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奥斯曼帝国论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4
1

奥斯曼帝国论文(精选12篇)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1篇

所谓传统帝国主义是指20世纪早期的帝国主义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茨基1914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布哈林1915年出版的《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在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和德国经济学家希法亭在其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等著作中试图系统阐述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观点。列宁在1917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第一次对作为资本主义特殊阶段的帝国主义开展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列宁在该书中指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后完成的。列宁认为,“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就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

列宁认为这个定义还远远不够,如果涵盖所有帝国主义的特征,应该下这样一个定义,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1]在《论修改党纲》一文中,列宁还把这个特征简化为:“(1)资本家的垄断同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3)向外国的资本输出;(4)瓜分世界领土,而且已经瓜分完毕;(5)经济上是国际性的托拉斯瓜分世界。”[2]列宁又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所谓“特殊阶段”的含义,列宁在同年12月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可分三方面来谈:(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3]

二、新帝国主义的涵义

“新帝国主义”一词在战后被广泛地使用,它是相对于殖民时期传统帝国主义而言的,另外,也有许多学者称“新帝国主义”就是指美国的霸权主义,这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冷战后,美国形成了与冷战前不同的一系列战略新特点,都突出了帝国主义新特征。在新帝国主义内涵的界定上,有的学者认为与世界人民为敌的一切霸权都是新帝国主义。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新帝国主义指的是价值帝国主义,是建立在西方的民主价值观上的帝国主义,弱国需要强国,而强国需要秩序,所以,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帝国主义国家来领导世界,为世界建立新秩序。还有一种观点是完全站在美国的利益角度出发的“新帝国主义”,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办公室主任理查德·哈斯在他的著作《干涉———美军事力量在后冷战世界的使用》中就提出怎样才能使干涉行为正当化,而后他又提出了“主权限制论”,他强调:“在各国拥有的主权当中应附带不能杀害本国国民和不支持恐怖行动等一系列义务。不能实现这一义务的国家应被剥夺主权和不被干涉的权力。美国等其他国家应被赋予进行干涉的权力。”[4]这就是美国实行“干涉主义”的借口。美国版的“新帝国主义”主张要利用美国的一切优势,用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来改造世界,建立由美国统治的、全新的世界,以此实现美国单极霸权的稳定,简言之,新帝国主义就是美国的帝国主义。另一个版本的“新帝国主义论”是“9·11”后、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外交政策的高级顾问罗伯特·库伯提出来的,它不单指美国,而是指欧盟。他认为,对待恐怖主义,西方国家有必要率先发起行动,对此,欧盟有必要采取措施。库伯说道:“在古代世界,大一统的帝国代表了秩序与文明,帝国外是野蛮混乱。但只求稳定的大帝国不利于变化,结果被强调竞争和势力平衡的国际秩序所取代。然而,这种秩序系统内部结构并不稳定,随着1989年美苏势力均衡格局消失,这套秩序开始走到了尽头,一种新形式帝国又重新出现———它既稳定又容许变化,仍代表着秩序和文明。”[4]

对于“新帝国主义”这一概念,它是相对于传统帝国主义而言的,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金存教授对当代帝国主义作了定义,可作参考:“当代帝国主义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控制和剥削世界人民的一种国际性机制。这一定义既能反映传统帝国主义与当代帝国主义之间的共性,也能体现出二者的差别。”[5]美国便是新帝国主义典型代表。

对于新帝国主义特点,在曾枝盛主编的《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总结了美国左翼学者约翰·贝·福斯特和印度左翼学者阿伦达蒂·罗伊的归纳。福斯特总结的大概是:(1)英国霸权的衰落。(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或由生产集中和集权而导致的大公司主导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扩展是无止境的,一方面,资本主义是不断扩张的世界经济,并以全球进程为特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被分为众多相互竞争的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都受到一种控制获得边缘国家的原料和劳动力的途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民族国家以及它们的企业都努力使尽可能多的世界经济体系对它们投资开放,但却阻扰世界经济对其竞争对手的投资开放,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外围地区也不断斗争。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的帝国主义阶段产生,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霸权,它通过对边缘地区的控制,进而控制整个世界市场。罗伊总结三点新帝国主义特征:(1)大公司的高级执行官们影响着外交政策。罗伊在文中指出,布什政府国防政策顾问小组的30名成员中,至少有9名与2001年至2002年之间得到大型军事合同的公司有联系。实质是垄断资本掌控权力。(2)新帝国主义产生新的种族主义。新帝国主义利用殖民地的精英、富裕的移民、投资银行家、著名艺人、作家以及移民子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3)商业媒体成为新帝国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罗伊说,帝国主义国家每发动一场战争,表面上看来都似乎是正义的,其实这都归功于商业媒体的宣传。商业媒体就是为垄断资本所掌控的媒体,它本身就是“新解放计划”的一部分。他举例说,如果印度成了帝国主义所谓“正义”战争的目标,那么国际报纸就会连篇累牍地报道说,1989年以来超过8万人在克什米尔被杀害,其中多数人是穆斯林,多数人死于印度军队枪口下;这些报纸还会告诉人们,在2000年2月至3月间,超过2 000名穆斯林被钉,妇女被轮奸、小孩被活埋,15万人被赶出了他们自己的家园,而让这一切发生的政府却获得连任等。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理由,可见,商业媒体的作用在战争中是不可忽视的。在美国发动的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中,媒体的作用也相当大。

三、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的差异特点

第一,不以占有殖民地为目的。传统帝国主义以占有、掠夺殖民地为主要目的,因为殖民地占领的多少,就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它们不惜采取一切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然后,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对于传统帝国主义所采取的手段不同时期也有所区别,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采取的都是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掠夺、欺诈性的贸易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但无论何种时期,何种形式,传统帝国主义都是奉行殖民主义,以殖民为最终目的。但是,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不同,它追求的是对世界的控制和全球的高额利润,而这个目的的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殖民地夺取并非重要了。其实,垄断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就是帝国主义的延续,只是表现形式呈现了多样性而已。

第二,不以武力为主要手段。传统帝国主义时代,主要靠武力解决争端、征服世界,其他比如资本输出、意识形态等手段都不重要,居次要位置;而新帝国主义时代则不然,武力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经济制裁、文化渗透、思想灌输等手段远远要大于武力的作用,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通过金融联合形成政治联盟与军事同盟,从而形成强大的综合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经济渗透、金融控制、信息垄断、政治结盟、军事干涉等,建立起新帝国主义所需要的游戏规则。

第三,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传统帝国主义国家非常明显地显露出自己的实力、目的,让人一目了然,也丝毫不掩盖和否认自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现状。而新帝国主义则不然,新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是控制全球,但是都会找各种理论作为支撑,为自己的侵略找借口,并且这些理由看似合理的、合法的,通过这些理由来掩盖自己真实的目的。例如美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帝国主义国家。

第四,统治范围广泛。传统帝国主义国家即使再强大,也无法控制全世界,只不过是占有的殖民地多一些而已,例如英国在当时的条件下,受到科技水平、资本实力等诸多原因,它的霸权也没有达到全球性,它的殖民地也是屈指可数的,它的势力范围也是有限的。而现代帝国主义则不同,它不是仅仅想控制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想借助经济的全球化,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使其垄断资本能够发展到全世界,成为世界的霸主,它要建立新秩序的覆盖面是全球。

第五,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传统帝国主义时代,只要军事实力强,就会占有更多的殖民地,占有殖民地越多就意味着国家越强大,采取的手段基本就是靠军事力量开拓疆土、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而新帝国主义国家要想夺取世界霸权,除了必须具备军事、经济实力外,还要具备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实力,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帝国主义特别强调“软实力”的重要性。它们依靠资本、信息、价值观、国际机制等“软实力”来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控制、胁迫,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的共同实质

约翰·贝·福斯特指出,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策,它是资本主义发展本质下的一种现实制度,资本积累的本性导致其扩张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并非只是追求民主价值。而现在所谓的“新帝国主义”只不过是传统帝国主义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米歇尔·阿尔贝尔也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就是依靠在金融市场上博弈来赚取利润。埃伦·M·伍德更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她认为当今的美国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帝国,它所追求的就是“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无需借助于政治统治而树立经济霸权”。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虽然中性地描述了“帝国”,但他们也说“帝国有着在历史之外的永久而普遍的和平的神圣光环,但其具体实践则是充满着血腥味”。新帝国主义区别于传统帝国主义种种特点表明其根本实质却未曾改变:

第一,经济上的垄断、剥削、掠夺性。新帝国主义国家没有改变传统帝国主义国家最突出的特征———垄断。列宁曾指出:垄断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当前垄断组织越来越强大,不仅在经济上形成了全世界的产业链,垄断全球的经济,而且在政治、文化上也起到了强大的影响作用。并且新帝国主义国家又形成了垄断同盟,这些资本垄断同盟牢牢地控制着全世界某些行业和产业。

第二,军事上的侵略与扩张性。虽然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侵略手段有所差异,但是侵略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美国发动的战争无数,并且都会找到合理的理由来支撑,其目的就是想夺取资本垄断集团的利益。它们通过资本来瓜分全球的市场,传统帝国主义时期,主要通过战争来占领市场,而新帝国主义时期则不同,它们通过资本或者垄断联盟直接瓜分国际市场,以实现资本的目的。除了经济以外,在文化上也实现侵略目的,它们利用各种文化载体,抓住一切机会,大肆推行其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这种文化侵略看起来更隐蔽,而文化侵略比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对一个国家影响更巨大。

第三,政治上的控制。列宁曾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传统帝国主义与新帝国主义虽然从侵略形式、手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追求霸权的目标却没有改变。今日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就是昔日传统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建立一种以资本主义为主的生产方式,并且要建立西方价值观一统天下的霸权。

摘要:传统帝国主义是指20世纪早期的帝国主义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茨基、布哈林、霍布森、希法亭、列宁等对帝国主义都有论述。“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呈现出诸多差异:不以占有殖民地为目的;不以武力为主要手段;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统治范围广泛;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但其实质并未改变,体现在经济上垄断、剥削、掠夺性;军事上的侵略与扩张性;政治上的控制。

关键词:传统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8.

[2]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57.

[3]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3.

[4]符勇.帝国危机[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12.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2篇

内黄河务局 卢国帅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历史,喜欢看历史故事连环画,听长辈讲解成语和典故时说的一些历史小故事,慢慢的我知道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来历,知道了秦始皇帝的统一六国,知道了项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那时的我幼稚的认为春秋战国时的秦国是一个坏国家,因为老是在故事中听到秦国像虎狼一样残暴的去攻打别的国家,找别的国家的麻烦。

在高中的时候学的《诗经》节选里有一篇《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此为秦人军歌,里面的诗句让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的我耳目一新,秦国人民尚武拼搏团结勇敢奋战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脑海了,静夜思之久久不忘,梦里常有浩浩之气、金戈之音。从那时起对“虎狼之秦”的旧有的、主观的、片面的印象才有了改观,从此对有关秦国的文章很感兴趣,语文教材里有贾谊的《过秦论》,课外读本里有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的《六国论》,其中的一些精彩选段至今仍然可以熟练背诵下来。后来看了《史记》对那段时光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一鳞半爪的层面不成体系,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超市的书架上遇到了《大秦帝国》这部书,自此爱不释手。

在高考前那段特别的时光里看完了《大秦帝国》这部书的第一遍第一个五百万字。书中秦孝公和商鞅君臣相知,在秦国穷弱、强敌环伺、时刻有被山东六国瓜分的危急时刻依然顶住各种压力战胜各种困难在秦国拉开了求强图存史称“商鞅变法”的改革大幕,为春秋战国五百年战乱之后的统一点亮了那点星星之火。这激励着我在高考巨大压力、学习时间紧张、河南学子升学竞争惨烈的情况下仍然要战胜各种困难,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像最终由秦国平定六国统一天下一样,我也顺利考上了我心仪已久的郑州大学。所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不知所措时,都会想起这部书,想起秦孝公,想起商君,这才有了本科时的二刷和硕士时的三刷,高压状态之下,无聊迷茫之时,三个阶段看了三遍,遍遍感悟不同,各有启迪。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出生于陕西三原,非但有着“老秦人”的情怀,有着这片帝国故土后裔的骄傲,更深切感受到深度发掘秦帝国历史精神,重现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对于当今时代的精神价值。用孙皓晖的话说,秦帝国是中国走向全面法制社会的历史镜子。全书共分为六部《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洋洋洒洒五百万言字。讲述了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在秦始皇帝手中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其后陈胜与吴广大起义爆发,六国旧贵族趁势而起,形成天下反秦的燎原之势,“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整个关中成为八百里废墟,大秦帝国骤然灰飞烟灭。这部鸿篇巨著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历程。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方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励、强势生存的精神,充满着来自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英雄风骨与本色灵魂。

在一次采访中作者孙皓晖先生表示,中国文明史上有两点在很长时间内被大众误读。首先是秦帝国,秦帝国为中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功劳最大,但从西周到现在,秦国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暴秦”、“暴政”,秦始皇作为“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第二个重大的误读是对儒家的评价,从春秋到战国时代,中国的思想体系一直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体系一直延续到秦帝国时代,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独尊儒术的状态。《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表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纠正被误读的这两点,让客观事实全面而正面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激起读者对战国精神与战国性格的重新思索,对“大争精神”和“阳谋”风格的重新审视,对中国文明正源和秦帝国千秋功罪的重新评说。这是作者对于《大秦帝国》的创作初衷,也是我特别喜欢此书的原因,因为我曾经也有过这种对秦帝国的误读误解。

战国时代的精神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句是韩非子的话“多事之时,大争之世”,一句是晏子的话“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秦帝国时代是一个以冲突与竞争为主流的时代,创新者存,保守者亡,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变法高潮,催生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不断变革,使得中国文明的涓涓细流全面汇聚、重新融合、强力锻造而开创出波澜壮阔的文明正源,使中国文明达到了此后两千年无法企及的高峰。《大秦帝国》的可贵,根本点便在于作者对战国精神把握得非常准确,有着旗帜鲜明的历史观。此历史精神贯穿全书,形成了《大秦帝国》激情澎湃昂扬向上的作品风格。作者的智慧、胸襟、才华、见识在此体现的非常充分。而渗透作品的浓郁厚重的战国精神与战国性格,战国特有的大争精神和阳谋风格,更在于作品对中国文明正源的新视角和对秦帝国千秋功罪的新评说。

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海洋争夺战 第3篇

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是个在中世纪迅速崛起的军事帝国,通过武力将其版图逐步扩大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帝国的战场主要是在陆地,集中于巴尔干半岛、匈牙利平原、维也纳城下等地,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激战。但到16 世纪,帝国苏丹将征战的目标开始聚焦于海洋(包括海中的岛屿),与对手在广阔的地中海奋力角逐。

攻占罗得岛

拉开这一角逐序幕的苏丹是苏莱曼大帝。

此人26 岁登基时就掌控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一上台就筹划要完成先辈未能实现的两项伟业: 一是征服贝尔格莱德,即位不到十个月他就出兵打下了这座名城;二是占领地中海上的罗得岛(在今希腊境内)。

罗得岛离帝国边境近在咫尺,威胁着土耳其人的海上通道。守卫该岛的是“医院骑士团”(又称“圣约翰骑士团”)。该骑士团最初组建的目的是为给去耶路撒冷朝圣的人治病,故而得名, 后来它成了罗马教廷麾下一支强悍的武装力量。1307 年圣约翰骑士团占领罗得岛。两百年来,他们在岛上修筑防御工事,组建舰队,时常劫掠奥斯曼帝国的海岸。

1521 年,新上任的骑士团大团长李尔·亚当收到苏莱曼的来信。这封信虽然言辞谦和,但却是封宣战书,要求骑士团交出罗得岛,否则以兵戎相见。而保卫罗得岛的守军却只有500 名骑士和1500 名雇佣兵,还有些当地居民协助。罗得岛的城防坚固,建有高耸的城墙、厚实的棱堡, 还有能使炮弹偏转的倾斜胸墙、喇叭口射击孔、深如峡谷的双道壕沟等实用防御设施。

1522 年6 月,土耳其大军在罗得岛登陆。这次由苏莱曼本人亲自督阵。最初的战斗围绕争夺城墙和城外的开阔地展开。土耳其工兵先挖掘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堑壕,再在堑壕前方树起木栅栏, 下一步是挖掘如同蜘蛛网一般向城墙延伸的坑道。庞大的堑壕体系逐渐逼近城墙。在堑壕敞开的顶部覆盖木料和兽皮,工兵在此掩护下挖掘地道。

随着敌人地道的逼近,城里守军安置了监听系统:在木框上紧绷兽皮,上面悬挂铃铛,来自地下的轻微震动会使铃铛响出声来。发现有地道挖过来,守军就针锋相对挖掘防御性地道去拦截。土耳其工兵先后挖了大约50 条地道,几乎都被摧毁,只有一条躲过了守军的监听,一直挖到棱堡下面,引爆了炸药,炸出个大洞,致使一段城墙坍塌。奥斯曼步兵顺着这个城墙破口如潮水般涌入,但遭到反冲锋被击退。初期的战斗有几千名奥斯曼士兵战死,守军的伤亡要少得多,但因为他们得不到兵员补充,损失反而更严重。9 月, 在大规模炮击的烟雾掩护下,苏丹动用了精锐的近卫军。双方苦战六小时,城墙上的隐蔽阵地射出冰雹般的枪弹,近卫军抵挡不住退了下去。随后攻击一直在继续,土耳其人坚持不懈地爆破城墙,或是正面攻击,但都未得手。几个月后天气变冷,工兵挖土困难,逐渐停止了土工作业。

感觉更为困难的是城里的骑士,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弹药和粮食都很匮乏,也等不来从海上来的大股援军。土耳其人已控制了城墙上的一个缺口,宽度可容十几个人并排通过,但却始終攻不进去,而城里的人也感觉守不下去,战事陷入了僵局。

12 月1 日,苏丹派人送信来,建议和谈。李尔·亚当拒绝谈判,主张死战到底,但大家都反对, 他们认为骑士团在军事上已面临绝境。而且苏丹提出的条件很宽大:骑士们可以带着他们的财产和除火炮外的武器离开;奥斯曼帝国不强迫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在罗得岛五年内不收赋税。而且只要骑士团交出罗得岛,苏丹可派船送他们撤离。12 月20 日,双方签订了协议。

四天后,李尔·亚当身穿黑衣去见苏莱曼。满脸络腮胡、面容忧伤的李尔·亚当俯身去吻苏莱曼的手,苏丹安慰他, 说是世事难料,丢失城市和王国是常有的事,还对他的宰相表示:“我不得不将这位勇敢的老人逐出自己的家园,这让我非常难过。”1523 年新年,岛上幸存的180 名骑士登船离开。在这些骑士中有个年青的法国贵族叫瓦莱特,命运注定他还要在40 年后的另一场战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鏖战马耳他

离开罗得岛后不久,圣约翰骑士团的余部去了马耳他,将这个岛作为他们新的驻地。

1557 年,瓦莱特当选为骑士团大团长。骑士团每年都要派几艘船出海,劫掠路过的奥斯曼船只。1564 年,马耳他的劫掠船俘获了一艘土耳其大船。船上有两个重要俘虏:奥斯曼帝国的开罗总督和曾做过苏莱曼女儿奶妈的保姆。这个老妇深得公主的喜爱,她被劫持让已是七旬老翁的苏莱曼极为气愤,决定派遣大军入侵马耳他这个“毒蛇的巢穴”。马耳他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领它就等于控制了地中海的中心。不过它不像罗得岛与土耳其靠得近,需要出海远征。这次苏莱曼苏丹没有亲征,而是委托穆斯塔法帕夏指挥作战。1565 年3 月,土耳其大军出征。

这年瓦莱特也正好是70 岁。据当时人描述: “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威风凛凛,很好地保持了大团长的尊严。他睿智、机敏,在陆地和海

上戎马一生。”在瓦莱特的督促下,岛上赶紧修建工事。

马耳他的核心工事是俯视港口的三座要塞: 第一座比尔古是骑士团总部的驻地,周围环绕着与棱堡相连的城墙和壕沟;第二座森格莱阿与比尔古相隔不远,它们之间有浮桥相通。在这两座要塞后面的山上建了第三座要塞,因为修得晚, 只是修了一座不大的星形堡垒——圣艾尔摩堡。岛上骑士团有600 人,还征召了雇佣兵和本地的民兵。瓦莱特还急忙给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写信,恳求他们支援。

5 月18 日中午,穆斯塔法帕夏率领的土耳其舰队到达马耳他海面。三百多艘舰船以新月形队列驶近,船上载有3 万用于陆战的士兵。土耳其士兵上岸后,在空地上搭建帐篷,插上五颜六色的旗子。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军乐器,有喇叭、号角、军鼓、风笛等。奥斯曼军队的核心是6000 名近卫军,每人都配备了长管火绳枪。守军约有7000 人,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骑士团成员。他们身穿铠甲, 头戴铁盔,外罩带有白色十字的罩袍。参加防御的还有3000 人的马耳他民兵,他们的装备简陋, 但作战很勇敢。5 月21 日早晨,整装已毕的土耳其大军滚滚而来,开始进攻比尔古要塞。从要塞向下看,“只见敌军士兵穿着华丽和阔气的军服, 看上去像是一块巨大、闪烁色彩斑斓的海洋,还听得见他们在演奏各种稀奇古怪的乐器,既悦目又悦耳”。但当土军走近时,这些盛景和音乐都被“敌我双方大炮的可怕轰鸣和火枪射击声”淹没了。在敌人进入要塞大炮射程时,瓦莱特命令火绳枪兵和骑兵出城迎战。等这些人回来时,报告瓦莱特他们杀死了100 名敌人,自己只损失了10 人。

nlc202309081636

初战不利,穆斯塔法帕夏经过实地观察,决定把进攻的目标改到山上的圣艾尔摩堡,认为它是“马耳他所有要塞的关键所在”。土耳其的工程专家在勘察地形后,确信拿下圣艾尔摩堡只要几天时间。圣艾尔摩堡不大,里面的守军只有750 人,大多是西班牙雇佣兵。这个堡垒布局呈四角星形,堡内有个操练场,还有蓄水池和小教堂。在城堡外有个仓促修成的三角堡,通过吊桥与主堡相连。奥斯曼军队精通攻城战术,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他们先从远处运来土,在离圣艾尔摩堡600 米处建造泥土平台,用以安放大炮。笨重的火炮被艰难地拖过山岭,安放在新修的炮位上。先是24 门大炮轮番轰击,发射巨大的石弹,然后火枪齐射,打得守军抬不起头。手持长管火绳枪的近卫军狙击手很有耐心地在战壕里瞄准,一天就击毙了守军几十人。6 月3 日,一队近卫军借助云梯攀登,偷袭圣艾尔摩堡的三角堡。守军看见敌人攻了上来,拔腿就往主堡跑。在这危急关头, 一群人从主堡冲杀出来,挡住了追击的土耳其人。奥斯曼士兵立刻巩固他们刚夺得的阵地,将成麻袋的羊毛、泥土和木柴搬进三角堡,再竖起云梯, 想借此攻占圣艾尔摩堡主堡。守军向云梯上的攀爬者投掷石块,泼下滚热的油,浓烟滚滚中下面的人“发出了毛骨悚然的惨叫”。

土耳其人进攻失利,便发疯般地干活,将羊皮袋灌满土堆成平台,一直堆到与城墙齐高,在离主堡只有几米的地方建立了攻击阵地。夜间, 瓦莱特向圣艾尔摩堡运送了物资,还派了士兵渡过海湾去支援。

在近距离交战中守军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武器, 其中有被称为“希腊火”的火焰喷射器。这种武器是将硫磺、石油、生石灰等配剂混合,装入包有黄铜的木管中使用。这些配剂与水接触会燃烧, 燃烧的火焰膨胀能喷出一定距离。他们还试验了一种叫“火圈”的新装置。具体做法是在铁圈上绑一层粗麻,然后将其在滚烫的焦油大锅里浸泡, 点燃后将它投向密集冲锋的敌人。它的杀伤力惊人,一个火圈能同时卷住两三名士兵的衣服,使这些人顿时成了火球。穆斯塔法帕夏则继续采用奥斯曼军队经典的攻城战术:日夜不停的炮击、小规模突袭、局部进攻、无数次的佯攻,目的是让守军无法休息,以致精疲力竭,等到敌人疲惫之极时再发动总攻。6 月16 日清晨,在一阵猛烈炮击后,土耳其军队开始进攻。他们排着新月队形前进。在队伍最前面,身披豹皮、头戴鹰羽帽的士兵疯狂地向城墙冲击。双方短兵相接,不断有人掉下吊桥。尽管这次土耳其人进攻也未得手, 但连日苦战的守军疲劳到了极点,他们累得几乎都站不稳。

6 月23 日,土耳其人对圣艾尔摩堡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先用战船炮击,然后陆军排好队形前进。这一次城堡里竟无人开枪,守军的火药已耗尽,他们紧握刀剑在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后来的战斗变成了一场屠杀,穆斯塔法下令将守军斩尽杀绝。圣艾尔摩堡攻防战的最后一幕发生在操练场,被俘守军在这里成了土耳其士兵练习射箭的人肉靶子。

夺取圣艾尔摩堡后,土耳其人还有两个城堡要攻克。他们断绝了这些城堡与外界的联系。守军针锋相对,用木桶在城堡之间搭起了浮桥。穆斯塔法下一步的计划是改变方向,从海上进攻。他还设想在胜利后,要活捉瓦莱特,披枷带锁送给苏莱曼,且对其他守军不留活口,全部杀光。意想不到的是,从海上进攻的战船遭到埋在水中木桩的阻拦,战船还遇到隐蔽炮台的打击,使得被困在海滩的土耳其人损失惨重,在海边丢下了4000 具尸体后四处逃散。

这次进攻没有成功,穆斯塔法放弃了从海上攻击马耳他要塞的方案,仍然采用在圣艾尔摩堡行之有效的消耗战术。7 月22 日,他下令将所有火炮都集中在俯视港湾的高地,对准下面的城堡猛轰,连续炮击了五天五夜。土耳其工兵顽强地在坚硬的岩石中挖掘地道。7 月28 日,工兵在地下用一支长矛试探,看看这里离地面有多远。

巧的是,城墙上的守军看到矛尖从地下插了出来,立刻也挖掘地道,与敌人的地道相通,然后冲进去将土耳其工兵赶走。穆斯塔法还尝试采用别的战术:不断移动火炮位置,毫无规律地进行炮击,集中轰击某段城墙,炮击平民住区等。

整个8 月,双方都在进行艰苦的堑壕战。土耳其人努力将堑壕向前延伸,用地道爆破,不时发动助攻,攀爬城墙。在前沿作战双方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士兵们都忍受着同样的苦难,有时他们之间竟会产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亲近感觉。8 月31 日,有個土耳其近卫军士兵从堑壕中走出, 给敌人送上一些石榴和黄瓜,对面的人则给他几块面包和奶酪,作为交换。

9 月7 日,在土耳其大军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时,来自西班牙的上万援军在马耳他登陆,来

支援身心俱疲、即将溃败的守军。这时守军只剩下600 人还有战斗力。得知对手得到支援实力大增后,穆斯塔法帕夏决定撤退。

马耳他终于守住了,瓦莱特一战成名。为了表彰他的守岛之功,后来马耳他的首府就以其名字命名为瓦莱塔。

塞浦路斯杀降

不久,奥斯曼帝国的老苏丹苏莱曼驾崩。他的对手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人们寄希望于新苏丹会不那么好战。

新即位的苏丹塞利姆二世是个平庸之辈,相貌平平,生性懒惰,与军队的关系也不好,但国家的事业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有人曾分析那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称“他们的扩张就像是大海, 永远不会停息下来,会不停地汹涌前进。”

几乎在同一时期,与奥斯曼帝国对立的阵营也产生了新的领袖,罗马教廷选出了新教皇。

新教皇庇护五世是个雄心勃勃且克制力极强的人。他生活简朴,平时只备有两件质地粗劣的羊毛衬衫,轮流换着穿。他坚定地主张欧洲各国应该联合起来,抵御土耳其人的扩张。这时还有一个国家的地位微妙,这就是威尼斯。

当时威尼斯的地盘要比现在大得多,它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威尼斯地处东西方之间,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生存,自然就会感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强权重压。

nlc202309081636

当时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归威尼斯管辖, 而塞利姆二世海上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了这里。塞浦路斯离威尼斯有几百海里,而距土耳其要近得多。在威尼斯人看来,这是个“深入虎口的岛屿”。1570 年,塞利姆二世要求威尼斯把塞浦路斯交给土耳其管辖,否则就要动用武力。

面对奥斯曼帝国的蛮横要求,威尼斯没有退让,威尼斯元老院以195 比5 的绝对多数投票表示不惜一战。威尼斯态度强硬,得到了庇护五世的支持。他慷慨解囊,表示愿意出资帮助威尼斯建造海战用的桨帆船,还派人去说服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也来支持威尼斯。在教皇的劝说下,腓力二世同意派出舰队去南意大利集结。不久,威尼斯、教皇国和西班牙三国组成联合舰队,决定共同救援塞浦路斯。

可惜的是,三支舰队的集结花费了很长时间, 救援行动姗姗来迟。到7 月20 日已有8 万土耳其军在塞浦路斯登陆,而守军只有1 万多人。威尼斯人在塞浦路斯的首府尼科西亚建造了巨大的星形堡垒,里面存放了足够两年用的给养。可惜的是,威尼斯派驻该岛的指挥官丹多洛是个庸碌胆小之辈。他禁止部下出击,使得敌人得以肆意地破坏岛上的工事。等到土耳其軍队发动进攻时, 丹多洛竟离开指挥岗位,逃到城里的宫殿。经过几小时激战,尼科西亚被攻破,奥斯曼人蜂拥进城, 与守军在街头混战。战事失利,懦弱的丹多洛在宫殿被土耳其人斩首,城里的居民被转卖为奴。

在塞浦路斯,除尼科西亚外还有一个重兵防守的要塞法马古斯塔。土耳其人把丹多洛的头放在盘子里,送给守卫法马古斯塔的指挥官布拉加丁。布拉加丁厚葬了丹多洛的首级,并坚决地表示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法马古斯塔的情况与首府尼科西亚完全不同, 守军内部纪律严明,布拉加丁对士兵很体恤,与大家同甘共苦。尽管双方兵力悬殊,但守军士气高昂。在土耳其人进攻法马古斯塔之前,威尼斯的一支分舰队袭击了停泊在附近的土耳其舰队, 击沉了3 艘,还给法马古斯塔送来了两千援兵。这支分舰队的指挥官在离去时答应会带来更多的援军。他们还给布拉加丁留下一船土耳其人质。这些人本来是去麦加朝圣,在途中被威尼斯海军俘虏。

到第二年4 月,土耳其军队已做好攻城的准备。他们的人数超过十万。据土耳其指挥官拉拉·穆斯塔法(与马耳他之战的穆斯塔法并非同一人) 吹嘘,只要他手下的士兵每人向壕沟丢一只鞋, 壕沟很快就会被填满。而城里的守军只有4000 名威尼斯步兵和同样多的当地人。

与马耳他不同,塞浦路斯的土质便于挖掘, 土耳其工兵在这里开挖了庞大的堑壕网。守军也不示弱,顽强抗击,不断组织袭击,杀死敌人的工兵,向堑壕里扔炸药。但在屡遭火炮狂轰滥炸之后,城墙终于被打开了缺口,工兵又炸塌了一些堡垒。6 月21 日,土耳其人向最大的一个城墙缺口连续发动了六次猛攻,守军的力量逐渐消耗殆尽,食物和火药供应越来越少。

鉴于尼科西亚的悲惨结局,法马古斯塔的居民恳求布拉加丁同意投降。这时守军的处境已极为困难,食物短缺,连最后的几只猫都被吃了。在遭受长达68 天的炮击后,守军只剩下900 人还活着,其中400 人是伤员。海面见不到救援舰队。在走投无路之际,布拉加丁屈服了,给拉拉·穆斯塔法回信,在城墙上升起白旗。

拉拉·穆斯塔法提出的投降条件是宽大的, 所有威尼斯人可以体面地离开塞浦路斯,由奥斯曼海军派船送他们走。当地人可以选择离开或留下。双方谈妥条件后,威尼斯人准备登船离去。

8 月5 日,布拉加丁身穿红色长袍,在号手引导下庄严地缓步前行,他的300 人的卫队昂首挺胸在奥斯曼士兵的注视下随行。等到双方首领见面时,布拉加丁将城门钥匙送交拉拉·穆斯塔法。这时,穆斯塔法突然问道,那些被扣作人质的朝圣者在哪里,布拉加丁说这些人都逃走了。穆斯塔法顿时勃然大怒,认定这些人都被他们杀了。作为报复,穆斯塔法下令将与布拉加丁随行的300 人捆起来杀掉。对布拉加丁他施行了更酷虐的刑罚,先是割掉布拉加丁的耳朵和鼻子,然后强迫他背着装满土的麻袋沿着城墙游街示众, 最后把他捆在一根石柱上剥皮,在剥到腰时他断了气。穆斯塔法让人在剥下的皮里塞满草,并献给了塞利姆二世。

勒班多海战

直到塞浦路斯失守,在西西里岛为援救该岛组建的联合舰队还未做好准备。鉴于联合舰队的实力逊于对手(联合舰队有两百多艘战船,土耳其舰队有三百多艘),谨小慎微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担心本国的海军遭受损失,总是反对联合舰队主动出击。

任,他是腓力二世的同父异母弟弟。堂胡安很想有一番作为,决定在做好必要的准备后不再等待, 主动出击。有消息传来,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停泊在希腊科林斯湾入口处的勒班多,联合舰队闻讯后立即赶去。

10 月7 日黎明,两支舰队在海上展开各自的作战队形。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海战,约有14 万人搭乘近600 艘舰船(占地中海桨帆战船总数的70%)参战。堂胡安将联合舰队分为三个编队, 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土耳其人则将舰队排成新月形,这样便于从侧翼包抄敌舰。西班牙的战船比对方的船重,火力也更强。堂胡安事先对战船做了一些改进。他命令各船拆除舰首的冲角,因为拆掉冲角后,舰首炮可以压低炮口,有利于在近距离轰击敌人。

堂胡安对船上的奴隶桨手许诺,只要他们这次表现好,就可以获得自由,还命令打开他们身上的锁链。成千上万的奴隶桨手背对着敌人,奋力划桨,舰船快速向敌阵冲去。

几英里外的土耳其舰队搭载的火炮和火绳枪兵要比对手少,但他们的船上有很多弓箭手。土耳其弓手拉紧弓,将箭头浸在毒液中,随时准备射箭。等到两军相隔150 码时,舰炮开火,铁球炮弹呼啸着射向前进中的战船。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有些土耳其船当场就被炸得四分五裂。混乱中奥斯曼舰队停了下来,许多船互相撞击。土耳其指挥官阿里帕夏命令桨手快速划桨,赶快从敌人的炮口下冲过去。土耳其战船也向对方舰队开炮,但射得太高,大多没有命中。而联合舰队的战船却能以低平的弹道射击,而且风将团团黑烟吹向对方,又妨碍了对手的瞄准。阿里帕夏的战船有三分之一被击沉,或遭受重创,“海面上飘满了士兵、桨叶、木桶和各种武器装备”。

nlc202309081636

威尼斯人的战船与奥斯曼舰队的右翼迎面相对。威尼斯舰队司令巴尔巴里戈开战不到一小时就因眼睛中箭阵亡。威尼斯人一心要为他们的司令以及在塞浦路斯被杀的同胞报仇,拼死苦战, 渐渐挽回了战局。一艘奥斯曼船上的奴隸挣脱了锁链,用铁链与看管他们的土耳其人厮打。还有不少土耳其士兵看到不远处的陆地,竟跳下海去, 争相往陆地游。威尼斯人大开杀戒,他们放下小船, 高呼“法马古斯塔”,追击敌人。

两支舰队陷入混战,除炮声外海上的战场还伴随着各种声音:火绳枪的噼啪射击声,羽箭的恐怖呼啸声,船桨折断的脆响,船只冲撞破裂时的沉闷声音,痛苦的喊叫,疯狂的叫嚷,尸体坠入海中的溅水声……种种声响仿佛奏出了一曲悲壮的海战交响曲。

组成两支舰队中军的都是重型战船,双方的主将在这里。他们身穿鲜艳的军服,站在旗舰正面醒目的高处。堂胡安披戴闪亮的金属盔甲,手持利剑; 阿里帕夏穿着鲜艳的长袍,手里拿着一张弓。

两艘旗舰接近时,土耳其“苏丹娜”号的舰首炮首先开炮,击中西班牙旗舰“国王”号的前侧平台,打倒了最前面的一批桨手。由于靠得太近, 两艘船相撞,“苏丹娜”号的船首冲角插到“国王” 号的前排桨座,又撞死不少桨手。

巨大的冲击力把两艘船震得各自后退一步, 但船上的索具相互缠绕,它们仍聚在一起。两艘旗舰相撞后,双方的士兵都试图登上对方的战船。

大家都明白,旗舰的安危是海战胜败的关键。士兵们在船上匆匆堆起障碍物,以阻挡登船的敌兵,于是海战变成了在狭窄区域的巷战。堂胡安双手各执一把重剑,亲自在船首作战。又有一批“国王”号的火绳枪兵冲上“苏丹娜”号甲板,土耳其人在船尾楼甲板上堆的障碍物后抵抗。在这临时工事被炸飞时,阿里帕夏仍在射箭。突然间他被火绳枪弹击倒,一个西班牙士兵冲过去砍下了他的头,挑在矛尖高高举起。这个士兵还把阿里的头献给堂胡安。

看到自己的对手被如此粗鲁的对待,堂胡安很生气,命令将这颗头颅投入大海海葬。“苏丹娜” 号上的人几乎全部战死,这艘船在海面上平静地飘荡。它的“甲板上到处是戴着头巾的首级滚来滚去,就像战前的阵容一样数量惊人”。

这场著名的海战持续了四个小时,共有4 万人阵亡(土耳其人战死2.5 万),近百艘船被毁, 另外还有137 艘土耳其船被俘。土耳其史官波切维这样评价道:“我亲自去看了战役爆发的那个可悲的地方。自从诺亚发明船以来,世界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如此严重的灾难。”后来创作《堂吉诃德》的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当时是战船上的水兵,他在这次海战中胸部中弹,左手致残。

勒班多海战中断了奥斯曼帝国向海洋扩张的庞大计划,决定了它在地中海的争夺战中最终处于下风。如果奥斯曼海军在这场海战中获胜,地中海上的主要岛屿就会迅速易手。土耳其人就可借这些岛屿为跳板,进军意大利腹地,一直打到罗马。塞万提斯在小说中借堂吉诃德的口曾表达过勒班多海战的巨大影响:“那一天对罗马来说是如此幸福,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以前他们相信土耳其人在海上不可战胜,是多大的错误。”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4篇

一、《简·奥斯丁与帝国》一文的主要观点

首先, 1870年以前欧美文化就有帝国观念存在。这是一种历史的重写, 或者说大英帝国理论的前推。赛义德的文学政治研究, 显然是把作品放在当时的政治语境和文学语境下, 作一语境的还原式解读。在以往人们并未意识到是简·奥斯汀的一部作品里边的帝国观念的宣传, 赛义德以其敏锐的政治批判嗅觉, 犀利地指出这一认识的空白点。“但是反过来说, 也绝不能忽视19世纪早期的叙事中、政治理论中或图画技术中鼓励乃至确保西方能够随时感受帝国经验的那些倾向。”[1], “然而我想斗胆说, 如果要在英国文学中寻找帝国的某种世界版图, 那么在19世纪中期之前很久就可以找到这类东西, 而且非常集中, 屡见不鲜;不仅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 而且更有趣的是, 贯穿于并形成了语言和文化实践肌质中最关键的部分。”[2]

其次, 对作品的后殖民主义重读。这是这篇批评的总体论调, 或者说批评方法, 文章以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理解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内含。赛义德鲜明地提出, “阐释问题乃至写作本身, 与利益问题是不可分开的, 这在历来的审美作品和历史作品中都已屡见不鲜。--我认为这部小说标示出通向康拉德、通向福鲁德和西利等帝国理论家的道路。并且在此过程中拓宽了国内帝国主义文化的天地。”[3]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的一部作品。以往的文学批评、甚至今天的文学批评, 认为, 作品通过讲述一对表兄妹最终结合的爱情故事, 再次宣扬了爱情要以理智为基础, 重视心灵美的观点。小说大量描写的是英国上层贵族温文尔雅的生活, 探讨的是贵族式的道德、爱情、婚姻、财产, 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的婚姻。但赛义德用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解读了作品, 认为作品同当时其他如康拉德、吉卜林等作家作品一样属于帝国的帮凶。小说中英国贵族过着温文尔雅的生活, 而这种生活样式却依赖于遥远的加勒比海上的安提瓜岛的种植园所带来的收入。一旦这种收入得不到稳定的保证, 贵族式的生活就会崩溃。这就尖锐指出了英国对加勒比海区域的殖民剥削, 经济上的压榨是殖民主义时代的重要特点, 在后殖民主义时代同样也批判这种经济剥削, 从而体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锋芒。使作品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高度, 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批评。

在文章中, 赛义德不但试图由作品中读出殖民地安地瓜 (Antique) 的重要性, 而且援引一些历史学家对当时加勒比海英属殖民地的研究, 与小说本身做一种文本间的阅读, 藉以看出殖民问题不但是重要的社会议題, 也在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一部作品的产生是互文性的结果。后殖民主义的策略是通过分析他者、异化的建构, 而确立宗主国自身的优越性, 或者说宗主国采取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 对之进行批判。“原来, 他们使用了一些惊人而谨慎的策略, 使用了关于本土、民族及其语言和关于合适的制度、良好的行为以及道德价值等肯定性的观念。”“这些肯定性的观念并不仅抬高我们的世界, 而且往往贬低其他世界的价值。”[4]殖民宗主国总认为本民族国家文化是最优秀的, 丑化他者世界, 即发展中国家, 殖民地区、国家如黑非洲、印度、中国等, 或者说第三世界。

而对殖民地的神秘化、丑化、野蛮化、蒙昧化与真实的殖民地面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思想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实地点之间的实际差别, 是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所要探讨的问题。”[5]对殖民地的想像、重写、重新建构, “向殖民地移民”是当时一些作家小说中非常流行的观念和形象。后殖民主义重点指出这种人为的对他者世界的重新建构即丑化、他者化, 是一种自欺欺人骗人伎俩, 从而批判了这种建构策略和欧洲中心意识。

当然, 赛义德也认为《曼斯菲尔德庄园》宣扬了某种贵族意识形态、道德认同等:“总的说来, 这是奥斯丁小说中意识形态和道德认同最详尽的一部。奥斯丁的所有小说都是一种‘可以争取的生活品质’, 包括金钱和产业、道德差别、各得其所的选择、正确实施的‘自身提高’, 以及包含着阶级差别的语言。”“奥斯丁的前帝国主义小说为帝国主义扩张提供的理论基础也许比乍看上去要复杂得多”[6]

再次, “空间位移”的观点

这是将空间理论用于文学批评。空间性、空间理论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 作为历史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最关注的话题, 渐延伸至文学批评领域。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属于空间理论阐释之一。“从卢卡契和普鲁斯特以来, 我们总是习惯地以为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主要是有时间构成的, 忽视了空间、地理和方位的根本作用。”“我们诚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曼斯菲尔德庄园》牵涉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空间移位--”[7]空间位移的观点在这篇批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最大的篇幅。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描写了地理和空间大清理:庄园内部的秩序混乱需清理, 排演《情人们的誓言》使庄园道德秩序混乱, 人物所作所为不合贵族的礼仪规范, 内部环境不和谐, 造成了庄园的危机。安提瓜岛的种植园也需要清理, 尽管小说未予以描写, 但隐约表明那里似乎出现了暴动或者奴隶的反抗、罢工之类的行为。

“家庭的安宁和睦, 在另一面就是繁荣和整饬”[8], 秩序就是繁荣。“我认为, 奥斯丁是把范妮所做的家庭工作或小规模的空间活动与她的恩师托马斯爵士更长久、更开阔的殖民活动向对应的, 她将继承他的属地。两方面的活动互相依赖。”[9]

赛义德再次指出安提瓜岛的重要性, 即殖民地的重要性:“根据奥斯丁的意思, 不管英国的地方如何与世隔绝, 都离不开海外的给养。”“对他们而言, 安提瓜岛是财富, 奥斯丁认为这笔财富正在被转化为礼仪和秩序, 到小说结尾时, 正在转化为舒适, 这是一种附加的益处。”“应该注意到外部和内部的奇异变化竟然应验了密尔所说的外部变内部的模式, 用奥斯丁的话来说, 是‘处置能力’”。“取自西印度种植场的财富和来自外省的一个穷亲戚填补了里面缺少的东西。此二者被带进曼斯菲尔德庄园并且共同发挥作用。它们单独都不足以如此;二者互相需要, 更重要的是, 它们都离不开实施和处置。”[10]两者仍然是秩序。

最后, 对位阅读法的应用。赛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提出对19、20世纪欧洲小说叙事的“对位阅读法”, 回溯性地、多调性地立足今天解读过去。对位阅读法”是一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所谓“对位阅读法” (contrapuntal reading) , 阅读時兼顾文本中所陈述的都会∕西方历史以及被主宰论述所遮掩的其他历史。这种对位式的阅读法与赛义德政治立场的转变不谋而合。在《文化与帝国主义》里, 赛义德几乎是左打西方的帝国主义, 右踢第三世界的民粹主义, 对民粹主义、责难政治的抨击並不亚于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他不再以东方人的身份來控诉西方人的谬误, 作为一名流亡的知识份子, 他在西方世界与第三世界交接的罅隙间, 找到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第三空间, 在这超越而可以同时批判两个世界的中间地带, 赛义德要求西方强权承认西方的历史与弱势国家的历史密不可分, 进而唤起西方人愿与第三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意念。

二、《简·奥斯丁与帝国》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首先, 文学的创作与历史、政治相关。文学研究应考虑文学创作的历史语境问题。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一种文本间性的产物, 需要与相关的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联系, 有其语境的问题。分析文学作品, 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其次, 文学研究可以打破研究定势, 重读经典作品。奥斯汀这种没有明显帝国主义倾向的作品也暗含这种理论基调。赛义德的批评文章之贡献和新意也在于重新解读了经典作品。

再其次, 空间理论的提出, 为当前城市研究提供了理论维度。目前对上海、成都、北京等中国大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对文学中的重庆城市形象分析还较少, 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另外, 区域文学研究, 也可以尝试从空间形构角度分析, 比如区域文学与空间等。

最后, 后殖民主义提供了反思中西方文化关系的新视角, 启发了“汉民族中心主义、华夏中心主义的研究”、以及对张艺谋等电影的后殖民主义分析、“中国的中华性”的提出等。

摘要:本文对《简·奥斯丁与帝国》一文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策略作了分析, 归纳其主要观点, 并对该文之于文学研究的启示作了梳理。

关键词:简·奥斯,后殖民主义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刘象愚陈永国马海良等译《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2]同上, 第109页。

[3]同上, 107页。

[4]同上, 第108页。

[5]同上, 第108页。

[6]同上, 第110页。

[7]同上, 第110页。

[8]同上, 第113页。

[9]同上, 第115页。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5篇

目录

at this moment.i will remember this nigh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thank you very much.获此“最佳女主角”奖的荣誉,我深表感谢。这种感激之情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想感谢很多人,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另外,我还要对这么多年来教过我的老师说声“谢谢”,更要感谢我的表演老师吉姆·琼斯,他教会了我所知道的每一件事。我要感谢我丈夫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最后,我想感谢所有支持过我的朋友,特别感谢马丁·米勒,每当我需要他时,他总在我身边。

这个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任何话语也表达不了此时我所感到的万分荣幸。我今生将永远记住今晚的美好时刻!非常感谢。

关于学习英语的演讲致辞

mere exposure to english will not enable you to speak english.if you want to drive you have to get in the car and drive,if you want to dance you have to turn on the music and dance,if you want to swim you have to jump in the water and swim.in fact,swimming is the perfect parison to learning english.you can’t learn to swim by sitting in a room and reading books about swimming skills.in order to be a swimmer you’ve got to conquer you fear,you’ve got to survive and suck in water,yell for help,you’ve got to lose face many times before you can make it.but,to be a good swimmer you’ve got to practice again and again.to be a great swimmer you have to practice for years until you can harmonize every part of your body and mind.let’s do it!let’s yell together!speaking english is a piece of cake!

make your chinese muscle international!仅仅浸泡在英语书堆里是不能帮你说英语的。如果你想学会开车,你就要钻进车里,开起来;如果你想学跳舞,你就要打开音乐,跳起来;如果你想游泳,你就要跳进水里,游起来。事实上,把学英语比作游泳是最恰当不过了,光是坐在家里,阅读一些有关游泳技巧的书,这样是学不会游泳的。为了学会游泳,你必须战胜恐惧,你必须求生存,呛水,喊救命,丢无数次的脸,这样才能学会游。但是,要想游得好,你必须不断地训练,如果要成为出色的游泳能手,你必须练上好几年,直到你大脑和身体的各部分变得非常和谐。让我们立即行动,让我们一起大喊,说英语是小菜一碟,把你的中国肌肉变成美国肌肉!

speeches because they are trained to deliver lines in a powerful and emotional way.follow the speech below until you are deserving of a world-class english award!i’m very grateful to receive this award for “best actor”.i can’t begin to tell you how much i appreciate this great honor.there are many people i want to thank for;first of all i want to thank my parents for bringing me into this world.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of my teachers over the years, but especially to my acting teacher, jim jones, who taught me everything i know.i want to thank my wife, for her understanding and kindness.and finally, i want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of my friends for their support, especially to martin miller, for being there when i needed him.this award means a great deal to me.s can’t express how honored i feel at this moment.i will remember this nigh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thank you very much.【参考译文】

获此“最佳男主角”奖的荣誉,我深表感谢。这种感激之情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想感激很多人。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另外,我还想对这么多年来教过我的老师说声“谢谢”,尤其要感谢我的表演老师吉姆〃琼斯,他教会了我所知道的每一件事。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最后,我想感谢所有支持过我的朋友,特别感谢马丁〃米勒,每当我需要他时,他总在我身边。这个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任何话语也表达不了此时我所感到的万分荣幸。我今生将永远记住今晚的美好时刻!非常感谢。

出奖品,菊花,北校准备)

三.最佳吃货奖

(1)(北校司仪上台)北校视频展示——梁弘进吃货风采(2)北校颁奖(奖品为随吃随拿特权券,北校准备)四.宇宙无敌卖萌冠军

(1)视频展示卖萌的照片——南校张学丰、北校郭酉晨(2)北校表演——原创诗歌朗诵 南校司仪上台引出下一个表演

南校表演——再现宝宝金水广告(售货员黄馨,学丰去买宝宝金水)

(3)南北司仪上场颁奖 获奖者张学丰(礼仪拿出奖品——粉色兔耳朵头饰,南校准备)

五.最佳穿越奖

(1)南校司仪上台引出表演者

(2)南校陈晔、郭瑞盈 表演复古穿越剧

(3)南北司仪上台颁奖(礼仪拿出奖品—— ?南校准备)六.风流倜傥万人迷(1)南北司仪齐上引出

(2)南校许永洲上台 花痴的女生为之倾倒(全体南校办公室女生表演花痴状、成多米诺骨

牌形状倾倒)

北校赵明睿上台 剑道表演

(3)南北司仪齐上台颁奖 获奖者赵明睿(奖品北校准备)

七.歌曲串烧 备注:

人员安排(南):(1)导演:王桢(2)视频制作:王桢

(3)舞蹈:唐畅(负责)陈意 奕欣 胡婕 一琪婷婷 彦瑾(4)司仪:苏荫泉 黄宝瑜

(5)颁奖礼仪小姐 :张秋霞 黎晓慧(6)配合学丰表演的售货员:黄馨(7)奖品准备:王桢、黎晓慧 排练时间

舞蹈:唐畅依实际排练情况而定 颁奖典礼流程:

周一 开完例会后 留下来过一遍流程 周四 晚八点半 周五 晚八点半

四届(1952)way of all flesh(肉体之道)最佳女主角:

seventh heaven(七重天)street angel(马路天使)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请勿抄袭好范文 网:..)(日出)最佳(喜剧)导演:

two arabian knights(两个阿拉伯骑士)最佳导演:

seventh heaven(七重天)最佳原创剧本: underworld(地狱)最佳改编剧本: seventh heaven(七重天)最佳摄影:

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日出)最佳艺术指导 dove, the(鸽子)tempest(暴风雨)最佳特效: wings(翼)荣誉奖: circus, the(马戏团)编剧,美术指导,摄影,剪辑,音乐,录音的9个奥斯卡奖提名,观众虚声一片。最后它只获得了最佳编剧,据猜测很有可能是因为是与mankiewicz合著的。由于这部影片无根据的声名狼藉,orson welles成为永久的传奇人物而且他也成了被hollywood遗弃的人。此外,那老男人的外孙william randolph hearst ⅲ说直到1985年他都在看公民凯恩,并且邀请welles去参观位于圣西蒙的赫斯特城堡,每次welles都会说记我帐上。我想时间会愈合一切伤口。对民凯恩来说,时间和技术能助推这个本来就好的作品。

更多请关注以下相关范文: 七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英文获奖感言 主题婚礼策划-奥斯卡颁奖典礼

巢湖国寿奥斯卡颁奖典礼表彰大会主持词

奥斯卡颁奖获奖感言

奥斯卡颁奖英文获奖感言

cathy: for embracing our film, about love and about tolerance, about truth.thank you to the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who have been touched by this message.and we are humbled by the other nominees in this category.you have made this year one of the most breathtaking, and stunning, maverick years in american cinema, thank you.wed like to thank lions gate.boy, did you do a job.jon feltheimer, and everyone in every office of that building, and we would not be here today if it were not for tom ortenberg, and for sarah greenberg, thank you.thank you also to our financiers andy reimer, jan korbelin, marina grasic, bob yari.to our producers, our partners, mark harris, and bob yari, and don cheadle, and bobby moresco.thank you.don cheadle, our partner, we wish he could be here with us tonight.thank you everybody.thank you to my husband, to my wife, to all of our families.luc: [whistles] it means, thank you in penguins.id like to dedicate this statuette to all the children in the world who saw that movie.in 2041, they will decide to ruin you or not, the treaty that protects antartica.i will, maybe, the “march of the penguins” will inspire them.sorry for my.yves: looking out on these tuxedos tonight, its like seeing the movie again.thank you for this homage.thank you very much.goodbye.thank you.thank you

wow.wow.all right, so im not winning director.its the funny thing about winning an academy award, it will always be synonymous with your name from here on in.it will be oscar winner, george clooney.sexiest man alive, 1997.batman, died today in a freak accident at a--listen, i dont quite know how you pare art.you look at these performances this year, of these actors and unless we all did the same role, everybody put on a bat suit, and well all try that.unless we all did the same role, i dont know how you pare it.they are performances and wonderful work, and im honored, truly honored to be up here.and finally, i would say that, you know, we are a little bit out of touch in hollywood every once in a while.i think its probably a good thing.were the ones who talk about aids when it was just being whispered, and we talked about civil rights when it wasnt really popular.and we, you know, we bring up subjects.this academy, this group of people gave hattie mcdaniel an oscar in 1939 when blacks were still sitting in the backs of theaters.im proud to be a part of this academy.proud to be part of this , and proud to be out of touch.and i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is.奥斯卡颁奖英文获奖感言

good evening!ladies and gentlemen,thank you!thank you so much!oh, my god.i just can’t believe it.is it real or just a dream? please forgive me, i am, i am just so shocked and so thankful.i never expected this award tonight.i’m very grateful to receive this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 can’t begin to tell you how much i appreciate this great honor.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d like to thank.first of all, i want to thank my parents for bringing me into this world.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of my teachers over the years, but especially to my acting teacher clark johnson who taught me everything i know.i want to thank my husband, for his understanding and kindness.and finally, i want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of my friends for their support, especially to martin miller, for being there when i needed him.there are just too many people i should thank and i know i am probably forgetting someone.so again, i just want to say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helped me, supported me, or just listened to me when i needed a shoulder to cry on.this award means a great deal to me.words can’t express how honored i feel at this moment.i will remember this nigh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thank you very much.奥斯卡颁奖英文获奖感言

从“帝国式问候”到纳粹帝国语言 第6篇

——阿克顿勋爵

Hi,希特勒!

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曾经流传一则笑话:

一天,滕内斯和赛尔在田间散步。滕内斯一不留神踩着一堆猪粪,险些摔倒。未等站稳,他马上高伸右手,大吼一声:“Hi,希特勒!”赛尔关心地问:“你没事吧?这里根本没有其他人。”滕内斯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可是照规定办事!规定不是说:如果进入一个店铺,必须喊希特勒万岁吗?”

谁都不会忘记,在纳粹极权统治时代,“希特勒万岁”成了德国人精神生活的全部。从1933年起,第三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最亲密的私人交往空间,都会看到德国人最富夸张的表演形式:两腿并拢、立正直立、手掌向下、右臂倾斜、高举至眉梢的动作,伴随着这个颇有些滑稽的动作,都会听到整齐划一的“Hi,希特勒”的呼喊。甚至在人们相互来往的信件中,以及领取工资的名单上,也会将“向您致以希特勒问候,希特勒万岁”作为问候语,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人们或许还记得,1936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当英、法两国体育代表团的官员和运动员们走进体育场时,竟然也伸直右臂,向主席台上的希特勒行纳粹礼致敬。而在1935年出版的《图解杜登德语大辞典》中,希特勒问候语竟赫然列在“问候方式”的图例中,并且位居第一。

在纳粹统治时期,希特勒问候语主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购物者走进商店,所听到的服务问候语是:“Hi,希特勒!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回答也必须满脸严肃,一丝不苟,“Hi,希特勒!我要购买衬衫。”在当时,“烘烤面包的模子被做成纳粹标志的形状;上门做客时,客人会选择印有‘希特勒万岁’字样的花瓶作为礼物;连孩子们收到的弹力橡胶玩具人也伸开手臂向希特勒敬礼;家家户户的客厅里,到处悬挂着摄影师霍夫曼拍摄的希特勒肖像照”。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够逃脱这种领袖崇拜的疯狂,写着“德国人问候希特勒万岁”字样的瓷釉标牌充斥德国各大城市的广场、街道、电线杆以及路灯柱;甚至就连幼儿园和学校也成为演练希特勒问候礼的培训中心〔1〕。学者赵毅衡在《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这篇文章中描述,希特勒的崇拜者认真地说:“恭喜你,你刚握了一只手,此手曾经握过一只手,该手曾经握过元首的手。”〔2〕在今天看来矫揉造作式的表白,在当时却是自豪与荣耀的感受,的的确确是发自普通德国人的心底。

对于领袖的个人崇拜,纳粹机关报《人民观察者》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价:“我们的任务是把崇高的希特勒问候……变成德国民众充满信仰的一种问候……当我们对那些心志不坚定的人使用德意志问候语,并企图以此来维护他们的良好品性时,我们一定要严格地监督他们,以免他们在使用德意志问候语时弄虚作假或当面撒谎。德意志问候语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它时时提醒着我们:阿道夫·希特勒赋予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它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一种实践形式,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践行之。”有了这样的衡量标准,并将是否行纳粹敬礼提高到“忠于元首”的高度,在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如狼似虎般的监视下,没有人可以预料怠慢行礼或者根本不行礼会遭到怎样的下场。这种对于前途未卜的恐惧感足以使人们对“德意志问候”产生一种觳觫恐惧的臣服。“英格伯格·施奈德·鲁乔夫曾回忆道:那大概是1934年或1935年的事情了。我父亲去夏洛腾堡办事,走到了柏林大街即今天的奥托·苏尔大道时,他同其他人站在人行道边上准备过马路。这时有一队希特勒青年团的人列队走了过来。那是一群也就十五岁到十七岁的小孩,为首的一个举着一面旗子。我父亲还没有反应过来,脸上就挨了重重一掌。打他的那个十七岁的小伙子也扇了周围男女路人几个耳光,恶狠狠地说:‘一群猪’,看见旗帜竟然不及时行礼。”〔3〕

当然,这种“德意志问候”在暴力恐怖下也会产生叫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当时德国有一个来自帕德博恩的杂耍艺人特劳伯特·帕特,他驯养了一只大猩猩。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他训练大猩猩也行纳粹礼。大猩猩接受训练之后,立竿见影,不仅把“Hi,希特勒”的行礼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对这个动作乐此不疲。只要有人登门,大猩猩便立刻笨拙地伸出右臂,向来人有模有样地行纳粹礼,特别是看见穿制服的人,它更是抑制不住兴奋,一面立正行敬礼,一面发出“吽吽”的吼叫。没多久,有人就将此向当局通风报信,禁令随之而来:绝不允许让猩猩向元首致以“德意志问候”,否则格杀勿论。兹事体大,凡涉及对“元首”的崇拜,举足轻重,非同儿戏,绝对不允许开这类国际玩笑。于是,这位杂耍艺人被当局以大不敬的罪名征召入伍,并发配到天寒地冻的俄国前线作战。最终,这个荒诞的故事以悲剧的结局落下帷幕。

德国社会学家提尔曼·阿勒特的《德意志问候——关于一个灾难性姿势的历史》一书说,在纳粹统治时期,行希特勒问候礼是一种效忠的表示,它的贯彻与推广最清晰地说明了德国人的集体退化。的确如此,“有什么样的群众就配有什么样的领袖”。通过希特勒问候语这一带来无穷灾难的身体姿势,不难看出专制绝非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可以说,希特勒问候礼是在集体意志的名义下纳粹所伪造出来的一种恶行。当人们自愿或是被迫向帝国元首做出无条件服从的时候,就意味对纳粹体制的认同,就意味着把口头上的承诺演变成对希特勒政权效忠的义务,而这种对法西斯主义的认同和效忠,迫使人们最终放弃了道德的自我考量,不仅将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完全抛弃,而且也将个人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拱手相送。可以说,纳粹统治是在群众狂热的欢呼声中推行的,当大多数德国人学会了无条件地服从,将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全部抛弃时,不可理喻的群众意志就将自己的民族和整个世界拽入了灾难的深渊。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人们不断反思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为什么法西斯主义能够横行一时无所不为,希特勒与纳粹主义能够暴戾恣睢主宰欧洲时,就不能不关注这个带来无穷灾难、主宰着人与人交往的细微之处、并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扩散着沉重威胁的希特勒问候语,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当人们面对强制性的问候命令时,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孕育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什么?

在法西斯主义的哲学中,暴力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如果不使用暴力,法西斯主义就无法得到权力,即使夺取了权力,也不能保持住它。墨索里尼有句名言:“社会党人问我们的纲领是什么?我们的纲领就是砸碎社会党人的脑壳。”我们不妨顺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一下,德国纳粹是如何利用暴力和恐怖手段来推行“党文化”,并以此奴役人民的思想的。

纳粹帝国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用语言学家的话来说,“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人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表述、解释和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在那个非常的年代,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曾习惯于用一种官方语言的模式来解释周围的一切,包括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例如,讲到中国的历史,就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固定的尺度,将中国的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讲到人与人的关系,也会用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敌对标准,将社会划分为:红五类、狗崽子,革命同志、阶级敌人,无产阶级战友、地富反坏右;如果想攻击某人思想陈旧,就会说他很“封建”;如果对异性之间的来往看不顺眼,就会说“有生活作风问题”。这些语言简直可以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至于像“右派”、“黑帮”、“走资派”、“臭老九”、“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等等这类语汇,恐怕只有生活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中国人才能明白。这些当时被认为是最革命的语言,深深地渗入到每个人的意识之中,成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加予客观世界的一组标签,仿佛只有靠着这类标签,才能使人们看清众象纷纭的外在世界,才能将自己的头脑梳理出大致轮廓,换而言之,正是靠着它们,在当时人的意识中才能将客观的“现实生活”架构起来。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通常包括了两个部分:内在的价值观;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与思维模式。因此,希特勒统治下的第三帝国语言,从本质上说就是纳粹的“党文化”,是以法西斯主义的价值观为基础支撑而成的思维方式、话语系统及行为模式。它既包含了纳粹所强行建构和灌输的法西斯文化,也包含了在希特勒政权暴力与谎言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生存和自保而不得不接受和使用的变异文化。德国语文学家维克多·克勒姆佩雷尔指出:“纳粹主义通过一些个别的、经由千百万次重复而强加的,并被机械地和无意识地接受的词、短语、语言形式进入人们的血肉之中。”

当纳粹夺取政权之后,希特勒正确地分析了以前德国官方宣传失败的原因:那就是权力当局低估了舆论宣传的重要性,并且未能意识到有效的宣传不仅仅是群众对执政者权力合法性的认知,而且还是执政当局控制政局、引导民众、消灭敌对势力的手段。正如希特勒所设想的,纳粹的宣传就是要对群众提出一些要点,并且无休止地重复它们。希特勒和他的助手戈培尔认为:人民大众是迟缓的和懒散的,记忆是脆弱的,他们只是对上千次重复的最简单的观念才会有反应。因此,民众在活动和思维上是“女性气的”,是靠情感而不是靠理性来驱动的。琐碎或烦琐的解释没有地盘,宣传必须是肯定的或否定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敌即友,非对即错。所以,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是宣传的对立面。

我们说法西斯主义宣传的恐怖之处不同于其他专制,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制造和攻击敌对分子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舆论权威(凡是不与之同流合污者,都会被作为敌对势力铲除)。同时,它还有着大规模的宏观控制和无孔不入的细微渗透,并且它把这种控制和渗透与暴力恐怖手段十分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魏玛宪法是一部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宪法。其中规定了某些公民权利,包括新闻自由的权利。宪法规定:“人民在法律范围内,有以语言、文字、印刷和图画自由表示意见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妨害,并不得实行检查。”这就为资产阶级报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当时的德国报业空前繁荣,1914年全国报纸有二千二百家,1932年便上升到四千七百零三家,总销数二千五百万份,为德国报业史上的高峰。德国成为了欧洲出版自由最早的国家。

正因为有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最重要的公民权利,才奠定了欧洲繁荣强盛的基础,客观上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正因为德国曾经是欧洲出版自由最早的国家,因此像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等批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国家、号召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著作,才有可能在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下出版、发行、传播,假若没有出版自由,又怎么可能诞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回顾第三帝国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纳粹专制政权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对社会各个领域,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到其他所有社会生活领域,甚至包括个人生活的诸方面实行严厉的控制。在夺取权力之前,纳粹分子的斗争策略是竭尽全力地制造喧嚣,以便唤起公众的注意,吸引选票。一旦掌握权力,他们就建立起对宣传的垄断,对舆论的控制,消灭所有潜在的对手。对戈培尔来说,只要纳粹党掌了权,就应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监视和指导新闻舆论上。就文化方面而言,纳粹政权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宣传,但对文化事业本身却异常轻视。希特勒上台后,立即任命戈培尔为纳粹党宣传头目,并设立了由其掌管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然而却没有设立负责文化事业的部门。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戏剧协会主席汉约斯特曾借其作品中的主角表达了纳粹当局对待文化的心声:“当我一听见‘文化’这个词,我就想立刻掏出手枪。”

正是出于对舆论宣传的重视,纳粹当权者还未坐稳他们的宝座,就开始推进意识形态“一体化”的进程。首先,纳粹分子借助于暴力,通过经济、行政等手段剥夺对手的发言权,甚至实施暗杀,以达到清除对手的目的。报刊是纳粹宣传工作中最为看重的舆论工具,纳粹政府上台不久,便加强了对报刊的控制。1933年10月4日,纳粹当局颁布了《报刊法》,规定只有纯日耳曼血统的德国人和法西斯分子才可以取得编辑和记者的任职资格,而且配偶也不得是犹太人。对那些不是纳粹党的或不愿意愿成为纳粹党的报刊、编辑、记者,纳粹当局把他们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加以大肆诛锄。戈培尔首先对德国最主要的报纸《伏斯日报》下手。《伏斯日报》是德国自由派的报纸,创办于1704年,腓特烈大帝、诗人莱辛都曾是它的撰稿人。在当时,《伏斯日报》的声望与影响堪与英国的《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相媲美。纳粹当局借口报社投资方——乌尔施坦因出版公司的老板是犹太人,于是将这家连续发行了二百三十年的报纸,在1934年4月1日停刊。另一家驰名世界的自由主义报纸《柏林日报》也在1936年底被迫歇业。德国的第三家自由主义大报《法兰克福日报》尽管在纳粹当局的威逼下委曲求全,被迫清除了犹太老板、编辑和记者,得以继续出版,但也只是苟延残喘地勉强维持到1943年。

按照纳粹当局的《报刊法》规定,各类报纸的编辑们必须遵守“要使报纸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防及其文化和经济……或者有损德国的荣誉和尊严的东西”的要求〔4〕。因此应该写什么样的新闻与评论,不应该发表什么样的报道,各家报刊都必须接受纳粹当局的耳提面命,由此全德国的报刊不可避免地会显出舆论一律、万马齐喑的现象。尽管德意志传统文化中有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特点,德意志民族又是一个受到严密管制和生性习惯于服从权威的民族,但对这样单调划一、枯燥乏味的报刊宣传,久而久之也感到了厌倦,报纸销售量一落千丈。由于失去了读者,很多报刊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在第三帝国的头四年中,报纸的种类便下降到两千六百七十一家,减少了将近一半。

其次,希特勒与戈培尔通过纳粹美学、纳粹语言学、纳粹教育学将纳粹党文化的语言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从而形成话语情境,再由这样的话语情境,引导、改变和暗示人们的思维,从而让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法西斯主义。纳粹党文化的最大创造,就是按照种族主义的原则,把文化分为“德意志文化”和“非德意志文化”,他们极力推崇和提倡所谓“德意志文化”,极力排斥和诋毁所谓“非德意志文化”。希特勒纳粹政权所提倡的“德意志文化”,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据希特勒、戈培尔以及纳粹理论家罗森伯格的言论和解释,所谓“德意志文化”主要是指德意志人创造的文化成果,歌颂雅利安或日耳曼血统优越的理论和作品。因此,在纳粹语言中提到人的时候,用的总是抽去个人面孔的集体称呼,如“人民”、“敌人”、“德国人”、“犹太人”、“犹太杂种”、“人民群众”、“日耳曼民族”。仅就希特勒和戈培尔经常挂在嘴边的“人民”而言,仔细琢磨,不难看出这个词汇的用意,它并非仅在于其数量的不可胜数,而且更在于其道义和价值色彩。因为在统治者口中,“人民”具有巨大的道义力量和价值观念,谁拥有了人民,谁就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挟人民以令天下”。因此这个“人民”到底是谁?似乎人人都心里明白,但又谁也说不清楚。每一个“自我”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人民”,但每一个人又都随时可以被人称为“人民的敌人”。正因为“人民”具有道德的制高点和道义的正当性,因而在纳粹政权下,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认同它;又由于“人民”词汇的整体性和群体性,每一个人都认为或希望自己应该身属其中。因此“人民”一词便在纳粹的语言中有了新的含义,即“人民”不仅不包括“自我”,而且要消灭“自我”,在纳粹党文化中,人体的存在——人本身就随着第三帝国语言的灌输和强化,失去了生存的正当性。借用戈培尔自己的话说:“在第三帝国,没有哪一个德国人感到自己是属于自己的公民。”正是在纳粹政府的哄骗、迷惑和威胁下,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所有的德国人的生活都受到了纳粹党文化的改造,产生出一种“完美的团体意识”,而这恰恰是极权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同时,纳粹语言总是将它排斥的人群非人化,对于犹太民族和斯拉夫民族,在第三帝国的语言中,总是鄙夷地称之为“犹太害虫”、“劣等民族”、“德意志的敌人”。正是这样的文化传播,在许多德国的青少年的心目中,只有血统高贵的雅利安种族才是最勇敢、最发达的人种,才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其他民族都是邪恶的、堕落的,都是寄生虫,是不应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这些民族苟且偷生,那也只能按照雅利安人的意志行事。

另外,纳粹语言总是用一种根深蒂固的狂热,总是使用最高的极端语式,采取“口号+形容词”的特别语法,来吹捧领袖,宣扬纳粹的成就,鼓吹狂热的爱国主义,叫嚣侵略战争。希特勒纳粹主义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筑在极权主义与独裁统治基础之上的领袖原则。一方面,希特勒将德意志和雅利安种族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希特勒又将金发碧眼的雅利安种族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即是那种最优秀的有各种美德的上层入物;第二等级是既无英雄主义又无卑鄙行为的广大中间阶层;第三等级则是自私自利、骄奢淫逸的最下流分子。希特勒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即第一等级的雅利安人创造的。而这个“个人”就是超人,是高于一切人群之上的领袖,是民族和国家的中流砥柱。群众对领袖人物必须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对领袖不仅要忠诚,并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作为领袖不仅要统帅一切,号令一切,指挥一切,而且领袖的任何言论都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指导国家和民族命运前途的最高指示,是全社会生活的圭臬。为了贯彻领袖至上的原则,纳粹党开展了对希特勒狂热的歌功颂德的运动,几乎所有的纳粹高官都纷纷向希特勒表忠心,戈培尔在1933年在希特勒四十四岁生日时发表的讲话,更是肉麻地吹捧“希特勒是一个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并将继续接受挑战的伟人。他(也)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但幸运地被全德国人民所感激和热爱,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所理解”。“他的人格魅力像魔术一样抓住了每一个曾和他有所接触之人的心……那就让我对他说,对全德国说:我的元首!百万最优秀的德国人向您送去他们最诚挚的祝福,向您奉上他们的心,以及我们,您最亲密的战友和兄弟,在您的荣耀和爱周围团结起来”。

在第三帝国的语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往往是那些崇高而伟大的字眼:“爱国主义”、“德意志民族振兴”、“国家高于一切”、“德国人民事业的伟大胜利”,等等。这些带有神圣光环的语汇被纳粹“党文化”重新诠释,深深地打上了法西斯主义的烙印。这些第三帝国的语言,通过各种各样的包装宣传,被潜移默化地印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用语。纳粹语言对德国人的麻痹和毒害远不止存在于一些官方文章、口号、演说和海报的词语之中,而且还渗透并潜伏在所有接触过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头脑中,甚至包括那些反对纳粹意识形态的人们的头脑中。语言的纳粹化,实质上就是思维的法西斯化。因为,当个人的话语系统被纳粹党文化的话语系统所替代,就意味着自己已经丧失了独立的判断力和自由的想象力,在精神上沦为了法西斯主义的俘虏。

“必须清除我们曾经信仰过的东西”

著名俄罗斯诗人纳松德曾感叹道:“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这种痛苦不仅在于没有恰当的语言符号将思维外化,而且更是那种将人类最活跃的思维,用僵化的、官方化的、带有强制暴力性的语言固定化和程式化。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用一种腔调、一种模式甚至同一种语气和口吻来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时,绝对会让人感到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就好像人们不是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人间社会,而是置身于受人操纵的冷冰冰的玩偶世界。

人的思想总要靠语言来表达,对语言的探究,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人本身的探索。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在《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一书中指出:“群众对极权主义的支持既非出于无知,亦非洗脑的魔力。”在任何社会状态下,民众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利益的多样化和对现实生活的考虑是他们的特点。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人类大同世界”,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有一种最低限度的维护基本人权和稳定生活的生存环境与社会制度,以保障“免于恐惧的自由”和“不虞匮乏的自由”。因此,“在历史上许多黑暗的时代,在其中公共领域被遮蔽,而世界变得如此不确定以至于人们不再过问政治,而只关心对他们的生命利益和私人自由来说值得考虑的问题。”〔5〕对于第三帝国而言,要想把民众引入纳粹“党文化”的轨道,控制和统治民众的思想,在舆论宣传方面必须要有打动他们的地方。阿伦特分析说,纳粹的宣传不同于教会的宣传,希特勒的弥天大谎往往有某种可信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谎言加恐怖的特点。这种邪恶性的宣传是由极权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在立宪政府和自由言论的条件下,公众有其他的信息来源,有可供选择和判断的多种资讯。

人的本质在于自由,在于对未来生活的创新,在于投身公共领域去感受无限可能性以及不可预测性。而极权主义敌视个人和生活的个性,它用单一性、一致性与封闭性消灭了生活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丰富性,它用所谓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消灭了人的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一句话,消灭了自由。

希特勒上台之后,就将其宣传逐渐变成“权力宣传(power propaganda)”并用灌输(indoctrination)来代替宣传。“不仅必须由国家决定思想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发展路线,而且还必须由国家领导和组织各种专业”。〔6〕任何公民若不服从纳粹的宣传准则,轻则丢饭碗,重则进监狱。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揭示了这种宣传的实质:“它不仅是“‘心理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要“统治一群完全沉默的居民。”〔7〕按照马斯洛(A.H.Maslow 1908~1970)的理论,在生存和理性之间,生存是第一的。第三帝国将谎言与控制结合得完美无缺,效果十分奏效!这就使纳粹“党文化”的宣传既恐怖,又厚颜无耻,而且理直气壮。

二战之后,欧洲的一些哲学家转而开始对德国纳粹语言学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政治语言的语法和词条,探究那些曾经蛊惑过成千上万民众的空洞语言,是如何造成思想的贫乏和歇斯底里的狂热的。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对于曾经流行过的第三帝国语言,确有必要进行深入解剖,因为只要还存在奴役人的自由,还存在极权专制制度,就必然还会发生用洗脑的语言来控制人的思想的危险,还存在用谎言和恐怖将人们引入自我欺骗和自我愚昧的可能。

注释:

〔1〕〔3〕(德)提尔曼·阿勒特著,孟翰译:《德意志问候——关于一个灾难性姿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43、84页。

〔2〕赵毅衡:《有个半岛叫欧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4〕〔6〕(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43页。

〔5〕(德)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Sun:昨日“帝国” 第7篇

据高盛预计, 2009年全球企业IT支出将同比下降4%, 发达国家市场将同比下降8%。科技企业中, IBM、Sun和SAP很可能成为受影响最大的IT公司, 而由于市场将倾向于购买惠普和戴尔的廉价x86服务器, 生产昂贵服务器的Sun可能将成为最大的输家。

在由甲骨文、微软、IBM、惠普、英特尔与思科掌控的顶层IT世界, Sun一直扮演着另类的角色。它在软件与硬件领域同时具备强大的实力, 然而, 面向JAVA的前瞻研究并没有创造对等的商业价值, 而超级服务器的卓越执行力同样受到价格和渠道约束, 始终无法奠定超一流的地位, 这使得它建立一个崭新帝国的宏伟努力就此戛然而止。问题的焦点指向越来越接近Sun的开源理念, 它没有在“最大限度创造成长性”方面达成全球共识。

作为横跨IT几乎全部细分领域的企业, Sun似乎缺乏一个领袖品牌的灵魂, 其之所以不能提炼出最具能效的竞争力, 个中缘由绝对值得中国企业认真思考。恰恰是已经发生的前车之鉴, Sun经年积累的运行轨迹为中国企业免费提供了一次价值连城的职业培训。

另一个不确定威胁在于, 除了裁员, Sun的危机可能不止于此。

迟到的觉醒

金融危机对华为等国内企业来讲也许是幸运的。日前, 华为紧急叫停了移动终端部门的出售交易——这是在全球经济寒冬中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业务, 尽管明年手机市场预期增长速度将放缓, 但华为预计终端业务收入将增长7成至40亿美元。此间更为令人信服的另一种意见认为, 随着经济危机持续恶化, 华为想找到一家能出高价的买家难度狠大, 2008年5月初的40亿美元标底竞价显然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刚刚过去的2008年12月, 美国科技业裁员人数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峰值, 裁减超过10万人并涉及300多家科技和媒体公司。值得警惕的是, 随着2009年的到来, 科技企业的裁员步伐并未减缓, 花旗、AT&T、索尼、阿尔卡特朗讯、雅虎等均展开了新一轮裁员行动。

受制于糟糕的财报, Sun如今不得不举步维艰地面对失望者的指责。就其第一财季报告显示, 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 且大幅亏损16.8亿美元。金融风暴更让市值严重缩水——跌破千亿美元, 以至于有分析师猜测Sun将沦为被收购对象, 潜在买家包括它在服务器市场的老对手IBM、惠普等, 虽然麦克尼利在北京举行的“Sun 2008科技日”活动上明确予以否认, 其理由则在于Sun目前尚存的30亿美元现金储备。

在正式发布财报10天之前, 为缓和投资人的不安情绪, Sun提前披露的业绩已经低于分析师的预测——ThomsonReuter公司调查统计的分析师平均预测是销售收入31.4亿美元, 每股亏损1美分, 而现实情况比预期更糟——销售收入29.9亿美元, 同比减少7.1%。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GAAP) 计算, 公司亏损16.77亿美元, 合每股亏损2.24美元, 昔日华尔街的宠儿眼下正成为恐慌制造者。

无论麦克尼利如何取舍硬件部门的未来, Sun至少比不羁的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它逐渐意识到“以软带硬”的刻意追求在当前危机之下显得多么不伦不类。被挤出“千亿美元”阵营事实上给开源战略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Sun眼下需要给这个问号提交一份答卷:它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它是否可以塑造出足够明显的差别优势?

Sun希望借开发开源软件来拉动服务器销售的策略, 受众多分析师诟病, 因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有观点指出, 尽管施瓦茨已经在Sun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例如离职人才昭回、大规模裁员、推进开放源代码、改进营销手段等, 转变无疑是惊人的, 却无法让期待的投资者得到实惠。《纽约时报》称, 由于收入下降、收购、产品和股票问题, 公司市值已经缩水四分之三, 投资界开始对包括施瓦茨在内的管理层产生严重不满。Sun需要更加确定的预期安抚市场。

Sun在一年前就将其股票代码从SunW改写为JAVA, 施瓦茨对此解释为“我们不再只是一家工作站公司”。在收购了MySQL后, Sun宣称自己将成为产品线最完整的开放源代码服务器软件提供商, 并投入更多资金用于Solaris操作系统的研发。Sun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东南资产管理公司表示, Sun今后不再是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 而是一家软件厂商——该观点甚至得到了比尔·盖茨的赞同。

如果说华为叫停移动业务出让意在保护利润中心, 那么不排除Sun对硬件部门的沽售行动是为了重新建立一个投资中心——尽可能压缩成本是其首先必须考虑的重点。

从某种意义上, Sun仿佛经历了一场觉醒, 虽然付出了不可挽回的沉重代价, 至少它不再固执地坚持以往或许即将被证明是错误的策略——历史上曾经有过硬件巨头同步掌控软件业, 但从未出现过软件龙头同步称霸硬件领域。虽然甲骨文将一只脚伸向了软件领域, 但旁边还站着惠普。硬件可以通过软件捆绑达成超级垄断, 因此涌现出基于IOS平台的思科路由帝国;然而软件很难通过准入壁垒控制硬件, 因此即使强大如Wintel联盟也被迫向市场妥协。

时至今日, 毋庸置疑的是, Sun执行的开源平台“以软带硬”策略是在挑战一种零容忍度的商业秩序,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逆趋势获得成功, Sun也绝无例外。

执行力是关键

2008年12月11日, Sun宣布将于2009年初推出基于闪存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实际上, Sun早先推出的ZFS存储平台已经使用了闪存, 系统整体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特别对那些数据处理或应用密集型的用户而言, 优势更为明显。据悉, 使用闪存之后的服务器性能将提高10%~20%。

Web2.0时代有大量客户期待着运算性能的提升, 闪存则是一剂催化剂。麦克尼利力排众议, 在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开发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时, 投入巨资开发自主标准的服务器芯片 (SPARC) 和操作系统 (Solary) 。有消息称尽管价格高昂, 但Sun服务器依靠卓越性能博得了金融机构和大批互联网公司的青睐。正因如此,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而Sun随后却蒸蒸日上。但这次的全球危机显然有些不一样了。

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 按出货量和销售收入排名, Sun全球服务器市场份额分别约为4%和10%, 均排在第4位, 上述2项指标的前3位依然被IBM、惠普和戴尔占据。施瓦茨坚持认为开源业务的收入正在稳步上升, 而存储业务的情况也有好转, 他同时也承认经济衰退影响了客户的需求, 特别是传统的高端业务的需求。有意思的是, IBM和惠普都没有以经济恶化作为业绩下滑的借口, Sun无法逃避推卸责任之嫌。

在欧美市场萎靡不振的现阶段, 各大IT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新兴市场, 严重依赖美国本土市场的Sun更需如此, 事实上Sun也只有新兴市场的销售额保持着2位数增长, 但也仅占总销售额的15%。不久前, Sun专门成立了一个统筹大中华地区、印度及拉美等几个关键新兴市场的营销机构EM——这一举措在业界罕见, Sun的开源市场因此被寄予进一步扩大的厚望, 恰恰是严峻的财报事实浇灭了投资者与市场的热情, 硅谷也开始流传Sun将更换CEO的消息, 理由是其新策略反应迟缓, 不能迅速带领公司摆脱困境。

“我们需要为成本结构谋求新的平衡。”施瓦茨表示, 只要公司为市场准备好了更新的产品就将迅速出货, 而最新财报中提及的14.5亿美元的商誉减值, 则开始让投资者怀疑此前收购开源数据厂商MySQL的计划的正确性——10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接近之前所有开放源代码交易总额, 而后者2007年的营收仅有5000万美元。Pund-IT公司分析认为, 虽然这一交易的价值要到几年后才能看出, 但Sun无疑支付了过高的价格。有分析师进一步提醒, 假如不能以更激进姿态进军市场, 不能依靠Rock获得重大的进展, Sun就无法摆脱当前迟缓下滑的螺旋效应。

据悉, Rock是基于SPARC芯片的第3代16核处理器, 业内普遍认为Sun期望与英特尔和IBM正面交锋, 但由于Rock被推迟到2009年第2季度发布, 在“先入为主”的处理器行业, “跳票”往往意味着把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Sun看来要将自己的战略角色调整为软件公司, 早在2008年11月14日就宣布了新的重组计划:将现有软件部门划分为应用平台软件、系统平台和云计算与开发者平台3大事业部, 并在全球范围裁员15%~18%。Sun公司前任未具名高管曾透露, 作为公司第二号人物的施瓦茨很聪明也很感性, 但他很可能不是Sun最需要的那种管理人选类型——执行力才是Sun的短板。

价格战:全球化必然

全球危机向中国市场的恶性渗透, 使得一度低调的“价格战”概念浮出水面, 其主旨则是游离于土洋结合的一厢情愿, 更多被认为是厂商之间的务虚性炒作。就家电业20年的发展历程, 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发表了总结性报道, 其中, 价格战仍然是主旋律。

3C行业中率先实施价格战的长虹、美的、海尔、康佳、TCL、创维等企业, 无论是在国内的营销混战还是寻求境外市场突破, 无一例外长期实施高端低卖的价格策略, 原因非常简单:一方面是囿于国内消费力的疲软, 另一方面则是众所周知的产品技术瓶颈。诸如芯片之于终端、平台之于软件、协议之于系统, 国内IT从软件到硬件、从终端到系统, 整体被限制在狭缝中委曲求存——与其说这是艰难地发展, 莫若说为生存而挣扎, 更有观点认为, 国内IT企业大部分的时间都处在生存边缘, 几乎不存在真正的成长型企业。

不排除其中有过于偏激的意见成分, 但通过媒体基于官方渠道的事实与数据比对仍可以看出, 一度喧嚣尘上的国内IT集群事实上弱不禁风。

目前, 意见领袖们不时有针对国内企业全球化部署的不同评判, 典型如TCL和海尔, 作为产品线最丰富、业务跨度最漫长的两家国内品牌厂商, 差不多步调一致地盛极而衰。剔除全球危机的影响, 前者的失败仍应主要归咎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因此才会发生“20美元单价进军印度手机市场”这样的黑色笑话, 而后者由于主业的局部瘫痪, 甚至曾被赋予“从IT向房地产转型”的尴尬角色。

同样的全球化部署, Sun演绎了另一个版本的滑铁卢——它将业务重心集中在北美本土市场, 对20%的大型企业客户依赖度过高, 而忽略了2/8原则的均衡性, 一旦华尔街爆发系统危机, 它根本不可能迅速调整业务寻求缓冲。

Sun日前正式对外提供MySQL 5.1软件, 这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数据库MySQL的一个重要版本。新的MySQL 5.1软件旨在提升性能和简化大规模数据库应用的管理, 低廉的总成本与其高性能使它成为许多大型企业和Web公司最合适的数据库解决方案。Gartner预计未来5年内开源DBMS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0%, 到2013年该市场可达10亿美元。Feinberg给出的市场参考意见是, 采用一个开源DBMS将使得成本持续减少。

同时, Sun的JavaFX 1.0平台为希望将他们的内容、服务和体验部署到其客户生活的各类显示设备上的开发者和内容撰写者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Java技术应用在全球90%以上的桌面、便携机和85%的移动设备上, 其目标就是全球的以及整个Internet上的消费者和内容所有者。

可以设想, 基于全球650多万软件开发者, Java是全球最通用的软件平台之一, 它活跃在8亿多台电脑和60多亿台与Internet相连的设备上, 其对Web服务的支持还使聚合应用和企业应用两者都能做到快速进行。当Sun为这一系列部署显示出崭新面貌的时候, 它必须要考虑价格因子的影响。华尔街已经对企业级客户放弃那些昂贵高端设备采购达成了共识, 那意味着2009年的全球IT采购规模将同比下降30%~40%, 而现实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削弱也必然引发市场需求在价格层面的重新考量。如果Sun仍然坚持销售10万美元的高端保守策略, 它离另外80%的客户市场将越来越遥远。

目前, Sun实行的主要业务模式是收取运维费用, 而对软件实施免费, 但这种把宝押在新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做法并不一定明智。麦克尼利和施瓦茨也许意识到了真正的威胁并非当前市场的暂时萎缩, 而是对未来主流市场的误判, 因此, MySQL 5.1和JavaFX 1.0应可视为Sun投石问路的一种努力。

麦式反击:精简业务

没有数据中心的计算机公司正在成为Sun的远景架构。IT部门首席技术官John Dutra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证实, Sun将分几个步骤彻底取消其8个数据中心, 未来业务完全采用SaaS模式来运作。

业内技术观点认为, 要解决数据中心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的电费以及数据中心面临的操作负担等问题, 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索性取消数据中心——不再把数据中心当作公司内部自行操作的设施, 转而通过网格租用计算功能, 让应用程序通过云计算运行。Nicholas Carr在《巨大的转变》中介绍了这种转变, 他认为这确实表明了从私有数据中心向公共计算网格转变的全球趋势, 这也意味着Sun所期待的公用计算网格到2015年左右能处理其运行的任何种类的软件。

这么做最大、也是唯一合理的理由就在于, 精简业务减少了IT成本及缩短了实施项目的时间, 符合数据中心的审计结果, 为采购零部件打下了基础, 与应用程序、安全性、业务系统和代理架构协同一致。

Sun的硬件销售必然会遭遇困难。在广泛分发开放源码代码的Solaris软件, 以及开发通过服务器提升性能的存储阵列 (如Thumper和Honeycomb等产品) 的时候, 数量更多的服务器将销售给数量更少的企业。Sun公司首席技术官Greg Papadopoulos解释了一种被称为“红移” (red shift) 的计算场景——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中心向其他公司和消费者供应计算资源。红移是指一种假定的加速度, 即向外扩展数据中心的速度, 其设想就是Sun将硬件卖给红移公司, 而这些公司需要大规模向外扩展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资源的功能, 而不是用它来运行Sun的内部软件。

Sun似乎将新业务部署寄托在该设想的基础上, 但该远景很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工程资源需要数据安全性以及自己的资源。奇怪的是, 施瓦茨还没有在公开场合明确阐述这个让人震惊的远景, 即使在技术层面胜过了惠普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整合方案, 然而如何改变市场营销信息以适应这种零数据中心理念, 仍是Sun不得不谨慎面对的问题。

麦克尼利通过整合各项软硬件技术, 如UltraSPARC芯片、Solaris操作系统、Java和MySQL开源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等一系列业务, 使得Sun成为IT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企业。眼下, 他过于轻易地放弃了硬件业务, 而转向软件和系统, 看起来是希望转型成为IBM那样的企业, 但它显然忽略了完善的体系和良好的政府关系, 而且软件系统并不是强项, 其Java的开发力度实际上还不如IBM。

Southeastern资产管理公司表示, Sun的财务状况已经成为最大的难题, 投资者现在关注的焦点就是Sun的超低股价。ESG分析师认为, Sun应该拆分出售某些业务, 集中保留那些盈利能力比较高的部门, 以在今后几个财季重新赢得投资者信心。

麦克尼利显然对此有不同意见。2008年11月18日的北京开发者大会“Sun2008科技日”上, 这位掌门人正式回击了“太阳即将陨落”的传言——Sun决不会被收购, 也不会出售公司的任何一项业务或产品线, 金融危机虽然冲击了Sun的业务和收入状况, 但也恰恰是开源的机会。他表示, 在经济良好时期, 用户可能不会在意非开源技术的成本;但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 专有技术对用户来说“退出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因此, 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开源, 必然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必须承认, 麦克尼利还有一项秘而未宣的武器, 那就是此前所描述的精简业务模式。不管该模式正在实施或者仅仅处于构想阶段, Sun显然有机会对现时的困境提供改良, 以麦氏的话语而言就是:Sun必将反击。

在中国, 当包括TCL和海信在内的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多元化的弊端, 并逐步转型成本导向的时候, Sun已经在北美演练后全球化时代的精简战略, 即使目前尚未出现成熟的商用模式, 同样也能提供某种启示:价格在未来的竞争中很可能不再是独立的成功因素, 尤其是在融合了精简业务模式这样的创新之后。

复苏的希望:聚焦中国

2008年12月11日, Sun正式开放新北京解决方案中心, 全面提供Sun的各种软硬件产品和技术, 例如SunRay瘦客户机、Managed Virtual Desktop Mobility虚拟桌面、虚拟VTL、Sun Stream等解决方案和各类特色服务。另外, 该解决方案中心还将持续扩展, 使之成为满足本地用户在技术和业务上双重需求的窗口。Sun大中华区总裁连智浩表示, Sun将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评测体系, 以保障客户投资项目的高效与回报。

在亚太地区9个Sun解决方案中心当中, 大中华区共占4个, 分别为北京、香港、上海、台北, 从而显示了大中华区, 尤其是中国本土市场的重要程度。

需要指出, 除了对诸如虚拟化应用、MySQL测试项目展开研究外, Sun已经将Eco精简创新理念贯彻到解决方案中心的日常运营当中, 管理设备通过集中化的方式将Solaris和酷线程技术相结合, 得以实现将服务器的数量减少至1/5, 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环境的情况下, 通过模拟商业信息技术架构创建和调试解决方案, 降低风险及更快更平滑地部署解决方案, 从而确保客户从IT投资中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按照Sun一贯的立场, 北京解决方案中心继续提供开放系统和平台选择。无论是SPARC、AMD和Intel硬件平台, 还是Solaris、Linux、OpenSolaris和Windows操作系统, 都能模拟出各种环境, 找出与业务最匹配的系统和解决方案, 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灵活的选择。在短期内, Sun基于电信、互联网、金融、电力、教育、科研、公共事业等各大行业均已展开了业务部署。

全球危机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 几乎所有主流经济区都将振兴的希望寄予中国。澳洲的矿业巨头在原材料需求大幅下降的时刻终于向中国妥协;北美IT以及欧洲的电信业则更加关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与通信市场的变局;摩根斯坦利甚至在新年来临之际发布报告, 认为全球消费市场复苏必须建立在中国房地产回暖的前提下;而美联储及欧洲央行则将人民币汇率和外贸看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 乃至于一旦中国外储低于1.9万亿美元便立刻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紧张万分。

在诸多分析师看来, 至少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市场, 如果离开中国需求则意味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崩溃, 而维持局部市场平衡的筹码差不多都集中在中国, 因此才会出现中国宣布实施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导致全球金融界集体亢奋的壮观景象。

中投公司被迫承认对外资本运做全盘失败的时候, 仍有不少业界观点认为中国企业应该继续走出去, 兼并收购成了2008年最热门的词汇——仿佛一夜之间, 全球都已成为中国的囊中之物, 而彼时的华尔街恰恰因其过度使用的资本杠杆, 而经受史无前例的批判。

中国无疑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也因逐步扩大的内需市场而能够享受多种先天性红利的支持。不过, 当Sun这样的企业开始学会精简业务并控制成本, 我们似乎更应该警惕:此前若干年以来贯彻政府及企业的扩张理念是否正确?中国企业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走出去?又应当如何走回来——全球都在靠近中国, 而我们却在慌不择路地讨论全球化, 别忘了:中国也是全球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答案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作为横跨IT世界的重要一极, 眼下的Sun正在艰难地寻求突破方向, 它既是高空坠落后受伤的鹰, 也随时有可能成为绝境重生的凤凰。可以期待, Sun的精简路径不吝在给我们提供借鉴, 一旦Sun取得新的成功, 我们也将因此获得建立在失败之后的经验诠释——因为未来始终都需要经过实证。

关联阅读1:JavaFX 1.0功能

JavaFX 1.0版本包括对视频的支持和3个主要组件:JavaFX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开发环境) , JavaFXProduction Suite (生产套件) 和JavaFX Desktop (桌面) 。

JavaFX Video Support (视频支持) 是一个新的组件, 它采用了On2 Technologies公司的视频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 具有JavaFX 1.0软件综合性的跨平台的视频功能。On2 Technologies公司是一家图形压缩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 它也宣布了对JavaFX的支持, JavaFX Video组件一直集成在其On2 Flix编码器产品线中。

JavaFX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除了有NetBeans集成开发环境 (IDE) 6.5版本外, 还包括编译器与运行工具、图形、多媒体、Web服务和丰富的文本库。

JavaFX Production Suite是一套工具和插件程序, 可使Web设计者大大缩短生产时间。针对媒体格式的单击转换功能, 可将Adobe Photoshop和Adobe Illustrator这样的设计程序中的图形特征很容易地合成到JavaFX应用中。

JavaFX Desktop采用了Java平台标准版 (Java SE) 6 Update 10的主要特性, 使终端用户能够将浏览器上正在运行的Java小程序 (applets) 直接拖放到他们的桌面上, 为用户提供了Internet应用和内容的最简易的安装体验。

为了支持JavaFX平台, Sun还为Web开发者和Java编程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讨工作室, 教他们如何利用JavaFX软件来开发RIA。该工作室内将演示如何采用JavaFX技术来创建动画和效果, 以及如何将Java软件合成到JavaFX应用中。

关联阅读2:媒体看麦克尼利

“他是个倔强的人。”每个见过麦克尼利的记者都这样评价Sun掌门人。他的言论大胆直接, 他认定的方向似乎也没人能改变, 并且他是个很有感染力的演讲者。

在这个有着“硅谷斗士”之称的领袖的带领下, Sun多少也感染了其倔强的气质。它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开源战略”, 但直到最近两年才越来越被人接受;它的收购案被许多专家看作“赔本买卖”, 但它依然坚持用高价把StorageTek和MySQL收入囊中。Sun始终坚持着麦克尼利的那句名言:“人云亦云不是大智慧。”然而, 在商业领域做一个“倔强的斗士”并不一定是好事, 这必须建立在业务能够抓住未来机会的前提下。

万向的资本帝国 第8篇

美国当地时间2月12日至2月14日, 美国豪华混合动力跑车制造商菲斯克举行资产拍卖, 来自杭州的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报价胜出, 成为菲斯克的新主人。菲斯克公司成立于2007年, 位于美国洛杉矶, 因经营不佳, 2013年11月申请破产保护。

菲斯克初始报价只有最终报价的六分之一, 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的高价接手菲斯克, 是否划算?业内对此产生了极大争议。但成为整车制造商和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一直是万向集团掌门人鲁冠球数十年来的夙愿。

在此前的2012年12月, 万向集团就已收购了菲斯克的电池供应商A123 Systems, 再加上已经自主研发12年的万向电动车, 以生产汽车零部件起家的万向集团, 已成一家跨国新能源汽车公司。消息公布后, 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钱潮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事实上, 收购菲斯克只是万向版图扩张的冰山一角而已。目前, 万向已控股万向钱潮、顺发恒业、万向德农、承德露露4家上市公司, 并拿下了万向信托、通联期货、万向租赁等金融牌照。其牌照之全, 在浙江排名第一, 在全国民营企业中亦居前列。

万向系掌控上市公司集群

万向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创办的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 正是鲁冠球的老家, 所谓农机修理厂, 最早只是一个铁匠铺。打铁匠出身的鲁冠球, 一直以农民自居, 万向的总部也一直在萧山。

1975年, 农机厂更名为“萧山宁围公社万向节厂”, 此后开始专注汽车万向节的生产。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 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万向节生产企业。1992年, 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1994年1月, 万向钱潮上市, 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因公司主导产品为“钱潮牌”万向节, 上市公司被命名为“万向钱潮”。上市时, 万向钱潮总股本只有1.09亿股, 到2014年, 股本达到15.9亿股, 20年扩大了近14倍。

作为1980年代的风云人物, 鲁冠球早在1985年就被《半月谈》杂志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 1987年、1992年分别当选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1998年到2013年, 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创业45年, 鲁冠球一直是中国乡镇企业家的一面旗帜, 被称为企业家中的不倒翁和常青树。1944年12月出生的鲁冠球, 今年已经70岁。

万向钱潮的上市, 鲁冠球旗下大将管大源居功至伟。1963年出生的管大源, 与鲁冠球同为萧山人, 17岁即进入万向工作, 历任杭州万向节总厂统计员、计划员、科员, 万向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务。万向钱潮上市后, 管大源出任董秘职务。为表彰其在万向钱潮上市过程中所做贡献, 1994年, 鲁冠球以10万元现金重奖管大源。

万向钱潮上市后, 万向集团在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拾。

2000年后, 万向集团先后控股了万向德农、承德露露、顺发恒业3家上市公司, 上述公司分别位于哈尔滨、长春、承德三地。其中顺发恒业属于借壳上市, 万向旗下地产业务已经打包全部置入上市公司。万向德农、承德露露则保留原有农业相关业务, 一并归属万向三农集团旗下。

目前, 万向集团公司持有万向钱潮51.53%股份, 万向三农集团持有万向德农51.20%股份、持有承德露露40.68%股份。万向资源有限公司持有顺发恒业73.65%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 除杭州大本营的万向钱潮一直由鲁冠球本人担任董事长外, 万向德农、承德露露、顺发恒业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都由管大源担任, 鲁冠球对管大源之器重可见一斑

除上述4家嫡系上市公司外, 万向集团为第二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还有4家。

2002年, 万向资源有限公司成为国有上市公司中色股份 (1997年上市) 第二大股东, 至今未变。

2004年8月,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村办企业航民股份上市, 万向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至今未变。

2005年5月, 位于浙江德清的兔宝宝上市。此前的2002年5月, 万向创投 (后变更为万向三农) 成为兔宝宝控股股东德华集团第二大股东。

2012年3月, 国企广汽集团上市, 万向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此外, 2008年后, 万向控股的万向硅峰一度筹备上市, 但遭遇光伏市场遇冷等境况, 公司上市无疾而终。

不过, 掌控4家、入股4家上市公司的万向系, 已是浙江无可争议的资本第一系, 至今无人望其项背。

万向的金融版图

以万向节及其他汽车零部件起家的万向集团,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金融、农业等产业的大型集团。其在金融市场的拓展, 尤其可圈可点。

如果说鲁冠球有强烈的汽车梦, 其儿子鲁伟鼎, 谋划更多的则是金融梦。

1992年, 时年21岁的鲁伟鼎走向前台, 出任万向集团副总裁。1994年, 随着万向钱潮的上市和万向美国公司的创立, 鲁伟鼎的能力得到认可, 开始出任万向集团总裁, 成为浙江最早走向总裁岗位的富二代。作为风云人物之一, 鲁伟鼎还跟马云、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陈天桥、郭广昌、丁磊7位浙商一道, 组建了远近闻名的顶级会所——江南会。

少帅鲁伟鼎甫一现身, 就以激进作风震动资本圈。

在其领导下, 1995年, 通联资本前身深圳通联投资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 万向租赁成立;1999年, 通联期货前身万向期货成立;2000年, 通联创投前身万向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 万向财务公司成立。

也是在2002年, 万向出资1.2亿元投资民生人寿, 此后又进一步控股民生人寿。2004年, 万向参股浙商银行。2007年成为万向信托前身浙江省工商信托第一大股东;2008年, 在上海参与组建通联支付;2010年参股浙商基金。

自此, 万向取得银行、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金融业牌照, 如果再入股一家证券公司, 万向金融王国将正式组建完毕。而鲁伟鼎, 无疑是这个王国的实际控制人。

万向进军资本市场的一大旗舰, 为1995年成立的通联资本。成立时, 万向集团持有90%股权, 万向集团企业发展总公司持有10%股权, 鲁伟鼎出任董事长。2003年通联资本进行增资和股权调整, 万向控股以3.8亿元出资持有95%股权, 剩余5%为鲁伟鼎持有。2005年12月, 管大源则受让控股95%的股权, 成为通联资本实际控制人。此后, 公司法人代表, 也由鲁伟鼎变更为管大源。

作为万向系的一大核心, 通联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出资2500万元成为浙商基金四大并列股东的, 即为通联资本。2003年2季度, 通联资本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上市公司, 即有风华高科、普利特、龙元建设、内蒙君正4家。万向控股为何会将通联资本的控股权拱手转让给管大源, 至今仍是一个谜。

成立于2000年的通联创投, 又是通联资本旗下的旗舰公司, 通联资本持有其83.33%股份。目前通联创投是天赐材料、海利得、方正电机、南通锻压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大多为第二大股东) 。而上述公司都系通联创投以PE形式介入, 其中天赐材料今年1月刚刚上市。2010年7月, 通联创投入股价格为6.35元/股。上市后, 天赐材料股价最高达到36元, 不到四年通联创投即浮赢6倍近3亿元。

虽然鲁伟鼎和管大源联手在资本市场攻城略地, 但有知情人士说, 在万向集团, 鲁冠球仍然是帝王级人物。除鲁伟鼎外, 鲁冠球膝下还有3个女儿, 分别被派到北京、上海、美国3地, 跟各自丈夫一道独当一面, 负责万向在当地的业务。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9篇

帝国大厦位于曼哈顿中心区, 总高度1, 454英尺 (从基座到天线) , 是“全球最著名的办公大厦。”通过在基础设施、公共区域和便利设施方面的新投资, 帝国大厦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 不同产业的一流租户。这座摩天大楼的强大广播技术支持着纽约大都会市场上的所有主要电视台和调频广播电台。在美国建筑师学会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 帝国大厦被评为美国最受喜爱的建筑。帝国大厦瞭望台是世界上最受喜爱的景点之一, 也是纽约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纽约帝国大厦创新建筑改造项目是全球最著名办公大楼成为能源效率业务的成功案例, 预计大楼可以减少能耗38%。

2012年6月, 纽约帝国大厦创新建筑改造项目实施一年以来, 已经节省开支240万美元, 超额5%达成了首年能效签约保证目标, 该项目为商业地产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提升投资回报率, 以及提高房地产价值和保护环境树立了榜样。

帝国大厦公司的Anthony Malkin先生介绍:“首先, 提升帝国大厦能源效率是一个明智的商务决策, 第一年就为我们节省了数百万美元。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型, 向建筑设施业主和物业管理机构表明, 将能源效率改善纳入建筑升级计划, 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物业价值。”

Malkin先生与克林顿气候倡议 (CCI) 城市计划 (C40城市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合作伙伴) 共同组建了一个由领先组织机构结成的联盟, 成员包括帝国大厦公司、江森自控公司、仲量联行和落基山研究所, 联盟专注于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江森自控建筑设施效益业务总裁Dave Myers先生说:“Malkin先生以独到的眼光, 把创新改造引入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式建筑。这项努力在初步产生回报的同时, 也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榜样。问题的关键在于, 我们要应对世界各地数十亿平方英尺的能源效益低下的办公楼宇, 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同时节约开支、创造就业机会, 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 帝国大厦改造项目的核心部分已经完成, 其余部分将与新租户创建高效能工作场所的过程同步进行。帝国大厦不仅变得更加节能, 而且据估计已经减少碳排放4, 000吨, 相当于750英亩松树林每年的碳汇能力。所有的租户空间都完成升级后, 大厦每年将能够节省440万美元, 能耗降低38%, 未来15年间的碳排放将减少105, 000吨。

“第一年的成效令人鼓舞, 也彰显了这一全球性旗舰项目的影响力, 它将继续作为可持续气候行动的典范——其示范作用不仅限于纽约地区的其他业主, 还将辐射整个C40城市网络。”C40全球倡议主任Terri Wills先生表示。C40是克林顿气候倡议的合作伙伴, C40主席是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先生。

“我们在纽约帝国大厦的工作表明, 大幅度减少能源使用不但可以改善成本效益, 还能够增强物业设施对于高品质租户的吸引力。”仲量联行国际董事Ray Quartararo先生表示, “在不断与新老租户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希望在减少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同时取得经济回报, 并享受对环境负责的楼宇设施。”

洛基山研究所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Amory Lovins先生总结说:“深度改造所取得的节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三大因素:Tony Malkin先生的远见和领导, 一支能够测试传统假设的团队, 以及一体化的项目设计。”

改造项目侧重于八项创新性改进措施, 涉及楼宇核心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和租客套间。由江森自控和仲量联行合作执行的改善措施包括:所有6, 500扇窗户的整修;制冷设备改造;全新的楼宇控制系统;以及基于网络的租户能源管理系统。该项目合作方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设计, 而江森自控则签订了总价值2, 000万美元的绩效合同来保证节能效果。根据绩效合同的条款, 项目实施费用将由合同期限内通过设施升级而实现的能耗节约来支付。如果项目并未达到既定的节约效果, 江森自控将支付经测量和验证的消费金额与绩效合同项下所保证的消费金额之间的差额。

帝国大厦的改造项目吸引了包括LinkedIn、Skanska、Li&Fung、Coty和FDIC等公司新租户。他们寻找能够反映其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办公空间, 力图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舒适, 并允许他们监视和控制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

为了确保每个能源项目都能达到可复制项目发展模型所预测的绩效改进目标, 江森自控和仲量联行开发了一套测量和验证 (M&V) 流程, 其中包括基线测准;能源模型校准;有关天气、租赁状况和运营改善的假定更新;以及可归因于每个项目的实际绩效改善。项目每年的节约金额依据《国际绩效评估和核查议定书——选项D》, 使用经过校准的eQuest能源仿真模型进行计算。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数据, 建筑设施能耗占了美国能源消耗的40%。在像纽约市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中, 商业建筑能源使用占了总量的75%。如果纽约市的每座商业楼宇都按照这个蓝图进行改造, 每年的碳排放量将减少400万吨——相当于一个典型燃煤电厂的排放量。

相关链接

关于C40与CCI的伙伴关系

C40是一个由世界各地多个大型参与城市组成的网络, 致力于在本地实施有意义、可持续的气候相关政策和计划, 并帮助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C40与由威廉·J·克林顿基金会发起的克林顿气候倡议 (CCI) 城市计划结成了联盟伙伴关系。2006年, CCI城市计划成为C40的实施合作伙伴, 两个组织于2011年春天宣布达成更紧密的联盟关系, 并带来了重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 将强化并加快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各项活动, 并共同跻身于世界杰出气候行动组织之列。

关于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是一家立足全球的多元化技术和产业领导企业, 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在162, 000名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可为优化能源与建筑运营效益, 汽车铅酸电池和先进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 以及汽车内饰系统创造优秀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追溯到1885年, 那年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室内电子恒温器。我们致力于通过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份额增长, 为利益相关人带来价值并助力客户更加成功。2011年美国《企业责任杂志》评选“最佳企业公民100强”排名, 江森自控荣膺第一名。

关于落基山研究所

落基山研究所 (RMI) 是一家独立性、开创性和非盈利性思想及行动机构。RMI重视一体化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有责任的市场, 以实现其推动资源的高效且可恢复利用的愿景。RMI公司的战略重点是规划并推动美国于2050年完成从化石燃料到高效和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关于仲量联行

影子帝国:国际评级机构 第10篇

◎美国主宰着国际评级市场

美国的信用评级业产生于19世纪末,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该行业没有制度性的准入门槛。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前,美国已有20多年民营评级机构和市场化评级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美国70%的企业倒闭,促使美国政府的货币、证券、保险等委员会颁布行政法规来启动评级市场。如1933年《证券法》规定,禁止有利益冲突的机构从事评级业务,评级转由第三方评级机构担任;同年,美国全国保险协会制定的保险公司投资合格证券标准规定以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为依据;1936年2月,美国货币监理署规定,银行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必须是取得一定等级以上的债券。二战期间美国政府还规定,发行短期商业票据时必须取得评级机构较高的信用等级。197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所有发行的证券都必须经两家以上评级机构的评级,同时在法规中也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条款,如罚款、停业整顿、取消资格、退出市场等。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经济大危机的40年是美国评级业快速发展时期,政府部门的行政法规是推动评级市场发展的最重要力量,随后陆续形成的16部法律交织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法律环境。这些法律对所有失信者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自1975年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认证制度,也就是“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制度。此后,信用评级被进一步用于对证券、银行、养老金、保险以及房地产的监管。然而NRSRO认证制度下美国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穆迪、标普、惠誉三家,形成事实上政府支持的寡头垄断。同时,对于国外评级机构试图进入美国市场,虽然美国监管当局没有明确限制的法规条例,但是对外国评级机构的进入一直持严格限制的态度。目前,穆迪、标普、惠誉等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和拥有绝对话语权。

作为评级寡头,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威力甚至被认为超过了美国政府。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评级机构的破坏力: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国际评级机构就像是躲在幕后的影子帝国,影响着很多国家的兴衰。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信用评级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受到争议。国际舆论纷纷要求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改革,改变美国一家主宰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的状况,美国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外部压力。

◎欧洲欲建立自己的评级机构

严格意义上,欧盟国家并无专门的评级机构,这一现象的成因与经济体制内部的制度性安排密切相关。以德国为例,德国全能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银行评级强调统一性,注重数据技术的评级结果。同时,德国奉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指导思想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经济自由和有社会保障的福利国家的综合体。银行和企业同样是作为独立自主的参与方进入市场,联邦银行和各级政府只能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和规定间接干预。与美国相对微弱的银企关系不同,德国历史上的综合银行制度使银行通过股权操作和人事安排,实现了对工商企业的监督和控制。此外,欧洲企业与美国企业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欧洲企业一般不愿公开其信息,对于那些要求企业公开其信息的筹资手段,往往不予选择。在德国,大企业中有许多是同族公司,它们更不愿将秘密的企业信息暴露给外部,因此依赖于公开信息原则的美国式评级在这里难以进行。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准备通过立法手段对在危机中遭受质疑的标普等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拟制定的法律将要求信用评级机构避免利益冲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信用评级活动的透明度,并规定对违规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严厉的处罚,包括禁止在全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暂停营业、公开警告等。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希望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金融机构不要过度依赖信用评级机构,而是要加强自身对投资风险的评估和判断。

奥斯曼帝国论文 第11篇

纽约时装学院的博物馆主管Valerie Steele说:“奥斯卡·德拉伦塔是一位真正的时尚巨星,也是多年来一直是美国时装业在世界上的形象大使之一。他的设计可以是西班牙的遗产文明,可以是法国的高级定制服装,甚至是灵活多变的纽约现代高级时尚。这些他设计的服装给人一种奢侈和戏剧的美感,这一切都让他享誉世界。”

奥斯卡一九三二年出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国,母亲是多米尼加人,父亲是波多黎各人。十八岁时,他来到西班牙,在马德里圣法内多学院学习绘画。在那里,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兴趣其实在时装,开始为西班牙时装屋做草图,很快,他就谋得在西班牙著名时装品牌巴黎世家的实习机会。之后追随设计师安东尼奥·卡斯迪罗到巴黎著名时装品牌Lanvin做设计师助理。

一九六三年,是为伊丽莎白·雅顿设计定制服,还是为迪奥设计鞋、配饰和高级成衣?他举棋不定。他为此特意征询《Vogue》主编戴安娜·弗里兰的意见,奥斯卡说:自己很想做高级成衣,因为利润丰厚。戴安娜·弗里兰回答说:“你还是去伊丽莎白·雅顿,因为你的名声将更迅速崛起。伊丽莎白·雅顿本人不是设计师,因此你将受到她的提拔。不管你怎么努力,在迪奥显赫的大名下,你总是会被淹没。”奥斯卡接受了建议,在伊丽莎白·雅顿做了足足两年。这两年的积累,成就了奥斯卡日后自创品牌的基石。

一九七三年,奥斯卡在美国纽约创立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公司,他是美国十大设计师之一。Oscar De La Renta经营的时装品类繁多,其中高级时装和晚礼服最为有名。

在时尚界,你要么就努力出名,做个超级巨星,要么就寂寂无名,安心当陪衬。他是个人奋斗的典范。他知道战斗就会流血。他在一系列领域的成功——商业、社交、婚姻——都成了他往上爬的阶梯。他的事业道路不同于任何人。他是纽约大都会剧院、纽约大戏院、卡内基音乐厅和Channel Thirteen/WNET电视台的董事。此外,他也是若干慈善机构的理事。他还是西班牙索菲亚 女王学院的主席。他同时也是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他的设计线条精美、艳丽迷人,像在出席盛大典礼的夜晚所穿着的服装那样光彩夺目。他用它们重新塑造出一个大都会的世界。

那个大都会世界就像是设计师本人的写照——也许说到底,时装的天地对他而言太过狭小。比起衣服来,他的生活总是要更广阔、更具有想象力。现年八十一岁的奥斯卡仍在继续工作,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兴旺。

他在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东头的蓬塔卡纳安了一个家。一座珊瑚色大宅被廊柱环绕,看上去活像好莱坞电影中的殖民地大庄园。它的设计者是古巴建筑师Ernesto Buch,最初也是由他家的一名常客,作家John Richardson 向主人大力推荐的。他向来以完美主义在社交圈中闻名。

圣诞节尚未来到,他便早早守在那里,等着他太太Annette 以及其他一大群朋友的驾临——其中包括基辛格夫妇、著名女主播Barbara Walters 和纽约市学校教务长Joel Klein。只要时间允许,他总喜欢见缝插针地前往蓬塔卡纳的寓所小憩。尤其在每年的十二月中旬,他会在岛上待上一阵——时间比二月时装周后的休假还更长些,邀请的宾客也更多些。除了蓬塔卡纳迷人的蓝 绿色海水和热带气候之外,热情好客的他本人也是把人们吸引过来的重要原因。

他广交朋友,基辛格夫妇、美国财政部长Timothy Geithner、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H. Summers,美国前财政部长RobertRubin 以及纽约市长Mayor Bloomberg 都与他私交甚密。他见多识广,从优先股权到比基尼泳衣他都能津津乐道。

文学界和艺术界都曾涌现出不少值得一提的名人太太,时尚界在这方面却差得远。而他的两任妻子都堪为此间表率。他的首任妻子Fran oise deLanglade 曾是法国版《Vogue》主编, 经营一家挤满社交名流、作家和华尔街大人物的高级沙龙。他们在一九六七年完婚。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七日早晨,在与癌症作过一场殊死搏斗之后,她溘然长逝。痛失爱妻的他当天头一通电话是打给Annette Reed。半年后,他们结为了夫妻。撇开在公众场合不善言辞这一点,身为大都会美术馆副主席,她与各类艺术公共机构的联系,以及她那热爱阅读的天性都将de la Renta 提升到了一个与之前大不相同的等级。“在某种程度上,那是个更广阔的世界。”

可如果说婚姻为de la Renta 带来了安乐的生活,给予他有充分的勇气,去挑战数不胜数的人生目标的话,它也有一个坏处——它在另一些方面令他变得脆弱。De la Renta 很不擅长独处。“你知道,我们一般一天打五通电话。早上如果我不在她身边,我的第一通电话就会打给她。晚上的最后一通电话也是打给她的。”说到这儿,他停了停,“她让我爱得发疯。每次我们吵架,她就把我晾在一边。我觉得在独立自主这方面,女人远比男人要有能耐。”

电影《黑客帝国》观感 第12篇

关键词:黑客帝国,母体,探寻,回归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该走向何处?《黑客帝国》塑造了一个荒诞不羁的梦,人类只是计算机操控系统的一部分。

一.感知母体

母体(Matrix)原初涵义为子宫(拉丁文),和母亲同属一个词根Matr。这个词当作“母体”来讲,犹如一个母亲给孩子创造出的童话世界,搭起的遮阳伞,代表着一种无私的呵护与关爱。影片中所表现的母体就是遮盖丑陋、虚化真实、极力保存一方纯净的人间心灵净土。机器世界中构筑的母体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的互动电脑虚拟现实系统,它给每一个人身上装上插头,操纵人类接受由电脑系统发射出来的信号刺激其接受任务,遵守一系列规则,以达到虚拟世界中的真实模拟。它象征着一种禁锢、犹如迷洞般捉摸不透,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无法想象的黑暗地洞,迷惑人们安于被控制,机械地、单调地复制每天的生活。母体中有无数透明的高塔,里面呈现着众多赤裸裸的肉身,他们身上布满导体线,这些东西就是控制人行动的第一步。其他在这个故事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比如人群的流动,他们在现代城市的蜂窝中过着单调而又狂乱的生活,一切都只不过是现象、梦、幻觉而已。彼得·安格发表于1975年的《Ignorance》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假定,即在我们周围的世界存在着椅子、书籍和其他类似的物体这种共同的信念只不过是由一个邪恶的科学家在我们大脑里精心制造的一种性假象,一个超级神经专家,他运用电脑产生电子脉冲,然后转化成电极强加于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部位上[1]。他认为这是一位心机不纯的科学家灌输给人类的谬论。可见,眼见不一定为实,存在不一定被感知。

母体是电脑模拟的梦世界,是一个有巨大破坏性的消极工具,是计算机企图征服人类的预测性尝试。在母体内,人类被电脑系统主宰着,它构造的虚拟世界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优越于自我存在的视域,他们可享受着和真实世界一样的安逸;亦或常常经历几场起死回生的奇迹,并认为人是万能的,没有他们战胜不了的困难;而且每天都在进行冒险,时刻准备向一个黑暗的星空宣战,他们可以随时释放自己身体中潜藏的巨大能量等等,不得不说这就是高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刺激。母体创造了一个异己的世界,Neo原是一个年轻的电脑工程师,同时也是网络黑客。当有一天他被告知自己一直生存的环境是虚幻的,他不过是电脑制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程序,他一步步地卷进了机器王国,成为一颗被摆弄的旗子。特工史密斯也是一个代码,他可以大量的复制自己并且拥有被复制者的特异功能,为获取真正的个人自由和Neo进行一次次的交战,他们都是机器世界里最大的敌人。异化现象常常是一股邪恶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一切束缚人和统治人的异化力量或物化力量,都是他们批判的对象:“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物和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我们的主人,这是马克思所未能预见到的:可是没有什么比下述事实更加突出地证明他的预见性,在今天全人类都成为他自己创造出的政治制度的囚犯,心惊胆跳的人类正焦急的盼望是否能从自己所创造的物的力量中拯救出来……”[2]人类需要解放自己,Neo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可是也值得怀疑或者过于冒险,有这么一个情节:Neo需要作出一个顾全大局与个人私利的抉择,他放弃了走升级母体的常规路线。如果没有按照这个步骤去做,将会导致灾难性的系统崩溃,这会杀死连接在母体上的所有人附带Zion的毁灭,这也意味着全人类的灭绝。当Neo面前有两扇门可以去的时候,他没有通往Zion,为人类争取自由;而是为了爱情去帮助崔妮蒂,这就是真实的人类情感体验。费尔巴哈认为作为自然的人的本质是感觉、欲望和爱,他把爱理解为人对人的爱,即人对人的一种情感,其含义广泛,如爱情、怜悯、友谊、舍己精神等。他强调在广泛的爱之中,“爱必须是双方的,即是以爱易爱”[3]。这是母体中浪漫动人的画面:没有道德评判;没有刑罚;它不是冷冰冰、黑暗的狱所;母体也是有人性的。机器的发明创作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必然无法逃脱关注人的欲求,人都是感性动物。因而,我们感知的母体具有双面特质。

二.虐性的探寻

网络能手Neo在电脑前迷糊地扒着睡了一觉后,醒来却看到电脑屏幕上一条诡异的指示(The matrix has you……Follow the white rabbit.),然后他听到“咚咚”地敲门声,寻声而去,随后迅速完成了一笔惯常的交易,而那个白兔的纹身驱使他去了酒吧。一个叫崔妮蒂的女人和他进行了一场似是而非地谈话,此时他的生活已经与机器世界连在一起了。崔妮蒂告知他最近会有坏事临头。第二天,果不其然,Neo正上班时邮递员递给他一个邮包,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打开后看到一部黑色手机,紧接着电话响起,他疑惑地按下了接听键,那头传来一个浑厚的男音,他实则是莫斐斯(一个即将与他紧密联系的神秘人),告知Neo涉嫌犯罪,特工正往他的方向走来。如果Neo马上按他的指令逃走方可摆脱危险。Neo将信将疑,逼近窗口,在跳窗的那一刻失掉了手机,断了与莫斐斯的联络,恐惧感让他止步,最终被一群人抓走关入审讯室,遭受暴力的逼供。一场虚惊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刚才那只是过度恐慌之下做的噩梦。剧情才刚刚进入,Neo再次与崔妮蒂相遇,在车上崔妮蒂从Neo的肚子里取出来梦境中的跟踪器后,引领Neo进入了指挥舱。莫斐斯与Neo进行了私人会谈,并给了他两颗药丸,一颗红色的(留在幻境),一颗蓝色的(离开幻境)。Neo相信了母体无处不在,这一直是悬在他心头无法解释的困扰,他想去寻求真正的答案。好奇心指引他吞下红药丸,莫斐斯把他带到总指挥基地观摩,之后为他复制了躺在椅子上的新人体,让他置身于一个布满红色液体的黏膜性夹层里,机器触角在他赤裸地身体上肆意裹挟着并从他身体上穿过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插孔,Neo最后掉落深渊中完全浸润后被抛出来,洗心革面般回到指挥舱,他已经丧失了之前全部的记忆。莫斐斯带Neo进入一个电闪雷鸣的虚拟镜像内,试图唤醒Neo建立对世界的全新认知。莫斐斯告诉Neo真相是人类一直依靠电脑生存,科技可以使人类不再从娘胎出生,人类可以被培植出来,母体就是这样一种规律的运作,人类的归宿就是都要转化为一种生物电能。Neo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慌,他已经无法回到从前的意识状态,他的思维模式被彻底颠覆,他感到生存其中的“现实”失去了它真实的个性,变成了一个专横规则,由Matrix强加的领地……浑身上下插满着金属导管,这是对母体的虚拟,母体虚拟幻境掩盖人类被奴役的真相。

莫斐斯:什么是真实?你怎么来定义真实?如果你指的是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那么真实只不过是大脑所解释的电子信号而已[4]。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论调。影片中英明的领导者莫斐斯就以西方哲学史上所谓的视觉上的隐喻表达了他的训诫和分析性观察。莫斐斯说Neo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囚犯,生活在一个无法感知的世界里,那就是“一个心灵的牢笼。”但是他能够看到这个牢笼-从窗户外面就可以看得到,甚至到处都是像莫斐斯所表达的那样,母体是一个无法逃脱掉的虚拟世界,它制造假象,蒙蔽真相。然而,不考虑母体的这种普遍深入的视觉上的欺骗,莫斐斯鼓励Neo用他的眼睛在更高的认识论的层次上-超越幻象看到真相、明白真相。Neo只能遵循这样的生活轨迹相信残酷的真相:真正的人类世界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成为“真实的荒漠”。Neo承受不了这种荒诞的解释,身体在被控的环境下瞬间产生巨大的压力,激起强烈地呕吐昏厥过去,他需要麻痹自己休息片刻。在恢复体力后又接受了新一轮的密集训练,在与莫斐斯交战柔道之后,莫斐斯坚信寻求到的真正救世主就是Neo。

当Neo从高空跳跃没有成功的时候,他触摸到了从他的手指上浸出来的鲜血,并且感受到一个虚拟的经历,也可以引起身体上的伤害,这揭示了被捆绑固定在椅子上的肉体与精神是相通的。流血与身体上的变化是视觉与触觉之间的转换,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也就是说肉体和灵魂之间存在着协调一致性。

Neo想了解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唯一可以给他答案的人或许是那个隐秘的人物-先知,他去到先知的住所,一进去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一个小孩用目光扫视勺子能使其弯曲。Neo感到十分震惊,他傻定在了那里,无法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莫非产生了幻觉?直到小孩很认真的把勺子递给他,不经意间,从小孩口中不紧不慢地吐出一句哲理性的名言:“事实上这里没有勺子,你所看到的是你自己弯了”,颇有深意。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当我们对这些限制和障碍视而不见时,我们就会战胜它们,甚至改变它们。外部事物存在于客观世界,而人类自我存在于主观世界。我们的思想正是我们最大的桎梏,解放思想,打破禁锢,也许我们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汤匙本只是一个镜像。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汤匙不存在一样,镜子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镜子里被发射出来的那个世界只是一个镜像,一个幻觉而已。即使是我们站在镜子前看到我们自身,我们的镜像也并没有传达出我们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如果汤匙不存在,那么Neo也不存在。这种没有自我的观点在佛教上被称为“无我”之境。因而,我们可以错误的方式来使用镜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加强自我的幻想。在我们不真实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镜子来重申自我幻想和分离。

Neo是一个富有传奇英雄色彩的人物,Neo一直在寻找真正的自己是谁?母体终究是什么?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充满戏剧性的遭遇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为人类寻求出路,解答心中疑团的故事。

另一个人物塞佛通过被插入母体,塞佛就会从莫斐斯那里获得解放。但是他真的就自由了吗?也许有人会说“No”,因为在母体内,塞佛依然不会操纵别人。他与电脑人史密斯在母体内的一家虚拟的豪华饭店里进餐。塞佛尽情地享受着一块烹调得极好的牛排。在受到食物的诱惑后背叛史密斯,将莫斐斯交给电脑人史密斯处置。他想要的是忘记自己的过去,重新在母体设计的程序内生活。因为这个程序能够提供给他需要的舒适,当他以一种表面上看来十分友好的方式拿了一杯自制的烈酒给Neo的时候,同时也诙谐地破坏了他的信心,即相信Neo就是“救世主”,是莫斐斯认为被派来拯救世界的那个人。《黑客帝国》第三部结尾,建筑师和先知的对话让我们隐约感受到,这一切不过是母体的进一步完善而已,不是排除异己而通过允许异己的存在来增强自身免疫力。

在超真实的拟像世界里,人类永远都处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因为有一种抗衡的力量始终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当差异被取消,当对立被取消,当敌人被取消,当实在被取消,超真实完全代替真实的时候,人类最终无法避免毁灭。

三.真实的回归

如果母体消失,人类会生活在精神文明高于物质文明的社会。心理学家B.F.斯金纳主张,我们应该放弃人类具有自由意志这种观点,以及人们应当因他们所做的事情而受到表扬或受到责备这种观念。在一个已经被因果决定了的世界里,是没有所谓的对错的[5]。如果真实的世界是这样一个世界,那么生活在它里面的那些人就不能被认为比生活在母体内的那些人状况要好。

《黑客帝国》呈现给我们两个世界:Matrix和Zion。Matrix是一个以机器为载体的虚假世界,它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时期,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必然和规则;Zion是真实的人类世界,但它却是荒凉的地球。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真正的自由。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其实,人和机器最佳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而不该是敌对的。即便是我们对自己进行传统观念改造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与“聪明”的机器世界更好地相处,以此创造一个更完美的拥有真实感觉和自由选择权的Matrix.

四.结语

影片在表现人类与计算机激烈争斗的过程中,也以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表现了其他的主题:爱情、信任和友谊。Neo与崔妮蒂的爱情:当Neo处在死亡的边缘,在他与电脑人最后的决斗中要被打败的时候,在尼布加尼撒船上凄凉的气氛中,崔妮蒂给了Neo一个赋予生命的吻。Neo渐渐苏醒过来,恢复了往昔的能量,最终解放了被禁锢在洞穴里的人。Neo与莫斐斯的合作关系,患难之情同样受人感动:当电脑人史密斯追上Neo一行人的时候,莫斐斯留下了自己与敌人周旋,但一定要保护他认为先知预测到的关键人物Neo;而Neo安全逃离之后不顾生命危险,执意要去救助生死之交莫斐斯,并且最后成功了,这些都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给影片带来了清新暖热的气息。

《黑客帝国》三部曲对我们的独特冲击并不存在于它的中心理论,而是存在于它的重要想象。每个人都可能患幽闭恐怖症,当一些人从由Matrix控制的虚拟现实中清醒过来时,也并没有对外部现实巨大空间的渴望;而是首先感知到这种封闭的可怕,这种绝对的被动性是一种绝对荒谬幻想的体验。人工智能本是人类拼命实现的未来构想,最终却成为人类无法逃脱的囚笼,值得人类反思。

参考文献

[1]金二.”接入”黑客帝国[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赫伯特·马尔库赛等.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

[4](美)威廉·欧文.黑客帝国与哲学: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精选8篇)保健品网络营销方案 第1篇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成功幸福新生活。他们需要的不是化妆品,而是年轻漂亮...

1
2025-09-15
部分现代服务业

部分现代服务业

部分现代服务业(精选11篇)部分现代服务业 第1篇在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当中,存在着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并行的流转税税种,增值税主要集中在...

1
2025-09-15
办公自动化发展

办公自动化发展

办公自动化发展(精选12篇)办公自动化发展 第1篇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的管理中管理者常用的办公室辅助管理系统,它通过将先进的网络电子...

1
2025-09-15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精选6篇)巴林右旗组织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身建设 第1篇实施“四比一提高”品牌战略 加强自身...

1
2025-09-15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精选7篇)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第1篇部队首长在2015级军训总结大会上的...

2
2025-09-15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精选14篇)办理医保转移委托书 第1篇如何办理医保转移手续太原日报网 2011-03-17 11:23来源:太原日报市民李女士在...

1
2025-09-15
病虫害危害范文

病虫害危害范文

病虫害危害范文(精选9篇)病虫害危害 第1篇1 秀珍菇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1.1病害秀珍菇常见的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2类。1.1.1生...

1
2025-09-15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

保护汉江作文范文(精选6篇)保护汉江作文 第1篇保护汉江作文汉江在我心中好似一颗不可缺少的明珠。它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汉江是一条非常...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