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模型对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影响仿真(精选2篇)
动力学模型对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影响仿真 第1篇
仔细分析各种力学模型对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影响,对有效提高定轨精度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回顾了简化动力学定轨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两个CHAMP卫星星载GPS观测值的.仿真算例,分析了各种力学模型对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简化动力学定轨中,随机脉冲可有效吸收模型误差的影响,即使不考虑难以精确模型化的辐射压、Albedo和大气阻力等的影响,也不会降低定轨精度;使用展开到100阶后的、包含CHAMP跟踪数据的重力场的定轨结果较好.这些结论对简化动力学定轨中力学模型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韩保民 HAN Bao-min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255049;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710054刊 名:系统仿真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年,卷(期):18(10)分类号:P228.42关键词:低轨卫星定轨 简化动力学方法 力学模型 定轨精度
动力学模型对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影响仿真 第2篇
关键词动力系统;差分方程;稳定性;投机行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适度的投机可以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发现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风险的合理分担.但过度的投机则会扰乱市场,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并加大资产的泡沫,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严重的会导致金融危机.现代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层出不穷也导致了投机行为加剧及证券价格的异常波动.
关于投机普遍的观点是有别于具体的价值投资行为,认为投机行为是以获取价差而不是以获取股利为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活动或者买卖行为.该行为更多是将资本投向于能够在短期价格波动中获取利益的领域.但是众所周知,一项投资活动的价值取决于该项投资能产生的未来收益,在实践中要准确的计算投资的价值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投资的收益也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与初始的测度相背离.而且投资者在具体交易中也会将自身持有的资产交给其他的投资者而规避风险,在这过程中投资者逐步的已经转化为投机者.同时投机者行为的主要依据是证券资产价格差而不是其资产的内在价值,由于证券市场中的供求矛盾和价格波动始终存在使得投机者可以不断地寻找到机会进行投机交易.因此投机行为是证券市场中的普遍现象和正常行为,可以说投机也是投资行为中的一种.本文以投机行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力系统分析模型,研究了投机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投机的国内外文献更多的是关注证券的内在价值及其因素,而投机理论方面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Friedman认为投机者会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高买低卖的行为会使他们亏损,进而被市场淘汰,因此导致证券市场不稳定的投机行为不可能存在\[1\].Galbraith认为,人们的投机动力开始表现为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判断是否买入股票,当投资者存有良好的预期时往往会购买股票.当股价长期连续上涨时,市场参与者的认识能力会发生改变,并且投机情绪的产生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诱导\[2\].Harrison和Kreps(1978)则认为如果市场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投资者会要求比较小的风险补偿,因而更倾向于支付较高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市场中的资产价值没有发生变动,但投资者却为此承担了更高昂的成本,经济体中就会有泡沫产生\[3\].Shiller(1988)提出了股市投机的“大众模型”理论.Shiller不但认为证券市场中的极端狂热情况是市场投机性的表现,而且认为正常的相对平缓的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投机行为\[4\].在其著作《非理性繁荣》中从经济、文化、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历史上的投机案例并对当时的投机泡沫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5\].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许多学者也对其价格波动的状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成思危则对我国股票市场提出了“泡沫论”,认为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投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过多,整体上表现出泡沫的特征,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持忧虑态度\[6\].张健等通过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股票市场的换手率,市盈率和波动性等指标发现,追求买卖价差成为我国股市投资者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7\].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大牛市后,很多学者都对中国股市中存在的过度的投机行为感到忧虑.出现了许多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为工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国股市投机程度、成因、是否存在泡沫、抑制股市投机对策等方面,而且这些分析的重心主要在制度层面,认为我国改革中的特殊制度安排导致了股市的过度投机\[1\].毋庸置疑,文化、心理、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会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过度投机行为,这种过度投机行为也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作为重要融资渠道的既有秩序.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证券市场中的投机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识别并进行界定.也就是说既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投机活动以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又能够进行审慎及时的管理防止严重的过度投机行为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动力系统模型以分析研究不同强度的投机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情况.
图4中系统的稳定区域可以发现,当α较小,即价格对超额需求反应不太敏感时,系统稳定区域较大,而投机会使系统变的不稳定;随着α的增大,稳定区域逐渐变小,而当价格对超额需求的反应处于一定数值时,一定投机的存在反而会使系统变的稳定,如图4黑色箭头所示,系统由不稳定区域D进入稳定区域B,而随着投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进入区域C,系统又变得不稳定.可见在一定条件下,投机的存在有可能稳定市场,使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为有效,关键是控制投机强度,防止投机过度.
4结论
本文以证券市场中的供需均衡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考虑投机行为的价格动态演化模型,并通过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投机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过度的投机行为会使市场价格变的不稳定.当价格对超额需求的敏感程度较低时,系统的稳定区域面积会较大;而随着价格对需求的敏感程度的提升稳定区域会逐渐变小.但当价格对超额需求处于一定数值时,一定程度的投机的存在会使得系统变得稳定.但如果投机强度进一步加大,系统又会变得不稳定.由此可见,投机行为本身并不是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不稳定的原因,甚至一定情况下可以稳定价格的波动.通过该动力系统模型的分析可以促使我们更好的研究并利用投机行为,从而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玖丽.中国股票市场投机行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0.
[2]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沈国华译.加尔布雷思文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J Michael HARRISON, M David KREPS. Speculative investor behavior in a stock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92(2):323-336.
[4]R J SHILLER. Stock market volatility\[M\]. Cambridge:MIT University Press,1988, 379-392.
[5]R J SHILLER. Irrational Exuberance\[M\],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6]成思危.让股市日趋健康\[EB/OL\].(2007-11-1) http://news.hexun.com/2007-11-01/100999613_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