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5个(精选6篇)
单片机实验5个 第1篇
“神十”航天员太空开讲40分钟授课、5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螺组合来定向。那在我们居住的天宫里,也安装了不少利用陀螺的定轴性原理制作的仪器,用来测量航天器的姿态。
王亚平:不过接下来我要给大家演示的现象,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做到的,不过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就很容易实现。你们要仔细地看哦!现在,我把静止的陀螺放在这儿,给它一个干扰力,哎,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吧!现在这个静止的陀螺在翻滚着向前运动,它的轴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好,把它抓回来。现在,我要让它旋转起来,把这个旋转的陀螺放到同样的位置,给它同样一个干扰力,这次,它不翻滚了,而是晃动着向前走。
王亚平:好,把它再抓回来。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陀螺,它们俩是一样的。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一些,接下来要我要把它们俩放到一起,一个静止,一个转动,给它们同样的干扰力,首先我们让其中的一个转起来,把它放到上面,把这个静止的陀螺放到下面,给它们同样的干扰力。非常的有意思,现在静止的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而旋转的陀螺虽然是晃动,但是轴向基本没有改变。太空中水的表面张力会“大显神威”
王亚平:刚才我们给大家演示了一些物体运动的现象,接下来呢,我们要给大家演示一些与水有关的有趣现象。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我们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这里有一个止水架,现在我把它打开,如果在地面,此时水肯定是会流下来的。但是,在太空中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我想,如果诗人李白在天宫中生活,大概他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在失重状态下,根本就不可能会“飞流直下”。接下来我要挤出一个水滴。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可爱的、漂亮的小水滴,有没有想到“晶莹剔透”这个词呢?我真想多做几个,把它们串成一串水晶项链,送给你们。为了避免它到处乱飞,我要用独特的方法来收集它。正好可以润润嗓子。(王亚平张嘴把漂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进去,这个奇妙的画面引起地面课堂上学生的一阵惊叹。)
王亚平:同学们看,这是一个金属圈,这是我们喝的普通水,那么我能用它们做出什么来呢?大家睁大眼睛注意看哦。首先把水袋打开,把金属圈慢慢地放到水袋里,轻轻地拉出来。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鼓掌)
王亚平:我做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看来在失重状态下,普通水也可以形成这么大的一个水膜,这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地面上有重力的影响,所以水膜一出水,就容易破裂,而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水的表面张力就会“大显神威”,所以就能轻松地形成水膜。那这个水膜结实吗?我们来验证一下。现在轻轻地晃动它,同学们看到了,即使我来回地摇晃它,它也不会轻易地破裂,(地面课堂响起掌声)而是甩出来一些小水滴,不过这个小水滴我们要用吸水纸将它给收集走,避免它们到处乱飞影响我们的设备安全。
王亚平:接下来我要试着把一个中国结贴到水膜的表面,看它能不能够否承住这个中国结。好,现在把中国结轻轻地贴到水膜的表面。哎,贴上了!(地面课堂响起掌声)现在中国结已经被贴附到了水膜的表面,看来这个水膜还是足够结实的!
透明的水球变得非常美妙
王亚平: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我们见到了很多地面很难以见到的景象。接下来还有更神奇的,你们想看吗?
同学们:想!
王亚平:让我们来试一下。首先,我们还是重新做一个水膜。那如果我们往水膜上加水它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现在,我们一点点地往水膜上加水。王亚平:好,现在水膜在一点一点地变厚。
王亚平:好,现在水膜已经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那同学们,在地面上你们能够做到吗?(笑声)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看到,水球的中间有很多小气泡,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因为在我们刚才注水用的饮水袋中本身它就存在着很多小气泡,现在我们把这些小气泡抽出来。
王亚平: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地面课堂响起掌声)
王亚平:现在我要用注射器往水球中间注一个气泡。气泡破了,没关系,我们再重新注一个。
王亚平:好。(地面课堂响起掌声)哎,这两个气泡并没有融合到一起,而是单独地存在着,看来不一样的环境会有不一样的现象哦。现在,我们要把气泡抽出来。
王亚平:刚才我们是把气注射到了水球中,接下来,我要把带颜色的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看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同学们看,这里面装的是红色的液体,现在我就把它慢慢地注入到水球中。
王亚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现在红色的液体在水球中慢慢地散开了。好,非常非常的漂亮。现在,透明的水球已经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好,让我们摄像师的镜头多停留一会儿,我们多欣赏一下这美妙的景象。
聂海胜用吸水纸把水球吸走。
利用太空资源可以开展基础研究
王亚平:刚才我们给大家展示了几个在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的物理现象,那利用太空这种独特的资源,一方面我们可以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为应用服务。比如说在失重环境下,我们可以获取到结构更加均匀、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导体晶体,开展材料的基础研究,通过对比天地的差异,来优化和改进地面的生产工艺。再比如说,在失重环境下,冷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会大大地提高,可以用于未来的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王亚平:总而言之,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科学研究,并利用太空资源造福人类。那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吗?我们很高兴与你们一起交流。
同学:亚平老师您好,刚才的水实验我感觉非常有趣,我还想知道这些实验用水是您们从地面带上去的吗?还有就是天宫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王亚平:嗯,这个问题呢,我想请我的指令长来给你回答吧。
聂海胜:我们天宫一号上使用的水都是从地面带上来的。在太空,资源的循环利用非常重要和有价值。这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硕大的设备,因此在短期飞行当中,一次性用水更经济。我国的空间站将采用先进的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在天宫一号里,我们也进行了部分相关关键技术的验证实验,我国科研人员将把中国的空间站建设成为运行高效、节约的空间站,谢谢。
王亚平:没看到太空垃圾,但确实存在同学:亚平老师,您在太空中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呢?
王亚平:嗯,在我们飞行的这几天,我们还没有看到太空垃圾。不过事实上,太空垃圾确实是存在的,虽然它与航天器相撞的几率很小,但是数量却不少,而且一旦与航天器相撞,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发射前,我们就对太空垃圾进行了预警分析,也对我们的天宫一号进行了相应的规避和防护措施,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谢谢。
同学:航天员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您在太空中需要生活很长时间,那么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失重环境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王亚平:嗯,这个问题呢,还是请指令长来给你回答吧。
聂海胜:在太空,航天员会遇到失重、噪声、狭小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失重会造成人体心血管失调、肌肉萎缩等,为了有效地对抗失重,我们通常采用体育锻炼、药物和体液重新分布等办法来进行保护。这次我们也从地面上带来了很多设备,例如企鹅服、套袋、拉力器、自行车动量计等。我们现在上课的这个小讲台,就是由一个自行车动量计改造的,等一会儿上完课之后,我们会马上把它组装成为一个太空锻炼的自行车,谢谢。
同学:王老师,您好,请问您看到的窗外的景色和地面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吗?能看到UFO吗?星星还会闪烁吗?
王亚平: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问题。透过舷窗,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地球,还可以看到日月星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UFO。由于我们处于大气层之外,没有了大气的阻挡和干扰,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是格外的明亮,但是看到的星星就不会闪烁了。同样,由于没有了大气对光的散射作用,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另外呢,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为我们每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谢谢。
老师:看来很多同学想要踊跃提问,但是由于今天时间关系,我们的互动交流环节就要到此结束了。航天员老师们,感谢你们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代表所有的同学把我们的祝愿带给天宫,也祝愿你们将科学的收获带回祖国,祝你们凯旋。
王亚平: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那我们每个人也要送同学们一句话。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单片机实验5个 第2篇
教学内容:
2.4.8 MCS-51单片机指令的时序 第3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基本知识
3.2分支程序设计实例分析
3.3循环程序设计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MCS-51单片机指令时序;程序设计方法;汇编语言格式及汇编方法
掌握:分支程序设计要点,先分支后赋值程序设计,先赋值后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要点,实例2程序设计方案。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重点:
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提示:
一、重点内容与要点分析
(一)MCS-51单片机指令的时序
执行指令的最小时间单元是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由12个时钟周期构成,分为6个S状态。一般每个机器周期中ALE和/PSEN信号有效两次。指令长度有单字节、双字节、三字节三种情况。执行指令的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四周期三种情况。单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四周期三种情况;双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两种情况;三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都为双周期。具体指令的长度和执指时间见附录。
(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1.画出清晰的程序流程图
一般地,开发者都是首先对自己开发的项目进行仔细地分析了解,在心里有个大概的框架后就开始编程序。但是程序是很难一步到位的,当需要改变一点小小的漏洞或者是要加入一个新的功能时,编程者往往显得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最好在进行编程前画出整个项目的流程图,这样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目了然,而且要尽量详细具体,重要的地方应作上标记,便于以后作修改时能很快明白自己的思路。总之在编程过程中,有了流程图,就有了自己的主线,即使以后需要作大的变动,根据在流程图中的标记和说明,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以免在焦头烂额之际,思路不清晰而陷入困境。2.变量定义的直观性
大家肯定听说过Windows编程中的匈牙利命名法,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变量名称的直观性,从变量的名称就能知道该变量的基本含义和用途,这样方便自己和别人理解程序,提高效率。其实在汇编程序中也可以实现,使用伪指令EQU和BIT即可。EQU用于定义字节常量,此变量可以代表地址,也可以代表立即数,只是使用时要注意如果是立即数的话,必须要在变量名称前面加上#号。还要注意在以字母开始的变量值前面加上0,如FFH应写成0FFH,否则会报错。BIT用于定义位变量。请看下面这段程序: SPEED_1 EQU 10H SPEED_2 EQU 20H SPEED_3 EQU 30H COUNT_H EQU 8DH COUNT_L EQU 10H ALARM_1 BIT 83H ALARM_2 BIT 84H ALARM_3 BIT 85H 一看就知道上面变量的基本含义,SPEED肯定和速度有关,COUNT和计数有关,ALARM和报警有关。当使用MOV A,SPEED_1时,SPEED_1是地址变量,即将10H地址单元中的数据送到寄存器A中。MOV A,#SPEED_1语句中,SPEED_1代表立即数,因为它前面有#号,即将立即数10H送到寄存器A中。注意:字符串变量的长度不能太长,一般宜在12个英文字母左右,否则编译会出错。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修改特别方便,当程序需要变动存储单元时,不用在每个使用此变量的地方轮流去修改,而只要在变量表中将相应的地址更改即可,如:如果以后需要加上一个存储单元而占用10H,将10H地址变成别的地址数值,假设为11H,按照一般的写法需要在程序中将地址10H逐个换成11H,特别麻烦。如果建立变量表的话,只需将该字符串变量对应的地址值改变即可,因为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是字符串变量。例如,如果在程序中使用了10个MOV A,10H赋值语句,如果没有使用变量表,需要将10个10H地址值变成11H,如果是使用了变量表,只需将字符串变量对应的地址值由10H变成11H即可。
3.间接寻址的使用
一般提到间接寻址大家首先会想到DPTR,这是个16位的外部RAM地址寄存器。但是我要说的是内部的RAM地址寄存器,51系列单片机中8052单片机内部有256字节的RAM,我们可以用直接寻址访问其中00H-7FH字节单元,而80H-FFH范围内的内部RAM地址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空间是重叠的,因此51规定对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的访问只能用直接寻址方式,而对于80H-FFH范围内的内部RAM地址只能用间接寻址,一般使用的指令是: MOVX @Ri,A 和MOVX A,@Ri
例如将内部RAM地址81H的数据送到寄存器A,程序如下:
MOV R0,#81H MOVX A,@R0
将寄存器A的数据送到内部RAM地址81H,程序如下: MOV R0,#81H MOVX @R0,A 4.中断现场的保护
在使用多种中断方式后,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如果有一个寄存器的数据没有保护好,那么付出的调试代价是巨大的,这点大家肯定有体会。如果内部RAM变量不多的话,可以将堆栈大小尽量设大些,而且最好在每次进入中断的时候都进行压栈,主要针对寄存器A、B、C、PSW。注意在退出中断时执行退栈指令。还有就是注意堆栈的大小防止溢出。
5.返回指令的使用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值得提的,但是在初学者中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RET指令是子程序返回指令,但是好多人把它当成一个万能的回转指令,其功能是完成从堆栈中取出以前压入的16位地址送入PC,从而完成子程序的返回。但是有些人总是使用RET指令返回到自己预想的地方,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致命的。
二、教学方式
在课堂讲授教学内容后,留20分钟,学生作报告。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电子CAI课件和教学网站,提供教学效果。
三、作业
1.结合实例2回答以下问题:
(1)冒泡程序结束后为什么A中内容与任何数据单元都不同?(2)ORG 0100H的作用?为什么说是伪指令?
(3)分支程序中 X=-1时,写入 #FFH → A→31H,但最后31H单元中内容为什么不是-1?
2.试将实例2参考程序改为能使64个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并说明改动理由。3.试编写能将存放在片外RAM的100个数进行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双循环程序,并加以必要说明。
4.讨论 在实例2中
(1)在1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2)在第10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3)在最后1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
单片机实验5个 第3篇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也使得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空气的质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阴霾天气在许多城市都随处可见。雾霾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PM2.5,第二种是PM10,第三种是PM0.1,第四种是以上几种的吸附重金属。颗粒物的直径大小是决定其类别的主要因素,由于PM2.5属于可入肺颗粒物,与人类的头发丝相比,它的直径是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是空气质量标准的主要评价项目。
我们此次的设计主要是制作一个相对简单的PM2.5测试仪,以便我们能够在平时将其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提醒大家要爱护环境的目的。
1 PM2.5监测系统
此次设计的PM2.5测试仪的硬件主要是以下几部分所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单片机MSP430F149,第二部分是光学控偶器质量传感器,第三种是显示模块,第四种是报警模块等组成。
光学空气质量传感器会参照检测的PM 2.5的含量比,进而输出模拟的电压信号,然后电压信号经过A/D模块的转换,接下来单片机就会对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处理,最后显示屏会现实检测的PM2.5值。如果所检测的浓度超过设定的值时,那么系统就会报警。
1.1 微处理器单片机的组成
单片机采用了TI公司所推出的MSP430作为检测系统的核心,它的编制寻址范围能够达到64K,并且可以外扩展储存器,在管理上能够进行统一的中断管理,片内的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此外I/O接口也较为丰富。这款单片机有着许多的优点,如小型化的优点,有低功耗的优点,有抗干扰的优点。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单片机,第二个部分是时钟电路,第三个部分是复位电路,第四个部分是输入设备,第五个部分是输出设备。
1.2 报警电路
报警系统主要是由以下两个部分相互组成,第一个部分是LED灯光报警,第二个部分是蜂鸣器的声音报警。
LED实质上就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其接线方式采用的是灌电流方式,即将电源接到二极管正极,然后再经过560Ω的电阻,将其接到单片机I/O口。
蜂鸣器是一种电子讯响器,它是一体化构造而成。因为单片机在驱动方面存在着不足的因素,故此此次设计的驱动蜂鸣器我们采用S9013三极管,以实现提升单片机的驱动能力。
1.3 显示电路
LCD1602显示屏是工业字符型液晶,是一种专门用于显示字母和数字符合的液晶模块。
1.4 光学空气质量传感器
GP2Y1010AU0F就是一卷光学浓度检测传感器,是日本的夏普公司研究开发的。此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敏原来进行工作的,主要用于对细微的颗粒进行检测,以输出脉冲的高度为依据,对颗粒的浓度进行相应的判断。
2 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的设计就要用到单片机,利用其所产生的周期来使驱动内的LED发光,并对信号采用AD转换,与此同时,对显示器以及定时器进行定时。这时单片机就会产生一种被称为PWM的波形,然后作用在GP2Y1010AU0F上,继而会输出电压模拟量,模拟电压就会采用A/D进行转化,接下来就会得出相应的数值,最后会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一旦空气的浓度超过一定的数值范围时,系统就会报警。
此次设计软件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PWM模块程序,第二部分是ADC模块程序,第三部分是LCD1602显示模块程序,第四部分是定时器模块程序,第五部分是主程序模块程序。
2.1 PWM模块
PWM不需要对占空比进行调整设置,因为它的周期是10ms的固定脉冲。内部定时器产生中断能够获得PWM。
2.2 ADC模块
将传输的模拟信号进行相应的转换,继而转换数字信号,接下来就通过单片机来处理,就是ADC模块。
2.3 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
此次设计主要是利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的以下几个功能来进行软件编程的,第一个是工程管理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程序编辑,第三个功能是代码下载,第四个功能是调试功能。
3 仿真结果分析
在此次设计的PM2.5来采集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值,经过单片机处理之后,继而在液晶上显示,此时会在系统中设置一个报警值,当PM2.5浓度值超过所设置的报警值上限时,蜂鸣器就会进行报警工作。
进行仿真调试就得用的一个软件,这个软件我们称之为Proteus,在这个软件中我们用电位器来进行模拟,模拟出调理电路的输出。
4 结语
PM2.5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但是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们所生成的环境,如我们周边的空气质量因为工业化的生产而变得越来越差。本次的PM2.5测试仪的设计与天气预报的PM2.5数值所相差的范围较少,大致在±2.0之内。与市场上的PM2.5测试仪相比,此次设计的PM2.5测试仪更具优势,一方面在价格上也会更加实惠,另一方面也方便携带。
摘要:在雾霾的的组成部分中,PM2.5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PM2.5有以下几种特性使得对它的治理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第一种特性是颗粒物的直径较小,第二种特性是含有有毒物质,第三种特性是在空气中保留的时间较长,第四种特性是远距离的漂浮。所以要发展PM2.5测试仪的应用,以检测空气粉尘的浓度,进而对改善我们周边的空气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单片机,PM2.5测试仪,粉尘浓度,自动检测
参考文献
[1]兰冰芯,谌海云,陈东,吉宁.基于单片机的PM2.5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4(11):32-34+38.
[2]张亦斐,彭远芳.单片机在PM2.5测试仪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2):10-11+14.
单片机实验5个 第4篇
5月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时联合成立“快速响应飞行器”等5个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工和哈工大将以此为契机,打通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到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整条价值链,发挥“产、学、研”相结合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抢占科技创新的新领域与制高点,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曹建国和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分别代表航天科工和哈工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和哈工大党委书记王树权为双方共建的“快速响应飞行器技术队伍实验室”、“制导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材料及热防护技术联合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汽车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等5个技术实验室揭牌并授牌。
会上,哈工大校长王树国和许达哲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双方对今后的长远合作表示了充分的信心,并表达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许达哲表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在技术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的相关合作,有力地提升了集团公司的科研生产能力。集团公司将从长远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实际出发,建立优势资源合作群,把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有机联系起来,逐步建立起“合作紧密、管理科学、互利共赢、创新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体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集团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
王树国表示,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较多的是点对点合作,需要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此次哈工大与航天科工建立联合实验室,不是一次简单的校企合作,它开创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果大企业部能效法航天科工。与高校开展这样的产学研合作,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将能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
(航讯)
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
中国科学技术部5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分别向4位科学家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据介绍,国际小行星中心先后发布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将第100434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金怡濂星”;将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将第2789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
中国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出16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王选、刘东生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科技部官员表示,中国今后还将分批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科学网)
未来两年中国年均发射逾20几个航天器
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瞭望望》新闻周刊记者提前走进了当年研制“东方红”一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个前身可追溯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中国空间航天器研制重镇,如今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科研部门向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转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不仅仅是‘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我院现有35位总师、总指挥,分别负责的航天器项目超过40个。今年,我们将有十几个航天器上天,2011年和2012年,预计上天的航天器都将超过20个。”
(航讯)
我国启动载人空间站工程明年开始密集发射
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牛红光表示,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此后,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以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
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火箭、神舟八号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正陆续转人正样生产、试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及有关地面系统任务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航讯)
中国卫通构建天地一体卫星信息服务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发展重要内容,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正全力构建天地一体卫星综合信息服务。中国卫通去年剥离基础电信业务整体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后,重点发展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三大主营业务。一年来资产总额较重组并入初期增长76.2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目前中国卫通运营并管理8颗在轨卫星、6颗在建卫星、3颗规划卫星,国内业务首次实现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市场占有率100%,并利用从东经76.5度到138度的卫星舰队优势拓展海外新业务。
中国卫通还推出国内首款行人导航地图产品,提供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城市增加至15个,航摄总面积覆盖了国土50%以上。同时通过卫星地面运营服务,为千家万户提供基于卫星的数字发行和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
(航讯)
中国新增航天员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选出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5月7日,总装备部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第二批航天员宣布命令大会,7名航天员成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最终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270.7小时。7名航天员大多执行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军事演习等重
大飞行任务,飞行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俱佳,临床医学和航天医学符合航天员基本条件。下一步,他们将投入紧张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尽快实现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担负起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圣使命。
(科学网)
“飞天”服手套样品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5月11日,游客期待已久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样品终于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隆重登场,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两只手套在外形、结构上与“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戴过的手套一模一样,是翟志刚使用过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初样产品。在太空手套入馆仪式上记者获悉,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也将于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在太空家园馆展出。
这两只手背白色、手心银色,看起来粗粗笨笨的太空手套实际上相当灵巧,在“神七”任务中,翟志刚曾戴着它们的“正样产品”顺利地完成了开关舱门、回收舱外实验样品、抓握舱外扶手行走、挥舞国旗等一系列精细操作。“这和翟志刚进行出舱活动时所戴的手套一模一样啊!”太空手套的到来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的兴趣,大家探着头争相一睹其“芳容”。
据了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是“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防止真空、极度冷热交变、微陨石等空间环境因素对航天员手部的危害,保证航天员的手部在摄氏零下110度到零上110度的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有良好的操作灵巧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但因返回重量限制,“飞天”舱外航天服留在太空中的轨道舱内。为纪念本次出舱活动,航天员特意将“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
(航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纪念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40周年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的老专家孙家栋、韩厚健、戚发轫相继发言,回顾了在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下我国开展东方红卫星研制的一些难忘的历史瞬间,以及卫星发射成功4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航天中青年专家代表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表示,老一辈航天人在国家物质、经济条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开创了“两弹一星”的伟业,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一代要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将我国航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哈工大共推产学研合作
5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来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校长王树国一行,就产学研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讨。
马兴瑞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9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物,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在当前型号任务较重的形势下,希望双方能够从国家利益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推动中国航天的可持续发展。
王树权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90周年校庆在即。学校希望借此机会,与企业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改变以往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学校将通过“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提升对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同时更好地发挥航天高科技对学校的带动作用,实现双方的共赢。
2008年11月29日,集团公司与高校合作的首家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集团公司每年向该中心投入1000万元研发经费,首批连续5年,主要用于支持开展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影响深远的新技术研究,支持学校科研成果向航天领域的转移和应用研究,将具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再开发和转移。
(航讯)
航天科技九院新型无人机交付
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研制的某型号无人机系统产品顺利完成了交付验收飞行试验,并通过了用户单位组织的系统验收评审。这标志着该院在无人机系统设计、制造、试飞、管理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开发产业链,在无人机系统项目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该无人机系统由九院无人机办公室承担系统总体,与该院8家辖属单位共同研制完成。自2008年6月起,研制队伍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全系统方案论证、产品研制配套、用户使用试验和交付验收飞行试验等工作,共组织完成了17个场次的飞行试验。
(航讯)
“中华牌”月球车制造完毕
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目前,该月球车已制造完毕。
在该月球车研制过程中,中国教育部以湖南大学为核心,以多个高校为支撑而成立的“深空探测中心”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重庆向各大高校学子作主题为《嫦娥一号与深空探测》的报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最新透露,我国至少已研制出了十几辆月球车。
叶培建称,月球车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移动,并完成探测、采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机器人。
人民网热播“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4月24日,联合国内知名网站人民网共同制作的“纪念长征一号首飞发射东方红卫星40周年”专题节目正式在人民网开播。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缓缓拉开序幕。
在开播仪式上,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以及“长征火箭家族”从一号到五号的领军人物代表韩厚健、李占奎、徐盛华、翁伟樑、李东等,这些新中国航天的历史亲历者、见证者与现场参加开播仪式的研究院的一线科研人员一起,与广大网民朋友共同追溯了长征一号火箭首飞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40年来的悠悠岁月,重温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展历程中航天人的奋斗情怀,讲述了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研制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也畅想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
(许燕)
航天科技四院瞄准固体重型运载火箭
3月23日,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院加强总体能力建设迈出了全面加速的步伐。
为不断增强固体动力总体技术研究能力,按照“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该院与西工大联合成立了特种动力武器系统研发中心,整合中天火箭公司、41所108研究室、系统工程处等相关资源,组建了中天火箭技术事业部,加
强总体研发力量培养和系统集成攻关,实现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突破。
该院瞄准固体动力技术在宇航领域的拓展应用,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发展的新目标,组建了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研究室,以固体小运载和大型固体助推器为重点,提高四院在固体运载动力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与市场竞争能力;瞄准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动力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整合固冲发动机等新型动力技术力量,优化完善资源配置,组建了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室,增强新型组合动力技术领域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不断适应未来发展对航天技术的更高要求。
“一部两室”的成立,是该院在巩固现有固体动力技术及其军民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也是探索固体技术应用新领域,寻求新的动力源,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
(航讯)
中巴签署地球资源卫星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巴西空间研究院网站报道,巴西空间研究院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日前在圣保罗州圣何塞杜斯坎斯市巴西空间研究院总部签署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面向全球谅解备忘录。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是全球公共财富,巴西和中国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卫星图像,以改进观测水平,保护环境。巴西空间研究院院长卡玛拉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签署了这项备忘录。备忘录确认。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为国际环境政策合作的重要工具,将加强两国在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方面的合作,并确定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图像提供、分发方式。此前,巴西空间研究院已于2004年开始通过互联网免费向用户提供卫星图像。在中国的支持下,今后将以同样方式向拉美各国以及非洲国家提供实时图像。
(人民网)
中国航天员教员将参加模拟往返火星试验
俄罗斯航天局5月18日宣布“火星-500”国际大型联合试验的6人乘员组名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入选,将参加长达520天的全密闭试验。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在地面试验舱首次模拟从飞船发射、太空飞行、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我国参与该试验能够为日后的航天事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同时,我国还为此次试验提供了“长期封闭环境下人体中医辨证研究”等三大科研项目。
51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第5篇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室:
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一
MCS-51单片机及其开发系统(仿真器)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单片机仿真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系统功能及用法。
(1)了解MCS-51单片机开发常用工具。
(2)了解仿真器构成、功能及连接。
(3)掌握MCS-51开发软件(汇编器)安装、功能及基本操作。
(4)掌握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运行(包括连续执行、单步执行和跟踪执行)。
(5)掌握汇编语言指令与机器语言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6)掌握ORG、DATA、BIT等伪指令的作用。
(7)掌握在仿真开发系统下浏览、修改特殊功能寄存器、内部RAM、外部RAM单元的方法。
(8)理解MCS-51单片机在复位期间及复位后有关引脚的状态、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初值。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MdeWin单片机仿真系统的安装、设置、主要功能操作练习。
三、实验器材:
MdeWin单片机仿真系统一套、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一、程序输入练习:
首先在Medwin下新建一项目,并新建一后缀名为asm的文件(汇编源文件),并添加入项目中。
按规定的格式输入以上程序(只输源程序部分)。
二、程序运行和控制:
1.程序的编译、产生代码并装入: 输入源程序完毕后,可在“项目管理”窗口中点击“编译/汇编”选项,如程序无输入错误、语法错误等,编译完成。在消息窗口中,产生编译成功信息。如有错误,则消息窗口中指出错误所在行及错误类型,请重新修改源程序。
编译成功后,在“项目管理”窗口中点击“产生代码并装入”选项,对编译无误后产生的OBJ文件进行连接,并把代码装入仿真器。代码装入仿真器后,即可实行仿真。
可在反汇编窗口中查看编译产生的机器码,并与上述程序中对照。
记录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检查结果。
2.程序的全速、断点、单步等执行方式: 为提高调试程序的运行速度,程序采用全速断点运行方式。
练习设置及取消设置程序断点。
比较单步及跟踪两种程序运行方式的不同。
3.查看单片机各种资源状态及内容:
在“察看”窗口中可以查看单片机内部及程序变量等各种资源,在单步或程序断点运行中可以实时观察单片机SFR、内外RAM、程序变量等内容,可以很方便的观测程序的运行状况。
将观测的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和程序分析结果相比较。
三.程序输入补充练习1.汇编语言源程序编辑、运行及调试,输入、编辑、汇编、运行(连续、单步执行)如下程序段:
;变量定义区
XVAR DATA
30H
;定义变量 X,Y地址
YVAR DATA
38H
P10 BIT
P1.0
;位定义P1.0定义为P10
ORG
0000H
;伪指令 定义PC开始位置
LJMP
MAIN
;长跳转到主程序位置
ORG
0100H
;伪指令 主程序开始位置 MAIN: MOV SP, #9FH
;设置堆栈地址
MOV A, #55H
;A=55H
MOV XVAR, A
;XVAR(30H)=55H
MOV R0, #XVAR
;R0=30H
MOV @R0, #01H
;(30H)=01H
INC R0
;R0=31H
MOV @R0, #02H
;(31H)=02H
MOV R1, #YVAR
;R1=38H
MOV A, @R0
;A=02H
MOV @R1, A
;(38H)=02H
PUSH Acc
;压栈操作A0,A1存储acc和psw
PUSH PSW
;
MOV A, #0AAH
;A=AAH
SETB RS0
;01 选用第一区寄存器
CLR RS1
MOV R0, #5AH
;R0=5AH
MOV R1, #0A5H
;R1=A5H
POP PSW
;出栈操作释放acc和psw
POP ACC
INC R1
;R1=39H
DEC R0
;R0=30H
MOV A, @R0
;A=01H
MOV @R1, A
;(39H)=01H
CLR P1.0
SETB P1.0
;置位P1.0
MOV 90H, #00H
;(90H)=00H
MOV 90H, #55H
;(90H)=55H
MOV 90H, #0FFH
;(90H)=FFH
MOV P1, #00H
;P1=00H
MOV P1, #55H
;P1=55H
MOV P1, #0FFH
;P1=FFH
SJMP $
END(1)找出每条指令的机器码,并与第3章指令码表对照,指出每一指令的功能、寻址方式、操作数书写形式。
地址
机器码
指令
目的操作数/ / 源操作数
MOV SP, #9F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A, #55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XVAR, A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寄存器寻址; MOV R0, #XVAR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R0, #01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INC R0
寄存器寻址 MOV @R0, #02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R1, #YVAR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A, @R0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R1, A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寄存器寻址; PUSH Acc;
将Acc中的内容压入堆栈;直接寻址 PUSH PSW
将PSW压入堆栈;直接寻址 MOV A, #0AA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SETB RS0
位寻址 CLR RS1
位寻址 MOV R0, #5A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R1, #0A5H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POP PSW
按压栈顺序放入PSW; 直接寻址 POP ACC
按压栈顺序放入Acc;直接寻址 INC R1
寄存器寻址 DEC R0
寄存器寻址
MOV A, @R0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R1, A
机器码:F7;R1=A;
目的操作数: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CLR P1.0
将p10口清零 SETB P1.0
将P10口置一; 位寻址 MOV 90H, #00H
机器码:759000;(90H)=00H;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90H, #55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90H, #0FF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P1, #00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P1, #55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MOV 90H, #0FFH
目的操作数:直接寻址;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SJMP $
(2)在单步执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条命令后,观察并记录有关寄存器、内存单元的变化情况。设置断点后,再连续执行,记录30H、31H、38H单元内容,与复位后的内容进行比较,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全速执行
全速执行后复位
执行至断点处
全速执行到结束 由上图可见,全速执行后并不会输出结果,只有当程序复位之后才会将结果显示出来,但是设置断点后,运行至断点就会显示已运行的结果,由此我得出结论:当全速运行到最后时,系统处于原地跳转状态,只要系统不停下就不显示结果,而设置断点后,到达断点就会停止运行,从而显示运算结果。而单步执行在每一步执行之后,对应地址的数值就会立刻改改变。
(3)修改ORG 100H指令后的地址,重新汇编,观察程序代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的变化情况。记录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检查结果。
ORG 300H
ORG 1000H 五、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软件安装出错
解决:删除注册表,在注册表的删除过程中,必须要删干净,然后换安装包重装。
(2)
出栈时,寄存器的数值改编 解决:psw 出栈时,改变了 rs0,rs1 的值,也就是换回了 0 区寄存器。因此个寄存器的数值均为压栈前的数值。
六、实验结论
单片机实验三 定时计数器实验 第6篇
定时/计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原理,掌握定时/计数程序的编写方法。
2、掌握定时/计数器在定时、计数、频率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3、学会使用PROTEUS中VSM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一台;单片机实验仪一台;Keil C51和Proteus软件。
三、实验内容
利用定时计数器1,编程实现从P1.0、P1.1、P1.2三个I/O引脚分别输出频率为0.25Hz、50 Hz、1k Hz的方波信号。利用P1.0、P1.1、P1.2三个I/O引脚所接的三个LED灯或利用示波器进行观察。已知fosc=12MHz。
四、实验电路图
图1 8路LED灯控制原理图
五、实验接线
P1.0、P1.1、P1.2三个I/O引脚接J12的三个引脚(即三个LED灯)。
六、思考题
1、简要写出实现该实验的方案(要有必要的计算)。
2、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加一”操作和单片机运行主程序是同时工作(并行工作)的,还是有先后顺序的?单片机运行中断程序和运行主程序是同时工作(并行工作)的,还是有先后顺序的?
3、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什么,软件上分别应如何设置?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输出的三路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分别为1/2,1/3,1/4吗?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实验内容
4、实验流程图
5、实验源程序
7、思考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