英语丝路文学的中国形象及其体用之辨
24、近代文学刊物翻译专栏对英美小说的译介及影响
25、英美文学作品国内翻译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26、“一带一路”推动下内蒙古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路径探究
27、康德美学中国化之三种价值趋向
28、从商标法域外适用和国际礼让看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29、浅析英美文学中国形象的变迁
30、新华书店总店提供1666种可供书目
31、翻译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与策略探析
32、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
33、文教何以共谋:战后台湾学术形成的权力语境
34、历史的与美学的观点:当代文学批评的科学武器
35、影像作品涉及的相关法律的研究
36、历史的光影与现代的幽灵
37、体现英语学科思想让英美文学走进高中英语课堂
38、亚裔美国小说中流散者正义观与世界主义思想研究
39、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绘画思想变革(1900-1917)
40、英美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之初探
41、功利主义影响下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该何去何从
42、关于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43、20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一个盲点——评盛英、乔以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44、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研究
45、蒋介石与反“台独”斗争
46、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
47、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48、文本细读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
49、斯科特·斯洛维克生态学术思想探究
法律与温情并存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浅议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3、浅谈地理信息与测绘应用环境研究
4、浅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初步分析
5、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6、矿山工程建设与监理探究
7、建筑工程纠纷证据略要及证据收集运用
8、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9、高职院校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顶岗实习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10、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1、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探讨
12、对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探讨
1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价款调整法律问题思考
14、浅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15、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有效解决措施
16、关于房产测量行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17、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18、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9、关于海洋测绘监管的探讨
20、关于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21、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22、电力配网线路工程施工监理探讨
23、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等
24、测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5、工程测绘技术在建筑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6、在建工程土地变性后预售许可办理问题探讨
27、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28、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工程管理专业模拟仿真教学问题与对策
30、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31、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32、建筑测绘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探讨
33、“定海神针”之法律事实认定
34、不动产测绘中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35、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探析
36、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1)
37、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38、分析开展测绘工程监理的几点思考
39、浅谈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
40、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
41、基础测绘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探讨
42、监理制度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43、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与措施分析
44、不动产测绘中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45、浅谈铜仁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监理工作分析
46、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47、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48、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49、测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法律与温情并存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组织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3、企业破产清算如何做好财税处理
4、企业清算义务人的案例分析
5、关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支付清算模式的思考
6、公司清算中债权人利益保护讨论
7、让“诚实而不幸”的人重启生活
8、清算注销公司后发现遗漏权益的处理
9、公司解散清算义务人的确定
10、企业清算注销及税务处理探析
11、破产清算企业治理结构探讨
12、金融电子化环境下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研究
13、基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日间透支行为值得关注
14、论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5、公司特别清算制度探讨
16、中央对手方净额清算机制在票据市场的应用
17、完善中国支付体系管理的法律思考
18、关于对支付清算体系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19、被撤销金融机构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
20、破产清算中劳动债权问题探析
21、支付机构的监管、自律与创新问题研究
22、关于企业破产清算工作的思考
23、破产管理人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
24、我国公司法建构中的国家角色
25、破产制度对于偿债的积极意义
26、我国公司非破产清算法律中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27、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28、公司非破产清算的遗漏债权研究
29、中法破产法关于启动破产程序的条件之比较
30、提高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枢纽韧性
31、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发展
32、中国的跨界破产法:现状问题及发展
33、企业破产清算制度的价值及法律问题研究
34、破产管理人被选任主体内部结构合理化研究
35、企业财务清算中会计实务与税务审计工作探讨
36、当前企业破产清算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37、浅议破产债权的申报与确认
38、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与破产的比较与选择
39、美国银行破产法的特殊性研究
40、浅析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规制
41、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42、加快支付体系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服务
43、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44、企业破产法建立管理人制度
45、论公司终止后的环境民事法律责任
46、论强制清算中的公司法律地位及其清算人
47、不动产登记中身份证明探析
48、中美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49、ECFA条件下两岸金融合作的政策思路与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