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精选13篇)
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 第1篇
施工现场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进入冬季,是火灾、雪冻、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高发期,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展,把施工生产抓上去,把安全事故降下来,我们的安全保证措施是:
一、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项目部各部室办公室、各施工队宿舍及食堂,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必要时请专职电工连接;严禁使用电炉,若发现有人使用电炉除没收外,罚款100元;使用取暖器采暖时,严禁覆盖,人离开后拔掉电源插头。
2、禁止躺在床上抽烟,严禁将烟头随便仍在纸箱内。发现一次,罚款200元。工地上使用氧气焊进行作业时,要按氧气焊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3、各施工队在野外施工时,严禁烧荒取暖。凡因烧荒造成的火灾,除赔偿其损失外,罚款500---1000元。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当事人刑事责任。
4、做好施工人员防冻、防滑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冬季安全检查制度,夜间巡逻、交接班记录制度。
5、购买必要的防冻物资和防冻设施。如棉大衣、棉被、电暖器电褥子等。
6、发放冬季施工劳保用品,加强冬季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用品的检查力度,增加施工工地安全巡查员、观察员人数。
7、检查高处作业人员安全带、安全网、防滑鞋的监管力度和频率。
8、做好防滑防冻防范工作。
9、严禁在室内用煤火做饭取暖,更不允许晚间将煤火搬进工棚内。对不听从指挥违反纪律的人员,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情节严重者,处以100—200元罚款。
10、室内严禁采用煤炉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及时向当地“120”求救,并上报项目部领导,以得到及时救助。
11、保通人员加强安全巡查力度和次数,建立24小时全天值班制度,宣传、告戒沿线村民,不要进入施工现场,禁止横穿高速公路。
二、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加强机械冬季维修保养,更换冬季机油等。
2、机械加注防冻液,防止机体冻裂冻坏。
3、建立机械登记台帐和机械日报制度。
三、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1、混凝土拌和用水用锅炉加热在5℃以上,并加防冻剂;施工砂、石、骨料经常用人工清理其上的集雪,必要时用蓬布遮盖,不得夹杂冻渣雪团。
2、拌和砼时,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塌落度,以减少拌和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在施工时,温度在任何情况下都 不得低于5℃。
4、健全气象、测温、工程试验、外加济掺量等原始记录值备查。
5、严格遵循冬季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生产。
四、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1、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本工程防一氧化碳中毒主要为: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严禁采用煤炉取暖,统一采用电取暖。
2、一氧化碳是什么;
一氧化碳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 的中间产物。碳或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3、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 气体。
4、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1)施工作业队及各点宿舍严禁使用煤炉取暖,统一用电取暖。(2)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宿舍或库房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3)发现中毒情况,要立即把中毒者撤离有毒环境,移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场所,严重者要紧急抢救,做人工呼吸,或施以高压氧治疗。(4)对有可能接触CO 职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CO 的毒性,并掌握急救的常识,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正常运转。(5)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各作业队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 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6)项目部要加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让施工作业人员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办法。
5、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
(1)发现有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 新鲜的地方,如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 者送医院救治。
(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4)救助中毒的人员时,首先要松解中毒人员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 第2篇
[授课时间] :第7周 星期四 《德育与法制课》
2008年 10月23日 [授课班级] :08模具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探究:
一、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如何防制鸡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病 第3篇
1 鸡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的病鸡临床表现
鸡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的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不增, 甚至一直持续, 体重增长缓慢, 粪便中带有部分黏性分泌物。如处理及时问题不会很严重, 若处理不及时, 毒素蓄积到一定程度, 则会出现爆发性死亡现象, 死亡率会呈直线上升。
1.1 肉鸡
粪便多呈黑糊状、硫磺样、内有大量没有消化的饲料, 部分粪便呈黄色;爆发季节严重病例, 粪便中夹杂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部分粪便呈条状带有黏性, 有柔韧感。
1.2 蛋鸡或种鸡
采食量下降, 产蛋率下降或不升, 部分鸡只拉稀、消瘦, 眼睛呈“双眼皮”样。粪便内有不消化的饲料, 最常见的是拉黑色糊状粪便, 部分鸡只在眼帘上方、眼角上方、或嘴角边有“豆”样肿瘤。严重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产“雀斑”蛋、“血斑”蛋。
2 剖检变化
肉鸡颈部皮下出血、胸腺萎缩或者消失, 混感其他疾病也会出现高度肿胀现象, 支气管堵塞物呈皮卷状, 心冠脂肪表面出血, 心肌内膜出血, 嗉囊内呈麸皮状溃疡或者突起, 腺胃扩张数倍, 腺胃乳头几近消失, 肌胃角质层糜烂, 肌胃部分出现溃疡现象, 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溃疡, 整个肠管多出现鼓起现象, 肠黏膜严重脱落。
肝脏多有不规则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肝脏肿大, 部分脂肪变性, 严重者有肿瘤硬化, 有的有黄染现象或有呈青绿色或呈黑红色等;但大部分出现肝脏边沿变薄如刀刃, 部分肝脏上有霉菌结节。脾脏部分呈现槟榔状或者有白色结节。肺脏多呈现纤维素性肺炎, 肺脏背侧多见灰黑色霉斑。
3 预防与治疗
3.1 预防措施
3.1.1 防止各种霉变:
由于阴雨连绵等气候因素, 玉米在成熟期倒伏, 导致玉米霉变。另外, 农户玉米保存也存在严重问题, 主要存放在屋外、野地, 大部分没有遮盖措施, 任凭风吹雨打, 引起玉米霉变。在存放玉米时要严格控制其霉变, 从根本上保证源头没有发生霉变问题。
饲料厂和养殖户应及时杜绝使用霉变玉米。养殖户饲料保存要精细, 防止饲料霉变。另外, 还有部分蛋鸡、种鸡场因饮水器漏水, 导致料槽内经常湿料;长期采食湿料引起发病。
大多数人认为, 饲料内添加脱霉剂就可以彻底预防饲料霉变, 或鸡吃过添加脱霉剂的霉变饲料后不会出现异常。事实上, 脱霉剂只能脱去一部分霉菌, 对霉菌毒素和一大部分霉菌没有清除和脱除作用。
3.1.2 做好管理工作:
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 尽量排除霉变因素;不使用霉变饲料, 妥善保存饲料;防止垫料霉变, 并及时清理。经常使用具有吸附霉菌毒素、调理肠道的中药拌料预防。3.1.3提高鸡本身身体素质:要提高鸡群采食量, 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这里我们要选择比较好的能够吸附霉菌或者霉菌毒素的药物或者添加剂, 来降低霉菌对鸡群的影响, 饮水添加VB、VC等部分维生素, 提高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也能对鸡群情况进行一定调节。
3.1.4 药剂预防:
肉鸡每间隔15 d用一个疗程的抑杀霉菌和清除霉菌毒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 (霉菌速治饮水型或拌料型) 。蛋鸡或种鸡每月使用5 d;蛋鸡或种鸡每30~45 d使用1个疗程。甚至在3~5日龄就开始预防垂直传播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3.2 治疗方法
我国大部分种鸡场没有使用抑杀霉菌的药物进行预防, 部分种鸡场仅在饲料内添加了脱霉剂, 导致霉菌及霉菌毒素经过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使雏鸡在2~3日龄就出现了病理变化, 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 产生免疫抑制现象。
所以, 要选择一些能够深入组织, 穿透组织能力比较强的药物对炎性部位进行调理, 并携带其他抗菌药物进入病变部位, 从而更好的控制疾病。
严重病例建议同时使用拌料型和饮水型“速治”, 病情轻微鸡群可任选其一, 同时添加“螯合VC”和调理肠道、吸附霉菌毒素的药物“速壮”效果会更加明显。本病可引起免疫抑制, 新城疫等并发现象较多, 并发病明显的鸡群在治疗时, 应添加相应的治疗药物。
3.3 加强兽医工作者技能培训
霉菌及霉菌毒素种类繁多, 且不同种类的霉菌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存在差异, 对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致病状况也不尽相同。导致临床发病后表现形式不一, 剖检后病理变化差异很大;这给临床兽医人员的诊断和处置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冬季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第4篇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
造成煤气中毒有8种原因。1.冬天使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以及炉灶、烟囱漏气。2.使用烧煤气的红外线取暖器洗澡,或整夜点着取暖器睡觉。3.白天用火炉做饭,晚上用其取暖。4.煤炉使用时间较长,烟囱被灰渣堵塞。5.伸向屋外的烟囱未加防风帽,产生倒风。6.冬季发动汽车或开了空调后在车内睡觉。因为汽车尾气中含4%-8%的一氧化碳,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1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7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8.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一旦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做饭过程中火焰被扑灭,煤气大量溢出,就很有可能造成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症状分三级。1.轻度:仅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若迅速打开门窗,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2中度:除具有轻度症状外,还伴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错乱,出冷汗、四肢发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呕吐、全身无力,并逐渐虚脱、昏迷。两颊、胸部与四肢皮肤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是煤气中毒后的典型体征。因为一氧化碳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后呈樱桃红色,所以中毒后反映在皮肤上是典型的樱桃红色。3重度:因中毒时间较长,吸入一氧化碳量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每升5毫克以上,会出现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全身软瘫、瞳孔放大、呼吸浅而不规则,皮肤由樱桃红变为灰白或紫色,血压极度下降,出现心肌损害和脑、肺水肿等严重症状与体征。这种情况下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留下痴呆、瘫痪、神经炎等严重后遗症。
煤气中毒现场急救很关键。1.首先要迅速打开门窗,并将病人移出中毒现场,还可直接给病人吸氧或将其送进高压氧舱治疗。同时,应搬掉煤炉或关掉煤气开关,解开病人衣扣,但要注意保暖,以防发生肺炎等合并症。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若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呼吸通畅。若患者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一只手紧捏鼻孔,另一只手托起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嘴唇,吸足一口气,对准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14-16次,儿童18-24次,婴幼儿30次。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和肺炎。还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毒物排出。4.用针刺患者手心、脚心等穴位,促使其苏醒。病人宜取侧卧位,将口、鼻内污物擦净,去掉其假牙,以免将污物等吞入气管,引起窒息死亡。5.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虚脱症状,可立即静脉推注40-60毫升50%的葡萄糖。6.对于中毒情况较严重的病人,为防止其脑细胞软化、坏死,可采取全身降温措施,将冰块包裹好放在头与躯干两侧、四肢周围,一般2个小时后呼吸急促等症状即可消除,12个小时后瘫痪症状可逐渐消除、苏醒,肢体也可渐渐恢复活动。
一般情况下,发生轻度中毒的病人,经上述处理后症状都能逐渐消失。对于中毒程度较重的病人,经现场或家人短暂救治后,应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以免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防患于未“燃”。1.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是否通风,预先想好逃离途径。2.有条件的家庭,应将浴池和热水器安排在不同房间。3.若进入室内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检查有无煤气泄漏,及时处理,此时千万不能点火。4.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位,应安装报警装置,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班会教案 第5篇
五二班
郭荣粉
授课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探究:
一、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 第6篇
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班级:七.9班 班主任:蒙国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了解,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冬季取暖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5、火灾电害以及交通事故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相关安全的知识。探究:
一、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火电灾的危害:可以迅速导致人的人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3;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火灾:用淋湿帕子握住口鼻迅速下楼,或者站在顺风的地方,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千万别让自己以及家人玩火,家长抽烟的烟头不能乱扔。更不能用湿手去接触有关电的事物,如:电视、、、、、、三、如何防止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别玩火、别触电。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冬季防煤气中毒的安全制度及措施 第7篇
一、全校师生应有高度的防煤气中毒意识,珍爱生命,保护自我。
二、掌握应有的预防煤气中毒知识,适当开窗,保持适当的室内外空气交换流通。
三、煤炉易引发煤气中毒。教师及班主任要经常检查维护。
四、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应将患者平躺,迅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五、班级定期向学生进行煤气安全教育,讲解有关知识。
六、及时清理管道垃圾及煤炉垃圾严防堵塞。大风天气要注意煤炉烟气倒灌。
古都河小学
猪煤气中毒的诊治与预防 第8篇
1 发病情况
2013年12月1日凌晨4:00, 秦皇岛某种猪场的两栋育肥猪舍内95~105日龄、35~55 kg重的526头育肥猪当中共有160余头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 突然出现死亡, 当场死亡24头, 以后十几天内陆续又有15头病猪死亡, 而且越是体格大的猪发病死亡的越多。症见死亡猪姿势不规则, 患病猪多聚集在圈内某一角落处, 轻的表现为精神不振, 流泪, 咳嗽, 呕吐, 心跳加快, 张口呼吸, 行走困难, 后躯摇摆无力, 步态不稳。重的表现为四肢瘫软, 躺卧倒地, 阵发性强烈抽搐发抖, 后躯麻痹, 知觉障碍, 反射消失, 犬坐, 呼吸困难, 皮肤苍白, 黏膜发红, 小便失禁, 四肢厥冷, 体温不高。有8头猪发生脱肛, 以后几天陆续又有18头猪继发脱肛。部分病猪头部、臀部皮肤有擦伤痕迹, 为数次挣扎站立摔倒所造成。舍内门窗密闭, 烟雾较大, 有一种憋气的感觉。经询问得知, 前一天未打开抽风机抽风, 怀疑为急性煤气中毒,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打开抽风机抽风。
2 病因分析
2.1 发病原因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煤气中毒多发生在室内需要生火的季节或密闭猪舍。北方冬季养猪场在给猪舍加温时, 燃烧煤炭供暖, 如果烟囱堵塞、倒烟、漏烟, 就容易产生一氧化碳, 而此时若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排烟不畅, 当舍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1%~0.2%时即可发生窒息中毒, 当含量达到3%[1]时则会引起猪只窒息死亡。尤其在舍内不通风的角落一般更易发生煤气中毒, 而且越是体格大、身体强壮的猪吸入的一氧化碳也越多, 中毒也越深。
2.2 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 通过肺泡吸收, 与血红蛋白 (HB) 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 (HBCO) , 随血液分布于全身。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较强, 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 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 且不宜解离, 结合后的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 (HBO) 慢3 600倍[1], 严重阻碍氧的传递和释放[2]。当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肺脏内, 便通过肺泡与氧争夺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形成后不易分解。同时, 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 妨碍了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 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不能正常地运输氧, 致使全身组织缺氧, 造成低血氧症, 机体常因大量急性缺氧[3]而窒息死亡。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 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 而抑制组织的呼吸过程, 阻碍对氧的作用。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 而首先被损害, 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状。
3 症状与病理剖检
3.1 轻度中毒
如果患猪体内含有30%[1]的碳氧血红蛋白就能发生中毒。主要表现为羞明流泪, 咳嗽, 呕吐, 心动疾速, 呼吸困难。此时若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 经过治疗或不经治疗, 患猪都可慢慢恢复。
3.2 重度中毒
患猪体内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到50%[1]时, 猪只迅速出现昏迷、知觉障碍、反射消失、步态不稳、后肢麻痹、四肢厥冷。可视黏膜呈樱桃红色[4], 也可呈苍白或发绀, 全身大汗, 体温升高而后降低。四肢瘫软或出现阵发性肌肉强直而抽搐, 瞳孔缩小或散大。随着缺氧血症的发展, 病猪陷入极度昏迷状态, 意识丧失, 便秘, 尿失禁, 痉挛, 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 最后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即使不死, 也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3.3 病理剖检
在血管和各脏器有鲜红色的小出血斑点。血管和各内脏器官的血液呈鲜红色或樱桃红色, 肺脏水肿、出血、瘀血明显, 呈红紫色。心肌和心冠脂肪有出血斑, 心内、外膜上可见散在的出血点。皮肤苍白, 黏膜及肌肉色泽鲜红或呈樱桃红色[5], 肠系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肝脏瘀血。
4 诊断与治疗
4.1 诊断方法
根据猪舍密闭情况, 患猪有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 结合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用化验血内的碳氧血红蛋白的方法, 即可确诊。
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方法:1) 取病猪血液数滴, 用等量纯化水稀释, 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1~2滴, 如有碳氧血红蛋白存在, 呈淡红色而不变色, 正常血液则变为棕绿色。
2) 取纯化水10 m L加病猪血液3~5滴, 煮沸后仍为红色的为阳性, 正常血液则呈褐色。
4.2 治疗措施
4.2.1 脱离中毒环境
立即将病猪转移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或舍内[6], 尽快打开门窗和通风换气设备, 换进新鲜空气。
4.2.2 注射维生素C
用维生素C肌肉注射, 也用5%~10%或25%~50%的葡萄糖溶液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作静脉注射, 或作腹腔注射。
4.2.3 解痉降压
用水合氯醛、氯丙嗪等药解除痉挛;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以减轻脑水肿。
4.2.4 对症治疗
出现肺脏水肿时应用钙制剂;出现肺炎时应用抗生素;出现脱肛时应及时进行缝合。
4.2.5 加强护理
对不能饮水和采食的病猪要设法帮助喂水喂料, 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5 预防
煤气中毒的发生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应经常检查、检修好舍内的取暖设施。按标准安装通风换气设备, 安装标准的取暖设备。特别是北方地区在寒冷季节对密闭猪舍用煤炭火炉取暖时, 应经常检查煤炉及烟囱是否正常, 发现漏烟或冒气及早修正。要注意与火炉相连的烟囱周围障碍物造成的气流环境及其应有的高度, 以免在风向多变时因戗风造成煤烟逆返、倒烟。确保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6 效果与讨论
6.1 治疗效果
查明原因后, 笔者立即对病猪进行了抢救。首先将病猪转移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 打开门窗和通风换气设备, 换进新鲜空气。每头病猪肌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10 m L, 连用3 d。肌肉注射青霉素400万IU+板蓝根注射液10 m L, 连用3 d。对出现痉挛的猪, 每头肌注盐酸氯丙嗪4 m L。对出现脱肛及继发脱肛的26头患猪及时进行手术缝合。第4天只给站立不起的病猪用药, 每头肌肉注射甲磺酸达氟沙星10 m L, 第5天也只给站立不起的病猪用药, 每头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 m L。坚持每天给病猪喂水喂料。症状较轻的猪3 d后逐渐康复, 能主动饮水, 恢复食欲。症状较重的猪随着时间的延长, 也能逐渐站立、走动。症状严重的猪最后死亡。统计共发病160头, 死亡39头, 痊愈113头, 有8头症状严重的猪因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无效做淘汰处理。
6.2 分析讨论
1) 该养猪场造成猪煤气中毒主要系发病前一天猪舍内没有打开通风机, 造成舍内煤炭火炉供氧不充分, 燃烧不畅, 产生的一氧化碳在舍内聚集, 从而引起大批猪只发病死亡。
2) 由于猪群体发病, 患病数量较多, 该猪场救治措施不力, 造成部分病猪后期因挤压、脱水、饥饿而死。因此, 发病后加强护理, 积极救治, 对患病猪坚持每天喂水喂料, 静脉输液补糖, 降低应激反应, 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脑水肿, 防止挤压, 帮助恢复体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 育肥猪舍取暖只在刚从保育舍转入时可适当加温几天, 以后可适时取消煤炭火炉加温或改用锅炉管道加温, 可避免煤气中毒的发生。
4) 猪只煤气中毒多发生在晚上, 原因是冬季密闭猪舍全天进行燃烧煤炭火炉供暖, 白天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但因为白天饲养人员一直在进行清理卫生、饲喂等工作, 不断进出猪舍, 中午阳光充足时还进行通风, 所以白天舍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很低, 不至于发生中毒。晚上猪舍全部密闭, 人员进出较少, 通风不良, 一氧化碳浓度高, 发病和死亡也就集中在此时间段[4]。
5) 因猪对一氧化碳的耐受性较人强, 往往造成慢性中毒而不易被发现。煤气中毒的程度与猪舍内一氧化碳的浓度、猪舍密封的程度、时间的长短成正比[6]。一旦当出现中毒症状时说明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已经比较高, 中毒已比较深, 往往预后不好。因此, 养猪场在用煤炭火炉加温供暖时一定要注意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全福, 木志康, 李志宏, 等.猪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 2012, 8 (10) :76.
[2]陈明秋, 曲永成, 郑永利.肉鸡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养殖技术顾问, 2013 (05) :87.
[3]李玲玲, 牛元勋, 邹积振.一起雏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J].中国畜禽种业, 2012, 8 (12) :24.
[4]王庆勇.猪一氧化碳中毒了该怎样治[J].北方牧业, 2008 (23) :19.
[5]孙克年, 孙波.猪病尸血液变化在疾病诊断中的提示[J].四川畜禽, 1996 (04) :21.
冬季小心煤气中毒 第9篇
什么是煤气:
我们平常所说的煤气是专指一氧化碳气体说的,一氧化碳是煤在空气不流动的地方燃烧生成的,我们有时看见煤炉口上有蓝绿色的火焰,那就是一氧化碳气体在燃烧着。
中毒途径:
1安置煤炉的居室内,烟筒堵塞、漏气
2室内用炭火锅烧烤,同时门窗紧闭通风不良
3火灾或爆炸之后的现场
4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汽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会产生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5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通风设备运转不良
6容易发生泄漏、倒风的自制土暖气
7煤气管道泄漏、开关不紧等
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恶心、精神不能集中、心慌、无力。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没有后遗症。
中度中毒症状:在轻度症状的基础上,还会有多汗、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甚至昏迷等症状,嘴唇还会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数天内可以恢复。
重度中毒症状: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昏迷时间越长,后遗症越严重,如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中毒原理:
煤气中毒产生的损害主要是一氧化碳造成的。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分子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就像一辆辆运输车,它们负责把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滋养器官,使人体正常运转。然而一氧化碳就像是一个“加塞”高手,由于它与红细胞的结合速度更快,所以它能比氧气更快登上红细胞这辆运输车,导致人体的内呼吸系统受到抑制。
如何救护:
如果在生有煤炉的居室内,发现自己有头晕、恶心等早期中毒症状,可以开窗通风,远离室内有毒环境。
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就需要旁人进行及时的救助,首先要使中毒者远离有毒环境,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对昏迷的患者来说,有呕吐物阻塞气道窒息的危险。所以要使患者侧卧,不要垫枕头,使嘴处于身体的低位,这样使呕吐物能自然流出口腔。要及时拨打120电话,请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帮助。
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度或者重度的患者,要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使人体溶解氧的能力大大提高,帮助人体快速排除体内的一氧化碳,缓解后遗症的产生和程度。
如何预防:
1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
2尽量不使用煤炉取暖,如果使用,必须保证通风设备良好
3燃气热水器应与浴池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连接管线
4进入室内后如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泄漏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
5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通路
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 第10篇
中毒安全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年级()班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10日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
中毒的抢救法,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
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
样预防火灾。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 何自救。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 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么做?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
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
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三、学习防火知识
1、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
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2、火场逃生有哪些方法?
一般地说,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①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
逃生;②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③自制器材逃生;④寻找避难处所逃生;⑤互救逃生;⑥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3、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4、家用电器着火后的扑救方法?
①立即关机,拨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如只发现电打火冒烟,断电后,火 即自行熄灭。
②如果是导线绝缘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③不得用水扑救,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像管炸裂伤人。④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四、课后小结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
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
冬季如何防煤气中毒 第11篇
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冬季防火和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
一是利用教师大会、宣传栏等形式,生动形象地给全校师生宣讲教室防火、用电、家中防火、用气的注意事项,各种安全抢救方法等安全知识;同时还讲了怎样防煤气中毒及中毒后的抢救方法,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
二是通过办一期安全知识手抄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营造一个全校上下人人讲安全,处处是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三是结合班会活动,宣传防火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让学生深入自己家中宣传防火和防煤气中毒知识,在萧瑟的冬季为居民带来一抹亮丽。
通过系列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自护自救能力,牢固树立“生命之上
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平安。
如何预防冬季煤气中毒 第12篇
一、按规范安装使用燃气热水器
(一)严禁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在燃烧热水的同时,会把产生的废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在房间密闭时很容易造成有害气体积聚和氧气缺乏,导致人体中毒,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有致命危险。以下款式请勿使用。
(二)烟道式、强排式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室外。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如果安装在浴室、卧室内,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取自室内,烟气通过自然排烟的烟管排到室外,但由于受外界风向等因素影响及安装条件限制,导致烟气排放难于达到标准,洗浴者还是会吸入倒流的.有毒烟气;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燃烧所需空气也是取自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是通过风机的作用排到室外的,如风机失效等同于直排式,容易造成致人一氧化碳中毒伤亡事故。所以烟道式、强排式燃气热水器
安装在浴室、卧室内也是有危险的,以下款式必须安装在室外。
二、天冷洗澡要注意通风。
门窗不宜全部关死。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注意室内通风,特别注意儿童单独洗澡时应保持浴室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酿成悲剧;注意观察燃具的使用状况,如发现燃烧不正常、打不着火、中途熄灭以及闻到异味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用。
三、洗澡不超过20分钟。
目前家庭里面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是在洗澡时发生的,建议洗澡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
四、立即行动起来排除整改安全隐患。
一是检查家庭是否仍在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如果是,需要立刻拆除换掉。二是检查烟道式、强排式燃气热水器是否安装在室内,如果是,需要改装到室外。三是用肥皂水检查家中燃气设施是否存在泄漏情况,燃气器具使用满8年应及时更换。胶管老化、破损或已使用2年以及减压阀到期要及时更换。
五、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养羊防中毒 第13篇
因羊只采食了发霉变质饲料而引起, 夏季易发生。
1. 症状
羊只中毒后精神不振, 食欲减少或废绝, 腹痛, 腹泻;羊羔常出现神经症状, 行走不稳, 瘫痪, 震颤, 体温一般正常;怀孕母羊常引起流产和死胎。临床症状依饲料的霉变程度与采食多少和采食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轻者出现胃肠炎、拉稀, 怀孕母畜流产, 重者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
2. 预防
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加强饲料保管, 注意干燥和通风。被霉菌污染的仓库应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福尔马林40毫升, 高锰酸钾20克, 水20毫升, 密闭熏蒸24小时。被霉菌污染饲料每吨添加霉菌毒克500~1000克再使用。
3. 治疗
停喂霉变饲料, 如果轻微中毒换料即可, 不需用药。如症状较重或饲喂时间较长, 可进行缓泻用药;严重病例辅以补液强心, 安钠咖注射液5~1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50~100毫升, 一次静注;维生素C注射液5~10毫升肌肉注射, 有神经症状的加镇静剂, 盐酸氯丙嗪每公斤体重1~3毫克。出现神经症状的多预后不良。
二、瘤胃酸中毒
羊喂精料可增膘, 但精粗比例失调就会适得其反, 致羊瘤胃酸中毒。在临床实践中, 在有效地消除病因的基础上, 经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 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1. 症状
急性发作病羊, 一般喂料前食欲、泌乳正常, 喂料后羊不愿走动, 行走时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气喘, 心跳增速, 常于发病的3~5小时内死亡。死前张口吐舌, 摔头蹬腿, 高声哞叫, 从口内流出泡沫样含血液体。发病较缓病羊, 病初兴奋摔头, 后转为沉郁, 食欲废绝, 目光无神, 眼结膜充血, 眼窝下陷, 呈现严重脱水症状;部分母羊产羔后瘫痪卧地、呻吟、流涎、磨牙、眼睑闭合, 呈昏睡状态;左腹部臌胀、用手触之, 感到瘤胃内容物较软, 犹如面团。多数病羊体温正常, 少数初期或后期体温稍有升高。大部分病羊表现口渴, 喜饮水, 尿少或无尿, 并伴有腹泻症状。
2. 预防
精料 (特别是谷物类饲料) 喂量不可超过饲养标准, 对易于发病的产前、产后母羊或哺乳母羊, 应多喂品质优良的青干饲料, 混合精料喂量每顿不宜超过250~500克, 对急需补喂多量精料增膘或催奶的母羊, 日粮中可按补喂精料总量混合2%碳酸氢钠饲喂。
3. 治疗
(1)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氯化钠500~1000毫升。 (2) 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20~30毫升。 (3) 肌肉注射抗菌素类药物。 (4) 当患羊表现兴奋摔头等症状时, 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30毫升, 给羊静脉滴注, 使羊安静。 (5) 当患羊中毒症状减轻, 脱水症状缓解, 而仍表现卧地不起者, 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20~30毫升。
三、有机磷中毒
羊只误食喷洒有机磷农药的牧草或农作物、青菜等;误食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饮水;误食拌过农药的种子;应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治羊体外寄生虫, 剂量过大或使用方法不当;羊接触有机磷杀虫剂污染的各种工具器皿等, 而发生中毒。
1. 症状
临床上可以分为三类症候群, 食欲不振, 流涎, 呕吐, 腹泻, 腹痛, 多汗, 尿失禁, 瞳孔缩小, 可视黏膜苍白, 呼吸困难, 肺水肿, 以及发绀等;肌纤维性震颤, 血压升高, 脉搏频数, 麻痹;兴奋不安, 体温升高, 抽搐, 昏睡等, 中毒羊兴奋不安, 冲撞蹦跳, 全身震颤, 渐而步态不稳, 以至倒地不起, 在麻痹下窒息死亡。
2. 预防
严格农药管理制度和使用方法, 不在喷洒农药地区放牧, 拌过农药的种子不得喂羊。
3. 治疗
(1) 灌服盐类泻剂, 尽快清除胃内毒物, 可用硫酸镁或硫酸钠30~40克, 加水适量一次内服。 (2) 应用特效解毒剂, 可用解磷定、氯磷定, 按每公斤体重15~30毫克, 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 静脉注射, 以后每2~3小时注射一次, 剂量减半, 根据症状缓解情况, 可在48小时内重复注射。 (3) 对兴奋不安的、出汗严重的静脉滴注镇静剂, 但不可使用氯丙嗪。对超过36小时中毒者, 复能剂已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除使用阿托品治疗, 给病羊输血100~200毫升, 有良好作用。当中毒症状缓解之后, 不要过早停止阿托品的使用, 以免残毒引起复发, 最低限度维持量不能少于72小时。 (4) 治疗切忌静脉补碱。
四、黑斑甘薯中毒
夏夏季季甘甘薯薯易易发发生生黑黑斑斑病病, , 羊羊只只采采食食后后即即可可中中毒毒。。
1. 症状
羊发生中毒时, 精神沉郁, 黏膜充血, 食欲不振或废绝, 心脏功能减弱, 心律不齐, 呼吸困难, 眼球突出。
2.治疗
(1) 注意排毒、解毒。内服氧化剂, 用0.1%高锰酸钾150~200毫升或0.5%双氧水50~100毫升, 1次灌服。也可内服盐类泻剂, 取硫酸镁50~70克, 食盐10~15克, 水600~700毫升, 混合后1次灌服。 (2) 注意缓解呼吸困难。取10%葡萄糖500毫升, 5%~1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20~50毫升, 静脉注射。 (3) 当肺水肿时, 用5%葡萄糖溶液50毫升、10%氯化钙溶液10毫升、10%安钠加2毫升, 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也可使用中药疗法, 白矾、贝母、白芷、郁金、黄芩、葶苈、甘草、石苇、黄连、龙胆草各9克, 枣20克, 煎水加蜂蜜500克, 1次灌服。
五、食盐中毒
食盐是动物饲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适量能维持动物体内正常水盐代谢, 增进食欲和胃肠活动, 过量则可引发中毒。绵羊每公斤体重食盐中毒量是3~6克;成年羊食盐致死量是125~250克。羊只发生食盐中毒或致死并不单纯决定于食盐的食入量, 还取决于饮水是否充足。
1.症状
主要是口渴, 饮欲增加, 呼吸迫促, 眼结膜潮红充血, 视力模糊或失明, 肌肉发生震颤与痉挛。最后倒地, 四肢不规则地划动, 昏迷而死。剖检可见脑膜和脑内充血与出血, 胃肠黏膜潮红、出血或水肿。
2.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