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茉莉花范文(精选9篇)
大班茉莉花 第1篇
大班韵律:茉莉花
大班韵律:茉莉花
设计思路: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同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处处蕴藏艺术的美。我县是全国有名的茉莉花之乡,茉莉花娉婷玉立,洁白无暇,在草长莺飞的四、五月,我们的小城就开始飘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成功的举办过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今年8月份又将举行全国第五届花交会,我们的小城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以花会友,以茶待客,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成长。我选取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态、清香迁移到日常的音乐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身体和这种合作游戏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韵律的兴趣,感受《茉莉花》音乐的优美、柔和。
2、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茉莉花的不同造型,体验空间造型带来的美和结伴造型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茉莉花图片、录音机、有关茉莉花的音乐。
三、活动时长:30分钟
四、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1、观察茉莉花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漂亮、清香的茉莉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音乐)
2、倾听音乐。老师用优美语言进行讲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慢慢地舒展着腰身,随风摆动,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清香,伴着温柔的音乐,轻轻飘着飘着„„)
(二)根据音乐进行律动活动。
1、听音乐,用手表现、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观察幼儿的表现,把好的动作反馈给大家。
(3)重点指导手指造型和变化。引导幼儿茉莉花儿开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启发幼儿用身体来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图片:刚才我们用手来做出了美丽的茉莉花了,现在我们尝试用身体来表现表现。鼓励孩子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
(2),出示两朵花的图片:鼓励孩子两两结伴做动作,随时提醒孩子花的各种形态,注意提炼孩子的动作。
(4)尝试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
(三)送花香,自然结束
五:活动反思与分析: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高潮、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大班茉莉花 第2篇
活动目标:
1、在视听中初步了解各种演唱形式,体验各种形式的演唱效果,大班音乐教案:茉莉花。
2、萌发对于歌唱的喜爱。活动准备:《茉莉花》dvd、课件、音块琴。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视听乐园,我们美妙的音乐视听旅程就要开始了。
今天老师请了一些小演员,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用的是哪种演奏形式,他们演奏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欣赏幼儿表演二胡齐奏《茉莉花》及小提琴独奏《茉莉花》 ·知道是什么曲子吗?对啊,《茉莉花》可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
一、这首曲子最初是一首歌曲,由于非常受欢迎,所以许多作曲家就把它改编成器乐作品,你们想不想听听《茉莉花》的歌曲啊?
1、欣赏女声独唱《茉莉花》(周灵燕版本)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各种演唱形式,教案《大班音乐教案:茉莉花》。
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2、欣赏童声齐唱《茉莉花》
·小朋友唱的歌叫做童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一起唱一样的旋律叫齐唱。·请幼儿边看边跟唱。
3、我们再来看一首《茉莉花》的演唱。(两声部对唱:任静、付笛声)·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演唱形式不同,一个人演唱叫做独唱,两个人叫对唱,他们还是唱两声部旋律的。
* 你们想不想也来对唱一下?(分两组)(电子琴伴奏)
1、看歌词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一组唱一句)
2、改编歌词对唱:
茉莉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花是冬天开的呢?
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好一朵美丽的---------,好一朵美丽的---------,------------满枝丫,------------人人夸。
·游戏:唱唱冬天的花。滚动大屏幕。
4、介绍合唱形式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分声部的合作演唱。
·游戏:分三声部唱do、so,感受合唱的形式。
·今天,我们音乐幼儿园中班合唱队正式成立了,我们来试着演唱一下吧!用茉莉花唱两声部。欣赏童声合唱《茉莉花》
大班茉莉花 第3篇
一、古老民谣《茉莉花》的由来
民谣《茉莉花》在国内流传着多种地域版本, 如江苏的《茉莉花》、东北的《茉莉花》等, 今天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还有歌剧《图兰朵》版本的《茉莉花》。首先来谈谈这首《茉莉花》 (变体) 的渊源。我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歌词的出版物, 是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清乾隆年间 (1736-1795) 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该书第6集卷一《花鼓》一剧包含“梆子腔”3曲、“仙花调”1曲、“凤阳歌”1曲、“花鼓曲”9曲、“杂版”3曲、“高腔急版”1曲和“尾声”。其中“花鼓曲“的前两曲为民歌歌词, 后7曲为搬演《西厢记》的剧词。《缀白裘》只记剧词、没有曲谱, 最早刊载《茉莉花》曲谱的, 是贮香主人编、道光十七年 (1838) 年出版的《小慧集》。箫卿主人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曲谱, 载于《小慧集》卷十二。
乾隆五十七年制五十九年 (1792-1794) , 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巴罗 (John Barrow, 1764-1848) 来华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 回国后于1804年出版了一本《中国旅行》 (Travels in China) , 他在第6章“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技艺和医药”中写道:一个中国人“在一种形似吉他的乐器伴奏下, 唱了下列赞美茉莉花的歌, 这似乎是全国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朴素的旋律由希特纳先生 (Mr Hittner) 记录下来的。《中国旅行》比《小慧集》早出30多年, 所记的茉莉花的曲谱是这首民歌最早的曲谱, 与《小慧集》的记谱也很接近, 基本音调并无二致。巴罗的《中国旅行》影响很大, 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1883年出版的波西米亚裔德国人奥古斯特.威廉.安布罗斯 (1816-1876) 所著《音乐史》, 1901年英国人布隆和莫法特合编的《各国特性歌曲和舞曲》, 都采用和引用了茉莉花……1
1924年, 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朵》的初稿后逝世。该剧描写了在中国元朝时期, 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在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 茉莉花是用的最多的一首中国民歌。原曲在剧中还被改编成合唱, 在歌剧中完整的出现。1926年, 该剧在意大利首演, 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 这首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民歌《茉莉花》, 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又流传到海外。班托克曾评价《茉莉花》“包含着同时能为西方人和东方人的耳朵所接受的优越性。”
二、作品介绍
刘文金先生于1994年根据这首耳熟能详的民谣, 谱写了民族管弦乐《茉莉花》。他创作的这部作品既保留了歌曲原本优美动听的旋律, 又再度加以变化发展, 赋予了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部作品表现出东方女性美丽善良、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坚韧、不屈不挠的内在品格。刘文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之一。1937年5月出生, 祖籍河南省安阳县。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 他和日本著名作曲家三木稔、韩国著名指挥家朴范薰共同创建了中、日、韩联合组成的亚洲乐团。刘文金先生的童年时期是在豫北平原的农村度过的, 那里的生活虽然清贫单调, 但民间艺术生活却尤为丰富。如戏曲、说唱、吹歌班和民间歌舞—高跷、旱船、龙灯、焰火, 每逢过年过节、庙会、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 显得格外热闹且欢腾。他从小耳濡目染并喜爱这些民间艺术活动, 这也使他形成了质朴而真诚的艺术思维, 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刘文金先生特别能从民族音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谈到自己取得骄人业绩时深有感触地说:“生活是艺术之母, 作曲家必须认真体验, 用心感悟, 才会悟出许多真谛。”他的创作理念强调通过作曲技术语言表现出乐曲的个性和民族性, 他的作品往往感人至深。他一生创作和改编的音乐作品400多部, 许多乐曲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在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美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的英文刊物《CHINESE MUSIC》称赞他是“中国大陆最能令人感到震憾力的一位作曲家”。
刘文金先生的音乐作品, 始终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上, 始终具有着对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精神的深度把握。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当代性, 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 把握了当代社会进程的脉搏、并以此作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如他早期一举成名的作品《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创作了雄浑大气、具有民族气韵的作品《长城随想》, 这部作品也是我国民族器乐作品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2010年创做了祭奠古圣先贤的民族管弦乐《孔子颂》等等。刘文金先生的音乐作品还多具有人文深度和思想性, 大都印证了时代变化和人文发展历程。
三、《茉莉花》中三首古老民谣的运用
民族管弦乐《茉莉花》曲式结构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线性结构特征, 音乐的情感通过不断积累、不断递增到达最高点。它的结构由“引子”“主题呈示1”“插部段落”“主题呈示2”“高潮”“尾声”六部分组成。在“主题呈示1”中包含有图兰朵版本《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两个主题的呈示。首先是由笛子吹奏图兰朵版本的茉莉花主题, 笛子的音色柔和、明亮, 犹如娴熟大方的中国女性亭亭玉立。随后由弹拨声部娓娓道来江苏的《茉莉花》主题, 并配以排鼓、小铃鼓、碰铃的舞蹈性的节奏型, 展示了江南女子细腻、温柔又活泼的一面。在乐曲的小快板段落, 主题呈示了河北的《茉莉花》, 这段主题安排在这个段落中无疑是再合适不过, 河北南皮《茉莉花》结合了落子的表现形式, 具有一定的说唱风味, 节奏上较前两者虽然都抒情婉转, 但多了一些跃动感。河北的《茉莉花》旋律在调式、行腔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句尾擅长运用拖腔, 又称“甩腔” (这是根据不同方言而形成的歌曲风格) , 在这里被唢呐演绎的惟妙惟肖, 竹板与碎子再以说唱风格加以衬托, 把北方人的开朗、活泼、喜形于色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高潮段落, 刘文金把三首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开始运用复调手法将图兰朵版本的《茉莉花》与河北的《茉莉花》的曲调并置, 当旋律进入起、承、转、合的“转”部的时候, 悄然进入了江苏的《茉莉花》的变奏。此高潮段落段融汇了三首《茉莉花》的变体, 气势雄厚又抒情婉转, 充满希望且生机勃勃。“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灵魂, 它是贯穿中国民族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 乐曲在此处完全表现出这种风格和气质。
四、民族管弦乐《茉莉花》现代呈现中的几处亮点
(一) 重视旋律的中国线性艺术思维
刘文金特别注重在戏曲音乐、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 重视旋律的润腔、韵味, 以及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他不仅在《茉莉花》里保留了原来优美动听的旋律, 还进行了改编和变奏, 令人耳目一新且恰到好处。从这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可以看出, 刘文金在结构的布局、乐思的发展、情绪的转换等都非常擅长于运用发挥旋律的韵味, 这与中国民族音乐美学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擅长于用旋律来表达乐思的整体化。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发展了线性艺术思维,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 (李泽厚语) 。“这种‘线的艺术’体现在音乐中就是旋律, 就是纵贯中国几千年音乐史, 主宰一切的旋律艺术……这一点不像西方音乐, 旋律只是整个音乐中的一部分, 是与和声、复调、织体等多种手段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乐思;而中国的旋律几乎是音乐的全部、多声因素只是处于旋律的从属地位……这种未被和声束缚和改造过的旋律, 保持了旋律的天然形态和自身的规律性。”2我们常常见到, 那些在民间老百姓心中零零散散的原生小调, 经过他的音乐创作, 瞬间化成贴心的温情流淌于管弦之间, 另听者融化其中。
(二) 音乐结构中的精彩段落
1.“插部段落”是一段笛子声部的华彩段落, 有意思的是作曲家安排这段插部的节拍相对自由、是以散板为主的弹性节奏, 使音乐的节奏律动可以在时间里自由伸缩, 感觉非常即兴、自在。这一段在音乐功能上与之后的快板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的意境仿佛从“花”转到“赏花的人”, 仿佛看花的人为之开怀:“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鲜花, 赛不过它……”插部的旋律随性而曲折, 节奏自由而富有弹性, 两者配合水乳交融。这有些类似戏曲里的慢板唱腔, 与《茉莉花》的主题相比, 此时多了几分诗性的感慨, 情景相融, 实在是一处画龙点睛之笔。
2.“高潮段落”充分发挥复调思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如果说整部《茉莉花》中旋律占有重要位置, 那么作曲家在这里由横向的旋律写法扩展为复杂的纵向乐队写法, 并通过运用复调织体把这种横向与纵向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协调和到位。《茉莉花》的主题分别呈示, 在这里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一段落大量运用了民族管弦乐队的全奏。作曲家在配器上没有照搬西方交响乐队的做法, 而是将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按《茉莉花》的主题分组, 使每组乐器在乐队织体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使各声部采用“大齐奏”的形式演奏独立的旋律和音型, 再运用复调的手法将不同的“大齐奏”结合在一起, 形成丰富的多声织体。透过作品浑厚的音响、婉转的旋律和多声部的织体层次, 我们听到了作曲家对对乡情的思念、对故土的人文关怀, 这些都来自于他对这片热土、对国家和民族深厚的爱。
(三) 配器方面的现代手法
刘文金对民族乐器的音色非常具有想象力, 非常善于运用音色组, 擅长发挥常规乐器和特性乐器的音色安排与布局, 使各个声部线条优美, 层次清晰, 过渡自然, 高潮则具有民族管弦乐队特有的音色张力。如在《茉莉花》中, 他经常让不同种类的乐器用音色交接方式, 恰如其分的表现一句旋律的曲折变化, 犹如书法里线条的抑扬顿挫、明暗变化和虚实对比, 这也是中国音乐中特有的旋律韵味。当年法国的作曲家德彪西正是借鉴了这种东方审美原则, 而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印象派音乐。另外, 打击乐的使用在这部作品里也是一处亮点, 作曲家在《茉莉花》里使用了近十四件打击乐器, 除了常规的一些, 还包括新疆的手鼓、戏曲里的竹板 (碎子) 等。其运用效果也很为出彩:如在高潮段落之前的连接句, 打击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和弦乐乐器组以一组固定音型依次进入, 逐步渐强推向高潮, 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法使乐队整体音响具有饱满而伸拉到极限的张力, 音乐在此过程中充满了动力性, 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特性。
在《茉莉花》中, 作曲家立足于传统, 从民间音乐中挖掘最本质、最深层的文化精髓, 用作品的丰厚蕴涵, 直指心灵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赢得了听众。他的音乐是鲜活的, 具有生命力的, 同时也保持了音乐源于最初的纯真品格, 以及表现内涵的深刻性。
结语
刘文金生前创作了和改编了共400多部作品, 包括民族器乐、声乐以及其它体裁的音乐作品。他是一位作品成活率极高的高产作曲家。他在创作中根植于传统、勇于创新。他将二胡演奏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有着“继刘天华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的美称, 他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 以丰富的音乐创作语言推动了民族管弦乐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刘文金创作的民族管弦乐《茉莉花》, 剖析了古老民谣《茉莉花》的由来与变体, 阐述了作曲家在作品中的创新之处、时代性以及符合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原则。
关键词:刘文金,古老民谣,变体,旋律的韵腔,线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钱仁康.《钱仁康音乐文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2013.4.
[2]李西安.音乐文集《走出大峡谷》.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8.
[3]田青.《禅与乐》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1.
[4]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3.
茉莉花旅馆 第4篇
店主人蝴蝶小姐挂起一个超级大的广告牌:上方是一幅幅漂亮的照片,照片上有时尚靓房、钟点小屋、迷你地下室、温馨阁楼:下方写着旅馆的经营理念一巴美好献给大家。
开业当天,蝴蝶小姐请喜鹊弹奏欢乐进行曲,快乐的音符在花丛中跳动,引来了蜜蜂、蚂蚁和小青虫。大家纷纷报名,要在茉莉花旅馆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蜜蜂住进了时尚靓房,在这里,他躺在花蕊摇床上就能欣赏到海景,品尝香甜可口的花蜜。
蚂蚁搬进了迷你地下室,顺着花茎楼梯向下走,他看到了由大树根设计成的神秘的大迷宫,里面挂着可乐、冰棒、蛋糕等各种食物,中央还有蹦床、滑梯和摩天轮。蚂蚁在这里东瞧瞧西逛逛,玩得不亦乐乎。
小青虫住在温馨阁楼,一个充满温情的小世界:天使壁画、红绒被、心形靠垫、粉红窗帘,阳光照在花露珠帘上,珠帘变成了一串串细碎晶亮的宝石。
入夜,星斗满天。蜜蜂和小青虫各自坐在窗前的一角,一边欣赏着璀璨的星光,一边想着心事。不知什么时候,茉莉花旅馆的四周,飞来了一群萤火虫,他们飞呀飞,像是给旅馆挂起了一盏盏小彩灯。
轰隆,轰隆!忽然,巨大的震动声响起,打破了茉莉花旅馆的和谐与宁静。
茉莉花旅馆剧烈摇晃起来,大家变得紧张不安。
蜜蜂最先看到一只黑色的大脚,接着,蚂蚁和小青虫看到一个硕大的黑影。月光下,他们瞪大了眼睛:天哪!来了一个浑身长毛的大怪物!
怪物的眼睛比旅馆的每一处房间都要大。他的鼻子微微抽动,看着旅馆不说话。
“阿、阿、阿嚏!”突然,怪物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差点把旅馆的房顶喷飞。
“救命,救命!”旅客们没有站稳,从旅馆的窗前掉了下来。幸好,蜘蛛爷爷扔下一张细密的大网,接住了大伙。
这时,怪物伸出一根手指,掀开了花瓣门帘,他的眼睛眨了眨,朝里面望了几眼。
这个小小的举动,却使得旅馆里12个蜜罐被打翻。蝴蝶小姐又急又气,飞到了门前。
“请不要破坏我的旅馆!”
怪物的喉咙动了动,先是发出一阵咕噜声,接着,他嘶哑的声音响起:“抱歉,只是……它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怪物神情哀伤,忽然哭起来。
“我叫可克,来自对面的金阳光海岸。”在怪物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大家得知,可克的妈妈曾经在海边开过一家旅馆,并且喜欢在旅馆里布满茉莉花。可是,因为一场可怕的海难,旅馆被冲毁,他和妈妈失去了联络。为了找寻妈妈,可克沿着海岸走了上百里路途。
可克告诉大家,他不能过于激动,因为,一旦情绪激动,他就会猛打喷嚏。
“别难过,可克!”大家把他带到了花谷的一片空地。听了他的不幸遭遇,大家对可克充满了同情。蜜蜂、蝴蝶、蚂蚁和小青虫纷纷劝可克不要灰心,他们决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可克找妈妈。
“非常感谢!阿——”可克有些激动,他急忙捂着鼻子,向远处跑去。
这一夜,大家都忙开了:蜘蛛在茉莉花旅馆旁边搭起一个巨大的帐篷,作为可克的栖身之处:小青虫一家为可克编织了一双大草叶鞋:蜜蜂搬来储藏的22罐蜂蜜请可克品尝;蚂蚁为可克画好了寻亲地图;蝴蝶小姐也没得清闲,她连夜赶制了100幅巨型广告牌,上面画着可克的头像,下面写着“妈妈,请来茉莉花旅馆找我”。
参照地图,蝴蝶小姐把广告牌安置到各个路口,她希望可克的妈妈看到广告牌尽快与可克联络。
转眼三天过去了。白天,大家各自行动,纷纷去寻找可克的妈妈;夜晚,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更好的寻亲方法,虽然疲惫,大家都毫无怨言。
面对这一切,可克充满了感激。他想:“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报答这些热隋又善良的朋友。”
日子一天天过去,为了寻找妈妈,每天,可克还是会走近百里路途,只是,夜晚降临时,无论多累,他都会回到旅馆旁边的帐篷里休息。因为,可克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直到有一天——
“可克,可克!”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蜜蜂兴奋地飞到可克的身旁,“告诉你一个消息,不过,请千万别激动。”
蜜蜂把可克带到花谷的空地,耳语了一阵,只见可克的嘴角扬起了甜甜的笑容,飞快地朝一处广告牌奔去。广告牌下,可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天夜晚,蝴蝶、蜜蜂、蚂蚁和小青虫在茉莉花旅馆里开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为可克和他的妈妈祝福。
第二天早晨,他们在鸟儿的歌声中醒来。蝴蝶小姐走出旅馆,惊喜地发现,曾经的寻亲广告牌变样了——每个牌子都画上了一朵雪白的茉莉花和漂亮的茉莉花旅馆,还有蝴蝶、蜜蜂、蚂蚁和小青虫的笑脸,还有:Happy days!
旅馆的门外,聚集了许多远方的来客,他们看到广告牌,都被吸引过来了。客人们纷纷要求住店,蝴蝶小姐忙得不可开交。
不久后,蝴蝶小姐决定将旅馆做大,她开了三家分店,新的店主人已经选好,她邀请了蜜蜂、蚂蚁和小青虫共同经营。
茉莉花旅馆重新定义了经营理念:让温暖渗透你的心。
因为,表面的美好并不能长久,而温情和感动却是永恒的。
是谁换了广告牌呢?悄悄地告诉你,是可克。那些广告牌,蕴藏着他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和浓浓的祝福。
现在,可克不再孤单,他和妈妈在海边盖了一栋别墅,快乐地生活着。
大班音乐欣赏《茉莉花》(精) 第5篇
1.主动参与赏花活动,体验与花相伴的愉快情绪。2.欣赏茉莉花优美的曲调与意境。
3.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乐段,并按音乐的变化运用优美的动作加以表现。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特色。
3、萌发喜欢听民歌和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茉莉花图片、《茉莉花》视频、音乐等。活动过程
一.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 造型,为创造性表现打下基础。
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并体会花的不同形态带给人的不同 感受,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感情体验。
1、一起欣赏各种姿态的茉莉花图片。
2、教师小结: 茉莉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在我们中国的南方,有大片大片的茉莉花,人 们可喜欢它了。人们把茉莉花摘下来,还能做成茉莉花茶呢!在那里,还有一 首好听的茉莉花的曲子呢,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听一听。
二、看视频第一次欣赏乐曲《茉莉花》,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三、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次完整欣赏整首乐曲。
这首曲子美吗?你听了之后心里感觉怎么样?对,真美,很好听。我还想再 听一遍呢,你呢?下面,我们就轻轻地闭上眼睛再一起听一遍。
四、引导幼儿体验演奏乐曲的民族乐器 —— 琵琶的特点, 感受琵琶演奏的乐 趣。
我们听到的这么美的旋律,是用我们的一种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出示琵琶的图片 这是人们正 在弹奏琵琶。琵琶是怎样弹的?(听一小段琵琶演奏的茉莉花音乐 我们一起来 弹一下试试。啊,真好听!播放乐曲第一段,请幼儿空手模仿用琵琶演奏乐曲。
五、结合幼儿的想像,采用音乐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带入一个美丽而情 感丰富的茉莉花王国。完整边听音乐,教师边讲故事:
六、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茉莉花的不同姿 态。
1、幼儿独自扮演茉莉花,教师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或多人一组,扮演茉莉花束。教师引导幼儿做出花束 层次、高低的变化。(放音乐旋律
七、带领幼儿在茉莉花的音乐中离开教室,活动结束。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感受的音乐活动 , 孩子需要通过更多的直接参与来 感知音乐 , 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 , 同时获得相关的欣赏音乐的知识和能力 , 因此 ,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 , 最重要的就是倾听 , 关键就是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茉莉花 第6篇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在此活动中,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经验的积累是整个活动设计的重点。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参与赏花活动,体验与花相伴的愉快情绪。
2.通过观赏、体验,了解茉莉花的颜色、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
3.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1.实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环若干、《茉莉花》音乐等。
2.呼拉圈若干个、麻绳2~3根。
【活动过程】
1.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
型,了解花朵、花叶和土壤的关系。
(1)师:每一朵花长得一样吗?花瓣的姿态是怎样的?
有的已经开了,有的已经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脱落了……
(2)师:你觉得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么样?(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这朵茉莉花很高兴,这朵茉莉花有点害羞……
(3)制作茉莉花茶,简单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播放扬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戏: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儿讨论: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幼儿制作茉莉花花环、茉莉花叶、茉莉花裙。(音乐伴随幼儿的制作过程。)
幼儿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观看茉莉花图片,欣赏自己制作的茉莉花环。
3.师生分享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聆听《茉莉花》乐曲:
(1)小时候,去到扬州,闻到花香,听到歌声……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子边唱歌边给茉莉花浇水。”(教师清唱《茉莉花》。)
(2)在宴会上,一群穿着白纱裙,拿着茉莉花,戴着茉莉花环的女孩,也在唱着这首《茉莉花》……(幼儿欣赏教师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师生相互模仿身体姿态、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歌曲。(教师可采用无伴奏演唱方法,灵活把握演唱时间。)
(1)师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
(2)结合幼儿的想像,采用音乐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带入一个美丽而情感丰富的茉莉花王国(见资料链接)。
(3)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样的茉莉花?”“哦,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这是一朵高兴的茉莉花。”“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戏:幼儿扮演茉莉花,教师扮演摘花人,并鼓励幼儿组合身体造型表现茉莉花丛。
(1)幼儿独自扮演茉莉花,教师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将你摘下”,教师可抱起一幼儿,送到另一教师手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做茉莉花束。教师引导幼儿做出花束层次、高低的变化。教师扮演小蜜蜂给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数可以逐渐增加)一组做茉莉花丛(加上叶子、泥土等角色,强调彼此依存的关系)。教师随着旋律把呼啦圈逐个从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当作花盆。
(4)造型表现过程中,幼儿随歌曲的意境表演。
师:太阳刚刚露出笑脸,茉莉花也慢慢睁开眼睛,微风轻轻吹过,花朵随风飘动……(配伴奏演唱歌曲。)
(5)简单介绍歌曲《茉莉花》的历史。
《茉莉花》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历史。美国发射向外太空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人的礼物送给外太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茉莉花》。我们要记住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动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现:幼儿戴上茉莉花环,装扮成美丽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绘画表现:合作绘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国。
【设计评析】
这是一个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围绕着中国民歌《茉莉花》,开展了一系列的感知、制作、欣赏、表现、创作、分享等活动。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体现为:从感性人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资料链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曲调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江苏扬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曲调优美,表现出淳朴柔美的感情。儿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轻盈流畅,易唱易学,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唱。从乡村田间地头,到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从港澳回归的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茉莉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着听者的心灵。
大班茉莉花 第7篇
活动背景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在此活动中,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经验的积累是整个活动设计的重点。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参与赏花活动,体验与花相伴的愉快情绪。
2.通过观赏、体验,了解茉莉花的颜色、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实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环若干、《茉莉花》音乐等。
2.呼拉圈若干个、麻绳2~3根。
活动过程
1.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型,了解花朵、花叶和土壤的关系。
(1)师:每一朵花长得一样吗?花瓣的姿态是怎样的? 有的已经开了,有的已经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脱落了……
(2)师:你觉得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么样?(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这朵茉莉花很高兴,这朵茉莉花有点害羞……
(3)制作茉莉花茶,简单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播放扬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戏: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儿讨论: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幼儿制作茉莉花花环、茉莉花叶、茉莉花裙。(音乐伴随幼儿的制作过程。)幼儿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观看茉莉花图片,欣赏自己制作的茉莉花环。
3.师生分享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聆听《茉莉花》乐曲:
(1)小时候,去到扬州,闻到花香,听到歌声……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子边唱歌边给茉莉花浇水。”(教师清唱《茉莉花》。)
(2)在宴会上,一群穿着白纱裙,拿着茉莉花,戴着茉莉花环的女孩,也在唱着这首《茉莉花》……(幼儿欣赏教师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师生相互模仿身体姿态、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歌曲。(教师可采用无伴奏演唱方法,灵活把握演唱时间。)
(1)师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
(2)结合幼儿的想像,采用音乐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带入一个美丽而情感丰富的茉莉花王国(见资料链接)。
(3)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样的茉莉花?”“哦,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这是一朵高兴的茉莉花。”“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戏:幼儿扮演茉莉花,教师扮演摘花人,并鼓励幼儿组合身体造型表现茉莉花丛。
(1)幼儿独自扮演茉莉花,教师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将你摘下”,教师可抱起一幼儿,送到另一教师手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做茉莉花束。教师引导幼儿做出花束层次、高低的变化。“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教师扮演小蜜蜂给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数可以逐渐增加)一组做茉莉花丛(加上叶子、泥土等角色,强调彼此依存的关系)。教师随着旋律把呼啦圈逐个从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当作花盆。
(4)造型表现过程中,幼儿随歌曲的意境表演。
师:太阳刚刚露出笑脸,茉莉花也慢慢睁开眼睛,微风轻轻吹过,花朵随风飘动……(配伴奏演唱歌曲。)
(5)简单介绍歌曲《茉莉花》的历史。
《茉莉花》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历史。美国发射向外太空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人的礼物送给外太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茉莉花》。我们要记住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动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现:幼儿戴上茉莉花环,装扮成美丽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绘画表现:合作绘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国。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围绕着中国民歌《茉莉花》,开展了一系列的感知、制作、欣赏、表现、创作、分享等活动。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体现为:从感性人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资料链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曲调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江苏扬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曲调优美,表现出淳朴柔美的感情。儿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轻盈流畅,易唱易学,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唱。从乡村田间地头,到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从港澳回归的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茉莉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着听者的心灵。
2.音乐散文式故事:清清的小河边,有一丛美丽的茉莉花。每当太阳升起时,茉莉花也就慢慢睁开了眼睛。闻一闻,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独特的美,有着自己的姿态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着头;有的是高兴的茉莉花,张开了笑脸;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开放;有朵茉莉花好像有点不太高兴,翘起了小嘴巴;有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它想妈妈了;有朵茉莉花正仰着头喝露水呢……小河的水闻到花香,也悄悄停了下来,它想留住这甜甜的花香……小朋友,你们闻到了茉莉花香了吗?
茉莉花如何修剪茉莉花的养殖方法 第8篇
花谚说:“茉莉不修剪,枝弱花少很明显”、“修枝要狠,开花才稳”,但人们栽培茉莉花,往往注重肥水而忽视修剪,甚至越冬后的枯枝也舍不得剪去,以至于枝干细弱,叶片萎小、株型不雅、花也不盛。茉莉花的修剪,除春季将越冬后的细弱枝条剪去,只留下粗壮基部以待新芽萌发外,夏季修剪很重要。花败后的枝条要及时留下3-5节,剪去顶梢,以促使萌发新亚。保证花旺。
茉莉花养殖阳光篇:
茉莉性喜炎热、潮湿、通风透气环境,需充足的光照。茉莉畏寒,南方地盆栽茉莉可在室外栽培越冬,北方在秋冬季需做好保暖工作,移入室内放在朝南方向。光照强则枝干健壮,叶色浓绿,花多而香,阳光不足则节稀花少而不香。
茉莉花养殖肥水篇:
盛夏高温季节是茉莉生长的旺期,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如花生饼粉、骨粉、过磷酸钙以及多元素花肥,每月施两次。茉莉在夏季生长期常出现枝叶繁茂但不开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施了过多的氮肥,造成枝叶徒长,遇到这样情况要控制肥水,增施磷钾肥,促使孕育花蕾,同时要注意把茉莉移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
茉莉花 第9篇
我记得春天的时候,妈妈从外面捡回来几根小花枝,把它们插到花盆里。我每天放学回来都用杯子喂它喝水,日子一天天过去,只有一根小花枝发芽了,慢慢地又长出了几片叶子。我在心里暗暗盼望着我的茉莉花快快长啊!
到了夏天,茉莉花长高了,叶子浓密青翠,还长出了几个小花苞。我每天放学回来照例用杯子喂它水喝,盼望小花苞快快打开,开出美丽的花儿。
终于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刚睡醒就闻到了阵阵的清香,我高兴得从床上跳了下来,我猜想一定是我那可爱的茉莉花开了。我三蹦两跳地来到阳台上一看,多美啊!洁白的花瓣,黄色的花蕊。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本来就还有些晕晕欲睡的我顿时清醒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说茉莉花还可以用来泡茶喝,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