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精选8篇)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1篇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

(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

1.食积夹寒型

(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

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推300次;

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

3)推三关600次;

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

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

6)摩揉脐腹: 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3)操作:

1)清脾土: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300次;

2)补脾土:先用“清脾土”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夹热时,常采用“先清后补”的方法;

3)分推腹阴阳100次;

4)推三关200次;

5)退六腑600次;

6)推四横纹:四横纹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以推法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治疗,约数分钟;

7)揉外劳官一般作顺时针方向的指100次。

(十七)小儿遗尿

1.毫针刺并艾条温和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

2.推拿治疗:

(1)取穴:肾经、上马、三关、外劳宫、肾俞、八髎、龟尾、百会、丹田、三阴交

(2)操作:

1)患儿正坐位:补肾经200次,揉二人上马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

2)患儿俯卧位:以掌擦两肾俞200次,擦八髎200次,拇指揉龟尾100次,按揉百会、三阴交各100次;

3)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按丹田1min,再逆时针方向掌揉200次。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2篇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为。

2、穴位热敷现象包括透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其他非热感觉。

3、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穴。

4、火针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密刺法、围刺法、。

5、雷火灸的作用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6、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所用针具属系列钩鍉针中的。

7、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五个程序:、消毒、进针、、出针。

8、闭证分为 和。

9、休息痢的病程,病情轻重不一,具 的特点。

10、肩关节 和 为肩周炎的主要特征。

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开始于。

12、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13、带状疱疹是以 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 为特征的皮肤病。

14、肥胖病的穴位埋线疗法操作:将 2~3厘米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

15、哮证临床分为 与。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是什么?

2、平衡针灸在临床上是如何达到治疗目的的?

3、带状疱疹的治则治法?常用取穴及操作步骤。

4、简述中风气虚血瘀证得症候、治法、方药。

5、肩周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

1、论述热敏灸的施灸手法。

2、试述雷火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30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B

中西医结合科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称为。

2、头针疗法运动区中2/5部位,治疗。

3、人体的腧穴大体可分为经穴、、。

4、火针执针方法特点是、手心虚、。

5、雷火灸在燃烧的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温度可达 摄氏度。

6、一次性埋线针操作要领是。

7、披针治疗的常用手法有:、点刺法、、复式手法。

8、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夹燥为主。

9、哮以 言,喘以 言。

10、肩周炎针刀疗法的治疗原则是 和。

11、在标准的x线片上,成人膝关节间隙为4mm,小于 为关节间隙狭窄,以上者小于,则为关节间隙狭窄。

12、平衡针灸支撑靶位,传统针灸支撑穴位。

13、面瘫病的火针疗法的治则治法:、。

14、盆腔炎的灸疗部位:少腹、、。

15、中风后遗症有 和。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消渴病的穴位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其加减如何?

6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须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简述实喘与虚喘的区别要点。

3、铍针疗法的禁忌症是什么?

4、肥胖病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加减。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

1、论述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论述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

30分)

答案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A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为眉枕线。

2、穴位热敷现象包括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

3、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三阴交穴。

4、火针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

5、雷火灸的作用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扶正祛邪。

6、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所用针具属系列钩鍉针中的巨颈胸型。

7、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五个程序: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

8、闭证分为阳闭和阴闭。

9、休息痢的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具反复发作的特点。

10、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肩周炎的主要特征。

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开始于关节软骨。

12、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外周神经靶点。

13、带状疱疹是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

14、肥胖病的穴位埋线疗法操作:将“00”号羊肠线2~3厘米装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按基本操作方法埋入选定穴位中。

15、哮证临床分为冷哮与热哮。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是什么?

答: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2、平衡针灸在临床上是如何达到治疗目的的? 答:①平衡针灸可以促进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吸收。

②针刺可以调整神经通道,松解组织粘连。③针刺可以镇痛,提高组织痛阈值。

3、带状疱疹的治则治法?常用取穴及操作步骤。答:治则治法:疏利肝胆,清热化湿,祛瘀止痛。

常用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中粗火针点刺疱疹的头、中、尾部,不留针,深度6~

10毫米。可加用火罐以祛除瘀滞。较大水疱可用火针点破,使液体流出,复以干棉球擦拭。对有全身症状者,可结合其他针、药治法。

4、简述中风气虚血瘀证得症候、治法、方药。

答:症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苔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

5、肩周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①肩部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加重,日轻夜重,肩关节功能受限,以外展、外旋、上举、后伸方向最为突出,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

②压痛广泛,多在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肩后及三角肌止点部,后期有肩臂肌肉萎缩,可出现前臂与手部肿胀、发凉、手指活动疼痛。

③x线摄片一般无异常征象,病程久者可见肩关节的骨质疏松等改变。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热敏灸的施灸手法。

答: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①单点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选择的热敏穴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时间长短。

②双点温和灸:即同时对两个热敏穴位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分单手双点温和灸和双手双点温和灸。每穴施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不拘时间长短。

③接力温和灸:在上述灸法的基础上,如果灸感传导不理想,可以在感传路线上远离这个穴位的端点进行艾灸,这样可以延长感传的距离。

④循经往返灸:此手法既可用于探查穴位,同时也是治疗常用的手法。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沿经脉循行方向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此法适用于正气不足,感传较弱的患者。

2、试述雷火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答:注意事项:

㈠用灸时,火头应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㈡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有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

灼伤。

㈢点穴时,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疗效更佳。㈣治疗后,请勿即刻洗涤,否则影响疗效。

㈤操作灸火时,治疗人员可戴一次性手套,才能进行操作。

㈥对体制虚弱,神经虚弱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㈦使用灸具的注意事项:

①施灸盖、大头针不要来回取。②灭火时,取下大头针。

③使用时,不能敲药头。④使用时药条不能使力推。

禁忌症:

眼外伤,眼底有明显出血,充血状态,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孕妇,发热,哮喘等患者忌用,老年人,小孩禁用猛灸手法(灸时短)。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题B

一、填空题:(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

1、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称为前后正中线。

2、头针疗法运动区中2/5部位,治疗对侧上肢瘫痪。

3、人体的腧穴大体可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

4、火针执针方法特点是手指实、手心虚、手背圆。

5、雷火灸在燃烧的红火头时,距离1公分,温度可达240摄氏度。

6、一次性埋线针操作要领是两快一慢。

7、披针治疗的常用手法有:疾刺法、点刺法、刺割法、复式手法。

8、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夹热、夹湿、夹燥为主。

9、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10、肩周炎针刀疗法的治疗原则是舒筋活络和通痹止痛。

11、在标准的x线片上,成人膝关节间隙为4mm,小于3mm为关节间隙狭窄,60以上者小于2mm,则为关节间隙狭窄。

12、平衡针灸支撑靶位大脑中枢靶位,传统针灸支撑穴位局部病变靶位。

13、面瘫病的火针疗法的治则治法:温经通络、疏风祛邪。

14、盆腔炎的灸疗部位:少腹、小腹、骶髂关节。

15、中风后遗症有偏瘫和失语。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消渴病的穴位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其加减如何? 答:处方:胰俞

加减:①上消症状为主者配肺俞、合谷。

②中消症状为主者配胃俞、足三里、内关、曲池。

③下消症状为主者配肾俞、太溪、关元、三阴交。

④皮肤瘙痒者加血海、曲池、风市。

⑤合并冠心病者配膻中、内关、足三里。

⑥合并肢体麻木疼痛者可循经取穴。

2、简述实喘与虚喘的区别要点。

答:实喘:呼吸深长有力,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病势多急。

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脉浮细无力,病势徐缓。

3、铍针疗法的禁忌症是什么?

答:①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

②有出血倾向者。

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4、肥胖病埋线疗法的处方及加减。

答:处方:中脘、梁门、天枢、大横、带脉、关元、归来、三焦俞、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

加减:①多食易饥者加曲池、梁丘、内庭、足三里。②气短乏力者加足三里、气海。

③畏寒肢冷者加命门、太溪、三阴交。

④血脂偏高者加丰隆。

⑤大便秘结者加支沟。

⑥下肢肥胖者加风市、殷门、髀关。

⑦尿少浮肿者加阴陵泉、三阴交。

⑧嗜睡健忘者加百合、四神聪。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须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答:①风湿性关节炎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 ④膝关节结核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答:①腧穴与脏腑的关系: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治疗

所属脏腑的某些疾病,同样脏腑的某些病症又能在相应的腧穴 上有所反映,这些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完成的。

②腧穴与经络的关系: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全血运行的通道,腧穴归属于某一条经,是经络气血在人体分布的不同部位,当经络有病变时,其相应腧穴会产生气血运行的改变,用针或灸刺刺激表面穴位就能调节经气,从而到达治疗经络疾病的作用。

2、论述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3篇

1 此次推广的项目及推广方式

推广项目为甘肃省专家通过筛选推荐的具有疗效确切、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项目, 如“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技术,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技术, 脏腑背俞排罐治疗腰肌劳损技术”等20项适宜技术, 整个项目主要为针灸推拿, 涉及现代医学的解剖学, 神经系统检查, 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知识。项目培训要求乡镇卫生院学员掌握20项, 社区、村卫生室掌握10项, 学员全脱产、食宿免费, 上午理论, 下午实践操作, 适当以讲座的形式穿插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学习效果分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考核。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酒泉市乡镇卫生院、社区、村卫生室从医人员, 拟培训450人, 实际在册398人, 共4期, 每期培训末发放调查表, 共发放400份, 回收345份, 问卷有效率96.25%, 见表1。

2.2 内容

问卷涉及民族、学历、职称、专业、岗位、进修经历及对振兴中医事业的观点等15项问卷内容。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 方法为t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98名基层卫生学员中, 男性309人, 女性89人, 男∶女=3.5∶1, 年龄最小者21岁, 最大者63岁, 平均年龄为 (39.55±9.49) 岁。其中无学历学员为31人占8% (主要在村卫生室) , 中专学历者254人占64%, 大专学历者97人占24%, 本科学历者16人占4%。中医专业者61人占15%, 中西医结合专业者16人占4%, 西医专业314人占79%, 其他7人占2%。

3.2 统计结果 (见表2)

3.3 对统计的分析

学员职称 (无1、初级2、中级3) , 总体1.80±0.66, 既学员的职称主要分布在初级以内, 有一部分乡村医师还没有医师证和职称。

年龄平均为 (39.55±9.49) 岁, 从第1期 (主要为各乡镇卫生院) 到第4期 (主要为村卫生室) 平均年龄越来越大, 平均年龄最大相差5岁, 在村卫生室年龄在45-63岁之间的学员, 多数单独采用传统中医方法防治疾病, 而且他们也迫切需要了解解剖学、现代诊断方法等知识。

希望从事的专业 (中医1、中西医结合2、西医3、辅助科室4) 调查中, 均数 (1.93±0.50) , 说明基层医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事实上基层医生主要从事全科医师工作。最近在全国推行的西医学中医给基层, 特别是给全科医师带来实惠, 有的纯西医门诊也开展了针灸、按摩等项目。

在基层学员希望培训的项目 (中医1、西医2) 里, 得到的答案是 (1.13±0.36) ,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学员们希望多培训些“简、便、廉”的中医项目。

让学员重新从医选专业 (中医1、中西医结合2、西医3) , 得到的均值是 (1.91±0.56) , 中西医结合是基层学员首选。留给医学行政部门或医学教育专家的问题是基层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型的全科医师, 如何稳定和提高中医人才。

基层学员有无进修经历 (有1、无2) 的问卷中, 中医院的进修经历为 (1.66±0.49) , 西医院的进修经历为 (1.45±0.52) 。均值显示基层学员在西医院的进修人次远多于在中医院进修人次。

对本次培训前后的收获和感受 (好1、一般2) 中, 培训学员对培训前的感受是 (1.58±0.50) , 培训后为 (1.15±0.36) , 显示学员对所学内容实用、易于操作的培训项目比较满意。经对部分乡镇卫生院第一期学员的回访, 部分项目已经在基层开展, 而且疗效好, 收费低廉, 老百姓易接受。

4 几点思考

4.1 效益与评价体系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其他传统中医药诊疗疾病一样主要特点两个字简和廉, 如此次培训项目中的按摩气海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只需要医者的耐心和一根中指, 气海配天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就一条艾柱和一点姜蒜等等。而对医疗单位来说,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 如果项目不能给医院和医生本人带来经济收益, 年终医院对科室的评价、科室对医生本人评价或社会对医院评价都主要依据经济效益, 特别在基层, 经济效益更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4.2 人员素质与培训

此次调查的学员, 有一部分在村卫生室从医者无学历或无执业证, 乡镇卫生院多数学员是初级或中专学历, 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普遍缺乏, 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学习, 而且年长的知识老化, 年轻的没兴趣学中医, 因此, 基层从业人员中医理论与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在中医药人才的培训方面, 从2009年开始, 甘肃省卫生厅提出在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大力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 要求各市州、各单位在医护人员自学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 组织集中辅导。这种活动对西医学中医、尤其提高西医内科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显而易见的, 但中医学经典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至少中医学经典对目前即将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是雪上加霜, 而不是雪中送炭。

4.3 中医学文化与临床

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祖国传统医学, 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医人文精神和其确切的疗效。为倡导医院人文精神, 最近各中医院在艰难生存的同时, 在医院门厅、走廊等处通过名人字画、塑像等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与中医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医院费尽心思宣传医院各个科室的诊疗项目、大型诊疗设备及用途。在2009年春季人才招聘会上, 很耐人寻味的是省级医院不论中医院还是西医院在人才引进上都撇开中医学文化只注重用得上、用得着具有一技之长的临床实用型人才, 有时, 即使有一技之长, 也要在根正苗红的“三不”框架内, 即 (1) 不是普通西医本科的不要, (2) 第一学历不是西医本科的不要, (3) 30岁以上除检验、影像专业外不具备胃肠镜操作、单独外科手术、心脑等介入能力的不要, 这种引进人才的标准趋势今后5-10年可能发展到部分地县级医院。2008年甘肃省开始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无疑给中医学院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会, 同时给基层的中医事业发展也注入了新鲜血液。

4.4 环境与政策

中医的发展取决于医学环境及政策, 在某医学院一位药理学教授一边在中医的招牌下申请从植物里提取瘦素, 解决肥胖人群的科研课题, 一边却在课堂上对着学生说中医缺乏科学依据。个别省份中医学院毕业生从事外科存在资质问题或外科系统研究生不予录取。又有“鱼腥草、双黄连事件和岌岌可危的清开灵”。现行医疗执法监督制度更让中医师可能会存在非法行医, 但有了西医的资格证在医疗系统则一路绿灯。按照现行的环境和政策, 中医的振兴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 中医是不是一定要回归民间, 确实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5 基层学员振兴中医建议摘录

(1) 振兴中医非常好, 但更应该是拯救, 国家拯救, 中医自救, 这次学习班突出了这些, 非常好, 应多培训几期。 (赵亦工, 男, 大专, 55岁, 中医。) (2) 中西并重, 既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 又要学习现代医学。 (李旭, 男, 本科, 26岁, 中西医结合。) (3) 用中医药治病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比西药好, 还可以治本, 培训工作应从基础抓起, 定期请名老中医谈治病经验。 (崔文钦, 男, 中专, 60岁, 西医。)

参考文献

[1]任建萍, 吴林荣, 蒋建敏.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难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浙江省的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 2006, 6 (26) :54-55.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4篇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17-03

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尤其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且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将中医药技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低廉、便捷、高效的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看中医更难的问题,使社区卫生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推进[1-2]。因此,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如针灸、推拿等,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和背景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医改的深入,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强。自1999年卫生部等8部委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提示中医药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应积极全面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使更多相关人才进驻社区,以中医药服务社区规范化管理及成熟的中醫药技术服务社区基层居民,达到提高国民医疗服务水平的作用。

1.1.2 社区资料 选取我院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于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调查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人口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山小榄社区人口管理办公室),本社区至2014年共有5213户住户,总人口34728人。其中,常住2671户,户籍人口19678,其中男性11582人,女性8096人;暂住2542户,暂住人口15050人,其中男性8973人,女性6077人。中山小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985人,其中常住老年人572人:男性243人,女性329人,75岁以上46人;暂住及流动老年人413人:男性180人,女性233人,75岁以上36人。

1.2 方法

1.2.1 需求分析 根据中山小榄社区体检、全科诊疗资料显示,患有疾病的居民中,老年人患者占80%以上,其中73%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慢性疾病,存在广泛的康复理疗需求;中山小榄社区现有残疾人48人,其中肢体残疾21人,存在康复医疗和功能训练的医疗需求,而这种医疗需求一直也是残联要求开展的工作。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内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公路网日趋密集,工伤和车祸也随之增多,且在全科诊疗工作中发现,创伤、损伤等意外所致的疾病在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中所占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其诊疗需求也日益增大。

1.2.2 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立 医院社康科根据中山小榄社区特点以及其服务中心自身优势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中医药康复医师(1名)为组长,中医药康复技(1名)为副组长,护士(3名)为组员,由组长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计划和培训组员,副组长协助组长实施各项工作。

1.2.3 设备准备和技能培训 设备准备:准备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设备,如电子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全自动腰椎牵引床、负压吸引治疗仪、起立训练床、减重步态训练仪等;技能培训:所有人员均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针灸、中频电疗、推拿按摩、颈腰椎牵引、中药敷贴、穴位注射、负压吸引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等。

1.2.4 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 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同时,开展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和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另外,运用中医药方法结合现代理疗手段,开展中医药康复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在活动过程中,解答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及针对性给出康复建议,健康教育疾病范围主要包括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落枕、中风后遗症、腹泻、便秘、肢体及脊柱关节功能障碍等。

1.3 评价指标 统计接诊人数和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诊疗疗效、服务态度、诊疗费用、康复保健、其他建议等,各项内容可多选,每3个月进行一次调查。

2 结果

自2010年我院在中山小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各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以来,社区居民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诊疗、功能训练等适宜中医药技术的人数持续上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0年至2014年期间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均达到70%以上。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人群的日益增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日益感受到中医药养生保健所带来的好处。有研究显示,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社区卫生服务压力,解决社区居民“看中医难、贵、复杂”的问题,有利于合理分配医院医疗资源,减轻医院压力[3]。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有以下优点。

3.1.1 应用效果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开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达到70%以上,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便民、简化、低廉的特色,具有简便易学、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优势。

3.1.2 群众反响好 每年的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意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符合社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的要求,可有效减少社区群众对日常医疗的投入,进而降低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有利于推动新医改的实施,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渐深入到基层居民中,可更为显著体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

3.1.3 开展环境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具有操作易、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不需复杂大型的医疗设备即可实施和服务于社区群众,且群众实际获益良好,多数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使整体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充分体现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开展中便捷、低廉、优质的特点。

3.1.4 开展工作好 在中医适宜技术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社区群众进行沟通,可充分了解病患的实际情况,并作出个性化的治疗指导和建议。同时可通过沟通向社区群众灌输日常医疗知识,宣导中医适宜技术的特色,使社区群众更深入、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知识,有利于提升病患对疾病、保健、康复等方面的认识,并可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形象,使社区群众更信赖中医适宜技术,为后续开展工作做出良好的铺垫。

3.1.5 开展前景好 随着中医适宜技术工作的不断开展,社区团队人员均参与了多次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与诊疗患者的经常性接触将理论知识逐步应用至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在中医药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技能,使病患获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良好的循环,有利于深化改革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系统,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充分体现出中医适宜技术实施的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3.2 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群众反应、开展环境和前景,使多数社区群众受惠,但在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在开展前期,所组建的团队成员中仅有带队医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识和开展具有较深的认知,造成相关人才缺乏,且可投入资金不能满足中医药适宜技术多方面开展的需求,使开展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开展进度也较为缓慢[4]。因此,总结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的重担问题,思考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提高社区群众医疗服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本研究通过对本次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3.2.1 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中医药适宜技术已有卫生部文件下达推广指示,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府未对该技术推广起足够的关注,在社区医疗中保障制度较为缺乏,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且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培训等的相关支持政策较少,致使推广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

3.2.2 中医药人才匮乏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实施过程中,相关中医药人才较为紧缺,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且由于社区群众病患中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其病情一般較为复杂多变,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要求高,因而前期实施难度较大,效果也相对不明显,不利于后续的推广。

3.2.3 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缺乏系统管理 目前,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尚未有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精细化分级、分类存在较大的难度,其相应的实施配套设施也未完善,服务病患的疾病类型较为单一,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尚不可满足对其他疾病的诊治,进而限制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推广。

3.3 对策建议

3.3.1 政府加大支持 建议政府应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推广的关注和重视,深入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并针对其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使社区群众深切享受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实惠,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各个项目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价值。

3.3.2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及相关医疗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和标准,并实行相应的考核标准,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地位与待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中医药技术的发展,通过知识、技能培训等课程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有利于促进和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6]。

3.3.3 宣传中医特色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便捷、简单、低廉的特色,在群众接受率不断提高的总体良好态势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鼓励社区群众走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人民真实感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往更深的层次发展[7]。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完全符合当前我们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2]许永建,高启胜,郭清,等.浙江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健康研究,2011,31(6):448-450.

[3]蔡祖祥,马灿泽,余道兵,等.适宜中医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 : 80 -81.

[4]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5]余信国,李静,杨桂琼.西乡街道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需求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91-1592.

[6]陈容,孙雷.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临床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34-35.

[7]汪珍秀,肖素娟,李玲,等.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运用的成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26-2627.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5篇

一. 组织领导(总分29分,得分23)

1.我县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制定了《绥江县卫生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领导小组,确定了本项目的实施细则。(应得6分,实得6分)

2.卫生局已经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列入工作目标之一,有经费支持。(应得4分,实得4分)

3.2007年我县建立了以县中医院为主的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确定了8名县级师资人员。(应得8分,实得8分)

4.我局采取了包括经济补偿、口头表扬等措施保证各级参加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应得2分,实际得1分,扣分原因:没有具体措施相关的文件。)

5.新农合制定了提高中医药服务补偿,增加了中医药门诊报销项目等鼓励政策。(应得4分,实际得2分,扣分原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没有鼓励中医

药的政策。)

6.卫生局卫辖区内所有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设备:针灸针、TDP神灯、火罐等。(应得5分,实际得4分,扣分原因:设备配置率不足)

二. 项目执行(总分43分,得分39)

1.2007年、2009年2年,我局分别组织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应得28分,实得24分,扣分原因:培训时间不够)

2.参加培训的人员学习积极,没有无故缺勤,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应得5分,实得5分)

3.每次培训结束后都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考核,考核合格率均为100%。(应得5分,实得5分)

4.参加培训人员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

三. 推广绩效(总分28分,得分28分)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药物治疗、针刺、灸法、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热熨等适宜技术。村卫生所能开展药物治疗、推拿、针刺、灸法等适宜技术。(应得6分,实得6分)

2.全县各卫生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量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药处方比开展培训工作前均增加了10%以

上。(应得6分,实得6分)

3.各村卫生所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率明显提高,中药处方和中医非药物处方合计比开展培训工作前增长了10%以上。(应得6分,实得6分)

4.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均知晓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100%。(应得5分,实得5分)

5.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应得5分,实得5分)

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6篇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1〕42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财政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1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1〕76号)要求,我局对各地等额申报的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遴选单位进行审核,确定了项目单位名单(见附件,分省印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项目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认真按照项目工作任务方案(另行印发)和我局关于加强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具体要求,会同本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务求项目实施取得实效。

二、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工作任务方案要求和项目建设计划进度,开展设备采购等工作,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加快预算执行,保证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适时组织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项目的建设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四、项目完成后,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要及时会同财政部门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分别报送我局和财政部。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医政司基层服务管理处。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严华国 王琳琅

电 话:010—59957795 59957692

传 真:010—59957693

附件:2011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名单(分省印发)

蒙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7篇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就是中医的概念。2分类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五、中医内服法;还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以及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医,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果。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事业的组成部分,研究、发掘利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深受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欢迎。

2006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国中医药通〔2006〕1号)。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2009年5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9〕18号)。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四)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五)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六)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七)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八)肩周炎 1.诊断

(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

(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4)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

1)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2)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常获良效。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2)刮痧治疗: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3)推拿治疗

(九)颈椎病 1.诊断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2)颈肩背疼痛,伴上肢放射痛或麻木,颈后伸时加重;

(3)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或一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4)上肢肌力减弱,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放射异常;(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压顶试验阳性;

(6)颈X片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7)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所致以上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的疾患;(8)症状、体征与X光片的异常所见在椎节上一致。符合以上(1)(2)(5)(6)+(8)标准或(2)(6)(8)+其余一项者可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

取穴: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肩髃、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放射。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十)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 1.诊断

(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2)有局限性压痛点;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5)脊柱姿态的改变;

(6)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7)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意1项即可诊断。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

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

依据下肢疼痛感觉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

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 边刺边问患者感觉, 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0~3.0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诸穴均力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3)推拿治疗

(十一)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 1.诊断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病因,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

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语言蹇涩、失语加廉泉、通里、哑门;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迎香。

操作方法:取仰卧位,肩髃向臂臑方向透刺1.5~2.0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环跳直刺3.0~4.0寸,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0~1.5寸,解溪、昆仑直刺1.0~1.5寸。

廉泉向舌根方向刺0.5~1.0寸,哑门向喉结方向刺0.5~1.0寸,通里直刺0.5~0.8寸。也可用“醒脑开窍法”。(2)推拿治疗

(十二)面瘫 1.诊断

(1)起病急骤,病前多有感受风寒史。

(2)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

(3)突然口角歪斜,或有漱口漏水,或有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但无昏迷、偏瘫等表现。

(4)查体: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病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2.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

(1)取穴:阳白、四白、下关、地仓、颊车、风池、合谷、太冲(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风池向对侧眼球针刺0.8~1.2寸,阳白透鱼腰平刺0.5~0.8寸,四白向下斜刺0.5~0.8寸,下关直刺0.8~1.2寸,地仓与颊车穴相互透刺1.0~1.5寸,合谷直刺0.5~1.0寸,行均匀捻转手法,促使针感向上传导,太冲直刺0.5~0.8寸。

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研究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失眠、慢性咽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结肠炎患者各100例, 共400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男112例, 女88例, 年龄27~65岁, 平均年龄为 (51.37±6.72) 岁, 病程1~16年, 平均病程为 (6.18±1.32) 年;试验组男107例, 女93例, 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为 (51.43±6.75) 岁, 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为 (6.24±1.35)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

1.2.2 试验组

试验照组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其中中医适宜技术包括:耳穴贴压法:指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和药丸、磁珠等在耳穴表面贴压并用胶布固定治疗疾病的方法, 用于治疗失眠;中药雾化:调整氧气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治疗方法, 具有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咳嗽、稀释痰液、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等作用,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药热封包疗法:选择配制特定的中药 (饮片或散剂) , 通过特殊包装封闭, 加热后外敷相应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 利用加热后中药封包熏熨局部, 且芳香气味可穿透皮肤, 直达组织深部, 促进组织代谢, 调节神经, 提高抗病能力,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艾灸疗法:用艾叶或艾绒作为施灸原料, 在患者体表面烧灼、熏熨, 艾叶气味芳香, 辛湿性烈, 加工后制成的艾绒细软如绵, 易于燃烧而烟少, 火力温和持久, 能够穿透皮肤, 直达组织深部, 艾灸可活跃脏腑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 调节植物神经, 提高抗病能力, 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临床满意度评价:治疗结束后, 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问卷, 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一项。

临床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失眠治疗效果评价[4]

显效:睡眠时间恢复, 夜间睡眠时间>6h, 且醒后精神充沛;有效:睡眠时间增加>3h, 睡眠深度增加;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2 慢性咽炎治疗效果评价[5]

显效:咽痛、咽痒及咽干等临床症状体与征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咽痛、咽痒及咽干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无效:咽痛、咽痒及咽干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未见减轻或加重。

1.4.3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价[6]

显效: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消失, 血沉下降, 类风湿因子阴性, 且超过6个月未复发;有效: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消失明显减轻;无效: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消失未见减轻或加重。

1.4.4 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评价[7]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 肠镜下可见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有所缓解, 肠镜下可见黏膜中重度炎症反应及大量假性息肉;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缓解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分别采用Epidata 3.10和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2.3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分别为78.0% (156/200) 、99.0% (198/200) , 试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 (2004年) 讨论稿强调了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优势及重要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机预防保健服务, 特别应对咽炎、失眠及肠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加以重视, 从而在满足社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同时, 有效降低家庭医疗支出[8,9]。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安全、有效及经济性高的医疗卫生服务[10]。

我院下属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中医师的达7家,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特色中心1家, 特色站6家;全部下属机构均能提供合格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具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基础。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应用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慢性疾病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且经济性更佳;同时试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可提高医疗服务认可程度, 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易被患者接受, 可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新方向;同时因中医药技术主观性明显, 其推广普及还需进一步完善中医适宜技术标准规范及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 石岩街道社区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效果满意, 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治疗时间, 降低治疗费用, 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失眠、慢性咽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结肠炎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共400例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 试验组患者加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且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试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临床效果满意, 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治疗时间, 降低治疗费用, 有助于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程度。

关键词: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伟新, 黄河浪, 周跃平, 等.江西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50 (10) :1-4.

[2]杨文秀, 申长虹, 陈子震, 等.天津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4) :1050-1052.

[3]伍翔, 杨德香, 杨竹, 等.重庆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4A) :1179-1181.

[4]罗雷.疏肝健脾汤对失眠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 17 (3) :258-259.

[5]严清明, 廉南, 赵新吉.散郁清热法对慢性咽炎治疗影响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 2004, 14 (2) :172-173.

[6]刘晓萌, 邓伟哲.中药汽疗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 (1) :28-29.

[7]朱红霞, 肖晓华, 易本谊.艾灸配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32例[J].陕西中医, 2007, 28 (1) :11541-1542.

[8]康卉.在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1, 32 (5) :562-564.

[9]吕敬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运用的优势[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8) :290.

[10]李静, 余信国, 杨桂琼, 等.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 2011, 11 (6) :101-103.

[11]余信国, 李静, 赵鹏, 等.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3A) :712-714.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